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做合一的教师素质
教学合一读后感
教学合一读后感《教学合一》读后感。
《教学合一》是一本由中国教育家杨东平所著的教育著作。
这本书以教育教学为主题,探讨了教学的本质、教育的意义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教师的责任。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我觉得《教学合一》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在书中,杨东平教授提出了“教学合一”的理念,即教与学应当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主动地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这种理念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其次,我在读完这本书后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书中提到,教师应当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而不是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他们去探索、去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这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高的尊重和敬意,因为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在培养未来的社会栋梁。
另外,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态度有了一些反思。
书中提到,学生在学习中应当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
这让我意识到,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只有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所以,我决定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读完《教学合一》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我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态度也有了更多的反思。
我相信这些收获将对我的学习和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学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教学做合一”论高师声乐学生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 教学做合一” ;教 师职 业能力; 高师声 乐;教学改革
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呼 声越来越高 , 选择教师职业 的人 必须 要具备教师素质 。 就要 求教 师不仅要有教师道德 , 这 还 要掌握教育理念 、教学经 验与教学方法 ,同时还应具有不 断 完善 的教师职业 能力。当前,我国高师音 乐专业基本上沿袭 了专业 音乐院校 的人才培养模式 ,缺乏应有 的师 范特色 。时 代在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 步的灵魂 ,创新能力是 社会发 展 的根本动力,高师声乐教学理应跟随时代 的潮流 ,适应 当 前教学和培养人才的需要,相应 的采取一 系列 改革 的措施 。 在当今社会, 培养大批既有创新思维又能创 造性 实践的 人才 己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 , 也是当前 教育 工作者 肩负的神圣而艰巨的任 务。 高师声乐教学的成败 对于培养合 格的小学音乐师资起着 举足 轻重的作用 。 实施尊重人 的 自主 发展为关键的创造 教育,其主 阵地在课堂 ,为此 ,我们有 必 要在深入研究陶行知 “ 创造教育 ”思想 、“自主 创新 教育 ” 的基础上 , 出在 课堂 教学中进行 “ 提 教学做合一 ”高师 声乐 教学改革 。 高师声乐教学的不足呼唤教学改革的到来 审视历史和现 状, 许多关于高师毕业生的追踪调 查结果 显 示 , 范 毕 业 生 的 教 师 职 业 能 力 差 已经 成 为 影 响我 国 中 小 师 学教育质量的严重问题 之一。面对基础 教育课程 改革 ,高师 改革的节奏和 进程 滞后 , 导致 了高师毕业生的教育素质存在 定的欠缺。L长期 以来 ,高师的声乐教育过多强调学生所 1 J2 源自 年第五期 《 01 音乐创作》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名词解释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名词解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和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和教学。
教学做合一的意思是视“教学做”为一体。
“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
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
”还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这一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个方面。
1、“做中教”和“做中学”,培养实践型人才。
教师要将一定的实践经验结合教学理论教给学生,而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实现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形成能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促进身心的共同发展。
2、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参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自己的主观看法来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启发式环境中思考。
3、教学相长,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他认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实现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向学生不断提供一些新的知识。
同时,教师的学还包括向学生学习,教师应在“教”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以及学生所提出来的一些新的看法等等,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4、“教学做合一”的意义。
“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
他把生活和教育混为一体,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
结束语:总而言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主张教师要将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教学理论相结合,传授给学生。
提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总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强调实践、多样化和学生主体性,旨在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研究
汇报人:abc
一”思想
PART SEVEN
深入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时 代价值
探讨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当代教 育的应用与实践
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其他教 育理论的融合与创新
拓展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国际教 育领域的交流与影响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学做合一”,注重实践探索,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深化实践探索,将“教学做合一”思想应用到更多的教育实践中, 以提高教育质量。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以生活为中心,将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更 加贴近实际。
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通过实践活动、项目探究 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活到老,学到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更新和 拓展知识面。
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关注学科前沿动态, 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陶行知认为,传 统教育过于注重 教和学,忽视了 学生的实践操作 能力,导致学生 无法真正掌握知 识。
教学做合一思想 旨在改变这一现 状,强调在实践 中学习,将所学 知识应用到实际 生活中,以达到 更好的教学效果。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与生活相融合。 行动哲学:陶行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行动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民主主义思想:陶行知提倡民主教育,认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人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创新精神:陶行知强调创新精神,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陶行知出生地:安徽省歙 县
陶行知学历: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
陶行知职业:教育家、思 想家
提倡“教学做合一”,注重实践和行动 强调“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 主张“平民教育”,认为教育应该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 提倡“科学教育”,认为科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教学素养 立师之本
教学素养立师之本教学素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育理念以及专业修养等方面。
教学素养是教师立身之本,是教师成长的支撑,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素养体现在教师的专业技能上。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只有具备了这些专业技能,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素养还体现在教师的教育理念上。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价值观念和教育目标。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需求,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养。
教学素养还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具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还需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教学素养还体现在教师的专业修养上。
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反省的能力,能够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楷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坚守教育使命,以服务学生和社会为己任。
教学素养是教师立师之本,是教师成长的支撑。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才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塑造未来。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重视教师的教学素养培养,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机制,为教师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平台。
教师个人也应当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LIBERAL ARTS FANS2022年第30期教育教学5音乐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通过感知、鉴赏、表现、创造四大领域的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
陶行知认为,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
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构建高效课堂,应用“教学做合一”思想,在提升教学成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综合素养,使他们形成热爱音乐的情感态度。
一、融入情境,产生情感共鸣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课堂教学常常以听觉为基础,在聆听中感受音乐;音乐也是一门抽象的流动艺术,看不见摸不着,很难一下子就理解;音乐更是一门极富情感的艺术,具有强大的感 染力[1]。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只是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官来认识和熟悉旋律,那么只能停留在表层,学生虽然能够简单地感知音乐中强弱、快慢等基本要素,但是无法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更深入的艺术感知,更不能与艺术家产生情感共鸣。
如果在聆听的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融入音乐特定的环境和情节中,学生便能够与音乐表现的内容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与思考。
把抽象的音乐具象化,学生将会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理解音乐的内涵和精髓。
另外,在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时,语言有时反而变得苍白无力,那么也可通过情境来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眼、耳、四肢甚至全身感官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音乐本身源于生活,只有真切地感受,才能使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在此基础上情感也随之升华,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正体现了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在课程实践中优化教和学。
对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应用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程学习,从而在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提升课堂实效。
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聆听音乐、产生共鸣,真正感受到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体验,并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同时提升学习能力。
混合式教学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
混合式教学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相较于传统的面授教学,混合式教学通过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然而,实施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混合式教学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混合式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
相较于传统的面授教学,混合式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教育技术工具,如在线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具等,来辅助教学。
因此,教师应具备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掌握相关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学习目标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技术工具来提升教学效果。
其次,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混合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在于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需有效组织线上线下教学环节,确保两者之间的无缝衔接。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课程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下能够获得全面、系统的知识体验。
此外,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学生管理能力和学习监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较于传统面授教学,混合式教学中的学生学习更加自主,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学习管理和学习监控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掌握学习进度,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难题。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引导能力,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最后,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教育模式的变革,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适合混合式教学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教师应保持对教育教学领域的关注,关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主动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提升专业素质。
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学对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学生管理能力、学习监控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1. 引言1.1 陶行知及其“教学做合一”思想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位伟大教育家,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在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认为,教学要贴近生活实践,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实际需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他主张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活动来学习,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当今小学语文教育中,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要使语文教育更加有效和有益,必须融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
1.2 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小学语文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等方面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往往过分注重对知识的灌输,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出现了“恐语症”的现象,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往往偏重于死记硬背和填鸭式教学,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影响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存在着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呈现方式雷同等问题,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亟待改善和提升,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不断探索创新,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做合一——浅谈教与学与做
“教学做合一——浅谈教与学与做摘要:“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
”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
他同时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
关键词:教是先生;学是学生;“以教人者教已”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论是不可获缺的。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名著《陶行知文集》,从中受益非浅。
“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
”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诸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
形成了“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
“教学做合一”是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
“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
”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
他同时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锐利武器。
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教学做合一”从义到特质到具体方法一整套教学理论,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学做合一”在内的“生活教育”,并使其达到最高水平。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实践
一、教学做合一的内涵1. 教学做合一的核心理念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批判和反思,他认为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做合一的核心在于将教学、做和合而为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2. 教学做合一的基本要素(1)生活:教学做合一的基础是学生的实际生活,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体验和成长。
(2)实践:教学做合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和品德。
(3)体验:教学做合一注重学生的体验,认为体验是学生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成长。
(4)创新:教学做合一鼓励学生创新,认为创新是学生发展的关键。
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做合一的实践策略1.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1)挖掘生活资源: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将生活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
(2)设计生活化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2. 强化实践环节(1)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2)实施项目式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关注学生体验(1)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在体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4.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提供创新平台: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如科技创新大赛、创意写作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心得体会
自古以来,教育就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在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现将我的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内涵“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将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技能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具体来说,教学做合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
3.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做合一在实践中的应用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语文课时,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播放视频、组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开展社会调查、参与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发挥自身潜能。
4. 强化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教师与学生要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5. 拓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文体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培养综合素质。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教、学、做合一"是一种综合的教学方法,旨在将知识
的传授、学习的过程和实践的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它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下是这种教学方法的一些特点和实践方法:
1. 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任务驱动学习:通过给学生一些具体的任务和项目,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学习。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和团队活动等形式,学生可以共同思考问题、分享经验和共同解决挑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 反思和总结:在实践活动之后,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通过反思,学生可以深入思考和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以及自己在实践中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5. 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同时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
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实践
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这种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培养。
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卓越(优质)校申报工作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目标与措施编制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制日期:2016年10月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一、指导思想秉承学校“十三五”规划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依托经济管理学院“十三五”规划具体布局,结合经济管理学院发展实际需要,按照“教学做合一、课赛证岗对接、校政行企四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坚持“内培外引、政校企行共育”的原则,培育一支“师德高尚、行业知名、技术精湛、教学擅长”的双师素养教学团队,全面提升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提升目标全面提升经济管理学院专任教师的双师素养,促使其成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的主要力量,在课堂是教学能手,在企业是技术能手。
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深度合作,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共同设计培训项目,组织专任教师参加双师素质技能培训项目;鼓励专业教师考取与其执教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专业技能。
通过五年时间的“内培外引、政校企行共育”,使经济管理学院双师队伍整体素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以期每位老师都达到4师水平:经师、技师、人师、事师。
三、提升措施经济管理学院依托学校和学院十三五规划,拟于2016-2020年间通过“内培外引”来提升专任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政校企行共育”来得升专任教师的职业素养。
具体措施如图1所示:(一)专业素养提升措施对于专任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通过学院内部培养与校外引进结合而行。
根据学院专业发展需要及现有专任教师素质结构实际情况,拟于五年内通过学院和学校共同培养博士3-4名、培养正教授1-2名;通过校外引时博士1-2名、校外引进正教1-2外;鼓励40周岁以内的教师积极考研、鼓励35周岁以内的教师积极考博,并配套相应的鼓励优惠政策措施。
(二)职业素养提升措施对于专任教师职业素养提升,通过学院与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共同对专任教师进行培育,主要通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政府职能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组织的从业资格考试,五年内保证每位教师都获得图1:经济管理学院双师素养提升路径图至少与所教专业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一本。
小学美术“教学做合一”创新实践探讨
小学美术“教学做合一”创新实践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做合一”的创新实践。
首先分析了美术教学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
随后引入“教学做合一”理念,并探讨了其意义。
接着介绍了实施“教学做合一”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最后讨论了教师在实践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结论部分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做合一”创新实践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学做合一”理念,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做合一","创新实践","美术教学现状","教学做合一理念","实施方法","实践案例分析","教师关注问题","实践意义","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小学美术“教学做合一”创新实践探讨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做合一”的创新实践。
将对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将介绍“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及其引入的意义,阐述如何通过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后,将详细讨论实施“教学做合一”的具体方法,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活动安排等方面。
接着,将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探讨“教学做合一”的实际效果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将讨论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包括教学方式、学生需求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探讨小学美术“教学做合一”创新实践的意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小学美术教育的改进提供参考。
2. 正文2.1 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1. 教学内容单一:目前许多小学美术教学只注重技法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2. 学生参与意愿不高:由于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和缺乏趣味性,学生参与美术课程的意愿较低,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出处:网络作者:严尔权“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 ─1952)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
”①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诸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
形成了“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
②“教学做合一”是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891─1946)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
“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
”③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
④他同时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锐利武器。
“从做中学”和“教学做合一”之间有两重关系,一是师承,一是创新。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教学做合一”的直接源头便是“从做中学。
”陶行知为了改造中国的教育,从杜威那里学习继承了许多合理的积极的对中国有用的东西。
首先,是向旧的传统教育开刀。
“从做中学”是对传统旧教育进行全面否定的一个中心论据。
杜威全面地批评了传统的教育,指出这种教育只是从外面对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和教法与儿童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
儿童的学习过程只是生吞活剥书本上的和成人经验中的东西。
教学始终置儿童于被动地位,压制儿童个性,不考虑儿童心理特征的发展。
他提出,要重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把他们看成是教育的素材和出发点。
教学做合一的逻辑推进——评《教学做合一论》
评《 教 学做合一论》
余 浩 , 刘 明珠
( 1 .黄 冈职业技术 学院 , 湖北 黄 冈4 3 8 0 0 2 ; 2 .武 昌职业 学院, 湖北 武汉 4 3 0 2 0 2 )
摘 要: 教 学做 合 一是 一种教 育思想 , 也是 一种 教 学模 式 。 还是 一 种 教 学 方 法。 实施教 学做 合 一 对教
一
’ 川 。 的逻辑顺序 , 即打造适合教学做合一 的教师队伍 等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一 l 1 一 O 8 作者简 介: 余 浩, 男, 湖北新洲人 。 教授 , 学报执行主编。研究方向 : 会计学, 职 业教 育。
・
67 ・
第 6期
教学做合一 的逻辑推进
师有特定的要 求, 涉及到人 才培养方案、 课程 、 教材、 教 学方法、 考试方法等方面, 必须全面地按其逻辑顺序
推进 才能取 得应 有 的效 果。
关 键词 : 教 学做 合 一 ; 逻辑 推进 ; 模 式 和方 法 中图分 类号 : G 7 1 0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1 0 4 7 ( 2 0 1 3 ) 0 6 — 0 0 6 7 — 0 3
一
撰写 , 著名职教专家姜大源作序 . 高等教育 出版社 合 教 学做 合 一 的课 程 一 开 发 适合 教 学 做合 一 的教
本 系统论 述教 学做 合 一 的专 著 。
教学做合一是一种教育思想 。历史地看 , 这种 教育思想由来 已久 , 可 以追溯到人类 的初始 阶段 。
想, 论证 了教 学 做 合 一 教 育思 想 的历 史 渊 源 , 随着
第l 5卷第 6期 2 0 1 3年 1 2月
提高教师素质 坚持“教学做合一”
提高教师素质坚持“教学做合一”作者:谈春怡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年第02期“横平竖直”,从小到大老师、家长都这样教育我们写字。
于是我们一个个挺直了小身板,照着田字格虚线的横平竖直,把汉字一笔一划写成了真正的“方块字”。
越是方正的字,越是能得到“优☆”。
时光飞逝,我们长大了,可写出来的字方方正正,总觉得有些幼稚。
当我进入大学,第一节书法课老师竟然说:“中国字,横不平,竖不直,才能美!”顿时大家都笑了。
可细细想来的确如此。
若是你翻开小学语文课本仔细观察,田字格里每个楷体字都是横不平,竖不直,横划左低右高一点儿。
竖划呢,有的向左偏一些,有的向右偏一些。
就连最像田字格的“田”字,在田字格里也并非一个正方形的框,而是上大下小。
看来,要写一手好看的中国字非得“横不平,竖不直”才行。
可很少有语文老师注意到这一点,依然教孩子们要写得方方正正、横平竖直。
在听课中,我越发发现语文教师在教孩子们识字写字时仅仅是流于浅表。
最为基础的识字写字教学该怎样进行才更加有效,是目前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提高教师素质,将写字教学生活化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教育的内涵是将生活纳入教育,以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同样,要教孩子写好字,首先教师自己要写一手好字,积极参加“三字一话”比赛,尽可能的在上课时认认真真写粉笔字是完全不够的。
写好字,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课便要求教师教育孩子如何在写字时做到“三个一”,又有几位教师能将这样的写字要求贯穿于每天的教学中?我们通常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设计更为花哨的课件上和课堂内容的丰富上,却忘记了最为基本的,令孩子受益终生的东西——写一手漂亮的汉字。
语文教学较其他学科更应以生活为基础,扎根于生活的土壤。
一个语文教师要学会以教育的眼光打量教学,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积累引领学生步入生活的殿堂,用自己高尚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合一读后感
教学合一读后感《教学合一》是一本以教育教学为主题的书籍,作者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陈宝生。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教学合一的概念和实践方法,以及教师如何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兴趣、需求相结合,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学合一的重要性,也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书中,陈宝生教授通过丰富的教学实例和理论分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学合一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他指出,教学合一是指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兴趣、需求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学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学合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通过学习教学合一的理念和实践方法,我意识到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还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教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学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合一的目标,使教育教学更加有意义和有效。
总之,通过阅读《教学合一》,我对教学合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学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
陶⾏知“教学做合⼀”思想的教育启⽰2019-09-10内容摘要:陶⾏知“教学做合⼀”思想将“做”放在教学的中⼼环节,突出“做”的重要性,同时⼜不否定教和学的作⽤,将知与⾏统⼀,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做合⼀”。
这⼀教育思想对当前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关于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的培养有着重要启⽰作⽤。
关键词:陶⾏知教学做合⼀创新精神实践能⼒“教学做合⼀”是陶⾏知⽣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部分,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和杰出创造。
在《教学做合⼀》⼀⽂中陶⾏知说:“教学做合⼀是⽣活法,也就是教育法。
它的涵义是:教的⽅法根据学的⽅法;学的⽅法根据做的⽅法。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
在做上教的是先⽣,在做上学的是学⽣。
”同时,他⼜说到:“教学做合⼀是⽣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
在⽣活⾥,对事说是做,对⼰之长进说是学,对⼈之影响说是教。
教学做只是⼀种⽣活之三⽅⾯,⽽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从陶⾏知对“教学做合⼀”思想内涵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点:1.“教学做是⼀件事,不是三件事。
”即三者应该“合⼀”不应该分离。
陶⾏知看到晓庄⼀位指导员的教学草案中把活动分为教的⽅⾯、学的⽅⾯、做的⽅⾯,认为这位指导员是把教学做分家,不是教学做合⼀。
因⽽提出“教学做是⼀件事,不是三件事”。
事实上,教学做是不能分家的,不然就教归教,学归学,做归做了。
2.“教学做合⼀”强调必须以“做事”作为出发点。
教师应该为教学⽣会做事、肯做事⽽教;学⽣应该为学会做事⽽学。
所以“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否则教与学便没有明确的⽬标。
3.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
这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的必然,所以陶⾏知说:“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
”“‘做’成了学的中⼼即成了教的中⼼”,教与学在“做”中统⼀起来,这样的教才是真教,这样的学才是真学,正如陶⾏知所说的:“先⽣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拿做来学,乃是真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冈职 业技 术学院 , 黄 湖北 黄 冈 4 8 0 ) 3 0 2
摘 要: 实施教 学做 合一 , 其教 师应 具有 崇 高的师德 师 风 , 于创 新 的精 神 , 学 的教 育观 念 , 康 的 勇 科 健
身心素质, 终身学习的态度 , 高超的执教能力等。现有教师从整体上讲不符合教学做合一的要 求, 应通过
型 、 同层 次 的教育 , 不 教师 素质 的现 状有所 不 同 , 本 文 以高职 教育 为 例 , 讨 教 师 素质 先 天 不 足 , 利 探 不 于实 施教 学做合 一 的 问题 。
收 稿 日期 :0 2— 5— 2 2 1 0 0 作 者 简 介 : 浩 。 , 北 新 洲 人 。 授 。 报 执 行主 编 。研 究 方 向 : 计 学 , 业教 育 。 余 男 湖 教 学 会 职
这 一切 , 明教 学 做合 一 是 多 么 深入 人 心 , 多 么 说 是 受 人钟 爱 。然 而 , 过 分 析 可 以看 出 , 大 多数 教 通 绝
影 响教学 做合 一 的观 念很 多 , 体 包 括 : 才 具 人
培养 观 、 程设 计 观 、 材 开 发 观 、 堂 教 学 观 、 课 教 课 成
第 1 第 3期 4卷
21 0 2年 6月
黄 冈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u n lo a g a gP ltc nc o ra f Hu n g n oye h i
V0 . 4 NO 3 1 1 .
J n. 0 2 u 2 l
论 教 学 做 合 一 的 教 师 素质
培训 学 习、 教研 活动 、 学 实践 、 业 实践 、 教 行 制度 激励 等提 升教 师素质 。
中图分类 号 :4 16 G 5 .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6 2—14 (0 2 0 17 0 7 2 1 )3—0 3 0 0 4— 9
D I 1 .9 9 ji n 1 7 O :0 3 6 /.s .6 2—14 .0 2 0 .9 s 0 7 2 1 .3 0
一
为 与 教学 做合 一 相 悖 的 陈 旧 的观念 是 实施 教 学 做 合一 的最 大 障碍 。观念 问题不 解决 , 教学 做 合一 就
不 可能顺 利实 施 。
,
都在 探索 教 学 做合 一 。无 论 是 口头 上 , 是 文 还
笔下 , 是 电脑 里 , 或 教学 做 合 一 出现 的频 率 非 常 之 高 。上 网一查 , 以教 学 做 合一 的文 章 数 不 胜 数 。 冠
在 当前 的高职 教育 教学改 革 实践 中 , 学做 合 教
一
( ) 师观 念 陈 旧不利 于 实施 教 学做 合 一 一 教 实施 教学 做合 一 , 先 必 须 解 决 观 念 问题 , 首 因
是 使用 非 常火 爆 的一 个 名 词 。在教 学 一 线 的众
多 教 师 都 在 关 注 教 学 做 合 一 , 在 尝 试 教 学 做 合 都
于教学 做合一 的人 才培 养观 , 没有 正确 理解 教学 做
考 核都 有特 定 要 求 。可见 , 实施 教 学 做 合 一 , 要 必 须 全方 位推 进 , 不 能仅 仅 局 限在 某一 教 学 环 节 。 而 由此可 以看 出 , 施 教 学做 合 一 , 一 项 十分 艰 巨 实 是 的任务 , 这一 任务 的承 担者 只能是 教师 。 而
绩考 核 观等 。实施 教学 做合一 , 须树立 基 于教 学 必 做合 一 的人才 培养 观 , 立课 程基 于教 学做 合一 设 树 计、 教材 基于 教 学做 合 一 开 发 、 学基 于教 学 做 合 教
一
师 对教 学做合 一 的理解 有失 偏颇 , 一般认 为 教学 做
合 一是 教学 环节 的事 , 这种认 识未 得教 学做 合一 之
・3 ・ 4 第来自3期 论 教 学 做 合 一 的教 师 素 质
第 l 4卷
是行 之 始 , 是知 之 成 ” 行 观 在 人 才 培 养 观 上 的 行 知 体 现 , “ 是行 之 始 , 而 知 行是 知 之 成 ” 符合 马 克 思 不 主 义 的认识 论 : 实践 一 一认 识 一 一实 践 , 践 出 真 实 知, 实践 是 知识 的源 泉 , 论 知 识 是 实 践 经 验 的 总 理 结 与升 华 。可见 , 施教 学做 合一 必须 彻底 改 变 知 实 识本 位 的 人 才 培 养 观 , 脱 “ 是 行 之 始 , 是 知 摆 知 行
精髓 , 是对教 学 做 合 一 的一 种 曲解 。教 学 做 合 一 ,
涉 及教 育教 学 的方方 面面 , 它对人 才 培养方 案 的制 订 、 程 的设 计 、 材 的 开发 、 课 教 教学 的方 法 、 绩 的 成
组织 、 成绩 基于教 学做 合一 考核 等观 念 。 人 才培养 观 。高 职 教 师绝 大 多数 没 有 树 立 基
一 .
合 一 的丰富 内涵 , 识 不到 以做 为 中心 对人 才 培养 认 的重要 性 。虽然强 调理 论与 实践 相结合 , 调 突 出 强
职业 技 能 的培 养 , 出 要 培 养 高 素 质 高 技 能 型 人 提
才 。但 是在 怎样 培养人 才 , 用 什么样 的 培养模 式 采
和方 法等方 面 , 始终 跳 不 出 “ 理论 —— 实 践 ” 式 。 模
、
现 有教 师整体 素 质不 利于教 学做 合一
从 形 式上看 , 人 才 培养 上 似 乎 有 教 、 学 、 做 , 在 有 有
实施 教学做 合一 , 师素质 先 天不足 。不 同类 教 但教 学做是 分离 的 , 是合 一 的 , 不 且教 决定 学 , 决 学 定做 , 即教 师教 什么 , 学生 学什 么 , 然后 做 什 么 。这 种人 才培 养观及 其在 这一 观念支 配下 的做 法 , 从本 质上 讲是 知 识 本 位 的 , 是 能力 本 位 的 , 是 “ 不 它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