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科技成果

合集下载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
2. Hilbert 第 15 问题研究 澄清舒伯特演算是希尔伯特第 15 问题( 1900 ) “舒伯特计数演算的严格基础”的内容,也是“20 世 纪代数几 何 学 的 重 要 主 题 ”。 决 定 它 的 演 算 法 则 是
2011·5·China Basic Science 5
中国基础科学·“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展专栏
为更好地宣传“十一五”期间我国基础研 究所取得 的 成 果,本 刊 将 对“十 一 五 ”国 家 重 大科技 成 就 展 中 基 础 研 究 成 果 进 行 连 续 报 道。本期 介 绍 我 国 在 制 造 科 学、物 理、数 学、 天文等科学领域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 的科研成果。
关键词:十一五 科技成果 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9-2412( 2011) 05-0003-08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2412. 2011. 05. 001
二、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
1. 红外新波段强场物理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近年,可 调 谐 中 红 外 新 波 段 强 场 超 快 激 光 的 出 现与发展,开 辟 了 当 代 重 要 科 学 前 沿———强 场 物 理 领域中的新 方 向,为 开 拓 中 红 外 强 场 相 互 作 用 新 物 理、新效应及新应用提供了新机遇。 在国家 973 计划的支持下,徐至展院士领衔中 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物数所、中国 工程物理研 究 院 九 所 等 进 行 合 作 研 究,利 用 上 海 光 机所近年建 成 的 中 红 外 强 场 超 快 激 光 平 台,实 验 发 现在中红外 强 光 场 中,原 子 阈 上 电 离 光 电 子 能 谱 在
2011·5·China Basic Science 3

十一五时期的辉煌成就以及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的辉煌成就以及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的辉煌成就和基本经验一、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

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2006-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

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9.9%。

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超过8万亿,达到830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3%。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
收 稿 日期 :0 131 2 1 —-8 修 回 日期 :0 1 2 2 1 4—
这 不 仅 揭 示 了 P 以 往 不 为 人 知 的 功 能 , 且 还 为 相 A 而 关 药 物 的 研 究 和 开 发 提 供 了原 子 水 平 的 精 细 结 构 基
础 ( 1 。 图 )
2 1 ・ ・ hn a i S in e 3 0 1 2 C ia B s c c c e
技 基 础 性 工 作 , 进 科 学数 据 共 享 , 养 创 新 促 培 人 才 , 造 良好 的科 研 文 化 环 境 , 断 扩 大 国 营 不 际合 作 , 学 研 究 整体 水 平 显 著提 高 , 科 已进 入
重要 跃 升 期 。
图 1 流感病毒聚合酶 P A亚基 结构 I a r。 0 9 t e 20 ) Nu
大 突破 , 是 近 几 年 来 该 领 域 具 有 里 程 碑 意 义 的 成 也 果 , 起 了 国 内外 的 广 泛 关 注 。 引
H5 N1型 禽 流 感 病 毒 是 人 与 动 物 共 患 的 流 感 病 原 体 , 可 能 引 起 世 界 范 围 的 大 流 行 。 19 有 9 7年 香 港 的 禽 流 感 与 近 年 全 球 性 大 范 围禽 流 感 均 由 此 种 病 原 体 导 致 。在 禽 流 感 病 毒 的 复 制 和 感 染 过 程 中 , 感 流
中 国 基础 科 学 ・“ 一 五 ” 家 重大 科 技 成 就 展 专 栏 十 国
“ 十一 ’ 五’ 国家重大科技成就
[ 编者按]“ 十一五” 间, 国的基础 研 究以 期 我
科 学发展观 为指导 , 面贯彻 落实《国家 中长 全
期 科 学 和 技 术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06 00 2 0 2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


图 6 表 面 材 料 纳 米 级 去 除 机 制与 缺 陷的 形 成


1 2
1 8
2 4
电子能量 ( 电子伏特 )
图 8 实验 测 量 的 不 同 波 长 下 的 氙原 子 光 电子 能 谱
低 能 端 出 现 令 人 惊 异 的 峰 状 新 结 构 。 这 是 国 际 强 场 原子 物理 领域 在 过 去 3 0年 研 究 中 丢 失 的 重 要 物 理 现 象 , 第 一 次 从 理 论 与 实 验 上 揭 示 了 新 现 象 的 物 并 理起 因 。该项成 果发 表 于 20 0 9年 8月 国 际 物 理 学 领
年) 战略 部署 , 》 按照“ 真探 源 , 才为本 ; 求 人 发
展 基 地 , 造 环 境 ; 力驱 动 , 点 突破 ”的 方 营 双 重
针, 通过 国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国家 重 点基础 研 究发展 计划 (7 9 3计 划 ) 国家重大 科 学研 究 和
计 划 等 国家科 技 计 划 , 以及 中 国科 学 院知 识 创 新工程和教 育部 9 5工程 等, 力推动学科 8 大
中运 动 副 转 动 轴 线 迁 移 定 理 以 及 具 有 特 定 末 端 特 征
的 支 链 设 计 、 作 装 备 机 构 末 端 特 征 的 G 集 组 合 形 操 式和 构型 、 虑 输入 与输 出关 联 关 系 的重 载 操 作 机 考 构 拓 扑 优 化 方 法 等 , 操 作 装 备 机 构 的 设 计 提 供 了 为 理 论 、 术 和 工 具 。 基 于 该 理 论 推 演 出 了 巨 型 操 作 技 机构的 1 3种 构 型 , 中包 括 目前 国 际 上 已 有 的 两 种 其 构 型 , 研 究 还 从 中优 选 出两 种 新 的构 型 。对 比分 该

方太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期成果

方太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期成果
是在 驱 动I c电路计 算 新 的过渡 帧之 前 , 对原
始信号中的每帧图像进行优化 , 减少原始图
像 中 的模 糊部 分 ,让原 始 图像 和新 生成 的 3
幅过 渡 帧具有 更佳 的清 晰度 。 虽然 液 晶电视 的主要用 途是收看 有线 科 技支撑计 划 ” 中期成 果
的 民 营 企 业 ,承 担 了科 技 部
投 00 “ 十一 五 ” 国家科 技支 撑 计划 重 大项 目 《 城 总裁 茅 忠群 宣布 , 资规 模达 到 20 万元 ,
00 而 目 绝大多 数家用蓝光 碟机都 具备 了 镇人 居 环境 改 善与 保 障关 键技 术 研究 》 前 的子 建筑 面 积达 到 6 0 平 方米 的方 太 厨卫 实 验 2P 出能 力 ,也 就是 说 可以直 接输 出原 始 课题 —— “ 4输 该 厨房 卫 生 间污染 控 制 与环 境功 能 室 已经正 式投 入使 用 。据介 绍 , 实 验室 现
视节 目,但 是随 着 目前 娱乐 形式 的多样 化 , 蓝光 等 高 清 节 目也 正 在 成 为 很 多家 庭 的新 日前 , 宁波 方太 集 团在北
宠, 面对 日益增 长 的应用 需 求 , 索尼 的2 0 z 京发 布 了 “ 房卫 生 间污 染控 0H 厨 四倍速 驱动 技术 同样 进行 了优 化 。 制与环 境功 能改善 技术研 究课
换 成 5H 的 P L 信号 或者 6 H 的 N S 全 球最 大 的厨 卫实 验室 。 0z A 制 0z TC 制 信号 , 这个 转 换过 程 只是简 单 的帧 复制加
上 帧序列 调整 的方 法 , 因此最 终效 果并 不 能 让人 非 常满意 。
2 0 年 ,方太 作 为 唯 一 07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
交 叉 和 新 兴学科 发 展 , 强科 学 前 沿 的超 前 加 部 署 , 力解 决农 业、 源、 着 能 生命 、 息、 源 信 资 环境 、 料、 洋等领 域 的 关键 科 技 问题 。 同 材 海 时, 力加 强 国家 重 点 实验 室等科 研 基 地 建 大
设 , 动 了1 启 2个 重大科 技基础 设施建设 , 推动
壤 调 查资 料非 常 紧迫 。在 我 国科 技 界高 度 关 注 与支 持 下 , 项 目 在 “十 一 五 ”期 间 , 取 得 以 下 主 要 该 已
成果 :
究发展 计划 (7 9 3计 划 ) 国家重大 科 学研 究 和
计 划 等 国家科 技 计 划 , 以及 中 国科 学 院知 识 创 新工程和教 育部 9 5工程 等, 力推动学科 8 大
二 、 中国植物志》 《 《 、 中国动物 志》 和《 中国孢子植物志》 的编研
生 物 资 源 是 国 家 的 重 要 财 富 , 究 本 国 生 物 的 研


中国 1 :5万土壤 图籍编撰 与高精 度
数 字 土 壤 构 建
种 类 和 组 成 , 仅 是 发 展 生 命 科 学 的 基 础 , 是 经 济 不 更
第 一 , 成 了 全 国 一 半 地 区 ( 2 8个 县 ) 精 度 完 11 高
数 字 土 壤 和 1: 5万 土 壤 图 籍 编 撰 , 我 国 数 字 土 壤 使
建 设水 平 达到 国际领 先 。首 次 研 制 了 中 国高 精度 数 字 土壤 模 型 、 作 标 准 、 程 与 流 程 化 工 具 软 件 , 制 规 创
精 度 数 字 土 壤 能 够 以 5公 顷 为 单 元 提 供 土 壤 质 量 基

“十一五”重大科技工程成果亮丽

“十一五”重大科技工程成果亮丽

“十一五”重大科技工程成果亮丽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我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上海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升级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国一批科技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成果丰硕。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十一五”期间,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陆续启动实施,目前,重大专项已启动实施2500多个课题,投入资金400多亿元。

经过几年的实施,部分重大专项已经取得了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大飞机专项C919大客机基本总体方案己通过国家评审,国产材料研制、关键技术攻关等已取得突破,机头工程样机主体结构已研制完成并用于功能性试。

——大型核电站专项在APl000蒸汽发生器大锻件、主管道和钢质安全壳容器等重大部件研制上取得突破。

——油气开发专项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地震仪2000道主机等部分重大装备进入试制与组装阶段,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进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水污染治理专项突破了化工、制药等行业污染物减排多项关键技术,研发了节能高效污泥脱水机等一批污水深度处理设备,推动了新型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十一五”减排目标的实现。

——通过转基因专项的支持,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市场占有率已达93%……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许侏表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为我国在全球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大科技工程: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攻克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粮食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为推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作用。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我国开展了重大传染病疫苗和诊断试剂研发。

“十一五”期间研究开发了40种重大或常见疾病的疫苗,已有2个获得新药证书并商业化。

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研制的重组口服幽门螺杆茵疫苗于2009年3月获得新药证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新药证书的同类疫苗。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成果--人居环境科技--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成果--人居环境科技--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业 向环保 发展 ,推 进 了建 筑现代咨询 业发展 ,培 育 了空气 净化等 新型产业 ,提高 了建筑行
业 管理水 平 ,为生态和谐城镇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 了科技支撑 。
“ 一 五 " 国 家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重 大 项 目 十
口பைடு நூலகம்
“ 城镇 人居 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 术研究 ”项目组
生态 居 住 环 境质 量 保 障 主 题 而 启动 的 十 一 五 ”国 家科 技 支
撑计 划 项 目。
项 目 瞄 准 国 际 先 进 水 平 覆 盖 建 筑 室 内 环 境 、居 住 区
环 境 和 居 住 区 周 边 城 镇 环 境 三 个 尺 度 ,围 绕 人 居 环 境 的 安 全 、健 康 、舒 适 、高 效 和 适 宜 五大 目标 ,系统 开展 人 居 环境 规 划 设 计 、预 测 评 估 、监 测检 测 、控 制 改善 、污染 减 排 等 关 键 技 术 研 究 和集 成 创 新 ,取 得 保 障 人 居环 境 高 品质 、低 排放 的关 键 技术 突破 ,建 立 和 完善 人 居 环境 改善 和保 障集 成 技术
发展。
该 项 目设 置 了十 三 个 课题 ,侧 重 建 筑室 内环境 、覆 盖 居
特 别 关 注
T S eci C he p al FO us
十一 五国家科技 支撑 计划重 大项 目
( 1)在 规 划 方面
取 得 了城 镇 大 气 环 境 、声 环 境 、 水
( )在 建 筑 材 料 和设 备 开 发 方 面 :开 发 了 超 净大 型 室 4 内空 气质 量 测试 舱 、实用 新型 系列 小 型室 内空气 质 量 测试 舱 系统 .多 功能 HJ 1 型环 境 测 试 舱 、可 控 通 风 生物 学 实验 C一 Z 舱 、 空 气微 生 物 暴 露 实 验 舱 等 多套 测 试 设 备 ,建 立 了低 脚 步 噪 声 降 噪静 音 木 质 地 板 、苯 系 物 现 场快 速 检 测 仪 、新 式

“十一五”规划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规划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突破了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技术,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五年建成铁路新线1.6万公里,新增公路63.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万公里,新建、改扩建机场33个,新建和加固堤防1.7万公里。二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45亿千瓦,其中水电9601万千瓦、核电384万千瓦。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钢铁、水泥、焦炭产能。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2529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平方公里,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工业“三废”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五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颁布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指导意见和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推进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举措。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经济增速等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和竞争力逐步提高;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趋于缩小,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科技的北京充满创新活力——数说辉煌十一五——北京“十一五”科技事业发展成就回顾

科技的北京充满创新活力——数说辉煌十一五——北京“十一五”科技事业发展成就回顾

过3 5 .万名科技人 员参与 ,涉及全 国2 0 0 家企业 、10 多个科研 7
多所高校。
【 读】 解
20 0 8年 ,北 京奥 运 会 的举 办取 得 巨大
成功 ,赢得全 世界 的赞誉 。
北 京奥 运 的科 技 含量 不 仅体 现 在 众 多 的 “ 次 ” 中 ,更 多 是 首 贴 心地 出现 在奥 运 的细 节 中。 新 闻发 布 会上 将 提供 8种语 言 的 同


稿
H - 2 0 多项科技成果助力奥运 O2 0 0
豢 . “ 运计,多技在奥设 一 科 行划2项成北运 技 动”0 科果京建 奥 0 0
中得到应用 ,通过 国家、部 门 ( 地方 )有关科技计 划的支持 ,总计安
排支 持项 目 ( 课题 ) 13 项 ,国家 、地方和全社 会总投入3 4 2 6
紧 密 ,为 北 京 进 一 步 依 托科 技促 发 展 提 供
自主创 新 能 力 大幅 提 升
了有 利 的 条件 。 但 北 京 市统 计 局 专 家 同时 指 出,北 京 与 世 界 发 达 国 家 和城 市 的研 发
基 础研 究 、应 用研 究 、试 验 发展 三 大分 类数 据 是 R D清查 最 能 力仍存 在两 大差距 。 &
年 的 23倍 , 博 士 和 硕 士 65万 人 , 占 4 .% 。 机 构 R . . 85 &D 经 费 的 比较完 各 的学 科 体 系 ,拥 有 丰 富 的人 才
4 94亿 元 ,是 2 0 5. 0 0年 的 82倍 。 .
资 源 ,使 科 技 创 新 与 首都 发 展 的融 合 更 加
“ 技 奥运 ”是 2 0 北 京 奥 运 会三 大 声传 译 ,方便 了世 界各地 的记者 和工作 人 员 : 科 08 场馆 为 比赛 “ 量身定 理 念之 一 。这 是 奥运 史 上 首 次 明确 地 把 科 做 ”: 立 方里恒 温 的地 面 ,让 选 手在 起水 的那 一 瞬间 ,感到 一种 水

谈谈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谈谈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

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这五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

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我们注重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十一五”前期,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以及结构性、输入性物价上涨等问题,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有效防止了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

我国“十一五”时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

我国“十一五”时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

mai n rt f ce t i n e h o o y a h e e n si “ lv n h F v — a ”p ro a % . w i h i ce s d a e s 1 ec n a e t ae o in i c a d t c n lg c iv me t o s f n E e e t ie Ye r e id w s 41 h c r a e t a t 0 p r e tg n l p i t c mp r d wi “ e t i e Ye r p ro , wh l a g u e fa r u t r ls in i c a d tc n lg c la h e e n s si on s o a e t T nh F v - a ” e d h i i a l e n mb ro g c l a ce t i n e h oo ia c iv me t t l e r i u f l
s s h v r g r n f r t n r t fs in i c a d tc n l g c iv me t i e ,t e a e a e t so ma i a e o ce t n e h oo y a h e e ns n“E e e t ie Ye r p r dwa 7 2 % , a d l c a o i f lv n h F v - a ” e o s . 4 i 4 n a k o n swa h i e s n f rt e a h e e n su ta somain T i a e u s fr r o o n e me s r sa d s g e t n r f u d st e man r a o c iv me t nr n fr t . sp p rp t owad s me c u tr a u e n u g s o s f f o h o h i o

神华集团公司“十一五”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神华集团公司“十一五”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订新 的淡水保 障方案。 七、 百万 吨级 煤直 接 液化关 键技 术
20 0 8年 1 2月 3 0日,矗立 于 鄂尔 多 斯高 原 的神
华百万 吨级煤 直接液化 示范工程 正式投煤 试车成 功 ,使我 国成 为世 界上 惟 一 掌握 百 万 吨级 煤 直 接 液 化核心技术的国家。神华集团研发了“ 神华煤直接液 化工艺 ” 等核心技术 , 申请 和获得专利 10 项 , 0余 其 核心工艺获得了美 国、俄罗斯 、日本等 8国发明授 权。今年 , 该项 目将实现利税 8 亿元 。 . 8 八 、 制烯 烃技 术 煤 神华 包头煤 制烯 烃项 目是世界 首套 以煤 为原
第1 0卷 第 1 期
Vo .0 N o . L1 1
21 0 2年 1月
Jn2 1 a .0 2
神华 集团公 司“ 十一五 ” 十大科技创新成 果
神 华 集 团始 终 坚持 以科技 创 新 为 引 擎 ,实现 企
业跨 越 式发 展 。“ 十一 五 ” 间 , 期 围绕煤 电 油运产 业科
灰、 低硫 、 低磷 、 中高发热量 的优点 , 同时也存在着 但 灰熔点低 、 燃烧易结渣的致命缺 陷, 成为长期 困扰火 电安全生产 的重大技术难题 。神华集 团公司经过多 年的技术攻关 , 彻底解决 了困扰我国储量 6 0 亿 吨 00
侏 罗纪 煤燃 烧 易 结渣 的技术 难题 ,获 直 接 经济 效 益
学发展 和 转 变经 济发 展 方 式 ,开展 了一 系列 关键 技 术攻 关 和 重 点技 术创 新 示 范 工程 建设 ,取 得 了一 大 批 高水平 的创 新成 果 。


安 全高 效矿 井建 设技 术
难题 , 使我 国镓这一战略资源得以开发利用 。

传播科技星火 支撑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星火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传播科技星火 支撑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星火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7 坚持 科技扶 贫 . 快脱 贫致 富步伐 . 加
以大 别 山 区 、皖南 山区和 沿淮 行 蓄洪 区重 点 贫 困 发 挥科 技特 派员 的作 用 ,有针 对性 地 开展科 技 信息 服 咨询 、 培训 活 动 ; 围绕农 民工 返 乡创 业 开展 创 业 能 县 脱贫致 富 为核 心 , 排一 批科 技扶 贫 项 目, 安 落实科 技 务 、 专项 经 费 。项 目的实施 , 展 了贫 困地 区 的特 色产 业 , 发
多万 人 , 立示 范基 地数 4 3个 , 广新 技术 4 0项 。 建 0 推 1 推 行业 。农 业科 技专 家大 院 的建设 共 引进 和转 化科技 成
广新 品种 20多万 亩 , 0 建设 信 息平 台 12 , 1 个 建设 农 产 果 10多 项 , 立 生 产线 6 条 , 立 各 类 生产 基 地 0 建 0多 建 品交 易平 台 8 9个 , 建立 培训 机 构 数 1 1 , 办 培 训 7 8个 开 0多个 , 申报 专 利 10多项 , 中 7项 获 得授 权 , 训 2 其 培
力 培训 , 点开展 创业 技能 及创 业必 需 的相关 知识 , 重 如
增加 了农 民收入 , 培养 了农 村致 富 带头 人 , 升 了农 村 企业 法 律 、 提 法规 、 权益 维护 、 会保 障等 内容 的培 训 ; 社 围 群 众 的 科学 文化 素 质 ,为 稳 定脱 贫 致 富 奠定 了基 础 。 绕 农 民技 能发展 需求 , 针对 性地 开展 就业 技 能 、 业 有 创 “ 一 五 ” 间 , 举 办 技 术培 训 班 10 十 期 共 5 0期 , 训 贫 困 培 能力 和新 型农 民培训 , 展订 单 、 向或定 岗就 业技 能 开 定 农户 2 0万 人 次 , 印发 技 术 资 料 9 0万 份 , 动 贫 困农 培训 。 升 农 民工 的 职业 技 能 , 高 其就 业 、 6 带 提 提 择业 的能 户 6万 户 近 2 1万人 ,其 中 26万户 约 91 人实 现脱 力 。 . .万

高新技术领域“十一五”科技成果介绍

高新技术领域“十一五”科技成果介绍

高新技术领域“十一五”科技成果介绍一、能源领域(一)领域综述能源领域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大力开发节能和能源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和利用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技术,促进能源多元化,攻克一批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形成一批新兴能源产业生长点,掌握新能源战略高技术,建立能源科技持续创新平台,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清洁高效能源技术支撑。

(二)重大成果1.特高压输变电系统开发与示范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国内各方力量,经过4年的艰苦攻关,使我国全面掌握了特高压交、直输变电关键技术,并在实际的工程中得到应用。

晋东南(长治)-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经于2009年1月6日投入运行,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至今运行情况良好,标志着我国特高压输变电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云广±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经于2009年12月28日投入运行,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至今运行情况良好,标志着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发展一个新的电压等级,国外工业发达国家通常需要十年的时间,我国仅用四年时间就完成了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创造了世界电力工业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2.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实验快堆(CEFR)于2010年7月21日首次达到临界。

中国实验快堆是863计划重大项目,它的建成在我国快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实验快堆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特点,是几代快堆人开拓创新的结晶。

建造CEFR是我国快堆发展的第一步。

建造实验快堆的目的是:积累经验,掌握技术,培养人才和进行新型燃料、结构材料的堆内辐照考验,为我国快堆的后续发展打好科研、设计和人才基础。

二、交通领域(一)领域综述交通领域重点提高电动汽车、高速列车、传统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和船舶等交通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品牌产品产业化;发展综合交通智能化技术,提高运网能力和运输效率,提供便捷的人性化交通运输服务;突破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和安全关键技术,增强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能力;攻克高难度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为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全面技术保障。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表彰“十一五”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科技成果的决定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表彰“十一五”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科技成果的决定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表彰“十一五”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科技成果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6.16•【文号】人口科技[2011]61号•【施行日期】2011.06.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表彰“十一五”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科技成果的决定(人口科技〔2011〕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委,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计生委,解放军、武警部队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一五”期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科技工作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紧紧围绕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和群众需求,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奋力攀登、开拓创新,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基础及应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支撑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进一步激发人口计生领域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水平,国家人口计生委决定,对“十一五”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科技成果进行表彰。

经组织专家认真评审、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会议审核,决定授予“胚胎植入的分子基础与相关疾病”等42项成果“‘十一五’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科技成果奖”(详细名单附后),向获奖成果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员颁发证书,以资鼓励。

请各获奖成果完成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获奖成果完成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希望获奖者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再创佳绩。

全国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要向获奖者学习,奋发进取,无私奉献、不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创新与应用,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发展成果丰硕——“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也迎来了一个蒸蒸日上、成果丰硕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各项科技计划顺利实施,基础研究得到加强,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已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

在这期间,我们取得了“嫦娥”卫星奔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行、“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要成就,奏响了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强音。

一、《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科技计划顺利实施,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进展“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

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同年,我国正式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一纲领性文件,这是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的第一次全面规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它对未来15年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从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确定了重点任务,明确了今后我国科技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

为确保《规划纲要》实施,国家还制定了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等10个方面60条的配套政策。

《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的正式部署和全面推进,推动了一系列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拉开了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的大幕。

“十一五”以来,以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集中解决重大问题的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等主体性计划和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产业化计划为代表的各项科技计划顺利实施。

据初步统计,5年间国家共安排了8200多项“863”计划课题,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钻井技术与装备、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主要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共安排4800多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点解决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问题,着力突破能源、环境、人口健康等技术瓶颈,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全面有力的支撑。

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发展,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体制和机制保障。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稳固,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至2010年,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有729家,是“十一五”期初的2倍;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5532家,比2007年增加1500多家。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10年研发经费投入共计超过1800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4.2倍,按相同口径计算,5年间年平均增长21.4%;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3.5万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将近50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1.5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针对产业化融资困难的问题,国家还于2009年启动实施了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支持设立了20家创业投资企业,推动了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扩大,跻身科技投入大国之列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

2009年国家科技财政拨款为3224.9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2.4倍,年均增长达24.7%;“十一五”以来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以上。

在加大国家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国家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稳步增长,为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6980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2.8倍,年均增长23.3%,按汇率折算,预计有望超过德国,排到世界第三位;R&D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75%,比“十一五”期初增加了0.43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保持稳定增长,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

截至2009年底,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共有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等五类专业技术人员2321万人,比“十一五”期初增长5.6%。

同时,我国科技人力投入不断增加。

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达252万人年,比“十一五”期初增长85%。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三、基础研究得到加强,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技术市场日趋活跃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基,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有328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2.5倍;而2009年用于基础研究的人力投入达到16.5万人年,比“十一五”期初增长42.6%。

以基础研究作为重点资助对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加大,2010年安排各类项目资助金额近百亿元,全年资助面上项目13030个,比“十一五”期初增加近4000个;资助经费45.2亿元,比“十一五”期初翻了一番;单项平均资助金额34.7万元,比“十一五”期初增长了近10万元。

同时,我国重点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5年间涌现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一个新粒子、室温条件下具有超大塑性的块体金属玻璃材料的合成、亚洲人二倍体基因组测序完成、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状况查明等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和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显示出我国在一些领域的基础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

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以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在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6156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2.2倍。

同时,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在2009年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扭转了效益下滑的局面。

据统计,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868亿美元,比“十一五”期初增长65%;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份额为31.4%,比“十一五”期初增加了2.8个百分点。

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截至2009年底,全国56个国家高新区内企业数已有5.4万家,从业人员815万人,分别比“十一五”期初53个高新区时增长了28%和56%;总收入和总产值分别达到7.9万亿元和6.1万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初的2.3倍和2.1倍。

2010年国家又陆续批准建设了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年底时全国高新区已达83个,这将对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到更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重要环节,“十一五”以来,我国技术市场健康发展,交易规模稳步扩大。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签订技术合同近110万项,技术合同累计成交金额13655亿元。

其中,2010年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23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906亿元,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169.8万元,是“十一五”期初的2.9倍。

技术市场的日趋活跃,使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化。

四、科技产出成绩斐然,重大成果振奋人心,专利和论文位居世界前列“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登记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7.9万项;累计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16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05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2项;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等9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这5年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

“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使我国跨入深空探测新领域;“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并在国际TOP500组织的最新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建成;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完成总装下线并首飞成功;首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海上试验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凯旋;水稻基因育种技术再获突破性进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全球首次获批生产……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专利数量是反映一国科技产出能力的重要指标。

“十一五”期间,我国专利部门累计受理境内专利申请363.6万件,授予专利权202.8万件,境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以24.7%和35.4%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递增。

其中,2010年受理境内专利申请108.4万件,受理境内发明专利申请28.1万件,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26%,比“十一五”期初提高了2.6个百分点;2010年授予境内专利权71.9万件,授予境内发明专利7.4万件,分别是“十一五”期初的4.5倍和4倍;至2010年底,全国境内有效专利数为173.2万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3万件,分别是2006年的3.5倍和3.6倍。

2010年我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的专利国际申请量超过1.2万件,排名已上升至世界第四位。

专利数量的持续增长,反映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日益提高。

论文也是科技产出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

2008年《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三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主要检索工具分别收录我国论文11.7万篇、8.9万篇和6.5万篇,分别是“十一五”期初的1.7倍、1.6倍和2.1倍,世界排位分别从第5位、第2位、第5位上升到第2位、第1位和第2位。

“十一五”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我国的科技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领域的科技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科技支撑是驶向强国之路的引擎,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