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息系统3章A

合集下载

土地信息系统_张世熔_第三章土地空间数据获取与土地信息编码

土地信息系统_张世熔_第三章土地空间数据获取与土地信息编码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次序(Ordinal)量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线性坐标上不按值的大小,而是按顺 序排列的数,例如,事故发生危险程度的 级别由大到小被标为1,2,3,…..。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间隔(Interval)量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不参照某个固定点,而是按间隔表示
相对位臵的数。按间隔量测的值相互之
3.1.4 土地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数据质量控制是个复杂的过程,要控制 数据质量应从数据质量产生和扩散的所有过 程和环节入手,分别用一定的方法减少误差。 空间数据质量控制常见的方法有 : 传统的手工方法 元数据方法 地理相关法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元数据法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 第二阶段:随数据的形成同步产生;
• 第三阶段:在上述数据收集到以后,根 据需要产生的。包括数据处理过程描述、 数据利用情况、数据质量评估、拓扑关 系等 。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获取方法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键盘输入 关联表 测量法 计算法 推理法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土地空间数据的误差来源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空间现象自身存在的不稳定性 空间现象的表达 空间数据处理中的误差 空间数据使用中的误差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表2-2-5 数据的主要误差来源p44-49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数据 输入 数据 存储 数据处 理过程 数据 搜集 误差来源 野外测量误差:仪器误差、记录误差 遥感数据误差:辐射和几何纠正误差、信息提取误差 地图数据误差:原始数据误差、坐标转换、制图综合及印刷 数字化误差:仪器误差、操作误差 不同系统格式转换误差:栅格-矢量转换、三角网-等值线转换 数值精度不够 空间精度不够:每个格网点太大、地图最小制图单元太大 分类间隔不合理 多层数据叠合引起的误差传播:插值误差、多源数据综合分析 误差 比例尺太小引起的误差 输出设备不精确引起的误差 输出的媒介不稳定造成的误差 对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误解 对数据信息使用不当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简介土地信息系统(Land Information System,LIS)是一种用于管理、分析和展示土地相关数据的信息系统。

它整合了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为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土地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应用领域以及挑战和发展趋势。

定义土地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土地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获取、存储、处理和展示土地资源的相关信息。

它包括土地地理信息系统(L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LGIS)、土地管理信息系统(L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LMIS)和土地规划信息系统(Land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LPIS)等子系统。

功能土地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 数据采集与存储:通过采集各种来源的土地数据,包括土地界线、土地类型、土地权属等信息,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

2. 数据管理与整合:对采集到的土地数据进行管理和整合,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

3. 空间分析与模拟: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对土地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和模拟,以获得土地利用、土地规划等方面的信息和结果。

4. 决策支持与评估:基于土地数据和分析结果,提供决策支持和评估功能,帮助决策者优化土地利用、土地规划等决策过程。

应用领域土地信息系统在以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1. 土地规划与管理:帮助城市规划部门和土地管理机构进行土地规划和管理,包括土地用途划定、土地用途变更等方面的工作。

2.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支持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为农林牧渔业、旅游业等提供土地资源利用的依据。

3. 土地权属管理与交易:用于土地权属登记、土地交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土地权益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4. 环境监测与评估:应用土地信息系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包括土地污染、土地退化等方面的工作。

613土地信息系统考试内容范围

613土地信息系统考试内容范围

613《土地信息系统》考试内容范围一、考试目的土地信息系统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处理和管理土地空间数据的技术性科目,也是目前土地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

要求考生掌握土地信息系统的原理、内容和方法。

通过对本课程的掌握,使学生能科学管理土地数据,运用LIS 技术分析解决问题,为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土地信息系统概述1、基本概念2、土地信息系统构成及功能3、土地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土地信息技术基础1、土地信息分类与编码2、土地信息的空间参考系3、空间数据结构第三章:空间数据的处理技术1、数据源与数据输入2、空间数据处理(变换、重构及提取等)3、空间数据的质量4、空间数据的元数据第四章:土地空间数据库1、空间数据库概念2、土地空间数据库设计3、土地空间数据库建立第五章:土地信息分析技术1、土地信息空间查询2、土地信息空间分析第六章:土地信息的表示与可视化1、土地信息表示概述2、地图基本知识3、土地信息的专题要素表示4、土地信息的可视化第七章:土地信息系统的架构1、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组成2、土地信息系统的平台成第八章:土地信息系统设计1、土地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过程2、土地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3、土地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4、土地信息系统的应用第九章:土地信息系统应用1、地籍管理2、土地利用规划3、分等定级估价4、信息服务三、参考书目1、《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马劲松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孙在宏主编科学出版社3、《土地信息系统》刘耀林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
2.分解模拟对象
抓住土地信息的主要方面,分解模拟对象,提出可能性较大的几种设计方案.尽可能使问题简化,减少考虑 的因素。同时需要与该领域的专家共同讨论,使假设的现实性增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系统研制开发的重复过程。
3.数据处理
通过实地踏勘、调查或测量,采集必要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
谢谢观看
(一)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可以是电子的、电的、磁的、机械的、光的元件或装置, 是土地信息系统的物理外壳,系统的规模、精度、速度、功能、形式、使用方法甚至软件都与硬件有极大的关系, 受硬件指标的支持或制约。土地信息系统由于其任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须由计算机设备支持。土地信息系统 硬件配置一般包括四个部分: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即图形数字化仪、图像扫描仪、键盘、通讯端口等; 数据存贮设备,即软盘、硬盘、磁带、光盘及相应的驱动设备;数据输出设备,即图形/图像显示器、矢量/栅格 绘图机、行式/点阵打印机等。
(二)计算机软件设备
计算机软件设备是指土地信息系统运行所必需的各种程序,通常包括以下三方面。
功能结构
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包括下列五大部分。
1.输入子系统
这部分接受外来各种数据,包括遥感影像数据、专业图件数据、测绘调查数据、文档资料数据以及各数据库 数据及网上数据。输入操作的便捷性、保证各种数据的协调一致性以及生成数据的规范性是系统对这一部分的基 本要求。通常这部分工作方式包括有手扶数字化仪采点图件输入;扫描仪扫描图形、图像录入;属性、文档数据 键盘录入;网上数据下载录入等。
构成
土地信息系统是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数据采集、组织、存贮、加工、处理、应用和传播信息的工具。完整的 土地信息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土地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系统。空间数据库反映了土地信息系统的土地内容,而管理人员和用户则决定系统的工作方 式和信息表示方式。

土地信息系统第3章 土地信息的表达

土地信息系统第3章 土地信息的表达
据中,有身临其境之感;另一特点是具有网络性,从而为处于 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科学专家开展同时性的合作研究、交流与 讨论提供了可能。
2020/12/13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3.5 土地信息的数据质量
3.5.1 土地数据质量概念
➢1.土地数据质量 土地数据是有关土地位置、专题特征及时间信息的符号记
2020/12/13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3.2 土地信息分类与编码
3.2.1 土地信息分类
➢3.土地信息分类的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线分类法 (2)面分类法
➢4.土地信息分类: 从信息内容划分,可分为空间信息、属性信息与文档信息 从应用层次划分,可分为基础信息与专项信息 从土地管理专项领域划分,可分为地籍、耕地保护、建设
2020/12/13
2020/12/13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3.5 土地信息的数据质量
3.5.3 常见土地数据源误差分析
➢1.土地地图数据的质量问题 (1)地图固有误差。 (2)材料变形产生的误差。 (3)图形数字化误差。数字化方式主要有跟踪数字化和
扫描数字化两种。
2020/12/13
土地信息系统第3章 土地信息的表达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第3章
土地信息的表达
2020/12/13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3.1 土地信息的表达概述
1.用文字和数字表示 用文字和数字表示土地信息,可以采用描述方式,也可以
采用表格方式或其他方式,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灵活。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课程习题库和参考答案

土地信息系统课程习题库和参考答案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a,土地信息系统(LIS)是在土地科学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图(CAM)等 与计算机技术相关学科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土地科学作为 LIS 的分析理论基础, 它反映了 LIS 所需要处理内容和体系并为 LIS 提供空间分析的方法;测量和遥感不但为 LIS 提供快速、可靠、多时相的获取多种信息源的手段,而且它们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可直接用于 空间数据的变换和处理;地图学为 LIS 的成果和表达以及可视化提供了规范和方法。数据库
第七章 土地信息的表示与可视化
1.土地信息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2.地图与土地信息系统有何联系与区别? 3.地图符号的涵义、作用、构成。 4.实现自动注记放置的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5.面状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 6.专题地图设计的内容。 7.如何进行土地信息的可视化? 8.空间可视化的类型。 9.何为虚拟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2、 简述土地信息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的 组 成 : 一般由硬件、软件、数据库和人组成。硬件的配置主要包括输入设 备(如数字化仪、扫描仪、键盘等),输出设备(如绘图仪、打印机、显视器等),计算机系统,数 据存贮设备(如磁盘和光盘驱动器、磁带机等);信息系统的软件由管理软件和功能软件组成; 土地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Data Base),用于存贮各种空间位置、拓扑关系和非空间数据。 其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 2、数据格式化、转换、概化;3.数据的存储与组织 4.查询、统计、计算 5、空间分析 6、显示
10 设计题:随着土地管理工作的深入,地籍、地类历史数据的查询与检索越来越频繁,土
地管理工作者对于土地信息系统时空数据管理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即使一座中等 规模的城市,每天土地使用权交易量平均都可达十宗以上。存储并使用这些与日俱增的大量 数据对土地信息系统的时空数据管理功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满足实际工作对时空数据的 管理功能要求,提出你的设计方案。

土地信息系统第3章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技术123

土地信息系统第3章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技术123

11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LIS
摄影测量
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在航空器上用航摄仪器对 航空摄影测量 地面连续摄取像片,结合地面控制点测量、调绘 和立体测绘等步骤,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 数字摄影测量是以立体数字影像为基础,由计 数字摄影测量 算机进行影像处理和影像匹配,自动识别相应像 点及坐标,运用解析摄影测量的方法确定所摄物 体的三维坐标,并输出数字高程模型、正射数字 影像和线划地图。
地理基础是土地数据表示格式与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统一的地图投影系统 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 统一的地图投影系统、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 统一的地图投影系统 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以及 统一的编码系统; 统一的编码系统 投影坐标系统配置的一般特征 一般特征:①各个国家的LIS采取 一般特征 的投影系统应与该国基本地图系列所用的投影系统一 致;②各地区的LIS种的投影系统与其所在区域适用的 投影系统一致; 一般LIS中投影系统的配置与设计 配置与设计:应与相应比例尺的 配置与设计 国家基本图投影系统一致。一般至多采用两种投影系 统,一种用于大比例尺的数据处理,另一种服务于中 小比例尺数据处理(如我国大于等于1:50万时采用高斯 -克吕格投影,1:100万采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
3.1.2土地数据的特征 土地数据的特征
在LIS中,土地数据可分为三种类型:空间特征数据 空间特征数据 (定位数据)、时间属性数据 时间属性数据(尺度数据)和专题属性数 时间属性数据 专题属性数 据(非定位数据)。对于大部分土地信息系统的应用来说, 时间和专题属性数据结合在一起共同作为属性特征数据, 而空间数据和属性特征数据统称为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或土地数 空间数据 土地数 据)。
5
间隔(Interval) 间隔(Interval)量

土地信息系统思考题整理

土地信息系统思考题整理

09级土地信息系统思考题整理第一章土地信息系统概述1、简述土地信息的涵义、构成及特征?概念: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构成:(1)①地理空间信息——土地信息中最基本的信息首先是描述地块的地理空间位置、形状及其面积大小的信息。

②自然属性信息——它是反映某一特定地理空间区域内地块的自然属性状况,包括地形、岩石、基础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属性的特点。

③社会经济属性信息——这是反映某地理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交通运输能力、公共设施状况、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商业与服务业网点的分布、工农业产值、国民经济总产值、人文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等。

④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它是指国家已出台的土地管理政策、机构设置、管理的方法及实施的技术规程、规范、土地法律与法规和每宗地的权利状况等。

(2)刘家彬《土地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特征:(1)区域分布性:土地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的特点。

(2)数据量大:土地信息既有空间特征, 又有属性特征, 并包括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段, 因此其数据量很大。

如全国1:400万土地利用数据, 经过一定的综合后, 其Arc/Info的Coverage格式数据量为8.2G。

(3)信息载体的多样性:描述土地实体可以用文字、数字、地图和影像等形式以及纸质、光盘等物理介质载体。

(4)土地信息的动态特征:主要是指某些土地信息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波动性变化。

2、什么叫土地信息系统?简述土地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概念: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构成:(1)功能构成:(2)系统构成:(硬件、软件、数据、人)①硬件②数据:LIS的处理对象和结果③人: 系统管理人员或用户输入、编辑、分析、开发、输出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2)数据处理(数据格式化、数据转换及数据概化)(3)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4)查询、统计、计算(5)空间分析(揭示数据所包含的更深刻、更内在的规律和特征)(6)显示(计算机屏幕显示、地图输出)第二章土地信息技术基础1、土地信息分类的基本方法是什么?(1)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

第一章土地信息系统概述1.土地信息系统: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土地信息为决策机构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数据标准化的几种方法3.数据模型,数据结构矢量型,栅格型,矢栅混合型(线目标数字化在栅格内获取样点)4.1962年,在加拿大政府土地资源调查机构中开始了地图数字化的试验,利用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LIS。

5.分布式信息处理模式分布式处理是将不同地点的,或具有不同功能的,或拥有不同数据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统一管理控制下,协调地完成大规模信息处理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6.土地信息系统的应用(选择题)地籍管理、土地定级估价、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耕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监察、土地整理、土地电子政务等第一章土地信息数据输入输出1.土地数据的地理基础地理基础是土地数据表示格式与规范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统一的地图投影系统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统一的分类及编码系统各种来源的土地信息和数据在共同的地理基础上反映出它们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关系特征。

2.地图空间数据的输入方法输入方法:数字化仪、扫描仪、摄影测量仪、全站仪、GPS接收机等。

3.数字化定标器的工作方式点式:按一下定标器的某个键,可将定标器在数字化板上标识的点位,以x, y坐标的形式送入微机。

开关流式:按住定标器的一个键并移动定标器,可将定标器在数字化板上标定的位置,以x, y坐标串的形式连续送入微机。

放松按键,鼠标器便停止工作。

连续流式:送入一条连续流式指令,只要定标器接触数字化板,便可将定标器在数字化板上标识的位置,以x, y坐标串的形式连续送入主机。

只有当定标器离开数字化板时,它才停止工作。

步进式:送入一条步进式指令,按住定标器的一个键并移动定标器,数字化仪便按一定的距离间隔向微机送入x,y 坐标串。

韶关学院《土地信息系统》复习整理(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

韶关学院《土地信息系统》复习整理(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

第一章、绪论概念: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土地信息: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土地信息单元:指土地信息的最小载体,是信息管理的基本空间单元。

现行土地信息单元:○1地籍单元○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单元○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单元○4土地质量评价单元○5土地质量调查单元○6用地管理单元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以空间数据为操作对象,以数据库为核心,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和建模方法,对有关空间数据进行预处理、输入、存储、编辑、查询、检索、管理、处理、分析、建模、虚拟、仿真、更新、应用、输出与可视化表达,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动态信息,为规划、管理与决策等既定目标服务的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LIS):是以土地管理与资产管理为管理对象,以土地空间数据为基础,对土地资源与资产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类、管理、检索、操作、分析、统计、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结合专家经验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土地管理模式,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系统。

知识点: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分布性、数据海量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信息的时序性土地实体特征的类型:○1空间特征:描述土地实体空间位置、空间分布及空间相对位置的关系○2属性特征:描述土地实体的土地属性和土地意义○3关系特征:描述土地实体之间所有的土地关系,包括对空间关系、分类关系、隶属关系等基本关系的描述○4动态特征:描述土地实体的动态变化特征土地信息分类:(从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角度出发)○1基础地理信息:空间参考坐标系、地形地貌、水系、植被和现状道路等。

○2专题图形信息: 地籍地块信息和中间用地方案图、建筑平面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图、城镇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图、行政区划图。

土地信息系统 知识点整理

土地信息系统 知识点整理

土地信息系统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能被人们认识和理解,并作为知识来识别事物,从而向系统(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知识和事实,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

2. 土地数据/是各种土地特征和现象,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和时域特征及相互关系的符号化表达。

3. 土地信息/是对表达土地特征与现象之间关系的土地数据的解释,是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特征、格局、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以及实体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的总称。

4. 土地信息的特征/①空间特征;②多维特征(属性特征);③时间特征。

5. 土地信息系统/是土地系统数据的采集、分析、管理、表达、可视化和决策应用的计算机系统。

它以计算机为核心工具,利用建立的数据信息库、模型库、知识库、方法库,集成土地业务分析模型与方法形成的软件系统,具有对土地相关数据的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显示和应用等功能。

6. 土地信息系统的学科关系/a与技术基础学科的关系:①与地图学的关系;②与测绘、遥感的关系;③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系;④与计算机图形学的关系;⑤与计算机辅助制图(cad)的关系;⑥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⑦与软件工程的关系;b与土地管理学科的关系:①土地调查;②土地评价;③土地规划;④土地保护。

第二章土地信息与空间数学基础1. 地图投影/在数学中,投影是指建立两个点集之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在地图学中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椭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的解析关系。

2. 参考椭球体/测量上为了处理大地测量的结果,采用近似于大地水准面形状的旋转椭球体形状作为地球形状的表述,并确定它和大地原点的关系,该旋转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

3. 地图投影变换/在进行地图投影时,把球面上的经纬线网转换到投影平面上,转换后的地图上的经纬网络必然产生变形,即地图投影变形。

这种变形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长度变形、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土地信息系统ppt-课件

土地信息系统ppt-课件
一、概念
指一切有关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和土地管理内容 的数字、文字、符号、语言、图形及图像的总称。
二、构成
(一)地理空间信息 1999年5月成立国土资源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后更名为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缓冲区分析、 叠合分析、 5 土地信息系统相关学科与技术 这些信息就是地理空间信息,它们常用于描述各宗地或各地块的多边形边的走向、特征及其长度、转折点的三维坐标、多边形面积等。
➢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主要分为两大类
1、空间数据(用于描述实体的地理位置分布)
2、属性数据(用于描述实体的属性)
空间数据--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
栅格(光栅)数据
矢量数据
空间数据--矢量数据
➢ 矢量数据就是代表地图图形的各离散点平面坐标(x,y)的有序集合。 ➢ 地理信息系统可对矢量图形及其属性进行检索、更新和综合分析 ➢ MAPGIS把矢量数据分为点、线、区三类
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以省为单位在 行政上实施垂直管理,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为 省级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市、县级国土资源 部门为同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而乡镇国 土所则为县级国土资源局的派驻机构。
1.2 土地信息系统概述
土地信息 一、概念 二、构成 三、土地信息与地理信息 四、土地信息的特点
土地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 ✓ ✓ ✓ ✓ ✓
✓作战指挥 ✓宏观决策 ✓… …
3. GIS新技术
3S集成技术、网络GIS、组件式GIS、 数字地球、三维GIS、时态GIS…
4. GIS应用技能
MapGIS软件
MAPGIS系统结构
输入子系统 数字化仪输入 扫描矢量化 文件转换 外 业测 量、GPS及 其它 数据源
• 能力要求:掌握LIS基础软件各项功能的应用方法及基本操作。 掌握LIS在土地管理各业务中的应用,能够完成各类土地数据的 录入、建库,能够对LIS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分析,并掌 握成果资料的打印输出方法。

《土地信息系统》教学大纲(地信)

《土地信息系统》教学大纲(地信)

《土地信息系统》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土地信息系统(Land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编码:学分:1.5分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2学时;上机学时:10学时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GIS原理、数据库原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土地信息系统》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的土地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与原理、土地信息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基本特征等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能很好的掌握其方法,熟练掌握土地信息系统的操作及应用,通过实践掌握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立的基本技术,为在实践中应用土地信息系统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主要内容: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系统与土地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土地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第二章土地信息系统数据获取(2学时)主要内容:数据获取特点分析、数据获取方式和手段、数据获取发展趋势分析;第三章土地信息的表达(2学时)主要内容:概述、土地信息分类与编码、土地信息的标准化、土地信息的可视化、土地信息的数据质量;第四章土地信息数据库(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土地信息系统数据库建模方法、土地信息数据结构、我国土地信息数据库建设现状;第五章土地信息的分析(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信息分析应用概述、土地信息分析模型、方法、成果输出;第六章国土电子政务(2学时)主要内容:系统设计框架、系统建设内容和主要功能、国土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建设、国土电子政务的实施设计;第七章地籍管理信息系统(2学时)主要内容:地籍管理的主要业务、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地籍数据库设计和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第八章土地定级、基准地价和宗地地价评估系统(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市场的主要业务、土地定级、基准地价测算与自动更新系统、宗地地价评估、网上房地产管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第九章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2学时)主要内容:系统整体设计、计算机支持系统设计、我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实践;第十章土地规划信息系统(1学时)主要内容:土地利用规划业务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子系统;第十一章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1学时)主要内容: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概述、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系统;第十二章土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2学时)主要内容:多维土地信息系统、工作流技术、数据挖掘、ComLIS与WebGIS三、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门课程学习,掌握土地信息系统基础理论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具备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和系统二次开发的能力。

土地信息系统知识点汇总

土地信息系统知识点汇总

土地信息系统知识点汇总第一章1 .信息与数据信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客观世界事物的特征及诸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抽象反应。

数据(data)是为了满足处理,传播的需要,通过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可以识别的符号或介质表示或者记录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的信息载体。

2 .土地信息特征空间特征:土地属于空间信息,其空间位置的识别是和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土地信息区别与其他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的标志。

多维特征: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土地信息还具有多维的属性特征,对应的土地数据有时又称为非空间数据,是描述特定空间目标的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时变特征:地球自身和人类活动使得土地系统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土地信息时序变化的特征如周期性变化,波动性变化十分明显。

3 .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硬件设备、计算集软件设备、数据和用户。

4 .土地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与其他应用软件一样,土地信息系统一般包括数据输入,预处理,数据库管理,数据处理,产品输出,以及用户接口等等。

土地信息系统采集、管理土地数据,分析和输出土地数据的主要功能如下: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

2)数据格式化、转换、概化。

3)数据存储与组织。

4)查询、统计与计算。

5)空间决策分析。

6)信息显示与输出。

第二章1地球椭球体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假想的与处于流体静力平衡状态的海洋面重合,并延申扩展到大陆内部形成的不规则的闭合曲面。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重力等位面。

测量上把与大地水准面符合的最理想的旋转椭球体叫地球椭球体。

2 .参考椭球体参考椭球体是一个数学定义上的地球表面,就是一种具有几何参数的地球椭球,通常以参考椭球体的长半轴a、短半轴b和扁率阿尔法来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我国在1952年以前采用的是还福特椭球体,从1953年起改用克拉索夫斯基(北京1954坐标系),1978年决定采用1975年第十六届国际大地测量以及地球物理联合会推荐的新球体,称为GRS (1975),并以此建立了我国独立的大地坐标系(西安1980坐标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性数据一般较为规范;便于用表格形式表达,所以一般在LIS中以关系型 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属性数据。
§3
空间数据的质量
3.1 空间数据质量的概念 1.空间数据质量
空间位置、专题特性、时间 是表达现实世界空间变化的三个基本要素。 空间数据 是有关空间位置、专题特征及时间信息的符号记录。 数据质量 是空间数据在表达这三个基本要素时,所能够达到的准确性、
(1)误差 误差反映了数据与真值或者大家公认的真值之间的差异,它是一种常
用的数据准确性的表达方式。定义出一个所记录的测量和它的事实之间的准确性 以后,很明显对于大多数数据而言,它的数值是不准确的。误差研究包括:位置 误差,即点的位置的误差、线的位置的误差和多边形的位置的误差;属性误差; 位置和属性误差之间的关系。空间数据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误差有以下几种: 投影变换:地图投影是将三维地球椭球面到二维场平面的拓扑变换。在不同投影 形式下,地理特征的位置、面积和方向的表现会有差异。 地图数字化和扫描后的矢量化处理:数字化过程采点的位置精度、空间分辨率、 属性赋值等都可能出现误差。 数据格式转换:在矢量格式和栅格格式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中,数据所表达的空 间特征的位置具有差异性。 数据抽象:在数据发生比例尺度变换时,对数据进行的聚类、归并、合并等操作 时产生的误差,如知识性误差和数据所表达的空间特征位置的变化误差。 建立拓扑关系:拓扑过程中伴随有数据所表达的空间特征的位置坐标的变化。 与主控数据层的匹配:一个数据库中,常存储同一地区的多层数据面,为保证各 数据层之间空间位置的协调性,一般建立一个主控数据层以控制其他数据层的边 界和控制点。在与主控数据层匹配的过程中也会现场调查、已有资料 野外调查、遥感、现场调查、社会调查、已有资料
§2
注意问题: 1.统一的地理基础 2.空间定位 3.性状描述
数据输入
• • •
2.1 地理基础
统一的地图投影系统 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 统一的编码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中的投影坐标系统配置一般性特征: (1)各个国家的土地信息系统采用的投影系统与该国的基本地图系列所用 投影系统一致; (2)各地区的土地信息系统中的投影系统与其所在区域适用的投影系统一 致。 地图投影配置的选择原则: (1)投影系统应与相应比例尺的国家基本图(基于比例尺地形图、基本省 区图或国家大地图集)投影系统一致。 (2)一般只考虑至多采用两种投影系统,一种服务于大比例尺的数据处理 系统,另一种服务于中小比例尺的数据处理系统。
进行标识,赋予一定的数值或符号而不定量描述。例如,可以用不同数值表示 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或岩石类型,但是这些数值之间无数量关系, 对命名数据的逻辑运算只有“等于”或“不等于”两种形式,而其近似均值只 能使用众数。
2)次序量 次序量是线性坐标上不按值的大小,而是按顺序排列的数,例如,
事故发生危险程度的级别由大到小被标为1,2,3,……,级别的序号越低,其 危险性越大,但危险性到底有多大并未给予定量的表达。序数值相互之间可以 比较大小,但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次序测量尺度是基于对象 进行排序来标识的,如可以把山峰按高度分级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和 丘陵等,将坡度分为陡、中、缓等。不同次序之间的间隔大小可以不同。对次 序数据的逻辑运算除了“等于”与“不等于”之外,还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即“大于”或“小于”。
跟踪数字化 数字化要素对象
数字化仪
数字化操作人员 数字化操作
扫描数字化 (4)遥感数据误差 (5)测量数据的误差
主要指使用大地测量、GPS、城市测量、摄影测量和其他一些测量方 法直接量测所得的测量对象的空间位置信息。这部分数据质量问题,主要 是空间数据的位置误差。
2.常见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 LIS中的误差是指LIS中数据表示与其现实世界本身的差别。 数据误差的类型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系统的。归纳起来, 数据的误差主要有四大类,即几何误差、属性误差、时间误 差和逻辑误差。 属性误差和时间误差与普通信息系统中的误差概念是一致 的,几何误差是土 地信息系统所特有的。 几何误差、属性误差和时间误差都会造成逻辑误差
2.2 空间数据输入
主要是对图形的数字化处理 输入方法可以采用数字化仪、扫描仪、摄影测量仪以及测量全站型速测仪、GPS 接收机等能以数字形式自动记录测量数据的测量仪器。
2.3 属性数据输入及其与空间数据连接
1.属性数据的输入
• • •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描述地块实体的数量、质量、权属和利用状况的数据; (2)描述有关地理实体的基本特征的数据; (3)描述地块实体与地理实体相互关系的数据。
3.与数据质量相关的几个概念
数据叠加操作和更新:数据在进行叠加运算以及数据更新时,会产生空间位置和属 性值的差异。 数据集成处理:指在来源不同、类型不同的各种数据集的相互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 误差。数据集成是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集之间的相互运算、数据表达等过程在内 的复杂过程,其中位置误差、属性误差都会出现。 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数据在可视化过程中为适应视觉效果,需对数据的空间特征位 置、注记等进行调整,由此产生数据表达上的误差。 数据处理过程中误差的传递和扩散:在数据处理的各个过程中,误差是累计和扩散 的,前一过程的累计误差可能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误差起源,从而导致新的误差的产 生。 数据的准确度被定义为结果、计算值或估计值与真实值或者 大家公认的真值的接近程度。即一个记录值(测量或观察值)与它的真实值之间的接 近程度。在实际中,测量的知识可能依赖于测量的类型和比例尺。一般而言,单个 的观察或测量的准确性的估价仅仅是通过与可获得的最准确的测量或公认的分类进 行比较。空间数据的准确性经常是根据所指的位置、拓扑或非空间属性来分类的, 它可用误差来衡量。 数据的精密度指数据表示的精密程度,亦即数据表示的有效 位数,它表现了测量值本身的离散程度。由于精密度的实质在于它对数据准确度的 影响,同时在很多情况下,它可以通过准确度而得到体现,故常把二者结合在一起 称为精确度,简称精度,即对现象描述的详细程度。
(2)数据的准确度
(3)数据的精密度
(4)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关于空间过程和特征不能被准确确定的程度,是自然 界各种空间现象自身固有的属性。在内容上,它是以真值为中心的一个范围,这 个范围越大,数据的不确定性也就越大。土地信息系统的不确定性包括空间位置 的不确定性、属性不确定性、时域不确定性和逻辑上的不一致性及数据的不完整 性。空间位置的不确定性指LIS中某一被描述物体与其地面上真实物体位置上的 差别;属性不确定性是指某一物体在LIS中被描述的属性与其真实的属性之差别; 时域不确定性是指在描述地理现象时,时间描述上的差错;逻辑上的不一致性指 数据结构内部的不一致性,尤其是指拓扑逻辑上的不一致性;数据的不完整性指 对于给定的目标,GIS没有尽可能完全地表达该物体。
3)间隔量 间隔量是不参照某个固定点,而是按间隔表示相对位置的数。
按间隔量测的值相互之间可以比较大小,并且它们之间的差值大小是有意义的。 温度是间隔尺度的数据而不是比例数据,因为它的“0”测量值随着所使用的不同 温度测量单位而不同。不能说150F的温度是75F的温度的两倍,因为这个比例在 使用摄氏单位时就改变了。相反,降水量是比例数据,因为它有真的零值。比例 数据和间隔数据可用于加、减、乘、除等运算,而且可以求算术平均。 4)比率量 比率量是比例测量尺度的测量值,指那些有真零值而且测量单位的间隔 是相等的数据,比例测量尺度与使用的测量单位无关。 间隔测量尺度与比例测量尺度相似,但是间隔尺度的测量值无真的零值。比例 数据或间隔数据可以比较容易地被转变成次序或命名数据。而命名数据则很难被 转化成次序、间隔数据或比例数据。由此可见,尽管命名数据或次序数据便于使 用,易于理解,但有时不够精确,不能用于较高级的算术运算。而比例数据或间 隔数据比较精确,便于计算机处理,但是在较复杂的 LIS 应用中,往往上述几种 测量尺度的数据均需用到。
2.空间数据质量的评价 就是用空间数据质量标准要素对数据所描述的空间、专题和 时间特征进行评价。
(1)质量评价过程
(2)多尺度评价依据
(3)数据的实效性与惟一性 (4)数据精度的测试与报告
3.3 空间数据源误差及其分析
1.空间数据源误差
(1)地图固有误差 (2)材料变形产生的误差
(3)图形数字化误差
第三章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1 2 3 4 5 LIS的数据源 LIS的数据输入 LIS的数据输出与表达 LIS的数据质量 空间数据的元数据
§1
一、空间数据的测量尺度
LIS的数据源
从宏观到微观分为四个层次:命名量、次序量、间隔量、比率量。
二、空间数据源
1 图件 2 野外测量(大地与GPS测量) 3 现场调查与遥感调查 4 统计资料 5 现有数据库 信息类型 空间信息 属性信息
1.空间数据质量标准
3.2 空间数据质量的评价
空间数据质量标准是生产、使用和评价空间数据的依据、质量、整体性 能的综合体现。空间数据质量标准的建立必须考虑空间过程和现象的认知、 表达、处理、再现等全过程。空间数据质量标准要素及其内容如下:
(1)数据情况说明 (2)位置精度或称定位精度 (3)属性精度 (4)时间精度 (5)逻辑一致性 (6)数据完整性 (7)表达形式的合理性
因此,空间数据质量的好坏是一个相对概念,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针对性。尽 管如此,我们仍可以脱离具体的应用,从空间数据存在的客观规律性出发来对 空间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控制。
2.空间数据测量尺度
测量的尺度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层次,由粗略至详细依次为:命名或类型、次序、 间隔以及比率。
1)命名量 命名量属定性而非定量,是不能进行任何算术运算的符号或数, 如一个城市的名字。命名式的测量尺度也称为类型测量尺度,只对特定现象
2.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连接 在输人空间数据时虽然可以直接在图形实体上附加特征编码,但是当数 据量较大时,这种交互输人的效率就太低了。因此,可以用特定的程序把 属性与已数字化的点、线、面空间实体连接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