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多项选择题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马原多项选择题

马原多项选择题

马原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A、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答案)B、马克思主义伦理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确答案)D、科学社会主义(正确答案)2.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

*A、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B、辩证唯物主义(正确答案)C、朴素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 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它们是()。

*A、德国古典哲学(正确答案)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正确答案)C、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正确答案)D、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4. 从内容上看,实践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A、物质生产实践(正确答案)B、社会政治实践(正确答案)C、科学文化实践(正确答案)D、网络虚拟实践5. 根据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 *A、不依赖人而存在B、不依赖感觉而存在(正确答案)C、可知的(正确答案)D、不可知的6. 关于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是指一切变化B、发展是上升式的变化(正确答案)C、发展是前进式的变化(正确答案)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正确答案)7.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

*A、对立统一规律(正确答案)B、质量互变规律(正确答案)C、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规律8. 矛盾的基本属性包括() *A、同一性(正确答案)B、斗争性(正确答案)C、普遍性(正确答案)D、特殊性(正确答案)9. 矛盾的()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A、同一性B、斗争性(正确答案)C、普遍性(正确答案)D、特殊性10. 矛盾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同一性(正确答案)B、斗争性C、普遍性D、特殊性(正确答案)11.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趋势。

*A、相互限制B、相互分离C、相互依存(正确答案)D、相互转化(正确答案)12. 分析矛盾要坚持()和()相结合。

2023年马原考试知识点总结_1

2023年马原考试知识点总结_1

2023年马原考试知识点总结2023年马原考试知识点总结(一)一、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原理:(一)主体和客体是反映被反映、改造被改造相互作用的关系。

主体是反映者、改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被改造者。

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即主体作用于客体;同时客体也作用于主体,即主体在改造客体时能动地反映客体。

(二)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

(1)实践和认识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和认识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2)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的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二、认识的本质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其主要内容是:(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一定客观对象规定一定认识的指向和内容。

(2)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3)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二)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论的反映论;一条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机械反映论)的对立①相同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②不同点: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考研政治徐涛马原选择题必考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徐涛马原选择题必考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马原选择题知识点汇总徐涛【马原选择】D1马克思主义系列文章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阶级基础:1831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的登上历史的舞台。

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2.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特征科学性: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革命性: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实践性:就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品格。

发展开放性:发展性即与时俱进,开放性强调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

3.马克思主义系列著作(1)马克思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

《法兰西内战》:科学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

《资本论》:系统阐述剩余价值学说。

《哥达纲领批判》: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2)恩格斯著作《反杜林论》: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之一。

(3)列宁著作《国家与革命》:为了恢复和捍卫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正确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年列宁揭示了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本质和特征,同时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给马赫主义反动哲学以毁灭性打击,粉碎了唯心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进攻,深入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捍卫、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

D2唯物论考点内容1.哲学基本问题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即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

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马原重点知识点题型:1、选择(1x10*) 2、判断(1x10*) 3、材料分析(20x4*)(1、反应什么理论简述即可。

2、感想结合理论展开)绪论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

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②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④思想理论来源、⑤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3.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过程中。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采取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①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

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②理论来源: 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c、英国古典经济学d、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品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6.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7.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①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动具有指导意义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③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④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③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④提高工人马克思主义修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主义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A,动中有静。

B,静中有动。

14.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15.实践的基本特点:①客观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16.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试验1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18.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和发展的关系:A,联系构成了发展(运动、变化)B,发展(运动、变化)体现了联系20.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考研马原选择题重难点讲义

考研马原选择题重难点讲义

考研马原选择题重难点讲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部分哲学一、哲学单项选择题的应试技巧2010年至2019年哲学单选题真题回顾(一)2010年哲学单选题2. 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3. 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

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 )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二)2011年哲学单选题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

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

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

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

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三)2012年哲学单选题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

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

”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马原多项选择题(答案解析学生的)

马原多项选择题(答案解析学生的)

多项选择题(共74个)绪论:(共5个)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 ACD )A.德国古典哲学B.剩余价值学说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3.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理论前提是(AD )A.唯物史观的创立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4.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BC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5.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意义在于(ABCD )。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B.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C.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D.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第一章(共18个)1.运动和物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 AD )。

A.根本属性B.普遍状态C.主观形式D.存在方式2.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有:(ABC D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B.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3.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三次有决定意义的转变是:(ABD )A.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B.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C.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意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D.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4、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 AB )。

A.运筹帷幄B.审时度势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5.联系的特点有:(AB D )A.客观性B.多样性C.斗争性D.普遍性6.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ABCD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30题,30分)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不包括()。

A、认识世界有助于改造世界B、改造世界能够深化和拓展对世界的认识C、改造世界能够独立于认识世界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矛盾的过程正确答案: C解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辩证统一2、实践的内涵是指()。

A、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B、人类能动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C、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D、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正确答案: B解析:实践是人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3、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原因,主要应当从()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B、意识形态中去寻找C、上层建筑中去寻找D、生产方式中去寻找正确答案: D解析: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是由货币的流通手段和( )职能引起的A、贮藏手段B、价值尺度C、世界货币D、支付手段正确答案: D解析:考察货币职能对经济危机的影响5、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A、青年黑格尔派B、社会民主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国际工人协会正确答案: C解析: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6、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关系不包括()。

A、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B、真理尺度推动真理的不断发展C、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相互对立正确答案: D解析: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辩证统一的7、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 )A、不断减少B、不断增加C、不变D、骤然下降正确答案: B解析:考察大企业走向垄断的前史8、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可以称之为( )A、剩余价值率B、剥削率C、利润率D、平均利润率正确答案: D解析:考察平均利润率9、以下哪个论点坚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A、“实事求是论”B、“天才论”C、“精神万能论”D、“上层建筑决定论”正确答案: A解析:10、“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马原考研选择题做题技巧

马原考研选择题做题技巧

马原考研选择题做题技巧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称马原)是考研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难点和重点。

马原部分的选择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因此,掌握一些做题技巧对于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下是针对马原考研选择题的一些做题技巧总结:一、理解为主,记忆为辅马原部分的内容往往较为抽象和理论化,因此在做题时,应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

首先要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其内在逻辑和联系。

只有真正理解了原理,才能在面对选择题时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注重细节,把握关键词马原选择题往往涉及一些细节性的知识点,因此在做题时要注重细节,把握关键词。

例如,对于一些概念和原理的定义,要注意其内涵和外延,避免因为对概念理解不准确而选错答案。

同时,要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如“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这些关键词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三、排除法与直选法结合在做马原选择题时,可以采用排除法与直选法相结合的策略。

首先,快速浏览所有选项,排除那些明显错误的选项。

然后,针对剩下的选项,结合题干和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直接判断。

排除法可以减少选项的干扰,直选法可以提高答题的效率。

四、关注真题,总结规律通过分析历年的马原真题,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点和题型。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关注真题,总结规律。

对于经常出现的题型和知识点,要进行重点复习和强化记忆。

同时,要关注真题中的错误选项,分析其错因,避免在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

五、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马原选择题的题干往往较长,包含的信息量较大,因此,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做好马原选择题至关重要。

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重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学会快速准确地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六、合理分配时间在考试中,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道题都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判断。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目,如果一时无法确定答案,可以先跳过,待解决其他题目后再回来处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正确答案:B注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正确答案:D注解:凡是认为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的,都是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无法正确反映存在的,都是不可知论。

标准就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

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A注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持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

德漠克利特认为世界由不可再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在虚空中数量的多少构成小同的事物。

中国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天地万物都足元气构成的。

元气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皆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正确答案:B注解: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永恒发展过程,世界的发展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前进的过程,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晋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

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确答案:C注解: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马原》-期末知识点考点总结

《马原》-期末知识点考点总结

1.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意识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两者相互对立。

它们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

其次,两者又相互统一。

必然性与偶然性相互依赖: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必然性靠偶然性表现,靠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制约。

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为事物存在和发展提供前提。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2.为事物发展提供条件。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各自得到发展。

3.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是有规律地向自己对立面转化。

!!"#()&!1.引起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的变化。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引起矛盾统一体的破裂。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4.质变与量变相互关系原理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的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的。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一)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一)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一)1下列各项属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的有(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D、掌握各种具体的知识正确答案: ABC :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这说明( )。

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B、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D、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正确答案: CD :3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

A、垄断价格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B、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C、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D、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正确答案: ABCD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

因为( )。

A、工人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B、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成熟,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C、工人阶级是唯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D、工人阶级是最有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的阶级正确答案: ABCD :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正确答案: ABCD :6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关系是( )。

A、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B、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D、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 BC :7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

A、劳动发展的历史B、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C、社会形态更替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D、物质资料生产者活动的历史正确答案: ABD :8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包括的基本要素是( )。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一)一、内容和形式原理:(1)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2)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3)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4)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在把握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二、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及其关系原理:(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中的辩证法,即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亦称为概念辩证法。

(3)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方法论:第一,唯物辩证法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第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到思维和工作中就成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其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分析方法。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二)一、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原理:(一)主体和客体是反映被反映、改造被改造相互作用的关系。

主体是反映者、改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被改造者。

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即主体作用于客体;同时客体也作用于主体,即主体在改造客体时能动地反映客体。

考研政 治马原部分重点解析

考研政 治马原部分重点解析

考研政治马原部分重点解析考研政治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马原)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对于考生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来对马原部分的重点进行一番解析。

首先,要明确马原的整体框架。

马原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是重中之重。

唯物论中,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核心。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辩证法是马原中的难点也是重点。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这一规律的重要应用。

我们要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的飞跃创造条件。

否定之否定规律则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相信事物的发展总是在曲折中前进。

认识论部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至关重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并将认识运用于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重点内容。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这一理论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规律。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

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实现资本的增殖。

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让我们认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

大二马原大题知识点

大二马原大题知识点

大二马原大题知识点在大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称“马原”)课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并理解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方面进行论述,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大二马原的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 革命与变革:探讨了革命与变革的本质区别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讲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革命的基本观点。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 具体分析具体问题:介绍了具体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强调了辨证思维对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二、唯物辩证法1.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讲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内涵,以及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

2.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解释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和作用,强调了矛盾的发展在事物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 矛盾的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介绍了矛盾的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概念及其确定的方法,讲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 矛盾的特殊性:阐述了矛盾的特殊性的内涵及其在大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事物发展中矛盾的特殊性及其规律性。

三、历史唯物主义1.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革命:探讨了社会基本矛盾的产生和变化规律,以及社会革命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介绍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等。

3. 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阐述了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强调了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

总结:大二马原大题知识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着重强调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社会革命、社会变革等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二、多项选择题1 .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A .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B .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C .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D .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2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 .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B .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C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D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 .世界的可知性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 ,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B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C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6 .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A .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B .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C .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D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7 .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 .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 .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8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9 .经验论的错误在于()A .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B .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C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D .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10 .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A .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1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A .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B .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C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D .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12 . “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 .理论脱离实际B .经验论C .教条主义D .唯理论13 . “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A .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B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C .唯我主义观点D .反理性主义观点14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A .生而知之(孔子)B .不虑而知(孟子)C .不行而知(老子)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15.“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

马原选择题知识点

马原选择题知识点

马原选择题知识点绪论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得科学一什么就是马克思主义1什么就是马克思主义(1)从创造者,继承者得认识成果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与发展得学说;(2)从阶级属性讲,就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得性质,目得与解放条件得学说;(3)从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讲,就是关于自然,社会与思维发展得普遍规律得学说2马克思主义得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作为中国共产党员与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得马克思主义,就是从广义上理解得马克思主义4、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与学说得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与学说得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得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得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得产生与发展1马克思主义诞生得时代条件:(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得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得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条件:表现为以机器大生产与雇佣劳动制度代替了封建社会古老,陈旧得生产方式.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得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得矛盾已经成为这种制度难以克服得痼疾。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得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得性质与历史发展得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得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得条件与基础)2)阶级背景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得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得指导提出了强烈得要求。

(1831年在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1838年在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得,声势浩大得,全国性得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

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得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2马克思主义所批判地继承得人类文明成果:(1)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法国得圣西门;傅立叶;英国得欧文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得统一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得生命力,它得根源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得科学性与革命性得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得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得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得一切理论与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得最广大人民得根本利益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得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就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得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得共产主义社会四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得指南第一章世界得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与实践一物质世界得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就是近代哲学得重大得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1)意识与物质何者就是第一性(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2哲学得基本派别(1)根据意识与物质何者就是第一性,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得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就是物质得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得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就是意识得产物) (2)根据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之论(可知论认为世界就是可以被认识得,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时不能被人所认识或者不能被完全认识得)(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得关系问题就是社会历史观得基本问题。

24马原选择题背诵考点

24马原选择题背诵考点

24马原选择题背诵考点唯物论:(一)导论1.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2.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3.一句话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4.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两大创举: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哲学流派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金木水火土2.机械唯物主义:原子、分子、粒子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实在4.主观唯心主义:自我的感觉、本我的意念、心5.客观唯心主义:上帝、宗教、道、理、宇宙精神、绝对观念6.可知论:没有不可认知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7.不可知论:物质世界不能、或不能完全被认知8.辩证法:联系、全面、发展、肯定矛盾9.形而上学:孤立、片面、静止、否定矛盾10.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回答11.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划分: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回答1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划分:哲学的重要问题(世界是怎样存在的)(三)物质观1.物质的共同特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2.物质vs物质的具体形态: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干扰:整体与部分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干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4.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干扰:设想不运动的物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5.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干扰:静止是运动的内在原因6.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7.既要承认绝对运动又要承认相对静止干扰:形而上学/诡辩论7.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干扰: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8.时间的一维性:时间一去不复返(古诗词)9.时空是物质,具有客观性干扰:时空是观念形式、主观联想10.具体事物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干扰:具体事物的时空是无限的,整个世界的时空是有限的11.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12.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四)意识观1.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实践(劳动)2.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是物质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能动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干扰:直观反映4.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5.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干扰:意识是特殊的物质6.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干扰:意识来源于人脑7.意识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干扰:意识是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8.物质和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9.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干扰: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决定(五)规律观1.自发(无人)、自觉(有人)2.规律是客观的干扰:改变规律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干扰:宿命论、唯意志论4.实践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干扰:认识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5.基础、前提主语必须是物质范畴(六)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干扰:物质世界不再具有客观性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方法论1.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物质运动与时空2.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理想信念信仰的重要性、XX精神:意识的能动作用3.赢得优势、赢得主动就必须准确识变、主动求变: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辩证法:(一)两大特征(联系、发展)1.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复杂性、条件性干扰:人可以随意创造和改变联系/一切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干扰:新旧事物是以时间划分的3.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4.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二)三大规律(矛盾)1.矛盾=对立统一=斗争同一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3.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干扰:和谐是指矛盾的绝对同一4.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干扰:调和矛盾5.矛盾解决的形式是多样的干扰:矛盾只有一方克服另一方才能解决6.普遍性=共性=抽象=一般性;特殊性=个性=具体=个别性7.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共性8.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9.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干扰:外因决定事物的发展10.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性质是由主要方面决定的干扰: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方面决定的1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三)量变质变规律1.区分质是认识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认识质的深化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干扰: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最终结果3.量变和质变都很重要,没有重不重要之分干扰:质变比量变更重要(四)否定之否定规律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内部矛盾推动下的自我发展干扰:否定是外部矛盾推动下的发展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干扰: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3.否定之否定:两次变化、每次变化走向对立面,终点高于起点干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走向对立面)4.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干扰:事物的发展是线性上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周而复始(反复、循环)的过程(五)五对范畴1.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正面直接表现事物的本质,假象是反面歪曲表现事物的本质。

马原高频选择题

马原高频选择题

马原高频选择题
(实用版)
目录
1.马原高频选择题的概述
2.马原高频选择题的内容
3.马原高频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4.马原高频选择题的重要性
正文
一、马原高频选择题的概述
马原高频选择题是指在各类考试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高频知识点的选择题。

这类题目旨在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原高频选择题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多个方面,对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马原高频选择题的内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主义、辩证法、阶级斗争等基本观点。

2.唯物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3.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等。

4.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

三、马原高频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熟记概念和原理:要想在马原高频选择题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清晰的认识。

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马原高频选择题,培养自己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时事政治:马原高频选择题往往与时事政治紧密相连,因此要关注国家大政方针,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度。

四、马原高频选择题的重要性
马原高频选择题在各类考试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于学生来说,掌握马原高频选择题的内容和解题技巧,不仅可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关于马原的34道题知识点汇总

关于马原的34道题知识点汇总

关于马原的34道题知识点汇总(二)引言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关于马原的34道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该领域的基本知识。

正文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与发展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从马克思到列宁再到毛泽东思想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唯物辩证法的物质观——世界上万物的本质和规律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3.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原则4.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5.唯物辩证法的价值观——实现人类自由和全面发展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批判1.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错误观念2.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错误观念3.马克思主义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批判四、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和辩证法的质量观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和斗争2.辩证法的质量观——对事物质量和质变规律的认识五、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1.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和主要观点2.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3.马克思主义同其他世界观的基本区别文末总结: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34道题的详细解析,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与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批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等方面的知识点都得到了全面的阐述。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我们深入思考现实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阅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多项选择题敬老楷模证明出 D.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E.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明2、下列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 ACE )。

A.唯物主义一元论B.相对主义诡辩论C.二元论D.运动观上的绝对论E.唯心主义一元论3、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 ABCDE )。

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C.意识能认识客观世界D.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E.意识能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4、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 AE )。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B.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C.运动是绝对的D.时空是相对的E.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其自身因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过程5、意识是( ABE )。

A.人脑的机能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人的头脑里回有的D.有客观内容的E.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6、下列各项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 ADE )。

A.生产实践B.教育实践C.医疗实践D.科学实验E.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7、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BCE )。

A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 B认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万物起D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E经验是认识真理性的最终判断标准8、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主要是与( ACE )A社会实践水平相联系 B阶级斗争形式相联系C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联系 D环境优劣相联系E哲学发展水平相联系9、根据关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原理,应承认 ( BCDE )A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B 错误的思想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 D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E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10、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其表现有(ABCE)A.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B.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人能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生产活动C.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人能能动地改造自然D.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则不起决定作用E.动物的存在不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人的存在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11、运动和物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AD )A、根本属性B、主观形式C、内部结构D、存在方式E、唯一特性12、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现象(ABE )A、镜中花,水中月 B、阶级斗争C、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D、未实施的城市建设计划E、日月星辰和山川河流1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 ABCDE )A、总体与局部的统一B、包含和被包含的统一C、无限和有限的统一D、无条件和有条件的统一E、绝对和相对的统一14、坚持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 ABC )A、坚持了彻底唯物论的一元论B、反对了旧的唯物论形而上学论C、阐明了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D、反对了客观唯心主义E、反对了主观唯心主义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BCDE )A、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动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运动过程中某种稳定形式D、事物仍然保持自身的性质E、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16、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现象( ABC )A、镜中花,水中月B、阶级斗争C、引力场D、未实施的城市建设规划E、梦中树17、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联系会导致(ADE )A、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C、庸俗唯物论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相对主义的诡辩论18、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CDE )A、事物没有任何变化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体间的空间位置未变D、一事物还未转化为它事物E、事物还没有发生根本质变19、承认对静止的意义在于它是( ABDE )A、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B、把事物区别开来的前提C、认识事物的唯一途径D、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E、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20、辩证唯物主义静止是( BCDE )A、绝对不动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形式D、事物仍然保持自身的性质E、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21、物质、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 ACD )A、担当者B、形式C、主体D、实在基础E、源泉22、人坐在火车上与火车一起向目的地奔驰,这件事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上表明了( C )A、一直在运动,不存在静止B、在坐位上根本没有运动C、是“动中有静”D、是“静中有动”E、运动和静止是混淆不清的2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 BD )A、运动就是静止,静止就是运动B、任何事物都是绝以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运动和静止不同时存在于一个物体中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E、运动和静止可以截然分开24、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 ACD )A、担当者B、形式C、主体D、基本属性E、源泉25、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 BD )A、世界的统一性是单纯的统一B、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C、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本质性D、世界的无限多样性统一于物质E、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在于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6、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 D )A、机械论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相对主义和诡辩论E、绝对不变论27、现代生理学把外界的具体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条件的射活动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 D )A、人类所独有的信号系统B、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信号系统C、除人以外的动物所具有的唯一的信号系统D、除人以外的动物所独有的信号系统E、生物普遍具有的信号系统26、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AD )A、葵花向阳B、饥餐渴饮C、雄鸡报晓D、岩石风化E、蚂蚁搬家29、“先有计划,后有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这说明( DE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C、房子是主观意志的产物D、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E、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30、下列哪些活动属于人所独有的意识活动( AC )A、三思而后行B、饥饿了就要吃东西C、眉头一皱计上心来D、趋利避害的本能E、肌体接触火立即缩回来31、人坐有火车上与火车一起向目的地前进时,表明了( BCD )A、这个人一直在运动,不存在静止B、这个人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就局部来说,这个人是静止的D、这个人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表现E、这个人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32、下列哪些说法表示了时间的一维性( ABCD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诗句)B、失落黄金有份量,错过光阴无处寻(谚语)C、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谚语)D、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莫说时候早,一去没处找。

(打油诗)E、百事宜早不宜迟。

(谚语)3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 ABD )A、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B、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C、人们感觉的复合D、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的客观实在E、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34、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 ABCDE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C、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D、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的客观实在E、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35、意识的产生大体经历的决定性环节有( ABC )A、从反应特性到刺激感应性 B、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理C、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E、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36、下列哪些说法正确地概括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ACEC )A、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B、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C、巧妇难为无米火炊D、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E、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37、根据关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原理,应承认( BCED )A、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的物质B、错误的思想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D、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E、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38、下列哪些活动属于人的意识活动( ABD )A、工程师设计图纸B、学生学习知识C、遇到强光眨眼D、作曲家创作乐曲E、听到巨响把头转向刺激声源39、造成意识主观性的差异是( ABCE )A、人的先天素质的差异B、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C、人的实践经验的差异D、意识的对象的差异E、人的立场世界观的差异40、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是( ABCDE )A、意识活动具有能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是个人由感性认识不断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动过程C、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能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E、意识活动具有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41、根据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 )A、知识就是力量B、理想是前进的灯塔C、志不强者智不达D、恒心是目的的最近道E、巧妇难做无米之炊42、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 ACDE)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能够在思维中实现它C、不能被消灭和创造D、能够认识和利用它E、违背它就要受到惩罚44、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的作用,这是因为(ABCDE )A、劳动使人和动物从本质上区别开来B、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C、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可能D、劳动使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得以产生和发展E、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使意识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愈来愈多样化45、从起源上说,意识是( BC )A、理念创造出来的B、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社会发展的产物D、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E、所有物质都有的46、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只有承认相对静止( ABCDE )A、才能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不同事物C、才能理解事物的分化有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D、才能理解绝对运动E、才能理解暂时平衡状态的可能性47、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揭示和有力地证明了( ABcde)A、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B、劳动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C、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D、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E、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9、规律具有如下特点( BA )A、客观性B、稳定性C、普遍性D、随意性50、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 BC )A、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乱想B、审时度势C、运筹帷幄E、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D、巧妇难为无米火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