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各科重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各科重点总结外科学必背
第一部外科学第一单元绪论1、我国第一部外科专着金创瘛疭方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着刘涓子鬼遗方3、提出“五善七恶”的着作是圣济总录4、正宗派的代表陈实功5、全生派的代表汪洪绪6、心得派代表高锦庭第二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论一、中医外科专业术语1、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2、疮疡――广义指一切浅显外科疾患;狭义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3、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4、溃疡――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5、胬肉――肉芽组织6、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7、疽――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8、根盘――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9、根脚――肿疡之基底根部10、护场――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约束邪气使之不外散11、痰――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的或软或硬、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12、结核――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二、治疗一内治总则――消、托、补二外治法1、膏药――适用于一切外科病症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2、油膏――肿疡期;溃疡期;3、箍围药――肿疡初期促其消散4、掺药5、酊剂――疮疡未溃及皮肤病6、洗剂――适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第三单元无菌术1、消毒――用化学的方法消灭微生物2、手术区皮肤消毒的范围,应距切口周围15cm3、手术室的面积应为24-40平米4、手术室的湿度一般为48%5、灭菌――杀灭芽孢类微生物第四单元麻醉一、麻醉方法1、针刺镇痛与辅助麻醉2、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非吸入性麻醉3、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区域阻滞;椎管内麻醉4、复合麻醉二、麻醉前用药一麻醉前用药目的:1、减少病人精神紧张;2、使麻醉过程平稳3、增强麻醉效果4、减缓病人疼痛感二麻醉前常用药物1、镇静安定药:苯二氮类地西泮,咪达唑,丁酰氨类,吩噻嗪类2、催眠药:苯巴比妥,戊巴比妥3、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镇痛新4、抗胆碱类药:阿托品,东莨菪碱,格隆溴胺5、稳定血流动力学药:可乐定,右美托咪啶6、防治恶心呕吐药:丁酰苯类药,胃动力,抗胆碱药7、预防误吸及其危害药:H2受体阻滞剂三、局部麻醉1、常用药物:丁卡因,利多卡因,达克罗要,布比卡因2、不良反应的处理局麻药加肾上腺素目的:延缓药物吸收,延长作用时间局麻前给巴比妥类药目我:减少局麻药中毒出现中枢兴奋或惊厥时用:苯巴比妥钠肌注或安定四、椎管内麻醉1、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适应证:下腹部及盆腔手术;下肢手术;肛门及会阴部手术并发症:术后头痛;腰背痛;尿潴留;下肢瘫痪2、硬膜外麻醉适应证:胸壁,上肢,下肢,腹部和肛门会阴区各部位手术颈椎病,腰背痛及腿痛等急慢性疼痛的治疗并发症:血压下降,咀嚼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五、气管插管1、经口明视插管:用于除口腔、咽腔手术之外的病人2、经鼻腔明视插管法:主要用于口腔、颌面、咽腔手术病人3、经鼻盲探插管:张口确实梭,喉镜难以置入并呼吸道管理的4、经口盲探气管内插管:部分张口困难;呼吸道部分梗阻;颈部强直,颈椎骨折、脱臼等颈部活动受限者;颈斑痕挛缩面严重影响抬头活动者;喉结过高,颈部粗短,下颌退缩等5、清醒气管内插管:不能耐受较深麻醉,但必须要控制呼吸或人工呼吸者;消化道梗阻或饱食者;颅脑、开胸等针麻手术6、双腔支敢管导管DLT插管术:“湿肺”全麻;开放性肺结核其分泌物有扩散感染能力者;支气管胸膜瘘,外伤性支气管断裂者;近期有大咯血者;第五单元体液与营养代谢一、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1、体液组成:水、电解质和有机物质2、体液总量:男性占体重60%;女性占体征的55%3、体液分布:细胞内液――存在于骨髂肌中细胞外液――血浆及组织间液4、水代谢24小时出入量为2000-25005、体液平衡的调节:1渴感作用2抗利尿ADH:提高肾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醛固酮:作用于肾远曲小管、集合管,促Na+主动重吸收,促K和H的排泌,储钠排钾的作用;4心房利钠多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血容量5利钠激素――使尿内水Na+排出增多,减少细胞外液量6甲状旁腺素PTH――促远曲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排Na、K和和HCO3二、水、电解质失衡一缺水1、等渗性缺水――水和钠按正常比例丢失1病因:消化液的急性丢失;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后感染;大面积烧伤早期大量渗液;2表现:轻度2-4%:口渴,少尿中度5%:脉搏细快,肢端湿冷,“三陷一低”眼窝下陷,皮肤干陷,浅表静脉瘪陷,血压下降或不稳重度6-7%:休克,伴代谢性酸中毒;2、高渗性缺水――高钠血症钠>150,血浆渗透压>3201病因:不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过多;鼻饲要素饮食、静脉高营养;2表现轻度2-4%:口渴中度4-6%:极度口渴,乏力,眼窝明显凹陷,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心率加速,尿少,尿比重增高;重度>6%:烦躁,谵妄,昏迷;血压下降,休克,少尿无尿,氮质血症;3治疗:首先采用5%葡萄糖溶液成人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补液量=血钠值-142体重4女性3,儿童53、低渗性缺水――低钠血症细胞外液减少1病因:胃肠道消化液长期持续丧失如慢性十二指肠瘘;大创面慢性渗液;大量应用排钠性利尿剂;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失盐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2表现轻度钠<135=:乏力、头昏、手足麻木,无口渴,尿正常中度钠<130=:厌食、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脉压变小,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尿少重度钠<120=: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神志不清,木僵,昏迷;伴严重休克,少尿或无尿;尿素氮升高;3治疗:补钠量=142-钠值/17体重女性二钾异常1、低钾血症<l表情淡漠、倦怠嗜睡或烦躁不安,肌肉软弱无力,腱反射迟钝或消失,眼睑下垂;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传导阻滞,重者室颤;多饮多尿,膀胱收缩无力而排尿困难;代谢性碱中毒;心电图:T波低平、双相倒置,继之S-T段下降、Q-T新时期延长和U波出现;2、高钾血症>轻度:四肢乏力、手足麻木、肌肉酸痛;钾>时出现软瘫,呼吸困难;心电图早期改变为T波高尖,基底变窄;钾>时P波消失,QRS波增宽,QT 间期延长;血压波动,心率缓慢,心音遥远而弱,重者心跳骤停;三钙异常-1、低钙1病因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肌能减退,慢性肾衰,肠瘘,慢性腹泻和小肠吸收不良;甲状腺手术时损伤或切除甲状旁腺并发症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2表现:手足或面部肌肉痉挛,腱反射亢进3治疗:10%葡萄糖酸钙20ml或5%氯化钙10ml静注2、高钙血症1病因: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某些恶性肿瘤2表现:早期出现疲倦、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和腹胀,体重下降;重者头痛,背部和四肢疼痛、幻觉,狂躁昏迷3治疗:重症:给予大量生理盐水,速尿静推;大剂量激素三、酸碱平衡紊乱1、代谢性酸中毒有严重腹泻、肠瘘等病史;有深而快的呼吸等临床表现;pH↓,PaCO3呈代偿性↓,CO2CP↓,SB↓,BE呈负值2、呼吸性酸中毒有呼吸功能受影响的病史;pH↓↓,PaCO2、CO2CP↑,血浆HCO3-正常四、外科营养支持一适应证:1、胃肠道梗阻2胃肠道外瘘及短肠综合征3、消化道广泛炎症性疾病4、高代谢状态5、肿瘤患者所接受和大面积放疗6、肝、肾功能衰竭7、大手术围手术期营养二并发症1、技术性并发症插管并发症;导管留置期并发症;深静脉插管并发症2、感染性并发症:细菌或真菌性败血症3、与代谢有关的并发症:糖代谢紊乱;按基酸性并发症;营养物质缺乏五、肠外营养肠外营养本身可发生――胆囊结石、胆汁淤滞肠外营养糖代谢紊乱可发生――高渗性非酮性昏迷第六单元输血一、输血适应证:失血量在1000ml以上,必须及时输血二、输血并发症及防治1、过敏反应:肾上腺素2、发热反应:立即减慢速度;严重者停输血,用解热镇痛药;3、溶血反应:停止输血,积极抗休克,维持循环功能,保护肾功能和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半坐位,吸氧和利尿5、细菌污染反应:抗休克,抗感染广谱抗生素、补液、利尿、降温、纠酸6、枸橼酸盐中毒:静脉10%葡萄糖酸钙10ml7、疾病传播第七单元休克一、分类: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和过敏性二、表现一休克早期缺血缺氧期或反应代偿期主要体征:心律加快;舒张压稍↑,脉搏快,脉压缩小二休克中期淤血缺氧期或失代偿期主要体征:血压进行性下降,意识模糊,发绀,酸中毒三休克后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期四重要器官受损――肾和胃肠道最先受损三、中医辨证论治1、热伤气阴证益气固脱,清热解毒养阴――生脉饮加清热解毒养阴药2、热伤营血证――气血两清,益气生阴――清营汤加减3、阴厥――益气固脱,养血育阴――人参养营汤加减4、寒厥――回阳救逆――四味回阳饮加减5、厥逆――益气固脱,阴阳双补――保元汤合固阳汤加减6、阴脱――益气固脱,养血育阳――独参汤合四逆汤加减7、阳脱――益气固脱――独参汤合四逆汤第八单元围手术期处理一、术前准备1、高血压<160/100房颤伴心室率>100――西地兰或口服心得安老年冠心病、心动过缓、心室率<50――皮下注射阿托品2、糖尿病:血糖稳定在9mmol/l左右,尿糖++++,改用胰岛素3、呼吸功能障碍1哮喘发作者――口服地塞米松→减轻气管粘膜水肿2应用麻黄素、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3术前3-5天使用抗生素4、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术前2天开始给予适量的激素二、术后处理1、腹胀处理――非胃肠道吻合术在6小时后口服药2、胸腔闭式引流后如无排气,应于48小时后拔管;3、拆线:头面颈部4-5天下腹部、会阴部7天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9天四肢12天关节手术或有减张缝合14天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1、术后大出血或弥漫性血管内出血2、呼吸系统疾病3、循环系统疾病心骤停、亚重心律失常和高血压4、急性肝功能障碍黄疸,神志改变,肝昏迷5、急性肾功能障碍6、应激性溃疡7、切口并发症切口裂开,切口感染8、泌尿系感染尿潴留,尿路感染第九单元重症救治与监测一、心肺脑复苏1、心跳骤停的安全时限心脏停止活动3秒患者出现――头晕心脏停止活动10-20秒出现――晕厥心脏停止活动40秒出现――惊厥心脏停止活动30-45秒出现――瞳孔散大心脏停止活动60秒出现――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心脏停止活动4-6分钟――脑细胞出现不可逆性损害心脏停止活动10分钟――脑细胞死亡2、心肺脑复苏CPCR的基本过程3个阶段9个步骤1基础生命支持阶段A:保持呼吸道通畅B: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C: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2进一步生命支持D:药物治疗E:心电监测及其他监测F:处理心室颤动3延续生命支持G:病情判断H:神志恢复I:重症监护治疗二、心肺复苏CPR常用药物1、肾上腺素――是CPR时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2、多巴胺3、阿托品――适用于窦性心动过缓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合并频发室早4、利多卡因――室性异位搏动室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的首选药物5、钙剂――仅用于高钾血症或低钙血症6、碳酸氢钠――纠正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药物7、肾上腺皮质激素――脑复苏和吸入性肺炎时使用三、脑复苏脑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15%静息氧耗量占总体氧摄入总量的20%低储备、高供应、高消耗治疗:低温-脱水疗法高压氧治疗巴比妥类药物治疗――抑制脑代谢,控制抽搐,防止颅内压增高;仅用于抗惊厥钙离子拮抗剂――改善脑缺血后的脑血流和神经功能四、急性肾衰一病因1、肾前性:有效血容量减少;心脏及血管疾患;肾血管阻力↑2、肾内性3、肾后性:尿路梗阻性病变二诊断无尿与突然尿量增多交替是尿路梗阻典型表现血浆尿素氮及肌酐浓度↑血钾↑,血钠、氯和二氧化碳结合力↓三治疗1、保持体液平衡2、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3、纠正代谢性到中毒4、防治感染5、营养疗法6、透析疗法多尿期治疗:口服氢氯噻嗪25-50mg,每日3次第十单元疼痛与治疗一、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一药物1、麻醉性镇痛药阿片类:吗啡,哌替啶,芬太尼,可待因2、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必得,双氯芬酸钠,保泰松3、催眠镇静:地西泮,硝基安定,艾司唑仑4、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5、抗忧郁药:丙米嗪,阿米替林,多塞平二神经阻滞低浓度局麻药神经破坏药:无水乙醇,酚甘油二、手术后镇痛1、药物:吗啡,哌替啶,芬太尼;局麻:布比卡因利多卡因2、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第十一单元腹腔镜手术适应证及常见并发症一、手术适应证目前探索中的手术:Whipple手术,解剖性肝切除术,门静脉断流术或转流术二、常见并发症1、CO2气腹相关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皮下气肿,气胸,心包积气,气体栓塞,高碳酸血症与酸中毒,心律失常,下肢静脉淤血和血栓形成,腹腔内缺血,体温下降2、血管损伤腹膜后大血管腹壁、肠系膜和网膜血管手术区血管第十二单元外科感染分类:非特异性感染:疖、痈、脓肿、丹毒、阑尾炎特异性感染:结核、破伤风、气性坏疽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局部感染组织发生坏死时可形成脓肿一、疖――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金葡球菌面部疖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二、痈――有头疽――多个相邻毛囊及其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地皮肤韧厚的项部和背部致病菌――金葡菌局部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三、丹毒――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很少发生组织坏死和化脓,全身反应剧烈和容易复发;致病菌――b-溶血性链球菌表现:好发于下肢和头面部;可导致淋巴水肿,象皮腿呈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略为隆起;四、急性蜂窝组织炎――发于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厌氧菌特点:感染不易局限,扩散迅速,边界不清,压痛明显;表现:发于口底、颌下、颈部→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窒息五、急性淋巴结炎――外痈致病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六、急性淋巴管炎――红丝疔致病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七、脓肿――浅部:外痈;深部:流注1、结核杆菌引起的:病程长,发展慢,无红肿热痛,常继发于骨结核和淋巴结核;2、动脉瘤形成的:触诊有搏动,听诊有杂音,阻断动脉近侧搏动和杂音消失;八、手部急性感染一甲沟炎――蛇眼疔――甲沟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金葡菌二脓性指头炎――蛇头疔――手指末节掌面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金葡菌不及时治疗→慢性骨髓炎三掌深部是隙感染――托盘疔九、全身性感染毒血症,菌血症,脓血症,败血症――走黄、内陷十、特异性感染一破伤风致病菌――革兰染色阳性厌氧性芽孢杆菌主要毒素――痉挛毒素→全身横纹肌持续性收缩或阵发性痉挛溶血素→对局部组织产生破坏,吸收后组织局部坏死和损害心肌;1、表现:潜伏期:6-12天前驱症状:10-24小时典型症状: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和抽搐并发症:呼吸困难,窒息;――主要致死原因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肌肉撕裂,骨折2、治疗抗生素:青霉素及甲硝唑二气性坏疽――烂疔――梭状芽孢杆菌所致的肌坏死或肌炎1、诊断:伤肢沉重或疼痛,肿胀及皮肤张力增高,周围淋巴结无明显肿大;伤口周围皮下可触及捻发音伤后1-4日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心动过速,神志改变2、治疗抗生素:首选大剂量青霉素十一、抗菌药物的选择消化道真菌感染――制霉菌素、克霉唑真菌性败血症――5-氟胞嘧啶、二性霉素B,酮康唑脆弱拟杆菌感染――首选甲硝唑克雷伯杆菌感染――首选妥布霉素第十三单元损伤一、分类一闭合性损伤1、挫伤:严重者可致深部血肿、内脏器官损伤2、扭伤3、挤压伤:严重者见休克、急性肾衰――挤压综合征4、冲击伤爆震伤二开放性损伤1、擦伤2、刺伤3、切伤割伤4、裂伤5、撕脱伤6、火器作二、清创术的时限1、清创缝合术――伤后6-8小时内进行2、在有效抗生素应用的前提下可根据伤口污染情况,适当延长至伤后12-24小时3、超过12小时或污染严重者均应按感染伤口处理或仅清创而暂不缝合,待3-4天后伤口无明显感染时再行延期缝合4、头皮、面颊部伤口血运丰富,即使超过24小时仍可缝合;三、颅脑损伤一头皮血肿1、皮下血肿――局限且易于发现,疼痛较重,有凹陷感2、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大,严重时头部显着畸形,波动感3、骨膜下血肿――限于某一颅骨范围内,以骨缝为界,质较硬二头皮裂伤三颅骨骨折颅底骨折→眼耳鼻咽等处淤血或流血鼻出血――颅中窝骨折四脑震荡一过性昏迷,<半小时;近事遗忘症;无阳性体征五脑挫裂伤昏迷>半小时,局灶症状与体征,脑脊液呈血性改变;1、硬脑膜外血肿――出血主要为脑膜中动脉原发性昏迷时间短,有中间清醒期;伴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神经定位体征,偏瘫并进行性加重,可有锥体束征;一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渐至消失;随血肿增大及脑疝的加重,生命体征变化明显;头颅X线平片有骨折线;头CT在病变区有高密度阴影,中线结构移位;2、硬脑膜下血肿缺乏典型的“中间清醒期”;昏迷进行性加重;肢体运动障碍多出现在血肿对侧,且瞳孔扩大多见;头X线常无骨折;头CT病变区有半月形高密度影,侧脑室受压,中线移位;以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为主;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出现相应的局灶性症状;CT脑实质内见高密度血肿影,侧脑室受压,中线移位四、胸部损伤一肋骨骨折紫绀见于――张力性气胸反常呼吸见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胸廓软化内陷定位明确的胸廓挤压痛+,骨擦感+――单纯肋骨骨折二气胸1、闭合性气胸:多伴肋骨骨折;肺压迫30%可无症状;大量:胸膜腔穿刺或胸膜腔引流术2、开放性气胸:气促,呼吸困难,发绀,休克;无菌敷料加棉垫封盖伤口并固定;3、张力性气胸:颈面胸部皮下气肿;诊断依据:胸膜腔穿刺抽出高压气体;立即排气,降低胸腔内压力,放置胸腔引流管;三血胸小量积血<;中量-1L;大量>1L五、腹部损伤一肝破裂1、右侧胸腹部外伤史;2、右上腹部疼痛或向右肩部放射;3、腹腔穿刺于右下腹抽出不凝血液;4、X线示:右膈肌升高;B超CT示:液性暗区、肝脏移位二脾破裂1、左上腹及左季肋区有外伤史2、不同程度的休克,恶心呕吐,腹胀,腹膜刺激征以左上腹为甚,左肩部放射性疼痛;叩诊脾区有固定的扩大的实音区;3、RBC、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出现进行性下降4、X线:脾区阴影扩大,腰大肌阴影不清及左膈肌抬高5、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为血性液6、B超CT:脾区积血及脾脏破损;三胰腺损伤1、有上腹部穿透伤或严重挤压伤史2、重者在伤后即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休克3、较重的胰腺损伤腹膜刺激征为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4、血清淀粉酶产高,腹腔穿刺液或灌洗液淀粉酶升高四小肠损伤1、有钝性或锐性暴力损伤史2、损伤后即有腹痛,并很快呈全腹性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3、损伤早期即出现腹膜炎体征,可叩出移动性浊音4、X线:膈下游离气体,腹穿可抽出肠内容物五肾损伤1、有肾损伤史2、临床表现主要有休克,血尿,疼痛及发热等3、体征:腰腹部肿块和触痛,压痛和叩击痛4、尿中有多量红细胞5、影像检查呈阳性结果六尿道损伤1、尿道损伤史2、临床表现多有休克,尿道出血,疼痛,排尿困难3、尿外渗体征见阴部、阴囊处淤斑、肿胀,可蔓延至腹壁4、尿道造影:确定损伤部位及有无尿外渗骑跨伤多引起――球部尿道损伤妇科或直肠手术多引起――输尿管损伤六、挤压综合征病机中心环节:肌肉缺血性坏死和肾缺血;1、挤压伤病史和相应的局部表现2、脱水和创伤性休克症状3、出现少尿、无尿和肌红蛋白尿,以及尿比重;4、氮质血症、高血钾5、筋膜腔内组织压测定>七、烧伤1、深度判定I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表面呈红斑状浅II烧伤:伤及表皮生发层、真皮乳头层;有大小疱形成深II烧伤:伤及皮肤真皮层;水疱,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III烧伤:全层皮肤烧伤;呈蜡白或焦黄,甚炭化,痛觉消失;2、面积计算头、面、颈9%双上肢29%=18%躯干前后包括外阴39%=27%双下肢包括臀部59%+1%=46%儿童<12岁头颈部:9+12-年龄双下肢:46-12-年龄八、毒蛇咬伤1、神经毒风毒――阻断神经肌肉的接砂引起的弛缓型麻痹→肌肉运动障碍表现:疼痛轻,局部麻木或蚁行感,周围不红肿全身:潜伏期较长,多在伤后1-6小时出现症状,重者声音嘶哑,语言不利,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全身瘫痪→呼吸麻痹死亡;2、血循毒火毒――强烈的溶组织、溶血和抗凝作用;心、血液系统毒性作用表现:疼痛剧烈,肿胀明显,伤口有血性液体渗出;淋巴结、淋巴管红肿疼痛;全身:在短期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3、混合毒风火毒表现:疼痛渐加重,有麻木感,伤口周围皮肤迅速红中,有水疱血疱;重者伤口坏死溃烂,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混合毒的死亡主要原因仍为神经毒;第十四单元肿瘤概论一、概述1、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自主性生长浸润性生长,转移,肿瘤的自发消退肿瘤的逆转2、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接种转移二、常见体表肿瘤1、皮样囊肿:囊内为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及毛发;无疼痛2、皮脂腺囊肿:与表皮粘连,不易分开,可多发或单发3、脂肪瘤:柔软的分叶状肿瘤4、血管瘤:有弹性,边境清,压之退色,放松后恢复红色海绵状血管瘤:蔓延状血管瘤:瘤体外观及手感呈蚯蚓状蜿蜒迂曲5、神经纤维瘤:皮肤上有色素改变,质地软且多发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类型:鳞状细胞癌鳞癌小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2、转移:直接扩散;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及支气管内播散3、表现:咳嗽,血痰,胸痛,发热,气短,胸闷4、中央型肺癌的病理类型多见:鳞癌周围型肺癌的病理类型多见:腺癌四、食管癌1、类型: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2、表现:早期:吞咽梗噎感,胸骨后疼痛,食管内异物感中晚期:吞咽困难,梗阻,疼痛,出血,声音嘶哑,体重↓晚期:恶病质,脱水,衰竭五、胃癌1、部位:胃窦部多见,其次胃小弯,再次贲门2、分类:腺癌;腺鳞癌;鳞癌;未分化癌;未分化类癌六、原发性肝癌1、病因:最常见的是肝硬化2、组织学分型:肝细胞;胆管细胞型;混合型3、扩散途径:以肝内血行转移多见4、体征:肝肿大,黄疸,腹水七、大肠癌一结肠癌1、组织学分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未分化癌。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汇总(整理)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1. 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主导是心2. 四变之动,脉之上下说明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3. 夏日―泛泛乎万物有余‖ 春——风温长夏——洞泄秋——风虐冬日之脉——蛰虫周密4. 旦慧—人气生病气衰昼安—人气长长则胜邪夕加—人气衰邪气生夜甚—人气入脏邪气居身5. 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精气——水地说《管子》6. 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7. 阴平阳秘——对立制约阴盛则阳病——阴阳消长阴阳离决——互根阳生阴长-互根8. 素问调经论属于阳的病因——风雨寒暑9. 阴盛格阳治法——热因热用10. 壮水之主——阴偏衰益火之源——阳偏衰11. 相侮-——反克12. 五脏变动:握忧哕咳栗13. 色脉相生——病情轻14. 泻南补北——相克五行负气克胜气15. 五脏——藏精气肝脏——男精女排卵16. 肾闭藏的精气最具生理意义肾为―胃之关‖ 全赖肾阳的蒸化作用17. 君相相安说的是心肾的关系藏泄互用说的是肝肾肾与脑关系最密切小肠为受盛之官决渎之官——三焦又称孤府胆——中正之官18. 肾中精气为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元气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生理活动19. 宗气——上出息道下行于气街20. 营气——与血同行营养全身21. 卫气——重于肓膜温养全身22. 血——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生成——心脾肺肾运行——心脾肺肝23. 肾摄纳清气肺宣发卫气24. 湿邪——趋下水肿湿疹易袭阴位暑性升散暑火燥共同特点:伤津25. 行痹——风邪26. 七情致病先伤——心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27. 多食某味先伤本脏再伤其所克之脏偏食辛辣燥热——肠胃气血肉筋骨——卧视坐行立28. 结石——阻滞气机损伤脉络29. 疾病发生重要条件——邪气侵害内在根据——正气不足虚实变化——正邪盛衰30. 感邪后某病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病症——并病31. 外感初期中期多实证32. 邪气结于内气血不能外达——真实假虚33. 阳偏胜——机体亢奋热量过剩阴偏胜——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如过食生冷34. 阴偏衰——阴气不足机能虚性亢奋35. 肝——多发气滞血瘀36. 内风产生机理——阳气变动血燥生风——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虚生风——手足拘挛不伸热极生风——目睛上吊37. 寒从中生——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减退汗出不止——气脱元气耗损不足38. 虚则补之——正治法(逆治法)39. 寒因寒用——真热假寒热因也用——真寒假热塞因塞用——脾虚腹胀40. 扶正祛邪用于——邪气盛正气亦虚41. 用热远热用寒远寒——因时制宜42. 调摄精神属于未病先防反治正治都是治本中医诊断1. 夏季发热秋后自愈——气阴两虚2. 亡阴之汗-——汗热而粘如油手足心汗出量多——阴经郁热3. 目昏——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4. 精神疲惫神识朦胧困倦嗜睡——心肾阳虚5. 口干欲漱水而不欲咽——营分热盛口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或入水即吐——痰饮内停6. 厌油脘闷便溏不爽——湿热蕴脾大便时干时稀——肝郁脾虚先干后稀——脾气虚7. 痰浊阻滞则月经过多或崩漏8. 抟——壅滞清 -阳证9.囟填为邪热亢盛小儿昏睡露睛——脾胃虚弱指纹色紫黑——血络闭郁10. 口疮——口腔肌膜灰白色小溃疡周围红晕局部灼痛口边生疮——心脾积热咽部溃烂成片——肺胃热毒未化脓为热盛11. 手足蠕动-阴虚风动12. 痈疮——湿热火毒13. 芒刺舌——胃肠热盛地图舌——舌苔不规则脱落边缘突起界限清楚14. 舌晄白如镜——营血大虚15. 眼眶周围发黑——肾虚水饮16. 热邪犯胃——吐粘稠黄水17. 错语——心气虚弱短气——气短不足以息18. 动脉——短如豆滑数有力19. 微弱濡共同特点——脉形细代脉——主惊恐跌扑损伤迟而时止止有定数20. 缓脉——湿病疾脉——热证里虚21. 久病肌肤枯涩——气血两虚22. 胃——从容和缓神——柔和有力根——沉取尺部23. 伏脉——邪闭痛极革——亡精失血24. 洪革濡——脉位表浅25. 表证与里证最重要鉴别——寒热是否并见26. 阴虚——两颧潮红阳虚——小便清长27. 面色黧黑——血瘀口苦口干——肝胆湿热28. 惊悸不宁失眠多梦烦躁不安苔黄腻——胆郁痰扰29. 寒痰——易咯小便浑浊——脾虚气陷30. 突然昏仆口眼歪斜——肝阳化风31. 手足蠕动舌绛少苔——下焦病症——血分32. 太阳蓄血——小便自利33. 阳明病——里实热太阴病——里虚寒中药学酸与涩相近1. 相杀——减轻另一种毒烈性2. 反——曾毒3. 解表药——肺膀胱经4. 薄荷——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清利头目疏肝理气牛蒡子——……………………宣肺祛痰解毒散肿5.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6. 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7. 香薷——化湿和中8. 柴胡薄荷均——疏肝解郁9.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孕妇忌)温病热盛伤阴口干咽燥烦渴芦根——………………………除烦止呕利尿11. 苦参——利尿金银花——凉血止痢蛇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12. 温病身热夜甚神昏——生地13. 温热病血热壅盛发斑吐衄——玄参14. 紫草有预防麻疹的作用15. 白薇——清实热退虚热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16. 钩藤——清热平肝熄风定睛另清热透邪用于外感风热头痛目赤17. 知母配黄柏——手足心热心烦急躁小便黄18. 胃热呕逆——芦根退虚热又能解毒治疗瘰疬痰核——玄参19. 牛蒡子——疏散风热凉润肺燥用于治疗燥热咳嗽20.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21. 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22.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23. 射干——咽喉肿痛兼痰热壅盛山豆根——咽喉肿痛兼热毒壅结24大黄地榆同治水火烫伤25松子仁——润肠润肺26. 芫花——胸胁之水杀虫疗疮祛痰止咳甘遂——0.5—1g 马钱子:0.3—0.6g 朱砂1—5g 雄黄(湿疹疥癣疟疾)0.05—0.1g 硫磺1.5—3g27. 番泻叶——润下芒硝——泻下攻积清热消肿28. 祛风湿药——解除痹痛29、砂仁豆蔻——后下——化湿行气温中肉桂——后下30. 草果——燥湿温中化痰截疟31. 藿香——辛微温32. 佩兰——脾经湿热33. 石韦——清肺止咳利尿通淋凉血止血34. 虎杖——利湿退黄车前子——大便如水35. 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36. 远志——既宁心安神又祛痰开窍37. 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山茱萸——补肝肾收敛固涩大汗不止38.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39. 干姜——温肺化饮温中散寒回阳通脉40.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尿频遗尿41. 神曲——金石麦芽——面鸡内金——石42、使君子——蛔虫蛲虫疳积——炒嚼43. 苦楝皮——治疗疥癣研末44. 大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小蓟——尿血45. 地榆槐角小蓟——水火烫伤46. 茜草——生用:活血化瘀止血通经炒用:凉血止血还治疗风湿47、炮姜——脾阳虚脾不统血48、蒲黄——止血化瘀利尿49、血余炭——收敛止血化瘀利尿50. 茅根——热病烦渴胃热呕哕51、川芎不用于瘀血头痛52、郁金丹参——活血凉血53、郁金配木香——治疗气滞血瘀54、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善治风湿肩臂疼痛55、五灵脂丹参不行气56、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57、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58、怀牛膝偏补川牛膝偏祛瘀广郁金行气川郁金活血川贝母除清热化痰散结还润肺59、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60、风湿痹痛配伍——活血药热壅雪滞配清热药61、海蛤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62、苏子——痰壅咳喘63、百部——润肺止咳肺痨64、白果——敛肺化痰定喘止帯缩尿65、瓜蒌——痰热咳嗽66、天南星——顽痰胀闷67、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68、白芥子——寒痰咳喘69、黄药子——瘿瘤疮疡70、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71、合欢皮——疏肝解郁宁心安神72、远志——祛痰开窍宁心安神龙骨牡蛎——镇心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73、刺蒺藜——平肝疏肝74天麻治疗抽搐无论内外寒热痰湿75、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76、罗布麻——利尿77、麝香无论寒热闭经 0.03-0.1 开窍活血消肿催生78、苏合香—醒神开窍辟哕止痛79、石菖蒲远志同开窍宁神——噤口痢80、石菖蒲-痹痛疥癣81、竹茹——中风痰迷便秘脉实82、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83、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84、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补肾助阳祛风除湿杜仲——习惯性堕胎续断——止血安胎85、补骨脂——补肾固精止泻平喘86、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补阳药87、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88、熟地——补血养阴添精益髓89、白芍——敛阴合营止汗90、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91、女贞子——滋补肝肾乌须名目92、首乌——生解毒截疟润肠通便制补精血固乌须白术——生燥湿利水炒补气健脾93、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94、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痈疽疮疡95、石斛——养胃生津滋阴清热96、麦冬玉竹——养胃生津滋阴润肺97、肉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98、椿皮——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血止泻99、诃子——利咽开音100、硫磺与豆腐同煮虚喘冷哮101、蟾酥——解毒止痛开窍醒神102、蛇床子——杀虫止痛燥湿温肾壮阳103、梅毒——升药土茯苓硼砂朱砂——清热解毒104\升药:石膏 9:1为九转丹 1:9 九一散方剂学1、消法——缓解渐消下法——有形之邪2、四逆汤——生附子干姜炙甘草——回阳救逆四逆汤:柴芍枳实炙甘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3、柴葛解肌汤——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解肌清热4、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芍药甘草辛凉解肌透疹解毒5、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风寒湿邪困束肌表内有蕴热6、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7、止嗽散——宣肺利气疏风止咳8、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9、麻杏石甘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10、蔘苏饮——益气解表理气化痰——外感风寒内有痰湿11、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12、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蘘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13、黄龙汤—大承气加甘草人参当归14、小承气汤大承气去芒硝调味承气——硝黄草桃核承气五般施甘草硝黄并桂枝(活血祛瘀下焦蓄血15、麻子仁丸——润肠泄热行气通便治疗燥热伤津16、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泄热结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与外攘17、痛泻药方中防风——散肝行脾18、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碧玉入清营汤中有犀角19、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热口疮吐衄及牙宣20、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草人半夜卖米糕21、清营汤治热传营舌绛脉数辩分明犀地丹玄麦凉血银翘连竹气亦清22、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解毒凉血散瘀23、凉膈散泻火通便清骨散清虚热退骨蒸24、青蒿鳖甲——养阴透热六一散-解暑除烦25、阳和汤治疗阴疽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26、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止呕27、回阳救急汤——回阳固脱益气生脉陈夫人下令炒五香酱猪肉28、黄芪桂枝五物汤——血痹29、济生肾气丸=金匮+车前子牛膝30、肾气丸与地黄饮子共炮附子山茱萸31、四物汤——营血虚滞32、一贯煎中重用生地意在补肝肾33、复脉汤君生地34、六味与七宝美髯丹同治腰膝酸软35、大补阴丸——滋阴降火36、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37、牡蛎散煎时加小麦38、桑螵蛸散——神龙远飘仆人归家39、易黄汤——固肾止带清热祛湿40、完带汤——肝郁脾虚湿热下注完带深山打柴草陈嫂借钱买二术41、九仙散——敛肺止咳42、酸枣仁汤熊猫早知茯苓甘肝血不足虚热内扰43、三参人参丹参玄参44、甘麦大枣汤——心阴虚失眠天王补心丹——心肾两虚45、苏合香丸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朱乳荜檀襄犀冰术沉诃香附中恶急救莫彷徨46、至宝丹——清热解毒化浊开窍47、苏子降气橘半归前胡桂朴草姜依痰上实下虚喘咳48、暖肝煎中杞茯归茴沉乌药合肉桂下焦虚寒疝气痛温补肝肾此方推49、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50、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寇木香停51、旋复代赭——降逆化痰益气和胃橘皮竹茹汤——胃虚有热之呕吐52、温经汤用吴萸芎归芍丹桂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53、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54、槐花散-清肠止血疏风行气55、失笑散——瘀血内停心腹刺痛56消风散内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57、羚角钩藤与天麻钩藤均有茯神木58、大定风珠阴血不足风自内生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59、玉真散祛风化瘀定搐止痉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反张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60、牵正散祛风化痰通络止痛61、大秦艽汤祛风清热养血活血风中经络气血痹阻62、小活络丹祛风除湿化湿通络活血止痛63、养阴清肺汤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复感疫毒——白喉64、麦门冬汤(肺痿肺胃阴虚)麦冬:半夏7:1 竹叶石膏汤麦冬:半夏2:165、肺痿气阴两虚——炙甘草汤66、真武汤茯苓术芍附生姜67、防己黄芪汤白术甘草枣生姜68、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69、猪苓汤——利水渗湿清热养阴——水热互结70、连朴饮清热化湿理气和中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71、大陷胸汤谁大笑72、茯苓丸燥湿行气软坚化痰半硝枳壳姜汁添73、贝母瓜蒌散润肺清热理气化痰红花蒌桔梗贝茯74、二陈汤加一个乌梅意在收敛肺气以防燥散伤正75、滚痰丸泻火逐痰陈梦时打黄芩。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一、引言作为一名中西医执业医师,对内科考点的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西医内科考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广大医师更好地应对考试和临床工作。
二、中医内科考点概述1.脏腑辨证脏腑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主要包括心肺辨证、脾胃辨证、肝胆辨证、肾脏辨证等。
掌握脏腑辨证,有助于明确病因病机,为治疗提供依据。
2.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是根据患者的气血津液状况来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
主要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证型。
了解气血津液辨证,有助于辨别虚实,为治疗提供指导。
3.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常见病因病机,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病过程和转归。
4.防治原则中医防治原则包括预防、治疗和调养三个方面。
了解防治原则,有利于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三、西医内科考点概述1.疾病分类西医内科疾病分类主要包括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掌握疾病分类,有助于快速识别疾病。
2.诊断方法西医内科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熟练运用诊断方法,有助于明确病因和病情。
3.治疗原则西医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支持治疗等。
了解治疗原则,有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4.预防保健预防保健是降低疾病发生率的关键。
掌握预防保健知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常见疾病及其治疗1.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2.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感冒、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和呼吸康复等。
3.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胃炎、溃疡、肝病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消化内镜等。
4.内分泌代谢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和内分泌激素替代等。
五、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考点总结:内经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考点总结:内经藏象第一单元:气、阴阳、五行要点:阴阳的基本概念和属性特征1.基本概念阴阳是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
治病必须从阴阳入手,因为阴阳是病的根源。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2.属性特征XXX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XXX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如果阴阳反作,则会产生病症。
第二单元:藏象要点一:奇恒之腑、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1.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特点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个器官都是由地气生长而成,它们都藏于阴而象于地,因此它们不会泻出,被称为奇恒之腑。
2.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个器官都是由天气生长而成,它们的气象是天,因此它们会泻出而不会藏起来。
它们接收五脏中的浊气,被称为传化之腑。
这些器官不能久留,必须不断输泻。
魄门也是五脏的使者,水谷不能长时间停留。
五脏是藏精气而不泻出的器官,因此它们会满而不能实。
六腑是传化物而不藏的器官,因此它们会实而不能满。
当水谷进入口腔时,胃就会变得实而肠变得虚;当食物下到肠道时,肠就会变得实而胃变得虚。
按语:魄门与五脏之间有密切联系。
魄门是胃肠的末端,但其功能也受五脏的制约。
魄门的启闭需要心神、肝气、脾气、肺气和肾气的协调,才能保持正常。
魄门对内脏的气机升降也有重要影响。
要点二:藏象的概念和基本内容藏象是指人体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相互联系和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和经络三部分内容。
五脏六腑是人体的腑脏系统,奇恒之腑是人体的特殊腑脏,经络是人体的脉络系统。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对于保护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化为血液,以滋养全身之四肢百骸;卫则在肉皮之间,以保护身体免受外邪之侵害。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doc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循环系统疾病一、心功能不全(一)病因一一心排出量下降,周围器官供血不足1、心肌收缩力降低一一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冠心病的心绞痛);2、前负荷增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后负荷增加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右心后负荷增加阻塞性肺气肿,左心后负荷增加一一回心血量增加;4、严重心律失常一一如快速性心律失常;(二)左心衰——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和器官低灌注临床表现为主。
1、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一一最早症状,心源性哮喘,咳嗽,咳痰,咯血;2、体征:两肺底湿啰音;心脏扩大,心率加快,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交替脉;(三)右心衰——以体循环静脉瘀血表现为主1、症状: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少尿及呼吸困难;2、体征:右心室扩大,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水肿;胸水和(或)腹水,肝肿大。
晚期可有黄疸、腹水;鉴别右心衰与肝硬化的要点一一腔静脉压升高。
(四)治疗1、利尿剂 --- 小剂量,逐渐加量,急性肺水肿---- 首选速尿;充血性心衰时不宜用——甘露醇;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3、洋地黄一一心衰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禁忌:窦房阻滞,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不良反应: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中毒处理:停药;快速性心律失常:钾不低苯妥英钠;低钾一一补钾;缓慢性心律失常一一阿托品。
二、心律失常(一)快速性心律失常1、室上性心动过速--- 颈动脉按摩能使心率突然减慢表现:心率快规则,P波出现QRS之后,ST段与T波可无变化。
2、早搏(1)房早:提早出现的P' ;P' R>0. 12; QRS正常;代偿期间歇多不完全;(2)房室交界性早搏:提前出现的QRS,其前无相关P波;QRS 形态正常;代偿间歇多完全;(3)室性期前收缩:QRS提早出现,畸形、宽大,其前无相关P 波;T波亦异常宽大;代偿间歇完全;3、室性心动过速(室颤):QRS畸形,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没有P波;频率150-220次/分。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必背总结重点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必背总结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一、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证)1、中医病机:外邪侵袭,肺脏虚弱,脾虚生痰,肾气虚衰2、表现:咳嗽、咯痰、喘息或气促。
发作时有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
长期发复→肺气肿每年发病累计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
3、分期: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4、西医治疗急性发作期首要治疗是――控制感染→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5、中医治疗风寒犯肺――三拗汤加减风热犯肺――麻杏石甘汤加减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桑白皮汤寒饮伏肺――小青龙汤肺气虚――补肺汤肺脾气虚――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肺肾阴虚――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二、支气管哮喘(哮病)1、发病机制:(1)体液和细胞免疫共同介导(2)气道慢性炎症――哮喘的本质(3)气道高反应性――共同病理生理特征(4)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2、中医病机宿根――宿痰伏肺病变脏腑:病位在肺,与脾、肾、肝、心密切相关3、表现特征: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状态:哮喘持续24小时发作时X线:可见两肺透光度增加4、西医治疗(1)β2受体激动剂――首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沙美特罗,福莫特罗(2)茶碱类(氨茶碱)――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具有气道纤毛清除功能、抗炎和免疫调节。
(3)抗胆碱药――阻断气道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4)激素――抑制炎症细胞趋化、细胞因子的生成、炎生介质的释放,减少组胺的形成.5、中医治疗寒哮――射干麻黄汤热哮――定喘汤肺虚――玉屏风散脾虚――六君子汤肾虚-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三、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一)病因病理1、病因(1)细菌性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军团菌克雷伯杆菌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2)病毒性肺炎――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比例高90%(3)支原体肺炎(4)真菌性肺炎(5)肺炎衣原体肺炎(6)非感染性肺炎:放射性肺炎;吸入性肺炎2、病理肺炎链球菌肺炎病理改变分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肺,与心、肝、肾关系密切(三)表现:1、细菌性肺炎(1)肺炎球菌肺炎: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咯铁锈色痰呼吸困难→休克肺中毒肺肺实变时有叩浊、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并发症少见(2)葡萄球菌肺炎高热,咳嗽,粉红色乳状痰,伴全身毒血症→循环衰竭两肺散在湿啰音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肺脓肿→气胸或脓胸(3)克雷伯杆菌肺炎起病急,高热,痰呈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呼吸困难紫绀可有典型的肺实变体征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脓肿;败血症,甚休克(4)军团菌肺炎轻者流感症状,早期可有消化道症状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重者发绀。
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各科重点总结
1.常色:即健康人面部的常见色泽.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2.主色:指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个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
3..阴黄:黄疸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乃寒湿困脾所致。
4.阳黄:黄疸面色黄而鲜明如橘皮,乃湿热内蕴肝胆脾胃所致。
5.谵语:指病人高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属实热。
6.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
是精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7.哮喘:喘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煽动,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哮指喘时喉间伴有哮鸣音,哮必兼喘,称为哮喘。
8.主诉:病人就诊时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9..潮热:指发热如潮水之来,每天定时而发,或定时而发热更甚。
10. .自汗:日间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
常见于气虚、阳虚证。
11..盗汗:入睡之后汗出,醒后汗止,多见于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
12. .失眠:经常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而不能再睡,甚至彻夜不眠者。
13. .便秘:排便时间延长,大便干结而不通畅,称便秘。
14.泄泻:便质清稀,次数增多,甚至为稀水样便,称泄泻。
15.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称为浮脉.主表证.16. 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称滑脉。
多主痰饮、食积、实热诸病证。
17. 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称弦脉,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等。
18. 表证:指六淫等外邪侵犯肌表所产生的轻浅证候。
19.虚证:正邪相争过程中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方面的一类证候。
但此时邪气亦不盛。
20. 阴虚证:指机体阴津亏虚,无以制阳,虚热内扰,组织失濡所产生的证候。
21.阳虚证:指机体阳气亏虚,无以制阴,阴寒内生,组织失温所产生的证候。
22. 气虚证:指元气不足,脏腑组织机能低下所表现出的证候。
五.简答题1.望神的重点是什么望神时观察的重点是神情,眼神,气色和体态2.疾病状态时,面部可表现出哪些病色可表现出5种病色,如白色,黄色,赤色,青色,黑色3. 面部青色和面部黑色之主病有何异同?青色寒证、血瘀证痛证、气滞、惊风黑色肾虚,水饮4. 疾病状态下,舌色的变化有哪几种,各主何病?疾病状态下舌色有4种主要变化:①淡红舌——外感初起,病情轻浅;②淡白舌——气血两虚、阳虚;③红绛舌——实热证、虚热证;④青紫舌——阳虚寒盛,气虚、气滞、营血分热甚、中毒等。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1.COPD辨证论治:外寒里饮证--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痰浊阻肺证--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方药:桑白皮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痰蒙神窍证--方药:涤痰汤、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加减。
肺脾气虚证--方药: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气虚证--方药:补虚汤合参蛤散。
阳虚水泛证--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2.支气管哮喘辨证论治:发作期寒哮证--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热哮证--方药:定喘汤加减。
缓肺虚证--方药:玉屏风散加减。
脾虚证--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肾虚证--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3.肺炎辨证论治:邪犯肺卫证--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痰热壅肺证--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热闭心神证--方药:清营汤加减。
阴竭阳脱证--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正虚邪恋证--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4.肺结核辨证论治:肺阴亏损证--方药:月华丸加减。
阴虚火旺证--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气阴耗伤证--方药:保真汤加减。
阴阳两虚证--治法:滋阴补阳;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5.肺癌辨证论治:气滞血瘀证--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痰湿毒蕴证--方药:导痰汤加减。
阴虚毒热证--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气阴两虚证--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6.慢性肺心病辨证论治:(1)急性期痰浊壅肺证--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方药: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痰蒙神窍证--方药:涤痰汤加减。
阳虚水泛证--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2)缓解期肺肾气虚证--方药:补肺汤加减。
气虚血瘀证--方药: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7.慢性呼吸衰竭辨证论治:痰浊阻肺证--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肺肾气虚证--方药:补肺汤合参蛤散加减。
脾肾阳虚证--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痰蒙神窍证--方药:涤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阳微欲脱证--方药:独参汤灌服,同时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笔试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笔试复习重点慢性支气管炎西医病理及临床表现一、西医病理病理:表现为小气道不同程度的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增生,鳞状上皮化生,杯状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
二、临床表现1.症状: 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累计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
2.体征: 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常无明显体征,有时在肺底部可闻及湿性和干性��音,喘息型支气管炎可听到哮鸣音,发作时有广泛的湿��音和哮鸣音。
长期反复发作,可见肺气肿的体征。
3.分型可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
(1)单纯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
(2)喘息型除咳嗽、咯痰外,尚具有喘息症状,并伴有哮鸣音。
4.分期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异丙肾上腺素的适应症①治疗支气管哮喘;②治疗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③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①气雾吸入,以 0.25%气雾剂每次吸入 1—2揿,一日 2—4次,喷吸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2小时。
喷吸时应深吸气,喷毕闭口 8秒钟,而后徐缓地呼气。
②舌下含服,每次 10—15mg,一日 3次。
③救治心脏骤停,心腔内注射 0.5—1mg.④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每分钟不及 40次时,可以该品 0.5—1mg加在 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内缓慢静滴。
2.小儿常用量(婴幼儿除外)①0.25%喷雾吸入;②舌下含服:每次 2.5—10mg,一日三次。
3.极量舌下给药一次 20mg,一日 60mg;喷雾吸入一次 0.4mg,一日2.4mg.慢性支气管炎西医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实证多见于急性发作期。
1.风寒犯肺证证候:咳喘气急,胸部胀闷,痰白量多,伴有恶寒或发热,无汗,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止咳。
方药:三拗汤加减。
2.风热犯肺证证候: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痰黄黏稠难出,胸痛烦闷,兼有鼻流黄涕,身热汗出,口渴,便秘,尿黄,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或滑数。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摘要:一、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的概述二、呼吸系统疾病1.感冒2.咳嗽3.支气管炎4.肺炎三、心血管系统疾病1.高血压2.冠心病3.心律失常4.心力衰竭四、消化系统疾病1.胃炎2.消化性溃疡3.肝炎4.胰腺炎五、泌尿系统疾病1.肾炎2.肾结石3.肾衰竭4.前列腺炎六、神经系统疾病1.脑梗塞2.脑出血3.癫痫4.帕金森病七、内分泌和代谢疾病1.糖尿病2.甲状腺疾病3.肥胖症4.高血脂八、风湿性疾病1.风湿性关节炎2.类风湿性关节炎3.系统性红斑狼疮4.强直性脊柱炎九、执业医师内科考试的备考策略正文:【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的概述】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涵盖了广泛的疾病领域,从呼吸系统到泌尿系统,从神经系统到内分泌和代谢系统,以及风湿性疾病等。
要想顺利通过内科考试,需要对各个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面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都与呼吸道的感染和炎症有关。
了解呼吸道疾病的典型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掌握抗生素的应用原则和呼吸道疾病的护理措施,是内科考试的重点。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
这些疾病通常与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肌缺血和心脏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
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需要掌握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药物治疗原则和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知识。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炎和胰腺炎等。
这些疾病通常与饮食、生活和遗传因素有关。
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典型症状和内镜表现,掌握相关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措施,是内科考试的关键。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包括肾炎、肾结石、肾衰竭和前列腺炎等。
这些疾病通常与肾脏功能、尿液排泄和前列腺疾病等因素有关。
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需要掌握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药物治疗原则和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知识。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外科学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外科学一、骨科1. 骨折与脱位:常见骨折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原则。
2. 骨与关节感染:骨髓炎、骨结核、骨质炎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
3. 骨与关节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骨肿瘤、骨转移瘤、软骨发育不良等骨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点和治疗原则。
4. 骨与关节外科手术: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手术治疗、骨折内固定技术等手术操作的适应证、手术步骤和并发症。
二、泌尿科1. 尿路结石:常见结石类型、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原则。
2. 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
3. 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的病因、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原则。
4. 泌尿系结构性畸形与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膀胱肌无力、膀胱颈梗阻、尿道下裂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原则。
三、普外科1. 胃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
2. 功能性胃肠疾病:消化性溃疡、功能性便秘/腹泻、胆囊结石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原则。
3. 甲状腺与乳腺疾病:甲状腺肿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原则。
4. 肝胆胰脾疾病:肝硬化、胆总管结石、胰腺炎、脾破裂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
四、胸外科1. 胸腔积液和气胸:胸腔积液和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原则。
2. 肺部感染:肺炎、结核等肺部感染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
3. 胸部肿瘤:肺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原则。
4. 胸部创伤和胸部外科手术:胸部创伤的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处理原则;胸部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步骤和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考点总结:中医经典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考点总结:中医经典1.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对于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来说,掌握其中的重要考点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内容:-《素问》和《灵枢》是《黄帝内经》的两部分,分别论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
-《素问》主要涉及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等。
-《灵枢》主要涉及中医的临床应用,包括经络学说、针灸理论、推拿按摩等。
-重点考点包括《素问》第一章、第二章的理论基础,例如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等;以及《灵枢》第六十四至七十二章的细节内容,如经络分布、针灸配穴等。
2.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临床治疗的经典著作,也是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重要考点:-《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所著,主要记录了中医对于疫病和杂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重点考点包括《伤寒杂病论》中的各个病案,例如太阳、少阳、阳明等类型的病症特点和治疗方案。
-此外,《伤寒杂病论》中还包含了一些辨证论治的方法,例如寒热辨证、阴阳辨证等。
3.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对于提高考试成绩非常有帮助。
以下是一些重要考点:-中药学包括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重点考点包括中药的药材鉴别、中药方剂的组成与应用、中药炮制与贮藏等。
-在考试中,还可能涉及到中药的药理学知识,例如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中药的毒副作用等。
4.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之一,要求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重要考点:-中医诊断学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方面的内容。
-重点考点包括舌诊、脉诊和腹诊的方法与意义,以及中医诊断中的辨证论治方法。
-在考试中,还可能涉及到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例如肝炎、糖尿病等。
以上是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中关于中医经典的重要考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各科重点总结 药理学必背
《药理学》一、药物效应动力学1、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1)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兴奋作用: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作用称为兴奋作用。
如肌肉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腺体分泌增加等抑制作用: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为抑制作用。
如肌肉松弛、血压下降、心跳减慢、镇静催眠等。
(2)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直接作用:又称原发作用是指药物作用于所分布的组织器官后直接引起的效应。
间接作用:又称继发作用是指由直接作用引发的其他作用,常通过神经反射或体液调节引起。
区别:药物作用是否直接针对效应器官(3)特异性与选择性特异性:多数药物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这种化学反应所具有的专一性使药物的作用具有特异性。
如去甲肾上腺素特异的与阿尔法受体结合而对其他受体影响不大,药物作用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
选择性:是指药物在一定剂量时,只对体内某一两种组织有作用,对其他组织或器官作用很弱或毫无作用。
(4)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局部作用:药物在用药部位呈现的作用。
例如:碘酒、酒精皮肤消毒、局麻药的局部麻醉、皮肤病外用软膏、口腔溃疡膜等吸收作用: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机体相应组织器官而产生的作用称为吸收作用。
大部分药物发挥是吸收作用。
吸收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药物起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2、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1)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对因治疗是指针对病因进行的治疗。
用药目的是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如使用青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
对症治疗:是指用以缓解疾病症状的治疗。
如使用阿司匹林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至正常。
(2)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不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称为副作用。
毒性反应:药物在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产生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为毒性反应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 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 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伤寒, 斑疹伤寒2.弛张热: 体温在39以上, 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 风湿热, 重症肺结核, 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 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 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 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 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 霍奇金病, 周期热5.波状热: 体温逐渐升高达39, 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 见于结核病, 风湿热, 支气管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 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 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 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 右心功能不全, 缩窄性心包炎, 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 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 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 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 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 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 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 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 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 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 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 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 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 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 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 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 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 心尖搏动向左移, 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 以后向右扩大, 心腰膨出, 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 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可伴开瓣音, 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 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 范围广泛, 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中西医执业医师笔试四个单元内容
中西医执业医师笔试四个单元内容一、西医基础知识1.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中医和西医在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认识方式。
在西医基础知识这一单元内容中,需要掌握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包括但不限于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而中医则更加侧重于经络、腧穴、脏腑等概念,通过经络系统来认识人体的构造和功能。
2. 病理学西医的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规律的科学,包括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等内容。
而中医的病理学则更强调辨证论治,强调病因的多元性和个体化特点。
3.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规律的学科,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
西药常常以单一活性成分治疗疾病,而中药则强调整体调理,辨证施治。
4.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特性、传播途径、免疫应答机制等。
而中医学认为外邪入侵体内引发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强调调节阴阳、益气固表等治疗原则。
二、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基本治疗原则等内容,重点掌握中医的四大基本理论:阴阳五行、经络腧穴、气血津液、脏腑经络。
这些理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也是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
2. 中药学中药学是以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配伍禁忌等。
中药学的重点是掌握各味药性及其归经,掌握中药的配伍禁忌。
3. 中医临床中医临床学主要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等内容,重点掌握中医各科临床诊断、辨证施治和常见病的治疗方法。
4. 针灸学针灸学是中医的特色学科之一,包括经络穴位、刺灸法、灸法、配伍禁忌等内容。
针灸学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对于很多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中西医结合1. 西医诊断学方法西医诊断学方法涉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内容,是西医诊断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各单元考察重点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各单元考察重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各单元考察重点如下:(1)第一单元(基础单元,得分单元)的科目重点出题点主要的科目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基、中诊、中药、传染病、药理。
中医基础理论所占分值比较高,比较简单,一直是拉高分数的科目。
主要考察方向是经典语句的理解。
其中五脏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考试常会考核。
考五脏六腑的理论和气血律液的学说也很多。
关于这方面的学习,就需要我们理解基础上去学习、记忆。
阴阳学说每年都会考到,属于基本知识点,所以中医基础理论要多看,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是这部分題得高分的关键。
中医诊断学知识点比较零散,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偏多,要求我们的记忆的内容很多,但是应用于临床又很有帮助,这就需要我们耐下心来去学习。
舌诊和脉诊也是诊断学基础每年必出的考点。
舌诊和脉诊所占分值也比较高,所以要下功夫去攻克,对于后续内外妇儿的学习也非常有帮助。
中药学的考试侧重点,主要是第一、考查中药的功效主治。
第二、考查中药的特殊用法。
第三,考查中药七情配伍的定义和作用。
第四,考查中药的性味归经。
上述讲到的不仅仅是今年考題的出題方向,往年的中药考试也是如此。
中药的功能主治是重中之重,占据中药学的大部分分数,所以在以后的复习当中,也要把功效主治作为重点复习方向。
(2)第二单元科目重点出题点主要的科目有方剂学;诊断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外科;医学伦理学。
方剂学的组成和主治一直是重点方向。
近年方剂学考组成的比例都在下降,但是千万不要认为组成不重要。
根据往年的经验,组成能占据方剂学将近一半的分数,依然不可掉以轻心。
方剂的主治是重中之重,有很多种提问的方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多背多记主治。
考題比较细,这就要求我们复习方剂时一定要全面,知道具体主治病症。
对于近几年中西医执业医师的考试来看,西医的侧重越来越多。
所以也要重视西医科目的学习。
对于很多中医学生来讲西医确实比较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恶寒、发热是疾病的现象;而寒证、热证是对疾病本质所作的判断。一般来说,疾病的本质和表现的征象
多是相符的,即寒证多表现寒象,热证多表现热象,但两者不能等同,因疾病所表现的寒热征象可有真假之别,如真热假寒证,外
现寒象,实为热证。
六 .论述题
1 .望神主要观察哪些内容 ?其中失神的临床表现如何?有何临床意义?
9. 问诊包括哪几个方面?
问诊主要包括—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庭史等内容。
10. 何谓潮热 ?临床常见的三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
潮热——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即按时发热或按时热更甚。
①午后潮热——午后热甚,身热不扬;②午后及夜间潮热——热势较低,常伴骨蒸发热、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症;③日晡潮热—
胃阴枯涸或气血两虚,亦是全身虚弱的一种征象。
(2) 苔色:白苔多主表证,寒证。黄苔主热证、里证。灰黑苔主里热和里寒的重证,临床多见于热极伤阴、肾阴亏损,或痰湿久郁
1.常色 :即健康人面部的常见色泽 .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 ,明润含蓄 . 2. 主色:指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个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 3.. 阴黄:黄疸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乃寒湿困脾所致。 4. 阳黄:黄疸面色黄而鲜明如橘皮,乃湿热内蕴肝胆脾胃所致。 5. 谵语:指病人高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属实热。 6. 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是精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7. 哮喘:喘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煽动,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哮指喘时喉间伴有哮鸣音,哮必兼喘,称为哮喘。 8. 主诉:病人就诊时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9.. 潮热:指发热如潮水之来,每天定时而发,或定时而发热更甚。 10. .自汗:日间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常见于气虚、阳虚证。 11.. 盗汗:入睡之后汗出,醒后汗止,多见于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 12. .失眠:经常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而不能再睡,甚至彻夜不眠者。 13. .便秘:排便时间延长,大便干结而不通畅,称便秘。 14. 泄泻:便质清稀,次数增多,甚至为稀水样便,称泄泻。 15.浮脉 :轻取即得 ,重按稍减而不空 ,称为浮脉 .主表证 .
16. 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称滑脉。多主痰饮、食积、实热诸病证。
17. 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称弦脉,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等。
18. 表证:指六淫等外邪侵犯肌表所产生的轻浅证候。 19. 虚证:正邪相争过程中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方面的一类证候。但此时邪气亦不盛。 20. 阴虚证:指机体阴津亏虚,无以制阳,虚热内扰,组织失濡所产生的证候。 21. 阳虚证:指机体阳气亏虚,无以制阴,阴寒内生,组织失温所产生的证候。 22. 气虚证:指元气不足,脏腑组织机能低下所表现出的证候。 五 .简答题
1 .望神的重点是什么
望神时观察的重点是神情 ,眼神 ,气色和体态
.2 疾病状态时 ,面部可表现出哪些病色
可表现出 5 种病色 ,如白色 ,黄色 , 赤色 ,青色 ,黑色
3. 面部青色和面部黑色之主病有何异同?
青色
寒证、血瘀证
痛证、气滞、惊风
黑色
肾虚 ,水饮
4. 疾病状态下,舌色的变化有哪几种,各主何病?
(1) 苔质:①舌苔的厚薄变化,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厚苔主邪盛入里,或内有痰湿、食积。薄苔见于疾病初起的表证。②舌苔润
燥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润苔是正常舌苔的表现之—,疾病过程中见于风寒表证、湿证初起,食滞、瘀血等。燥苔见
于津伤证,也见于痰饮水湿证。③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腐苔多见于胃气衰败,湿邪上泛证。④剥苔、类剥苔一般主胃气匮乏,
13. 胃热证与胃阴虚证的食纳异常有何不同?为什么 ?
胃热证 胃阴虚证
食纳异常
消谷善饥—胃火炽盛,腐熟太过; 饥不择食—胃阴不足,虚火内扰。
14 .何谓相兼脉及其主病规律
相兼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一或复合脉象相兼出现的脉
.相兼脉象的主病 ,一般等于各组成脉象主病的总和 .
15. 恶寒与寒证、发热与热证的关系各如何?
疾病状态下舌色有 4 种主要变化:①淡红舌——外感初起,病情轻浅;②淡白舌——气血两虚、阳虚;③红绛舌——实热证、虚热
证;④青紫舌——阳虚寒盛,气虚、气滞、营血分热甚、中毒等。
5. 在疾病状态下,苔色的变化有哪几种,各主:①白苔——表证、寒证、湿证、痰证、食积等;②黄苔——里热证、表热证、湿热证、痰热证、
①肛门灼热——大肠湿热证;②里急后重——痢疾
(湿热内阻,肠道气滞 );③排便不爽——湿热内阻,肠道气滞,食积胃肠
等;④肛门气坠——脱肛、久泻、久痢 (脾虚中气下陷 );⑤滑泄失禁——脾肾虚衰,肛门失约;腹泻势急,不易控制;神志昏迷,
肛门失约。
8. 泄泻的临床特征有哪些?常见于哪些病证?
泄泻的临床特征为:便次增多,便质稀薄,甚至如稀水样。多见于痢疾、腹泻、食积等病证。
—热势较高,以日晡时 (申时,即下午 3 —5 时 )热甚,又称“阳明潮热”。
11. 怎样从头部的不同部位的疼痛来分辨病在何经 ?
①头部连及项部——太阳经;②两侧头痛连及太阳穴——少阳经;③前额连眉棱骨痛——阳明经;④巅顶部痛——厥阴经。
12. 疼痛的性质常见有哪几种类型 ?
疼痛性质的常见类型以下 11 种:胀痛、刺痛、绞痛、隐痛、冷痛、灼痛、重痛、走窜痛、固定痛,掣痛、空痛等。
( 1)望神时观察的重点是神情 , 眼神 ,气色和体态四个方面。
( 2)失神的临床表现:精神萎靡,甚至神昏郑声,面色无华,两目淡然无神,呼吸微弱或喘促,形体消瘦,动作艰难,反应迟钝。
临床意义:提示正气大伤,精血亏损,脏腑功能严重衰减。
2. 望舌苔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
望舌苔主要包括苔质、苔色两个方面内容:
腑实证等;③灰黑苔——里热证、里寒证、寒湿证、痰饮证、湿热证、热极津枯证、气滞血瘀证、宿食内积证等。
6 .喘与哮的概念与联系是什么
喘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煽动,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哮指喘时喉间伴有哮鸣音
.两者联系 :喘不必兼哮 ,但哮必兼喘 .
7 . 排便感异常有哪些表现,各有何临床意义?
临床常见的排便感异常主要有 5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