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义和团运动
八年级历史义和团运动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提问:这两首歌谣讲述了什么历史事件? 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兴起的?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二、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
1.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1900年) 2.义和团在天津和北京的战斗
3.①义和廊团坊运狙动击的战失败 ②保卫天津的战斗
4.③八国围联攻军西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1901年)
2.《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 重危害
一批不平等条约
;温州洞头包船捕鱼 温州洞头包船捕鱼 ;
心未泯的人”。 5 在对自然的体验上,除了福楼拜的日出,感动我的还有一个细节—— 前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引述过一位画家朋友的话:“冬天,我就上列宁格勒那边的芬兰湾去,您知道吗,那儿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 “最好看的霜”, 最初读到它时,我惊呆了。因为在我的生命印象里,从未留意过霜的差别,更无所谓“最美的”了。但我立即意识到:这记存在,连同那记投奔它的生命行为,无不包藏着一种巨大的美!一种人类童年的美,灵魂的美,艺术的美。那透过万千世相凝视它、认出它的人,应是可敬和值得信 赖的。 和那位画家相比,自己的日常感受原是多么粗糙和鲁钝。我们竟漏掉了那么多珍贵的、值得惊喜和答谢的元素。 它是那样地感动着我。对我来说,它就像一份爱的提示,一种画外音式的心灵陪护。尽管这世界有着无数缺陷与霉晦,生活有着无数的懊恼和沮丧,但只要一 闪过“最好看的霜”这个念头,心头即明亮了许多。 许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收藏它,憧憬它。有好多次,我忍不住向友人提及它,我问:“你可曾遇见过最好看的霜?” 虽然自己同无数人一样,
八年级,历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②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的大本营;
③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 主义的帮凶; ④ 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 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 直接派兵镇压反帝运动;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清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1840—1842)
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第七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自主探究 义和团是如何兴起的? 哪八个国家在1900年时侵略中国?
熊代表沙皇俄国
蛇代表德国
太阳代表日本
虎代表英国
鹰代表美国 鹰代表美国 蛤蟆代表法国
西方列强 争先恐后 地在中国 划分势力 范围,抢 占租借地, 中国被各 帝国主义 分割得支 离破碎。
列强恣意宰割中国的行径加
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 矛盾。民族矛盾的激化促成 了反抗意识的强化。以失业 民众和下层百姓为主体的义 和团“反洋教”风潮逐渐弥 漫开来。
一:义和团的兴起
原名: 义和拳 地区: 山东、河南、直隶 成员: 贫苦农民为主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 原因: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 地欺压中国人民。从1898年起活跃 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 帝爱国运动.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英、美、俄、 法、德、意、日、奥等帝国主义国家签 订了《辛丑条约》。 经济上: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 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外交上:北京的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 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政治上:清政府向各国认错道歉,并保证严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联军决定,8月4日进攻北京。
这是联军的司令官们离津前的最后一张合影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 华东师大版
2019/7/1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1
谢谢欣赏!
2019/7/1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2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二、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 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八国联军在天津登陆
攻陷大沽炮台 攻占天津
联军付出伤亡900余人的代价,并发射毒 气炮后,攻陷天津。
8月4日,联军2万余人由天津进犯北京。
攻陷大沽炮台
攻占天津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八年级历史义和团运动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 • 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活动 •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 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01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社会背景
01
02
03
04
政治状况
清朝末期,政治腐败严重,对 外软弱,导致民族屈辱感加深
。
经济状况
历史反思
义和团运动告诫我们应对 历史进行深刻反思,避免 重蹈覆辙。
04
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义和团运动的积极评价
民族意识的觉醒
义和团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 豪感和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团结。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义和团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打击西方列强
义和团抗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对列 强在华势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他们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市等方式,向政府和列强施压,争取民族平等和权益保 障。
义和团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运 动的发展。
反对基督教传播
义和团团民认为基督教传播是 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一部分, 因此坚决反对基督教在中国传 播。
他们攻击教堂、焚烧教士住宅 、驱逐外国传教士等,以实际 行动抵制外来宗教的渗透。
义和团运动强调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促进了不 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和土豪劣绅。
发展
受到洋教的冲击和压迫,逐渐 转变为反洋教运动,并迅速蔓 延至华北地区。
组织形式
采用传统结社方式和秘密入会 仪式,以“扶清灭洋”为口号 ,吸引了大量农民、手工业者 和流民。
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运动: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教会斗争的总爆发。
西方国家直至今天仍然以”拳民暴乱”(Boxer Rebellion) 称呼整个义和团及八国联军事件。
2 百日维新又叫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3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
又称双十二事变。
4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组成的广州国民政府,领导国民革命军于1926~1927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5洋务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
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6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次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条件。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评价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俩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但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不过,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人教部编版8.1.4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口 号 扶清灭洋
评价 灭洋 进步性:鲜 的明斗地争表意达志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
局限性: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 统统排 斥,又具有盲目 排外的落后性。
扶清 扶清 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
有幻想。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春,义和团发展到京津地区, 列强利益受到威胁,决定联合镇压,于 是组成了2000多人的联军,从天津出发, 但被义和团成功击退。清政府也对八国 联军宣战。
归纳总结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
中国_开__始___沦__为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天津条约》《北京
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义
神拳助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反原帝 和
团
天无雨迷地焦信旱 全是教堂止住天 揭
帖
兵法易 都学全 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路 拔线杆 盲紧急目毁排坏火外轮船
大法国 心胆寒 英美德俄尽消然
发展 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以招抚代替剿灭。
变化原因 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
义和团运动初期, 山东冠县义和拳、平原 县义和拳和清朝官兵都 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 和战斗。清朝统治者为 维护其统治秩序,因此 对义和团采取剿杀的政 策。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辛丑条约》
中国_完___全__沦___为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想一想,义和团、清政府和列 强三方的“变”与“不变”
爱国 腐朽 侵略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最终引发八国联军远征。
在义和团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打击帝国主义列强的作用,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群众的觉醒。
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
义和团运动:(一)爆发原因:1、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
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2、义和团爆发的根本原因:19 世纪末,各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边疆和邻近国家,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
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导火索:1899 年10 月上旬,山东省平原县杠子李庄,因教民欺压群众,义和团便冲击当地的教堂。
知县蒋楷派兵前往镇压。
朱红灯率团民二三百人(一说近千人)与清军进行战斗,将其击败。
至今在平原乡间还流传一句谚语“义和团起平原,不到三月遍地传”。
(二)失败原因:1、义和团运动本身的缺陷性和盲目性。
①义和团作为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②义和团本身具有巨大的破坏性。
2、义和团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
3、没有先进的政党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4、清政府和外国势力的联合镇压。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
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
(三)历史意义:1、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2、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之野心。
八年级历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
课
堂
练
习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危机严重 B、清政府进一步腐朽,黄河连年泛滥 C、帝国主义宗教侵略加剧 D、清政府实行“袒教抑民”政策
2、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 矛盾十分尖锐 B、为了使清政府允许他们公开活动,承认合法 C、为了把斗争锋芒指向帝国主义 D、带有笼统 的排外性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扶植清 政府以华治华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D、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领导 B、没有进行武装斗争
7、以下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是
3、最能说明义和团运动性质的是
A、反封运动 C、反殖运动 B、反资运动 D、反帝运动
4、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是
A、《辛丑条约》签订 C、《天津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D、《南京条约》签订
课
堂
练
习
5、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 治
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冠 二、发展 县 1、口号: 起 扶清灭洋 义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分析
扶清
1.朴素的爱国意识
2.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灭洋
1.广泛的团结群众参加反 帝斗争
2.具有笼统的排外性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兴起
1、兴起原因
根本:帝国主义侵华加深,民族危机加重 直接:反洋教斗争汹涌澎湃 环线起义, 冠县起义 平原大捷 2、兴起标志:
八年级历史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 国运动,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他们 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沉重地打 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粉碎了帝 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也动摇 了清王朝的统治,在中国近代史上写 下了光辉的一页。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 穷凶极恶地敲榨勒索的又一个不平等 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 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提问:这两首歌谣讲述了什么历史事件? 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兴起的?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义和拳: 2.平原大捷 1899年
商业wifi微信吸粉
微信连wifi认证路由器久安智成
力隐忍着。凝儿の手比她の更娇嫩,当然会更痛!可是水清就真の是壹声也没有吭,吟雪小心翼翼地学着胡太医の样子,帮水清挑破咯水泡,趁 着凉干の功夫,水清对吟雪说道:“赶快帮着大姑奶奶把药膏涂上吧。”“吟雪,你赶快先给二仆役把药抹好吧。”吟雪被两各仆役支使着,不 知道先服侍哪各主子,手中拿着药左右为难。水清见状,对玉盈说道:“姐姐,先给你上咯药膏吧。”吟雪毕竟是水清の贴身丫环,不自然地就 偏心起来,即使水清发咯话,她还是开口反驳说道:“仆役,还是先给您上药吧。”“就是,凝儿,你就听吟雪の,乖乖抹好药,赶快到坑上躺 好咯。”“不嘛,姐姐,您の手早就挑破咯,凝儿才刚刚挑破,还没有干呢!要不,凝儿亲自给您上药去!”水清虽然嘴上跟姐姐撒着娇,那心 里难过极咯。姐姐是为咯她才伤の手,她就是天天给姐姐涂药膏也无法减轻她の负罪感。第壹卷 第264章 傻瓜玉盈说不动水清,只好按她说の, 先由吟雪帮自己抹咯药膏,涂好后,她发现水清の水泡也干咯,于是不由分说,直接拿过咯药膏盒子,将水清の伤处也仔仔细细地涂好咯药膏。 两各人看着彼此壹模壹样の两只伤手,忍不住哈哈地笑咯起来。待好不容易笑够咯,玉盈忍不住先开咯口:“臭丫头,你笑啥啊!”“姐姐笑啥 啊,凝儿就笑啥啊!”“姐姐笑你是小傻瓜,都这各样子咯,还不肯请太医,再耽搁下去,这手还不就废掉咯?真是不听话!”“凝儿笑姐姐是 大傻瓜!居然自己去把手烫伤。可是,也只有凝儿の姐姐才会为凝儿去烫伤手。”说到这里,水清忍不住眼泪哗哗地流咯下来。她说の当然是肺 腑之言,也只有她の姐姐才会不惜去上演壹场苦肉计,换得她の平安幸福。看着水清情难自己の样子,玉盈赶快好言相劝:“说你是小傻瓜,你 还真就是!这还不是姐姐应该做の?你哭啥啊?”“不应该の!姐姐就不应该陪凝儿来这里,就不应该扮作丫环!您知道吗?这些全是爷谋划好 の!爷根本根本就不是为咯让您来照顾凝儿,分明是担心凝儿生病咯,没有人去伺候德妃娘娘!姐姐,咱们年家有妹妹壹各人受苦受难就足够咯, 不能再把姐姐搭上咯,姐姐应该有姐姐の幸福,不应该被凝儿拖累啊!”“凝儿,不要说是把手烫伤咯,就是要姐姐把命都搭上,姐姐也心甘情 愿!只有这样,姐姐才能心安啊!”“姐姐!刚刚说您是大傻瓜,怎么就真是壹各大傻瓜呢!您怎么能说这种傻话呢?咱们年家难道就逃不脱为 王爷鞍前马后效力の命吗?现在二哥、凝儿,甚至是大哥,都已经陷进来,根本没有咯退路,但也都是没有办法の事情。现在就只剩下姐姐壹各 人咯!您要是再被爷算计,咱们可真就是全家人都被爷攥在咯手心里,壹点儿活路都没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
达标测试
1、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D.迫使清政府妥协
3、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
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签定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冯某被迫举
3、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 动;
4、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 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赔款白银4.5亿两 严禁人民反帝
加剧人民的贫困和经 济的凋敝
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 强的帮凶
军事
拆毁炮台;驻扎要地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 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返回紫禁城的场面
下列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
八国联军进北京后,慈禧太后与外国公使夫人们在一起
帝国主义为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发动侵华战争。
清政府利用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 义和团为扶清、保国英勇抗击帝国主义,最终遭到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俄军在屠杀中国百姓
北京城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一、八国联军侵华
5、罪行: 公开抢劫,屠杀无辜, 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6、结果: 北京第二次被占领,被迫在 1901年签订不平等条约《辛丑 条约》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
1、经济上: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 年还清,本息共计9.8忆多两;
2、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 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 知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时 间、参与国及侵华罪行。
义和团运动的名词解释
义和团运动的名词解释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清朝末年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列强在华传教和侵略的群众运动。
这场运动对中国历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先声之一。
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发生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中国,是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列强在华传教和侵略的群众运动。
这场运动的发起者是一些中国民间组织,如“义和拳”、“红灯照”等,他们发动群众攻击西方传教士、教民和洋人,并摧毁他们的财产。
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期是 1900 年左右,当时运动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中国北方的许多省份,参与人数达到数十万之多。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和武力侵略,强迫中国开放市场,掠夺资源,削弱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地位。
同时,西方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借传教之名,行殖民统治之实,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造成了冲击,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反对西方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愿望。
在这场运动中,人民群众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反抗精神,但也出现了一些盲目排外和暴力行为,如焚烧教堂、杀害传教士和教民等,这些行为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谴责。
义和团运动虽然未能达到其预期的目标,但它对中国历史和社会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运动是中国人民反抗西方侵略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先声之一。
义和团运动
1. 兴起及其原因 2. 扶清灭洋的口号 3.义和团在京津的活动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三、《辛丑条约》
知识回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矛盾变化如何?
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
封建主义----人民大众
近代中国人民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失败教训和启示: 旧式农民战 争抵挡不住帝国 主义侵略
1900年从山东转移到 直隶地区(京津)
1900年6月中旬与清军 联合抗敌 1900年8月北京陷落,
义和团运动失败
无法阻止中 国在半殖民地的 深渊继续沉沦
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性质: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由农民群众 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影响: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企图瓜 分中国的美梦。 结果: 由于农民阶级无法超越自身的 局限性,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 杀,终归失败。
比一比,练一练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的腐朽统治
(B )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C、贫苦农民具有斗争精神
D、洋教的传入
2、义和团运动的旗帜是
A、反清复明 B、无处不均匀
(D )
C、以人为本 D、扶清灭洋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是 (D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总理衙门的设立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4、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 《辛丑条约》 (A ) B、 《马关条约》
李鸿章
慈 禧 太 后
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辛丑条约》(1901年) 11国列强 清政府——————————
内
容
影
响
京改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运动》ppt课件(共44张PPT)
-------《瓦德西拳乱笔记》
强奸妇女
听命于联军的巡捕将义和 团团民押往刑场
八国联军斩杀 中国官员
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民
被八国联军轰毁的北京民房
被八国联军轰毁的北京齐化门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的一清 工样政 具,府 。逐就
步像 成列 为强 侵手 略中 者的 统扯 治线 中木 国偶
嘿嘿,你们的 地盘,我做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
第一次鸦 片战争
《南京条 约》
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
第二次鸦 片战争
《天津条 约》《北 京条约》
半殖民地 化程度进 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 战争
损毁民居
“京西三家店所属安家村地方,日前有洋兵 由此经过,该村居民遽行放枪轰击,幸未伤 及,该兵等不觉大怒,遂即四面围击,将该 村男妇婴童一并轰毙。”
-------《瓦德西拳乱笔记》
嗜杀成性
“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 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 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 亦复不易调查。”
德国侵略军奉命"在作战中,只要碰着中国人,无论 男、女、老、幼,一概格杀勿论。“
法国军队路遇一队中国人,竟用机枪把人群逼进一条 死胡同连续扫射15分钟,不留一人。
日军抓捕中国人,施以各种酷刑,试验一颗子弹能穿 几个人,或者故意向身体乱射,让人身中数弹才痛苦 地死去。
杀人时,八国联军全副武装"监斩",人各个角度照相, 企图恐吓中国人民,如今成为八国联军罪行的铁证。
——《拳匪记略》
姓名 籍贯 领袖 成员 政治态度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说课稿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是本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其在抗击外来侵略者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生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其在抗击外来侵略者中所发挥的作用,掌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其在抗击外来侵略者中所发挥的作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难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对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近代中国,外来侵略者会接二连三地侵华?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其在抗击外来侵略者中所发挥的作用。
八年级历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灭洋
1.广泛的团结群众参加反 帝斗争
2.具有笼统的排外性
(1)进步性
反映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具有爱国性质。
(2)落后性 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盲目排外,不能明确认识清 政府及其专制制度。
(3)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
是中外民族矛盾。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1、发展方向:
1 使中国人民更加贫困。
2 成为列强的大本营 。 便于外国控制清政府 3 和镇压人民反帝斗争。 4 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 国主义的帮凶。
4 禁止中国人民一切形式的反帝 斗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形成的过程
一、开始形成
(1840年-1860年)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进一步加深 (1860年-1895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中日甲午战争前 三、大大加深 (1895年-1901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至八国联侵华 四、完全形成
A、建立总理衙门 B、任命赫德管理海关
课堂小结
在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帝国主义与中 华民族的矛盾空前尖锐。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 东、“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八国联军发动 侵华战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等,都 是这一主要矛盾的反映。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 联合绞杀,也由于本身的历史局限性,义和团 运动最后失败了,但是它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2)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势力侵入山 东,教会活动更加猖狂。教会势力与地封 建势力相互勾结,欺压人民,进一步激化 了社会矛盾。 (3)反洋教斗争风起云涌。
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2
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内容。
教材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其反帝爱国精神入手,详细阐述了义和团运动在1900年春发展到京津地区,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掀起了一场反帝斗争风暴。
随后,教材介绍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的历史事件。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事件,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反帝爱国精神,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其反帝爱国精神;掌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和英勇斗争精神,认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的严重危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其反帝爱国精神;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及其相互关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课件:用于辅助教学的PPT或其他多媒体材料。
4.史料: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如文献、图片等。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
课题探究与检测
合作探究二 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对“列强的
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再认识。 材料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
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 177年前,英 国派出的只有7 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 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7年前10 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 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117年前紫禁 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 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___海__关___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
共计9.8亿两;
(2)划定北京 东交民巷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
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拆除北京至大沽沿线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
扎 北京至山海关 铁路沿线要地。
课前预习
3.影响:
(1)战争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课题探究与检测
(1)材料一中“177年前”“157年前”“117年 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请用一 句话概括这些事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恶劣影响。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或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或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课题探究与检测
(3)通过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 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认识。
落后就要挨打;“列强的侵略”和“中 国人民的抗争”具有因果关系;中国人 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等。
课题探究与检测
课堂检测 ( B )1.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A.清政府的残暴统治 B.西方列强侵略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C.八国联军的侵略 D.自然灾害严重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
一、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背景:
1、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加快争夺中国的步伐,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争先恐后掠夺在华权 益 ,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等进行经济 侵略(外因)中华民族与西方列强之间矛盾不断 激化。
漫画:列强瓜分中国
《时局图》是1898年 谢缵泰先生创制的一副反 映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的漫画。图中,熊代表俄 国,虎代表英国,肠(一 说蛇)代表德国,蛙代表 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 代表美国。原图上有黄遵 宪的题诗,现在原件藏于 美国华盛顿国立档案馆。
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背景:
2、清政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增多;各 地灾害频繁,人民难以为生,阶级矛盾 尖锐。(内因)
二、义和团 运动概况:
不 到 三 月 遍 地 红 。 义 和 团 , 起 山 东 ,
隶
直
冠县,赵三多 1898秋
山
东
义和团运动
标志事件 原因
兴起
发展 高潮 结果
1899年秋,以下层民从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 为主体组成的义和团 “反洋教”风潮首先在 教会势力猖獗,导致人民反抗 山东兴起。 1900年从山东转移到 袁世凯血腥镇压 直隶地区(京津) 慈禧太后(清政府)改变态度 1900年6月中旬与清军 联合抗敌 八国联军侵华 清廷对外宣战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的 理论指导(根本原因)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 界内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 任何反帝活动; 1.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 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2.在使馆区监控下,清政府 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控 制之下; 3.中国人民受中外反动势力 联合镇压,清王朝成为洋人 的朝廷; 4.中国在军事上失去了自主 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成了“洋人朝廷”,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慈禧回銮图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 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 与国之欢心”。慈禧挟光绪皇帝自西安启程,1902年1月 3日回到北京。
中国逐渐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过程
完全陷入 大大加深
进一步加深
开始变为
三大不平等条约对比简表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签订 国家
中英
赔款 2100万银元
中日
2亿两白银
中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等国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 9.8亿两
土地
割香港岛
割台、澎、辽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 区
其它 五口通商
影响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通商;设厂
第七课 抗击八国联军
一、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一)义和团运动
材料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义和团成员头戴红巾)。”
1. 据材料一,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于哪里?发展状况 如何?
山东,直 隶一带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 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迅速发展
一、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一)义和团运动
国
②天津的失陷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联
时间:1901年
军 结果: 《辛丑条约》 内容: 赔;禁;拆;划
影响: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
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
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 “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 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 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 忠实走狗的地位。所以说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