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力》第3章(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课件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第2课时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处理。
见解析图
解析 (1)两个分力的夹角尽量大小合适,不能太大,也不要太小,故A错误;拉
橡皮条时,拉力要合适,太大容易超过橡皮条的弹性限度,故B错误;为了减
小实验误差,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故C正确;确定拉力方向时,在细绳正下方描出的两个点要适当远些,这样确
定的方向误差更小,故D正确。
知识归纳
1.实验数据分析的方法
(1)理论值:在白纸上按比例从O点开始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橡皮条
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据平行四边形
定则求出合力F。
(2)实际值:按同样的比例用刻度尺从O点起作出一个弹簧测
力计拉橡皮条时拉力F'的图示。
(3)相比较:比较F'与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所以位置O2不必与位置O1相同。
(3)这样操作不合理。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两绳夹角约为
60°,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均为6 N,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F合
√3
=2×6× N=6 √3 N>10
2
N,因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10 N,所以只用一个
弹簧测力计拉时会超过其量程。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力即合力,如图所示。
1 2 3
3.(实验原理与操作)(2023上海虹口高一期末)用如图①所示装置探究求合
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实验注意事项)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
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图甲中GE是橡皮条,轻
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下端;图乙中用两个互成
角度的拉力F1、F2将小圆环拉至O点;图丙中用
一个拉力F将小圆环仍拉至O点。下列说法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2.摩擦力 (4)
1 2 3 4
解析 因水杯处于静止状态,而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和静摩擦力,故摩擦力大
小始终等于重力的大小,方向向上,不会发生变化,A错误;若往杯中加水,重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公式法:根据公式Ff=μFN计算。
①压力FN是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FN的大小根
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
②动摩擦因数μ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间的压力、接
触面的大小无关。
(2)二力平衡法: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
读课本,写出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提示 1.因为毛刷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黑板面,与黑板擦运动方向相反。
2.手受到向后的阻力(滑动摩擦力)。感觉手受到向后的阻力(滑动摩擦力)
增大。滑动摩擦力大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F=μFN。
知识归纳
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①接触面粗糙
两物体 ②相互挤压
缺一不可
③有相对运动(滑动)
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直接判断
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判断物体将向哪个方向滑动,从而确定相对运
动趋势的方向,进而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方向
状态法 当物体受力处于平衡状态时,根据二力平衡,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方向
力的相 若甲、乙两物体间有静摩擦力,并且能判断出甲对乙的静摩擦力的方
互性法 向,则乙对甲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甲对乙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B正确;鱼
缸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与拉力无关,只与压力和动摩擦因数
有关,因此增大拉力时,摩擦力不变,C、D错误。
方法技巧
(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并不是与“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单元复习卷 (1)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单元复习卷一、单选题1.关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的力有施力物体,有的力没有施力物体B. 任何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形状都要发生改变C. 任何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形状都要发生改变D.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灯挂在电线下面,绳子有形变,电灯没有形变B. 绳对物体的拉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 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竹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3.一根弹簧,下端不挂重物时长8cm,挂上2 N的物体且静止时弹簧长10cm,则当弹簧下端再挂0.5 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A. 0.5 cmB. 2.5cmC. 10.5 cmD. 8.5cm4.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摩擦因素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B. 动摩擦因素μ与正压力N成反比,N越大,μ越小C. 动摩擦因素μ与摩擦力F成正比,与正压力N成反比D. 动摩擦因素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及材料决定5.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斜向上与水平面夹角为,则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A. FB.C.D.6.一物体受F1、F2、F3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面4组力的组合中,可以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 F1=9N、F2=1N、F3=5NB. F1=8N、F2=3N、F3=15NC. F1=4N、F2=2N、F3=10ND. F1=6N、F2=10N、F3=10N7.两个力的合力为50N,其中一个力为30N,那么另一个力的大小可能是()A. 10NB. 15NC. 80ND. 85N8.如图所示,把光滑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mg分解为F1和F2两个力.图中F N为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B. 物体受到mg、F1、F2、F N共四个力的作用C. F2是物体对斜面的力D. 力F1、F2、F N这三个力的作用效果与mg、F N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9.如图所示,将一个大小为6N的力F沿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分解.已知力F与x轴的夹角θ=60°,则力F在x轴上的分力F x的大小为()A. 2 NB. 3 NC. 6 ND. 12 N10.如图所示,分解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F=6N,已知一个分力F1=4N和另一个分力F2与F的夹角为3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唯一解B. 一定有两组解C. 可能有无数解D. 可能有两组解二、多选题11.如图所示,吊车用两根等长的绳子OA和OB将质量分布均匀的铁板匀速吊离地面。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1节《重力与弹力》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重力与弹力》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重力与弹力》。
第三章主要讲述相互作用——力,以相互作用与**定律为学习主题。
自然界的物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
正是由于这些相互作用,物体在形状、**状态等许多方面会发生变化。
如何来研究这些相互作用呢?在力学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抽象为一个概念——力。
在研究物体做机械**时,最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本章研究这几种常见力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本章学习,培养学生**与相互作用观念、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力和科学态度与责任,从而让学生具有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五节内容,本节是第一节,探究重力与弹力。
承载着实现全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2.1 认识重力、弹力。
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
例 1 调查生产生活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
例 2 制作一个简易弹簧测力计,用胡克定律解释其原理。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的第一节。
本节探究重力与弹力。
从重力的概念切入,继而阐述重力与物体质量和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关系式,物体的重心。
接下来讲述了弹力,通过演示、文字叙述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和特点。
最后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得出胡克定律。
教材以图片和问题导入,注重思考与讨论,依次讲述。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6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二、 重力
4、作用点
(1)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 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 (即重心)。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位置的确定: a.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也称匀质物体),且形状规 则,重心就是其几何中心。 b. 非匀质物体和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仅与形状有 关还与物体内的质量分布有关。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小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 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的图示: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 的要求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地球吸引苹果
(施力物) (受力物)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绳
车
人
分析车.绳.人之间的力的作用
车与绳
作
业
P53 (2)
按要求做在作业本上!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3.力的分类:按性质分;按效果分.
结 4重力:方向;大小;与质量成正
比:G=mg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2022优化方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一节《牛顿第一、第三定律》
解析:选C.依据牛顿定律可知,人竖直跳起离开车 厢的瞬时,人与车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相同,如果 车子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依据牛顿第一定律, 人都将落回原地;如果车加速前进,则在相同时间 内人的水平位移比车子的水平位移小,故落在起跳 点后方,选项C正确;反之,如果车子减速前进, 则在相同时间内人的水平位移将比车子的水平位移 大,故将落在起跳点前方.
返回
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3.(2011年浙江金华模拟)跳高运动员蹬地后上跳, 在起跳过程中( ) A.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大小大于地面对他的支持 力大小 B.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地面对他的支持 力大小 C.运动员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相平衡 D.运动员所受的合力一定向上
返回
解析:选BD.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与地面对他的支 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正确、A错误;运动员起跳过程,是由静止获得 速度的过程,因而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合力竖直 向上,运动员所受的支持力大于重力,D正确、C 错误.
第一节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
第 一
基础知识梳理
节
牛
课堂互动讲练
顿
第
一 、
经典题型探究
第
三
定
知能优化演练
律
基础知识梳理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状态或 _静__止__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_改__变__这 种状态. 2.成立条件: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物体处于 _惯__性__参考系. 3.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1)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_惯__性__,因此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_惯__性__定律. (2)指出力不是_维__持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_改__变_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理力答案_第三章
3-1. 下述物体的约束属于何种约束?试写出约束方程。
(1) 如图(a )所示。
绳长l ,两端固定于A 、B 点,AB =a ,圆环M 可在绳上任意滑动,但不许达到天花板AB 上方,亦不可离开绳。
假设任何时刻绳索都绷紧。
(2)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M 。
(图b ) (3) 轮沿斜面纯滚动。
(图c )(4) 摇摆木马放在水平面上,且与水平面间无滑动。
(图d ) (5) 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AB 。
(图e )答:(1)由于A M B M l +=,代入AM BM = 得l =, 几何约束。
(2) 由于物块只能沿水平面运动,故 y=0, 几何约束。
(3)因为轮子做纯滚动,故轮心位移 O x r θ=,θ 为任一半径转角,两边对时间求导得 O x r θ=,运动约束。
(4) 因为轮子做纯滚动,故轮心位移 O x R ϕ=,φ 为任一半径转角,两边对时间求导得 O x R ϕ=,运动约束。
(5) 由于2222()B A A AB x x y l =-+=,代入A x 得)222BAx yl +=, 几何约束。
3-2在筒内放两个相同的球A和B,各重P,筒D重W,放在光滑的地面上,试画出:(1)球A及B,(2)球A和B一起,(3)筒D的受力图。
解:受力图如下:(1)球A及球B2(2)球A和球B一起(3)筒DCN1其中,14tanN N Pθ==,2cosN Pθ=,32N P=,52N W P=+,θ为A、B重心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
3-3 构架ABC在O铰处连接一滑轮B,且在滑轮B上吊一重物W.。
试画:(1)弯杆AB,(2)弯杆BC,(3)滑轮B,(4)弯杆AB、BC作为整体的受力图。
解:弯杆AB,BC均为二力杆,受力分别沿AB,BC连线,如图1,2所示。
图3为滑轮B的受力图,图4为弯杆AB、BC作为整体的受力图。
图3 图43-4 若将图中的载荷P作用于铰链C处。
(1)试分别画出左、右两拱及销C的受力图;(2)若销钉C属于AC,分别画出左、右两拱的受力图;(3)若销钉C属于BC,分别画出左、右两拱的受力图。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思维导图
第三章 力重力定义:地球表面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大小:;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密度均匀分布,几何对称物体,重心位于物体的几何中心 质量非均匀分布物体,采用两次悬挂法确定重心位置。
原理:二力平衡弹力 物体发生形变后,需要恢复形变,对外界产生的作用力大小:与材质有关,与形变程度有关方向: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产生条件:(1) 两物体接触;(2) 形变 胡克定律: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摩擦力 定义:一物体在另外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的趋势,从而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确实的力 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确实方向相反大小静摩擦力:与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确实的力相关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1) 两物体接触;(2) 形变;(3) 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4)表面粗糙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和分力的定义:物体在若干个力作用下的效果与某一个力作用下的效果相同,则若干个力称为某个力的分力,某个力称为若干力的合力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的过程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分离的过程已知合力和一分力,唯一解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唯一解 已知合力和两分力大小,已合力两端为圆心,已两分力大小为半径作圆相交,有两个解相切(内切、外切),唯一解相离,无解已知合力和一分力方向唯一解无解两个解唯一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共点力平衡 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作用线或者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共点力平衡条件:合力为零解题步骤 受力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接触力建立正交坐标系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投影到坐标轴上根据两坐标轴的受力情况,建立方程求解方程采用力的三角形分析动态力过程已知合力和一分力方向,直接三角形内分析 已知合力,两分力方向均变化,采用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 已知合力,两分力方向变化,但夹角不变,圆周角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力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马堃.黄山。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4.第1课时 力的合成和分解
2.应用计算法、作图法、直角三角形知识分析力的合成与
分解,培养科学思维。
3.掌握矢量的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科学思维方
法。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一、合力和分力
1.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
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
2.合力: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能求合力。
(3)瞬时性:各个分力与合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某个分力变
化了,合力也同时发生变化。
2.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范围
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切矢量的运算法则,不仅适用于力的合
成,也适用于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合成。
3.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1)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合力F随两分力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
自O点引两条有向线段OF1和OF2分别表示力
F1、F2。设单位长度表示10 N,则OF1和OF2的
长度分别为3倍单位长度和4倍单位长度。以
OF1和OF2为两个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如图甲所
示,则对角线OF就是所求的合力F。量出对角
线的长度为5倍单位长度,则合力的大小
F=5×10 N=50 N。用量角器量出合力F与分力
求解对角线,其长度即为合力大小。以下为两种特殊情况:
(ⅰ)相互垂直的两个力的合成:F= + ,F 与 F1 的夹角
的正切值 tan
α= ,如图甲所示。
甲
(ⅱ)两个等大的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利用其对角线
互相垂直平分的特点可解得F合=2Fcos α,如图乙所示;若
?
4.力的合成和分解
第1课时 力的合成和分解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66张)-PPT优秀课件
例1.一小车受水平向左的80N的力 请作出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20N
F
F
例3、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C 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必定也是施力物体 D 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三、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共66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1、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其重心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共66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共66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人推车
人拉弹簧 人提水桶 人坐
推
车
拉
弹簧
提
水桶
生 活 现 象
压
沙发
物体 推土机
作推用
物体 土
起重机
提
货物
压路机 磁铁
压 吸引
路 铁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推
车
拉
弹簧
提
水桶
生 活 现 象
施力 压 受沙发力 物推土体机 作推用 物土体
起重机
提
货物
压路机
关于重力的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
时所受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共66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同济版_理论力学_王斌耀(同济理力最好老师)_第3章 力矩理论与 力偶理论
z
Fz B β
y=180mm
F Fy
A
Fx α Fxy
y
z=200mm
0 x x=0, =0, y=180mm, =180mm, z=200mm. =200mm.
§3-2力偶的概念
一、力偶与力偶矩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互平行的两个力所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M O ( FR ) = M O ( F1 ) + M O( F2 ) = ∑ M O ( Fi )
合力对点(或轴) 合力对点(或轴)之矩等于各分力对 同点(或同轴)之矩的矢量和(代数和) 同点(或同轴)之矩的矢量和(代数和)。
z A
F1 F2
y
FR
r × FR = ∑ r × Fi
i =1
O
n
r
x
1、平面力偶
F
F’
1、平面力偶
F’ F
F’ F
F
A
d
rBA
B
F′
+ _
M=±Fd (Nm) ±
力偶作用平面
d:力偶臂
2、空间力偶 力偶的矢量表示
M A = rBA × F = M B = rAB × F
'
M
右手法 则为正
B
F
rBA
A
F’
力偶矩矢量垂直于力偶所在平面,其大小和方向与取矩点无关 力偶矩矢量垂直于力偶所在平面 其大小和方向与取矩点无关. 其大小和方向与取矩点无关
P力作用点的矢径 力作用点的矢径
r = xi + yj + zk ,
x = 5cm, y = 6cm, z = 0
2019-2020学年度高中物理人教(2019)必修1课件+导学案:第三章 1 重力与弹力
答案 橡皮泥、泥土受力后发生的形变,在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非弹性形变), 玻璃瓶的形变在撤去外力后力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两物体直接接触; (2)两物体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 (1)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上. (2)绳子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2)当弹簧受到15 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 6.50 cm
解析 设弹簧的弹力F=15 N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由胡克定律得 x=Fk=1.00×1510N3 N/m=1.50×10-2 m=1.50 cm 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L0+x=6.50 cm.
随堂演练 逐点落实
03
1.(对重力与重心的理解)(多选)关于重力的大小及重心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例3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物体发生形变时,其重心位置一定不变 C.物体升高时,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一定不变
√D.采用背越式跳高的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其重心位置可能在横杆之下
解析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A项错;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把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直铁棒 弯成圆环后重心由在物体上变到在圆心处,故B项错误; 物体升高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变化与否看具体情形,如某人从一楼上升到五楼,其 重心升高,故C项错误; 重心的位置和物体的质量分布及形状都有关,故D项正确.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质量均匀分布的、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C.一完整的砖块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
第三章 4. 力的合成和分解—2020-2021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讲义
4. 力的合成和分解知识清单一、合力与分力1.概念: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
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单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
2.关系: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一种关系。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1.概念在物理学中,我们把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把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作。
2.力的合成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力的分解方法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没有限制,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实际问题中,应把力按来分解。
三、矢量和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作。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时遵从算术法则的物理量叫作。
课堂速练(限时10分钟)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B.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间一定构成封闭的三角形C.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和时间都是矢量D.力的合成和分解,都要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2.(多选)关于两个共点力F1,F2的夹角为θ,它们的合力为F,如图1所示,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变大,合力就越小B.若F1,F2大小分别为4N,7N,它们合力可以为12NC.若把F进行分解可以有多组分力,但每组只能有两个分力D.质点除了受F1,F2作用,还受到F的作用3.图2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跟两个分力的夹角 的关系图像,下面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F的取值范围是2N≤F≤10NB.F的取值范围是4N≤F≤14NC.两个分力分别是6N和8ND.两个分力分别是2N和10N4.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A.1N,5N,10N B.5N,2N,3NC.5N,7N,8N D.10N,10N,10N5.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1、F2、F3,关于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1+F2+F3B.F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个大C.若F1∶F2∶F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D.若F1∶F2∶F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6.如图3所示,有5个力作用于同一点O,表示这5个力的有向线段恰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1=10N,求这5个力的合力大小()A.50N B.30N C.20N D.10N7.(多选)在一个已知力的分解中,下列情况具有唯一解的是()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并且不在同一直线上B.已知一个分力大小和方向C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D .已知两个分力大小8.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1讲:牛顿三定律的理解(一)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1讲:牛顿三定律的理解(一)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会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个性质叫惯性,故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也可用于解决微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的加速度a=0条件下的特例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2. 下列各物理量中,其国际单位属于基本单位,同时也属于矢量的是()A.时间B.位移C.质量D.力3. 某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4. 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以下为他的设想步骤:①两个对接的斜面,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③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会达到原来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会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通过对这个实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结论是()A.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状态的维持并不需要外力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1、图2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B.图1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C.图2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D.图2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6. 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7. 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外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外力是恒定不变的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三者总是在同一方向上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加快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8.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9. 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受到三个沿水平方向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且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已知F2=0.5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物体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这个物体的合力大小为0C.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D.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与F2方向相同10. 如图所示,手推车的篮子里装有一篮球,女孩把手推车沿斜面向上匀速推动,篮子的底面平行于斜面,靠近女孩的一侧面垂直于底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篮子底面受到的压力大于篮球的重力B.篮子对篮球的作用力小于篮球的重力C.人对篮球的作用力等于篮球的重力D.篮子右侧面受到的压力小于篮球的重力11. 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则此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A.Mg+F fB. Mg−F fC.Mg+mgD.Mg−mg1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加速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对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一定为()A.μ1(m+M)g,向左B. μ2mg,向右C.μ2mg+ma,向右D.μ1mg+μ2Mg,向左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物体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体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体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B.斜面体对地面的支持力为(M+m)gC.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D.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二、多选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课件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5.共点力的平衡
0
。
y 轴上的合力:Fy=1 + 2 + 3 +…=
0
。
情境链接 有一些旅客斜向上拉着行李箱走,有一些旅客斜向下推着行李箱
走。请判断拉着行李箱走省力还是推着行李箱走省力,并说明理由。
提示 拉着行李箱走省力。
拉着行李箱走时,行李箱受力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Fcos α=Ff,
个力等大反向,这样就可以利用解三角形的知识,确定绳的
拉力大小。
方法二:正交分解法。因为挂牌所受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所以将各力沿
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正交分解后,有Fx=0,Fy=0,由方程即可确定绳的拉力
大小。
知识归纳
1.处理静态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方法
合成法
内容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
(2)应用正交分解法时,常按以下方法建立坐标轴。
①研究水平面上的物体时,通常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轴。
②研究斜面上的物体时,通常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建立坐标轴。
③研究物体在杆(或绳)的作用下转动时,通常沿杆(或绳)方向和垂直杆(或
绳)的方向建立坐标轴。
对点演练
2.(2023山西朔州联考)如图所示,轻杆一端与竖直墙上的铰链连接,另一端
(1)挂牌受几个力作用?这些力是共点力吗?
(2)怎样确定两侧绳的拉力大小?说说你的想法。
要点提示 (1)如图所示,挂牌受重力、两侧绳的拉力,共三
个力作用,这三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是共点力;
(2)方法一:利用合成法。根据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挂牌
所受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即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
(2)物体受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各力一定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
2019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一、二节重力和弹力 摩擦力测试试题(含详解)
2019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一、二节重力和弹力 摩擦力测试试题(含详解)1 / 14重力 弹力 摩擦力测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1.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质量一定的物体,其重心位置不仅与形状有关,还与质量分布情况有关B.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该物体上C. 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其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位置D. 重心是物体各个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2. 一圆球和两块光滑板接触,底下的一块板水平.能正确画出小球受力图的是( )A.B.C.D.3.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受重力,物体运动后将不受重力B.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地面向下C.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D.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 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和竖直墙相连,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 向左推A ,直到把A 推动,在A 被推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A 的弹力 大小和地面对A 的摩擦力f 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 保持不变,f 始终减小B. 保持不变,f 先减小后增大C. 始终增大,f 始终减小D. 先不变后增大,f 先减小后增大5. 一个弹簧受10N 拉力时总长为7cm ,受20N 拉力时总长为9cm ,已知当拉力撤销时弹簧都能恢复原长,则弹簧原长为()A. 8cmB. 9cmC. 7cmD. 5cm6. 在图中,所有接触面均光滑,且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其中A 、D 选项中的细线均沿竖直方向。
a 、b 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A.B.C.D.7. 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 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cm 。
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cm ;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 86cmB. 92cmC. 98cmD. 104cm8.在半球形光滑碗内,斜放一根筷子,如图所示,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分别为A、B,则碗对筷子A、B两点处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A. 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竖直向上B. 均竖直向上C. 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垂直于筷子斜向上D. 均指向球心O9.如图A,B,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三物体可一起匀速运动,撤去力F后,三物体仍可一起向前运动,设此时A,B间摩擦力为f1,B、C间摩擦力为f2,则f1和f2的大小为()A. B. ,C. ,D. ,10.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5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N/kg)()A. 10N,向右B. 10N,向左C. 20N,向右D. 20N,向左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1.将物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相同的水平恒力F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拉物块,AB始终相对静止,设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两物块仍静止,则甲、乙两图中的f大小可能相等B. 若地面光滑,则甲、乙两图中的大小f可能相等C. 若两物块做匀速运动,则甲、乙两图中的f大小可能相等D. 两物块做加速运动,则甲、乙两图中的f大小可能相等12.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G=6N,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当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B. 当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C. 当F变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也会一直变大D. 当时,物体将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13.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静摩擦力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运动的物体受到的B.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既可以充当动力也可以充当阻力C.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D. 两物体间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而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14.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在质量为m2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同时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C. 当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2019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一、二节重力和弹力 摩擦力测试试题(含详解)3 / 14D. 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15. 关于重力和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 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C. 用一根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D. 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16. 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 、B 用轻弹簧相连接,A 用悬线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G A =5N 、G B =7N ,A 、B 间弹簧的弹力为3N ,则悬线的拉力T 、B 对地面的压力F N 的可能值分别是( )A. ,B. ,C. ,D.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17.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力第4节力的合成和分解第1课时力的合成和分解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大,合力F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加,故C错误。]
知识点二
求合力的方法
几个力的合力
1.力的合成:求____________的过程。
2.平行四边形定则:在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
邻边
对角线
段为____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______就代表合力的大
无方向。
如图甲所示,在一个直角木支架上,用塑料垫板做斜面。将一
用橡皮筋拉着的小车放在斜面上(如图乙),观察塑料垫板和橡皮筋
的形变。
问题1
小车重力对斜面和橡皮筋产生了哪些作用效果?
提示:斜面上小车重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使小车压紧斜面,二
是使小车沿斜面下滑,拉伸橡皮筋。
问题2
如果没有小车重力的作用,还会有这些作用效果吗?
120°时),选项C、D正确。]
易错警示
关于合力、分力的两个注意事项
(1)在力的合成中分力是实际存在的,每一个分力都有对应的施力物
体,而合力没有与之对应的施力物体。
(2)合力为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它可能比分力大,
也可能比分力小,还有可能和分力大小相等。
[跟进训练]
1.(多选)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0°≤θ≤180°),两个力的合
最大的一个力减去另外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即Fmin =F1 -(F2 +
F3)(F1为三个力中最大的力)。
【典例2】
杨浦大桥是继南浦大桥之后又一座跨越黄浦江的我国
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如图甲所示。挺拔高耸
的208 m主塔似一把剑直刺苍穹,塔的两侧32对钢索连接主梁,呈
扇面展开,如巨型琴弦,正弹奏着巨龙腾飞的奏鸣曲。假设斜拉桥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课件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3.牛顿第三定律
教材拓展 思考下面的问题:如图所示,一小孩尝试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 地面上的大木箱,但没有推动。那么木箱与地面间有几对相互作用力?
提示 两对。木箱没有动,则木箱处于平衡状态,木箱受到重力、地面的支 持力、地面的摩擦力以及人的推力,其中地面的支持力、地面的摩擦力都 是地面给木箱的,可知木箱与地面间有两对相互作用力。
应用体验
【例1】 如图所示,拔河比赛的结果是甲队取得胜利。在整体向左加速的 过程中,甲、乙两队对绳子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甲、F乙,绳子的质量忽略不 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比F乙先产生 D.F甲与F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解析 甲队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 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乙队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乙队的拉力是一对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绳子上的拉力相等,所以 甲队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绳子的拉力,即F甲=F乙,因F甲与F乙都是作用 在绳子上的力,故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B。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___受__力__物__体______
和 施力物体 。
2.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 相互 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
是 受力物体
。物体间 相互作用 的这一对力叫作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赖、同时存在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 一个力叫作 作用力 ,另一个力叫作 反作用力 。
知识归纳
1.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之间的比较
项目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共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专题提升6 摩擦力的综合分析
水平面上,B的上、下表面均水平,A物体与一拉力传感器相
连接,连接拉力传感器和物体A的细绳保持水平。从t=0时刻
起,用一个水平向右且随时间逐渐增加的力F作用在B物体上,
拉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最大静摩
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均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地放在皮带A端,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B后滑动停止,随
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C端,在传输过程中,该物体受
摩擦力的情况是( BC )
A.在AB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在AB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在BC段不受静摩擦力
D.在BC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解析 在AB段,物体的速度小于皮带的速度,相对皮带向左运动,则受到水平
面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图乙可得Ff2=5.0 N,故B错误;由图乙可知木
块与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f=5.0 N,因此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
f
数为 μ= =0.10,故C错误,D正确。
探究点三
摩擦力的突变
知识归纳
当物体受力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摩擦力常发生突变,常见类型如下:
1.“静—静”突变
摩擦力,B一定是静止的,所以水平面与B之间为静摩擦力;又因为只有当B与
水平面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以后,A、B之间才产生静摩擦力,所以
t1~t2时间内,水平面与B之间的静摩擦力始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不
变,B、C错误。从 t2时刻开始,随着F的增大,传感器的拉力不变,说明A、B
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不变,一定是滑动摩擦力,B一定开始运动了,B与水
f
2
数 μ= = 10=0.2,选项D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课件 第三章 习题课 物体的受力分析
-1-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核心素养形成脉络
1.熟练判定弹力方向,能根据 平衡法、假设法确定弹力的
有无和方向。
2.熟练判断静摩擦力、滑动
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
3.知道受力分析一般步骤,学 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
法。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随堂检测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情景导引 在下列各图中,A、B之间一定有弹力的是哪个图?
再以B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三棱柱对它的支持力FAB、墙 壁对它的弹力FN'的作用,如图乙所示。
甲
乙
答案见解析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变式训练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小木块m,M 与m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试在图 中画出长木板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三 受力示意图见解析图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随堂检测
3.画出图(1)~(4)中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答案
探究二
探究三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随堂检测
2.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B、C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AB绳 竖直,则C球受几个力的作用?画出C球的受力示意图。
解析先分析B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B受重力GB及AB绳的拉力 FAB,BC绳无拉力。再分析C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C受重力GC、 AC绳的拉力FAC及水平拉力F共三个力作用。
答案CD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随堂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o M o Fi
二、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结果
y 合力
FR
— 该力系的主矢量,通过 O 点。 — 该力系对于O 点的主矩。
Mo
O
FR
x
合力偶
Mo
即简化结果为一个主矢和一个主矩。
主矢的解析表达式:
F i F j F F F F cos F , j F cos F , i
-F
r F 加减平衡力系( F, -F ),二者等效。 力的平移定理: F M
F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平移到此刚体上的任一点 ,但须同时附加 一个力偶,此力偶之矩等于原来的力对于平移点之矩。
M F -F
F
M d F
F
r
F
力平移的逆过程: 一个力偶 M 和一个作用于同一平面的力 F,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力 。
4、力偶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力偶对任意点O 的矩 Mo (F, F’) :
M O F, F' M O F M O F'
F'
A
Oa F Ob F' F Oa Ob Fd
a
F
B d b
o 三、平面内力偶的等效条件
' ' ' FR FRx FRy
' R 2
x
y
2
x
y
' R
x
主矩的解析表达式:
Mo
M F x F
o i i i 1 i 1
n
' FR
' R
y
n
' FR
yi
yi Fxi
1、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的大小和方向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2、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因此,在说到力系 的主矩时,一定要指明简化中心。
F2
5.7 0.2875 1.638m
M B ( F2 ) 1.638 F2 114.6kN m
x
M B M B F 1890 360 114.6 900 1464.6kN m
3-3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3-2 力偶及其性质 ·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3-4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一、简化过程 y F1
O
y
F1 M1
F2
/
M2 F2/
Mi x
Mo
FR/ x
=
O
=
O
Fi
M1 M o F1
Fi/
M 2 M o F2
M i M o Fi
' FR
i
平面汇交力系
平 i 1
n
平面力偶系
F
0
_
在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为
一代数量,以绕矩心逆时针转动为 正,反之为负。 单位: kN· 或 N· m m
h
FB
Mo(F) O h
M O F 2ABO 的面积
A
二、力矩的性质
1、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M O F 保持不变。 2、若使 M O F 0 ,则:F = 0(无力作用)或h = 0(力通过矩心)。
第3章
平面一般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 在平面上任意 作用的力系。
研究: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实际结构简化
方法:几何法和解析法。
G G
G 2
G
F 2
G
F
G
F
G 2
F 2
FAx
FAy
FB
§3-1 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计算
一. 力对点之矩(力矩)的概念
0 :矩心,h :力臂 M 0 (F) = ±F h +
M B (G2 ) (5.7 3.9) G2 360kN m M B ( F1 ) 3 F1 900kN m
BC BAC arctan 16.7o AC BD OB sin16.7o
9m F1 3m O
1.5m G1 G2 3.9m
C θ 5.7m D B
' 注意: 此时合力 FR 的作用线恰好通过选定的简化中心O。
' 3、FR
0,
M o 0 — 可进一步简化为2
Mo
O
FR
O’
FR
=
FR'
O O’
FR'
FR'
=
O
O’
d
d
' 4、FR
0,
M o 0 — 平衡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的说明:
' ⑴ 平面任意力系若不平衡,则当主矢主矩 均不为零时 FR 0, M o 0 , 则该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
3、互为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的矩的和 = 0 4、同一个力对不同点的矩往往是不同的,所以力矩要指明所选的矩心。
已知:G 1 = 450 kN,G 2 = 200 kN,F 1 = 300 kN,F 2 = 70 kN。 试分别求这几个力对 B 点之矩。 解: M B (G1 ) (5.7 1.5) G1 1890kN m y 3m A
解:取坐标系Oxy。
1、求向O点简化结果: ①求主矢:
2m
y A F1 O
F2 60°
B
F3
F4
C
3m
30°
x
' FRx
Fx F2 cos60 F3 F4 cos30 0.598
3-3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Fy'
Fy F1 F2 sin 60 F4 sin 30
Fx b Fy a Fb sin Fy a cos
力F 对A点之矩为
a
b
M A M A F M A Fx M A Fy Fx b
a
Fb sin
例3-4.3:在长方形平板的 O、A、B、C 点上分别作用着有四个力 F 1 = 1kN, F 2 = 2kN,F 3 = F 4 = 3kN(如图示), 试求以上四个力构成的力系对点O 的 简化结果,以及该力系的最后的合成结果。
F
A
d 力偶臂
B
M (F , F ') Fd
力偶矩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量纲:力×长度,单位:N· 或者 kN· m m。
力偶作用面
F'
在平面问题中,力偶矩正负规定:若力偶有使物体逆时针旋转的趋势,
二、平面力偶的特点
1、力偶无合力,即主矢FR = 0。 2、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 3、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只与力偶矩的大小和正负有关。
在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力偶矩相等(大小相等、转向相同),则 两力偶彼此等效。
力偶的两个性质:
1、当力偶矩保持不变时,
F
d 力偶臂 d
F'
力偶可在其作用平面内任意
移转,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 作用。
F'
力偶作用面
F
F' 2
2、当力偶矩保持不变时,
可同时相应地改变力偶中力 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而 不影响力偶对刚体的作用。 结论:力偶矩是力偶作 用的唯一量度。 力偶的表示方法:
y A
2m
3 1 1 2 3 0.768 2 2
' FR
F2 60°
B
F3
'2 Fx
'2 Fy
' FRx ' FR
0.794
0.614
F1 O y A B C
3m
F4 30° x
' cos FR 、 x
' FR
, x 526'
' cos FR 、 y
F
d 力偶臂 2d
F 2
F'
力偶作用面
F
d 力偶臂
=
M
=
M
F'
四、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
在同平面内的任意个力偶可合成一个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各个力偶矩 的代数和。
M M1 M 2 M n M i
i 1
n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的充要条件: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M
F1 O
y
F4
C
3m
30°
x
Mo d ' 0.51m FR
A
B
Mo
FR/ F
d
R
O
C
x
3-3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xFy yFx
Fx
x
五、固定端支座 MA A A FA MA
FAy
A FAx
MA
简化图形
FAy FAx
如图所示,曲杆上作用一力F ,已知OA=a,OB=b, 试分别计算力F 对点O和点A之矩。
应用合力矩定理,将力F 分解为 Fx 和Fy ,,则力F 对O点之矩为
b
M o M o F M o Fx M o Fy
M F
o i
为了便于计算力对点之矩,将力分解成两个正交分力,如图所示,再利 y 用合力矩定理求得。即 Fy B
M o FR
M F
o
F
M o F M o Fx M o Fy
A y
O
x 上式为平面内力矩的解析形式。注意,式中各量应以代数量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