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生产十二碳、十三碳和十五碳二元酸

合集下载

十二碳二元酸发酵研究

十二碳二元酸发酵研究

.期
刘树臣等: 十二碳二元酸发酵研究
$/7
!
!"#
结果和讨论
菌体浓度对产酸的影响 从微生物发酵产物生成动力学角度分析, 产物生成速度与菌体浓度变化速率以及菌体浓度呈正比
例变化, 然而, 当菌体浓度过高时可能由于供氧不足等因素导致菌体产酸能力下降。为此, 本文考察了 菌体浓度对产酸的影响, 六批发酵结果表明: 菌体浓度 ( !" ) 在 #$%&’()* + ,’%-.()* 之间的平均产酸量为 而 !" 在 #0%-0()* + #.%#.()* 时的平均产酸量为 #00%’()*, 较前者平均产酸量增长了 .%’1 , 这 #/.%’()*, 说明低菌浓发酵时单位质量菌体的产酸能力或比产酸速率 ( 23 ) 有所提高, 可能与保持一定的供氧水平 有关。为此, 本文分析了在发酵过程中的 !" 与溶解氧 ( 45) 、 结果见表 #。当培养基中 !3 和 23 的关系, 培养 7.8 达到最大值, 而以 6!#- 为诱导烃时培养 /&8 达到最大 含有诱导烃 6!#, 时菌体生长较为缓慢,
十二碳二元酸发酵研究
刘树臣 李淑兰 金 平 方向晨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抚顺 %%>$$%)
关键词: !"#$%$" &’()%*"+%, ,十二碳二元酸,发酵 中图分类号: ?@%A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3#"$1("$$") $#3$C!@3$>
长链二元酸 ( (’9<3,8459 =5,4/.’DE(5, 4,5=, 是指 F%$ 以上的脂肪族二元羧酸。它们是一类重要的精 *FB) 细化工原料, 广泛用于大环麝香、 工程塑料、 耐寒增塑剂、 尼龙纤维、 热熔胶以及液晶的合成, 也是医药和 农药合成的原料。其中十二碳二元酸 (*FB%") 市场需求量较大, 主要用于合成高级工程塑料尼龙 %"%"、 服装用尼龙热熔胶和高级涂料等, 目前由化学法和发酵法生产。由于发酵法其原料来源容易、 生产条件

长链二元酸的生物合成

长链二元酸的生物合成

长链二元酸发酵

种子罐培养
石油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二 级种子罐培养。 一级种子培养的目的在于大量繁殖活力强的菌体, 培养基组成应以少含糖分,多含有机氮为主,培养条 件从有利于长茵考虑。 为了发酵所需要的足够数量的菌体,在一级种子 ANK
长二元酸生产状况
长链二元酸生物合成

长链二元酸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
(1)菌种培养
(2)摇瓶种子 (3)种子罐培养
(4)发酵罐培养
长链二元酸生物合成原理

目前主要通过热带假丝酵母代谢烷烃来 产生长链二元酸。
长链二元酸生产选育

菌种选育
1、自然界筛选得到的热带假丝酵母野生菌株产酸水平 低,而且都是10个碳以下的短链混合二元酸,进过多 次诱变筛选等手段选育而得,可以氧化癸烷到十八烷 的正烷烃生成相应链长的长链二元酸。 2、培育出既有高活力ω-氧化又具有低活力β-氧化的优 良菌株。
长链二元酸提取

发酵液预处理:
加入破乳剂(尿素),杀死菌体,使发酵液分层:烷烃 层、乳化层、清夜层和菌体沉降层。静置除去残油;利用 离心或膜过滤法分离菌体、二元酸清液及发酵残余的底物。

二元酸精提:
(1)水相法 (2) 溶剂法 (3) 酯化法
长链二元酸提取

二元酸精提 (1)水相法
1)将长链二元酸粗产品加热熔融,然后加入吸附剂吸 附杂质,保温过滤出吸附剂后降温结晶得到精制长链二元 酸产品。 2)通过长链二元酸单盐结晶步骤有效地降低产品中蛋 白质和色素等杂质含量,并结合菌体分离、酸析结晶和干 燥等步骤,精制长链二元酸产品。
长链二元酸生物合成
作者:依一
长链二酸


长链二元酸是指含有10个以上碳原子的直链二羧酸HOOC-(CH2)nCOOH(n9~18),是一类用途广泛和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是合成 麝香-T、共聚酰胺热熔胶、尼龙工程塑料等特殊用品的主要原料。 长链二元酸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目前生产这种产品的主要方法 有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两种。目前,国外生产长链二元酸主 要利用化学合成法,但其合成条件苛刻(高温高压),而且化学 合成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目前只能生产到十二碳二元酸。从理论上 来说,二元酸中含有的碳原子越多,就意味着材料的柔韧性越好, 防腐蚀、抗紫外线的能力越强。 作为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料,长链二元酸的生产技术目前只有美国、 德国、日本和中国掌握。我国是目前唯一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实 现多种长碳链二元酸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国家。

十二碳二元酸发酵工艺的研究

十二碳二元酸发酵工艺的研究

十二碳二元酸发酵工艺的研究摘要:以10L小试罐为基础,探讨了发酵法生产十二碳二元酸过程中,接种量、温度、pH 值、搅拌速度、通风量、溶氧对发酵产酸的影响,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发酵产酸量,并在50m3发酵罐扩大培养验证,批次产酸量、发酵周期、烷烃转化率都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发酵;十二碳二元酸;工艺条件十二碳二元酸(简称DCA12),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高性能尼龙工程塑料、高档热熔胶、高温电解质、高级润滑油、高级油漆和高级涂料等。

由于长链二元酸在自然界中不单独存在,先后有化学法和生物发酵法两种方法制取,但化学法存在高温、高压、需防火防爆,存在工艺复杂、条件苛刻等不利因素,不具有生产价值,而生产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生物发酵法开始大规模应用[1-3]。

本研究从工艺角度出发,通过优化发酵工艺条件来提高DCA12产量和烷烃转化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装置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菌种热带假丝酵母FD-2,由本单位菌种室提供。

1.1.2仪器与试剂仪器: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数显恒温水浴锅、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显微镜、超净工作台试剂:正十二碳烷烃、酵母膏、糖蜜、尿素、麦芽汁、MgSO4.7H2O、NaCl、 (NH4)2SO4(试剂均为分析纯AR)。

1.1.3培养基斜面培养基:麦芽汁(Brix10),琼脂(3.0%);种子培养基:酵母膏9g,糖蜜8g,尿素3g, NaCl 3g,(NH4)2SO4 1g,pH自然;发酵培养基:MgSO4.7H2O 2g,NaCl 9g,酵母膏10g,糖蜜8g,尿素3g,(NH4)2SO4 5g,pH自然。

1.2培养方法菌种斜面培养:摇瓶1.3测定方法1.3.1菌体浓度(OD)的测定:将菌体浓度稀释40倍,在550nm下测定光密度值。

1.3.2十二碳二元酸提取与测定:采用酸碱沉淀法,取一定量发酵液用10mol/L NaOH溶液调节pH值至10,经热处理后倒入离心管离心去除菌体,用9mol/L盐酸调pH值至2,加热后过滤得滤饼,洗涤至中性,用98%乙醇溶解滤饼,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长链二元酸发酵生产菌种和技术

长链二元酸发酵生产菌种和技术

长链二元酸发酵生产菌种和技术
长链二元酸(DCAi)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人工麝香类香料、尼龙、工程塑料、热熔胶、树脂、高级润滑油、耐寒增塑剂及液晶等物质,十二个碳以上的长链二元酸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目前微生物石油发酵法是目前长链二元酸制备方法中最具优势的方法。

十一碳二酸用于聚酰胺工程塑料,是尼龙1011、尼龙611的主要原料,还用于高档热熔胶、高档润滑剂;十二碳二酸主要用于聚酰胺高档工程塑料,是尼1212、尼龙612的主要原料,还可用于高级香料中间体、高档润滑剂、高档防锈剂、高档粉末涂料、热熔胶合成纤维以及其他聚合物和防腐剂;十三碳二酸用于合成香料;十四碳二酸在粉末涂料和香料行业中有其独特用途,而且还可开发新的聚合物产品;十五碳二酸主要用于香料行业和制药行业,可用于合成十五酮、环十五内酯和人造麝香,可以替代天然麝香配制各种名贵中成药,具有抗菌消炎,通经活血等疗效;十六碳二酸具有十二碳二酸的所有功能,也可用于粉末涂料和香料行业。

由于长链二元酸的下游产品的开发潜力广阔,国内长链二元酸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其市场潜力极大。

各二元酸技术水平如下:。

长链二元酸篇

长链二元酸篇

长链二元酸篇长链二元酸在自然界中不单独存在,其主要来源有3种:(1)植物油裂解制取该途径只能获得十三碳二元酸(DC13)和十五碳二元酸(DC15)。

从菜籽油中提取出甘油芥酸酯,然后用臭氧氧化裂解制取DC13,纯度只有70%;从蒜头果油中提取出脑神经酸,再经裂解可制取DC15。

由于两者都受农田和气候等条件的限制,产量不大。

(2)化学合成法生产十二碳二元酸(DC12)可以石油化工产品丁二烯为原料进行化学合成,但它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又需防火防爆和防毒设备,条件苛刻、步骤多、收率低、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美国杜邦公司在化工合成DC12时曾发生过爆炸。

而其他长链二元酸至今还没有经济可行的化学合成法来进行生产。

(3)生物合成法生产利用微生物特有的氧化能力,通过微生物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在常温常压下,氧化石油副产物中各种正构烷烃[CH3-(CH2)n-CH3,n=9~16]两端的2个甲基,一步加上4个氧原子,生成相应链长的各种长链二元酸。

此法不但开辟了长链二元酸的新来源,弥补了化学合成法的不足,而且条件温和,成本低,尤其不造成环境污染,具有化学合成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一种绿色产业。

生物合成长链二元酸研究进展20世纪70年代微生物氧化正构烷烃生产长链二元酸开始进入应用研究阶段,产酸水平只达到60~80g/L;80年代开始小规模工业生产,产酸水平提高到120~130g/L,日本首先建成200t/a的生产厂。

90年代生物法制取长链二元酸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多种长链二元酸完成中试和工业生产试验,发酵产酸水平突破150g/L,达到200g/L,我国率先建起了千吨级规模的发酵工厂。

进入21世纪以来,长链二元酸的开发研究又有了新进展,目前产酸水平已经达到250g/L以上。

在长链二元酸的应用开发中,90年代中期起,我国超过日本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先后完成了微生物发酵生产DC15的2.5m3发酵罐规模中试和微生物发酵生产DC12的20m3发酵罐规模的工业生产试验研究,发酵产酸水平DC15为170~180g/L,而DC12为180~200g/L。

长碳链二元酸概况

长碳链二元酸概况

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概况长碳链二元酸一般是指碳10以上的直链烷-α, ω-二羧酸。

我公司以石油副产品(正构烷烃)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以不同碳链长度的正构烷烃生产相应不同碳链长度的二元酸,经过膜过滤、脱色、酸化、结晶等得到粗品二元酸,粗品二元酸加入溶剂(醋酸)溶解后,经脱色之后再进行结晶、离心、干燥、冷却、包装后得成品二元酸。

主要产品有:1、十一碳二元酸结构式:主要用于聚酰胺高档工程塑料。

该产品是尼龙1011、尼龙611的主要原料,还可作为高档热熔胶、高档润滑剂和合成麝香的重要原料。

2、十二碳二元酸:又称,1,12-十二烷二酸 、月桂二酸、十二烷二酸结构式:主要用于聚酰胺高档工程塑料,该产品是尼龙1212、尼龙612、高档润滑油、高档防锈剂、高级粉末涂料、热熔胶以及其它聚合物的主要原料。

3、十三碳二元酸结构式:主要用于制备高级香料及麝香T、热熔胶及其它黏合剂,该产品也是高档尼龙1313的主要原料。

4、十四碳二元酸结构式:它具有十二碳二元酸的所有功能,尤其在粉末涂料和香料行业中有其独特性能,还可以开发新的聚合物产品。

研发产品(酯类油)介绍酯类油的分子中都含有酯基官能团-COOR'。

根据分子中的酯基多少和位置,研发主要针对酯类油中的双酯进行。

常用的双酯是以二元羧酸一元醇反应制得的酯称为双酯,其化学结构通式为:1.酯类油的特性1)良好的粘温特性酯类油的粘温特性良好,粘度指数较高。

加长酯分子的主链,粘度增大,粘度指数增高。

主链长度相同时,带侧链的粘度较大,粘度指数较低;带芳基侧链的,粘度指数更低。

双酯中常用的癸二酸酯、壬二酸酯的粘度指数均在150以上。

2)低温性能好双酯中带支链醇的,通常具有较低的凝点,常用癸二酸酯和壬二酸酯的凝点均为-60°C以下。

同一类型的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低温粘度增加。

酯化不完全,部分羟基的存在,会使酯的低温低温粘度明显增加。

3)良好的高温性能润滑的闪点和蒸发度影响油品在使用中的油耗、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与其分子组成有关。

十二碳二元酸(DDDA)的几种生产工艺

十二碳二元酸(DDDA)的几种生产工艺

十二碳二元酸又名十二双酸,月桂二酸,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精细化工原料,是制造高级香料、高级尼龙工程塑料PA612及PA1212、高档热熔胶、金属切削液防锈剂、高温电解质、高级润滑油、高级油漆和涂料、耐寒增塑剂、医药和农药的重要原料、作为高级尼龙工程塑料,利用其抗拉耐磨的特性可改善各种轮胎的性能,能使目前轮胎的寿命提高5-10倍。

在金属切削液中作代替无机防锈剂使用,能够在低浓度、无毒和可生物降解等条件下达到有效的防锈效果。

用十二碳二元酸合成的二酯可用作喷气式飞机发动机的高级润滑油,目前我国这种高级润滑油全部依赖进口。

十二碳二元酸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当前生产工艺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国外一般采用该法)和生物发酵法(国内采用)两种。

丁二烯法:工业上的合成方法一般采用高温、高压、催化剂,例如,以丁二烯为原料法,其工艺复杂、条件苛刻、步骤多、收率低。

美国杜邦公司(现英威达)以丁二烯为原料,化工合成十二碳二元酸,曾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

生物发酵法:目前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利用微生物特异的氧化能力,在常温常压下发酵石油中的正十二烷,能生产出十二碳二元酸,但也存在设备投资大、同系物较多、蛋白质残留较重、后处理难度大等不足。

环己酮氧化法:以日本宇部兴产株式会社采用该法,即以环己酮为原料通过过氧化氢氧化制得。

该方法具有路线短、工艺简单、产品组分单一、产物十二碳二元酸纯度高等优点。

参考文献:陈勇.环己酮氧化制备十二碳二元酸[J].应用化工,2010,39(4).
资料编辑:baidu搜“高化学株式会社广州事务所”何生。

一种发酵法生产的十二碳二元酸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发酵法生产的十二碳二元酸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发酵法生产的十二碳二元酸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徐敏,郝英利,杨晨,李乃强,刘修才
申请号:CN201810734139.7
申请日:20180706
公开号:CN110684809A
公开日:
2020011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十二碳二元酸产品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发酵法生产的十二碳二元酸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发酵法生产的十二碳二元酸产品,其中十碳二元酸杂质含量低于300ppm。

该十二碳二元酸产品的发酵生产方法,包括发酵过程,所述发酵过程包括发酵转化期,其中,在所述发酵转化期加入葡萄糖、葡萄糖溶液、蔗糖和蔗糖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披露的十二碳二元酸产品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制得,通过披露的制备方法,可得到纯度更高、杂质含量尤其是十碳二元酸杂质含量更低的十二碳二元酸产品。

高纯度、低十碳二元酸杂质含量的十二碳二元酸产品满足高档聚酰胺、聚酯等产品的质量要求,所得的聚合物产品性能更加优异。

申请人: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
地址:201203 上海市自由贸易试验区蔡伦路1690号5幢4楼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清华大学重点推介项目

清华大学重点推介项目

清华大学可供成果转让项目1、光纤护套管用PBT树脂研制2、水热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研究与开发3、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与工业开发4、纳米活性碳酸钙的制备技术的工业开发5、汽车保险杠用超韧聚丙稀(PP)/CaCO3复合材料生产技术6、生物可降解塑料-PHA的工程化研究开发和工业化生产7、生物可降解PHB等支架在组织工程中应用研究8、石化企业生产计划优化软件系统9、纳米光催化技术在生活用水杀菌净化上的应用10、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系乳液及涂料11、注射用己酮可可碱12、MPS-4000系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13、注射用利巴韦林14、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软件15、二甲醚清洁燃料的研究与开发16、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与建设17、注射用苦参碱18、密封胶条用高吸水性树脂19、一种具有级间挡板的改进型转盘萃取塔20、新型高效球形石蜡造粒技术21、大颗粒尿素生产技术-1-22、注射用盐酸地尔硫卓23、智能家居网络控制系统24、10MW高温气冷堆直流蒸汽发生器两相流体流动稳定性研究25、电26、车27、城28、智29、车30、肌31、针32、视33、电34、Pa35、中36、高37、"电38、计39、公40、"清41、核42、高43、TH44、含45、基46、超47、BO48、通49、从50、财51、IP52、先进控制软件53、大批量生产线监控与管理系统54、附网存储(NAS)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简介55、用燃煤灰渣生产微晶玻璃56、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测试系统57、生产线设计与机器人化制造单元技术58、细胞培养基的工业化生产59、基因胚胎育种技术培育优良奶牛60、微机械惯性仪表61、绿宝水肥营养缓释剂62、相变蓄热电加热地板采暖Floor electric heatingsystem with PCM heat storage63、蓄热式电取暖技术64、TH-A多通道油泵性能试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65、带有温控阀内置阀芯的散热器radiator with in-line -3-thermostate66、汽车及摩托车排放测试主计算机系统67、户用型热量表性能整体式检测台Integrate CalibrationPlatform for the Measuring Performance of Heat Meter.68、蒸发式热分配表69、发动机台架试验测量控制系统70、饮用水净化技术及设备71、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研究成果简介72、基于Internet的发电机组远程监测与诊断网络系统73、电站设备故障仿真与操作指导软件培训系统74、新型汽轮机组级间密封及轴封装置75、护76、高77、大78、新79、细80、除81、高82、土83、旋84、水轮版85、复86、快87、热88、土89、流90、指91、三92、碾93、RT94、警95、低96、OC97、OC98、矿99、永100、粉101、新型大型龙门式五坐标并联机床102、中小水泥企业转产改造103、高重复率超短光脉冲源104、植物类保健食品超微细与微粒造粒技术105、语音识别专用芯片研究开发与应用106、中药超微细及相关加工技术107、人脸识别系统-5-108、干法魔芋精粉超细加工技术109、朗奇光栅纹影仪110、中文听写机111、智能化中文语音信息处理平台112、医用红外热像仪113、固体废弃物粉碎分离回收114、连续数字串识别系统115、超细粉体改性技术116、呼叫中心语音识别系统117、超细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之六--精细陶瓷原料超细提纯工艺118、微小型雾化给药装置119、超细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之五石膏晶须120、MEMS方位水平仪121、超细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之四电子级超细高纯硅微粉123、超细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之三功能性粉体填料124、我国西部盐湖镁资源的高度利用对策125、超细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之一126、柔性并行高速数据记录系统127、纳米光催化剂在室内空气净化上的应用128、医129、新130、模131、全132、宽133、激134、光135、电136、相137、蓄138、先139、适140、虚141、项142、企143、基144、虚145、数146、金147、协148、具149、C 150、工151、具152、集153、体154、铁电微麦克风155、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IC-CAM)156、液晶显示和平板显示用的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玻璃157、放射性介入治疗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158、高拱坝坝踵开裂工程类比分析评价系统159、拱坝破坏动力过程仿真与坝肩稳定分析系统160、江河、湖泊中水污染传播、扩散预测的计算机模拟软件161、MY-BOX材料搅拌系统162、用超临界流体技术提取天然活性物质163、大型液态天然气地下储存罐钢筋混凝土结构合理化设计技术164、急转弯盾构隧道的合理化设计技术165、二甲基甲酰胺(DMF)回收技术166、钢筋混凝土结构维护管理支持系统167、集装箱(大型客体)CT检测系统168、应用元法评价建筑物崩塌机理169、汽车总装配工艺设计、仿真与优化170、桩基结构抗震性能评价171、模具型面虚拟抛光系统172、地震防灾情报决策支援系统173、用于金属焊管生产的激光切割--焊接技术及工艺174、集成化中小型企业集成生产信息系统175、地基-建筑物一体抗震性能评价系统-8-176、虚拟雕刻技术及系统177、大型铸件凝固及补浇工艺计算机模拟与分析178、地震液化及其灾害预测系统179、以电弧为传感器的焊缝双向自动跟踪技术180、虚181、芳182、新183、网184、气185、基186、基187、三188、高189、电190、新191、螺192、以193、智194、裂195、T 196、螺197、6 198、T199、人200、臭201、电202、用203、优204、微205、用206、高207、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技术208、新型综合电力滤波器装置209、水质净化生态工程技术210、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恶臭气体的生物净化211、动力设备状态维修与诊断技术及其应用212、RTV单组分绝缘子防污闪憎水长效涂料213、提高免疫和抗肿瘤中药的开发214、电站外绝缘状态的泄露电流监测和评价系统215、350MW火电机组全工况实时仿真与多功能在线综合研究系统216、纳米光催化杀菌生活用品217、光催化冰箱除臭保鲜器218、汽轮机智能汽封抽汽器219、纳米光催化饮用水净化器220、中央空调用末端净化系统-10-221、纳米光催化汽车用空气净化器222、具有独立磁回路的混合磁路电机223、"多重富集型"直流煤粉燃烧器224、纳米光催化家用空气净化器225、难选金矿和氰化尾渣提金及其综合利用技术226、新一代嵌入式网络化电力自动化监控平台技术227、复方感冒冲剂(暂定名)228、大型火电机组性能与振动远程在线监测与诊断网络系统229、中药脑血管病新药-川芎内酯注射剂230、灵活接入的配电网络光通信终端231、城市垃圾清洁焚烧技术、设备及系统232、基于GSM网络的配网远程数据采集系统233、时234、跨235、中236、食237、废238、水239、利240、制241、纳242、密243、生244、超245、超246、西247、竹248、肉249、栝250、藏251、石252、紫253、转254、新255、汽256、石257、制258、轻质发泡内外墙砖生产技术259汽车排气催化器性能评价试验与匹配技术260、纳米包覆粉体材料系列-碳酸钙、白云石261、新型多孔微生物载体废水处理技术研制与应用262、纳米包覆粉体材料系列硅灰石263、利用试验模态参数对轮胎建模的研究-12-264、颗粒表面包覆改质复合化技术265、混和动力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266、高韧性物料常温超细加工技术267、水热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研究与开发268、新型空调净化器269、废轮胎制油和超细碳黑填料的无污染生产技术270、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工业开发271、凝聚式静电除尘器272、非金属矿物超细及表面改性加工技术273、低成本纳米碳酸钙生产及后处理技术274、尘余热锅炉275、纳米活性碳酸钙制备技术的工业开发276、旋流类设备减阻节能增产技术277、超细保健洗浴粉体用品加工技术278、片状微细碳酸钙制备技术的工业开发279、新型广谱抗菌材料280、NT系列高效脱硫除尘器281、新型空冷贝氏体钢产品282、双283、彩284、旋285、镁286、游287、空288、共289、铝290、新291、超292、纳293、超1、pDN 果的2、水下3、移动4、治疗5、利用6、抗癌7、微生8、固定9、抗"10、微11、计12、ZSY9300型智能肾功仪13、金属假牙托冲击成型技术14、纳米美容保健护肤霜15、超级消毒剂及电动超声超微量喷雾器16、用于呼吸道病毒阻隔、吸附和灭活的纳米催化材料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17、医学图象处理18、茶树主要害虫茶毛虫性信息素诱杀剂联合研究开发19、γ射线料位监控器20、激光戒毒综合治疗仪-15-21、自动血压呼吸检测仪22、出入境检疫自动识别通关系统23、蛋白质芯片检测SARS24、竞力-清基胶囊25、γ-干扰素26、冠状病毒(变异株)IgG/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分布式制氧系统27、LS-III型自调宽温低浓度镀铭添加剂28、阻燃人造板(中密度纤维板、刨光板、胶合板)29、JH-40C人脸红外点温仪30、秸秆气化技术31、消泡剂系列生产技术32、三元乙丙橡胶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专用料33、电脑壳体专用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34、工业等离子体生产技术35、耐硫酸、磷酸腐蚀新材料36、空间环境模拟设备37、离子束及复合溅射设备38、多39、KG40、改41、光42、金43、微44、生45、生46、程47、生48、生49、微50、广51、油52、工53、绿54、水55、内56、工57、水58、环59、移60、CI61、微62、交63、双64、新65、微66、工业废酸处理回收技术67、DZY系列智能测长仪-17-68、TL系列凸轮轴测量仪69、改善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70、共轭亚油酸系列产品的开发71、一种高值化的苦卤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72、三元乙丙橡胶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专用料73、RP型汽车排气净化三效催化剂的应用开发研究74、汽车牌照自动识别专用数码相机开发75、新型汽车电子喇叭76、无触点汽车油压传感器77、汽车牌号自动识别一体机78、北京三隆天光汽车驾驶模拟器的训练效果的工效学研究79、汽车尾气净化三元催化转化器80、可调谐红外激光差分吸收汽车尾气道边监测技术与系统研究81、汽车尾气净化三元催化转化器82、西部生态恢复用功能保水剂、促根剂与营养剂的研制与复83、合及其示范84、对虾高效健康养殖工程与关键技术85、环保生态型高效水产饲料应用技术86、新型优质全糯小麦材料创制及其品质特性研究87、西部小鲵的系统发育与分布格局关系的研究88、一种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技术与装置89、烟叶品质调控技术90、同江市外向型特色农业综合研究与示范-18-91、利用克隆牛技术,进行胚胎工厂化生产92、蔬93、防94、促95、昆96、香97、海98、茶99、海100、重101、家102、桑103、棉104、高105、工106、非107、西108、裙109、海110、大111、淡112、表113、精114、机115、多116、稳117、机118、微119、旋120、激光冲击硬化装置121、秸秆气化技术122、KDH型多功能微机核子秤123、开放式机器人控制器124、医学图象处理125、娱乐(服务)机器人126、TL系列凸轮轴测量仪127、光栅数显表128、卷烟/滤棒物检综合测试台JWC-1型129、出入境检疫自动识别通关系统130、气象探测激光雷达131、服务与教育娱乐机器人研制开发132、区域水土遥感133、汽车尾气净化三元催化转化器134、具有爆轰波衰减装置的燃气管道阻爆器135、移动床催化法连续制备碳纳米管的中试研究136、掺镧锆钛酸铅陶瓷的低温烧结方法137、全二维气相色谱仪138、WM-2002 型微型真空摩擦磨损试验仪-20-139、超细高纯无定形硼粉140、CVD、PCVD、PECVD化学气相沉积设备141、工业废酸处理回收技术142、DZY系列智能测长仪143、中空镍纤维、轻型纤维镍复合电极的144、百吨级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新工艺145、用于内毒素去除和生物制剂纯化的亲和膜分离器146、全自动双波峰焊机147、草坪、花卉及蔬菜用木质素有机缓释肥料生产技术148、酯酯149、锡150、色151、毫152、共153、1 154、鲁155、开156、医157、娱158、多159、出160、B 161、工162、全163、B 164、" 165、中166、I 167、中168、E 169、脱1、人重2、全营3、减肥4、局部5、人基因重组白蛋白(rHA)6、重组水蛭素7、治疗糖尿病的二类新药匹格列酮8、蚓激酶胶囊9、益智胶囊10、新一代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益骨胶囊11、新型抗肿瘤活性化合物12、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的基因治疗13、抗炎症多肽的研制14、基因工程人肥胖蛋白15、基因工程蛇毒活性肽16、肿瘤放疗敏化剂17、新型乏氧组织显像剂18、一种用于纯化抗体的疏水相互作用层析技术19、琼脂糖凝胶层析介质系列产品20、药物的载体技术21、腐竹工业化生产技术22、大豆系列产品23、抗体探针对于血涂片的一步显色法24、白藜芦醇的生物技术25、天然环境功能材料降解卤代有机污染物技术开发26、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工程中环境功能-23-27、城市垃圾填埋场衬层用新型防渗材料28、高质储氢合金的制备和应用技术29、PMC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30、石油路线合成工程塑料尼龙-11树脂31、降解型高效有机助洗剂KX32、518环保型建筑胶(107胶替代品种)33、新型燃料电池聚合物质子交换膜34、带锈防腐漆35、调功器36、自动喷灌系统37、闸门监控系统38、水文自动测报系统39、图40、新41、解42、自43、螺44、立45、智46、三47、图48、第49、结50、白51、计52、虚53、纳54、空。

十二碳二元酸菌种发酵工艺优化

十二碳二元酸菌种发酵工艺优化

十二碳二元酸菌种发酵工艺优化
任勇;张会萍;张萍;牛春
【期刊名称】《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年(卷),期】2024(45)2
【摘要】目的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发酵工艺优化,提高菌种发酵产酸量。

方法对发酵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等成分进行优化,同时研究了种龄、发酵培养温度、摇瓶转速、发酵接种量、发酵瓶装量和发酵pH值对发酵产酸量的影响。

结果发酵培养最适碳源为2g/L蔗糖,最适氮源为3g/L酵母浸膏,菌体发酵在28℃,200r/min,25mL/250mL装量,以15%接种量条件下培养,发酵pH值调至7.0~7.5时,十二碳二元酸平均产量可达到130 g/L。

结论对发酵培养基碳氮源成分进行优化、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发酵产酸量提高至130g/L。

同时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氯化钠和硫酸镁后,均不利于菌种产酸。

【总页数】6页(P109-114)
【作者】任勇;张会萍;张萍;牛春
【作者单位】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
【相关文献】
1.发酵法生产十二碳二元酸的高效菌株复合筛选的研究
2.发酵生产十二碳二元酸的水相精制研究
3.长链二元酸发酵菌种创制和工艺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二碳二元酸发酵研究

十二碳二元酸发酵研究

十二碳二元酸发酵研究刘树臣;李淑兰;金平;方向晨【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报》【年(卷),期】2002(042)006【摘要】长链二元酸(long-chain dicarboxylic acid,DCA)是指C10以上的脂肪族二元羧酸。

它们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大环麝香、工程塑料、耐寒增塑剂、尼龙纤维、热熔胶以及液晶的合成,也是医药和农药合成的原料。

其中十二碳二元酸(DCA12)市场需求量较大,主要用于合成高级工程塑料尼龙1212、服装用尼龙热熔胶和高级涂料等,目前由化学法和发酵法生产。

由于发酵法其原料来源容易、生产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等待点,深受重视。

国内外对发酵法制取DCA12的研究较为深入[1-6],1998年我国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7]。

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突变株SP—UV—56是一株高产十三碳二元酸(DCA13)生产菌[8],已用于工业发酵生产DCA13。

现报道该突变株在10L罐发酵生产DCA12的结果。

【总页数】3页(P748-750)【作者】刘树臣;李淑兰;金平;方向晨【作者单位】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抚顺,113001;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抚顺,113001;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抚顺,113001;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抚顺,1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5【相关文献】1.发酵生产十二碳二元酸的水相精制研究 [J], 姚嘉旻;卢利玲2.发酵法生产十二碳二元酸的高效菌株复合筛选的研究 [J], 姚嘉旻;卢利玲3.发酵法生产十二碳二元酸的高效菌株复合筛选的研究 [J], 姚嘉旻;卢利玲;4.发酵生产十二碳二元酸的水相精制研究 [J], 姚嘉旻;卢利玲;5.以生物发酵的十二碳二元酸为原料合成尼龙612的研究 [J], 李晓光;王玉东;赵清香;刘民英;郭方方;汪永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果名称:微生物发酵生产十二碳、十三碳和十五碳二元酸
目的用途:十个碳以上的长链二元酸是一类用途广泛和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是化工上合成一系列高档产品的重要原材料。

十二碳二元酸(DCl2)是化工上合成高性能尼龙工程塑料尼龙1212,高档服装用尼龙热熔胶和高级涂料及油漆等的重要原材料。

十三碳二元酸(DCI3)是化工上合成麝香T和尼龙工程塑料尼龙1313等的重要原料。

十五碳二元酸(DCI5)是化工上合成高级麝香香料一环t五酮和麝香酮(即3.甲基.环1一五酮)等的重要原材料。

麝香酮是天然麝香中具有生理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可以替代天然麝香配制中成药,我国有300多种中成药需要麝香配伍。

这些长链二元酸自然界中不存在,化工方法难以合成,而微生物发酵生产,开辟了长链二元酸的新来源,为用途广泛的高性能尼龙工程塑料,高档尼龙热熔胶,高级香料和粉末涂料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物美价廉的丰富原材利。

我们通过二’F多年的努力,做了大量的诱变筛选上作,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尤其通过国家“八五”和“九五”利技攻关,培育出三株商产卣株,建立了高效简便的工艺条件,使微生物发酵生产DCl2、DC.3和DCl5三种二元酸达到工业化生产程度,技术成熟,发酵产酸水平达到180~2002几,产品质量好,符合应用单位要求,经专家鉴定,总体技术水平为国际领先。

获三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多项国家奖和科学院发明奖。

市场价格:DCl2为6~65万元/吨,DCl3为7~8万元/吨,DCl5为15一16万元/吨。

产品成本:DCl2和DCl3为3~35万元/吨,DCl5为6~7万元/Ⅱ屯。

转让费:面议
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
联系人:陈远童
传真号:010---82626208电话:010--62554387
邮编:1000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