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地理第二三轮专题突破测试题5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第二三轮专题突破测试题11

高三地理第二三轮专题突破测试题11

专题二第一讲大气的运动(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0·山东高考)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解析:本题考查气温的垂直分布,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从垂直方向看,气温应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 000 m,温度降低6℃,从图中可以看出5时、20时气温为越向下越低,出现了逆温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气温上高下低,空气层较稳定,而12时、15时,气温上低下高,空气对流旺盛;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从图中可知,垂直方向的温差应是下大上小。

答案:A(2010·桂林模拟)下图是“2008年全球不同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当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后,下图中热力过程明显增强的是()A.A1和B1B.A2和B1C.B1和C2D.A2和C23.图中显示林业排放的温室气体比重较大,以下国家林业排放量较大的是()A.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B.加拿大、法国、俄罗斯等亚寒带国家C.美国、日本等经济最发达国家D.巴西、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发展中国家解析:第2题,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时,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空气增温,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增强。

第3题,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热带雨林面积大,森林破坏严重,林业排放的温室气体比重大。

答案:2.C 3.D图1为我国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

读图,回答4~5题。

4.若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5.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且下图为该环流的近地面分布状况,则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第4题,根据图2可以看出,甲处在垂直方向上气压差大,甲近地面为高压;乙处在垂直方向上气压差小,近地面应为低压。

2011年江苏省高考二轮冲刺试卷地理(三)

2011年江苏省高考二轮冲刺试卷地理(三)

2011年江苏省高考二轮冲刺试卷地理(三)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0年8月20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到达北纬88度22分、西经177度20分地点。

这是考察船到达的纬度最高的地区。

北京时间8月20日15时38分,科考队员分两批乘直升机成功到达北极点。

五星红旗和考察队队旗在北极点冰面上飘扬。

“在北纬85度的北冰洋还有如此多的‘清水塘’,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这些天来,‘雪龙’号不是在走冰道,而像是在走水道,从一条水道跨到另一条水道,层层向北迈进。

”“雪龙”号船长沈权说。

据此回答1—4题。

1.科考队员成功到达北极点时,新旧两天的比例约为A.9:l B.9:2 C.9:3 D.9:42.从考察船到达的纬度最高的地区到北极点的最短距离大约为A.160千米B.180千米c.200千米D.220千米3.在考察船到达纬度最高的地区时,船上的五星红旗飘扬的方向为A.西南B.西北C.东南D.东北4.在北极地区“雪龙”号不是在走冰道,而像是在走水道,从一条水道跨到另一条水道,层层向北迈进,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氯氟烃破坏臭氧层B.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C.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D.工厂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2010年,甘肃、四川、青海各地相继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读我国某地区日雨量等值线与泥石流分布图,回答5—6题。

5.与图中泥石流分布点密度关联度不强的事物是A.河流B.公路C.降雨量D.地形6.图中泥石流分布最密集的地方A.日降雨量最大B.位于平原地区C.植被覆盖率高D.日温差较大2010年夏季我国高温频发,尤其是南方地区持续了很长时间的高温。

读图回答7—8题。

7.导致图示区域高温的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8.下列省区中气温没有达到370C高温的是A.黔B.豫C.闽D.鄂读某区域地形图,回答9—10题。

高三地理二轮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

高三地理二轮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

高三地理二轮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本卷分为第Ⅰ卷(挑选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挑选题共50分)一、挑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林线是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林线海拔散布。

读图完成1~3题。

1.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A.1 800~2 000米B.800~1 000米C.1 200~1 600米D.1 000~1 200米【答案】 C【解析】根据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可知,F地林线海拔为4 400~4 600米;E地林线海拔为3 000~3 200米,交叉相减得到结论。

2.导致D地林线比E地海拔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势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答案】 B【解析】D地纬度低,气温高使其林线较高,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3.G地实际林线较低的原因是()A.纬度低,林线低B.坡度陡,林线低C.降水多,林线低D.降水少,林线低【答案】 D【解析】G地位于滇南,海拔较低,降水较少,导致实际林线较低。

读某国樱花开放日期等值线图,回答4~5题。

4.已知该国同纬度樱花开放日期的不同主要是地势导致的,据图判定该国平原地势主要散布在()A.东部B.西部C.北部D.南部【答案】 B【解析】由图可知,该国的樱花开放日期等值线在西部偏向高纬度地区,这说明西部的温度偏高,即西部的地势较低,故该国的平原最可能散布在西部。

5.影响该国樱花开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除了地势外还有()①降水②太阳辐射③洋流④土壤A.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④【答案】 A【解析】由图可知,该国的樱花开放日期整体上自南向北推迟,由于越向北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少;另外,该岛东部沿海地区易受沿岸暖流的影响,樱花开放日期也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早。

2011届高三地理第二三轮专题突破测试题10

2011届高三地理第二三轮专题突破测试题10

2011届高三地理第二三轮专题突破测试题10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专题: 天气与气候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0·新课标全国卷)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据此完成1~2题。

1.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2.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

读图,回答第3~4题。

3.图示地区()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B. 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4.当前()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B.乙地受锋面影响,阴雨连绵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2010·南宁模拟)图1为气压带、风带模式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纬度)。

回答5~6题。

5.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洋东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半球5°~1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B.图示10°~20°地区盛行东北风C.图中30°~40°地区盛行西北风D.图示20°~30°地区盛行上升气流6.与图1中M点气候特点相匹配的气候数据资料是图2中的()下图是影响我国某地比较稳定而常见的天气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地,最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是()A.①B.②C.③D.④8.当图中AB一线位于珠江流域时,雨带位于()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中下游C.四川盆地D.华北平原(2010·苏锡常镇模拟)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命制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试题(五)-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命制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试题(五)-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XX市十所省重点中学2016年二模突破冲刺交流试卷(05)高三文综地理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否则答题无效)继(2016年3月5日)早晨,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风、寒潮蓝色预警后中央气象台又于3月8日10时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预计,受寒潮影响,2016年3月8日至11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 XX3月8日气温呈断崖式下降,(见下图)让XX人感受到一日跨三季(夏-秋-冬),正应了XX一句描述春季天气变化的谚语“一日赤膊,三日Za 火(烤火)”1.根据所学知识,对谚语“一日赤膊,三日Za 火(烤火)”分析正确的是()A 春季气温回升快形成强对流天气,导致强烈降温B 春季气温高形成强烈气旋,导致剧烈降温C 春季气温高,吸引来自海洋的气流,导致剧烈降温D 春季气温高,形成较强低压,吸引高压,导致剧烈降温2.这次寒潮对XX以下农作物生产、收成影响最大的是()A. 早稻B. 油菜C. 冬小麦D. 棉花负荷率是指用电量与发电厂的设计最大供电量的比值,读图,完成3~4题。

3.三大区域实时负荷率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其原因是()A. 与地球公转有关B. 供电能力不同C.经济发达程度不同D. 与地球自转有关4.下列能够提高三大区域实时负荷率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 合作互联,削峰填谷B. 错时开工,错时上下班C. 大力发展传统工业D. 工业互补,产业转移下表是XX省苏北与苏南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读表回答 5、6 题。

苏北与苏南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注: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5.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苏南地区女性人口性多于苏北地区B.XX市区人口总数比XX少C.苏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D.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增加较快6.为什么苏北地区人口年增长率呈现负数A.该地区经济发展快,出生率低B.该地区人口死亡率太高C.该地区净迁出人口多D.女性人口比重低读某地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回答7`~9题。

【高中地理】山师附中2011级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人教课标版

【高中地理】山师附中2011级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人教课标版

山师附中2011级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2013.12 第I卷单项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2012年11月18日,我国一名帆船运动爱好者驾驶“青岛号”从青岛出发,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创造了新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

1.11月底“青岛号”在北太平洋行驶途中,遇到热带风暴。

当热带风暴中心位于其正北方向时,该海域盛行(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2.12月下旬,“青岛号”在海上过了两次圣诞节。

这说明“青岛号”( )A.自东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B.自西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C.自东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D.自西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

当海轮途经下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

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A.7时B.6 时C.5 时D.4 时4.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南非开普敦温和多雨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天气C.北京一年中白昼最短D.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

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

据此回答5~6题。

5.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小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为夏季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6.如果遮阳板安装高度变低或者加长遮阳板,该设计适合的地区是( )A.40°N B.20°N C.20°S D.40°S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

据此完成7~8题。

7.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A.北太平洋B.南太平洋C.北印度洋D.南印度洋8.若考察船观测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20 时15分,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A.正北B.东南C.东北D.西北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 三轮总复习重点 专题三大气陆地与海洋突破专题冲刺演练

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 三轮总复习重点 专题三大气陆地与海洋突破专题冲刺演练

专题演练三大气、陆地与海洋(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25×2=50分)(2010·XX卷)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XX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

下图示意古长安(今XX市长安区)“八水”位置。

据图完成1~2题。

1.“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错断B.褶皱凹陷C.断裂陷落D.水平X裂解析:本题考查地壳运动及其地貌成因,意在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由于地壳断裂陷落,形成地堑,渭河平原地势较低,形成“八水绕长安”的景象。

答案:C2.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解析:本题考查森林植被破坏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对地理现象与地理原理的分析理解能力。

渭河位于秦岭以北,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产业活动的发展,人类毁林开荒,破坏森林植被,导致渭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古长安“陆海”逐渐萎缩甚至消失。

答案:A3.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下图示意),其成因是( )A.侵蚀—搬运作用B.搬运—堆积作用C.风化—侵蚀作用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

建坝前,三峡水流湍急,较小颗粒物易被侵蚀;建坝后,丰水期上游来水减少,带来的泥沙少了,进而露出大颗粒。

答案:A(2010·市期末)读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回答4~5题。

4.水循环( )A.①环节是水汽输送,冬季风是其主要动力B.②环节是降水,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C.③环节是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④环节蒸发的水汽全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解析:图中①表示水汽输送,夏季风是其主要动力;②表示降水,亚洲东岸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③表示地表径流,它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最典型的是流水侵蚀和堆积地貌;④表示蒸发,海洋蒸发的水汽有一部分被输送到陆地上空。

高考二轮复习地理试题(老高考新教材) 滚动突破练三

高考二轮复习地理试题(老高考新教材) 滚动突破练三

滚动突破练三(2023·湖北武汉4月调研)我国乌兰布和沙漠正在开展菌草种植、沙漠土壤化改造、葡萄产业等生态实践。

某科研团队将自主研发的植物纤维黏合剂施加到沙子间,使沙漠表层的沙子“土壤化”。

下图示意沙漠种植实验区。

该团队的沙漠实地种植试验证实,“土壤化”的沙子非常适宜某些植物生长,并且具有很强的抗风蚀能力。

据此完成1~3题。

1.有学者认为未改造的沙漠土不是土壤,主要依据是()A.几乎不含水分B.矿物质含量少C.空气含量太少D.有机质含量少2.经该团队改造的土壤具有较强的抗风蚀能力,主要原因是()A.减少散状颗粒B.增加土壤水分C.减少土壤空气D.改变地表起伏3.与普通土壤相比,种植试验区的植物根系异常发达,原因最可能是()A.有机质含量高B.育种技术先进C.土层松散透气D.光照时间超长(2023·河南信阳第二次质量检测)国内研究一般把人口持续净流出3年及3年以上的城市认为是收缩型城市。

东北地区由于经济增长“失速”、投资下滑等因素,人口不断流失,成为我国城市收缩问题最为严重的区域。

据此完成4~5题。

4.东北地区收缩型城市多为()A.资源枯竭型城市B.位置偏远型城市C.被动虹吸型城市D.产业变迁型城市5.收缩型城市今后发展的关键是()A.加大资源开发,推动工业发展B.改善交通,构建立体交通运输网C.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D.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2023·浙江台州二模)有专家建议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由“单线”变“双线”,修建西干线,将东线部分水量分流到“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再经该工程调入白洋淀。

后续再由白洋淀北调水量到北京。

下图为华北平原三大调水工程路线图。

据此完成6~7题。

6.南水北调东线“双线”方案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受水区()A.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质的要求提高B.沿线不合理用水导致盐碱化严重C.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发生变化D.人口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激增7.将东线水引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对雄安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是()A.提高供水稳定性B.扩大用水广泛性C.缓解输水矛盾性D.维持生物多样性(2023·湖南邵阳三模)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历史机遇,发挥特色优势,福建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实现产业转移的同时助力产业结构的升级。

2011年高三双基过关检测试题地理参考答案

2011年高三双基过关检测试题地理参考答案

2011年高三双基过关检测试题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二、综合分析题(50分)26.(共14分)(1)大兴安岭东北-西南地势第二、三阶梯(或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等等)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或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内流区与外流区(任写两点)(4分)(2)温带大陆性气候湿润地区(2分)(3)A温带森林B温带草原C温带荒漠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步减少(4分)(4)引黄灌溉(有灌溉水源)(1分)(5)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大幅上升(第三产业略有下降)(2分)(6)A (1分)27.(本题11分)(1)B (1分)(2)中西伯利亚高原叶尼塞河(2分)(3)地处高纬,热量不足,生长期短(2分)(4)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递减东岸降水丰富,东岸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流经西岸降水稀少,西岸地处副高控制;沿岸有寒流流经(3分)(5)水分东南部墨累河—达令河流域与西南沿海(2分)(6)D(1分)28.(本题8分)(1)岩层受到挤压力的作用(2)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侵蚀(3)冲积扇河流出山口,水流降低,挟带的泥沙沉积形成(3分)(4)大陆架石油、天然气29.(本题9分)(1)小麦;(1分)(2)①地;(1分)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的时间长。

(2分)(3)c图,(1分)气候。

(1分)(4)三江平原(1分)(5)切实保护耕地,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贯彻国家的政策,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的储备工作。

(2分)30.(1)(8分)①冬季(1分)②位于大陆架浅海,光照充足;(1分)位于河口附近,河水从陆地上带来大量营养盐类;(1分)位于温带海域,水温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与底层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层海水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1分)暖流和寒流交汇处,海水发生上下扰动,底层海水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这样的地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多,鱼类的饵料丰富;(1分)③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海湾,潮位堆高;该季节(7月)夏季风盛行,风从海洋吹响陆地,又加剧了潮势;农历初一涨大潮,潮汐更大。

11届二模地理答案.docx

11届二模地理答案.docx

绥化普高联校门届二模地理答案窪奎一中為君备询⑥一、选择题:(共50分)1.C2. D3. D 4・ A 5. B6. A7.C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图和空间定位。

要能判定出图乙为孟加拉国。

注意是自然原因。

8.A 9.B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内容,背斜是良好的贮油汽构造,向斜是良好的贮水构造。

乙、丙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0.D 11. A 12. B本组题主要考查气候和地转偏向力。

根据地理位置可判定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根据最冷月等温线可判定,南半球为冬季,受西北风控制;13. B 14. C本组题考查等温线与纬线之间的关系及洋流的相关知识。

15. C 16. D 17.A本题组考查垂直自然带和气候。

根据降水和气温可以判定该气候水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

该海域有寒流经过。

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水热状况直接影响着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M地在迎风坡,因而同一自然带,M—侧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所致。

图中非地带性沙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山地的阻挡作用,即受地形的影响18. D 19. D本组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下水的相关知识。

根据承压地下水的特点可推知是补给区受到了污染;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前提是地下水的水量充足,可行办法是限制城市地下水的开采;绿化南部山区使下渗量增加从而增加地下水量。

11.B12. A 13. C本题组考查空间定位、地图、大气运动、时间计算和自然地理现彖, 根据左图风向可判定该天气系统是高压,风向左偏可判定该地为南半球;根据左图的气压系统及经纬网可知甲为南半球澳大利亚,且为冬季。

23. D 24. C 25. C木题组考查不同类型的等值线。

河谷地区的等髙线凸向海拔增高的方向,结合自然规律水往低处流可知河流人致是从西北流向东南;从而可知河水补给湖泊,该湖泊是内陆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由A处的风向以及等压线的分布状况,可以判断A位于低压槽附近,风向向右偏,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

南通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南通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绘的“25°N附近某小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指向标,同学们测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

读图完成1~3题。

1.该图的指向标是A B C D2.河流XO段的流向为A.由东南流向西北B.由西南流向东北C.由西北流向东南D.由东北流向西南3.该日之后的一周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B.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C.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D.图示O城日出时间逐渐提前图2为“我国北方某城市某季节降水量(单位:mm)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该季节,该市城区的降水量最可能在A.390 mm 以下B.390 mm ~400 mm之间C.400 mm 以上D.410 mm以上5.下列有关该市城区降水量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距海近,水汽多,降水多B.尘埃多,雾天多,降水少C.气温高,气流上升,降水多D.植被少,水汽蒸腾少,降水少6.此季节,该市最易发生的灾害是A.春旱B.台风C.沙尘暴D.城区内涝图3为“某季节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7~9题。

7.北半球最有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哦、季8.甲地盛行A.西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9.甲地A.气候温暖湿润B.河川冰封未开C.草木葱绿茂盛D.驯鹿大量北迁图4为“江苏沿海海岸线变迁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造成江苏海岸线古今位置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围海垦殖B.泥沙淤积C.气候变化D.地壳抬升11.跟踪研究江苏海岸线变迁,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应A.围海造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B.兴修水利,建设旱涝保收农田C.营造红树林,保护滩涂生态D.发展滩涂养殖,打造湿地经济图5为“我国冬春季节干旱分布示意图”。

2011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模拟试题5

2011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模拟试题5

滚动模拟(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10·北京重点中学预测)读“北京1、7月某日气温、气压、风速、相对湿度日变化图”,完成1~2题。

1.图中对应1月某日的曲线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⑥⑧C.②⑤⑥⑦D.⑤⑥⑦⑧2.影响图中气温日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太阳高度B.地面辐射C.气压状况D.天气状况(2010·陕西最后冲刺)下图表示某地5 000m高空某一时间等压线(单位:hPa)分布情况,回答3~5题。

3.与N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相比,M点所对应的地面的点()A.气压高B.气温低C.降水少D.光照强4.有关N气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N气压系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N气压系统强烈发展就形成台风C.N气压系统是动力原因形成的D.N气压系统对此时的季风环流有加强的作用5.影响M气压系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A.海陆分布B.地形地势C.太阳高度D.季风环流(2010·淄博高三模拟)读下图,回答6~7题。

6.图中所描述的阴影区域若在大陆西岸,其气候类型可能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7.图示时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尼罗河正处于丰水期B.亚欧大陆正受印度低压控制C.罗马正盛行偏西风D.孟买正处于雨季我国某湖泊面积2.8平方千米,海拔高度483m,湖泊水位变化如右图所示。

据此回答8~10题。

8.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9.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B.降水C.海陆位置D.季风环流10.图中4、5月份水位降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减少B.下渗加强C.蒸发加强D.入湖径流量减少(2010·青岛二中模拟)秦直道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它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读图回答11~12题。

地理人教版高中选修2 海洋地理2011年贵州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地理人教版高中选修2 海洋地理2011年贵州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011年贵州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第I卷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

读图1,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轴”相交处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地处东部经济地带②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③位于大河干、支流交汇处④是中国内陆重要的水、陆、空交通枢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以下属于“西南轴”的“基础设施束”有A.南水北调工程 B.西气东输工程 C.青藏铁路工程 D.成昆铁路线3.沿“西北轴”自然环境的特征,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向内陆逐渐增大 B.降水的年际变化向内陆逐渐减小C.地跨我国三大自然区 D.地跨黄河、长江、塔里木河流域图2示意经m点沿经线87°E和纬线47°N所作的实际距离相等的地形剖面。

读图2,完成4~5题。

4.若a、b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为A.太行山脉 B.横断山脉 C.阿尔泰山脉 D.天山山脉5.有关m点附近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B.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C.河流均不能流人海洋 D.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图3中点虚线表示40°纬线,L示意某低压中心且正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匀速向丙地方向移动。

读图3,完成6~8题。

6.如果图中河流的径流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盐度夏季大于冬季B.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大陆沿岸有暖流流经D.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7.如果图中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乙地最适宜种植的水果为A.香蕉 B.柑橘 C.菠萝 D.苹果8.下图中能反映未来24小时内丙地气压变化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图4中的P、Q分别示意某日晨、昏线与南半球a纬线的交点。

读图4,完成9~ll题。

2011届高三地理第二三轮专题突破测试题18

2011届高三地理第二三轮专题突破测试题18

2011届高三地理第二三轮专题突破测试题18专题三第一讲海水的性质和海水运动(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下图是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海域高潮和低潮时的等盐度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不变,造成此处盐度在河流枯水期某一日内周期性差值变化的原因是()A.径流B.降水C.洋流D.潮汐2.图中b、c两点盐度差异的产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B.径流C.光照D.盛行风4.海水的密度()A.与海水温度成正相关,与盐度成负相关B.与海水温度成正相关,与盐度成正相关C.与海水温度成负相关,与盐度成正相关D.与海水温度成负相关,与盐度成负相关5.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A.南极海域B.红海C.赤道海区D.副热带海区解析:第4题,注意密度曲线的变化趋势。

密度越大,温度越低,盐度越大。

即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第5题,在四个海域中,赤道地区温度最高,盐度较低,因而海水密度相对最小。

答案:4.C 5.C(2009·安徽高考)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

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

完成6~7题。

6.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解析:结合教材知识即可判断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各纬度间热量不均)和地球运动(地转偏向力等)。

答案:D7.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解析:总热量输送数值应最大,对应②曲线,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小,海洋输送的热量小,且北纬60度附近为低气压带,以北来自寒冷地区的极地东风带,来自南方海洋上的暖热的气流不能越过,所以向北热量输送应该为负值,故海洋输送对应①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第一讲交通与商贸(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0·四川高考)右图为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B.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C.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D.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解析:图中河流短促,无航运价值。

该地区东部受到日本暖流的影响,渔业资源丰富。

海岸线平直,不利于建港。

地处低纬,虽温度高,但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晒盐。

答案:B读图,回答2~3题。

2.右图是“运价定价方式随运输距离变化”示意图。

在南京主城区开行的投币公交车,在城区内均为1元(空调车2元);地铁一号则是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

公交和地铁运输的定价方式分别是()①a-距离比例定价②b-区段定价③c-远距离递减定价④d-均一定价A.①②B.②③C.④②D、④③3.如果图中a、c代表公路与水运运价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代表公路运输,c代表水运运输②c代表公路运输,a代表水运运输③a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④c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第2题,公交车在城区内均为1元,即均一定价。

地铁有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是区段定价。

第3题,水运适于长距离运输,公路适于短距离运输。

短距离运输,公路运价较水运低,长距离运输,公路运价较水运高。

答案:2.C 3.B(2010·重庆模拟)读“某特大城市市区和郊区间某干道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

完成4~5题。

4.图中a、b两曲线()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5.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下措施目前在重庆市暂不可行的是()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B.计划发展轨道交通,完善健全城市道路网C.建设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新区D.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公交优先解析:第4题,根据两条曲线反映的车速随时间的变化来判断,a曲线在8~10时车速较低,表明这时路上的车辆较多,此时正值上班、上学的时间,应表示由郊外向市中心工作区的方向。

b曲线应表示相反的方向。

第5题,受地形、河流等的影响,在重庆周围不宜建卫星城。

答案:4.B 5.A读京沪高铁简图,回答6~7题。

6.京沪高速铁路将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其目的主要是()A.节约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B.提高运行速度C.建立立体交通网D.缩短运行距离7.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意义有()①有利于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②有利于完善综合运输体系③有利于加强两大经济区的联系,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加快铁路现代化进程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第6题,京沪高铁沿线多是耕地,人多地少,而且原有同向的交通线较多,为了节约土地,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

第7题,选择项四项的叙述均为京沪高铁的重要经济和社会意义。

答案:6.A7.D8.商业是人类地域联系的重要方式。

读某区域商业网点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知()A.经济发展水平,西南部小于东北部B.人口密度,由西南向东北增加C.环境人口容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商业网点的服务范围与人口密度无关解析:同规模商业网点的服务范围与当地的人口密度呈负相关,由图示可知,该区域西南部人口密度大,东北部小,即环境人口容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答案:C下图是世界四地的关联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如果图中箭头a、b、c表示国际贸易中的某种农产品,那么该农产品是()A.小麦B.玉米C.水稻D.大豆10.如果图中箭头b表示电子工业的区位转移,下列属于导致其转移的因素是()①地价②技术③劳动力④资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第9题,根据图示经纬度,可以确定甲在我国,乙在韩国,丙在澳大利亚,丁在美国。

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a、b、c由澳大利亚和美国指向中国和韩国,该农产品应表示小麦。

第10题,美国将部分电子工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利用当地低廉的地价和劳动力等区位条件。

答案:9.A10.C(2010·襄樊模拟)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甲、乙、丙、丁代表的地区正确的是()A.甲——黄河中下游地区B.乙——西南地区C.丙——西北地区D.丁——长江中下游地区12.“长三角”和“珠三角”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但交通网络修建的成本远高于环渤海地区,最主要的原因是()A.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发B.土地价格昂贵C.劳动力工资水平高D.河网密集多洼地解析:第11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网密布,水运所占比例最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水运能力差,所占比例较小;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公路运输占主要方式;西北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方式。

第12题,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度较大,修建交通线需要大量桥梁,增加了建设成本。

答案:11.A12.D二、综合题(共3大题,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2009年5月18日上午,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镇正式开工建设,该管道北起漠河,在穿越多处冻土层、冻土沼泽、河漫滩地和大兴安岭林区后,到达南端终点站大庆。

管道建成后将承担我国约六分之一的石油进口任务。

下图为中俄原油管道和俄罗斯远东管道图。

(1)简述中俄原油管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分)(2)简述中俄原油管道建设的重大意义。

(10分)解析:第(1)题,从气候和地表形态考虑。

第(2)题,应从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影响考虑。

答案:(1)管道途经地区严寒,要穿越冻土层、冻土沼泽、河漫滩地以及大兴安岭(山地)。

(2)①修建中俄管道有助于俄罗斯拓展石油资源的销售市场;②有助于中国拓展石油资源的进口渠道,促进石油进口的多元化,加强国家能源安全;③有助于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④能带动两国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4.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分)(1)推测甲城早期至近现代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说明原因。

(6分)(2)制约乙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是;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4分)(3)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

较合理的是线,简述你的理由。

(4分)(4)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判断图例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解析:第(1)题,图中甲城市位于河流干流沿岸,早期以河运为主,城市应沿河发展;后期随着铁路的兴建,城市沿铁路拓展。

第(2)题,乙城港口水位较浅,且位于河口,泥沙容易淤积;丙城港口水位较深,同时有铁路经过。

第(3)题,A线经过山脊,沿线起伏大;B 线沿线地势平坦,工程量小。

第(4)题,从甲城市的空间结构来看,①位于铁路沿线,应为工业区。

答案:(1)城市面积扩大;由沿河分布向沿铁路线分布发展。

原因: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2)水位较浅,大型船只易搁浅水位深;有铁路交通线可深入内陆(3)B地形起伏和缓,线路短、工程量小,选价低。

(4)工业在城市外围;沿铁路线分布15.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材料1:来自铁路部门的信息说,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客站工程今年6月开工以来,施工进展顺利,计划2011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材料2:京沪高速铁路济南站规划图。

(1)决定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首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专家称京沪高铁西客站将成为带动济南西部,进而推动全市发展的“发动机”,试解释其原因。

(6分)(3)济南西部为借其先机打造城市副中心,应采取什么措施?(6分)(4)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对山东省西部的发展产生哪些有利影响?(8分)解析: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是为缓解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客运压力而投资建设的,决定其建设的首要因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京沪高速铁路济南站初步选定济南西部,对济南市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济南西部应依靠客站对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的巨大拉动作用,进一步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京沪铁路经过山东省西部,必然加快商品流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答案:(1)社会经济因素(2)京沪高铁和济南西站的建设,使济南西部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形成客站商务区,带动西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西部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3)加速济南西部路网及相关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新区规划建设;提高城市新区经济功能,合理发展相关产业。

(4)大量投资将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山东省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商品流通,加快脱贫步伐;带动沿线第三产业的发展。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铁正式开通。

武广高铁全线共设15个车站,途经11个地级市,将广州到武汉的铁路运输时间从过去的10小时缩短至3小时。

完成1~2题。

1.武广高铁桥梁和隧道占线路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主要原因包括()①沿线多高原、丘陵②高速铁路要求线路较平直③少占用耕地④经过山区的主要旅游景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武广高铁对沿线地区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①沿线地区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地租差异进一步扩大②大城市高速铁路的站点附近将形成卫星城市③缩短两地间物流时间,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升级④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1题,武广高铁从武汉到广州,主要经过长江中下游、东南丘陵和珠江三角洲。

为了突显直达性、少占耕地,沿线修建了大量的桥梁和隧道。

第2题,武广高铁的发展可以使沿线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地租差异减小,促使大城市站点附近形成卫星城市,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高铁是客运,武广高铁未经过长江三角洲地区,所以对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意义不明显。

答案:1.B 2.D下图是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对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的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分析回答3~4题。

3.图中四点达成交易的机率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C.甲丙丁乙D.乙甲丁丙4.若要在图上新布置一个同等规模的商业中心,则最佳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3题,根据等值线可以直接读出各点成交机率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