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第6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复习教案
第一环节回顾与思考本章的内容
1.说一说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获得数据.
2.抽样调查时,如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举例说明. 3.说一说怎样做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4.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5.统计图有时可能会给人带来一定的“错觉”,请举例说明.为了直观地反映数据信息,制作有关图表时应注意些什么?
第二环节梳理内容,建立框架图
本章知识框图
统计的过程
第三环节做一做
1.学校需要了解有多少学生已经患上近视,下面哪些抽样方式是合适的,说明你的理由。

(1)在学校门口通过观察统计有多少学生是佩戴眼镜的;(2)在低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作调查;通过对回顾与思考几个问题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本章内容的知识框架,增强同学们的数感和空间观念
板书。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数据的收集:复习如何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2.数据的整理:回顾数据的分类、排序、筛选等方法,以及如何用表格、图表整理数据;
3.统计图的应用:巩固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统计图的特点及其应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回顾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技能,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统计图和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在数据表达和问题解决方面的创新意识,提高其运用图表传达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其倾听、表达、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的方法: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实际情境中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例如,如何设计问卷才能收集到有效、全面的数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加强对统计图制作方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设计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他们在课堂上都能获得成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以及分数的应用。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但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算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小数的思维方式逐渐过渡到分数的思维方式,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的实际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并运用分数解决。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分数的运算过程和实际应用。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多媒体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问题,用于课堂讨论和练习。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一个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分数的概念,讲解分数的运算方法,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

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分数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适时给予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一些有趣的分数故事或实例。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分数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案(全)

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案(全)

教师提问:1、请问同学们早晨是怎么从家到学校的?2、从这些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3、你知道老师的这些数据是怎么收集的吗?活动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统计调查感受统计的过程,并能够通过观察统计图获取所需信息。

(二)、合作探索活动一:你最喜欢下列哪种水果?A B C D E统计表格种类 A B C D E 人数制作统计图篮球14%羽毛球 排球 20%乒乓球26%足球 30%10%321914182468101214161820苹果香蕉桔子葡萄其他系列1人数 5 10 15 30 25 20 35 406.2 普查和抽样调查学习目标1、了解病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这些基本概念。

2、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在调查中,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3、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应用、分析、判断能力。

一、自主预习1、温故:元旦汇演即将到来,为了了解班里同学最喜欢的节目形式,你将怎么展开调查?通过调查,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2、知新:(1)普查: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进行的____________调查称为普查.所要考查对象的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考查对象称为个体.(2)抽样调查有的同学认为不需要对全部学生调查,可以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从总体中抽取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叫做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3)下面的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A.为了了解七年级一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给全班每个学生发放调查表进行调查。

()B.为了了解全校学生某一周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间,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4)你能举出生活中采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例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议一议(一)下列说法正确吗?为什么?1、要了解一批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使用普查。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章第一节 数据的收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章第一节 数据的收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一节数据的收集【教学目标】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教学重难点】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收集的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以下调查:调查一:某网站调查显示,熊猫娃娃晶晶和火炬娃娃欢欢最受青睐.调查二:某网站统计,共有14.5964万人参与投票.调查显示,熊猫娃娃晶晶和火炬娃娃欢欢最受青睐.以下是网友对吉祥物喜爱情况的具体数据统计:通过调查你会发现,数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生活密切相关,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1)你能记下下图中三角形、长方形、圆、五角星各有多少个吗?(2)将你收集得到的数据填入下面表格中:正正正问题:表格中的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收集得到的?答案:观察并记录.2.在体检中,医生对某一组学生体温测试示数如下:37℃,37.1℃,37.2℃,36℃,37℃,37.3℃,37℃,37℃,37.1℃,37.3℃,36.5℃.问题:这组数据医生是用什么方法收集得到的呢?答案:测量并记录.3.我班同学最喜欢哪一门学科,你有什么方法来描述这一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收集这些数据?答案:调查并记录.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让我们来比较本班男女生身高情况.测得我班16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为了更直观比较男女生的身高,你如何对这些数据作出整理?你对以上数据显示的内容有什么看法?分组讨论、各抒己见、交流探究方法,充分发挥你的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本节内容有哪些认识?数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回忆、交流,教师补充完善,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知识.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教材第159页习题6.1.【板书设计】数据的收集1.收集数据的重要手段:观察并记录、测量并记录、调查并记录;其中调查问卷是收集数据的重要手段.2.调查结果的处理.。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2.突出产生方法的需要;教学的重点: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的难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引入:1.想一想:在我们班,如果你是班级里的体育委员,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你会组织观看什么比赛呢?2.班级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作出决策.下面是一张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吗?(见课本)3.去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你说组织观看什么比赛?二、讲授新课:1.观察下图(见课本),并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1)全世界共有几大洲?哪个洲面积最大?(2)哪两个洲的面积之和最接近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一半?(3)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4)从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5)从图中你能知道地球陆地总面积是多少吗?2.议一议: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1)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2)圆代表总体,各个扇形分别表示总体中不同的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3.想一想: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见课本):(1)如果用这个圆代表总体,那么哪一个扇形表示总体的25%?(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你们班级人数,那么扇形B大约代表多少人呢?(3)如果用整个圆代表9公顷的稻田,那么扇形C大约代表多少公顷的稻田?4.议一议:从下列的两个统计图中,你能看出哪一个学校的女生人数多吗(一个为20%,一个为50%)?5.学一学:扇形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在扇形统计图中,若告诉你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你能求出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吗?三、小结:(1)统计图的特点:①圆代表总体;②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③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2)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3)在不同的统计图中,不能简单地根据百分比的大小来比较部分量的大小.四、作业:(2)P187 1、2、3第二课时月球上有水吗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2.能制作扇形统计图.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制作扇形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引入: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1.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上不存在任何形态的水,几乎接近真空状态.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光.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月球表面的温度高达127°C,但是到了夜晚,某些地区表面的温度可降至-183°C.3.通过看图,阅读以上材料,你认为月球上有水吗?(见课本)二、讲授新课:1.光明学校七年级全体学生的调查结果(见课本):请回答问题:(1)每种看法的男同学人数占全体男生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标在扇形统计图中.(2)你能算出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吗?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能根据百分比计算出每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这正是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关键之处2.做一做请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对光明学校七年级全体女同学的调查结果.(1)计算每种看法的女同学人数占全体女生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认为“有水”:360×25%=90认为“没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三、随堂练习:根据下表制作扇形统计图,表示各大洋面积占四大洋总面积的百分比(见课本).(1)借助计算器,计算各大洋面积占四大洋总面积的百分比(四舍五入到1%).(2)借助计算器,计算各大洋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四舍五入到1度).(3)画出扇形统计图.四、小结(1)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收获;(2)制作扇形统计图应该注意些什么?制作扇形统计图按一般步骤,分别要注意以下事项:①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公式是: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②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运用的公式是:扇形的圆心角度数=该部分的百分比×3600.③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注意总体数与所画圆的半径大小无关,用量角器画角度时要力求准确④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比,如不标明,你所制作的扇形统计图就不完整.⑤还要标明这个扇形统计图的名称.五、作业:P191 1 P192 1第三课时统计图的选择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数据,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2.尝试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重点:初步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学难点: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教学过程:一、引入:下面是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50年后世界人口90亿其中亚洲人口最多,将达到52.68亿小明根据上面的数据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 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图2050年世界人口预测图二、想一想1957年----2050年世界人口预测根据小明制作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2)从哪幅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3)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你是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4)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地得到这个结论?(5)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你知道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三、随堂练习请做194页随堂练习四、小结: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及如何选择五、作业:P195 1、2第四课时一定摸到红球吗教学目标:1.猜测.实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会事件的发生的不确定性知道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2.游戏等的活动过程,初步认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在与其它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有助于学生理解两种数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则为学生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教学课件。

2.学具准备:学生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导入,例如“小明有2/3斤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斤苹果?”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

通过投影仪展示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内容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章1-2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章1-2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他们不仅巩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度较高。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伴,自己思考不足。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增加个人任务,鼓励学生在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实际应用: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于解决等量关系、行程问题和工程问题等。
举例:讲解一元一次方程5x-10=0时,强调如何通过移项(将-10移到等式右边)和系数化为1(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来求解未知数x。
2.教学难点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元”和“一次”的概念:学生需要明白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且这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平均分配或计算数量的问题?”(如分水果、计算跑步时间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一元一次方程的奥秘。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觉得可以进一步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让学生们自己来总结所学内容,这样既能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也能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正确运用移项法则:学生在移项时容易忘记改变符号,例如将5x-10=0中的-10移项后应为5x=10。
-合并同类项的技巧:学生在合并同类项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如将2x+3x误认为5x,而实际上应为5x。
-在实际应用中识别等量关系:学生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时,可能难以识别隐含的等量关系。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回顾与思考(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回顾与思考(教案)
1.数据分析观念: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形成对数据的敏感性,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从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提高逻辑思维水平。
3.数学建模素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增强数学建模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情况?”比如,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或是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课外活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奥秘。
在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程中,应通过以下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使用多媒体演示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各步骤。
-设计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重点知识,解决难点问题。
-提供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包括不同类型和难度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在实践中提高解题能力。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
-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及应用:强调频数分布表和频率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如何构建频数分布表和计算频率。
2.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的准确性:难点在于如何确保收集到的数据真实、准确,教学中需强调数据的可靠性,并讨论避免数据偏差的方法。
-数据整理的细节处理:在整理数据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以及如何准确地呈现数据,是学生容易感到困惑的地方。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指导学生如何处理数据整理中的细节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一节《数据的收集》集体备课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一节《数据的收集》集体备课教案

七上集体备课教案(第六单元第 1课时)课题:数据的收集一、主备人:其他成员:授课时间:月日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数据的收集的过程。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

3.通过简单的活动,能够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调查、统计等具体活动,在活动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一些初步的数据的处理问题,对运用数据知道了运用数据的价值。

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对数据的收集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学习与挖掘,为后面运用数据的知识去分析一些现象打下基础。

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熟悉分组合作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并且已经具有了较好的活动经验,这些活动本身也是学生感兴趣的,但是学生缺乏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经验。

四.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探究,体会数据的作用,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树立正确的数据观。

难点:理解调查和收集数据的过程,正确地解释数据结果。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交流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记录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展示图片1,根据某校学生参加各科兴趣小组的情况,制作条形统计图。

图片2,根据我国国策“保护耕地”,我国陆地分布情况制订扇形统计图。

图片3,根据某市个月气温变化情况,绘制了折线统计图。

提出问题:生活中你有遇到过通过数据做决定的事情吗?请举一例,今天,我们学习“数据的收集”观察图片1,图片2,图片3.生回答(自由畅谈),整体感知研究数据的方式。

旨在让学生理解“收集数据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重大意义”二.探索新知活动1:出示小丽的折线图问题1,小丽要调查什么?小丽通过什么方式调查的?问题2,复习折线图,并能从中获得相关信息。

活动2:出示小明的调查计划及调查问卷。

问题2,小明要调查什么?向谁做的调查? 通过什么方式调查的?学生讨论后发言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

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六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教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六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教案

第6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教案一、教学设计理念数学教学中涉及概念认知、统计分析、直观想象、数据呈现等一系列过程,运用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将知识可视化、数据可视化,能够将数学过程中复杂抽象的知识和思维过程的逻辑关系简单、形象的表现出来,有利于促进学生系统直观地梳理知识、掌握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复习本章基本概念2、懂得从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三种统计图中选择合适的图像。

3、认知调查报告,感知信息化软件辅助统计的便捷性。

4、通过师生、生生合作交流活动,体验用数学思想及信息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教材内容分析本章的教学内容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等,并绘制各种统计图来反映统计结果。

本节课在复习本章知识点的基础上,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理解,绘制统计图并进行分析,发展学生对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且教学中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本章中已学习了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步骤、扇形统计图的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画等并能解释数据内涵,进而作出决断或预测,学生已经建立了数学统计和推理的意识。

但画三种统计图不熟悉,出现一些错漏,表现出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电子书包、优课网学习平台、教学一体机资源准备:课前检测题(于平台)、PPT课件、典型例题(学案/PPT)、课堂练习题(于平台)六、教学方法设计1、教师设计课前检测练习,学生自行检测,电子书包即时反馈结果。

2、学生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将知识可视化,教师围绕知识框架进行复习,并结合中考题型进行训练。

3、学生根据课前收集视力调查的数据表绘制扇形图和直方图,并予以展示讲解,完成调查分析过程。

4、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知识,并利用电子书包辅助教学,及时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学生课外完成拓展活动,真正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全过程。

七、教学过程课前课中教学反思:本节课前先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归纳知识点,并完成两道统计图的制作,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复习效率。

新北师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复习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北师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复习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小结与复习一、背景与意义分析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它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帮助人们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合理的判断,能够利用数据信息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

通过对本章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学习,学生可基本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 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复习小结,进一步领悟到现实生活中通过数据处理,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的事实。

2 技能掌握与指导: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3 智能提高与训导: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4 情感修炼与提高:积极创设情境,参与调查、整理数据,体会社会调查的艰辛与乐趣。

5 观念确认与引导:体会从实践中到实践中去的辨证思想。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根据调查总结的报告给出合理的预测。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活动一回顾本章内容,绘制知识结构图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活动二 例题:调查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时间)同学小组讨论,设计调查问卷。

(抽样调查) 活动三 调查我校初一学生最喜爱的球类活动设计问卷 (全面调查) 小组讨论,完善问卷。

六、 练习与拓展选题1.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事件是( ) A .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B .对我市食品合格情况的调查C .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收视率的调查D .对你所在班级的同学身高情况的调查2. 图1是某班学生最喜欢的球类活动人数统计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班喜欢乒乓球的学生最多 B .该班喜欢排球和篮球的学生一样多C .该班喜欢足球的人数是喜欢排球人数的1.25倍D .该班喜欢其他球类活动的人数为5人3.在计算机上,为了让使用者清楚、直观地看出磁盘“已用空间”与 “可用空间”占“整个磁盘空间”的百分比,使用的统计图是( )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D .以上三个都可以4.为了了解第30届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在各个比赛项目中获得奖牌的数量,应该绘制( )A .条形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C .折线统计图D .频数分布直方图 5.晓晓某月有零花钱100元,其支出情况如图2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该学生的捐助款为60元B .捐助款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40°C .捐助款是购书款的2倍D .其他消费占10% 6.以下关于抽样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图2其他5%篮球20%足球25%排球20%乒乓球30%图3A .抽样调查的优点是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B .抽样调查的结果一般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精确C .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果准确D .抽样调查时被调查的对象不能太少7.一组数据有90个,其中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4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A . 9组B .10组C .11组D .12组8.某次考试中,某班级的数学成绩被绘制成了如图3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B .该班的总人数为40C .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D .及格(不低于60分)的人数为269.图4是某班全体学生外出时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两图都不完整),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骑车步行30%乘车50%图5A .该班总人数为50B .骑车人数占总人数的20%C .步行人数为30D .乘车人数是骑车人数的2.5倍10.图5是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户比乙户大 B .乙户比甲户大 C .甲、乙两户一样大 D .无法确定11.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采用普查的是 ,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 ①要了解一批月饼的质量;②要了解某旅游团中男女人数情况;③要预测下届美国总统候选人情况;④要了解梅州化工厂某批烟花的质量情况;⑤要了解某中学开学时学生入学报到的情况;⑥要了解深圳市人口老化问题.12.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7213.为了估计惠农超市一个月里销售西瓜、苹果、香蕉 的情况.小明对这三种水果7天的销量进行了统计如图6所示. 若香蕉、西瓜、苹果每千克的售价分别为3元、6元、8元, 则这7天销售额最大的水果是 .14.下面是甲、乙两个水果店1至6月份的销售情况(单位:千克)三台彩电两台彩电16.5%一台彩电82%为了比较两个商店销售量的稳定性,选择统计图比较恰当.15.如图7,这是根据光华中学为某灾区捐款的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在校学生2000人,请根据统计图计算该校捐款的总数额为 ____ .16.(9分)丽丽去水果店购买一种葡萄,但不知道这种葡萄的味道怎么样. 在水果店老板的建议下,丽丽随便摘了两粒尝了一下,发现味道还不错,于是便买了2千克. 这个过程体现了“部分看全体”的思想,在这里,“部分”指的是什么?全体指的是什么?这个事例采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式?17.(10分)对某文明小区400户家庭拥有电视机数量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有一台彩电的家庭有多少户? (2)有两台彩电的家庭有多少户?(3)有三台彩电的家庭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18. (12分)某校七年级共有500名学生,市团委准备调查他们对“低碳”知识的了解程度. (1)在确定调查方式时,市团委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调查七年级部分女生; 方案二:调查七年级部分男生;方案三:到七年级每个班去随机调查一定数量的学生. 请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案是 .图7②不了解10%比较了解 %了解一点 %①①DC 20%B 20%A35%②型号(2)市团委采用了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案,并用收集到的数据绘制出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将其补充完整;(3)请你估计该校七年级约有多少名学生比较了解“低碳”知识.19. (12分)在“国庆车展”期间,某汽车经销商推出A 、B 、C 、D 四种型号的轿车共1000辆进行展销.C 型号轿车销售的成交率为50%,图①是各型号参展轿车的百分比,图②是已售出的各型号轿车的数量.(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1)参加展销的D 型号轿车有多少辆? (2)请你将图②的统计图补充完整;(3)通过计算说明哪一款型号的轿车销售情况最好?20.(12分)某中学为了解2012届初中毕业学生体能素质情况,进行了调查,下表是该校九年级1班在体能素质测试中的得分表.(分数以整分计,满分30分,18分以下为不合格,24~30分为优秀)认真阅读,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相关统计量及相应数据,结合你所学的统计知识,合理制作一种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写一条即可).(3)结合你所在班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感想.(字数在30个字以内)一、1.D 2.D 3.C 4.A 5.B 6.C 7.C 8.D 9.C 10.B 二、11. ②⑤;①③④⑥12. 20%13. 西瓜.14. 折线.15.25180元16.解:“部分”指“样本”,即2粒葡萄的味道;“全体”指的是“总体”,即这一种葡萄的味道;该事例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式.17. (1)有一台彩电的家庭有400×82%=328(户)。

北师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第6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 数据的收集

北师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第6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 数据的收集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数据的收集教师备课素材示例●情景导入活动内容1:播放歌曲《母亲》.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的生日吗?某年母亲节,电视台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如扇形图所示,从这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活动内容2:复习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你知道这三种统计图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吗?【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设计“是否知道母亲的生日”这一问题,引出本章的学习内容.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和数据打交道,你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获得的吗?面对杂乱无章的数据,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整理并采用合理的统计图来表示呢?●置疑导入活动内容:问题1:昨天我们进行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单元检测,但我没来得及统计大家的成绩,如果想分析一下大家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情况,我该怎么办?问题2:如果规定90分以上为优秀,80至90分为良好,能不能告诉我,咱们班有多少名同学达到了优秀,多少名同学达到了良好呢?问题3:你的数据是怎样得来的?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数据的收集.【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数据需要进行调查,进而引入新课.建议:问题的设置要能引导学生去调查数据,引导学生去思考.调查活动要目的明确,常用的调查方式有: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和试验.【例1】小明想知道银河系里恒星大约有多少颗,他可以获取有关数据的方式是(C)A.问卷调查B.实地考察C.查阅文献资料D.实验【例2】要调查全班同学每天看电视新闻的时间,可以用__问卷调查__法调查,调查的范围是__全班同学__.要了解中国、日本、美国、英国、俄罗斯的森林面积,可用的调查方式是__查阅资料__.明确收集数据的步骤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前提.【例3】为了解我县初中2.3万名学生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将统计的主要步骤进行排序:①从2.3万名学生中随机抽取400名学生,调查他们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②分析数据;③得出结论,提出建议;④利用统计图表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和表示.合理的排序是__①④②③__.(只填写序号)解答这类题目,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4】某市展览馆某天四个时间段进、出馆人数(单位:人)统计如下,则馆内人数变化最大的时间段为(B)C.14:00~15:00D.15:00~16:00【例5】某市物价局就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可估计该市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表示认可的约占__87.3%__.(例5题图)(例6题图)【例6】某校七(2)班的学生在植树节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城市”的活动,本次活动结束后,该班植树情况的部分统计图如图所示,那么该班的总人数是__40__.高效课堂教学设计1.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收集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能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获得必要准确的信息.收集数据的步骤和方式.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设计调查问卷.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某年春我国西南五省市遭受了特大的干旱,水资源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小颖和小明对水资源问题也很感兴趣,他们各自进行了调查.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进行过这样的调查吗?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1】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多媒体出示教材P155及与图相关的内容,提出问题: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与同伴交流从中得到信息,知道要节约用水.【探究2】设计调查问卷多媒体出示教材P155调查问卷.提出问题:调查问卷包括几部分?学生通过观察小明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绘制的统计图,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归纳】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般包括问题的设计和答案的设计.【探究3】收集数据的步骤问题: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学生通过思考,与同伴进行交流然后进行归纳.【归纳】(1)明确调查问题,(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展开调查,(5)记录结果,(6)得出结论.活动三:开放训练应用举例【例1】(教材P157“想一想”)(1)如果想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你打算怎样获得这些数据呢?(2)为了得到“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5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你打算如何收集这个数据?(3)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哪些?【方法指导】我们经常通过调查、试验等方式获得数据信息,当调查或试验项目很大,我们个人无法完成时,还可以通过查阅报纸、相关文献或上网的方式,获得数据信息.解:(1)根据报纸书籍或者上网搜查资料;(2)找10个人,每人扔5次,一一记录;(3)抽样调查,全面调查.【例2】教材P157“随堂练习”【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有关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疑惑,教师应及时指导.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堂作业部分.解:(1)15365+13270+4540+1048+698=34921(人),即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数是34921人;(2)69834921×100%≈2%;即“从来不让座的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2%;(3)答案不唯一,如:“每次都让座”的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44%,“大多数时候让座”的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38%.活动四:随堂练习1.要调查全班同学每天看电视新闻的时间,可以用__问卷调查__法调查,调查的范围是__全班同学__;要了解中国、美国、俄罗斯的森林面积,可以用的调查方式是__查阅资料__.2.小军为了解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设计了如下的调查问卷(不完整):调查问卷年月你平时最喜欢的一项课余活动是( )(单选)(A) (B) (C) (D)其他他准备在“①看课外书;②体育活动;③看电视;④踢足球;⑤看小说”中选取三个作为该问题的备选答案,选取合理的是(A)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⑤3.王老师对班上某次数学模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由图可知这次考试成绩达到A等级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解:1010+15+12+10+3=20%,A等级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活动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收集数据的步骤和方式,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与同伴交流,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作业:课本P159习题6.1中的T1、T3本节课从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获取信息,到了解收集数据的步骤和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6.3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6.3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6.3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构成,能够正确制作并解读扇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构成2.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3.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扇形统计图的构成要素2.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3.扇形统计图的解读和应用四、教学难点1.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2.如何正确地制作和解读扇形统计图五、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2.示范演示3.学生练习4.课堂互动六、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描绘日常生活中运用扇形统计图的视频、展示社会公共事业的扇形统计图或其他类似的素材,引导学生发现扇形统计图的存在。

通过引入这些素材和情境,激发学生对统计图表的兴趣和好奇,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知识。

Step 2 展示扇形统计图构成要素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示范绘制一张扇形统计图和标注,并介绍扇形统计图的主要构成要素和含义。

例如: - 扇形的的面积表示的是统计总量的百分比 - 扇形边缘上的数字表示具体数量Step 3 演示制作扇形统计图结合具体的例子,详细地讲解关于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选择颜色或图案填充不同扇形、度量边角等。

Step 4 拓展扩展应用场景通过课外资料、画册、新闻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例如: - 生活中的消费支出情况统计图 - 研究生就业率统计图Step 5 教师复习与讲解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对于前几个步骤,通过回答学生问题、辅导学生练习等方式检测学生对于扇形统计图对掌握程度。

同时,讲解一些学生还不是很理解的知识点。

Step 6 学生练习分配课堂任务,解决习题或练习手工制图,来考核学生是否真的理解和掌握了扇形统计图的知识。

Step 7 课堂总结教师通过这个环节对这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理解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并烘托学生学习统计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
3.作业评价标准: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全面性;数据整理和展示的清晰度、美观度;数据分析报告的逻辑性、深度。
4.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给出改进建议,并在课堂上分享优秀作业,促进学生相互学习。
1.学生对数据概念的理解程度,引导他们从生活实际中感受数据的价值。
2.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展示等方面的技能水平,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3.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沟通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见解,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
4.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引导他们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你们认为我们学校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体验,进行思考和回答。
2.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和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收集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准确整理和分析。
2.重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的收集”。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首先介绍数据收集的概念和意义,然后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步骤。
2.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数据收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新北师大版七年数学上册第六章教案讲解

新北师大版七年数学上册第六章教案讲解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数据的收集教学目标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等过程,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获取数据途径的选择,感受收集数据的必要性。

2.了解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等,体验统计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3.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节约用水意识;通过调查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设计调查问卷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难点: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活动内容:社会调查(提前一周布置)以四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国淡水资源的总量约为多少立方米?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如何节约用水?(2)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生活中人均用水量及各年龄段的节水情况。

活动目的:在活动(1)中,通过上网查找,翻阅有关杂志、报纸等等形式让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水资源问题,这样能让学生了解更多水资源的问题,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而在活动(2)中,学生通过他们自己设计的问卷调查展开调查采访,让学生走进生活,经历搜集数据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同时这两个活动所收集的数据为后面制作和分析各种图表的特点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在课堂中用源于学生真实调查的数据展开教学,必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收集的数据要注意广泛性、全面性、代表性。

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学生选择的调查对象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使调查更有实效性。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我们生活的地球可谓危机重重,粮食、能源、人口……每一项都将人类的发展推向困境,而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它所面临的危机无疑成为全球第一大危机。

2011年以来,江西省降水持续偏少。

资料显示:2011年6月1日上午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为10.31米,较前一天下降了0.13米。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6章《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 教案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6章《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设计数据的表示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制作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2.使学生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每年当生日快乐的祝福如约而至的时候,我们总要和亲友一起分享生日蛋糕的美味,那么你如何将蛋糕平均分成2份呢?4份呢?8份呢?平均分成n份怎么分?探究新知(一)绘制扇形统计图问题:小强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想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以便学生会组织受同学们欢迎的比赛.于是他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校每个班随机选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最喜欢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1)如果你是小强,你会组织什么比赛?你是怎样判断的?(2)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的百分比呢?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3)你能尝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与同伴进行交流,尝试完成下面的问题)解答:(1)如果我是小强,我会组织乒乓球比赛,因为选择乒乓球的人数最多.(2)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上述所有的百分比之和为100%.(3)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结论: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一般地,制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是:(1)画圆;(2)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计算各部分相应的圆心角度数;(4)根据度数画若干个扇形;(5)将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标注在相应的扇形上.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圆代表总体“1”;(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例1某校七年级学生总人数为500,其男女生所占比例如图所示,则该校七年级男生人数为()A.48B.52C.240D.260解析:男生人数=学生总人数×男生所占的比例,即500×52%=260(人).答案:D(二)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例2如图所示是八年级(3)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果参加艺术类的人数是16,那么参加其他活动的人数是______.解析:由参加艺术类的人数是16,可知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16÷32%=50,则参加其他活动的人数为50×(1−20%−32%−40%)=4.答案:4归纳:(1)圆代表整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2)扇形统计图不仅反映部分与总体的比例的关系,还反映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思考: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小刚认为就全年食品支出费用来说,乙家庭比甲家庭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不同意,因为甲、乙两个家庭全年支出总费用可能不同.课堂练习1.小红同学将自己5月份的各项消费情况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如图),从图中可看出()A.各项消费金额占消费总金额的百分比B.各项消费的金额C.消费的总金额D.各项消费金额的增减变化情况2.希望中学开展以“我最喜欢的职业”为主题的调查活动,通过对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组数据,如图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不完整的统计图,则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被调查的学生有200人B.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教师职业的有40人C.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其他职业的占40%D.扇形图中,公务员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72°3.如图,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则九年级学生人数所占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某班总人数为50,根据全班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绘制的统计图如下图,长跑的人数占30%,跳高的人数占50%,那么参加其他活动的人数为.参考答案1.A2.C3.144°4.10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完成教材习题6.3.板书设计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一)绘制扇形统计图一般地,制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是:(1)画圆;(2)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计算各部分相应的圆心角度数;(4)根据度数画若干个扇形;(5)将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标注在相应的扇形上.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圆代表总体“1”;(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二)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归纳: (1)圆代表整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2)扇形统计图不仅反映部分与总体的比例的关系,还反映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执教人课题执教时间个人建议周训鹏第一课时:普查和抽样调查备课环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过程与方法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教学难点: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爱你们的父母吗?放学回家后是否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你们认为家务活都包括什么?你常在家干什么?[师]每位同学统计一下你每周干家务活大约有多长时间?[师]要想了解你在家干家务活时间多少相对于你们班其他同学干家务活时间的多少,你该开展哪些调查工作?[师生共同讨论小结]二.概括概念,探索交流1、请同学们自学以下概念,然后进行交流。

⑴普查:为了一定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⑵总体: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⑶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2、想一想[师]开展调查要做哪些准备工作?3、师生共同探讨小结如下:⑴首先确定调查目的.⑵其次确定调查对象,明确总体与个体.⑶设计调查表,收集数据.三、精讲例题,拓展研究1、出示例1: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总体就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驻的人口的年龄,个体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

请同学们自学后指出调查目的、总体、个体.2、出示例2:为了考察××学校××班同学每周干家务劳动的时间.请同学们指出调查目的、总体、个体.3、议一议⑴你们学校所有八年级(六个班)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⑵全国所有八年级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你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这个数据吗?你准备如何获得这个数据?与同伴交流.[师生共同探讨,小结如下]分析:(1)调查目的:×校所有八年级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总体:×校八年级全部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x1,x2,…xn个体:符合条件的每一位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调查方式:采用普查.注: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个体数目又多,工作量大,我们不方便对全国所有八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所以不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这个数据.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获得这个数据?讨论: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各自优缺点,哪个所得数据与实际较接近?⑶你能用普查的方式调查某一天离开你所在地区的人口流量吗?⑷你愿意采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一批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吗?4、学生自学以下概念:抽样调查、样本、样本容量。

5、出示例3:我国每5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的抽样调查,其中被抽取得1%人口就是全国人口的一个样本。

通过这个特征数字,估计总体的情况。

四、练习巩固,促进迁移1.举例说明什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2、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了那些调查方式?⑴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⑵为了了解你们学校学生对新教材的喜好情况,对所有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调查。

3、说明在以下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各指什么?⑴为了考察一个学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⑵为了了解一批电池的寿命,从中抽取10只进行实验。

⑶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的人数进行了统计。

五、回顾小结,形成结构教后反思执教人课题执教时间个人建议周训鹏第二课时:统计图的选择备课环节教学目标:1、通过三种统计图的比较与选择,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分析、作出决策的统计活动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能力与数学表达能力。

4、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2.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难点: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2、会制作三种统计图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1、课前准备,启导引入内容:学生收集的统计图展示活动2、探究体验,归纳特点内容:提供情境问题:下面是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50年后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如图)(1)根据小亮制作的统计图,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①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②从哪幅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③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你是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④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地得到这个结论?⑤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我们知道,数据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周围的世界,从而做出合理的选择,那么通过分析统计图,你想给联合国秘书长就世界人口问题情况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吗?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认识并能说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3、应用拓展,合作实践内容:1.某一家电卖场对其销售的空调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到了下面的信息:2008-2010年A、B、C三品牌空调的销售量(单位A B C 其他品2008年 1.7 1 0.8 4.5 2009年 1.6 1.2 1.2 5 2010年 1.55 1.45 2 5(1)请你制作适当的统计图,反映下列信息:①2008-2010年,C品牌空调在该卖场销售量的变化情况;②2010年,A、B、C及其他品牌的空调在该卖场的市场占有率情况;(2)如果你是该家电卖场销售部经理针对A、B、C及三种品牌的销售情况你会考虑怎样进货?4、小结归纳强化目标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怎样选择统计图?统计对于合理决策的作用是什么?5、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后反思执教人课题执教时间个人建议周训鹏第三课时:统计图的选择备课环节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一些人为的数据及其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的一些误导;2.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并参与调整、统计、研讨等活动;2.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一些人为的数据及其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的一些误导。

教学难点:分析具体情境中,一些数据及其表示方式给人造成一些误导的原因,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环节铺垫复习,启导引入内容:1、师提问:(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4)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来选择哪种统计图呢?意图:通过学生的回答熟悉统计图的三种特点,能清晰有效地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表述出来。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用来描述离散型数据,频数分布直方图用来处理连续型数据,条形统计图体现具体数目;折现统计图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某市市场上有两种品牌的牛奶,2010年的市场调查表明:甲品牌牛奶的销售量为8000吨, 乙品牌牛奶的销售量为4000吨,甲公司在销售广告上印制了下面的统计图,这个图给你的最初感觉如何?实际情况是这样吗?第二环节 应用拓展,强化目标 内容:社会调查(提前一周布置)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各尽所能收集生活中各行各业和我们身边的对于同一个问题研究对比的统计图及对应的统计表。

通过活动,希望学生能从统计图表中发现直接观察到的信息的差异,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8000 4000甲 乙 品牌销售量/吨MILKMILK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师:统计图表在报纸、杂志、广告中频频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但你是否想过,如何从中获取准确的、有用的信息,以更好地作出客观评判和决策?师:前面学习了统计的相关内容,已经基本能用有关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用我们所学过的统计知识,来分析一个问题:甲、乙两种酒近几年的销售量和价格如下:(多媒体演示)甲品牌酒的产量和价格2002年2006年2010年年度销售量150 180 210 (万瓶)该年度的单40 50 60价(元)乙品牌酒的产量和价格2006年 2008年 2010年 年度销售量(万瓶) 160180200该年度的单价(元) 4050 60师多媒体演示如下的折线统计图,提问:甲种酒的单价3040506070200220062010年份价格(元)乙种酒的单价30507090110200620082010年份价格(元)(1)你认为哪一种酒的价格增长较快?为什么?这与上面画出的折线统计图,给你的感觉一致吗?为什么图会给人这样的感觉?师:左图与右图两个统计图相比,左图横轴(年份)被“压缩”了,而纵轴(价格)被“放大”了。

因而直观上看,甲种酒的价格增长的快,其实不然。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虚假广告就往往利用人们的这种错觉骗人。

如题中的两个图中横、纵轴上的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因此在比较两个统计量的变化趋势时,为了较为直观地比较它们的变化速度,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图中,横、纵轴上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意义应一致。

师总结:统计图可能给人形成错觉,造成误导。

(2)甲种酒的销售人员将甲种酒的销售信息制作成了如下的条形统计图,请你在右图中作出甲种酒的年度销售量的条形统计图:(3)两幅条形统计图给你的感觉一样吗?在甲种酒销售人员画的条形统计图中,2010年甲种酒的年度销售量看上去是2002年的多少倍?实际上呢?师:根据数据信息,可以计算出在2010年的销售量是2002年的210÷150=1.4倍,但是在甲种酒的销售人员自己画的统计图中,感觉上2010年的销售量是2002年的3倍左右,增加得很多。

原因是什么?因为图示的统计图的纵轴不是“0”,下面一段被“砍掉”了,所以会产生3倍的错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