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荀子》
《荀子》原文译文
《荀子》原文译文《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
荀子成就人文同类之道,包括:天与人的关系、性善与性恶的关系、心与道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圣王之道、为学之道、政制之道、富国之道、君臣之道、强国之道、礼乐之道。
劝学篇第一【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①,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②,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① 蓝:即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可提炼出深蓝色染料。
② 輮:通“煣”,用火熏烤使木材弯曲。
③ 有:通“又”。
槁暴:槁,通“熇”,烤。
暴,古曝字,曝晒。
④ 参:检验。
【翻译】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青色的颜料是取自蓝草的叶,而比蓝草更加青绿。
冰是由水变成的,而比水更寒冷。
原本木材经绳墨校正,便是直的木材。
但如果用火烘弯木材,作为轮子,弯曲度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木材再曝晒枯干,也不再变回挺直,这就是因为用火烘过木材而令它变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过绳墨校正便会挺直,刀剑用磨刀石磨过就会锋利,而君子多方面学习,每日检验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高明而没有过失了。
【解读】所谓蓝草和水,不一定专指人性,也不一定专指人所跟从学习的老师,而只是指总有人先已知道,先已做过,先已学习。
而青色颜料和冰,是比喻人继承先人所知道,所实行,所学习的,进而再要求有所进益的学问。
要求由学习而比先人进一步,这个要求自然包括跟从老师学习而知道古代先圣王的言行,再加以效法。
再根据圣王言行,反省自己,变化自己原有的性,令自己有智慧和行为无过。
这些比喻都是要求学的人令自己的生命和所知,变化到和圣王之道相同的意思。
【原文】学恶乎始①?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②,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
学至乎没而后止也③。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众生之所止也④;《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荀子》知识讲解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荀子》《荀子》论理想社会五则【一】原文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
穷者患也,争者祸也。
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
出处《荀子·富国》译文人们分散居住各顾各不相互依靠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要组织在一起没有名分等级制度就必然发生斗争。
无法生存下去是忧患,发生斗争是灾祸。
拯救忧患,排除灾祸,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明确名分等级来组织起人们。
评论分析这是荀子社会理想的秩序描述。
“明分”以什么为准则呢?荀子的回答是礼义。
作为礼义的具体体现的这种“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它指的是社会的分工分职,即“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荀子·王霸》)第二,“分”又是社会伦理关系。
荀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认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等社会伦理关系是永恒的,是宇宙的“大本”。
对于这些伦理关系的每一个社会角色,他都依据礼义,作了规范性的界定。
一句话,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人各有别,这里的伦常关系是不能逾越的。
第三,“分”的核心是等级关系。
荀子讲的土农工商的分工分职,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伦常,都贯穿着等级之分。
【二】原文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出处《荀子·君道》译文有使国家混乱的君主,没有本来就混乱的国家;有使国家安定的人,没有自行使国家安定的法。
评论分析中国社会的一元性政治结构,决定了当政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极大主导作用,因此,各种社会理论理所当然地会对从政者个人素质提出高的要求。
君主的人格状况,直接影响他对统治方式的选择。
明智的君主,其明智同样表现在对人的重要性的认识上,那就是着力于贤能之士的拣择。
荀子的方案是:以治礼来治人,以治人来治法。
这里所说的“法”,主要是“做法”或“术”的意思。
荀子正确地认识到法治与德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我认为,理想社会,正应该如此。
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
《荀子》原著及译文
《荀子》原著及译文1. 荀子原著简介《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所著的一部文集,共分为32篇。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
《荀子》通过对人性、社会秩序和政治理论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独特的主张。
2. 荀子的主要思想荀子强调人性的本恶论,认为人性本身是邪恶的,只有通过教育和社会规范的引导,才能使人们达到善的境界。
他主张以严厉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荀子也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的恶是不可改变的,但通过教育和修养,人们可以控制和约束自己的恶性,追求道德和善行。
他强调个体的奋斗和修养,在政治和社会中注重个人责任和道德选择。
3. 荀子的影响与意义《荀子》对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后世的政治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荀子的思想对后来儒家学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孟子的影响较大。
荀子的思想强调了个体的责任和自我修养,提出了一种理性主义的伦理观。
他的政治观点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后来的封建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4. 《荀子》的译文《荀子》的译文众多,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杨伯峻、蔡震、郭店本等多个版本。
不同的译文在翻译风格和语言表达上有所差异,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译本。
然而,由于无法确认译文的准确性,请读者在阅读《荀子》译文时,对于无法确认的内容,不要引用或作出武断的解释。
5. 总结《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后世的政治、伦理和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的思想主张人性本恶、性恶论,强调个人责任和自我修养。
《荀子》的译文众多,读者可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版本阅读,但要注意对于无法确认的内容不要引用或作出武断的解释。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译文(不苟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译文(不苟篇)《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原文】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
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
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乎口,钩有须,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
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
故曰: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
《诗》曰:“物其有矣,唯其时矣。
”此之谓也。
【译文】君子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以不正当的难能为可贵;对于自己的学说,不以不正当的明察为宝贵;对于自己的名声,不以不正当的流传为珍贵。
只有行为、学说、名声符合了礼义才是宝贵的。
所以怀里抱着石头而投河自杀,这是难以做到的行为,但申徒狄却能够这样做,然而君子并不推崇,是因为它不合礼义的中正之道。
高山和深渊高低相等,天和地高低一样,齐国、秦国相毗连,从耳朵中进去从嘴巴里出来,女人有胡须,蛋有羽毛,这些都是难以把握的学说,但惠施、邓析却能论证它们;然而君子并不赏识,是因为它们不合礼义的中正之道。
盗跖的名字常挂在人们嘴边,名声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无人不知,和舜、禹等一起流传而永不磨灭;然而君子并不珍重,是因为它不合礼义的中正之道。
所以说,君子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以不正当的难能为可贵;对于自己的学说,不以不正当的明察为宝贵;对于自己的名声,不以不正当的流传为珍贵。
只有行为、学说、名声符合了礼义才是宝贵的。
《诗》云:“既要有其物,又要得其时。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
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
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荀子》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荀子》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荀子》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的时代,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采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所以荀子的思想非常丰富。
可以说,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荀子都有很大的建树。
学习目标1、了解荀子的生平经历及其思想。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基础知识.3、能从选文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食粮〞,积累名言警句.知识汇总关于荀子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
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史记·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
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
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
最后老死于楚国。
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关于《荀子》《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
《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内容分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人类发展的历程来看,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就是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的古人,并没有束手就缚,而是利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创造出令人震撼的发明,使人类不断进步。
《荀子》全文及翻译(劝学、修身)
《荀子》全文及翻译(劝学、修身)题前的话:一般认为,儒学三大家排序是孔孟荀,也有少数人认为应该荀孔孟。
我过去也认可前者,读《论语》无数遍,《孟子》不下五遍,《荀子》仅三遍。
三者伯仲之间。
劝学篇第一【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滞不前。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变成的,但比水寒冷。
木料笔直得合于墨线,但把它熏烤弯曲而做成车轮,它的弯曲度就与圆规画的相合,即使再烘烤暴晒,它也不再伸直了,这是熏烤弯曲使它这样的啊。
所以木料受到墨线的弹划校正才能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又能每天检查省察自己,那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
吴国、越国、夷族、貊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诗》云:“唉呀你们君子啊,不要常常歇息着。
安心供奉你的职位,爱好正直行为。
上帝知道了这些,就会给你大福气。
”精神修养没有比融化于圣贤的道德更高的了,幸福没有比无灾无难更大的了。
【原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高二语文通用版 第1章1.3《荀子》选读 含解析
第1章1.3 《荀子》选读一、《荀子》解读荀子的思想虽然和孔子、孟子的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筹,但有其独特性,自成一说。
荀子提倡“性恶论”,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强的现实主义倾向。
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荀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绝大部分内容是荀子晚年所写,语言富有文采,《劝学》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一个时代是否发生日食月食、是否风调雨顺、是否出现过扫帚星等,都不是关键的问题;关键在于君上是否英明,政治是否清平。
因此,真正可怕的也不是发生日食月食、风雨不合时宜或者扫帚星出现等等,而是由君上昏暗、政治险恶等导致的种种反常现象即“人祅”。
1.荀子认为人应当在哪些主要的方面发挥自己的努力?2.当代学者李泽厚曾就“星队木鸣,国人皆恐,……而畏之,非也”说:“现代学人都大讲无神论,其实乃实用理性的范例,与唯物唯心无关。
”试结合文中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5分)材料一: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材料二: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论语•八佾篇第三》材料三: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二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二后王谓之不雅。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夫是之谓复古。
是王者之制也。
——《荀子•王制第九》【注】道不过三代,法不二后王: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后王指当今君王。
奉行的政治原则不超出夏商周三代,实行的法度不背离当代的君王。
(1)荀子提倡的礼制与孔子提倡的礼有何相同点?(2分)(2)孔子的“礼”与荀子的“礼”有哪些不同之处,试作评析。
(3分)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
(5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正论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正论篇)《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荀子·正论篇荀子正论【原文】世俗之为说者曰:"主道利周〔1〕"。
是不然。
主者,民之唱〔2〕也;上者,下之仪〔3〕也。
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
唱默则民无应也,仪隐则下无动也。
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胥〔4〕也。
若是,则与无上同也,不祥莫大焉。
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宣明则下治辨矣〔5〕,上端诚则下愿悫矣,上公正则下易直〔6〕矣。
治辨则易一,愿悫则易使,易直则易知。
易一则强,易使则功,易知则明,是治之所由生也。
上周密则下疑玄〔7〕矣,上幽险则下渐诈矣〔8〕,上偏曲则下比周矣〔9〕。
疑玄则难一,渐诈则难使,比周则难知。
难一则不强,难使则不功,难知则不明,是乱之所由作也。
故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宣不利周。
故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
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
故上易知则下亲上矣,上难知则下畏上矣。
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
故主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己。
传曰:"恶之者众则危"。
《书》曰:"克明明德〔10〕"。
《诗》曰:"明明在下〔11〕"。
故先王明之,岂特玄〔12〕之耳哉!【注解】〔1〕周:密,指隐匿真情,不让下面的人知道。
〔2〕唱:倡,倡导。
〔3〕仪:准则。
〔4〕胥:等待。
原为"有",据上下文义改。
〔5〕宣明:无所隐瞒。
治辨:治理。
这里指明确治理的方向。
〔6〕易直:平易正直。
〔7〕玄:通"眩",迷惑。
〔8〕幽险:隐瞒实情,难以猜测。
渐诈:欺诈。
〔9〕偏曲:偏私不公正。
比周:互相勾结,结党营私。
〔10〕明德:优良的品德。
此话见于《尚书·康诰》。
〔11〕明明在下:《诗经·大雅·文王》篇的诗句,意思是文王之德,明明在下,所以赫然见于天。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释·译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释·译文...《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荀子非十二子【原文】假〔1〕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2〕天下,矞宇嵬琐〔3〕,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
【注解】〔1〕假:借。
〔2〕枭乱:扰乱。
枭,通"挠"。
〔3〕矞(jué)宇:谲诡。
矞,通"谲",诡诈。
宇,通"銙",诡诈。
嵬(wéi):怪癖,奸诈。
琐:细小,卑鄙。
【译文】借着今天这混乱之世,文饰奸言邪说,用来扰乱天下,诡诈邪恶,琐屑怪异,使天下人心智混乱,不知何为是何为非,何为治何为乱,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原文】纵情性〔1〕,安恣睢〔2〕,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3〕;然而其持之有故〔4〕,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5〕。
【注解】〔1〕情性:指人的好利恶害、好逸恶劳的天性。
〔2〕安:指心中无所愧疚的样子。
恣睢:任意胡为。
〔3〕合文通治:合于礼义,达到国家的治理。
〔4〕故:所以然之理,即有根据。
或曰故实,也可通。
〔5〕它嚣:人名,其生平事迹无考。
魏牟:战国时人,与庄子同时。
【译文】放纵自己邪恶的天性,肆意胡为而无所愧疚,行为如同禽兽,不足以符合礼义而达到国家的治理,然而却说得有根有据,有条有理,足以欺骗迷惑愚昧的老百姓,它嚣、魏牟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忍情性,綦蹊利陽〔1〕,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2〕;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陈仲、史鰌也〔3〕。
【注解】〔1〕綦(qí):极。
蹊(xī):深的意思。
利陽(qí):超凡独立。
利,通"离"。
陽,立,踮起脚。
〔2〕大分:君臣上下之名分。
〔3〕陈仲:名定,又名田仲、陈仲子,战国齐国贵族,认为哥哥拥有的是不义之财,所以离开兄长,隐居长白山,靠编草鞋为生。
《荀子》全文及译文
《荀子》劝学原文及译文
《荀子》修身原文及译文
《荀子》不苟原文及译文
《荀子》荣辱原文及译文
《荀子》非相原文及译文
《荀子》非十二子原文及译文
《荀子》仲尼原文及译文
《荀子》儒效原文及译文
《荀子》王制原文及译文
《荀子》富国原文及译文
《荀子》王霸原文及译文
《荀子》君道原文及译文
《荀子》臣道原文及译文
《荀子》致士原文及译文
《荀子》议兵原文及译文
《荀子》强国原文及译文
《荀子》天论原文及译文
《荀子》正论原文及译文
《荀子》礼论原文及译文
《荀子》乐论原文及译文
《荀子》解蔽原文及译文
《荀子》正名原文及译文
《荀子》性恶原文及译文
《荀子》君子原文及译文
《荀子》成相原文及译文
《荀子》赋原文及译文
《荀子》大略原文及译文
《荀子》宥坐原文及译文
《荀子》子道原文及译文
《荀子》法行原文及译文
《荀子》哀公原文及译文
《荀子》尧问原文及译文
《荀子》原文
《荀子》原文
《荀子》原文
本文转载文学360网
1、《尧问》原文-出自《荀子》
2、《哀公》原文-出自《荀子》
3、《法行》原文-出自《荀子》
4、《子道》原文-出自《荀子》
5、《宥坐》原文-出自《荀子》
6、《大略》原文-出自《荀子》
7、《赋》原文-出自《荀子》
8、《成相》原文-出自《荀子》
9、《君子》原文-出自《荀子》
10、《性恶》原文-出自《荀子》
11、《正名》原文-出自《荀子》
12、《解蔽》原文-出自《荀子》
13、《乐论》原文-出自《荀子》
14、《礼论》原文-出自《荀子》
15、《正论》原文-出自《荀子》
16、《天论》原文-出自《荀子》
17、《强国》原文-出自《荀子》
18、《议兵》原文-出自《荀子》
19、《致士》原文-出自《荀子》
20、《臣道》原文-出自《荀子》
21、《君道》原文-出自《荀子》
22、《王霸》原文-出自《荀子》
23、《富国》原文-出自《荀子》
24、《王制》原文-出自《荀子》
25、《儒效》原文-出自《荀子》
26、《仲尼》原文-出自《荀子》
27、《非十二子》原文-出自《荀子》
28、《非相》原文-出自《荀子》
29、《荣辱》原文-出自《荀子》
30、《不苟》原文-出自《荀子》
31、《修身》原文-出自《荀子》
32、《劝学》原文-出自《荀子》
本文转载文学360网。
荀子解读原文与解析
荀子解读原文与解析荀子(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姓荀名况,字正则,山东邹城人,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伟大哲学家、思想家。
他的理论主张和思想成就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的著作《荀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荀子》是荀子的代表作,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五个部分。
书中内容涉及政治、伦理、宗教等多个领域,言辞严谨而富有哲学思辨性。
荀子通过对原文的解读和解析,揭示了其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
荀子着重强调人性的恶,认为人天生具有恶的本能,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和礼法的约束来降低人性的恶性。
他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偏向于恶,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逐渐远离恶性,成为具备良好品德的人。
荀子以人性的恶为基础,对政治进行探讨,主张用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通过制度建设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除了对人性的恶的观点,荀子还强调了统治者的责任与义务。
他认为君主应当行善政,以身作则,倡导仁爱之道。
他提出了“君臣义”的观念,强调君主和臣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应该建立在忠诚和道义的基础之上。
荀子主张国家应当实行君主专制制度,以确保国家的治理和稳定。
荀子还对宗教问题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宗教信仰可以成为人们道德行为的动力源泉,能够提倡仁义道德。
他提出了“君仁民亲”的观念,主张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待人,同时也要求臣民以亲近之心对待国家与社会。
荀子对于宗教的作用非常重视,认为宗教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秩序的形成。
荀子的思想深刻而丰富,他的解读和解析既对原文中的思想进行了准确的阐释,又在其思想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拓展。
荀子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和思想氛围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总之,通过对荀子原文的解读与解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荀子的哲学思想。
荀子的思想不仅对古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荀子的思想探讨了政治、伦理、宗教等多个领域,对于人类社会的改善和进步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荀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科全书
《荀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科全书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当时的人们尊称他为“荀卿”。
《荀子》这部书是荀况晚年为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编写而成的。
现存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是春秋战国之际的一部总结性的学术百科全书。
荀子学识渊博,文采过人,他在承继孔孟的学术思想之外,更是能吸收各家之长加以综合提升,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我们在阅读《荀子》的时候,仿佛是同古圣先贤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不得不说,荀子是一位极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他的“性恶论”,他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的先进的社会经济思想,以及对教育培养人才的认知等等,无一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而《荀子》这部经典,更是无可取代地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百家争鸣总结者、先秦思想集大成者的地位。
本期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荀子的作品来一窥春秋战国这个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的社会思想发展脉络。
深入品评荀子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荀子》全书论说范围极广,内容丰富,正如张觉在《荀子译著》说:“纵观荀子全书,凡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语言学、文学皆有涉猎,且多精论,足以为先秦一大思想宝库。
”在这个层面上讲,《荀子》是一本反映春秋战国思想成就的百科全书。
回到荀子生活的时代:荀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战国七雄争霸的时期,也是社会变革加剧的时期,荀子承继了孔子以来儒家思想发展脉络,并且吸取了道、墨、名、法等各家的长处,顺应时代潮流将其发扬光大。
在《荀子》一书中,《天论》《非相》等篇反映了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荀子在《天论篇》开头便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荀子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体现了他“天人相分”的观点,这就是著名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荀子》读后感
《荀子》读后感《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之一,由战国时期的荀子所著。
这本书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而闻名于世。
近期我有幸阅读了《荀子》,在阅读过程中,深受其启发和感动。
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被《荀子》中所阐述的人性观深深吸引。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教化和规范才能使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荀子的人性观给我一种深思的体验,让我重新审视人性的本质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陷入道德沦丧和自私自利的境地,荀子的人性观给了我一种启示,即通过道德教育和规范,我们有望改变人性的负面倾向,创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
其次,《荀子》中的“性恶论”使我对权力、道德和人性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荀子强调,君臣之道是一种权力关系,但权力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否则将导致社会混乱和人民的苦难。
这一观点让我认识到,道德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石。
当今社会,权力滥用和道德沦丧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我深感我们应该从《荀子》中汲取智慧,建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和道德观,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我对《荀子》中的“性恶论”提出了质疑和思考。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对世界持否定的态度,但我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复杂多元的,既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
人性的发展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修炼。
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培养人性的善良和美好,通过教育和自我反思,让人性的善良得到更好的发扬。
总结起来,阅读《荀子》给我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道德的重要性,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同时,我也对荀子的“性恶论”进行了批判性思考,认为完全否定人性的光明面是不合理的。
通过阅读《荀子》,我对中国古代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进一步拓宽了我的思维和学识。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读到《荀子》,从中获得自己的收获和启示。
这次读《荀子》让我收获颇丰,我深感自己在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荀子全文
荀子全文《荀子》全文劝学篇第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原文、译文及解析(一)
《荀子》原文、译文及解析(一)《荀子》原文、译文及解析(一)【导读】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荀子以儒学为本,对诸子百家之说进行了激烈批评,其论虽不无偏颇,但足可称为先秦时期继孔子、盂子之后最有成就的儒学大师,是先秦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因学问博大,'最为老师',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说他五十岁来到齐国,当时齐国稷下是很大的学术中心,他可能是稷下最后一位大思想家。
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称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而近'治之至也'。
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前,以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
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今山东苍水县兰陵镇)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
《荀子》一书有三十二篇,其中很多是内容详细而逻辑严密的论文,可能是荀子亲笔所写的。
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得过分简单化了。
孟子有左也有右:左就左在强调个人自由;右就右在重视超道德的价值,因而接近宗教。
荀子有右也有左:右就右在强调社会控制;左就左在发挥了自然主义,因而直接反对任何宗教观念。
●人的地位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
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
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
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
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
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
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礼论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礼论篇)《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荀子·礼论篇荀子礼论【原文】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1〕,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2〕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注解】〔1〕度量:所以,定多少之数。
分界:所以定彼此之分。
〔2〕屈:竭尽。
【译文】礼的兴起因为什么?答:人生来就有欲望,有欲望而得不到,就不可能不去寻求;寻求而没有限度和界限,就不能不争夺;争夺就产生混乱,混乱则导致无法收拾的局面。
过去的圣王憎恨这种混乱的局面,所以制定礼义以区分等级界限,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需求,让人们的欲望一定不会因为物质的不足而得不到满足,物质也一定不会因为欲望之无穷而耗尽,欲望与物质相互制约而长久地保持协调,这就是礼的源起。
【原文】故礼者,养也。
刍豢〔1〕稻粱,五味调香〔2〕,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謨〔3〕,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4〕,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5〕,所以养体也。
故礼者,养也。
【注解】〔1〕刍(chú)豢(huàn):指牛羊猪犬之类的肉类。
〔2〕香:当作"益",通"和"。
〔3〕謨(bì):芳香。
〔4〕黼黻(fǔfú):绣有各种华丽花纹的服装。
文章:错杂的色彩花纹。
〔5〕疏:通,指敞亮。
檖(suì):深远。
越席:蒲席。
笫(zǐ):竹编的床席。
几筵:古代人席地而坐,依靠的叫几,垫席叫筵。
【译文】所以,礼就是满足人的欲望的。
鱼肉五谷,美味佳肴,是用来满足人的嘴巴需求的;各种香味,是用来满足人的鼻子需求的;雕刻精美的器皿和花纹色彩美丽的衣服,是用来满足人的眼睛需求的;钟鼓、管磬、琴瑟、竽笙等各种乐器,是用来满足人的耳朵需求的;高屋大房,竹席几筵,是用来满足人的身体需求的。
《荀子》各篇简介
《荀子》各篇简介《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全书一共32 篇,以下是各篇简介:1. 《劝学》: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
2. 《修身》:论述修身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方法。
3. 《不苟》:论述君子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4. 《荣辱》:论述荣辱的产生及其对人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对待荣辱。
5. 《非相》:批判相术迷信,指出人的吉凶祸福与相貌无关。
6. 《非十二子》:批判当时流行的十二子学说,指出其错误和危害。
7. 《仲尼》:论述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对孔子进行了高度评价。
8. 《儒效》:论述儒者的作用和影响,强调儒者应该以身作则,为社会做出贡献。
9. 《王制》:论述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治理原则。
10. 《富国》:论述国家的经济制度和财富积累的途径。
11. 《王霸》:论述王道和霸道的区别,强调王道的优越性。
12. 《君道》:论述君主的职责和道德要求。
13. 《臣道》:论述臣下的职责和行为准则。
14. 《致士》:论述招纳贤士的重要性和方法。
15. 《议兵》:论述军事的重要性和用兵的原则。
16. 《强国》:论述强国的途径和方法。
17. 《天论》:论述天人关系,批判了天人感应说和宿命论。
18. 《正论》:论述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批判了当时的一些错误观点。
19. 《礼论》:论述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
20. 《乐论》:论述音乐的教育作用和社会意义。
21. 《解蔽》:论述人的认识容易产生偏见和误解,指出应该如何克服这些弊端。
22. 《正名》:论述名实关系,强调正确命名的重要性。
23. 《性恶》:论述人性本恶,强调后天教育和礼法的作用。
24. 《君子》:论述君子的修养和行为准则。
25. 《成相》:用韵文的形式,表达了荀子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
26. 《赋》:包括《礼》、《知》、《云》、《蚕》、《箴》五篇赋,用文学形式表达了荀子的政治和哲学观点。
27. 《大略》:记录了荀子的一些言行和思想,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等方面。
荀子--课件
第四讲 《荀子》选读
• 乐姚冶以险,则民流僈鄙贱矣。流僈则 乱,鄙贱则争。乱争则兵弱城犯,敌国 危之。如是,则百姓不安其处,不乐其 乡,不足其上矣。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 危削侮辱之本也。故先王贵礼乐而贱邪 音。
第四讲 《荀子》选读
• 墨子曰:“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 者为之,过也。”君子以为不然。乐者, 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 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 民和睦。
中国古代文论名篇导读
第四讲 《荀子》选读
第四讲 《荀子》选读
•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 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 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 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 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 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 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 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第四讲 《荀子》选读
•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 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 而治生焉。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故君 子慎其所去就也。
• 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 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 乐之统,管乎人心矣。(《乐论》)
第四讲 《荀子》选读
• 一、荀子提倡学习,认为一个人无论在 道德修养上还是艺术创造上,要达到完 美的境界都必须经过顽强的学习和实践。 他指出:人性本恶,人们生而有各种欲 望,它们不一定都合乎礼义要求,只有 认真学习,才能节制自己欲望,使之去 恶从善,如果能积善成习,可以成为圣 人。
第四讲 《荀子》选读
• 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 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 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 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 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 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是先王 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论理想社会五则
【一】
原文
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
穷者患也,争者祸也。
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
出处
《荀子·富国》
译文
人们分散居住各顾各不相互依靠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要组织在一起没有名分等级制度就必然发生斗争。
无法生存下去是忧患,发生斗争是灾祸。
拯救忧患,排除灾祸,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明确名分等级来组织起人们。
评论分析
这是荀子社会理想的秩序描述。
“明分”以什么为准则呢?荀子的回答是礼义。
作为礼义的具体体现的这种“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它指的是社会的分工分职,即“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荀子·王霸》)
第二,“分”又是社会伦理关系。
荀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认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等社会伦理关系是永恒的,是宇宙的“大本”。
对于这些伦理关系的每一个社会角色,他都依据礼义,作了规范性的界定。
一句话,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人各有别,这里的伦常关系是不能逾越的。
第三,“分”的核心是等级关系。
荀子讲的土农工商的分工分职,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伦常,都贯穿着等级之分。
【二】
原文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出处
《荀子·君道》
译文
有使国家混乱的君主,没有本来就混乱的国家;有使国家安定的人,没有自行使国家安定的法。
评论分析
中国社会的一元性政治结构,决定了当政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极大主导作用,因此,各种社会理论理所当然地会对从政者个人素质提出高的要求。
君主的人格状况,直接影响他
对统治方式的选择。
明智的君主,其明智同样表现在对人的重要性的认识上,那就是着力于贤能之士的拣择。
荀子的方案是:以治礼来治人,以治人来治法。
这里所说的“法”,主要是“做法”或“术”的意思。
荀子正确地认识到法治与德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我认为,理想社会,正应该如此。
影响: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领导并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毛泽东曾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正是法治社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
【三】
原文
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
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
出处
《荀子·子道》
译文
孝子不顺从父母亲命令的原因有三条:顺从了命令父母就有危险,不顺从命令父母就平安,这种情况下,孝子不顺从父母命令就是忠;顺从了命令父母就受辱,不顺从父母命令就荣耀,这种情况下,孝子不顺从父母命令就是义;顺从了父母就如同禽兽,不顺从才符合礼义;这种情况下,孝子不顺从父母命令就叫做敬。
所以,可以顺从而不顺从,这不是儿子应有的态度。
不应当反而去顺从,就是不忠。
真正弄清楚了顺从与不顺从的道理,又能够恭敬、忠信、正直、诚恳而谨慎地做,就可以称为大孝了。
评论分析
这是荀子社会理想的价值依归。
论述的是孝悌之道。
文中指出孝悌只是人的“小行”,只有追求道义才是“大行”。
人能致力于此,则儒者之道,尽在其中,就是大孝。
“羊有跪哺之恩,鸟有反哺之孝” 。
讲孝顺要理解孝顺的内涵--以顺为先,不顺从父母的合情合理的意愿,就谈不上孝顺。
当然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说,小辈的说话、做事要考虑顺长辈的心愿、心情、心意,使他们能顺心、宽心、舒心,让他们感受到儿女们的孝心。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孝顺父母这一美德代代相传。
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但也经常听到一些人说,等我有能力了,我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
岂不知,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顺了。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四】
原文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出处
《荀子·儒效》
译文
习俗风尚能改变人的志向,长期安居能转变人的气质。
评论分析
这是荀子社会理想的主体呈显。
作为人的文化观念的培养过程,理所地既是价值观念的培育过程,同时也包含着某种知识观念的构建过程。
因此,荀子反复强调礼义师法的规范引导作用。
知识和价值在实践中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体系的拓展,或直接或间接,都将最终引发价值观念系统的某种变化。
后世影响:
十八大报告提出: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十八大报告原文)
【五】
原文
故,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此先王之道也。
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出处
《荀子·君子篇》
译文
所以,崇尚贤者使用能人,划出贵贱的等差,区分亲疏远近,按长幼老少排列次序,这是先王的治国之道。
所以,崇尚贤者使用能人,就可以使君主尊贵而下民安定;贵贱有差等,就可以使政令通行而无阻滞;亲疏远近有区别,就可以施行恩惠而没有错乱;长幼排列有序,事业就会迅速成功而完美。
评论分析
伦理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点之一,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动力。
人与禽兽的不同,就在于人有道德,有羞耻感,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容忍与宽容,就需要道德来调控。
合理借用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成分,利用道德约束和内化法律意识,对引导人们关注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很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