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贞节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中国古代贞洁观念
中国古代贞洁观念
中国古代的贞洁观念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在宋代以前,妇女的贞节观相对较为宽松,对再嫁并不持强烈的反对态度。
例如,先秦时已有“贞女不更二夫”,“从一而终”的伦理观念,《仪礼》中已把再醮称为再醮。
然而,宋代以后,由于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妇女贞节观念逐渐严格,对寡妇和妇女再嫁的限制也逐渐增多。
宋代的妇女贞节观念相较于前代有所强化。
程朱理学明确提出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观点,把女性的守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社会对女性守节的看法。
同时,国家政策也对此类行为给予了支持,政府会通过奖励粮食、金钱、免除徭役等方式表彰女性的贞节行为。
除了政策支持外,宋代还通过书籍读物来教化女性贞节观念。
这些书籍在当时被广泛阅读,对女性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贞洁观念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经历了由宽松到严苛的变化,对女性的要求逐渐严格。
中国古代的的贞节观念
中国古代的贞节观念摘要:贞节观的产生是为专制主义统治模式寻找合理性的依据。
自从人类社会跨入私有制的大门 ,女性的贞节就不再是她们单纯的个人修养问题 ,而演化成了整个社会的问题 ,演变成了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安定社会的政治手段。
所以在封建社会中,贞节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大力鼓吹 ,并从道德伦理上升为政治伦理,成为统辖全民思想的核心之一。
所以 ,从贞节观产生的目的来看 ,它对婚姻家庭的稳定具有维护功能;从它产生的男尊女卑的基础来看 ,它必然对女性、对女性的人性具有极大的压制作用。
同时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 ,贞节观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女教 ,已外化为一种社会行为规则。
关键词:贞洁观、古代的发展历程、贞洁观与婚姻家庭发展历程:1、贞节观念萌芽于先秦时期。
宗法制度确立以后 ,妇女地位不断低落,婚姻也开始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来决定,然而氏族社会婚姻生活的流风余韵至周代还很浓重,周代男女恋爱择偶尚有一定自由,男女活动的天地极为广阔,当时妇女改嫁之事颇多,甚至存在着“人尽夫”的观念。
但是,随着宗法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儒家礼教的产生,周代后期特别是战国时期,贞节观念开始萌芽 ,守节被定为妇女应该恪守的道德教条。
2、秦汉至五代是贞节观念由宽泛到严格的过渡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为巩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继续强化宗法制度,维系父系血统的继承权要保证父系血统的纯正,就要重视女子的贞洁,保守女子的节操。
于是社会上的贞节观念开始明确。
刘汉王朝,尊崇儒术,推重礼法,沿袭了秦代褒奖贞节的传统,并以官方名义正式褒奖贞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又十分尖锐和复杂,各统治集团,包括汉化少数民族统治集团,都要起劲地表彰节烈,企图让人们像妇女守节那样效忠于他们自己以维护其政权的稳固。
因此,这一时期的贞节观念仍呈一种日渐增强的趋势。
南北朝时期还出了不少烈女。
隋唐时期从一而终的贞妇已经受到社会舆论的推崇,由于社会上以贞节作为判断妇女善恶的重要依据,格守贞节,从一而终的观念已经浸透妇女们的心坎,不少中毒很深的妇女,甘心为封建贞节观殉葬。
中国古代婚恋观念的变迁
中国古代婚恋观念的变迁唐代是中国继汉代之后的另一个盛世,国力的强盛,使得社会和文化都呈现比较多元而且开放的现象,性和婚姻的自由度也是如此,可是到了宋朝中期以后,中央集权的强化以及理学思想盛行,社会收到严密的控制。
在封闭、禁锢的社会环境下,男女关系及性活动受到最严重的压抑和扭曲。
中世纪中国的性文化的转折是一个从开放到禁锢的发展阶段。
历史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向前发展的,人类的性文化也经历了一个“开放—禁锢—开放”的转折。
从开放到禁锢的转折,在中国大致是从唐代到宋、明之间发生的,这个时期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界。
在原始社会,人类实行群婚杂交,“昔太古常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这是够“开放”的了。
但是,群婚杂交不利于后代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人们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步建立了婚姻制度。
婚姻制度的实质是人类对于性交范围的限制,这是一种合理的、进步的社会控制。
这种控制,起初是和性的适度开放与自由并存的,这就造成一种比较健康与合理的社会氛围,具有代表性的时代是中国的唐代。
可是到了宋朝中期以后,由于封建礼教的盛行,朝廷统治的严酷,使“性”的社会控制一步步走向极端,从而形成了性禁锢。
唐代的婚姻制度和性文化大唐帝国的统治有三百年之久,它正值辉煌的封建盛世,疆土开拓、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它在各方面都实行着比较开明、开放的政策。
唐代社会是以特有的开放风气着称于中国的,在性方面也是如此。
这种性开放,不是像处于文化水平低下状态的原始社会的那种群婚杂交,而是文化水平发展到较高程度下的性开放。
永泰公主墓壁画《九人宫女图》局部)唐朝把中国农耕文明推到了鼎盛时期,是中华民族辉煌的年代,是中国文化灿烂的时代。
当时的婚姻相当开放,婚姻的结合有一定的自由,婚姻中性爱的成分很多,婚姻的解除和再婚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唐代,男女之间的接触、交往比较自由、公开,不拘礼法,比较符合人性的自然发展,无论是宫廷、官宦、民间都是如此。
古代妇女守节、殉节观念的演变
古代妇女守节、殉节观念的演变“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这是毛泽东在《七律·答友人》一诗中的名句,说的是一个古代的故事:唐尧将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虞舜,后舜外出巡视,死于苍梧,她们二人赶到南方,哭得死去活来,泪染竹子成斑,因称斑竹或潇湘竹。
后来她们二人俱投江而死。
《列女传》、《博物志》、《述异志》等俱有记述。
过去许多人认为娥皇、女英二人自杀是忠于爱情的表现,实际上,这是中国建立起夫权社会后,妻子为夫殉节的一个反映。
位于甘肃、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位于山东、苏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都先后发掘出有夫妻或大人小孩合葬墓,往往是一次葬。
这些都是属于中国原始社会后期的文化。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一文中提到所有制的起源时说:“它的萌芽和原始状态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孩子是丈夫的奴隶,家庭中的奴隶制(诚然,它还是非常原始和隐蔽的)是最早的所有制。
”上述马家窑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都属于原始社会后期,在那里发现夫妻合葬墓正是以丈夫为中心、妻子是丈夫的奴隶的证明。
由此,产生了妇女的守节、殉节的观念。
妻子为了表明自己是属于丈夫的,要永远忠诚于丈夫,丈夫死了也要跟着去,这就是殉节。
这种思想,后人又大加宣扬。
《周易》:“妇女贞洁,从一而终。
”《礼记》:“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仪礼》:“夫者,妻之天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妻为逃嫁,子不得母。
”《后汉书·列女传》:“妇无二适之文”,“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等等。
妇女为夫守节、殉节有两种:一种是帝王、贵族、大官僚死后,其妻、妾、宫女、侍婢守节或殉节,这是被逼的;另一种是妇女受封建道德观念毒害,在当时社会舆论及社会风气影响下,“自愿”守节或殉节的。
中国自从夏、商王朝以后,人们就逐渐形成臣、子、妻要服从君、父、夫的观念。
到了战国后期,集法家大成的韩非对此加以理论化,他在《忠孝》篇中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中国风俗史之再婚习俗
1、贞节观念的演变
——妻者,齐也,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 妻者,齐也,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妻者 死不嫁。 礼记郊特牲 郊特牲》 死不嫁。《礼记 郊特牲》
女传》 女传》
——适人之道,一与之醮,终身不改。刘向《列 适人之道,一与之醮, 刘向《
——《礼》: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 《 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 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 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班
([清]青城子《志异续编》卷三) 青城子《志异续编》卷三)
荆溪某氏,年十七适仕族某,半载而寡, 荆溪某氏,年十七适仕族某,半载而寡,遗腹产一 氏抚孤守节,年八十余,孙曾林立。 子。氏抚孤守节,年八十余,孙曾林立。 临终,召孙曾辈媳妇,环侍牀下, 吾有一言, 临终,召孙曾辈媳妇,环侍牀下,曰:“吾有一言, 尔等敬听。 众曰: 氏曰: 尔等作我家妇, 尔等敬听。”众曰:“诺。”氏曰:“尔等作我家妇, 尽得偕老百年,固属家门之福。倘不幸青年居寡, 尽得偕老百年,固属家门之福。倘不幸青年居寡,自量 可守则守之,否则上告尊长,竟行改醮, 可守则守之,否则上告尊长,竟行改醮,亦是大方便 众愕然,以为惛髦之乱命。 事。”众愕然,以为惛髦之乱命。 氏笑曰: 尔等以我言为非耶?守寡两字, 氏笑曰:“尔等以我言为非耶?守寡两字,难言之 我是此中过来人,请为尔等述往事。 众肃然共听。 矣。我是此中过来人,请为尔等述往事。”众肃然共听。 我居寡时,年甫十八。因生在名门,嫁于宦族, 曰:“我居寡时,年甫十八。因生在名门,嫁于宦族, 而又一块内累腹中,不敢复萌他想。然晨风夜雨, 而又一块内累腹中,不敢复萌他想。然晨风夜雨,冷壁 孤灯,颇难禁受。翁有表甥某,自姑苏来访,下榻外馆。 孤灯,颇难禁受。翁有表甥某,自姑苏来访,下榻外馆。 于屏后觑其貌美,不觉心动。夜伺翁姑熟睡,欲往奔之, 于屏后觑其貌美,不觉心动。夜伺翁姑熟睡,欲往奔之, 移灯出户,俯首自惭,回身复入;而心猿难制, 移灯出户,俯首自惭,回身复入;而心猿难制,又移灯 而出;终以此事可耻,长叹而回。如是者数次,……因 而出;终以此事可耻,长叹而回。如是者数次,……因 此知守寡之难,勿勉强而行之也。 此知守寡之难,勿勉强而行之也。” 命其子书此,垂为家法,含笑而逝。 命其子书此,垂为家法,含笑而逝。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贞节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特别是在儒家传统和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下,贞节观一直被视为女性美德和道德准则。
然而,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作品中,贞节观的表现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中贞节观的变化和演变,并思考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20世纪初,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冲击。
封建社会秩序的崩溃、西方文化的涌入以及革命思潮的兴起,都给传统的贞节观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一些作家通过描写女性追求自由和个人解放的形象,对传统的贞节观提出了质疑。
例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女性形象阿Q的妻子贾妮儿,通过与人同居而打破传统的贞洁观念。
这种写作手法旨在探讨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束缚以及她们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
然而,尽管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中对贞节观进行了挑战,但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传统的贞节观再次受到重视。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许多文学作品强调家庭、忠诚和传统的美德。
乡土文学作家沈从文就在他的小说《边城》中展现了女性的贞节观。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孙思邈,在面对外界的压力和诱惑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贞操,并展现了传统美德的典范形象。
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传统道德和贞节观的重视与追求。
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传统的贞节观被质疑和挑战。
一些文学作品开始探讨女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和责任,强调妇女的解放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这些作品中,女性形象不再仅仅是传统道德的化身,她们成为了具有独立思想和行动能力的现代女性。
例如,《白毛女》这部京剧改编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女性在革命斗争中的艰难成长历程。
主人公六欲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爱情与幸福,这被认为是对贞节观的新解读。
在19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更加显著的转变。
传统的贞节观和性道德逐渐被商业化、消费主义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所冲击。
贞节的说法
贞节的说法贞节的说在法古代尤其盛行,各地都有贞节牌坊,用于褒奖那些从一而终的下层妇女。
在文革破“四旧”时,这些贞节牌坊被砸,几乎丧失殆尽,不然怎么会叫旧风俗、旧习惯、旧思想、旧文化呢?一些具有史学价值、文物价值、甚至考古价值的东西被砸了,剩下的都是些红得发紫的东西,实在有点悲哀。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礼教残酷地束缚着广大劳动妇女,多数妇女把贞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因失身而寻短见的妇女不计其数,这是正说。
还有一些骂人的话,如“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意即,当了婊子的人就不配立贞节牌坊,这是从侧面烘托贞节的重要性。
封建社会如此漫长,这就注定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个男权社会,所谓三从四德(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纲五常(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从一而终等,都是统治者和社会为她们打造的枷锁,说是骇人听闻一点也不夸张,人性不仅被压抑,而且被摧毁,当然更谈不上人权了。
天子后宫三千,大臣妻妾成群,貌似公允,天经地义,等级森严,富贵悬殊,似乎一切的一切都顺理成章、无可厚非。
汉代某帝,赐面首(男妃)二十人给其妹纵欲淫乱。
宋代程朱理学的核心人物之一朱熹,按理当为表率,据说在上任途中还是带走了一名小尼姑。
明代末期宫中的“房中术”日盛,帝王将相多卷入其中,这自然是亡国的先兆。
近代两个反封建的旗手,连他们的夫人也未能反封建,大概都从一而终了。
现代军阀扬某,妻妾儿女连自己都说不清,数不过来。
当代,但凡落马贪官,无一不和情妇挂上钩来,所谓先进性尽被染指,实在是搪塞舆论,自欺欺人。
其实,所谓贞节,仅仅是对下层百姓而已,绝不包括达官贵人。
由此看来,所谓有其上必有其下,有其父必有其子是毫无疑问的了,当人们再次想到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至理名言时,禁不住大彻大悟,那些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人,原来都是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历朝历代,乱从上起,下层也如法炮制,所谓贞节也就贬值了,只有在民间,在社会最底层,贞节才桎梏着广大妇女。
中国贞节观念的变变迁
在古代男权社会中,贞节观念好似勒在古代妇女脖子上的一条绳索。
它既是对女性进行单方面性禁锢的武器,也是长久以来形成的陋习在观念上的表现。
贞节,就是要求妇女保持性的纯洁和专一。
从先秦时代起,贞节观念和与之相应的行为一直延续了二千多年,自始至终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甚至还向下延伸了很长时间。
其中贞节观念的流弊以其极大的渗透力给各时代的女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束缚与影响。
要求妇女奉行贞节道德是父权制形成的产物。
贞节观是男权社会用以剥夺女性爱情、婚姻权利,对妇女进行单方面性禁锢的得力武器。
在贞节观念流行的时代,女性的生活与之紧密相联,厚重的贞节之墙严重地包裹着女子的情爱本性。
对女人坚守贞操的自觉要求始于西周初年。
《周易》有言:“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就是说,男女相处,女人做到恒久就会大吉大利,而男人对女人恒久,反而有凶灾。
这在事实上已经是对女人坚守贞操的自觉要求了。
春秋时代的“易传”对此作了更为明确的表述:“女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对女人守贞的基本要求就是“从一而终”。
周朝人对“淫”的理解,主要限于女子,至于淫男,虽有称谓,但很少被指责罚惩。
由于女人的性欲被视为邪恶的根源,所以周朝人甚至将一女事二男也称为淫。
有时,即使女人本身没有要求性满足,而只是引起男人的性欲,也被视为“淫邪”女子,俗称“狐媚子”、“狐狸精”。
秦穆公的女儿辰嬴曾先后事晋惠公、晋文公,于是,当晋大夫议立嗣子时,便以“为二君嬖,淫也”为由,不立其子。
在先秦早期文献中,已出现“贞女”的记载,《周易》中虽有褒扬贞操的言辞,但对寡妇改嫁却没有严格的限制,相反还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少女婚前还享受一定程度的性自由。
秦汉两代的统治者都提倡惩淫和防淫。
从秦始皇开始,帝王后妃日益增多,为了防止宫女淫乱,便不断扩大宦官队伍。
汉武帝还发明了用“守宫” 虫来防止女淫的办法,即,将一种名叫 yan 蜓(俗称壁虎)的虫子用朱砂喂养,然后将变红的蜒捣碎点在宫妃身上,倘若红点消逝,便证明某宫妃有淫乱行为。
从《史记》看西汉中期之前的贞节观
2013年第4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NO一4 2013
疹驴(驴总疥第疥12疥6期疥)疥疥驴驴痧妒痧妒G谚UA妒NG妒XI驴JI移AO移YU切XU切EY叼UA叼N X叼UE切BA谚O叼叼叼切切叼切(S叼eri切al叼NO叼.1叼26叼) 叼蝴
从《史记》看西汉中期之前的贞节观
冯宇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37000)
同时代的匈奴人,则一直延续着古老传统: “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目的是 “恶种姓之失也”。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西汉。(《史 记·匈奴列传》)
二、秦始皇的贞节意识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第一次把妇女贞节道德 提倡变为法律强制。
秦国位处西部,临近匈奴,受其影响较大,《商 君列传》中商君言日:“始秦戎狄之教,父子无别, 同室而居”,是当时秦国真实情景的写照。自商鞅 始,才“更制其教,而为男女之别”。但上层社会风 气大约非常混乱,《吕不韦列传》中记载,始皇母 “时时窃私通吕不韦”,“始皇帝益壮”,仍“淫不 止”,后竞与假宦官缪毒生了两个孩子,可见当时 风气。而从秦始皇的态度来看,乍一掌权,即夷缪 赛三族,杀二子,迁太后于雍。虽主要是维护自己 的地位,但这也可看出始皇帝对贞节的要求。
另外,西汉妇女不管出身如何,在婚姻中都具 有自主的权力。虽然父母兄长在其中具有决定权, 但妇女本身的意见也有很大作用。她们可以自由 选择婚姻对象。外黄富人女嫁庸奴,就“亡其夫”, 最后“嫁之张耳”;卓文君寡居在家,相如来饮卓 氏,“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 奔相如”;又如汉武帝姊平阳公主与前夫离婚,欲 嫁大将军卫青。妇女也可以主动离婚,如上面的富 人女,再如《汉书·朱买臣传》中因朱买臣家贫,其 妻就主动请去。妇人离婚后再嫁也不受歧视。男子 聘妻绝不考虑是否有过婚史,是否处女。即使大官 贵族,也经常娶结过婚的女子。《陈丞相世家》中张 负孙女五嫁,而陈平欲得之。即便王室纳妃,对这 一点也毫无芥蒂。高祖妃薄氏,曾为魏王豹姬妾, 淮南王刘长之母,也曾是赵王张敖的美人;景帝王 皇后入太子宫前,曾嫁与金王孙,生有一女;武帝 妃李夫人,人宫前为娼妓。当时社会对这些也完全 可以接受,《外戚世家》里,武帝就“自往迎取”母亲 王皇后与金氏所生之女,号之为“修成君”。再如景 帝王皇后之母臧儿也曾改嫁。当时所要求的,大概 只有妻贞,对于童贞和从一之贞,都没有要求。
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是扭曲的?浅谈下“贞洁观念”的纠正之旅
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是扭曲的?浅谈下“贞洁观念”的纠正之旅序言:在中国古代的“礼教观念”中,“贞洁”一般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道德上没有污点,指这个人纯正高洁,乃是一个十分“正能量”的礼教观念。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封建时期的“贞洁观念”却赫然变成了荼毒旧社会女性的工具之一,甚至让古代女性把“贞洁”看的比生命还重要。
直到步入现代社会以后,这种扭曲的“贞洁观念”才得以被纠正,演变成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贞洁观念”。
封建时期代表女子“守贞”的贞洁牌坊古代女性的“贞洁观念”有多扭曲?所谓现代意义上的“贞洁观念”,大体上也就是“贞男洁女,双处而婚,齐心合力,守护纯真”。
字里行间凸显的都是“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把男女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去考量,也正是古代“儒家道德”体系中所推崇的真正的“贞洁”。
可是,在古代封建时期,古人的“贞洁观念”却全然不是这么回事,在他们大多数人的意识里,“捍卫贞洁”完全就是独属于女性一个人的义务,也是每一个女性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以至于就连封建时期的女性自身,都抱着一样的想法,把“贞洁”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也就形成了一种很扭曲的“贞洁观念”。
《竹叶亭杂记》典籍插图就好比清人“姚远之”所著的《竹叶亭杂记·卷七》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道光十一年辛卯......大水时,一女子避未及,水几没腰。
有一人急援手救之,女子乃呼号大哭曰:‘吾乃数十年贞节,何男子污我左臂。
’遂将同被灾者菜刀自断其臂,仍赴水而死。
”意思就是在清朝道光十一年,因海水倒灌,沿江一带多有水灾,有一名女子因未能及时避险,导致被洪水困住,就在水快要淹到腰部的时候,被一名男子及时抓住她的左臂,把她给救了出来。
可是呢,这名女子却并没有显露出劫后余生的喜悦,反而嚎啕大哭,一边哭还一边说她苦心守了数十年的贞洁,全被这名男子给毁了。
而后先是用菜刀自断左臂,但仿佛这样还不能弥补她毁掉的“贞洁”,继而又再次投身到滔滔洪水当中,自尽而亡。
中国古代的贞节文化崇尚贞操与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的贞节文化崇尚贞操与女性形象中国古代一直以来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其中贞节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贞节文化强调女性应该保持纯洁和忠贞,讲究妇德女德,并对女性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贞节文化内涵及对女性形象的塑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中国古代的贞节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尤其在封建社会中更为盛行。
由于封建社会的特殊结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影响,贞节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
在封建社会中,男性的家族地位和尊严往往与女性的贞节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个家族的延续和辈份地位都依赖于女性的贞操。
因此,妇女被赋予了维护家族声誉和传承家族血脉的重要使命。
这种观念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并一直延续到现代。
二、贞节文化内涵贞节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对婚姻和性纯洁性的追求,以及对女性的忠诚、贞洁和道德品行的要求。
关于婚姻和性纯洁性的追求,中国古代的贞节文化强调女性应该矢志守贞,即保持婚前和婚后的贞洁。
这是因为,只有保持纯洁可以展现女性的高尚品德,同时也是对家族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贡献。
对女性的忠诚、贞洁和道德品行的要求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贞节文化的核心价值。
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尽职尽责,忠于丈夫与家庭。
同时,她们还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行,以示贞节高洁的形象。
三、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贞节文化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女性的期望与评价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妇女是否具备贞节美德被视为她的最高荣誉。
贞节被视为一种妇女的身份象征,同时也是她们获得社会地位和尊重的重要途径。
一位贞洁的妇女往往会被视为贤良淑德的楷模,受到社会的崇敬和赞扬。
正因为如此,许多古代文人、诗人和书法家纷纷以贞节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
他们通过诗词、书法等艺术形式描绘了那些坚守贞节美德的女性形象,使这些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代表。
尽管贞节文化对女性形象有一定的限制,但它也是中国古代女性力量和价值的象征。
贞节观发展历程
贞节观发展历程
贞节观是一个社会文化观念,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在不同的时期和文化环境下,贞节观的内涵和表达方式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在古代社会,贞节观往往是与封建礼教相联系的,女性的贞节常被看作是家族和社会荣誉的象征。
在这种观念下,女性被期待以身体为代价维护家族的名誉,遵守严苛的道德规范。
违背贞节的女性常常会受到社会的谴责甚至是残酷的处罚。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贞节观开始面临挑战和变革。
封建制度的解体和性别平等的呼声使得女性开始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贞节观的内涵也逐渐从单纯的道德规范转变为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尊重。
女性开始主动表达对自己身体和生活的掌控权,对传统贞节观的束缚产生了反思。
在当代社会,贞节观进一步发展和多元化。
性别平等、女性权益和性自主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
人们认识到,贞节观不应限于女性,男性同样应该体现对自己身体和精神的自主和尊重。
同时,对于性的开放和多样性的接纳也成为了社会的新趋势。
然而,传统的贞节观念在某些地区和文化中仍然存在,并且对女性产生压力和歧视。
贞节观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观念碰撞的过程,需要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只有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贞节观才能更好地发展并得到不同群体的认可。
贞节观发展历程
贞节观发展历程贞节观,是指对女性的纯洁、自律和廉耻的要求和价值观。
贞节观的发展历程可以追述到古代,经历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变动,塑造了当今社会中对贞节观的认识和评价。
下面将以历史为线索,简要概述贞节观的发展历程。
古代贞节观早起于封建社会,封建家庭以男权至上,妇女的地位低下,男人则特别看重女性的贞洁,将贞节视为家族的光荣和尊严。
女性被视为男性的私有财产,他们婚前婚后都要遵守出嫁时所立的贞操标准,以此来维护男性的地位和家族的宗法秩序。
善良、贞洁是古代社会对女性的默认要求,但是女性贞节的标准却以贞献作为核心,将其视为女性修身立命的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对贞节观的看法也有所改变。
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女性开始追求自己的自由和独立。
她们反对被束缚在封建的思想和制度中,开始主张对自己的身体和感情的自主权。
贞献作为标准开始受到质疑,人们开始呼吁以女性的人权为出发点,扩大对贞节观的认知。
这也是对传统观念一种进一步的改变,给予女性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然而,贞节观的传统认知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
贞节观在一些地区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
一些保守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依然对女性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
此外,现代媒体和商业化对贞节观的宣扬也给年轻女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一夜情和随便恋爱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贞节观也开始被重新定义,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个人的价值和意愿,推崇自由和多元化。
然而,贞节观的重要性仍然被一些人们所认同,不同国家的法律和习俗仍然强调女性的贞操。
尊重和强调贞节观在一些文化和地区被视为妇女地位的重要保障。
同时,在男性社会中,以贞洁为评价标准对女性具有深远的影响。
女性被要求保持贞洁,并被加以严格的社会压力和监管。
尽管目前大多数地区已经形成了更为开放和包容的社会氛围,但是贞节观的影响仍然深远。
总之,贞节观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
从家族和封建社会的崇尚,到现代社会的追求自由和平等,贞节观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多元的概念。
古代贞节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古代贞节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张涛
【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1(000)002
【摘要】<正> 所谓贞节,就是指女子不改嫁或不失身。
在古代宗法制度下,贞节观念曾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特别是妇女,留下了一段段辛酸、悲楚的历史。
今天,探究古代贞节观念的演变过程,将有助于我们搞好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总页数】6页(P95-100)
【作者】张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再论我国古代坐具型式的演进:古代椅子的发展演变 [J], 龙彬
2.古代散文"发展演变"的理念与实践——以刘振东等《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为例证 [J], 阮忠
3.中国古代捶丸发展与演变的考古学观察--兼及古代体育史有关研究方法的思考[J], 崔乐泉
4.中国古代巫傩舞蹈文化的发展演变 [J], 刘佳乐
5.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演变与传承--读《中国古代文化史》有感 [J], 李安娜;李丽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古代妇女贞洁观变迁
浅析中国古代妇女贞节观的变迁摘要:自先秦至明清,贞节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在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的过程中,朴素的贞操观念产生了,春秋中后期以降,随着儒家礼教的产生,朴素的贞操观念开始具备“从一而终和童贞”等原则,而逐步演变为封建的贞节观自秦汉至两宋,经过各代统治阶级和社会精英的努力,贞节观的理论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但还未对世俗产生多大的威慑力;明清两代,贞节观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而且成为世俗社会女性的行为规范。
关键词:贞节观,从一而终,列女;1贞节观念的内涵及起源人类形成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人无贵贱等级之差,两性关系完全是出于生理需要,是一种纯自然的不固定的性交,即杂婚。
当人类度过自己的童年时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群落分裂成若干个血缘小集团。
在男女的交配关系中,也就逐渐排除了原来的杂乱性交关系,而产生了人类的第一个家庭形态,即“血缘家庭”。
这个时代,距今大约二、三十万年前,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大概相当于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伏羲氏时代。
当时,在血缘集团内部,除了不同辈份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不能婚配以外,同辈之间的男女都可以互为夫妻。
这就是血缘群婚或集团内婚制。
当时的兄妹、姐弟结婚不能用我们现在的一夫一妻观念去理解,它们是以一种集群形式构成的。
具体地说,这种同辈血缘婚的典型形式是:一群兄弟与他们的一群姐妹之间,彼此都互为夫妻,也就是互相共夫共妻。
丈夫都过着多妻的生活,妻子也过着多夫的生活。
子女则为集群所共有。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智慧的增长,物种选择和优生的原则在婚姻关系上发生了作用,促使它向着高一级形式发展,即由集团内婚发展到集团外婚,即族外婚。
虽然,在这个阶段仍然保持着群婚的形态,但限制越来越多:不仅禁止同胞(即母方的)兄弟和姊妹之间的性关系,而且进一步禁止旁系的兄弟和姊妹结婚。
这就是说,氏族内一切血缘亲属间的婚姻都逐步地被禁止了,本氏族的男女都只能到其他氏族去求得妻子或丈夫。
中国古代妇女贞节观
浅谈中国古代妇女贞节观摘要:本文以中国古代妇女贞节观为视角,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从婚姻家庭制度出现后,封建礼教贞节观对女性压迫愈演愈烈的历史,从而说明了畸形的古代贞节观对女性的权利的戕害。
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女性应在自尊自爱的基础上拥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并结合现实使结论更具现实性。
关键词:古代贞节观;女性;贞节观发展演变;女性权利中国的婚姻家庭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形式。
到了私有财产制确立,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才出现,那就是以父姓为主体组成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这种变化是从无家到有家,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到确保父系一脉血统。
宗法家长制的确立加上血缘按父系计算,女子的地位开始明显下降,《诗经·小雅·斯干》写道:“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重男轻女,生男孩为“弄璋之喜”,生女孩为“弄瓦”。
女子地位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女子在婚姻中地位低下。
宗法家长制将权利高度集中于男子之手,夫妻间形成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而古代贞节观的确立更是对妇女的一大摧残。
周代的礼制,提出了妇女要“贞”的要求。
一夫一妻制的家庭,要保证继嗣的可靠,作为男子,可以同若干个配偶发生关系,生育出自己本人的子女;作为女子,则必须严守一夫制,只能为现在的丈夫生育子女。
这是周代对“贞”的要求,这和后世封建社会越来越严格的“从一而终”的贞操观念相比,并没有对女子的改嫁、离婚提出限制。
在当时,夫死不嫁、从一而终的观念还没有形成。
但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贞操观念淡薄,但守贞的妇女也开始出现了,如息国国君夫人息妫。
从秦汉到唐朝,一方面对妇女贞节观的强调都逐步系统化、理论化;另一方面,择偶改嫁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仍旧呈现出相对自由的状态,这与整个时代的文化大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秦汉的统治者都对妇女贞节非常重视,汉代的统治者还曾专门颁布诏书表彰贞妇。
随着贞节观念的强化,一些书籍作品也开始强调女子的贞节,例如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东汉班固的《白虎通义》,班昭的《女诫》,唐代宋若莘的《女论语》以及后世大量篇章作品。
【宋朝文化】古代妇女守节分水岭
【宋朝文化】古代妇女守节分水岭古代妇女分水岭:唐之前妇女守节仅提倡,宋以后成变态规矩贞操,特指女性的贞洁操守。
其含义包括婚前不与男人发生性关系,婚后不与丈夫以外的男人发生性关系,丈夫死后不改嫁从一而终等内容。
总之一辈子只能有一个男人,不能与这个男人以外的其他男人有任何接触。
验证是否处女的办法,是一种特别落后的“守宫砂”,这是从西汉就开始的验证工具。
其实就是让壁虎吞食朱砂,吞食七斤后将壁虎捣烂涂在女人的手臂上,据说红砂不退色者为处女。
此法古来有之,明清时入洞房前,实行“婚前验处”,盛行此法。
处女结婚后,守节一生,守节严重者,哪怕别的男人看一眼、碰一下、说几句脏话也不行。
中国古代,社会对贞操观的看法是阶段性的,明清时期发展到极致。
汉唐时期是开放的社会,守贞仅限于提倡对于女人的贞操观要求,是从先秦时期的西周开始的,《周易》记载“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易传》记载“女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周易》和《易传》,为女人守贞操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女人从一而终,对男人恒久,大吉大利;而男人对女人感情恒久,反而是大凶。
对女人的要求从一而终,对男人的要求却是“花心”,所以男人可以一夫一妻多妾,去花街柳巷寻欢做乐没什么,而女人如果“花心”,则是淫妇狐狸精。
先秦时期虽然提倡女人守节,但对女人改嫁并没有抵制,秦穆公的女儿辰嬴就先后嫁给晋惠公、晋文公。
到了秦汉时期,对于女人守节更加提倡,戴圣著《礼记》,刘向著《列女传》,班昭著《女诫》,朝廷对女人守节持提倡态度,但并没有强行抵制女人改嫁。
秦始皇修筑怀清台,褒奖巴清寡妇,以劝导贞节。
汉宣帝、汉安帝先后诏赐贞妇,“甄表门闾,旌显厥行”。
但在朝廷提倡向贞妇学习的同时,也出现了朱买臣的妻子离婚再嫁、焦仲卿的妻子被休后太守、县令一再遣媒议婚、蔡文姬连嫁三次演义出“文姬归汉”的故事现象。
可见当时的风气是女人改嫁很正常,但守节却得到大力提倡。
唐朝的皇帝具有汉人血统和鲜卑人血统,唐朝人对于女人守节和汉朝差不太多,甚至更为开放。
中国贞节观念的变变迁
在古代男权社会中,贞节观念好似勒在古代妇女脖子上的一条绳索。
它既是对女性进行单方面性禁锢的武器,也是长久以来形成的陋习在观念上的表现。
贞节,就是要求妇女保持性的纯洁和专一。
从先秦时代起,贞节观念和与之相应的行为一直延续了二千多年,自始至终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甚至还向下延伸了很长时间。
其中贞节观念的流弊以其极大的渗透力给各时代的女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束缚与影响。
要求妇女奉行贞节道德是父权制形成的产物。
贞节观是男权社会用以剥夺女性爱情、婚姻权利,对妇女进行单方面性禁锢的得力武器。
在贞节观念流行的时代,女性的生活与之紧密相联,厚重的贞节之墙严重地包裹着女子的情爱本性。
对女人坚守贞操的自觉要求始于西周初年。
《周易》有言:“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就是说,男女相处,女人做到恒久就会大吉大利,而男人对女人恒久,反而有凶灾。
这在事实上已经是对女人坚守贞操的自觉要求了。
春秋时代的“易传”对此作了更为明确的表述:“女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对女人守贞的基本要求就是“从一而终”。
周朝人对“淫”的理解,主要限于女子,至于淫男,虽有称谓,但很少被指责罚惩。
由于女人的性欲被视为邪恶的根源,所以周朝人甚至将一女事二男也称为淫。
有时,即使女人本身没有要求性满足,而只是引起男人的性欲,也被视为“淫邪”女子,俗称“狐媚子”、“狐狸精”。
秦穆公的女儿辰嬴曾先后事晋惠公、晋文公,于是,当晋大夫议立嗣子时,便以“为二君嬖,淫也”为由,不立其子。
在先秦早期文献中,已出现“贞女”的记载,《周易》中虽有褒扬贞操的言辞,但对寡妇改嫁却没有严格的限制,相反还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少女婚前还享受一定程度的性自由。
秦汉两代的统治者都提倡惩淫和防淫。
从秦始皇开始,帝王后妃日益增多,为了防止宫女淫乱,便不断扩大宦官队伍。
汉武帝还发明了用“守宫” 虫来防止女淫的办法,即,将一种名叫 yan蜓(俗称壁虎)的虫子用朱砂喂养,然后将变红的蜒捣碎点在宫妃身上,倘若红点消逝,便证明某宫妃有淫乱行为。
“靖康之耻”——古代女子贞节观的转折点
“靖康之耻”——古代女子贞节观的转折点北宋时期,由于体制宽松,商品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并且宋朝大兴科举,打破了唐以前的士族垄断社会,钱穆先生说:“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
”随之而来的,是宋代社会观念的巨变。
宋代官僚嫁娶不再以氏族为重,而是女以嫁士大夫为荣。
世俗社会男女婚嫁不顾门第,而以对方家庭是否富有为标准。
商品经济的发达带来了城市生活的繁荣,平民社会的出现带来了教育的普及,许多礼俗和伦理观念也随之变化。
整体来说,宋朝对离婚、再婚、寡妇再嫁都是相当宽容的。
比如广为人知的李清照再婚又离婚,被陆游休掉改嫁赵士程的唐婉,范仲淹的母亲也曾改嫁,王安石因为儿子家暴儿媳,也劝儿媳改嫁。
临朝十年的皇后刘娥,是在真宗赵恒还是韩王之时改嫁过去的,改嫁后甚至还和前夫龚美结为兄妹。
宋仁宗的皇后曹氏,本来是嫁给一个叫李植的男人,结果新婚之日李植居然逃婚了,没办法曹氏只能回到娘家,没过多久就被选入皇家立为皇后。
在南宋名臣洪迈著的志怪小说《夷坚志》中记载了很多反映宋朝当时社会习俗的故事,据统计,《夷坚志》中关于宋朝妇女改嫁的记载多达61例之多,其中再嫁者55人,三度改嫁者6人。
然而正是女性地位最高的宋朝,却孕育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这是为何?靖康之耻,宋朝乃至古代社会贞节观的拐点靖康元年十一月开封城被攻破,宋钦宗降金。
金军将城中府库搜刮一空,北宋灭亡。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大量的妃嫔、贵族、大臣等都被金军俘虏,押往北方。
据《开封府状》载有女俘详单统计,有五十一位后妃公主以及一万一千五百零六名妇女被皇帝明码标价卖给金人。
而这些女性,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及污辱。
等到了金国境内,女俘便被有意展示。
五月初一日,真定万户宴斡酋,帝姬、王夫人等坐骑以从。
番人聚观如潮涌。
——靖康稗史笺证抵达燕山后,“妇女多卖娼寮”,到献俘礼前,宋“宫亲贵戚已发通塞州,编管家奴、军妓”,献俘更是一场全民狂欢,伴随展示女俘身体、集体猥亵等。
秦汉唐:贞节观
秦汉唐:贞节观从秦汉到唐朝,中国的封建社会尚处于上升阶段,由发展到鼎盛,多种社会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一方面对男尊女卑和妇女贞节观的强调都逐步系统化、理论化;另一方面,在社会上,在实际生活中,男女交往与择偶改嫁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仍旧呈现出其相对自由与松懈的状态,这与由汉及唐的整个文化大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用朝廷的名义表彰寡妇,力求树立男女有别、谨守贞节的榜样。
清是巴蜀地区的一个寡妇,她青年丧偶,靠着祖传丹穴作为生计,“用财自卫”,使财产和肉体都得到了保护。
秦始皇称巴寡妇清为“贞妇”,还特地为她筑了女怀清台。
秦始皇首开此例,汉因秦制,对于贞节更加提倡,汉宣帝就有赐给贞女帛匹之举。
汉平帝和汉安帝,也都曾专门颁布诏书,表彰贞妇。
《礼记》对贞妇的要求是“一与之齐,终身不改”,即妇女一经嫁人,终身不得改嫁。
妇女的“贞名”与男子的“气节”,同为汉代儒家礼法观念下的行为。
西汉刘向的《列女传》,用传记的形式提出了束缚女性的六条规范,其中表彰了许多从一而终的寡妇,而且把宁肯烧死也“宵不下堂”的宋伯姬等推为妇德的典范。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班固编写的《白虎通义》也突出宣扬了从一而终。
特别是班固的妹妹,被称为曹大家[gu姑]的班昭所撰《女诫》,更是将这一点提到理论高度。
她说,丈夫有再娶的道理,妻子则没有改嫁的依据;丈夫是天,天是笼罩一切的,所以妻子不可与夫离异。
从《后汉书》开始,历代绝大多数正史都立有《列女传》。
《后汉书·列女传》中,为守节者列传虽然只占少数,但为宋代以后将列女传变为节妇烈女传的做法打下了基础。
圣贤们的遗训,成了套在妇女身上的枷锁,限制了寡妇的再嫁。
从汉代开始,历代都出现了一些断发、毁容、誓不再嫁的“烈女”,成为礼教中“烈女不更二夫”信条的牺牲品。
东汉刘长卿早死,留下的儿子也夭折了,他妻子桓氏怕父母要她再嫁,非但不肯归宁父母,而且预先割耳毁容,以示决不再嫁。
东汉荀采17岁嫁给阳瑜,19岁时产下一女,之后不久,丈夫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