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措施

合集下载

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

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

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灌溉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不合理的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灌溉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因此,合理分配和利用灌溉水资源已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

一、灌溉水资源的管理与规划灌溉水资源的管理与规划是确保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基础。

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的权责和义务。

制定灌溉水资源利用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需求,科学确定灌溉水资源的使用量。

同时,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了解灌溉水资源的分布、供应和利用情况,为后续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提高灌溉效率灌溉效率是衡量灌溉水资源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提高灌溉效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首先,推广科学的灌溉技术。

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结合土壤水分监测系统,精确控制灌水量,从而减少水的浪费。

同时,加强灌溉设施的维护和改造,修复漏水、防渗漏等问题,提高灌溉设施的水利效益。

此外,完善灌溉管理制度,建立灌溉用水配额制度,对农田进行分类,实行差别化管理,优化用水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加强灌溉水资源的保护与补给灌溉水资源的保护与补给是合理利用的保障。

首先,保护水源地和水生态环境。

制定相关政策,限制非法开发、环境污染等行为,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其次,加强水资源补给。

尽量利用雨水、河流水等天然水源进行灌溉,减轻对地下水的依赖。

此外,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防止土壤水分流失和土地退化,增加灌溉水资源的补给量。

四、加强社会管理与技术支持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需要政府、农业部门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灌溉水资源的管理与监督,加大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并建立农民培训机制,提高农民的水资源利用技术。

科研机构应加强灌区管理水平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灌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综上所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是保障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关键。

灌区灌溉管理的优化与改善策略

灌区灌溉管理的优化与改善策略

灌区灌溉管理的优化与改善策略灌区灌溉管理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增加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优化灌区灌溉管理并提供改善策略,本文将从灌溉技术升级、精确施水、水资源管理以及农民参与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灌溉技术升级灌溉技术的升级是提高灌溉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灌溉方法通常是通过人工控制灌溉水源的流量和时间,但存在着水资源浪费和施水不均匀的问题。

因此,引入现代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和微灌等,可以有效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农田产量。

滴灌系统可以将水精确地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保证农作物的水分供应,同时减少水分的蒸发和透析。

喷灌和微灌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喷头和微喷头的方向和角度,实现对不同作物的针对性施水,提高灌水的均匀性和灵活性。

二、精确施水精确施水是提高灌区灌溉管理效率的关键环节。

通过精确测量土壤含水量和作物需水量,可以根据作物的生理需求调整灌水量和灌水时间。

常见的方法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作物蒸腾测定仪、植物水势测量等。

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提供准确的土壤含水量数据,帮助决策者合理制定灌溉计划。

作物蒸腾测定仪可以测量作物的蒸腾速率,从而确定作物的需水量。

通过精确施水,可以避免过度灌溉和低效灌溉,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

三、水资源管理合理管理水资源是改善灌区灌溉管理的重要措施。

在灌区灌溉中,科学设置水源和灌溉水渠,合理分配灌溉用水配额,确保用水的合理供给和节约利用。

建立水资源管理机构,制定灌溉用水管理规定和措施,加强对灌溉水源和水渠的巡查和维护,防止水源浪费和损失。

同时,注重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通过建立水资源数据共享平台,及时掌握水资源的状况和变化,为灌区灌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农民参与农民的参与是优化灌区灌溉管理的关键。

鼓励农民参与灌溉决策和管理工作,提高农民的灌溉意识和责任感。

开展农民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对于灌溉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引导农民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灌区灌溉管理的水资源利用情况

灌区灌溉管理的水资源利用情况

灌区灌溉管理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灌区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有效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对于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灌区灌溉管理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和建议。

1. 水资源供需情况分析灌区灌溉活动的水资源供需状况是评估水资源利用情况的首要指标。

针对不同灌区的特点,可以进行水资源供需模型的建立,以预测灌溉对水资源的需求,并与实际供水量进行对比分析。

2. 灌溉技术的改进和升级传统的灌溉方法如洪水灌溉和地面灌溉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水分损失大、用水不均匀、土壤盐渍化等。

因此,应推广和应用现代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雨水收集等,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田用水效益。

3. 精细化水资源管理措施的引入在灌区灌溉管理中,可以引入精确测量和管理水资源的仪器和技术,例如流量计、自动化水位监测系统和灌溉控制系统等。

这将使灌区管理者能够更准确地了解灌溉过程中的水量消耗,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水资源回用和再利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可以采取水资源回用和再利用的措施。

灌区内的农田灌溉排水可以被收集并进行处理,以回收利用。

这样的措施既可以节约水资源,又可以防止因排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5. 灌区灌溉的优化调度合理调度灌区的灌溉计划,根据农田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湿度等因素,合理安排灌溉的时间和用水量。

充分利用气象监测和土壤水分监测技术,提前预测天气状况和作物需水量的变化,以调整和优化灌溉计划,避免造成浪费和过度灌溉。

6. 灌区灌溉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灌区灌溉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对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数据管理。

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手段,将各个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实时、准确地监测和记录,为灌溉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总结起来,灌区灌溉管理的水资源利用情况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

通过精确测量、精细调度、技术改进等措施,可以提高灌区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农业灌溉水资源节约措施

农业灌溉水资源节约措施

农业灌溉水资源节约措施一、前言农业灌溉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用水量也逐年增加,导致灌溉水资源日益紧缺。

因此,为了保护灌溉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节约措施。

二、科学规划灌溉制度1. 确定合理的灌溉制度:针对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水量,科学规划灌溉制度。

在确定灌溉制度时要考虑到气候、土壤、作物品种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采用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

它可以将水直接送到作物根部,避免了传统浇水方式中大量的蒸发和渗漏损失。

3. 合理利用雨水:在雨季或雨天停止浇水,在雨后及时收集雨水,并储存备用。

这样既可以减少耗能排放,又可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三、优化土地利用方式1. 推广精细化管理:通过科学施肥、合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合理布局农田:在布局农田时要充分考虑土地的坡度、土质等因素,合理规划灌溉设施,避免水资源在流失过程中造成的浪费。

3. 推广旱作农业:旱作农业是一种不依赖灌溉水资源的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选择适合旱地生长的作物,结合科学施肥和耕作管理技术,可以实现节约用水、提高产量的目标。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1. 建立完善的灌溉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灌溉用水计量系统,对灌溉用水进行监测和控制。

同时加强对灌区内非法占用、挪用灌溉用水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加强节约意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广大农民对节约用水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鼓励农民采取节约用水措施,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奖励。

3. 推广节水灌溉设施:推广节水灌溉设施,如土壤墒情监测仪、智能灌溉控制器等,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自动化控制,有效降低用水量。

五、结语农业灌溉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合理利用和节约灌溉水资源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规划灌溉制度、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加强水资源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和节约农业灌溉水资源。

可行的灌区灌溉管理改善措施

可行的灌区灌溉管理改善措施

可行的灌区灌溉管理改善措施灌区灌溉管理改善措施是为了提高农田灌溉效益、节约水资源,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下面我将就可行的灌区灌溉管理改善措施进行阐述。

一、加强灌区水资源管理1. 制定科学合理的灌区水资源分配方案,根据灌区土地利用、农作物需水量等因素确定每个农户的水量配额,实现公平合理的水资源分配。

2. 完善灌溉用水计量、监测和统计手段,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与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资源利用和浪费问题。

3. 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水利设施维护管理水平,减少漏失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降低灌溉用水消耗。

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1. 引导农民利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降低灌溉用水量,在保证农作物需水的前提下,提高水利效益和农田产量。

2.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如能够自动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的智能喷灌设备,通过精确供水,减少浪费。

3.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合理利用灌溉设备和灌溉技术,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三、改善灌区管理机制1. 建立和完善农田灌溉水费征收机制,确保水费的合理征收和使用,通过经济手段激励农民节约用水。

2. 健全灌区管理组织,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灌区内部管理,确保灌溉工程安全可靠运行。

3. 加强农民参与和自治,建立农民水权管理制度,形成农民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机制,推动农民积极参与灌溉管理工作。

四、加强信息技术支持1. 建立和完善灌区灌溉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和信息共享等功能,及时提供农民、管理人员和政府部门所需的各类信息。

2. 建设农田灌溉智能化系统,通过传感器、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灌溉过程的精确监测和自动控制,优化灌溉效果。

3. 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开展农田灌溉管理的远程指导和监督,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1. 制定和完善农田灌溉管理的相关政策,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措施。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水是人类生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

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管理对于保障灌溉水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灌区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出发,探讨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灌区水资源配置的现状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而灌溉水资源占据着中国水资源利用总量的绝大部分。

目前,我国灌区水资源配置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灌区水资源配置的角色和地位不够明确。

灌区水资源配置是由水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共同实现的,然而双方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导致灌区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灌区水资源缺乏合理的分配规划。

在现有的灌区水资源配置中,通常采用“弃水制度”,只有少部分工厂企业和家庭生活用水可以得到分配,而大量的灌溉水却由于管道老化、泄漏等原因导致浪费。

此外,一些地区还存在“公转私”现象,导致一些大户用水过多,而一些小农户则无法得到充分的灌溉。

这些问题都影响了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的实践针对短缺的灌区水资源和缺乏合理分配规划的现状,我国一些地区开始实施一些尝试,旨在优化灌区水资源配置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的实践案例。

首先,可以在灌溉系统中加入新科技。

利用国内现代科技发展的机会,可以在灌区中加入电磁阀、遥感器和数据分析软件等现代科技,进行精准灌溉和水源监测,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灌溉和个性化服务。

在灌溉的过程中,通过精准水分布,最终实现节约用水,进而实现优化配置。

其次,在灌区中应该制定清晰发展规划和政策。

从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个角度出发,灌区水资源的规划和政策需要明确。

在政策上,需要制定更具可行性的灌溉政策,为灌机构提供可持续的经济模式,提升灌区农户的生产能力,实现灌区现代化的目标。

在规划方面,应该首先并优先考虑灌区水资源需求,建立科学统一的管理模式,用合理的手段代替过高的手段来调控灌区水资源。

灌区管理实施方案

灌区管理实施方案

灌区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灌区管理是指对灌溉水源、灌溉设施和灌溉管理进行综合管理和维护的工作。

灌区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田的水利设施能否正常运行,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灌区管理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农田灌溉水源充足;2. 保障灌区灌溉设施的正常运行,减少设施损耗,延长使用寿命;3. 加强灌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4. 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实施措施。

1. 完善灌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水资源核算和节约用水机制;2. 加强对灌溉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设施问题;3. 加强对灌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4. 完善灌区灌溉计划,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提高灌溉效率;5. 加强对农田灌溉水质的监测,确保农田用水安全和健康。

四、实施保障。

1. 建立健全的灌区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2. 加强对灌区管理经费的投入,保障管理经费的使用;3. 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 加强对灌区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实施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灌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灌溉设施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六、结语。

灌区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确保实施效果的最大化。

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灌区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和灌区管理人员能够认真贯彻执行本方案,不断提高灌区管理水平,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套灌区 水资源管理制度

河套灌区 水资源管理制度

河套灌区水资源管理制度河套灌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灌溉区之一,位于黄河下游,横跨陕西、宁夏和内蒙古三个省区。

这一地区的农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供给和管理,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水资源现状、制度框架、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及管理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了解河套灌区的水资源现状对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河套灌区水资源主要来自黄河,但由于降水相对不足,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重要。

然而,长期以来,河套灌区水资源存在着浪费、污染和过度开发等问题。

因此,在制定水资源管理制度时,需要充分了解水资源的供需关系、优化配置及保护措施。

基于对水资源现状的了解,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是必不可少的。

该制度应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以及应急减灾等方面。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包括明确水资源使用权、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提高农业水利设施的水利水平等。

同时,制定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强对河套灌区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此外,加强水污染治理,建立严格的水污染防治制度,确保水质达到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要求。

对于突发水灾事件,应建立相应的应急减灾制度,提高抗灾能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河套灌区需要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

首先,应坚持水资源保护优先原则,制定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政策,加强河套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其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行高效灌溉技术和设备,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和耕作方式,降低农业灌溉水的使用量。

同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保证农田排灌能力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此外,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鼓励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推动农业与工业、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为了实施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措施。

首先,建立水资源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实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为水资源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加强水资源管理机构的建设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规定

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规定

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规定引言: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全的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规定,既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保障农田的水分供给,又可以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一些规定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灌溉用水资源保护1. 灌溉用水资源合理配置农田灌溉用水应按照农田作物需水的不同,合理配置灌溉用水资源。

不同作物对水的需求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灌溉水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用水。

2. 灌区水资源管理建立统一的灌区管理机构,对灌区内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该机构应负责灌溉用水的调度和分配,确保每个农田得到合理的灌溉水量,避免灌区内的水资源过度利用或浪费。

3. 支持新型农田灌溉技术的推广在农田灌溉中,应积极推广新型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政府可以给予相应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新型灌溉技术。

二、灌溉用水节约利用1.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对灌溉用水进行监测和管理。

制定水资源利用指标,定期对农田灌溉用水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用水浪费的问题。

2. 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水资源节约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灌溉用水节约的意识和能力。

推广节水农田灌溉技术,如地膜覆盖、渗灌等,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

3. 灌溉水管理制度建立建立完善的灌溉水管理制度,制定灌溉水的计量和计价办法,推行按需供水和水价差异化的灌溉水资源管理方式。

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农民合理使用灌溉水资源。

三、水资源污染防治1. 禁止直排产废水严禁农民将产废水直接排放到灌溉系统或农田中,以免造成灌溉水资源的污染。

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直排产废水的认识,引导他们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废水处理。

2. 定期监测水质建立定期监测农田灌溉水质的制度,对农田灌溉水进行检测,确保灌溉水符合农田灌溉用水的质量要求。

对超过标准的灌溉水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农田灌溉水资源的质量安全。

灌区灌溉管理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灌区灌溉管理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灌区灌溉管理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一、引言灌区灌溉管理涉及到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但其有限性和不均衡性成为制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

因此,研究如何在灌区灌溉管理中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的同时,保持水资源的长期有效供应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它包括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用水、水质保护和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三、灌区灌溉管理中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1. 水资源浪费问题:目前灌区灌溉管理中存在着水资源过度利用、灌溉方式落后等问题,导致大量水资源被浪费。

2. 水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灌区内部水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有些地区水资源过剩,而有些地区缺水严重。

3. 水资源污染问题: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和灌溉水源的污染,导致灌区灌溉水质受到严重威胁,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健康。

4. 水生态系统破坏问题:灌区灌溉管理中的不合理操作会破坏水生态系统,导致水生态环境逐渐退化。

四、实现灌区灌溉管理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1. 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通过引进高效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2. 调整水资源配置: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需求和条件,合理调整灌区内的水资源配置,实现水资源的均衡分配。

3.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大对灌溉水源的保护力度,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并加强农田污水的治理,保护水资源的质量。

4. 促进水与土壤的耦合利用:将水和土壤的相互作用纳入到灌区灌溉管理中,通过合理调节土壤水分含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5. 强化灌区生态系统保护:加强湿地保护,建立生态护坡,修复退化湿地,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五、案例分析:我国某灌区灌溉管理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践以中国某灌区为例,该灌区在灌溉管理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灌区水资源管理及利用现状分析

灌区水资源管理及利用现状分析

灌区水资源管理及利用现状分析1. 简介灌区水资源管理及利用是指对灌区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利用,以满足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本文将对灌区水资源管理及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管理模式、资源利用效率、面临的挑战以及改进措施。

2. 管理模式分析2.1 组织管理模式当前灌区水资源管理主要由政府、水利部门和农村水利管理机构共同负责。

政府负责规划、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水利部门负责技术支持和设施建设,农村水利管理机构负责具体操作和维护。

然而,由于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不足,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2.2 水资源配置模式在水资源配置方面,目前主要采用了按需供水和统筹调度的模式。

按需供水是指根据农田灌溉需求来供应水资源,而统筹调度是指在供水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合理调度。

虽然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但仍然存在着资源浪费和不均衡的问题。

3. 资源利用效率现状分析3.1 灌溉效率灌溉是灌区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当前的灌区灌溉效率普遍较低。

一方面,有农户缺乏现代化灌溉设施和科学管理规范,导致水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由于农田土壤水分持续紧张,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资源浪费。

3.2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是指农作物对灌溉水的利用程度。

目前,灌区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普遍较低。

原因主要包括农作物选择不合理、灌溉技术落后、缺乏科学合理的灌水策略等。

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4. 面临的挑战4.1 水资源供需矛盾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水资源供应不足已成为灌区水资源管理及利用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4.2 水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灌区的水污染问题逐渐突显,包括农药、化肥等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

此外,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解决水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灌区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5. 改进措施5.1 提高灌溉设施和管理水平加大对灌区的投资,提高现代化灌溉设施的建设进度,促进灌区管理机构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灌区灌溉管理的现有措施与政策

灌区灌溉管理的现有措施与政策

灌区灌溉管理的现有措施与政策灌区灌溉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灌溉管理措施和政策可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护水资源,增加农作物产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介绍灌区灌溉管理的现有措施与政策。

一、灌溉设施改造与建设为提高灌区灌溉效率,现有的措施和政策主要包括灌溉设施改造和新建灌溉设施。

政府加大对农田灌溉设施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灌溉设施的更新和现代化建设。

通过加大灌溉设施的投资和改造力度,旧的灌溉设施得到升级,新建的设施也更加科学、高效,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水平。

二、水资源管理与节水措施为了保护水资源,灌区灌溉管理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政府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与监控,制定并实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政策,并加大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

此外,还开展了灌溉设施的水平衡调度,实行水权交易制度,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损失,达到节水的目的。

三、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建设为了推动灌区灌溉管理的有效运行,现有措施和政策还包括了灌区灌溉管理机构的建设与完善。

政府加大对灌区灌溉管理机构的支持,提供人员和资金支持,加强对灌区灌溉管理机构的培训和引进优秀人才。

通过强化灌溉管理机构的作用,加强农田灌溉管理的监督和指导,提升灌区灌溉管理的水平。

四、灌溉技术推广与培训为了提高农民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水平,现有措施和政策还包括了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培训。

政府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农民的灌溉技术培训,通过现场指导和培训课程,提高农民的灌溉水平和技术储备。

同时,也加大对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推广力度,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的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的灌溉效果。

五、灌溉水费改革与资金投入灌区灌溉管理还涉及到水费改革与资金投入。

政府通过改革灌溉水费收费模式,实行定额或逐级分段收费制度,鼓励节约用水。

同时,政府还加大对灌溉管理的资金支持,提供贷款和补贴,促进灌区灌溉管理的良性发展。

总结起来,灌区灌溉管理的现有措施和政策主要包括灌溉设施改造与建设、水资源管理与节水措施、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建设、灌溉技术推广与培训以及灌溉水费改革与资金投入等方面。

大中型灌区管理办法

大中型灌区管理办法

大中型灌区管理办法一、引言大中型灌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大中型灌区的科学管理、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二、管理目标与原则(一)管理目标1、保障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确保灌溉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灌溉服务。

3、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保护和改善灌区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管理原则1、统筹规划、综合管理:将灌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实现综合管理。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灌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3、节约优先、高效利用:倡导节约用水,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责权明确、公众参与: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和相关利益主体的责任和权利,鼓励公众参与灌区管理。

三、管理机构与职责(一)设立专门的灌区管理机构负责灌区的日常管理、运行维护、水资源调配等工作。

(二)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1、上级管理机构负责制定灌区发展规划、政策法规,监督指导下级管理机构的工作。

2、基层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灌区工程设施的巡查、维护、灌溉调度等工作。

(三)建立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如水利、农业、环保等)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四、水资源管理(一)水资源规划根据灌区的需水情况和水资源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规划。

(二)取水许可制度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规范用水行为。

(三)水量分配与调度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合理分配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案。

(四)节约用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五、工程设施管理(一)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招投标、监理等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二)工程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加强对渠道、泵站、闸门等设施的巡查、维护和保养。

灌区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灌区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蜂袁嗡嗡嗡 袁飞到西来飞到东袁不吃粮食不吃菜袁是个采蜜的
小能手遥 在教师的 伴奏中袁 孩子们将自己化成了 可爱的益
虫袁即兴的边唱边舞袁教室里顿时成了 益虫们的音乐会遥 这
位教师从学生的学习程 度出发袁 使歌词创编在潜移默化中
自然生成遥 学生在自觉地尧主动地参与情况下袁在愉快的情
绪中完了学习 任务袁 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更大兴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与熏陶袁 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慢慢
地理会到音乐的语言遥同时袁孩子们在无形中也养成了聆听
的好习惯袁 在聆听中感受到音乐的有趣尧 感受到 音乐的神
奇 袁体验 到了 音乐 的魅力 袁并为 能进一 步学习 音乐 尧走 进 音
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遥
2.从学生出发袁 带学生走进音乐
学生是学习的 主体袁一切应从学生出发袁这也正是新理
. All歌曲Ri学g唱h本ts来就R是es低e段r音ve乐d教.学的难点袁 更何况是歌
曲创编呢钥许多教师在 音乐教学上会推陈出新袁或在课堂上 创设亮点让教学出 彩袁从此来提高音乐教学的 效果遥但在绞 尽脑汁的同时却忽略了学习的 主体要要要 学生袁 忽略了他们 的学习程 度遥 在教学难度上拔了又拔袁以至于揠苗助长尧适 得其反袁导致学生在音乐课上成了哑唱或乱唱遥 那么袁音乐 课的 意 义何 在钥
动袁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音乐尧理解音乐尧抒发感
情袁在精神声获得享受遥
1.用音乐说话袁 让学生聆听音乐
音乐 能给 我 们 美的 享受 袁美 的熏 陶 曰音 乐更是 没有 国 界
的语言袁她能使人们彼此之间架起七彩的桥梁遥 因此袁笔者
在给低年级学生上课的过程中 袁 尝试将教师呆板的说教改
成为生动的音乐语言遥 如院
一尧分析原因 要要要为音乐课堂把 脉 1.片 面 强 调 动 感 课 堂 袁丢 了 常 规 学 习 好的学习习 惯是提高音乐学习效率的前提遥 在新课改 下许多教师 只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积极参与性袁 而忽 略了学习 常规袁认为学生只要是积极表现自己就是好的袁是 新课改所需要的 遥所以许多音乐教师都纷纷感慨袁现在的音 乐课学 生越 来越野 皮冶了遥 其实 袁这都是教师 自 身 的 观念所 致袁在理念 上走野 歪冶了遥 造成了学 生只为动而动袁而不是 为 音乐所动遥 2.片面要求教学出 彩袁忽略学习主体

灌区灌溉管理的改善策略与建议

灌区灌溉管理的改善策略与建议

灌区灌溉管理的改善策略与建议灌区灌溉管理是指对农田进行水分补给和调控,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量的工作。

灌区灌溉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收入。

然而,在实践中,灌区灌溉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水资源浪费、灌溉效率低下、腐败问题等。

为了改善灌区灌溉管理,下面提出几点策略与建议。

1. 加强水资源管理灌区灌溉管理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

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监测系统,及时获取水资源的信息,包括水量、水质等方面的数据;另一方面,可以制定灌溉配额制度,确保每个灌区都能得到足够的水资源,并合理分配给各个农户。

2. 提高灌溉效率灌溉效率低下是灌区灌溉管理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为了提高灌溉效率,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首先,应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分的损失。

其次,可以进行地质勘测,合理规划灌溉设施的布局,确保水分能够均匀分布到每一块农田。

此外,应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灌溉技术能力,减少灌溉过量和不足的情况。

3. 引入市场机制灌区灌溉管理中存在腐败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引入市场机制。

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灌溉管理单位,增加竞争,减少腐败。

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农田水价的市场化机制,让农民参与水资源的定价和交易,提高灌溉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4. 加强监督和执法为了确保灌区灌溉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监督和执法工作。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灌区灌溉管理情况的检查力度,对于存在问题的灌溉管理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此外,应设立举报电话,鼓励农民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揭露灌溉管理中的腐败行为。

5. 资金支持改善灌区灌溉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灌溉设施的投入,确保灌溉设施的正常运行,还应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鼓励他们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此外,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灌区灌溉管理,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

灌区灌溉管理的政策与法规

灌区灌溉管理的政策与法规

灌区灌溉管理的政策与法规灌区灌溉管理是保障农田灌溉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田水利设施运行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了确保灌区灌溉管理的科学合理和顺利实施,许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涉及灌区灌溉管理的政策与法规。

政策上,灌区灌溉管理的政策目的是加强对灌区灌溉的规划和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政府在灌区灌溉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 灌区规划:政府制定和实施灌区规划,明确灌区边界、规模和功能定位,确保灌溉设施的合理布局和灌区资源的合理利用。

2. 灌区管理机构建设:政府成立专门的灌区管理机构,负责灌区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监督,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标准。

3. 水资源管理:政府制定灌区水资源管理政策,包括水定额分配、水价政策、灌溉用水计量和监督等。

4. 灌区设施维护与改造:政府加大对灌区设施维护和改造的投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更新换代。

5. 灌区农户培训与引导:政府通过培训和引导,提高农户对灌区灌溉管理的意识和参与度,促进农户科学管理农田水利。

在法律方面,各国都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灌区灌溉管理行为。

这些法律法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管理法规:确保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包括水资源调配、节水措施以及对非法使用水资源行为的处罚等。

2. 灌区法规:明确灌区边界、功能定位和管理责任,规定灌区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保障灌区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3. 水收费法规:规定水资源的收费制度,明确水费计算方法和收费标准,鼓励合理用水、用水效益和节约用水。

4. 环境保护法规:确保灌溉活动对环境的最小影响,规定农田灌溉对水环境、土壤和生态的保护要求。

5. 农业支持政策法规:为农户提供灌溉技术培训、科研支持、贷款和补贴等政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各国的灌区灌溉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可能存在差异,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原因,各国的灌区灌溉管理面临的问题也可能不同。

因此,在具体实施灌溉管理政策时,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调整和制定。

灌区管理办法

灌区管理办法

灌区管理办法灌区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灌区管理,促进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灌区划分与管理体制第二条灌区管理分为灌区划定和灌区管理两个环节,由地方负责划定灌区范围,并设立专门的灌区管理机构。

第三章灌区水资源配置第三条灌区水资源的配置应坚持按需分配、积极节约、合理利用的原则,确保供水量和质量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

第四章灌溉设施建设与管理第四条灌溉设施的建设、改建和扩建应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对灌溉设施进行定期巡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五章农户入灌条件与资格管理第五条农户入灌需符合一定的条件和资格,包括具备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具备灌溉技术能力和遵守相关规定等。

第六章灌溉水费管理第六条灌溉水费应根据农户实际使用的水量和灌区管理的费用支出进行合理定价和收费,收费标准应公开透明。

第七章灌区水资源保护与监测第七条灌区应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水质、水量和水利设施的运行情况。

第八章灌区管理责任与惩处第八条对于灌区管理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惩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九章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内容,请参阅相关附件。

第十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2年4月29日制定的法律,规定了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权交易等方面的内容。

2. 土地使用权:指土地使用者在法定范围内对土地的占有、使用、受益权。

3. 灌溉技术能力:指农户掌握和应用灌溉技术的能力。

4. 公开透明:指灌溉水费的定价和收费标准应公开、清晰、易于理解。

灌区工作方案

灌区工作方案

灌区工作方案一、方案背景灌区是农业生产中关键的水资源供给区,涉及灌溉、排水等重要工作。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制定一份科学有效的灌区工作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1. 提高灌区的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2. 确保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3. 加强对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防止水浸对土地造成损害。

三、具体措施1. 水资源调配1.1 建立水资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灌区的水位、流量等指标;1.2 制定水资源调配准则,根据不同季节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合理分配水资源;1.3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防止水源污染和浪费。

2. 灌溉管理2.1 制定灌溉计划,根据土壤含水量和农作物需水量,科学合理地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2.2 推广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2.3 定期检查灌溉设备和管道的运行状况,及时修理和更换老化设备。

3. 排水管理3.1 定期清理排水渠道和水泵,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3.2 加强对排水设备的维护,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3.3 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提升排水能力,防止水浸。

四、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一个月)1.1 建立水资源监测系统,完成系统的安装和调试;1.2 开展对灌区的水资源调查,获得准确的水文数据;1.3 制定水资源调配准则,完成方案编制工作。

2. 第二阶段(三个月)2.1 根据灌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和生长需水量,制定灌溉计划;2.2 开展灌溉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提高灌区灌溉水平;2.3 对灌溉设备和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

3. 第三阶段(六个月)3.1 开展排水系统的维护工作,清理排水渠道和水泵等设备;3.2 完善排水设施,增强排水能力,防止水浸;3.3 定期检查和维修排水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工作评估与调整根据工作进展和实际情况,定期对灌区的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积极倾听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工作方案。

灌区管理办法

灌区管理办法

灌区管理办法灌区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规范灌区管理工作,保障农田灌溉用水安全、有效利用水资源,制定本办法。

二、灌区管理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地区下属各灌区管理范围内的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工作。

三、管理机构灌区管理工作由地区水利部门统一管理,设立灌区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四、灌溉用水配给1. 灌区管理机构根据农田用水需求和水资源情况,制定灌溉用水配给方案,确保合理分配水资源。

2. 农田主要按照种植面积、作物品种等因素确定用水量,合理的分配灌溉用水。

五、灌区设施建设与维护1. 灌区管理机构应加强对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保障灌溉用水的正常供应。

2. 定期检查设施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六、水资源监测与管理1. 建立水资源监测系统,定期监测灌区的水资源状况,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

2. 根据水资源情况调整灌溉用水配给方案,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七、农田灌溉管理1. 农户应按规定管理农田灌溉,确保用水合理高效。

2. 灌区管理机构加强对农户灌溉管理的监督指导,保障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

八、水价管理1. 灌区管理机构根据水资源供需情况,制定合理的水价管理政策,鼓励农户节约用水。

2. 推广水资源节约利用技术,降低灌溉用水成本。

九、灌区管理奖惩制度1. 对于合格完成灌区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给予奖励,鼓励积极参与管理工作。

2. 对于违规操作、浪费用水等行为,灌区管理机构将依法给予处罚。

十、附则1. 本办法于年月日起执行。

2. 灌区管理机构有权对本办法进行解释,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整修改。

以上为灌区管理办法的内容,各相关方应严格执行,确保农田灌溉用水的安全、有效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措施
摘要从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统一管理、工程统一规划等方面,总结了灌区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灌区;水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措施
我国农业用水效率很低,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为70%~90%,提高灌区的用水效率,对于缓解农业水资源危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2]。

现将灌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的措施总结如下。

1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
现有的灌区改造,在水源的设计上,应在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引水。

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在灌区改造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合理调控,最大限度地把天然降水转化为农业可用的水源。

此外,经过适当处理的工业和城镇生活排出的污废水以及具有一定矿化度的地下咸水等都是灌溉水源。

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之内,适当且充分利用浅层地下水,适当降低地下水位,有利于增加降雨入渗量,减少径流流失和潜水蒸发,不仅能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有利于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而且能充分发挥地下水库的多年调节作用(干旱年适当多开采,多雨年得到补偿),提高农业用水的保证率。

劣质水处理利用是增加灌溉水源和保护、改善环境的战略措施。

劣质水包括工业和城镇生活污废水、地下咸水。

污废水经过处理使之达到灌溉标准,不仅可以增加农业灌溉水源,还可防止污染环境,其充分利用还有一定的潜力可挖。

2井渠结合
井渠结合是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有效途径,其机理是调控地下水埋深在适宜的状态,通过降雨入渗地下形成土壤水和地下水。

井渠并用、优化调度水资源,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方式:一是春灌。

地下水位回升到最高,返盐盛期,采用群井汇流,井渠间灌,防止返盐;二是夏灌。

以井为主,降低地下水位,预防渍涝;三是冬灌,河水充足,渠灌可用于洗盐补淡。

3灌区水资源统一管理
目前,水资源管理为政及多部门争权现象普遍,在上游地区,大引大排,大水漫灌,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导致渍涝灾害加重和土壤盐碱化蔓延;而下游地区则由于河道来水供不应求或枯竭,不得不掠夺性地开发利用地下水,以致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灌区水资源必须统一管理,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等多种水源的统一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在制订灌区改
造规划时不能忽略。

灌区水管理机构给各地区和各部门分配的水资源,要以这些地区和部门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为前提。

4工程统一规划
渠系工程的理想配套模式是干、支、斗、农毛各级渠道都经过防渗处理,各级调控建筑物一应俱全。

如果都进行防渗处理,都安装闸门,不仅投入大而且很难维护。

因此,在灌区主体与末级灌溉工程的规划方面,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统一规划。

一是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机地结合。

非工程性节水措施,包括管理措施和农业节水技术措施。

灌区管理主要是理顺供水和用水机制,灌区优化配水节水技术主要根据灌区的可供水量、作物的需水量和生产函数以及各级输配水渠道的技术参数,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制订灌区水量调配方案。

节水灌溉制度是把有限的灌溉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进行优化分配,采用非充分灌溉,限制对作物的水分供应,在作物生理需要、关键时期进行灌水,加大土壤的调蓄能力,增加降雨的有效利用。

二是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规划灌溉用水[3-4]。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和工业挤占农业用水,农业又挤占生态用水,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主要表现在:森林覆盖率低,增长缓慢,部分地区覆盖率减少;草地生态破坏加重,目前全国草地退化、水土流失仍然严重,水蚀水土流失面积为179万km2;荒漠化面积扩大,荒漠化扩展速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1 560 km2/年增至80年代的2 460 km2/年。

为了抑制这种恶化的趋势,国家已将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保障生态环境用水,有助于流域水的良性循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

长期引用河水灌溉,通常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在一些灌区,由于过分强调渠系衬砌,导致渠系两侧的树木因缺水而死亡。

在制订灌区改造规划时,应该将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作为重要的制约因素纳入到规划体系之中,尤其是对于干旱、半干旱和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的三北地区灌区,规划要保证生态用水,为生态用水预留较大的空间,这不仅符合可持续战略要求,而且也是灌溉自身所必需。

在考虑生态用水时,总的原则是:灌溉不能导致当地及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井灌区应保持采补平衡,不能出现过量超采而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渠灌区为流域生态环境林木用水、草地用水、生物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等提供保障。

5参考文献
[1] 高建峰.淮北井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模型[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0-14.
[2] 阎存立.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10(9):28-30.
[3] 王大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型灌区[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4):196-197.
[4] 张洁,樊亚军.抽黄灌区水资源科学管理与高效利用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304-3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