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电能》教案必修

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电能》教案必修

高中化学 2.2化学能与电能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 2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获得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2.形成原电池的概念;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过程与方法1.经历对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2.能对自己的探究原电池概念及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形成正确能源观..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概念与构成的条件..教学难点:用已经学过的有关知识探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条件和装置..教具准备:多媒体、烧杯、导线、电流表、铜片、锌片、石墨棒、稀硫酸..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动画展示:热电厂生产的过程板书一、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热能转化成机械能、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二、板书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原理与装置学生自学阅读课本P35第二、第三段..思考问题:教师播放投影片1.当氧化剂和还原剂直接接触进行反应时;化学能要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才能转化为电能..2.把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开;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两个不同区域进行..3.需要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架设桥梁使电子从氧化剂区域流向还原剂区域..4.考虑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环境;化学物质的选择..5.从电学角度考虑仪器选择和组装问题师生互动:1.学生活动形式:组成课堂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建立思维模型..2.挖掘学生已有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来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中的能量转化..3.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拆开的有关问题怎样实现上述想法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选择什么物质它们怎样给出和接受电子 ..师:能否将氧化反应区域和还原反应区域拆开这样在氧化反应区域和还原反应区域之间可能有电子流动;从而完成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板书实验设计:1. Cu-Zn原电池实验:① Cu、Zn分别插入稀硫酸中..② Cu、Zn同时插入稀硫酸中;但不接触..③将Cu、Zn用导线连接起来..④在Cu、Zn导线之间接电流表..⑤将Cu、Zn导线互换再接电流表..板书Zn片发生氧化反应; Zn:Zn -2e =Zn2-负极H+在Cu片上发生还原反应;Cu:2H++ 2e =H2↑正极师:很好;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Zn 2+ + 2H+ =Zn2++ H2↑板书实验探究2:2. Zn-Zn与稀硫酸进行实验..3. Cu-石墨与稀硫酸进行实验..在短时间内;不考虑氧气的作用4. Zn-石墨与稀硫酸进行实验..5. Fe-Zn与稀硫酸进行实验..6. Cu-Zn与乙醇进行实验..7. Cu-Zn与一个西红柿进行实验..8. Cu-Zn与两个西红柿进行实验上述实验及现象以表格对比的形式呈现出来..①两极材料不同的各种现象..②不同溶液的各种现象..③电极在同一容器和不同容器中的现象..化学用语化:将上述成功转化实验中的反应;用氧化反应式、还原反应式和总化学方程式的形式表示出来课堂小结板书1.归纳、概括形成原电池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知识拓展2.总结归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作电极..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3.抽象出原电池化学反应本质: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布置作业P39; T1..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从下列课题中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各种情况下观察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并探究其原因:1将一粒纯锌、一粒粗锌与铜丝分别放人装有稀硫酸的不同试管中;观察氢气产生的速率;2将铜丝取出;与纯锌粒接触后放人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氢气的产生速率及溶液有无颜色变化;3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试管中;滴人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最全版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最全版

课题〔高一〕化学能与电能梁秀红.人教社化学必修 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变关系及其应用。

2、知道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3、经过制作简略原电池的实验,认识原电池的观点和原理,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过经历假定与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总结解说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经过分组实验培育察看能力与剖析思想能力,提高与别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对我国电力情况的商讨和火力发电利害剖析及电池的开发,建立能源观、环保观、转变观,加强社会使命感。

(2)经过原电池实验设计领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与愉悦,以及化学在生活中的巨大适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课要点:初步认识原电池观点、原理、构成及应用。

教课难点:经过实验研究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变的实质。

教课方法:实验研究法——经过实验,剖析、议论、思虑、沟通、概括、小结教课器具:实验仪器: 250mL 烧杯、电流表、导线、小灯泡、金属夹实验药品:锌片、铜片、镁条、铁钉、石墨、稀硫酸、桔子电教设施:电脑、投影仪讲堂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引入】以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学生活动设计企图明确电力在此刻聆听、思虑、联想环节1道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能量的变社会的应用和作创建问化,如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化学能和电用。

题情形能之间是如何转变的呢?今日议论。

在我国,电能主要根源是什么呢?思虑、回复【讲】截止到2001 年我国发电总量中环节 2成立新思路,提出新的研究任务。

火力发电仍居主要地位,占 81.2 %。

火实现思想模式的力发电有哪些长处和弊端呢?剖析火变换,同时形成力发电的原理,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变高效利用燃料,方式是如何的?〔配火力发电流程图不浪费能源,积片〕极开发高效洁净【创建情形】图假定每个环节的能量转变学生进行简单计算燃料的意识。

高中化学必修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化学能与电能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3. 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化学能的定义和种类
2.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难点:
1.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计算
教学方法:
1. 讲授与示范相结合
2. 实验与讨论相结合
3. 案例分析与问题解答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实验展示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化学能的定义和种类
1. 讲解化学能的概念和种类
2. 示例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际应用
三、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 讲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2. 实验演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2. 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性
五、案例分析与讨论
1. 分组讨论化学反应能量示意图并解决相关问题
2. 汇总各组讨论结果,展示交流成果
六、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强调化学能与电能的关系及重要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相互转化过程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应用和意义。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

第二章第2節化學能與電能一、教材分析本節重點是原電池,應熟練掌握原電池的構成條件、正負極的判斷、電極反應的書寫、兩極現象、電子電流離子的移動方向、正負極的反應類型、原電池的簡單設計及原電池圖示的畫法。

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瞭解燃煤發電的流程及關鍵步驟2、掌握鋅銅原電池的基礎知識3、記住化學電池的本質4、瞭解常見電源能力目標: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化學興趣及嚴謹的化學治學態度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鋅銅原電池的基礎知識難點:鋅銅原電池的基礎知識四、學情分析我們的學生沒有平行分班,有實驗班,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實驗水準有較大差距。

學生對於原電池的瞭解限於普通原電池的外表結構,因此在教學中應該結合課本實例反復深入的講解和練習。

五、教學方法1.實驗法:原電池實驗應分組實驗。

2.學案導學:見後面的學案。

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六、課前準備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課本原電池基礎知識,初步把握原電池實驗的原理和方法步驟。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

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佈置:兩人一組,實驗室內教學。

課前打開實驗室門窗通風,課前準備好實驗儀器。

七、課時安排:2課時八、教學過程㈠燃煤發電的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能轉換為電能的關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探究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實驗順序金屬實驗現象結論或解釋(有關化學方程式)1.Zn、Cu分別插入稀H2SO4溶液Zn片Cu片2.Zn、Cu導線連接後插入稀H2SO4Zn片Cu片3.Zn、Cu導線連接後,再接電流錶,插入稀H2SO4 Zn片、Cu片嘗試填寫下表:電極材料現象電子得失電極反應原電池的電極(正或負)Zn片Cu片總的離子反應方程式思考:⑴電流方向?電子方向?陰陽離子流動方向?⑵原電池中如何判斷正負極?⑶正極金屬起啥作用?啥在正極上得電子?⑷正負極發生的反應類型?【知識應用】1、用下列物質設計一個原電池CuSO4溶液、ZnSO4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NaCl溶液、Fe棒、Cu棒、C棒、Zn片、Cu片、銅線、2、畫出裝置圖㈢、常見電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板書設計化學能與電能㈠燃煤發電的流程(二) 探究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化學能轉換為電能的關鍵㈢、常見電源十、教學反思在精講的同時一定注意學生的參與,題不在多要精挑題目做通講透,否則講得多練得多最後學生還是不懂因此求“悟”乃根本。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

2. 掌握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实验装置与材料:锌片、铜片、硝酸铜溶液、导线、电池、灯泡等。

3. 教辅资料。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小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回顾一下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并提出一些与化学能和电能有关的日常现象。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化学能的概念:化学能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蕴藏的能量,一般体现为燃烧、发光、爆炸等。

(2)电能的概念:电能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携带的能量,一般体现为电流做功、电流产生热效应等。

3. 实验演示(20分钟)(1)将锌片和铜片依次插入硝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解释锌片和硝酸铜溶液之间反应的化学能是如何转化成电能的。

(2)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通过导线连接到灯泡,观察灯泡的亮起情况。

解释电能是如何转化为光能的。

4. 知识总结(10分钟)对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关系进行总结,并强调化学能和电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拓展延伸(10分钟)举例说明其他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关系,例如化学电池、燃料电池等。

六、课堂练习(15分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化学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举例说明。

2. 电能是如何转化为光能的?举例说明。

3. 举例说明其他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关系。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问题。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口头讲解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了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和相互转化关系。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拓展延伸的环节,巩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化学化学能和电能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能和电能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能和电能教案主题:化学能和电能目标:了解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特点、相互关系以及应用。

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1. 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介绍2. 化学能和电能的特点3. 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4. 化学能和电能的应用教学方法:讲述、示范、实验、讨论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化学反应实验器材和试剂3. 电路实验器材和电池4. 课堂讨论问题教学步骤:第一节课:1. 通过幻灯片介绍化学能和电能的定义和特点;2. 分组讨论化学能和电能的区别和联系;3. 示范化学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4. 引导学生思考电能的来源和应用。

第二节课:1. 回顾上节课内容,澄清疑问;2. 示范电路实验,展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3. 分组讨论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过程;4. 总结化学能和电能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课堂讨论问题:1. 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环节?2. 化学能和电能的应用在生活中有哪些实例?3. 你认为未来化学能和电能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课后作业:1. 总结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关系,并写一篇阐述;2. 搜集有关化学能和电能应用领域的新闻报道,并进行分享。

评估方式:1. 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发言质量;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对它们的重要性和应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受限于时间和实验条件,仍有部分学生对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教学中进一步拓展。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今后教学的重点。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能与电能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能与电能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能与电能教学内容:化学能与电能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化学能的转化;2. 了解电能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3. 能够运用化学能与电能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能变化;2. 电能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难点:1.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2. 化学反应中电能的计算。

教学准备:1.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关实验器材;2. 相关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如燃烧木柴产生热量的过程。

二、化学能的转化1. 介绍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能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2. 通过实验演示化学能的转化过程,让学生理解化学能转化的原理。

三、电能的概念及应用1. 介绍电能的概念和计量单位;2. 着重介绍电能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如电解反应、电镀等。

四、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1. 介绍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关系;2. 设计实验,让学生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五、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化学能与电能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总结与讨论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学生自由讨论化学能与电能的相关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化学能与电能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掌握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化学能与电能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让学生理解化学电池的原理和应用。

让学生掌握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及其应用。

1.2 教学内容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化学电池的原理和应用。

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及其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化学电池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二章:化学电池的原理与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让学生掌握化学电池的分类和应用。

让学生了解化学电池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2.2 教学内容化学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化学电池的分类和应用。

化学电池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化学电池的分类和应用。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化学电池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电化学腐蚀的原理与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化学腐蚀的定义和类型。

让学生掌握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让学生了解电化学腐蚀的防护方法及其应用。

3.2 教学内容电化学腐蚀的定义和类型。

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电化学腐蚀的防护方法及其应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化学腐蚀的定义和类型。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化学腐蚀的防护方法及其应用。

第四章: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实验操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实验操作步骤。

让学生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4.2 教学内容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讲解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实验操作步骤。

通过操作练习,让学生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原理。

2. 掌握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电池的种类。

3. 能够分析生活中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实例,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原理。

2. 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常见电池的种类。

3. 生活中的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实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相互转化原理,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常见电池的种类。

2. 教学难点: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具体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相互转化原理,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常见电池的种类。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实例。

3. 利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问、解答疑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手机充电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关系。

2. 讲解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相互转化原理。

3. 讲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常见电池的种类。

4. 分析生活中的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实例,如电池使用、电动车充电等。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堂互动:提问、解答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习题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化学能与电能概念、电池种类等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能与电能》教材,提供基本的教学内容。

2.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电池工作原理等。

3. 视频资料:收集有关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实验或实例视频,增强学生直观感受。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论文和资料,为课堂讨论提供更多实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相互转化原理。

2. 第3-4课时:讲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常见电池的种类。

3. 第5-6课时:分析生活中的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实例。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教案标题:化学能与电能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原理。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与化学能和电能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化学能和电能的定义和特征。

2. 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原理。

3. 化学能和电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原理。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化学能和电能的相关示例和案例。

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他们对化学能和电能的理解和认识。

2. 引发思考:举例说明化学能和电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化学能和电能的定义和特征。

2. 分析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原理,包括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一些与化学能和电能相关的案例,例如电池的工作原理、火箭燃料的燃烧过程等。

2. 分析这些案例中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过程。

四、实验操作(20分钟)1.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例如利用电池驱动小灯泡发光。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其中的化学能和电能转化过程。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关系。

2. 强调化学能和电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六、课堂练习(15分钟)1. 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2. 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疑惑。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强调学生复习和预习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从实际问题中理解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过程。

2. 实验操作环节要确保安全,遵循实验守则。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设计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设计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设计一、教案设计目标1.了解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掌握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3.培养学生探究和实验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化学能的概念和特点;2.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3.蓄电池的原理和应用;4.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三、教学过程设计1.热身(10分钟)让学生回顾过去所学的化学知识,思考一下化学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电能和化学能的定义及其异同,并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化学能和电能的例子。

3.拓展(30分钟)a)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探究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转化为电能,引导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过程。

b)引导学生观察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了解其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c)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蓄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了解不同种类的蓄电池有不同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d)引导学生比较电池和电解池的异同,明确两者在能量转化方面的差异。

4.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蓄电池的原理和应用、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等方面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5.总结(10分钟)通过对讨论结果的总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并强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探究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过程。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激发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实验操作记录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记录的准确性。

2.讨论能力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发表的言论和观点的合理性和深度。

3.总结提问评估:通过提问或小结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对化学能与电能的理解程度。

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2.了解和分析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原理;3.掌握常见的能量转化和电能的应用。

教学重点:1.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2.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原理。

教学难点:1.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原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1.电磁炉、电热水壶等电器;2.化学反应实验装置;3.能量转化实验装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如何简单、生动地引入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二、讲解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20分钟)1.通过实际例子和图表,向学生介绍化学能和电能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三、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原理(30分钟)1.通过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示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守恒的原理。

2.对于能量转化的实验,可以进行燃料燃烧释放热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实验。

3.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实验结果的总结,进一步理解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原理。

四、能量转化和电能的应用(30分钟)1.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向学生介绍能量转化和电能的应用,如电池驱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等。

2.引导学生讨论能量转化和电能应用的优缺点,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未来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五、小结与巩固(10分钟)1.教师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小结,通过提问检测学生对于化学能与电能的理解。

2.开展课堂互动和答疑环节,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10分钟)1.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2.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和分析能量转化和电能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际应用案例结合,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了解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原理,以及能量转化和电能的应用。

课堂中引入的实验和实际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另外,课后习题的设计和作业布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高中化学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板块: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2》2.年级:高一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章节:第二章第二节5.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2)初步学会电极反应式及原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通过学生的猜想、设计、实验、结论、运用等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火力发电利弊分析及电池的开发,增强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2)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情感。

2.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原电池原理、原电池组成条件。

【教学难点】原电池组成条件的探究。

本节课是《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一课时,只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原电池的定义、工作原理以及构成条件这些基本要素。

第二课时主要是介绍发展中的化学电池。

对原电池的更深层次理解、应用,在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将会进一步学习。

3.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已经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的知识,通过物理学习已掌握了电池中电子的流动方向、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已充分认识到电的重要性,知道一些获取电能的方法,使用过干电池、锂电池等电池。

4.设计思路: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情,我将本堂课分成了四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心有千千结。

通过学生自学,了解我国发电总量的构成、火力发电的利弊。

提出能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过渡到第二个板块:交流对对碰。

在这个板块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质疑、分析,动画演示等环节得以突破。

第三个板块:探究尖尖角。

采取了探究式的方法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进行教学。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化学能与电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2. 掌握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和过程;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和关系;2.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和实例;3. 化学能与电能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问题导入课题:当我们放电池时,为什么电池会发出电流?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Step 2:课堂讲授(25分钟)1. 化学能的概念及种类(10分钟):a. 化学能是物质内部存在的一种能量,是物质变化能够释放的能量。

b. 化学能的种类有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2. 化学能与电能的关系(5分钟):a. 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例如化学电池中的化学反应能够产生电能。

b.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是通过电子的流动来实现的。

3.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和实例(10分钟):a. 化学电池原理:化学反应导致电子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电流。

b. 实例: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Step 3: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他们自由讨论以下问题:1. 除了化学电池,还有哪些常见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例子?2. 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吗?如何实现?Step 4:小组报告(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报告讨论的结果,并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补充。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课堂内容,强调化学能与电能的关系和转化原理,以及相关的应用领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堂讲授内容清晰明确,结合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关系。

小组讨论和报告环节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也注重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化学能与电能。

化学反应与能量是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着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决定了本节学习的重要性。

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又是为学习“电化学基础”奠定必要的基础。

2、内容选取
课程标准关于化学能与电能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在本模块中只要求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认识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本节根据学生对“电”的感性认识及其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转化问题产生的兴趣,通过看“鸟巢和水立方”的夜间照片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
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研究之中,并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原电池概念。

在学生认识原电池概念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发现原电池的部分构成,根据各对比组不同现象对比得出相应结论。

然后综合结论发现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3、教学策略
⑴.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节教学中采用了“自学——引导”和“演示探究——分组探究”等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科学严谨态度,合作团队精神。

⑵.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积极性。

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⑶.学生发现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后,自制水果电池,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

4、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常见的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方式;
⑵理解原电池原理;
⑶发现原电池构成部分。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⑵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精神
⑶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⑵经历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勇于探索问题的本质特征,体验科学过程及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构成部分。

教学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
预习、实验探究、讨论、启发、讲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工具
实验仪器、多媒体教室,另附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看“鸟巢和水立方”夜间照片(幻灯片),问如果没有电能,“鸟巢和水立方”有这么漂亮吗?再举例说明生活中电能的应用。

在前面我们学了“化学能与热能”知道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那电能是怎样的能源呢?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吗?这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吧!(幻灯片)
板书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阅读教材第39页资料卡片了解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设疑电能既然是二次能源,那哪些一次能源可以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电能呢?大家看2001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幻灯片)。

火力发电估计在2050年前后仍将居于首位。

火力发电(火电)的原理是怎样的呢?
解释火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幻灯片)
学生讨论火力发电原理,分析火力发电利与弊。

启发思考其中燃烧是使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那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有没有联系呢?电流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剂与还原剂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电子转移引起化学键的重新组合,同时伴随着体系能量的变化。

如煤的燃烧、铝与盐酸反应放热。

但它们都是
氧化剂与还原剂直接接触发生反应。

电流的形成条件是电子定向流动。

引导思考如何让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得失的电子定向流动,形成电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就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并使其间的电子转移,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电流。

我们可以设计出这样的一种装置吗?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板书一、化学能与电能
演示探究1、把铜片放入稀硫酸,看现象;接着把锌片放入稀硫酸,看现象。

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幻灯片)
学生板演离子方程式
演示探究2、把铜片和锌片放入稀硫酸用导线连接起来,看现象;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幻灯片)
演示探究3、把铜片和锌片放入稀硫酸用导线把电流表连接起来,看现象;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幻灯片)
分享实验结果看(幻灯片)解释,学生相互交流。

然后完成(幻灯片)表格内容。

找学生板演,共同得出原电池定义。

学生板演
共同总结见(幻灯片)
板书(一)、演示探究原电池
原电池的定义: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原电池的电极名称、电极反应
学生板演锌片:Zn-2e- == Zn2+(氧化反应)(负极)铜片:2H++2e-==H2↑( 还原反应) (正极)评价鼓励加表扬。

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的设计,这种装置就叫原电池,那么原电池到底有哪些部分构成呢?下面看大家能不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找到答案。

分组要求各小组先自己探究,如实填好相应表格;然后按大A组与小a组合作探究,大B组与小b组合作探究,大C 组与小c组组合作探究,大D组与小d组合作探究分别比较得出相应结论,共同完成表格所有内容。

学生探究适时给予指导。

找学生代表展示表格,进行比较,然后归纳总结,学生代表发言。

归纳总结原电池是有哪些部分构成的。

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很多技术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板书(二)、原电池构成部分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极形成闭合电路。

④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设疑通过大家对原电池的定义以及是有哪些部分构成的已经有所了解,那自制一套水果电池装置行吗?(幻灯片)
水果电池展示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预习本节后续内容,完成与本堂课内容有关的习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离子方程式:Zn+2H+ == Zn2++H2↑(学生板演)(一)、演示探究原电池
1、原电池的定义: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电极名称(学生板演)
锌片:Zn-2e- == Zn2+(氧化反应)(负极)
铜片:2H++2e-==H2↑(还原反应) (正极)
(二)、学生探究原电池构成部分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极形成闭合电路
④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教学反思
一.公开课如时装表演,代表了平时课堂的发展方向。

当然,公开课的准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非一般课
堂所比拟。

公开课的主导思想是以最新的理念做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设计课堂,以师生互动为重要特征。

这种主导思想正是我们平时课堂的发展方向,平时课堂虽然不必那么绚丽多彩,但至少在主导思想上应该向着公开课努力,。

例如,《化学能与电能》这一节课,实际上它的主导思想就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探究学习,积极建构知识。

平时上课也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知识,在主动探究中获得学习的快乐而不是满堂灌,君不见还有多少课堂还在给学生从头到尾在灌输?
二.创新是公开课的追求,也是课堂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

《化学能与电能》这节课第一次对学生分组探究作了创新。

这次让学生分为两人一小组,四人一大组分别探究不同的实验。

然后大A组与小a组合作探究,大B组与小b组合作探究,大C组与小c组组合作探究,大D组与小d组合作探究分别比较得出相应结论。

最后综合各大组的结论归纳出原电池的构成部分。

对与学生自己没有亲自探究的实验,可以到其他同学去看,为了方便观察与交流,特意设定固定的组别方阵。

三.把公开课摄制成录像课,又好比把剧本拍成电影。

它具有更多的创新成分,更多要注意的细节。

客观条件需具备:多媒体教室,好的摄像机,专业拍摄人员,还要对
本堂课的重点镜头在哪里要清楚。

例如,学生探究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还是不偏转,镜头很难全部体现出来;还有镜头为了跟踪教师又忽略了大屏幕内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