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领军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地球运动(讲义)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地理必修一全册精品讲义(完整版)

2020年高考地理必修一全册精品讲义(完整版)

2020年高考地理必修一全册精品讲义(完整版)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一、读课标,找考点——明确学习方向1.天体系统、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读课文,查地图——突破重点难点(一)宇宙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和;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相互,相互,构成天体系统。

[难点探究1]读P4图1-1-6:天体系统的级别从小到大举例依次为:、、、。

河外星系是银河系外许多星系的总称,它和属同一级别。

[难点探究2]读图1-1-11:(1)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

(2)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地球处于第个轨道上,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3)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包括、、、,巨行星包括、,远日行星包括、。

(4)哈雷彗星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运行周期是76年。

(二)地球[难点探究3] 地球上能够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1)外部原因:①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稳定的太阳光照。

(2)自身原因:①适中,②适中,③适中。

三、读生活,找热点——体验学科意义1.月球到太阳的距离与地球差不多,但月球表面的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晚最低温度-183℃。

请分析月球表面温度昼夜变化大的主要原因?第 1 页共243 页2.2009年7月出现了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景象。

日全食发生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四、研高考题,找出发点——感悟命题思路[例1](2007年上海) 2007 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

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行星上有岩石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例2](2008江苏)读“示意图”,回答: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二)一、读课标,找考点——明确学习方向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高考地理复习之 地球运动(讲义)

高考地理复习之 地球运动(讲义)

地球运动一、考向讲解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特征与自转的地理意义”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为中频考点,近5年课标卷中出现2次,其中时间计算与地球运动特征的考查难度较大。

这两个考点知识具有规律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考题区分度大的特点。

2.涉及本专题的高考题,首先让学生在各种地球运动图、光照图或文字材料中,找出关键的地理信息,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然后通过分析、解决具体的情境事件,考查地理实践力。

二、知识体系一般特点:方向、周期、速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晨昏线判定时差地方时与区时计算日界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时间上:四季空间上:五带太阳视运动的特点:圆周运动、复合运动、方向、速度三、考点精讲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方向本质都是自西向东,俯视北逆南顺。

侧视北极俯视南极俯视(2)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15°/h。

线速度: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最大,约1670km/h;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0。

1)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2)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4)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

(5)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地球的公转周期为一个恒星年,需时365日6时9分10秒或365.2564日。

(6)公转的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小结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极地俯视北逆南顺周期:恒星日速度:角速度极点为零,其余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方向:自西向东周期:恒星年速度:近日快,远日慢【典例】(2020·衡阳一中模拟)下图为南京某中学天文爱好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北极星附近星空的图片。

2020高中地理 第1.3节 地球的运动(一)同步讲解与练习 中图版必修1

2020高中地理 第1.3节 地球的运动(一)同步讲解与练习 中图版必修1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知识点归纳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方向,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B. 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C.在北极上空看是自西向东D. 在南极上空看是自东向西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概念:本身绕自转轴旋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顺南逆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24小时 我们常说的一天自转 速度:线速度;角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除极点外,全球各地相等 每小时15度注:两极点既无限速度也无角速度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7月初 公转速度较慢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公转的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 23度26分确定五带范围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季节更替变大,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变小,热带寒带变小,温带变大影响公 转速度【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2.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自东向西转B.地球自转时地轴北端基本上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C.1个恒星日地球自转了360度,用了23时56分4秒D.我们通常说的一天是一个太阳日。

【答案】A3.下面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4.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两地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于北京D.两地的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上海小于北京【答案】C【解析】。

此题考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知识。

地球上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余各地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级递减,纬度越低线速度就越大。

专题01 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讲义)(解析版)-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1 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讲义)(解析版)-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1 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讲义)解析版【课程标准|思维导图|考点梳理|典例解析】(1).地球和地球仪·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

·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

(2).地球的运动·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地球的形状:(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直觉认识→推测地球是个球体→初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 (1)月食是地球的影子挡住了太阳。

(2)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 (3)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4)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易错点:地球形状与方向的关系【误区】地球是球体,自地球上某一点向任何方向走都能回到出发点。

【正确】地球是一个球体,自地球某一点向东或向走,最后都能回到原点。

但自地球某一点向北或向南走却回不到原点,因为地球的最北端是北极点,自北极点向地球任何一个方向走都是向南;地球的最南端是南极点,自南极点向地球任何一个方向走都是向北。

【经典例题】1.(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时间顺序是()①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①盖天说——天圆地方①浑天说——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蛋黄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答案】B【解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①盖天说天圆地方→①浑天说一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蛋黄→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①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近3年真题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近3年真题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近3年真题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三地球的运动专题三地球的运动高考试题考点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020年天津文综,8〜9)如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

,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解析:1.A 2.B第1题,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当地在北半球(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且地理纬度较低(注: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等于该地的纬度)。

第2题,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的恒星转过50。

,说明地球自转了50。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5>h,故正确答案为B。

3.(2020年广东文综,6)北京时间2020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

此刻,日期为2020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A.OB.C. D.解析:A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的计算与判读,准确判定两条日期分界线及它们的相对位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据题意,当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12月21日19:18时,两条日期分界线分别为180。

和169SW,此时全球日期分别处于12月21日和12月20H.12月22日尚未到达,故选A项。

(2020年安徽文综,29)如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

读图,回答第4题:4. 该地可能位于()A.祁连山地B.大兴安岭C.南沙群岛D.帕米尔高原解析:A由图可知,该地昼长约为15小时,日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6:00测可算出正午时刻约为北京时间13:30,所以当地经度约为97.5°E,由于帕米尔高原经度约为73吓,所以应排除D项,由于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则可排除B、C项。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必修1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

东早西迟。

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约为23.5º。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 季节的形成和划分:(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4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五: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课 地球的运动课件 湘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课 地球的运动课件 湘教

高频考点讲练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A. 30°E, 20°N B. 150°E, 20°S
C. 30°E, 20°S D. 150°E, 20°N
(2)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
是( )
A.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 B.丙地
地方时16时日落
C.乙地昼长20小时 D.甲地夜长
12小时
(3)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
由赤道向两极 逐 线速度 渐减小;赤道最
大,极点为0
基础知识回顾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导致 昼夜交替 现象。 2.产生 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 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3.使地球上不同 经度的地方, 形成不同的地方时。
基础知识回顾
三、时区划分与时间计算 1.时区划分: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 分为 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 15个经度。 2.区时:每个时区以中央经线 的地 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 又称标准时 。 3.区时的换算 ①位于同一时区内的各地,采用 相同 的区时;不同时区的各地,采用各自的区 时。 ②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 1个小时。 ③计算时采用“东加西减”。
高频考点讲练
(2)D为BC中点,B点为晨线与赤 道的交点,时间为6点,从而可以判断 D点的地方时为8∶30。故选C。
答案:(1)D (2)C
高频考点讲练
1.时间的计算
地方时
区时
图 示
日界线
高频考点讲练
①时区数为(已知
所求地点的地方 点经度+
时=已知点的地 7.5°)/15°的商(结
方时±两地经度 果取整数,舍去余 自东向西
3.四季的更替 (1)原因:一年中,地球上各地 正 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随时间的变 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 不同。 (2)四季的划分 夏季: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白昼较长的季节。 冬季: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白昼较短的季节。 春、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2020年高考地理(新课改)一轮复习地球与地球仪

2020年高考地理(新课改)一轮复习地球与地球仪

抓基础基稳楼高、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槪半衙54X10*畑耳XX X / il K6 357 km平均半轻:K i6 371 km赤道周长:1XT HHr赤道惑妖]4 Zf kin f、6 378 kJti南疝3.地球仪的概述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二、经纬线和经纬网1.经线和纬线经线【注卩纬线【注R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图示Jt曲檢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俩】指示南:匕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亠2.经度和纬度经度徒31纬度闆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地球与地球仪(1) 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 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计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名师注解]【注1】(1)任何两条正相对的经线都能组成一个大圆(经线圈),并且平分地球。

(2)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注2】(1)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2)纬度数相等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

【辨】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

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是最北点,在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朝南;南极点是最南点,在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朝北。

【注3】(1)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假如一条经线的度数为X,那么与之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为Y = 180°—X(X、Y所属的东西经度不同)。

(2)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

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点】北半球各地的纬度可以根据北极星的仰角来确定,即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第3讲 昼夜交替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第3讲 昼夜交替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是由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
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就产生了 昼夜交替的现象
昼夜交替的周期:
1个太阳日,即24小时。这样的 周期长短适宜,有利于生命有机 体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就产生了 昼夜交替的现象
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会有昼夜交 替现象吗? 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 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不是现在的24小 时,而是一年。
经线位置
图1 图2 确定地方时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ND NDFS
12时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NB NES 0时(24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NC NCS
6时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NA ——
18时
1.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
2.晨昏线的六个特点
3.晨昏线的应用 ①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确定地方时 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晨昏线的周日运动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晨昏线的周年运动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太阳直射点
所在的纬度;晨昏线与赤道的夹角 等于与其相切的纬线的纬度。
1. 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 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 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地方时为18时的是昏线
②确定地方时
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④确定日期
如图1、图2均为夏至日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二分日 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二至日 北极及其附近极昼: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3月21日至9月23日) 南极及其附近极昼: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

专题01地球运动(解析版):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专题01地球运动(解析版):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专题一地球运动目录:2023年真题展现真题呈现真题解密近年真题对比三年考情分析典型真题回顾命题规律小结名校模拟探源核心考点速记1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1-2题)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

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

图是学生设计创作的网页截图。

读图完成1-2小题。

1.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①太阳活动①四季变化①降水总量①物候现象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据图推断()A.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B.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D.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答案】1.C 2.B【试题解析】1.二十四节气,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故①①正确;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日冤瞬变事件等,与二十四节气无关,①错误;二十四节气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但无法直接反映降水总量,①错误。

故①①正确,故选C。

2.梅雨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我国的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到韩国、日本列岛一带,甲地位于山西省,不是梅雨分布区,A错误;通过对多种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气象卫星丰富的观测信息,可以对灾区受灾情况进行具体准确的分析,为灾情信息获取、救灾决策和灾害重建提供重要支撑,B正确;甲地纬度高于乙地,且两她纬度都在北回归线以北,故正午太阳高度角甲地小于乙地,C错误;纬度越高,昼长周年变化幅度越大(发生极昼地区都是24小时),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故甲地大于乙地,D错误。

故选B。

【命题意图】利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结合地球的公转运动,考查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命题方向】以图文材料为依托,把二十四节气和地球公转示意图相结合,时间节点一一对应。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地球运动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地球运动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地球运动知识梳理:1.时间计算的思维过程2.地方时信息的获取(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2)出现“当地正午、一天中日影最短、太阳直射、日影朝正南或正北(有极昼的地区除外)、太阳直射井底”等信息时,说明该地地方时为12时。

(3)若是春、秋分日,全球日出地方时为6时,日落地方时为18时。

(4)若在赤道上,全年日出地方时为6时,日落地方时为18时。

12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时间为,时0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日出时间为(5).时。

(6)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典型例题: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2月7日9时B.2月7日15时C.2月7日17时D.2月8日7时解析: 从图中看出恩克斯堡岛的经度约为165°E,与120°E相差约45°,且位于120°E的东方,故地方时比120°E早约3小时。

当其2月7日正午时(即2月7日12时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约为2月7 时。

9日.答案: A知识梳理2:日期范围的两种计算方法方法一:180°经线地方时法通过已知经线的地方时,求出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那么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范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若已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时。

由此可知,当180°经线为零时时,全球处于同一个日期;当180°经线为8时时,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占8个小时,新的一天所占比例为8/24,即1/3,过去的一天则占2/3。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地球运动教案(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地球运动教案(含解析)

第3讲地球的运动(一)自转运动的三要素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极点俯视图:南顺北逆。

注意:在题目未告知哪个半球时,需要根据经度大小变化的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逐渐增大,西经度逐渐减小)。

得出极地俯视图的顺逆方向,从而判断出半球。

2.自转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3.自转速度:角速度:①极点无速度;②角速度全球相等=15°/小时;线速度:(纬度因素)线速度赤道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点线速度相同。

南、北纬60°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上的一半;南、北极点的线速度为零。

(海拔因素)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扩展1】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的关系:角速度一样;同步卫星线速度比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扩展2】航天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1)航天发射基地选择的条件①天气: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温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②纬度: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③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⑥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在人烟稀少处。

(2)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①发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

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在冬季使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②发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能源;③回收场地选择: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

(二)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1)区别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昼夜现象:地球本身属性(不发光,不透明);昼夜更替:昼夜现象加上地球的自转导致。

全国高考地理考前复习大串讲专题1.3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全国高考地理考前复习大串讲专题1.3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专题 1。

3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知识梳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比较:地球自转地球公转中心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周期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典例】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E点以最近距离分别到达图中四点,方向叙述正确的是A。

向正南到达A点 B。

向正西到达B点C。

向正北到达C点 D. 向正西到达D点2.图中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A。

120°E,60°S B. 120°E,60°NC。

120°W,60°S D。

120°W,60°N【答案】1.D2.B1.图中E与A点在同一经线上,根据逆时针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为北半球,故E到A的最近距离是向正北到达A点;B在E点的正东方,且从E向正东方向到B点为劣弧,B错;C与E 相差180度,二者在同一经线圈上,故从E到C应先向正北再向正南,C错;D在E点的正西方,且从E点向正西到D点为劣弧,故D项正确。

2.根据逆时针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为北半球,图中经纬度间隔均为30度,故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120°E,60°N).【迁移训练】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3.关于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判定,正确的是A.a〉b>c>d B.a〈b〈c〈d C.a=b=c=d D.a〉c=d〉b【答案】1.A2.A3.C3.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都是15°/小时,因此a=b=c=d,C正确。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与地球运动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与地球运动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一、选择题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图中山峰的海拔为536米,M处为洼地,湖泊与M地的图上距离为1.1cm。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干流的总体流向大致为()A.自西北流向东南B.自东南流向西北C.自北向南流D.自东向西流2.P地与陡崖崖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50米B.35米C.65米D.195米3.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的地带性土壤为褐土B.图示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300米C.该地区与大兴安岭山火高发季节相同D.M地与湖泊的水平距离约为5.5km【答案】1.C2.D3.A【解析】1.据图示等高线及河流分布可知,该地地势为东西高,中间低,东侧有两条支流汇入,西侧有一条支流汇入,根据支流的流向可确定干流大致为自北向南流,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根据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P地海拔在450到500米之间,陡崖崖顶的海拔为600至65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至200米之间,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图示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区的地带性土壤为褐土,A正确;根据陡崖的计算公式: (n-1)d≤△H <(n+1)d,可计算出图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100米至200米之间,B 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为山火的高发季节,大兴安岭春季最干燥,为山火高发季,C错误;根据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所以M地与湖泊的水平距离约为0.55km,D错误。

故选A。

下图为东南亚加里曼丹岛1月等降水量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加里曼丹岛南北距离大约为()A.500kmB.900kmC.1400kmD.1800km5.该岛屿南侧沼泽的形成,是因为()A.冰雪融水丰富,注水量大B.锋面活动频繁,降水丰富C.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6.加里曼丹岛该月降水最丰富地区()A.偏北风输送大量水汽B.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地形抬升作用最为明显【答案】4.C5.D6.A【解析】4.由图中经纬度分布可知,加里曼丹岛南北相距的纬度间隔大致为12度左右,根据纬度间隔1度的经线弧长为111千米,可知,加里曼丹岛南北距离大约为1400千米,C正确,ABD错误。

2020届 一轮复习 考点04 地球的运动-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学案Word版含解析

2020届 一轮复习 考点04 地球的运动-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学案Word版含解析

考点04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1 地球的自转一、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加试)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图甲)(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乙)。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丙)。

2.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有太阳日和恒星日。

含义参照物 时间长度 3.自转速度(如图)二、昼夜交替现象(加试)1.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且不停地自转。

2.周期: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

3.影响:①导致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为“生物钟”现象);白天植物以光合作用为主,夜晚呼吸作用旺盛。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加试)四、地方时和区时(加试)1.地方时(1)定义: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东早西晚。

(2)特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时区和区时(1)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五、日期变更(加试)由于地球自转,一般情况下,地球上都有两个日期,我们在进行时间的换算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日期的变更,因此我们应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明确两条日期分界线的区别与联系2.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零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1)经线展开图示。

(2)极地投影图示。

思考穿越180°经线一定会发生日期变更吗?提示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以180°为基线而人为划定的,为了避免把附近的国家地区划分为两个日期,实际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条折线。

因此穿越了180°经线,不一定就越过了日界线。

突破01 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因素1.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思考(1)比较纬度相同、海拔相同两点的自转速度及纬度相同、海拔不同两点的自转速度。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必修一讲解课件:第1章 行星地球 1-1-3(149张PPT)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必修一讲解课件:第1章 行星地球 1-1-3(149张PPT)

下图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 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2)图中 a 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 50°,据此判断摄 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 个多小时 B.3 个多小时 C.5 个多小时 D.7 个多小时
(2)判断高、中、低纬 线速度为 1 447~1 670 km/h,说明位于低纬度;线速 度为 837~1 447 km/h,说明位于中纬度;线速度为 0~837 km/h,说明位于高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 同一纬度,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小,海拔 越低。 (4)航天发射基地选址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器获得初速度大,可 以节省燃料。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半球 ①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黑夜。 ②昼半球: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白昼。 (2)昼夜界线: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图中 AOB 线 为 晨线 )。 (3)交替周期:1 个 太阳 日(24 小时)。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①成因:因 经度 不同,时刻不同。 ②特点:东早西晚,上图中 C 点地方时比 O 点 早 。
5.速度 (1)平均速度角 线速 速度 度: :3约01k°m/日/s (2)随公转位置而变化。如下图所示:
四、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示意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 运动。
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为 12 时 的太阳高度,是一 天之中的 最大 值。
4.地球上不同地点太阳视运动有何规律? (1)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下同)看太阳都是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太阳直射南半球时 全球各地看太阳都是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太阳直射赤道 时全球各地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2)地方时 12 时时太阳位置不会偏东或偏西,但会偏南 (直射点在该地之南)、偏北(直射点在该地北边)或不偏(太阳 直射该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运动(一)自转运动的三要素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极点俯视图:南顺北逆。

注意:在题目未告知哪个半球时,需要根据经度大小变化的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逐渐增大,西经度逐渐减小)。

得出极地俯视图的顺逆方向,从而判断出半球。

2.自转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3.自转速度:角速度:①极点无速度;②角速度全球相等=15°/小时;线速度:(纬度因素)线速度赤道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点线速度相同。

南、北纬60°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上的一半;南、北极点的线速度为零。

(海拔因素)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扩展1】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的关系:角速度一样;同步卫星线速度比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扩展2】航天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1)航天发射基地选择的条件①天气: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温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②纬度: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③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⑥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在人烟稀少处。

(2)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①发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

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在冬季使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②发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能源;③回收场地选择: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

(二)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1)区别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昼夜现象:地球本身属性(不发光,不透明);昼夜更替:昼夜现象加上地球的自转导致。

(2)晨昏线特征及其运用(重点)晨昏线往往出现在光照图中,与众多的经纬线杂合在一起,就会容易混淆。

光照图的解读核心就是“经纬网+晨昏线”。

经纬网的分布是固定的,判读光照图的核心就是快速解读出晨昏线。

①晨昏线的分布特点:晨昏圈特点:由晨线和昏线组成的大圆;昼夜分界;过地心,平分赤道。

晨线上日出,昏线上日落,即太阳在地平线上,故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②要以动态的眼光看晨昏线的运动:【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直射点)始终保持垂直关系】把握核心:晨昏线是由太阳产生的,所以太阳的运动产生了晨昏线的运动。

日运动:随太阳每天自东向西运动(东升西落),15°/h。

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随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

因此,晨昏线是在极点到极圈的范围来回摆动。

(3)晨昏线的判断:在明确地球自转方向的基础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昏线。

(3)晨昏线在光照图中的运用:(两切点,两交点的运用)重点掌握四点:两交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点),昏线的则为18(点)。

两切点:与极地地区纬线相切,度数互余直射点。

判断季节:①根据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以及极圈内的昼夜情况,可判断季节。

②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的度数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推算地方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地方时为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地方时为时。

切点所在的经线若昼大于夜,表明为昼半球的中间,此时为时;切点所在的经线若昼小于夜,表明为夜半球的中间,此时为时;2.时区、区时及日期范围(1)地方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时间,称之为地方时。

我们以先看到太阳为早,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先看到太阳,即时间比较早,时刻数字比较大。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是相同的。

经线不同地方时不同。

记住特殊的地方时:白昼中央经线为12时,黑夜中央经线为0时。

地球上有无数条经线,就会有无数个地方时,为统一时间,地球上划分了时区。

(2)时区:表示一个经度跨的区域,全球共24个时区。

求某地处于何时区的计算:将其经度处于15,看余数。

余数小于7.5,则商即为该地所在时区。

余数大于7.5,则商+1为该地所在时区。

(3)区时: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作为整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对于地方时、时区的计算,都是已知某地某时,求某地是何时?或者是求何时在某地?总体的原则是:①明确换算单位: 15°=1小时,1°=4分钟②画竖线:东经度(时区)写在东面,西经度(时区)写在西面。

③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

注意:注意:当计算出的区时小于0时时,应将日期减1日,时间加24小时;当计算出的区时大于24时时,要将日期加1日,时间减24小时。

有时日期的变化还会引起月份甚至年份的变化,要注意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每年的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每年的2月在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

3.地球上日期的变更及范围判断(1)日期的变更:要明确地球上的两条日界线: (自然,变化着的); (固定,大致与180°经线重合)。

考做题目是直接划出两条日界线,180°在最右侧,0时经线在左侧。

0时经线向东到180°为新的一天,向西到180°为旧的一天。

判读某地在那个日期,即需要判断是在新的一天还是旧的一天。

得知道0时在哪条经线上,然后进行推算是在新的一天还是旧的一天。

(2)日期范围的判断方法技巧1:日期范围的判断,关键是找到0点经线。

从0点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为新的一天,向西到180°经线之间的为旧的一天,即0时经线以东以比西要早一天。

若0时经线和0°经线重合,全球两个日期所跨经度范围相等;若0时经线和180°经线重合,则全球为一个日期。

技巧2: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在图中找出给的已知时间,由该地向东到180°算出180°经线的时间。

注意:如果计算出的结果超过24,则表明有更新的一天出现了。

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NS°(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宜选在左岸。

具体示意如下:②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③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④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二、地球的运动——公转地球的公转运动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是地球在黄道平面上绕着太阳在做自西向东的运动。

(一)太阳公转运动的三要素:1.地球公转运动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3)周期: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4)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到导致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直射点不断移动。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做回归运动的范围。

也决定了发生极昼极夜地区的范围。

注意:如果黄赤角变为0°,则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赤道上,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将不会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消失,地球上的四季与五带也将消失。

地球的公转运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就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的过程。

(二)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全球昼夜长短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要以动态的眼光(直射点的移动)分析。

1.昼夜长短的变化(1)光照图判读在光照图中,主要是通过晨昏线切割纬线圈的比例来判断昼夜长短。

晨昏线是由太阳光线决定的,且是垂直关系。

太阳直射点移动,晨昏线发生偏转,相切在不同的纬线圈(与直射点度数互余),全球各地昼夜长短产生变化。

二分日晨昏线平分所有的纬线圈(跟经线或地轴垂直),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相切在极圈。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相切在极圈。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注意:有时候也会以晨昏线与经线(或地轴)的夹角来体现直射点的纬度。

(2)直射点的位置或具体日期判读:这个其实是在理解光照图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

光照图的不同形态是由于晨昏线的切割,而晨昏线是由太阳光线产生的,太阳光线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所以直射点的位置决定了晨昏线的位置,决定了晨昏线切割纬线的比例。

通过日期,理解直射点的位置进而推理也是同样的道理。

(3)日出日落时间体现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长短:昼长=日落-日出。

在考察的题目中昼夜长短也会以数值的方式体现。

昼夜等长,各12小时;如果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昼长夜短;如果昼长小于于12小时,说明昼短夜长。

赤道始终昼夜平分,昼夜差为0,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越大。

【知识扩展1】昼夜长短的关于日期的对称性:求某地(非极地地区,同时要注意其所在半球)昼夜长短相等的两个日期:如果是夏半年(3.21——9.23)的日期范围,则以夏至日(6月22日)日期为对称;如果是冬半年(9.23——次年3.21)的日期范围,则以冬至日(12月22日)日期为对称如果;如果是求某地昼夜长短刚好相反,则是以二分日日期为对称。

对于极地考察的是极昼极夜开始或结束的时间。

(例如已知极昼开始的时间,求极昼结束的时间),也是关于二分日的对称(具体方法与上述相同)。

【知识扩展2】昼夜长短的关于纬度的对称性同一纬度同一日期,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刚好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面所形成的的夹角,一天当中地方时为中午12点太阳高度最大。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由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决定的,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H=90°-两地纬度差。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与直射点移动有关。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纬度变化】春、秋分日:直射在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夏至日:直射点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

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直射点直射在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年变化】①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