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1 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第七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2)-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2)-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本节课主题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进一步练习及拓展,通过引入更多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水平。
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2.发展学生应用整数进行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同学之间情感交流及相互支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整数乘除法规则的掌握及熟练运用;2.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1.上课前准备(5分钟):准备上课内容,确认教学目标,准备教材及相关资料;2.导入新知(10分钟):通过班级活动及小组合作方式,对学生们上一节课的巩固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3.新知探究(25分钟):详细讲解整数乘除法规则及应用方法,并通过实例练习进行巩固;4.拓展应用(25分钟):老师提供一些结合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同学们利用所学乘除法知识进行解决,展示自己的思维和能力,鼓励同学们多进行交流和讨论,提供有利于思考的建议与指导;5.课堂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与学习目标,标志著对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认识到整数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醒同学们在学习与生活中要时刻保持积极性与勇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以“导探式”、“小组合作式”、“实例探究式”教学为主,手段为PPT播放、作业讲解、小组活动、教学提问及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利用学科交叉与实际融合等策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对于这一堂课,需要重视学生学习整数乘除的能力,贯彻学生“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意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并注意针对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学,更注重结果的质量,增强实用性,此外,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的方式来巩固学习内容,倡导学生间的智力互动与社交沟通,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2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
2.2.2 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二、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想一想:有理数的除法是怎样计算的?例1 计算:(1)(2)师生活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1)中有带分数,是化为假分数还是用拆分法,让同学们用两种形式去计算结果,同时点几名学生上黑板演示结果,让学生通过计算去感悟两种方法比较好.(2)中含有小数,将除法转化为乘法,通过乘法运算律简便计算. 让几名学生上黑板演示结果.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同学们,想想有理数的乘混合除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1. 注意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中,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可根据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2. 同时将小数化为分数、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方便约分;3. 还可应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做游戏:有个写运算符号的游戏:在“3 □ 50 □ 2 □ □ 2” 中的每个“□”内,填入+,-,×,÷中的某一个(可重复使用),然后计算结果.师生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展示自己写的结果.(学生积极踊跃发言,问答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归纳从特殊到一般的结论.设计意图:从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可类比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按照乘法的运算规律运算,注意其中的带分数和小数,带分数可以拆分计算,小数可化为分数计算,先观察在灵活运用运算规律.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主归纳从特殊到一般的结论.预设结果:生:我的结果是.你能帮小优同学算出这个答案吗?预设结果:无括号运算:师生活动:让学生尝试解答,并互相交流、总结,归纳解题步骤,在无括号的情况下,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追问:若将上述式子添加括号该如何计算?预设结果:有括号运算:师生活动:让学生尝试解答,并互相交流、总结,归纳解题步骤,在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再乘除后算加减.归纳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指出先做什么运算,则与小学所学的混合预算一样:按照“先乘除,再加减”的顺序进行;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设计意图:根据预设的结果,或者可以展示其他同学的结果,引导学生根据运算的顺序来计算有理数的运算.设计意图:在同一个式子的情况下,有括号和没有括号运算下的运算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可根据学生自己写的式子来演算,这样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典例精析:例2 (1) -8+4÷(-2);(2) (-7)×(-5)-90÷(-15)学生活动: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练一练:1.计算(1)(肇庆期中) -8-÷2×| 5-9 |;(2)(湛江期末) 13×(-5)-(-3)÷;师生活动:1.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2小组内批阅.3.对板演的内容进行评价纠错.知识点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例 2 某公司去年1~3 月平均每月亏损 1.5 万元,4~6 月平均每月盈利 2 万元,7~10 月平均每月盈利 1.7 万元,11~12 月平均每月亏损 2.3 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师生活动:师提问:盈亏情况在有理数当中所代表的的含义是什么?生:盈利就是正数,亏损就是负数.然后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设计意图:规范解题步骤,注意混合运算中的符号问题.设计意图:为了提高运算适度,要灵活运用运算律,还要能创造条件利用运算律,如拆数,移动小数点等,对于复杂的有理数运算,要善于观察,分析,类比与联想,从中找出规律,再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至此,便可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稳操胜卷.设计意图:有理数计算产生于实际生活,同时又服务于实际生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
分数混合运算(三)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分数混合运算(三)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能够准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优先级、运算规则以及运算方法。
2. 实际问题的解决: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方法和运算规则。
2. 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分数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白板、PPT课件、计算器。
2. 学具:数学书、笔记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通过实际例题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 实际问题解决: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混合运算知识进行解决。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分数混合运算(三)2. 内容: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分数混合运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运算顺序的掌握不够熟练,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不够灵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练习和实践,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以上是关于《分数混合运算(三)》第二课时的教案,共计约500字。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解决问题》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
《解决问题》教材内容说明(一)单元教育目标1、经历自主解决问题、与他人交流算法,并尝试把分步解答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
3、在解决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中,会思考,能清楚地、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计算结果,能对解答方法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4、在自主解答问题、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级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过把分步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的基础上安排的,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单元形式安排的“解决问题”。
主要解决需要乘、除两步计算解答的应用问题,同时,学习乘除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
本单元共安排5课时(第5课时是综合与实践),具体内容安排如下:1,先乘后除的简单问题。
教材选用了修水渠的事例,用文字和情境图给出了“每天修8米,90天能够修完,第一天修了9米”等数学信息,问题是:照第一天的进度测算,多少天能修完?首先安排“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先讨论、明白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接着,通过书中同伴交流的方式给出了分步计算和综合列式计算两种算式的计算过程及答语。
然后用兔博士的话总结了不带括号的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乘除混合,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例2,先除后乘的简单问题。
教材选用了养蜂专业户养蜂酿蜜的事例,用文字和情境图给出数学信息和问题:去年5箱蜜蜂酿蜜375千克,今年养蜂24箱,今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用丫丫的话说明了解答问题思路:要先算出去年一箱蜜蜂酿多少千克蜂蜜,并列出了综合算式:375÷5×24。
西师版四下数学第2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律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末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 位退1当10,与本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再减; (3)得数的小数点与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4)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计算并验算下列各题。
21.56+6.74=28.3
21.56
【难点】 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的 简算,结合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梳理
四 则 运 算 和 运 算 律
四则混合运算 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四则混 合运算
没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小括号内有两步计算的三步混合运算
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 算的运算顺序
九 总复习
第2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律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
学习目标
1. 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运算律及乘除法的关 系,能正确 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与小数加减 法的计算,能结合运算律进行简算。
2. 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重点】 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的简算,结合 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乘除法的 关系和乘 法运算律
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乘除法 之间的互逆关系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行程问题 相遇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数的 加法和
减法
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运用整数加法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小数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标题: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 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乘除法的基本概念。
2. 提问: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乘除法进行计算?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a. 识别问题中的乘除关系。
b. 运用乘除法进行计算。
c. 得出最终答案。
2. 通过实例讲解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强调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与乘除两步计算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教师用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从图中你能读到哪些信息?最后求什么?学生可能会获得以下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对于回答缺乏一定顺序或者表述不完整的学生,教师要注重指导,帮助零散获取信息的学生建立一定的顺序,并逐步完整地进行表达。
教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是分步列式,二是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三是添加了小括号的综合算式。
让学生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充分说明和交流。
二、合作交流,初步探索教师让学生根据黑板上不同的解题方法,充分地说一说每种方法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
通过交流,学生会发现无论哪一种列式,第-步都是先算出3个跷跷板上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要先算4X3这一步。
教师根据7+(4X3)这种列式方法,呈现7+4X3的综合算式,同时给出数学上的规定并板书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引导学生比较7+(4X3)和7+4X3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体会后者的简洁性,进而使学生体会到这样规定的合理性:保证结果唯一,数学表达简洁。
让学生独立用综合算式计算7+4X3,学生板演,教师注重巡视,关注脱式书写规范的指导。
三、运用法则,进行运算教师: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并且我们也知道了数学上对运算顺序的法则,大家有信心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吗?教师直接出示加除、减除、除加、除减的两步运算式题(如下),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时 连除或带小括号计算的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江南学校李友峰第2课时连除或带小括号计算的简单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解答问题并尝试把分步算式改写成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过程。
2、知道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能解答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
3、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了解有些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会运用乘除混和运算来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计算下列各题。
840÷14÷15 936÷9÷8 32×4×26 540÷(30×3)过程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课堂。
(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3)请四位同学演示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二、新课授知出示例题:某公司买了3箱公文包,每箱有12个(一)共720元。
每个公文包多少元?1、让学生认真读题,说一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说一说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
让学生先分步计算。
预设学生可能的做法,(1)720÷3=240元 240÷12=20元(2)、720÷12=60元 60÷3=20元(3)12×3=36个 720÷36=20元3、如果学生没有想到第3种方法,教师作为参与者进行交流。
4、鼓励学生把分步计算改写成一个算式,并计算。
再进行交流,说一说运算顺序和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综合算式:(1)、720÷3÷12 (2) 720÷12÷3 (3)720÷(2×3)元第3个综合算式如没有学生列出,师生一起完成要特别强调根据分步解答的过程,要先算“12×3”,所以要加小括号。
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课件
研究分式乘除法在金融投资中的应用,了解投 资回报计算、利息计算等。
实例演练
1
例题一
通过实例一,巩固对分式乘除法原理的理解,提高计算准确性。
2
例题二
通过实例二,拓展对分式乘除法的应用,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3
例题三
通过实例三,积极解答复杂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分式的乘法、分式的除法以及分式的乘除法 混合运算的方法和应用场景。通过实例演练,我们提高了解题能力和分析问 题的技巧。继续努力,我们一定能在分式的乘除法中游刃有余!
应用场景
发现分式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 用,理解其重要性。
分式的除法
基本原理
学习如何进行分式的除法, 通过掌握基本原理,进行准 确计算。
解题技巧
掌握分式除法的解题技巧, 提高解题效率,加强记忆。
常见错误
分析常见错误,避免在分式 除法中出现常见错误,保证 计算准确。
分式的乘除法混合运算
1
步骤总结
2
总结分式的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步骤,方
技巧指南
学习解题过程中的常用技巧和策 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分式的乘除法的应用场景
商业场景
探索分式乘除法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如利润 分配、成本计算等。
科学研究
发现分式乘除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化学 计量、实验数据分析等。
日常生活
了解分式乘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 调配食材、调配药量等。
便记忆和应用。
3
问题分析
通过混合运算的实例,分析问题,了解 如何解决带有分式的复杂运算。
应用拓展
发现分式的乘除法混合运算在不同领域 的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
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9页第二个红点问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中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乘除混合运算,并能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计算方法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4.通过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混和运算的顺序,并能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乘除混合运算熟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1.谈话引入复习内容。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复习了数的读写及四则运算中加减法等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乘除法进行解决。
(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预设:生1:开联欢会需要买48瓶饮料,每瓶1.5元。
一共需要多少元?就要用48×1.5来解决。
生2:我班共50名同学,值日时分成5个小组。
每个小组多少名同学?就要用50÷5来解决。
谈话:今天老师将与大家一起复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中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及乘除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借助于生活中的数学,瞬间激活了学生积淀的知识,简洁自然地引出新的复习内容。
2.出示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中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乘除混合运算,并能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复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3.出示复习指导。
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整数、小数、分数乘除法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思考:(1)乘除法的意义是什么?(2)乘除法计算的法则是怎样的?(3)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4)什么情况下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5分钟后汇报复习收获,看一看哪一位同学汇报的最好)【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所要复习的主要内容,从而有条不紊的进行复习。
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2.2.2 有理数的除法
第二课时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目录/CONTENTS
学习目标
情景导入
新知探究
分层练习
课堂反馈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
通过类比小学学过的运算顺序,能得出有理数的运算顺
序,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
减、乘、除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重点).
-22 .
11.
【新视角·规律探究题】 a 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
−
称为 a 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
=-1,-1的差倒
−
数是
= .已知 a1=- , a2是 a1的差倒数, a3是
−(−)
a2的差倒数, a4是 a3的差倒数,……,以此类推,则
a2 024=
.
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
代表正数,A,J,Q,K分别代表1,11,12,13.
(1)如果抽到的四张牌是“黑桃3,4,10和红桃6”,请你运用上述规则写出三个
不同的算式,使其结果等于24或-24;
解: 答案不唯一.(1)(10-4)-3×(-6)=24;3×(-6)-(10-4)=-24;
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问题:下列式子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第二级运算
乘除运算
1
3 50 2 1 ?
5
第一级运算
加减运算
典例剖析
例7
计算:
(1) −8+4÷(−2);
第2课时 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 峄城 徐夫宏
填上“﹥” “﹤” “=”吗? 32×1.3 64×2
64
7 35÷ 8
35
32×1.6
48÷1.6
48÷1.2 42÷0.7
42×0.7 64÷0.5
(6)相遇问题:课本 92 页第 7 题。 小刚和小明分别从书店和学校同时出发去体育馆。小刚平均每分钟走 60 米,如果两个人要同时到达,小明平均每分钟要走多少米?
四、评价反思
二、分层练习
(3)脱式计算。 1042-384÷16×13 4.86×[1÷(2.1-2.09)] (4)根据算式写得数:课本91页第3题。 根据53×74=392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53×0.74= 5.3×0.074= 39.22÷0.74= 3922÷7.4=
返回
二、分层练习
(5)比较大小:课本 91 页第 6 题 在
2、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 (1)整数的乘除法
整数乘法: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 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 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 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除法: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 ,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 1 ,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 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一、回顾与梳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 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 ,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先按照整数除法 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 “ 0”,再继续除。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 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 右移动相同的几位(位数不够的补“ 0”),然后按 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教案
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教学难点,能够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计算,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备好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实例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学生应预先复习数学乘除法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首先介绍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概念,然后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3. 例题演练,通过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混合运算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6. 总结提高,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举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2.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
3.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手段。
1. 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知识点和例题,提高教学效果。
2. 黑板,用于讲解、举例、总结等。
3. 教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提供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
七、教学评价。
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学习反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第2课时 有理数的乘除及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
÷
−
的结果为__.
11.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运算,当输入的数为1 924时,输出的结果为
( D
)
A. 2 025
B. 1 924
C. 2 023
D. 2 024
12.计算:
(1)−
÷ − × .
解:原式= − ÷
= #43; ×
(包括1和13)的整数,任取4张扑克牌,得到4个对应的整数,将这4
个整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每张扑克牌对应的数用且只用一次),使
其结果等于24.
例如:对1,2,3,4可作运算 + + × = [注:与
× + + = 视为相同].
现有4个数:3,4,−,10,请运用上述的规则写出3种不同的算式,
−
解:原式= − ×
=
÷ − .
− ×
−
− .
(2) − × −. × ÷ − .
解:原式= .
知识点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0
4.(2022·随州)计算: × − + − =___.
5.计算下列各式,值最小的是( A
)
A. × + −
多少千克?
解:. − − = . (千克).
答: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5.5千克.
(2)与标准质量比较,这20筐冬果梨总计超过或不
足多少千克?
解: × − + × − + × −. + × + ×
第2课时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 常庄 褚鹏
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课题: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89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除运算的意义;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2.在回顾与交流中,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作用,总结估算的方法,并能进行应用。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提升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及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乘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难点: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谈话: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回顾了加法和减法运算,从中体会到加法与减法是互逆关系,也能利用加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复习乘、除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回顾梳理乘除法我们怎样进行整数、小数、分数乘除运算?乘法和除法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1)学生先独自思考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可作必要的提示:分别从整数乘除法、小数乘除法、分数乘除法及它们的混合运算来举例说明,再进行归纳整理。
(2)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并由组长做好记录。
汇报归纳乘除法知识全班汇报交流记录结果,可以先由一个小组汇报,其它小组相互补充,完善乘除法的有关知识。
课堂预设:(1)小数乘除法是以整数乘除法运算为基础,将小数乘法看作整数乘法,根据参加运算的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小数除法,要先将除数转化为整数,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求出的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进行分数乘法时要先约分,再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数除法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也就是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乘除混合运算时,一个算式如果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的,再算括号外的。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2课时)》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除法法则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对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导致运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除法法则,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推理、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除法法则。
2.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理解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零、制作蛋糕等,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有理数加减法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这两个法则。
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解释和说明这两个法则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有理数乘除法运算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乘除法法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进行两个数的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2.能够灵活运用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1.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及方法2.运用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难点1.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运用合理的方法解决复杂的乘除混合运算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把两个相乘相除的数写在黑板上,如:2 × 3 = ?,6 ÷ 2 = ?,然后分别用连乘和连除的方法进行计算。
•请学生比较并分析连乘和连除的方法,总结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引出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例如:4 ÷ 2 × 3 = ?。
2. 讲解乘除混合运算•定义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律。
•讲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注意事项。
3. 练习乘除混合运算•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以小组为单位比较答案,让学生互相检查。
•请学生根据所给的例子自己编写以及计算乘除混合运算题目。
4. 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如:小明家庭有8瓶可乐,每天喝2瓶,他可以喝几天?•让学生自己计算,并以口头形式回答。
五、作业布置•回顾乘除混合运算的知识点,编写并计算不少于5道题目。
•以乘除混合运算为例,讲述一个自己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编写解决方法以及计算过程。
六、课后反思好的教学过程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因此需要老师认真备课,注重教学细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收获知识、锻炼能力。
讲解乘除混合运算时,我充分体现了严谨性和规律性,但在教学实际问题时,我还需要更多的实际案例,并且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在提供练习题时,我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类给出相应的难度适合的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数学课本第117_119的内容及《新课堂》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除运算的意义;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2.在回顾与交流中,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作用,总结估算的方法,并能进行应用和(整数、分数、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及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3.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和联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提升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及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乘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难点: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谈话: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回顾了加法和减法运算,从中体会到加法与减法是互逆关系,也能利用加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复习乘、除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1. 回顾梳理乘除法我们怎样进行整数、小数、分数乘除运算?乘法和除法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1)学生先独自思考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可作必要的提示:分别从整数乘除法、小数乘除法、分数乘除法及它们的混合运算来举例说明,再进行归纳整理。
(2)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并由组长做好记录。
2. 汇报归纳乘除法知识全班汇报交流记录结果,可以先由一个小组汇报,其它小组相互补充,完善乘除法的有关知识。
课堂预设:(1)小数乘除法可以转化成整数乘除法来计算。
(2)进行分数乘法时要先约分,再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数除法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也就是一个数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乘除混合运算时,一个算式如果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的,再算括号外的。
引导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在进行整数、小数、分数乘除运算的时候,用到了什么数学思想?学生会说出:转化。
板书:转化3. 合理选择计算方法(1)课件出示问题:教师引导分析:这道题需要解决几个问题?怎样选择计算方法来解决呢?课堂预设:两个问题,第一问求王老师带了800元够吗,是需要近似值,就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第二问求应找回(或再付)多少元,则是需要精确值,就是利用掌握的方法来解决。
(2)根据刚才的分析,独立尝试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3)班内汇报交流结果,可以先让一个小组汇报,其余小组相互补充。
课堂预设:①我用的估算方法解决第一个问题:3.8≈4,190≈200,4×200=800,所以够。
②我用口算解决的第二个问题:3.8×190=3.8×200-3.8×200=722 (元) 800-722=78(元)③ 我用笔算解决的第二个问题:3.8 ×190 = 722(元),再用800-722=78(元)。
④ 我用计算器计算的第二个问题:3.8 ×190=722(元),再用800-722=78(元)。
(4)课件演示分析问题过程,学生再次体会:教师小结:通过刚才解决这道题目,我们要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板书: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算法4. 揭示课题:同学们对乘除法的知识整理的很清晰、条理,能较好的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现在我们就来运用所掌握的这些方法一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选择性出示课本54页的1题和《新课堂》57页1题的一些题目)直接写出得数。
205×4= 312÷3= 1.25×8=87×71= 32÷3= 8×25%= 81÷529= 18×32= 256×41= 4.2÷0.07= 53÷6= 916÷32= 学生开火车进行口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口算第一行的题目时,提问对象以学习有点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口算第二行和第三行的题目时,提问对象以学习中等以上的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以练习。
其他学生根据口算情况进行点评,教师引导选择题目(如算式 8×25% 、4.2÷0.07 、916÷32 等),并交流口算方法。
2.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后,并与同桌交流,最后在全班内交流。
重点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3.课件出示,估算下面各题:479÷12 203 ×98学生估算,交流时重点说说估算的过程。
课堂预设:第一题:479 ≈480,480 ÷12 =40,所以479÷12 ≈40 。
第二题:203 ≈200,98 ≈100,200× 100 =20000,所以203 ×98 ≈20000 。
4. 计算,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时重点说说运算顺序。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9页的第5题:学生根据提示,独立尝试解决。
集体交流汇报。
课堂预设:求“这些大米够吃半个月吗”这个问题,需要估算,95 ≈100, 所以15 ×100 ≈ 1500(千克),所以够吃半个月;求“需要购进多少千克”这个问题,需要精确值,95 ×15= 1425(千克),1500 -1425 = 75(千克)。
2. 课件出示教材第120页的6题:学生读题思考,明确解决第一个问题需要估算,第二个问题需要精确值。
课堂预设:(1)18% =0.18 ≈0.2 ,250 ×0.2 ≈ 50,所以能榨出50千克。
(2)5000 ×12% =600(克) 5000 ×2% = 100(克)3.课件出示教材第120页的7题:教师引导:怎么样比较才能知道哪个城市的绿化情况好些呢?直接比较绿化面积可以吗?(不行)为什么?(因为三个城市的总面积不一样,比较绿化面积不公平)要比较什么才公平呢?(应该比较它们的绿化率)学生根据刚才的分析,分别计算出每个城市的绿化率,在进行比较,得出A城市的绿化情况较好。
4. 课件出示:这是关于数的估计,鼓励学生先回顾估计的策略,其中用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即:将整体分成基本相等的几部分,先估计每一部分的数量,再估计出整体的数量。
课堂预设:估计每个方阵都是64,8个方阵的运动员大约是500人。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120页的8题:(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课堂预设:结果是11111111、22222222、33333333……88888888、99999999 (2)想一想,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可举例说明。
课堂预设: 12345679×9=1111111112345679×18=12345679×9×2=2222222212345679×27=12345679×9×3=33333333……2.课件出示教材120页的9题:(1)学生独立填写表格,再与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时重点说说是怎样解答这道题的。
预设:狗的牙齿数:30+30×52 =42(颗)或30×(1+52)=42(颗) 大象的牙齿数:36 × 61= 6(颗) (2)预设:大象的牙齿数相当于猫的几分之几?马和大象的牙齿共有多少颗?猫和狗的牙齿共有多少颗?平均每种动物有多少颗牙齿?猫的牙齿占狗的牙齿数的百分之几?……学生根据所提问题,逐一解答。
3.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时重点强调第一题求的是往返的车票;第二题要先求出每天的住宿费和餐费是多少钱。
课堂预设:(1)(26.8×2+26.8÷2)×2 =134(元)(2)480÷3×2=320(元)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1.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整理复习,同学们不仅能熟练地进行乘除法的计算和估算,而且还能运用乘除法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提升认识。
课件出示:学生内讨论,教师巡视,做必要的引导,集体交流汇报。
(课堂预设:(1)四则运算中加减法是互逆关系,乘除法是互逆关系;(2)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知识延伸。
(3)除法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推导出来的,是两个加数的和和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家属的运算。
(4)“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都要用到计算……)小结:今后希望同学们不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都要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互逆关系数学思想乘法除法解决问题: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算法转化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
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1)回顾梳理,系统归纳。
第一环节我首先以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回忆思考怎样进行整数、小数、分数乘除运算和乘法和除法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再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对前面知识加以系统复习;其次让学生通过解决“王老师买词典”的问题,体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2)分层练习,培养能力。
在练习题的设计中层层深入,由简到难,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独立解决,再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集体汇报时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除法的实际应用,感悟学习乘除法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3)资源优化,提高效率。
我选择性利用青岛版教材的习题、北师版教材习题和《新课堂》的练习资源交互运用,使练习体现应有的坡度和层次,有利于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都得到发展,实现了课堂高效。
2.使用建议:这节课涉及的题目较多,解决题目需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所以教学中时间安排一定要合理紧凑,教师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讲解,提高课堂效率。
3.需破解的问题:这节课每一题都要求学生说理由,给别人讲述自己的思考的过程,有些题目可能会处理不完,能否选择一些习题课前先尝试完成,再在课堂上重点交流思考过程及做题方法。
另外,对于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少数学生不能很好掌握,还需进一步加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