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苏教版

小学科学(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科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查阅关于细胞的资料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培养探究能力。

2、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教育方面:1、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2、提高健康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材分析《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课。

本课重点在于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重点: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难点: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比较。

教学准备:显微镜、各种细胞装片、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利用课件,视频等,并创建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由此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课的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小组合作,实验探究;3、观察交流,认识细胞;4、小组交流,全课总结。

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洋葱师:我们今天就来用显微镜来观察洋葱的表皮。

二、探索新知(一)认识植物细胞1、回顾:显微镜的使用2、小组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交流。

师:这一个个的小格,就是细胞。

(多媒体出示:洋葱表皮细胞显微图片)师:大家刚刚观察的洋葱表皮有细胞,其它部位有没有细胞呢?根、叶?3、小结:植物体由细胞组成。

(二)认识动物细胞师:植物体有细胞,那动物呢?生:(猜测)师:就以人体为例,你都知道人体有哪些细胞?生:肌肉细胞;骨细胞;神经细胞;血红细胞;……(多媒体出示:人体各组织细胞显微图片)小结:动物体由细胞组成。

(三)认识微生物细胞师:自然界中除动、植物外,还有一类微小的生物——微生物。

微生物又是否有细胞呢?生:(猜测)(多媒体出示:细菌、草履虫图片)小结:微生物由细胞组成。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 学习细胞分裂的过程;3. 理解细胞的重要性及其在生命体的作用。

教学重点:1.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2. 细胞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在生命体内的重要性。

教学手段:课件展示、教师讲解、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引入话题,让学生猜测图片跟生命体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对生命体的思考。

二、探究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15分钟)1. 展示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的PPT,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核、质膜、细胞质和线粒体等。

2. 小组合作,让学生根据PPT中的图片和文字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

3. 教师点拨,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了解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细胞就没有生命。

三、学习细胞分裂的过程(20分钟)1. 展示细胞分裂的过程的PPT,让学生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等。

2. 小组合作,让学生根据PPT中的图片和文字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3. 教师点拨,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了解细胞分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综合应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查找有关细胞的资料,了解细胞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及作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查找的资料,归纳出细胞在生命体内的作用。

3. 学生展示,学生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

五、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细胞分裂的过程,以及细胞在生命体内的作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自编一篇短文,介绍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以及细胞在生命体内的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PPT的讲解和小组合作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学习了细胞分裂的过程,了解了细胞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但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对于学生的表述有一定的限制。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命的结构》的第四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能够用积木等材料搭建出细胞模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生命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细胞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深入到细胞的内部结构。

此外,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强,对于搭建模型等实践活动充满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2.难点:细胞内部结构的深入理解,搭建细胞模型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细胞的基本知识和结构。

2.观察法:观察细胞模型,了解细胞结构。

3.实验法:动手搭建细胞模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搭建细胞模型的经验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细胞模型、积木、实验器材等。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搭建细胞模型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生命体的结构,然后引入细胞这一基本单位。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细胞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细胞的基本结构。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积木等材料搭建一个细胞模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细胞模型,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

《建立生命体的“积木”》教案

《建立生命体的“积木”》教案

《建立生命体的“积木”》教案建立生命体的“积木”教案
介绍
本教案旨在通过互动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探索生命体的组成和功能。

通过使用类似于“积木”的模块,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并从中学会一些基本的生物概念。

目标
- 帮助学生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组成结构
- 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
- 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如房子、机器等),激发学生对生命体结构的思考和兴趣。

2. 理论介绍:通过简介和图示,向学生介绍生命体的基本组成
结构,如细胞、组织、器官等。

3. 实践活动:为学生准备不同的“积木”模块,模拟生命体的组
成结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自由组合这些模块,来
构建一个模拟的生命体。

4. 分享和讨论:学生将展示并解释他们创建的模拟生命体。


个学生都将分享他们的创意和理念,并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

5. 总结:通过与学生的讨论,总结并强调模拟生命体的组成结
构及其功能,重申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

扩展活动
- 深入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和构建一
个更复杂的模型。

- 探索不同生物体的特征和功能,通过制作更多种类的“积木”
模块来模拟和构建这些生物体。

结束语
本教案通过互动和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生命体结构的基本理解,并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通过自由组合和创作,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生物体的组成和功能,从而加深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使学生了解DNA分子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掌握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以及了解DNA分子如何编码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细胞结构、遗传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链接,形成知识网络。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更深入地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其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掌握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以及了解DNA分子如何编码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2.难点:DNA分子如何编码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通过观察DNA模型的制作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DNA模型、PPT、实验器材等。

2.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苏教版科学六上《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上《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上《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上《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搭建积木的活动,理解生命体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到,器官,系统,最后构成完整的生命体。

教材以实际的搭建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生命体的结构层次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但对于生命体的结构层次的理解还有待加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搭建积木的活动,理解生命体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到,器官,系统,最后构成完整的生命体。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生命,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命体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到,器官,系统,最后构成完整的生命体。

难点:对生命体的结构层次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积木模型,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积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的生命体结构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积木模型,呈现生命体的结构层次,引导学生初步感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搭建一个生命体,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生命体的结构层次。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生命体的结构层次,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体的结构层次的意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生命体结构层次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一份关于生命体结构层次的调查报告。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共计50分钟。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6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6苏教版

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知道胡克对人类认识细胞的贡献3、知道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与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息息相关。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比较发现细胞间的相同与不同2、能够阅读材料,了解白细胞吞噬病菌的作用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2、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并进行比较二、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教学过程】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1、出示积木造的房子,提问:他们什么组成的?2、谈话:小积木可以搭建成大房子。

那大的物体都可以是由小的物体搭建成吗?生活中哪些大物体也是由小物体搭建成的呢?3、谈话:在非生命的物质世界里,小物体搭建成大物体的现象很多。

那在动物、植物、微生物这些的有生命的世界里,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搭建起这些生命体的?积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出示课题)二、认识细胞的形状、结构特点1、提问:你们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皮肤,骨骼,肌肉,血液等。

)2、讲解:那么这些东西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它们都是由一种叫做细胞的微小结构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大多数细胞都很小,我们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种细胞的图片。

3、观看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描述看到的细胞。

4、提问:这些细胞的形状、结构有什么特点。

5、通过观看视频介绍显微镜的使用。

6、小结:不同的生物体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有所不同,有的细胞人的眼睛可以看得见,比如鸡蛋中的蛋黄,有的只能用显微镜才能看清。

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球体,多面体,纺锤体和柱状体。

三、比较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差异1、提问: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是否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观察下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的差异。

把你们的观察结果与大家分享2、交流汇报。

小学科学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

小学科学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

小学科学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科学是一门充满探索和创造的学科,而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我们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体的构成和生物结构。

本次教案的主题是《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旨在通过学生参与实践的方式,让他们亲身体验生命体的构建过程,并理解其中的原理。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和构成要素;2.理解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3.掌握细胞的基本构造,例如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4.通过制作模型,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教学准备】1.绘制细胞结构示意图的教具;2.制作细胞模型所需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彩色橡皮泥等;3.准备一些参考书籍或图片,展示不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几个生物的图片或生物构件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猜测这些生物是如何构成的,并逐渐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提出问题(10分钟)1.什么是生命体?生命体有哪些基本结构?2.你知道什么是细胞吗?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你能看出细胞的构造是什么样的吗?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开始对生命体和细胞产生兴趣,并逐步引导他们思考生命体的构造是如何组成的。

三、核心内容讲解(15分钟)在这一环节,老师可以通过绘制细胞结构示意图的教具,向学生详细解释细胞的结构和构成要素。

特别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图示和简单的语言描述,学生将更加直观地理解细胞的结构。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补充一些额外的知识点。

四、细胞模型制作(45分钟)1.准备工作老师将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制作细胞模型所需的材料。

鼓励学生将自己探索生命体的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参与到实践中去。

2.制作过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透明塑料袋、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细胞模型。

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示意图,让学生们尽可能还原细胞的结构。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学生们解释细胞膜的作用和细胞内部的运作机制,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的构造。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一节以生物分子为主题的科学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子,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同时,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仍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验来帮助理解抽象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掌握搭建生命体“积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性质,搭建生命体“积木”的方法。

2.教学难点: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分子性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分子概念。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物的香味、颜色的变化等,引导学生关注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子。

2.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如温度、压力等,总结分子的基本性质。

3.搭建生命体“积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子搭建生命体,分组进行实验,尝试构建简单的生命体模型。

4.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实验和讨论,分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氢键、范德华力等。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分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9 (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9 (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9 (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的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以及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构建模块,了解细胞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生命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细胞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过渡到对细胞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直观、实践性的学习内容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运用图片、模型等教学资源,以及安排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认识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增强对生命体的敬畏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难点:理解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以及细胞内部各种结构的功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的知识。

2.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细胞。

3.实践教学法: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细胞知识的相关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2.教学道具:准备细胞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

3.实践活动材料:准备显微镜、细胞模型等实践操作材料。

4.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命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引入新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以及细胞中的各种结构。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细胞各结构的功能,从而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命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细胞及其结构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结构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学生能够探究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教学难点:细胞各结构在细胞中的位置和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细胞结构。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细胞模型,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是什么?细胞有哪些结构?”2.新课导入: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课堂探究:学生分组观察细胞模型,探讨各结构的功能。

4.实验环节: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细胞结构模型制作,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5.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结构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细胞结构的重要性。

8.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细胞结构图,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含有细胞器,进行生命活动•细胞核:储存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生长、分裂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4 搭建生命的“积木”》苏教版(1)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4 搭建生命的“积木”》苏教版(1)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4 搭建生命的“积木”》苏教版(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搭建生命的‘积木’”,内容涉及到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教材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重要性,以及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理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概念,并能够掌握细胞的基本功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生命科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细胞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对细胞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一些微观概念的理解还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和实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概念,理解细胞的基本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感受生命的神奇和伟大,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难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概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插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文章和视频,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插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们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概念,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解释和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搭建生命的“积木”|苏教版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搭建生命的“积木”|苏教版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与《水滴里的生物》、《做酸奶》、《馒头发霉了》三课一起组成了一完整的微观生命科学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中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属于“生命世界”中“生命的共同特征”的范畴。

本课教材的编排按照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过程展开,从宏观到微观,综合运用前三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使科学探究深入到细胞水平,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作用。

让学生在初步接触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时了解人类对生命的探索过程。

并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自然的巨大帮助,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学生懂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有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

但是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大多是从书本中间接学习所得,认识肤浅不系统,非亲眼所见不直观,本课教学内容有趣,贴近生活。

学生能直接动手操作感受微观世界的奇妙,学生兴趣盎然,探究热情高。

在本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水滴里的生物》、《做酸奶》、《馒头发霉了》等三课,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利用显微镜初步认识生命的另一大类——微生物世界,知道细菌、病毒也是微生物,了解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这些知识将很好的为本课认识细胞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准备课件显微镜抹布洋葱切片人体表皮切片等四、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2、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能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

3、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4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4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苏教2001课标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的第四课。

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本课与《水滴里的生物》、《做酸奶》、《馒头发霉了》三课一起组成了完整的微观生命科学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属于“生命世界”中“生命的共同特征”的范畴。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的动物、植物、人体这些生命体的一些共同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采用总—分—总的设计结构,把认识微生物的概貌作为单元学习的起点,然后再分类认识细菌、霉菌。

本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从生命体都具有细胞结构的角度,进一步帮助学生扩展对生命体共同特征的认识。

本课教材的编排,按照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过程,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巨大推动作用。

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六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学生懂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有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

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ipad的“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绽放他们的探究热情。

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课上的调查,收集、整理资料,依托互动形式,丰富学生的参与经历,让他们体验发现的过程,感受发现的愉悦,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本单元,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利用显微镜初步认识生命的另一大类——微生物世界,知道细菌、病毒也是微生物,了解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这些知识将很好的为本课认识细胞打下了基础。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单元《4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单元《4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苏教版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教学目标一、进一步认识细胞与生命体之间的关系二、以医学案例来证明细胞学说并不圆满三、培养学生不唯书唯上的一种科学精神四、通过从同一病例的中医的诊治的结果来说明同样的生命体我们有不同的学说我们要兼听则明。

五、从而确立一种文化自信、中医自信的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本可认识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疗效不成功,说明用药不成功,说用药要思路不成功,说明用药思路所依赖的理论基础不成功。

反之也成立。

疗效明显,说明用药正确,说明用药思路正确,说明用药思路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是完善的。

本课最为突出的是通过我个人医疗实战的案例来检验我们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的价值所在。

而这个切入点是前所未有的一种突破,这是超越教材编写组的理论与实践水准的一种影响。

教学准备ppt.教学步骤1、导语我们关于细胞与生命体的关系及细胞的形态、功能作用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这些都是停留在理论的知识的缠绵那么这些知识是不是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呢,这是需要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实践中间去进行检验的。

陆游有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告诉我们应该通过实践来检验我们所学的知识到底是是真的假的、真的假的、对的错的,浅的深的,我们今天就开启这种研究的初步。

1.1关于细胞,我们来点实战的——黑色素细胞同学们,我们大家都听说过有一种比较白癜风是吧?关于这个白癜风我们当今的医学、细胞学说是如何解释这个病的形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白癜风与黑色素之间有哪些不可说的秘密?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是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减退而导致的,黑色素思是皮肤或者毛发中存在着一种黑褐色的色素,如果黑色素细胞出现脱失会对皮肤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皮肤的白斑形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了解白癜风的诱发因素,做好积极的预防工作,才能避免白癜风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影响。

白癜风和黑色素细胞之间有哪些不可说的秘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划重点黑色素细胞的来源黑色素细胞是一种皮肤里的特殊的细胞,它产生黑色素,传递给周围的角质形成细胞。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设计

4.建立生命体的“积木”【教育方针】1.能用调试好的显微镜调查洋葱、人体表皮细胞。

2.知道构成生命体的根本单位是细胞。

3.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用。

4.体验到探究生命奥秘的高兴与重要意义。

【教育重点】调查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细胞,并进行比较。

【教育难点】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根本单位。

【教育准备】教师资料:PPT。

学生资料:显微镜、洋葱与动物表皮细胞切片等。

【教育时间】1课时【教育进程规划】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1.说话:在小时候,咱们或许都玩过积木,你们用它搭过什么呢?2.学生自在交流。

3.发问:如果把咱们把自己的身体或其他有生命的物体比做房子,那么建立生命体的“积木”又是什么?4.学生思考、推测。

二、知道细胞的形状、结构特色1.学生调查教材第11页的细胞图,能够弥补一些其他细胞的图片。

2.交流、报告:这些细胞的形状、结构有什么特色。

3.小结,并激发学生兴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大多数细胞都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干看清,但单个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三、辅导学生调查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1.教师供给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切片。

2.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调查,并将调查到的情况画下来。

3.报告:你们发现了什么?是否看到了一个奥秘的生命世界?4.学生报告、交流。

5.教师发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结构有什么不同?6.学生报告。

7.教师小结:你们做的真好,个个都像小科学家相同,知道了洋葱表皮是由许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子组成,每个格子实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便是一个细胞。

人体表皮也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边界不是很清晰。

两种细胞的形状、巨细不完全相同,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功用。

四、辅导学生知道细胞的有关知识1.教师说话:关于细胞的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呢!(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览教材12页的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2.教师小结: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根本单位。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理解生命体的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关系;3.学会使用积木模型搭建生命体的组成结构;4.能够描述人体的各个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二、教学准备1.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2.积木模型;3.小黑板、彩色粉笔;4.课件、教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小黑板上的“生命体的组成结构”这个词语,让学生先自己想一下,有没什么了解或猜测,然后在让学生分享一下,看看谁知道的更多。

2. 授课内容1.生命体的组成–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众多细胞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最终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完整的生命体。

2.各个系统的作用–呼吸系统:吸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保持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平衡。

–循环系统:向全身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收集并运回体内代谢废物,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消化系统:将我们吃进食物中包含的营养物质分解、吸收和转运到全身的各个部位,为生命体提供能量。

–骨骼系统: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参与对外界的感知。

–肌肉系统:让身体能够运动。

–神经系统:控制人体运动、思维、感觉等活动。

–内分泌系统: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机体内部环境稳定等,使人体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状态。

3.生命体的组成结构模型搭建–使用积木模型来搭建生命体的组成结构,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人体的构造。

按照生命体的各个系统来构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

3. 总结反馈通过问答、听写等方式,让学生巩固今天所学内容,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后记本节课设计以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为主要教材,科学上册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可以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了解身体的构造和生命活动的要素。

而通过使用积木模型等视觉化辅助工具,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生命体的组成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行视觉化和实践教学,也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