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工业地域的形成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总复习 92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 92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课件 新人教版
基 础 自 主 落 实
重 点 难 点 突 破



第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力 突

当 堂 对 点 演 练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基 础 自 主 落 实
[考纲解读]



1.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及其联系,
点 突

了解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及优势。2.举例说明工 解

通运输条件是其形成的重要基础。通过题目提供“1848 年修通联系
础 自

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等文字材料和图中芝加哥地理位
落 实
置等图像信息可知,1848 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重 点

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第(2)题,
点 突

20 世纪之前,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这些工 解
自 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重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难 点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
能 力


(3)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当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对 点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解析】 第(1)题,农产品的集散中心即商业中心,便利的交


代表性工 煤炭、钢铁、化工、机 轻工业和高新技术工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精品)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精品)

第三节工业区位考点1.工业生产的收入一支出(1)工业投入要素: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能源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资金等。

(2)产出要素:工业产品及工业三废,另外,部分工业三废经回收后可作为投入要素重新参与工业生产。

(3)与农业相比,工业除场地和水源外,对自然因素一般不要求更多的投入,这使得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得多,并且,除极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外,绝大部分的工业可在任何季节连续生产。

考点2 工业分类(1)按劳动对象分: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

(2)按产品用途分:轻工业和重工业。

考点3.世界工业的发展(1)近代工业的起源:18世纪中期的英国。

(2)现阶段的工业发展概况:①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已进入了工业化社会,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努力向工业化推进。

②工业仍表现出集中分布的特点。

就世界而言,工业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少数国家或地区。

(3)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4)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原料和劳动力对工业的投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①工业所采用的原料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而且对原料的利用及加工深度不断提高。

②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体力的投入越来越少,但对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投入逐渐增加。

(5)工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原因: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

变化:工业生产方式逐渐从标准化产品向定制产品生产转变。

考点4 工业联系(1)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2)为了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服务设施(如道路、电力、通信),或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而产生的空间联系。

(3)信息联系:如计算机联网。

考点5. 工业的集聚与分散(1)工业集聚好处:①相关产业集中,便于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②降低运输成本及能源消耗③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缺点: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2)工业分散好处:①各种零部件工厂能选择最优区位布局生产、降低生产成本②环境污染小。

地理必修二归纳--工业地域的形成

地理必修二归纳--工业地域的形成

问题:请大家阅读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图,福特 汽车的元件来自世界各地,其生产厂也分布在世
界各地,形成跨国公司,请问其有利条件是什么?
原因 工业 集聚 工业 分散
表现形式
结果
获得规模 (1)运输量大的协作 形成工业化 效益 工厂集聚 的生产集聚 (2)新兴产业集聚 地域 在全球范 (1)复杂产品的原料 (1)形成跨 围内寻找 和零部件由分布在很 国公司以及 最优区位 多地区的工厂供应 国际和区际 (2)每一种原料和零 的劳动分工 部件都会销售到很多 (2)形成新 地区 的工业区 (3)老工业区处于 饱和状态,使得新建 企业分散迁出
小结
专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 投入—产出
工业集聚 工业集聚 与分散 工业分散 利用地区优势(市场、原料、劳力) 新产业区 集聚获得规模效益 运输量小,运费占成本少
练习:
1.从投入—产出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宜靠
近钢铁厂的是:
( C ) B.电视机厂
D.皮革厂
A.化纤厂
C.汽车厂
2.下列四组工厂之间,基本上没有投入—产
较低,往往形成不了工业城市的是:( A ) A.甘蔗制糖厂
B.石油化工厂
C.汽车制造厂
D.钢铁厂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建设中的工业 地域在形成上的区别:
自发形成的 工业地域 有投入 规划建设中 的工业地域 各工厂由于共同设施而聚集在一起 (建立经济开发区的原理) 产出的工厂布局在一起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工业分散的两种情况
(1)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分散迁出 一个地区工业集聚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时,就会 呈现“饱和状态”,如果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 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 染等问题。因此,一些工业开始向外扩散,寻找新的 区位条件,使得工业从集聚走向分散。例如,现在世 界各地新兴建的电子工业基地,美国的“硅谷”、英 国的苏格兰区、德国的慕尼黑等。在我国,电子工业 也选择在科技发达、交通便利、环境幽雅的地方,如 北京中关村等。

工业地域形成知识点总结

工业地域形成知识点总结

工业地域形成知识点总结一、地域形成的概念地域形成是指在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由于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形成特定的地域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工业地域形成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条件下,由于工业生产的存在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地域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二、地域形成的要素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地域形成的重要基础,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要素。

这些要素直接影响着工业的发展和分布。

比如,地貌对交通运输和基建设施的布局有重要影响,气候对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等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人文条件人文条件是指地域形成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人口、民族、文化、宗教、社会制度等要素。

人文条件对工业地域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人口的多少和素质对工业劳动力的供给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有决定性的影响。

3.技术条件技术条件是指地域形成过程中科技水平和技术创新的作用。

在工业地域形成中,技术条件主要表现为工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地域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对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4.市场条件市场条件是指地域形成过程中市场需求和市场规模的影响。

市场条件对工业地域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的多少和市场稳定性的程度。

市场条件决定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生产利润,对地域的工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工业地域形成的类型1.集聚型工业地域集聚型工业地域主要指的是一定地理范围内,同一或相近类型的工业企业集中分布的地区。

这种类型的工业地域通常形成于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例如,资源丰富的地区、交通便利的地区、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区等。

集聚型工业地域具有一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效应,能够有效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2.分散型工业地域分散型工业地域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分散分布的地区。

这种类型的工业地域通常形成于一些环境条件和政策支持的作用下,例如政府对地方工业的支持力度,对外资和民间资本的开放政策等。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地域的形成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地域的形成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连接类型:① 过程中的产业关联,即不同产业之间存在产品和原材料的供给关系;② 空间利用方面的产业关联,即没有生产过程关联的工业企业,也可以位于同一区域,因为它们需要共享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廉价劳动力和其他因素,例如中国的许多经济技术开发区;③ 信息联系等。

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工业集聚可以是自发形成,也可以是规划形成。

3.产业集聚的作用:① 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② 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成本和能耗;③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实现规模经济;④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4、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例如:钢铁工业区(鞍山)、石油化学工业区(大庆)、汽车工业区(十堰)以及机械制造工业区等,它们的特点主要包括:①协作企业多,工业联系复杂;②生产规模大,占地面积广。

5.发展程度较低的工业区,如食品工业(面粉厂、糕点厂、糖果厂),主要包括:① 主要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级加工业;② 工厂少,工业联系简单;③ 生产规模小,占地面积小。

6、要求分散布局的工业,主要以交通和通信为联系基础,在发达国家比较常见,容易形成跨国公司。

比较常见的分散工业主要有产品“轻薄短小而且价格昂贵”的高科技产业(如电子工业)、结构复杂而且零部件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企业(如汽车工业)。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工业地域的形成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工业地域的形成

长江三角洲地区轻纺工业集聚现象剖析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交通便利。
气候适宜,水源充足 ,有利于纺织工业的
发展。
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 质较高,为轻纺工业 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保障。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轻纺工业上下游企业 众多,形成了完整的
产业链。
珠江三角洲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崛起
地理位置优越,紧邻 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有利于吸引外资和承 接产业转移。
工业地域特点
工业地域具有工业联系性,即工业地域 内部的工业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这种联系可能是生产上的投入-产出 联系,也可能是空间上的地理邻近联系

工业地域具有结构复杂性,即工业地域 内部的工业企业种类繁多,产业结构复 杂,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工业生态系统

工业地域具有动态变化性,即随着工业 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工业地域内部的 工业企业和产业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
政策支持力度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 政策推动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
科技资源丰富,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 新中心,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
产业基础雄厚,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 了较为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 集群。
工业地域对区域发展影响评
04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地域的形成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 01 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工业地域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 02 级,推动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 03 会,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加快城市化进程和人口集聚效应
01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能够推动城市化进程,促 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高三地理复习 人文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高三地理复习 人文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高三地理复习人文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课件标题:高三地理复习 -人文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课件一、引言人文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涉及到工业生产的空间布局,还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

本课件旨在帮助高三学生复习这一重要知识点,提高对人文地理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二、内容提要本课件将重点介绍人文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地域的形成:从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两个方面阐述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2、工业地域的发展:介绍工业地域的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3、工业地域的影响:探讨工业地域对区域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人文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

四、重点与难点解析本课件的重点是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和工业地域的影响,难点是不同类型工业地域的形成机制和发展模式。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解析,并配以图表和数据说明。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本课件提供了课后作业和思考题。

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作业和思考题,加深对人文地理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了解更多的人文地理知识。

六、结语本课件旨在帮助高三学生复习人文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对这一知识要点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案例分析、图表展示和数据说明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并为未来的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高三地理复习人文地理城市及城市化一年级学雷锋主题班会课件一、活动目标:1、追忆雷锋事迹,激励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

2、引导学生认识雷锋,学习雷锋精神,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工业地域的形成(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工业地域的形成(共16页)

2、成因:在各地寻找最优区位 3、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轻环 境污染
(2)现代工业分散
①第一种情形
轻、薄、 短、小, 运输量小,运费占成本少 价格昂贵 的电子元 器件厂
工业分散
②第二种情形
复杂产品的配件厂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area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
织布 厂
棉 布
印染 厂
成 品 布
铁矿石
烧结厂 生 炼钢厂 铸 轧钢厂 钢 钢 材
焦煤
焦化厂 铁
(一)工业联系:
(二)工业的集聚 为什么集聚?这样有什么作用?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作用
加强交流协作
取得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效率利润
规模
效益
共同利用 基础设施
节约生产 建设投资
(三)工业地域
1.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导致 结果 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2.形成:
(1)按形成分类: 自发形成 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的工厂自发的在地理上 相互接近,以降低生产成本。
规划建设
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我国许多地方的新兴技术开发区)
(3)工业地域类型 发育程度高 的工业地域
面积大,往往由于工业地域 的扩展形成工业城市。 面积小,发育程度 低,发展潜力小。
发育程度较低 的工业地域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什么是工业分散 指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

高中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分布教案

高中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分布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分布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分布的基本概念;2.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分布的影响因素;3.掌握工业地域分布的规律和特点;4.通过实例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入探究工业地域的特点和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分布的影响因素;2.工业地域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引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工业地域就是各类工业经营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布局集中。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分布的规律和特点。

”2.知识讲解(1)工业地域的概念和分类工业地域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按一定规模、类型和集中程度布置的工业企业和工业基础设施组成的空间结构。

根据其类型,可分为传统工业地域和新兴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形成的影响因素①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水文条件等。

②自然条件:气候、土壤、资源分布等。

③政策环境:税收、补贴、优惠政策等。

④劳动力条件:劳动力素质、数量等。

(3)工业地域的分布规律和特点①规律:集中度越高的地区,产业链的完整度和多样性越高。

②特点:工业地域集中,工业聚集度高,设施完善,交通便捷,以及区域特色鲜明。

(4)工业地域的发展战略①优选区位,提升区域竞争力;②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③构建公共设施,推进城市化进程;④完善政策,搭建发展平台。

3.情境案例分析(1)日本的工业地域:讲解日本的工业地域分布情况、特点,以及其成功经验和政策环境等相关信息。

(2)中国的工业地域:讲解中国工业地域的形成、分布及布局,分析其市场格局、竞争现状,以及发展机遇和挑战。

4.巩固试题1.工业地域是指什么?2.工业地域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工业地域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是什么?4.工业地域的发展战略有哪些?5.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于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分布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工业地域分布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制定发展战略的方法。

高考地理总复习_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共22张PPT)

高考地理总复习_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共22张PPT)

性质: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和发育程度较低 ③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
B.汽车研发新(发兴动机工、业变速箱等) 产品轻、薄、短、小 意性大质利 :_发__育__程发__度_展_较__高中_的地的工区业、地德域国和南且发部价育地程区格度、昂较美低国贵__,___适___宜等 空 (2)生产企业工所需业零分部件散不可能在_运_______生产。
人文 地 理
第九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知识点一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即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1)主要形式
信息联系
(2)结果:出现工__业__集__聚__现象
2.工业集聚。 在分析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发生原因时,应结合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
解析:(1)从题干要求“从产业链角度 看”,即“从产业之间的关系看”,可以看 出,各环节之间相互影响,P代表的产业比较 符合配套产品生产,所以A项正确。(2)汽车 服务业主要是销售和售后服务,因此影响其 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答案:(1)A (2)B
知识点二
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
生产结构 生产特点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①形成于二战后;②交通便利;③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 势;④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
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包,资本集中程度低
对比项目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不同 点
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周围,环 境优美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劳动力 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 技能

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1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教师版)

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1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教师版)

第21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归纳梳理知识】——学生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1)工序上的联系:即与原料的联系。

(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用,共用当地等。

2.工业集聚的意义(1)降低,提高,取得。

(2)共用,节约。

3.工业地域(1)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2)分类①按形成:的工业地域、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②按性质: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答案】产品基础设施廉价的劳动力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利润规模效益基础设施生产建设投资自发形成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的原因(1)充分发挥优势。

(2)生产企业所需零部件不可能在生产。

2.工业的地域联系方式: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答案】不同地方的区位同一地区交通运输方式【注意提示】摩托罗拉公司的元件生产厂在美国的“硅谷”,其分厂遍布世界各地这是工业分散现象,主要因为零部件运输量小,可以空运,分散到世界各地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接近市场,接近原料地,利用廉价劳动力,减少市场的交易费用。

工业分散的两种情况(1)一个地区工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呈现“饱和状态”,如果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有些老工业中心不得不向外扩散,在环境及条件适宜、或是发展新资源的地区布局生产,这种分散不是工业联系的结果。

(2)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

这种分散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原料或零部件和产品的运输量较小,甚至可以空运;第二,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这种分散的结果,就形成了跨国公司。

三、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大型工业企业中小型煤炭纺织化工高技术工业【注意提示】现在我国好多城市都在搞“开发区”,它与意大利的“工业小区”是一回事吗?为什么?不一样。

我国的开发区是在规划工业用地的基础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的一种工业地域,各工厂是由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集聚在一起的。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4章 第1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4章 第1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 • • • •
(2)与Ⅱ阶段相比,Ⅲ阶段的新变化有( D ) A.劳动力和资金需求增多 B.工业产品更新周期变长 C.企业规模大,数量减少 D.对交通通达度要求提高

制糖业、罐头、食品业为原料导向型工 业,需要布局在原料产地,其生产过程对 生产技术和企业专业分工的要求不太高。 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石 油化工等新兴产业对技术、资金、交通通 达度、劳动力素质等要求较高。 • 答案:(1)A (2)D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区位的辩证评价 能力。图中区域显示,a处木材加工厂靠 近用材林区,靠近原料地,并且靠近水陆 交通线,便于产品的外运。木材加工厂的 建立势必会导致森林的过度采伐,进而引 起水土流失,但可采取采伐和育林相结合 的措施保持森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另外 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止加工厂产生的噪音等 环境污染问题。
工业类 区位选择的 型名称 基本原则
典型工业 部门
优势发 展地区 所需工 业原料 丰富的 地区
原料指 运输原料成本较 制糖业、 向型工 高(原料到产品重 水产品加 业 量大大减轻)或原 工业、水 料不便于长距离 果罐头加 运输(易变质等) 工业
工业类 区位选择的 型名称 基本原则
典型工 业部门
优势发 展地区
必修二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 与区位选择
• • • •
考点1:工业的区位因素 1.常见的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土地、原料、动力、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劳动力、市场、政府政 策、工农业基础、个人偏好、环境等。 • 2.影响不同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 • 列表分析不同的工业部门在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 主导因素:
• 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 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 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 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高中地理】有关工业的地域形成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有关工业的地域形成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有关工业的地域形成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概述本节的主要测试点是:产业联系及其类型;产业集聚与效益;产业分散;工业区的形成和分类。

产业关联、产业集聚与分散、产业区域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演进高考他们更注重对产业区域知识、产业生产关联和产业结构转型的考察,注重对产业区位发展变化、工厂转移、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等知识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出发,注重人地关系概念的确立。

知识点总结1.产业关联是产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工业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两家工厂就形成了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即两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① 生产过程中的联系(纺织厂和印刷厂之间的工业联系)②空间利用上的关系(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工业)2.产业集聚3、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二、产业分散与产业地理联系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工业区的分类和比较:知识扩展1.本节的重点是通过实例了解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解释产业集聚的形成条件和困难。

工业区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区域原材料、能源、交通条件、市场、劳动力等因素的分布和有机结合。

基于对社会合作条件的考虑,社会分工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精细。

相关专业部门和企业尽可能聚集在一起,充分利用资源和公共设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产业关联导致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区域的形成。

本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密切相关——产业关联导致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出现在工业区,工业区发展为工业城市。

学习本节内容时,要结合实际,理解几个概念及其内在联系。

关于集聚。

可分为两种情况:传统工业的集聚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便于生产和技术的协作,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现代工业的集聚往往为控制某一类或几类产品的国际市场。

工业地域的形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工业地域的形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工业地域的形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一、概念工业地域是指工业企业集中的区域,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业地域中,各种工业企业之间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空间连接关系,构成了一条生产、交通、流通和服务的有机的产业链。

二、形成原因1.地理条件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地理条件密不可分,地理条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因此地理较优越的地区容易成为工业地域。

建立工业地域要考虑资源、劳动力、交通等因素,一般以高人口密度、交通便捷、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土地资源可利用等为主要指标标准。

2.政策导向政策导向是工业地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对地区工业的支持,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

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政府通常会出台各种扶持政策,这对于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经济效益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定存在于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工业企业之间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增加利润。

而高效益的工业企业集中的地区就可以成为工业地域。

三、典型的工业地域1.欧洲欧洲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地域之一,早在19世纪时,欧洲就成为了工业时代的发源地。

欧洲的工业地域主要位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和荷兰等国家,这些地区的工业具有很高的水平和技术含量。

2.亚洲亚洲也是许多著名的工业地域的所在地,其中以中国、日本和韩国最为著名。

中国工业地域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这些地区各种工业企业比较齐全,从规模到品种都很全面。

3.北美洲北美洲也是工业地域集中的地区之一,尤其以美国为代表。

在美国,工业地域主要分布在五大工业区,即东北工业区、中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西海岸工业区和加拿大工业区,这些地区的工业水平和技术含量也非常高。

四、工业地域的意义工业地域的形成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工业地域的形成,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次,由于工业地域会吸引大批的人员、资金和技术,从而推动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归纳复习:工业地域的形成(优秀版)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归纳复习:工业地域的形成(优秀版)
答案:(1)A (2)B 解析:(1)工业集聚会加剧环境污染,而对市场上的交易费用影响 不大。(2)水泥厂可以利用钢铁厂的废渣浇制水泥,石油加工厂的产品 是化纤厂的原料。
考点二传统工业区(以鲁尔区为例) 传统工业区是发展历史比较悠久的工业地域,在世界工业发展中 起重要作用,对其发展分析如下: 1.传统工业的发展特点 主要是分析传统工业区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及构成特点,如鲁尔 区的形成分析如下:
考点串串讲 考点归纳与解析 思维拓展与迁移
考点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分散是工 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地域。四者之间 的关系如下:
例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69 年遵照毛泽东同志“三线建设”的指示,东风汽车 公司工厂选址在武当山北麓的十堰。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到 90 年代, 东风以十堰基地为依托,优化布局的“三级跳”战略构想趋于成形: 第一跳,跳到襄樊,发展轻型车和发动机生产;第二跳,跳到武汉, 发展轿车生产;第三跳,跳到“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发展零 部件等生产。
材料二 下面是花都汽车城位置示意图。
(1) 东 风 汽 车 公 司 将 制 造 基 地 布 局 在 十 堰 的 主 要 社 会 因 素 是 ________的需要。东风汽车公司 “跳”到武汉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花都汽车城的形成,体现了工业的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可 以 充 分 利 用 ________ , 加 强 彼 此 之 间 的 信 息 交 流 与 协 作 , 降 低 ________,最终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规模效益。
例 2.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 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工业地域的形成第1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开辟所依据的原理是 ( )A .开发区劳动力充足B .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自发地在地理位置上相互接近C .把生产上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D .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2.下列工厂中,哪些宜靠近钢铁厂 () A .电风扇厂 B .机床厂 C .手表厂 D .化工厂3.下列哪些城市是由于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的 () A .天津 B .成都 C .石家庄 D .克拉玛依4.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 () A .“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立分厂 B .上海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C .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D .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读下图甲及图乙,判断完成5-8题。

5.图甲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 () A .投入—产出关系 B .地域(空间)联系 C .信息联系 D .技术联系6.从图乙所示的工业联系看,应集聚的工厂是 () A .食品厂——木材厂 B .汽车厂——化纤厂C .自行车厂——电视机厂D .钢铁厂——纺织厂7.图乙表示 () A .工业的集聚 B .工业的分散 C .工业的信息联系 D .技术联系8.图乙所示工厂的元器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的目的是 () A .寻找最优区位 B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C .减轻污染D .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不同国家不同元件9.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的广泛使用 B.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冲击C.煤炭资源的枯竭 D.市场的萎缩10.调整后的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布局日益集中到西部,是为了()A.便于产品出口 B.东部地区已达饱和C.更充分地利用莱茵河运钢材 D.就近获得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11.影响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上海宝山钢铁工业中心形成的共同因素是()A.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B.接近广大的消费市场C.廉价而便捷的水运条件 D.良好的农业经济基础12.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有()A.多分布在大城市 B.以重工业为主 C.资本高度集中 D.以中小企业为主13.以下工业部门属高技术部门的是()A.电子工业、化学工业 B.半导体工业、核工业C.遗传工程、飞机制造工业 D.航天工业、汽车工业14.新技术革命以后,美国工业区位选择总的趋势是()A.由集中走向分散 B.由南部向北部扩散C.由东部向西部扩散 D.继续走向集中15.美国“硅谷”与日本“硅岛”、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南部等高技术工业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A.科技力量强 B.环境优美 C.军事订货多而稳定 D.高速交通方便温家宝总理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路子。

据有关知识,完成16-17题。

16.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鲁尔区相比,突出的优势表现在()A.交通 B.市场 C.资源 D.水源17.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中,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没有借鉴意义的是()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消除污染,美化环境C.调整布局,将钢铁厂迁到沿海(如大连) D.对老工业部门进行技术改造18.我国加入WTO以后,下列产业部门将有一定优势的是()A.钢铁工业 B.汽车工业 C.服装业 D.金融保险业(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 50年代后,经济逐步衰退。

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

回答19-20题。

19.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B.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C.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D.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20.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是()A .美化环境,消除污染,开拓市场B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C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美化环境D .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21.下图为某工业城市工业的发展规划图。

现计划在图中的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类型污染的工厂。

下面区位选择正确的有( ) A .③处各类都可以B .④处各类都不妥C .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D .②处可布局丁类,也可布局甲类 读下图,回答22-23题。

22.若图中的a 、b 、c 分别代表某国的产业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产业结构可能是a —b —cB .a 属于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C .a 、b 属于旅游发达的国家D .c 国第一产业占20%,第三产业占50%23.若图中a 、b 、c 分别代表某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比重(即市场、动力和原料因素的比重),则a 、b 、c 所代表的工业其主导因素与图中相符的是 ( )A .a 有色金属冶炼厂、b 糕点厂、c 棉纺厂B .a 制糖厂、b 炼铝厂、c 面包厂C .a 钢铁厂、b 电子装配厂、c 服装厂D .a 水产品加工厂、b 有色金属冶炼厂、c 石油加工厂24.下图是某国影响制造业的四要素“雷达”图,判断( )A .该国可能是印度B .该国可能是韩国C .制造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传统工业迅速发展D .制造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25.关于甲乙丙丁四地适宜发展工业部门的叙述(数字越大,表示优势越大)正确的是( )A .甲地适宜发展甜菜制糖业B .乙地适宜发展啤酒工业C .丙地适宜发展煤炭工业D .丁地适宜发展电子装配26.下列位于同一个大洲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是 ( )居民区 农田和绿地拟定有污染工业区河流 夏季风向冬季风向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分)二.综合题(12分)27.读某“科学园区开发成功的区位因素表”和“技术城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

(1)该科学园和技术城为新兴工业区。

据表说明该类工业区的交通运输特点。

(2)决定该类工业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什么?(3)据图简述该技术城的产业特点。

(4)该科学园和技术城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北京的_______和日本的科学城______都属于这一类型。

科学园区开发成功的区位因素表【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经济技术开发区属规划建设的地区,并非具有投入—产出联系关系,劳动力也多从区外引入,布局工厂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2.B【解析】靠近钢铁厂的机床厂可以就近从钢铁厂获得原料(钢材),其它工厂对钢材需求量很小。

3.D【解析】天津是港口城市、成都是老的政治中心基础上发展成的;石家庄是因铁路经过而发展;克拉玛依因开发石油,工业地域发展而形成的石油城。

4.A【解析】东南亚比美国本土的工资低得多,“硅谷”到此建分厂考虑了廉价劳动力因素,可降低成本。

B考虑原料、C考虑运费、D考虑欧洲市场。

5.A【解析】图中显示出前后之间为原料到产品的工序关系,即投入—产出关系。

6.B【解析】图乙所示为整件与元件之间的关系,化纤厂与汽车厂之间存在这种关系。

7.B【解析】图乙反映了主厂的一些元件分散到外围各地生产,应为工业的分散现象。

8.B【解析】分散到全球各地生产与组装,减少运费,及时投放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9.A【解析】石油的广泛使用对煤炭资源产生了冲击;此时应是第三次技术革命;鲁尔区煤炭并未枯竭,钢材市场受到发展中国家冲击,但并未萎缩。

10.D【解析】鲁尔区钢材市场是欧盟;并非东部地区钢铁工业饱和,而是东部煤炭趋于枯竭,利用海港+莱茵河主要是运铁矿石。

11.C【解析】五大湖以湖、河加海运为主,日本和我国上海宝钢以海运为主,水运都是为了降低运费,节省成本,属临水(海、河、湖)型。

12.D【解析】意大利新工业区多为小城镇,轻工业为主,资本集中程度低,中小企业为主。

13.B【解析】化学、飞机制造、汽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不属高技术部门。

14.A【解析】新技术革命后,美国工业区位选择总的趋势是由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扩散,属集中走向分散。

15.C【解析】科技力量强、环境优美、高速交通方便是现代高科技工业区的共同条件,而美国防部的军事订货则是硅谷的特殊条件。

16.C【解析】鲁尔区主要资源只有淡水和煤炭,其他则相对不足,我国东北资源种类和数量上均比鲁尔区丰富得多。

17.C【解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是立足于国内资源的,不像鲁尔区是立足于进口铁矿石,所以无需将钢铁厂迁到沿海。

18.C【解析】我国服装业的优势是劳动力价格低,具有在世界市场上的成本优势。

(二)双项选择题19.AC【解析】鲁尔区建立在煤炭基础上,煤炭和钢铁为支柱,在新技术冲击、煤炭地位下降和世界性钢铁过剩等情况下一度衰落,煤开采成本上升,并未到枯竭地步。

20.BC【解析】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美化环境是其振兴的主要措施。

21.AB【解析】③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郊区,河流下游,因此可布局污染较严重企业;④位于城市中心,各类污染企业都不宜布局。

22.BD【解析】据图数据看,第一产业比重最高是b点;第二产业比重最高是a点,第三产业比重最高是c点。

23.BD【解析】据图数据看,市场比重最高是c点;动力比重最高的是b点,原料比重最高的是a点。

24.BD【解析】从图中看出,当地产业结构逐步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

25.BD【解析】通过题意分析,甲地适宜发展市场或技术指向型工业,乙、丙两地适宜发展市场指向型工业,丁地适宜发展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26.AB【解析】通过国家轮廓分析,A为新加坡国家高新技术区,B为印度班加罗尔,C 为法国格勒诺布尔,D为加拿大北硅谷。

二.综合题27.【解析】此题以表格与图示资料作为阅读对象,考查同学资料分析提取能力,同时兼顾考查对相关知识的梳理归纳,能力考核为主。

【答案】(1)依赖航空运输,尤其是国际航空;连接首都的良好的陆上道路网;原料和产品的运量小,海运条件不重要。

(3分)(2)知识和技术;(2分)(3)产品更新速度快;研发费用占的比重大;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3分)(4)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中关村筑波。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