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计

合集下载

课时教学计划精选3篇

课时教学计划精选3篇

课时教学计划精选第一篇: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一、课程名称:小学数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加减乘除、钟表读数等。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为将来学习高层次数学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周:加减法第一天:简单加法第二天:简单减法第三天:组合操练第四天:进位加法第五天:退位减法第二周:乘除法第一天:乘法概念第二天:两位数乘一位数第三天:三位数乘一位数第四天:除法概念第五天:两位数除一位数第三周:钟表读数第一天:小时的概念第二天:分钟的概念第三天:钟表读数基本规则第四天:读数小测验第五天:综合操练第四周:数学方法第一天: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第二天: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天: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第四天:数学游戏第五天:期末测试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2. 小组讨论法3. 游戏教学法4. 互动式授课法五、教学评估方式:1. 每周小测验评分2. 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表现3. 期末考试成绩六、教学资源准备:1. 教师讲义2. 学生练习册3. 教学用具(计算器、钟表等)4. 游戏道具七、教学后的调整措施: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2. 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及反馈3. 根据教学效果进行小结和整改八、教学效果:1. 学生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2.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3. 学生建立数学方法和思维模式,为将来学习高层次数学打下基础。

第二篇:初中英语课时教学计划一、课程名称:初中英语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英语基本语法和词汇,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培养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为将来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周:语法基础第一天:名词和代词第二天:动词第三天:形容词和副词第四天:介词和连词第五天: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第二周:词汇积累第一天:家庭词汇第二天:交通词汇第三天:食品词汇第四天:旅行词汇第五天:趣味词汇第三周:阅读理解第一天:短篇阅读第二天: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第三天:长篇阅读第四天:阅读答案技巧练习第五天:综合阅读练习第四周:口语及听力第一天:日常交际用语第二天:学校话题第三天:旅游话题第四天:时事热点话题第五天:听力练习及答题技巧第五周:写作及翻译第一天:信件写作第二天:随笔写作第三天:作文写作技巧第四天:翻译练习第五天:口语与写作综合考核四、教学方法:1. 交互式授课法2. 双向互动法3. 角色扮演法4.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法五、教学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评分2. 英语口语与写作考试3. 期末英语听力、阅读、写作考试六、教学资源准备:1. 教师讲义2. 学生英语教材3. 英语录音及视频资料4. 学生笔记本电脑七、教学后的调整措施: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2. 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及反馈3. 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整改和调整八、教学效果:1.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和词汇2.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提高3. 学生的阅读、翻译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课时教学计划(精选)

课时教学计划(精选)

课时教学计划(精选)第一课时:认识拼音时间:一小时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21个声母和36个韵母的发音和拼写,了解声调的作用。

教学内容:1. 介绍拼音的概念和发明背景,让学生了解汉语拼音为中华民族现代化所做的贡献。

2. 讲解声母和韵母的概念,用标准的声母和韵母发音方式示范。

3. 教授21个声母和36个韵母,要求学生跟读、模仿。

4. 练习自我检测和互相检查声母韵母的拼写和发音,辅以声调音节理解练习。

教学方法:听、说、点读、模仿、互动、检查。

教学资源:课件、教材、声母韵母表。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表现和小测试来评价学生掌握程度。

第二课时:日常生活用语时间:一小时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和运用常用的日常生活用语。

教学内容:1. 讲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问候语、交际用语、时间日期、数字等基本单词和短语。

2. 利用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习正确而常用的语言模式。

3.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情景对话练习交流。

4. 练习日常用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听、说、读、写、互动、角色扮演、实际运用。

教学资源:课件、教材、录音、视频、实物。

评价方式:通过模拟情境、口语表现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课时:购物场景时间:一小时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汉语语言交流进行购物。

教学内容:1. 通过课件、视频、图片等资源,讲解汉语购物的基本流程和用语。

2. 通过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了解购物时常用的语言。

3. 练习购物时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技巧,如询问价格、选购商品等。

4. 利用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与其他同学模拟商店场景,进行购物对话交流。

教学方法:听、说、读、写、互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教学资源:课件、教材、录音、图片、实物。

评价方式:通过情境模拟、口语表现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四课时:文化差异时间:一小时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教学内容:1. 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包括礼仪、思维方式、教育等方面的比较。

什么是课时教学计划

什么是课时教学计划

什么是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是教育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安排与部署的计划。

通过科学设计的课时教学计划,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课时教学计划的重要性良好的课时教学计划对于教师以及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确保了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教师在制定课时教学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使得教学过程既不过于紧张,也不显得拖沓,从而使学生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课时教学计划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合理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再者,课时教学计划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考核,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2.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步骤制定课时教学计划是一项需要认真思考和反复修改的工作。

下面是几个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步骤:2.1 确定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以及这些目标与整体教学大纲的对应关系。

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的,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

同时,教师也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确定何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

2.2 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需要细化教学内容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注重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教学方法则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内容的要求选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3 安排教学活动和课时分配在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分配课时。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讲解、讨论、实践、作业等环节,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时分配应该合理科学,既要考虑到每个环节的重要性,也要平衡好整节课的节奏。

2.4 设计评价方式最后,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最后一步是设计评价方式。

课时教学设计(6篇)

课时教学设计(6篇)

课时教学设计(6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经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实在行动实施方法细则,步骤等。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课时教学设计(最新6篇),希望能够予以您一些参考与帮忙。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引导书写“名、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刺猬留下的纪念给大家带来的欢乐,帮忙同学树立爱惜公物、爱惜建筑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刺猬留下了什么纪念,为什么它甜甜地笑了?从而感悟小刺猬的纪念的实在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出示词语:纪念亭子名字应当台阶四周旁边五颜六色甜甜地笑小伙伴,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指名一行一行读,齐读。

二、感悟纪念(一)由课题《纪念》引出文中有关纪念的句子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们在山坡上盖了一间小亭子,它们都想为本身亲自盖的亭子留个纪念,(板书课题:纪念)齐读课题。

2、故事中的小动物们围绕纪念这件事说了许多话,请你本身读读课文,找出有“纪念”这个词的句子。

同学读课文找句子。

3、你找到了哪句?指名交流,相机出示以下三个句子:小熊说:“亭子是我们建的,我们应当留个纪念。

”小刺猬说:“我在想,留个什么样的纪念才好呢?”梅花鹿说:“这才是应当留的纪念啊!”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三句话。

(二)了解小熊等小动物们的纪念(第二自然段)1、(出示句子)小熊说亭子是我们建的,我们应当留个纪念,(板书:小熊)那么小动物们留下了什么纪念呢?本身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去找一找。

(出示第二自然段)2、组织汇报交流:(小熊刻名字)你从哪句话里知道的?出示句子:它在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刻下了本身的名字。

小熊的名字刻在哪儿?老师在“大石头,刻,名字”下加红色的点,并板书:刻名字(小猴等小动物写名字)出示句子:其他小动物也纷纷在柱子上、座位上和台阶上写上了本身的名字。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课程内容,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点讲解,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实际意义;3. 课堂互动,通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4. 作业布置,通过作业布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点;2.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4. 案例法,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四、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 每周一次课程,每次课程为90分钟;2. 每节课程包括知识点讲解、案例分析、课堂互动和作业布置等环节;3. 每学期末进行一次综合测试,测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五、教学评估。

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学期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4. 课程论文,鼓励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展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本课程将充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 教师资源,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2. 学生资源,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能力;3. 教材资源,选用权威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4. 实践资源,利用实践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5. 技术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模板(课时计划)

教案模板(课时计划)

教案模板(课时计划)第一章:课程介绍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2. 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教学内容:1. 课程主题和目标的介绍。

2. 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讲解。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课程的主题和目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讲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反馈。

第二章:知识点讲解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点。

2. 能够运用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练习。

教学内容:1. 课程的基本知识点的讲解。

2. 运用知识点进行简单练习的指导。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反馈。

第三章:案例分析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分析案例并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案例的介绍和分析。

2. 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指导。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教师指导学生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并提供反馈。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反馈。

第四章:小组讨论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 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教学内容:1. 小组讨论的主题和指导。

2. 表达观点和进行讨论的技巧。

教学活动:1. 教师提出小组讨论的主题,并指导学生进行讨论。

2. 教师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并提供反馈。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反馈。

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目标:2. 对未来的学习进行展望。

教学内容:2. 未来学习的展望和指导。

教学活动:2. 教师对未来的学习进行展望,并给予指导。

课时教学计划名词解释

课时教学计划名词解释

课时教学计划名词解释
“课时教学计划”也被称为“课时计划”,它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材的要求,针对一个具体课时(如一节课)所制定的教学方案。

一个完整的课时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教学目标:明确本课时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

2.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教科书中的内容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3.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学习特点及教学内容要求的教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4. 教学过程:详细规划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导入、新课讲解、巩固练习、归纳小结等,以及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5. 教学评价与反馈:设计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以及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计划。

6.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确定教学中需要使用的教具、多媒体资源及其使用方式。

7. 教师自我反思:教师对自身教学准备和实施的反思,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有条理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课时教学计划的概念

课时教学计划的概念

课时教学计划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课时教学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课时教学计划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教学安排,以指导和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计划和安排。

课时教学计划的重要性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合理的课时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不至于浪费时间。

有利于学生学习课时教学计划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相关知识和材料。

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进度,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保证学习效果。

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通过课时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步骤确定教学目标在制定课时教学计划之初,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等,以确保教学内容和活动都围绕这些目标展开。

分析学生特点和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

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教师需要设计出符合课程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内容要科学、有序,活动要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安排教学时间和步骤在制定课时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详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时间和步骤,确保教学过程有条不紊,既不会浪费时间,也不会过快地推进学习进度。

评估和调整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评估课时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使之更加贴近实际教学需要,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课时教学计划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只有合理制定和执行课时教学计划,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价值。

八年级体育《立定跳远》课时计划

八年级体育《立定跳远》课时计划

立定跳远单元教学计划教材:立定跳远课时:6课时教学目标:1发展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平衡能力和跳跃能力。

2初步学会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和辅助练习,能知道动作的错对。

3养成勤于思考,积极动脑的良好品质。

4养成相互交流、互相合作的能力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评价。

重点:双脚有力蹬地,向前上跳起,双脚同时落地。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落地轻巧。

第一次课:教学目标:初步学会双脚同时用力起跳的方法和正确的动作技术,养成积极练习的好习惯。

重点: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

难点:起跳的协调。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评价反馈。

学法:学生说出简单的动作要领,初步完成连贯的动作。

知识点:了解动作技术,完成动作。

第二次课教学目标:复习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初步体验摆臂和蹬地用力起跳方法,提高跳跃能力,前期测试。

重点:双脚起跳、落地的方法,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法:复习动作方法,测试的过程中教师发现错误,指导学生纠正学法:练习、测试、纠正错误。

知识点:记住要领,积极的练习第三次课教学目标:学会立定跳远的落地动作,落地时能屈膝缓冲。

辅助练习、力量练习。

重点:双脚起跳、落地的方法,上下肢协调配合难点:双脚同时起跳、落地,四肢协调配合。

教法:复习、示范、指导评价。

分组练习指导纠错。

学法:听、看、练。

知识点:动作连贯、协调。

第四次课教学目标:体验立定跳远的完整动作方法,提高跳跃能力的力量练习,巩固技术动作。

重点:双脚起跳、落地,上下肢协调配合。

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教法:复习、示范、指导评价。

分组练习指导纠错。

学法:听、看、练。

知识点:动作连贯、协调。

记住跳远的重点部分。

第五次课教学目标:体验立定跳远的完整动作方法,提高跳跃能力的力量练习,巩固技术动作。

重点:双脚起跳、落地,上下肢协调配合难点:上下肢的协调教法:复习,示范,指导评价。

分组练习指导纠错。

学法:听、看、练。

知识点:动作连贯、协调。

记住跳远的重点部分动作方法。

第六次课教学目标:通过测试与上一次的测试相比较,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进一步指导学生。

教学工作计划科学课时安排

教学工作计划科学课时安排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合理安排科学课时,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时安排1. 总课时:本学期共16周,每周4课时,共计64课时。

2. 课时分配:(1)科学探究:32课时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核心,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具体安排如下:第1-8周:以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

第9-12周:以实验探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第13-16周:以跨学科探究为主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科学知识:16课时科学知识是科学课程的基础,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体系。

具体安排如下:第1-4周:地球与宇宙、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技术工程。

第5-8周:地球与宇宙、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技术工程。

第9-12周:地球与宇宙、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技术工程。

第13-16周:地球与宇宙、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技术工程。

(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16课时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价值观。

具体安排如下:第1-4周: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价值观。

第5-8周: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价值观。

第9-12周: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价值观。

第13-16周: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科学课程中有所收获。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通过作业、实验报告、探究活动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组织科学知识竞赛、科学小制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课时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课时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哪些内容课时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哪些内容课时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哪些内容,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下面来看看课时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课时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哪些内容1一、工作思路1、围绕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等重点内容,以“体验式学习”课题项目为切入口,通过听说读写技能培养,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热情。

2、高中教研的重点放在引导教师课堂上从teacher向leader转变:要求教师通过多进行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每位学生参与讨论,帮助学生加深自己对事物和现实的见解从而建构新的概念。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辨析、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加批判性思维和写作逻辑训练。

3、初中教研的重点放在抓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上,回归英语学科教学的本真,超越知识表层结构,更新语法理念,让“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的培养渗透到我们的课堂上。

4、尊重实践,了解实践,继续持续性跟踪课堂听评课,与一线教师沟通、交流,使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一部分。

5、活动推进,助推成长,继续依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市区中心组成员的力量,发现典型,课例观摩,互动研讨,以培养出区内更多的理念先进且勇于践行的优秀一线教师。

6、整合优质资源,完善中学英语学科特色教学资源库,为一线教师提供专业教学素材。

二、具体安排2月份1、召开初高中科组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课题组工作会议。

2、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听说考试(2月27日周六)。

3、2月25-26__市高三一模。

4、收集初一、初二、初三期末试卷分析并上传到区教研中心网站。

5、筹备__省高中英语优质课比赛__市__区预选赛活动。

6、高斌工作室活动。

3月份1、3月5-6日__省高三适应性考试。

2、3月12-15日全国高考英语听说考试。

课时教学计划(精选3篇)

课时教学计划(精选3篇)

课时教学计划(精选3篇)课时教学计划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趵突泉泉水的特点,激发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3、渗透园艺文化,拓展思维,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小泉的美。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对喜欢的部分说说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1、分节读课文2、说说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趵突泉的哪些美景?二、讲读课文1、学习1—2小节(1)自读(2)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3)说说趵突泉泉水的特点。

(4)讲解"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5)齐读1—2小节2、讲读第3小节(1)指名读第3小节(2)思考:大泉给你的总体感觉是什么?(3)多媒体欣赏大泉,说说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大泉的壮观?(4)讲解重难点句子(5)自由读第3小节,交流读读最喜欢的句子3、学习第4小节(1)自读,找找这小节描写了几种小泉的'姿态?(2)选择最喜欢的姿态,交流读(3)想想小泉还可能有哪些形态?(从我们学校的景物方面思考)(山茶花、广玉兰叶、桃花、瓜子黄杨……)(4)画一画小泉的姿态(5)用比喻句说说(小泉一会儿冒出好多个水泡,挤在一起向上冒,真象一朵朵盛开的山茶)(6)说说对这些小泉总的感受(7)齐读第4小节三、巩固练习1、分组朗读课文2、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课时教学计划2一、活动目的:1、通过主办趣味针织,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上进一步提高,使每一个参与者的小手变的更加灵巧,同时在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本组同学除了掌握最基本的针织方法外,使他们还能在作品上有所创新。

例如:剪贴、刺锈各种图样等等的基本技巧有关的内容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技巧。

二、活动重点:使学生掌握针织,刺绣的技能技巧。

三、活动安排:1、第一周:(1)讲要求:需要准备的工具。

(2)基本针织方法。

2、第二周:学打物品:月票夹,挂包,手机包。

中小学教师课时工作量计算方法参考方案

中小学教师课时工作量计算方法参考方案

中小学教师课时工作量计算方法参考方案中小学教师课时工作量计算方法参考方案为了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师工作,方便学校教学工作和人事管理,根据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国办发〔2001〕74号)和我区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了《XX区中小学教师课时工作量计算方法参考方案》。

该方案供全区各公办中小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分配及其测算提供参考依据。

1.计算公式T = (C - D) / (A - B)公式说明:T:科任教师每周上课工作量(折算课时数)。

A:全校教职工编制数(按生师比计算:高中12.5:1,初中13.5:1,小学19:1)。

B:行政管理及教辅人员人数。

C:每周全校课时工作量折算总课时数:上课1节计1个课时工作量,1个教案计1个课时工作量,平行班授课只计1个教案。

班会、自、早读、会议、教研等,可按学校相关规定折算计入总课时。

D:每周行政管理教辅人员课时工作量折算总课时数:上课1节计1个课时工作量,1个教案计1个课时工作量,平行班授课只计1个教案。

2.T值为全校科任教师每周上课工作量(含教案数)平均值,实际操作可拟定平均值范围为T±2.如果教师个人课时工作量折算值(含教案数)大于T+2,其差值为该教师的超课时工作量,如果教师个人课时工作量折算值(含教案数)小于T-2,其差值为该教师的不足课时工作量。

3.行政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责职是学校管理和服务,学校领导及中层管理人员兼课周课时数:正校2~4节,副校4~6节,中层正职6~8节,中层副职8节(24个班以上的学校取前项,24个班及以下的学校取后项,只计上课节数不含教案个数,供参考)。

教辅人员如有兼课,其教学工作量计算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4.年级长、科组长、备课组长、工作室主持人、校务监督员、报账员、社团辅导员、校报编辑、新闻通讯员、网站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等兼有本人教学以外工作任务的教师,其增加的工作量计算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5.本方案只计算教师上课的课时工作量,教具准备、课件制作、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是教师上课之外的日常工作,不列入本方案的课时工作量计算,学校如果有相关规定,可按学校规定执行。

课时教学工作计划(教案)

课时教学工作计划(教案)

课时教学工作计划(教案)课时教学工作计划 (教案)教学主题:数字运算年级:小学三年级时间:2 小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的数学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学生能够使用计算器或其他数学工具进行数字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3.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教学内容:1. 数字间的关系2.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3. 数学运算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 (5 分钟)通过图片、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字间的关系。

二、学习数字间的关系 (20 分钟)1. 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数字间的关系,如大小关系、奇偶关系、质合关系等。

2.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索数字间的关系,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3.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交流,总结数字间的关系。

三、学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 (30 分钟)1. 通过数轴、表格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2.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3.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交流,总结数学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四、数学运算的应用 (15 分钟)1. 通过实际问题、习题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数学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让学生自主寻找数学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3.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运算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拓展:1. 让学生学习使用计算器或其他数学工具进行数字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2. 定期举办数学竞赛或小测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文化,了解数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时教学目标与设计意图

课时教学目标与设计意图

课时教学目标与设计意图在教学活动中,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它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的目的,指导教学行为,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成长。

本文将探讨课时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

首先,课时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学行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从而指导和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师的期望结果,使教师能够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如果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那么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示范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其次,课时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众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容易迷失方向和目标。

而教学目标的设定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和方向,明确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

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学习。

同时,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激发了积极性和动力,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那么,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呢?首先,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的。

教学目标应该清楚地描述所期望的学习结果,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例如,一个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英语中的基本语法知识”。

第二,教学目标应该是可测量的。

教学目标应该能够被明确地测量和评估,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例如,一个可测量的教学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并达到80%的正确率”。

第三,教学目标应该是挑战性的。

教学目标应该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鼓励学生超越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个挑战性的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最后,教学目标应该是与学生实际需求紧密相关的。

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帮助学生发展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课时教学计划精选

课时教学计划精选

课时教学计划精选课时教学计划精选一、课时教学计划概述本计划共涵盖了小学到高中各个年级的主要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份可全面借鉴的课时教学计划。

每个学科都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活动、教学评估等方面。

二、小学语文课时教学计划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互动阅读的基本概念,提高对课本文章的理解能力。

2.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进行互动阅读,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个人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互动阅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朗读文章的同时,将问题 thrown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提高互动性和参与度。

4.课堂活动:(1) 教师自读课文,然后结合课程内容,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对课文进行小组讨论,以此来提高互动性和参与度。

(3) 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互相表达个人观点。

(4) 听取学生的总结性发言,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思考。

5.教学评估:本次学习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采用问答、写作等形式来进行课堂评估,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初中数学课时教学计划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坐标系的构建与图像,以及应用三角函数进行角度运算的基本方法。

2.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三角函数的定义、坐标系的构建与图像,以及应用三角函数进行角度运算的基本方法。

3.教学方法:本节课借助多媒体教学材料,结合丰富的实例,采用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讲授方式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探究方式。

4.课堂活动:(1) 提供多个图形,在坐标系中画出各图形的坐标。

(2) 提出三角函数的定义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函数的特点及其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

(3) 给出三角函数的计算公式及其简单应用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时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课时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课时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介绍课时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一节具体课时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的基础,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课时教学设计包括了一系列相关的内容,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主要要素。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达到的特定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应该具备明确性、具体性、准确性和可衡量性。

在课时教学设计中,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为教师提供指导,帮助教师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它包括了教师所要讲解和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具体知识点和技能。

在课时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适合的课程内容,并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手段和方式。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群体。

在课时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和有趣。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

4. 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指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在课堂上进行的具体学习任务和活动。

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课时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指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各种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具、多媒体资料等。

在课时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和使用适当的教学资源。

6.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指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通过评价方法,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反馈。

在课时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明确评价方法,并与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相结合,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确保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教学计划主要围绕课程内容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讲解,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程相关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指导,通过实际操作、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相关实践技能;3. 课外拓展,通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等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课件展示等方式,传授相关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实训等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3. 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4. 课外拓展,通过阅读、实践活动等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安排。

本教学计划将按照以下安排进行:1. 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2.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3. 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4. 组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

五、教学评估。

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1. 日常考核,通过课堂作业、实验报告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2. 期中考试,通过笔试、实践操作等方式,考核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核,通过综合考试、综合实践等方式,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效果。

本教学计划将通过教学评估和学生反馈等方式,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七、总结。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每节课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

以下是一份课时教学计划的模板:
一、教学内容
课程名称:[具体课程名称]
教材版本:[教材版本]章节/单元:[具体章节/单元]
课题:[具体课题名称]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

学生能够运用……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的兴趣。

引导学生形成……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的内容。

难点
理解……的概念/原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等(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
五、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

新课讲授
讲解……的知识。

引导学生进行……的活动。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六、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以上是一份课时教学计划的模板,您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课时教学设计的定义

课时教学设计的定义

课时教学设计的定义课时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特定的课时所设定的教学计划和安排。

它包括课时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教具和评价等方面的考虑和设计。

这个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首先,课时教学设计需要明确课时目标。

教师需要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例如,是否是要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点,还是要提高学生的某种能力,或者是培养学生的某种素质。

目标的设定要具体明确,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其次,课时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学习进度等因素,结合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加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具体案例或实践活动,以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接下来,课时教学设计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可以选择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然后,课时教学设计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具和教材。

教具和教材是帮助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

根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要求,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具和教材,如PPT、实验设备、教学模型等。

教具和教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最后,课时教学设计需要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测验、作业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问题,以便调整教学活动和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评价还可以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课时教学设计是教师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计划和安排。

它需要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具和评价等方面的考虑和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游山西村》。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这首诗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抄写生字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背诵《题西林壁》。
2、说说《题西林壁》这首诗给人的启示。
3、过渡:走出令人迷惑的庐山,我们再跟随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到美丽的浙江绍兴的山西村一饱眼福,好吗?(板书诗题《游山西村》)。
读出相应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继续问:这个村子美吗?(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这句诗大家欣赏什么,从中悟出了什么?
师小结:只要不惧困难、艰险,勇于开拓进取,就一定会达到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出现坦途。)
四、背诵古诗《游山西村》
前两句用浪漫的口气读出一个千变万化的艺术家,读出惊奇。后两句用理智的口气读一个充满哲理的哲学家,读出深沉与智慧。
五、背诵诗歌
六、阅读拓展,提升能力
1、选读苏轼写庐山的其他诗句。
2、出示苏轼写《题西林壁》十几天之前写的五言律诗:青山若无素,偃骞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3、找出“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间的异同点,交流感受。
1、齐读古诗,注意节奏
2、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如:身在其中,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3、选择,说说原因
4、读好整首诗
(齐读、个别读、小组读)
背诵诗歌
1、选读诗句:青山若无素,偃骞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2、理解意思




教师
流程:完成情况()
心情:好()一般()坏()
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作者通过想象和丰富的词语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解题:
1、读题:天空中最美丽的风景要数云了,云是流动的风景,是天空送给我们的礼物,在这多姿多彩的云中,有一种云最为神奇,它就是火烧云。(板书:火烧云)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让我们一起读课题。
读课题。
2、欣赏庐山风光。
1、听老师范读,说说老师读的好在哪儿?交流后自由练读。
2、学生诵读(个别读,小组读,比赛读),品味诗句的语言美。
1、用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不懂的字词意思。
交流: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
壁:墙壁。
横看:正面看。
缘:因为。
2、学生自由交流后汇报对诗句的理解。
3、指名学生讲诗意
4、小结:苏东坡用睿智的目光审察庐山,写出令人深思的诗句,这一切源于他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源于他对生活透彻的认识。我们学了这首诗,以后也应该全面地客观地去认识生活。
七、布置作业:把诗背给家长听。
八、板书
横——看— —侧
题岭——庐山——峰艺术家
西
林不识面目
壁身在此山哲学家
1、明确学习内容,了解古诗《题西林壁》的写作背景。
三、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诗意(相机板书)
1、学生自学
2、连一连,说一说诗句意思。
师相机补充帮助了解。
从正面看,庐山像绵延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像险峻的山峰。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庐山的样子各不相同。不了解庐山真正的样子,是因为人们站在这座山中。
3、再请一生流利地讲讲诗意。
四、再读古诗,体会古诗寓意。
流程:完成情况()
心情:好()一般()坏()
学生
情绪:高()一般()低()
参与面:估计()%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
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施教时间
教学
目标
1、认识并掌握课后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题西林壁》。了解诗句的意思。
2、通过朗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歌的含义。通过背诵积累知识。
3、理解这首诗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1、齐读古诗,注意节奏。
2、通过大家的朗读和诗句的理解,庐山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呈现。现在,你有什么感受?请谈一谈。
根据学生所谈,教师相机引导:这首诗所写的庐山就像一个千面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便展现不同的姿态(形状),要是站在庐山之中,就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正如一句成语所讲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就要走出庐山全面地看它。
(板书:多变的色彩多变的形状)
二、研读文本,深入感悟
(一)、深究文本,体验色彩多变
1、导语:让我们先来赏一赏火烧云多变的色彩。请大家快速地读课文,找一找写火烧云色彩多变的句子。
▲出示句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⑶引用这两个名句,说说自己的亲身体验。
六、通过名句展播,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热情。
《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魅力四射,但它们仅仅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的一粒很小很小的“沙”。在中国古代还有许许多多古诗,许许多多千古长吟的名句。
1、你还能背哪些古诗名句?请背一背。
2、请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5)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五彩缤纷的一幕。(出示图片)
(7)把你的赞叹融入你的朗读来读读这句,读出这五彩缤纷的画面。(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这绚丽的一幕。在你的朗读中,这颜色不仅多,更是艳。)
4、这颜色不仅仅是多,而且变化的速度也极快,你从哪儿看出?
(1)读读“一会儿……一会儿”,读出变化的火烧云。
(2)齐读
3、听了同学和老师的讲解,你觉得庐山像一个什么样的人?选一选。
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
选艺术家和哲学家就对,庐山的外表像个艺术家,幻化成各种美妙的姿势,庐山的内心像个哲学家,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应该怎样看?
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只有这样才能看清问题,获得正确的认识。
4、面对这位“艺术家”与“哲学家”,大家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读呢?
⑵了解诗句的意思,交流。
⑶交流:这首诗的1、2句与3、4句各写了什么?
3、欣赏诗句,朗读诗句
⑴找出最喜欢的诗句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1、2句:写出了主人的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
后两句写诗人的感觉: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前面无路时,忽然柳绿花红又出现了一个美丽的村庄。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可以说是倒叙。
1、指名读句子。
2、交流:听着朗读,你看到了什么色彩?
(1)红彤彤、金灿灿(你还能说这种形式的表示颜色的词吗?)
(2)那这“半紫半黄”在你的脑海中是怎样的颜色?(两个“半”字,变幻出无数奇妙多变的色彩,让人浮想联翩。)
(3)这“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是怎样的颜色?还能说这样的词吗?
(4)除了这些颜色,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此时此刻,你想用那个成语来形容呢?(五彩斑斓、五颜六色、色彩艳丽、五彩缤纷)
二、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找出生字
2、自由读生字后测试。
⑴出示带生字的诗句进行朗读。
⑵出示生字卡片组词。
莫(莫要)腊(腊月)浑(浑身)
疑(怀疑)
⑶出示整首诗进行测试
三、学习诗歌
1、出示: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看注释,自由了解诗意。
⑴了解词语意思,交流。
(3)学生回答:多变的色彩多变的形状)
1、学生自由读文,找火烧云色彩多变的句子。
1、学生读句子
2、学生回答:我看到了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葡萄灰、茄子紫、梨黄等。
理解“半紫半黄”,给剩下的词语归类并说说像这样类型的词语。
3、学生回答:五彩斑斓、五颜六色、色彩艳丽、五彩缤纷等。
4、欣赏图片
5、有感情地朗读。
6、学生找出句子读,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快。
1、学生默读4、5、6自然段,想象画面。
2、反馈看到的画面
3、自由选择一段读
4、带着心情读读句子。
5、学生回答:都是先写出现了什么,再写什么变化,最后写怎么消失。
1、学生仿写
2、全班交流
3、明白要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善于发现美。
四、完成作业并交流。




教师
2、猜题:见过火烧云吗?从字面上想想,这“火烧云”会是怎样的?
3、解题:课文有一句话最能概括什么是“火烧云”。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象天空着了火。”
(1)谁来读?正音:彤
(2)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3)这壮美的火烧云太吸引人了。我很想把它画下来,但一直画不下来,你们猜这是为什么?
2、拓展:
(1)、推荐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2)、仿写:火烧云还可能变成什么,想象写话。
五、板书
火烧云Hale Waihona Puke 多变的颜色多变的形状
1、读题。
2、学生回答:早晨或傍晚时分天空中的那些带有色彩的云就是火烧云。
3、学生打开书本,大声读文,尽量读流量,找出句子。
(1)读句子,指名读,读准彤的读音。
(2)学生谈感受:范围广、颜色丰富等。
4、反馈并指导。你来说说随着云的变化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再指名读。
5、探究写法:同学们前后对比着默读第4、5、6自然段,你发现作者在写这三段时有什么规律吗?
三、丰富文本,仿写
1、师:但此时的天空还在演绎着童话般的变化,同学们想象一下,还会出现什么画面?这些景物又是怎么变化的?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仿写一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