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史复习思考题解读
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
![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30cdc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e.png)
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公共财政学是研究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收入支出方面的决策与行动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的是公共部门的财政活动,旨在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效能的平衡。
以下是一些公共财政学的复习思考题,帮助读者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公共财政学?介绍其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公共财政学是研究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收入支出方面的决策与行动的学科。
它研究政府如何收集、管理和使用资金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其关注的研究对象包括政府的预算编制与执行、税收政策、公共支出决策等。
2. 解释财政政策的作用和目标。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在资源调配和收入支出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政策。
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稳定和社会公平。
通过调控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财政政策可以影响和引导经济活动,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
3. 请阐述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税收是指政府依法强制征收并用于公共支出的财政收入。
按照税务主体的分类,税收可以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
按照征收方式的不同,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由纳税人直接缴纳的,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间接税是通过销售商品或服务时间接地征收的,如增值税和消费税。
4. 简要介绍预算制度的基本要素。
预算制度是指政府进行财政活动的规范和组织体系。
其基本要素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控。
预算编制是政府根据经济状况和政策目标制定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计划。
预算执行是指实际执行和监督预算的过程,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预算监控是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5. 解释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的含义和影响。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需要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来弥补收支缺口。
财政盈余则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收入超过支出的情况,剩余的资金可以用于偿还债务或用于其他用途。
财政赤字可能会增加债务负担和利息支出,对经济稳定和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而财政盈余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储备和稳定经济运行。
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
![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f148fd770bf78a652954de.png)
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一简述题第一部分: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职能1 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请举例说明。
2 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3 什么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有哪些特征?准公共产品与纯公共产品的区别。
请举例说明。
4 什么是外部效应?政府对外部性产品或行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请举例说明。
5 什么是拍卖污染许可证?实行拍卖污染许可证有什么意义?6什么是帕累托最优?什么是帕累托改进?7 什么是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是什么?基尼系数如何评判公平?8如何理解公共财政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二部分:公共财政支出9 什么是财政支出?如何理解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呈上升趋势特征?10 政府活动扩张论(或瓦格纳法则)的内容是什么?11 梯度渐进增长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12评价公共财政效益的方法主要有几种?它们各自适用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13 什么是购买性支出?什么是转移性支出?它们的区别和主要功能是什么?14 购买性支出包括哪些内容?它如何体现公共财政的职能。
15转移性支出包括哪些内容?它如何体现公共财政的职能。
16 社会保障支出的含义和主要表现形式。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及资金来源。
17社会保险的含义、特征及其内容。
18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三种养老基金筹集方式的区别。
第三部分:公共财政收入19公共财政收入的含义、主要来源。
20税收的含义及特征21税制的基本要素和中心环节。
22税率的种类有哪些?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23 什么是直接税?什么是间接税?它们各自包括哪些税种?这些税种有什么功能?24什么是商品税?商品税有什么特征、包括哪些税种?24 什么是所得税?所得税有什么特征、包括哪些税种?25 什么是增值税?增值税的征收有几种方式?那一种对企业有利?为什么?26 现代税收的原则有哪些/27 什么是税收中性和税收的超额负担?28 什么是拉弗曲线?拉弗曲线的意义是什么?29 什么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有几种方式?什么是税收归宿?30 最适税制的概念主要内容是什么?第四部分财政不平衡公债31什么是财政不平衡?什么是财政赤字?影响财政不平衡的因素有哪些?根据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您认为最主要的因素还有哪些?32什么是公债?公债有哪些特征?公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3 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哪些?二、论述题:1 公共财政有哪些职能?市场经济与财政职能的关系是什么。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3.doc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3.doc](https://img.taocdn.com/s3/m/5ac1116da32d7375a5178039.png)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国家不仅具有阶级属性,执行统治职能,而且也具有社会属性,执行—职能。
2、各级政府的统一,是各国管理财政遵守的共同原则。
3、社会经济性质不同所决定的财政的特性主要表现财政的阶级性和行使财政、权力的特性、和o4、社会总产品扣除和分配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最终形成基金、—___________ 基金和 ____________ 基金O5、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财政政策与的关系,以及财政作为—对经济运行的两个方面。
6、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障、、、优扰安置和社会互助,以储蓄积累保障。
7、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可将财政收入分为、、其他收入。
8、税率是税额占的比例。
9、公债产生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是和o10、是我国预算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
11、国债市场一般具有和两个方面的功能。
12、财政是指以为特征的财政,财政的产生同产生存在内在联系。
13、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14、为统治阶级根木利益服务是不同社会形态下各国财政所的特征,亦属财政的O15、预算外资金是财政体系的环节。
16、基本建设投资是主要用于投资,更新改造投资主要用于。
17、预算编制中或执行中出现了“硬”赤字,即收入弥补收支差额后仍有赤字,靠增发货币弥补即为“赤”字化。
18、经济发达时期实行财政政策。
19、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
9、按公债还木付息方法分类,一般分为20、外债由和两部分组成。
21、农业税的征税对象是_________多选题1、财政收入中的“专项收入”包括()A、征收排污费收入B 、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C、电力建设资金专项收入E、交通运输提价专项收入D、育林基金收入2、我国采用从量计征的税种有()A、遗产税B、车船使用税C、资产税E、屠宰税D、关税3、属于流转课税的税种包括()A、产品税B、增值税C、消费税D、土地增值税E、关税4、衡量外债规模的负债率,可用几个不同的指标衡量主要有()A、债务与国民生产总值比率C、利息支付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B、债务与出口之比D、还木付息与国民生产总值相比E、利息支付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5、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的性质属于()A、补偿性支出B、积累性支出C、消费性支出D、生产性支出E、非生产性支出6、财政补贴改革的原则是()A、优化资源配置原则B、适时适度原则C、利益互让原则D、收入低线倾斜原则E、各种经济配置改革原则7、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结构,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各因素制约,主要因素有(A、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生民生状况B、经济成分C 、阶段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E 、国际环境D 、国内政治形势A 、 企业亏损补贴支出B 、农副产品价格补贴支出C 、 财政贴息支出D 、房屋补贴E、食品券补贴支出1 >三大基金价值构成(c+v+mM , 以T.资形式扣除的“v”的部分,属哪种基金的构A 、属于补偿基金的一部分B 、 属于积累基金的一部分C 、属于购买基金的一部分D 、 属于消费基金的一部分A 、资木主义国家特有职能B 、 社会主义国家特有职能 C^发达国家共同职能D 、发展中国家共有职能8、 无论其社会性质和国家性质如何,财政具有的共性是( )A 、 国家权力分配的共性B 、 财政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国家职能服务的共性C 、 财政矛盾涉及范围及属性的共性D 、 国家行使财政权力制约因素的共性E 、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的共性 9、 目前我国来自的财政收入主要有•( )A 、居民购买的国库券B 、企业所得税C 、 国家出售高税率的消费品所获得的一部分收入D 、 服务行业和文化娱乐业等事业单位上交的税收的一部分E 、 营业税 10、财政补贴支出在国家预算的财务处理上有直接列入预算的支出方的项目,它们是三、单项选择题成部分?()2、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职能是(E 、不同社会制度下各国政府的共有职能 3、财政收入中的“专项收入”指的是() A 、 烟酒等国家垄断产品利税收入 B 、 稀缺产品提价收入C 、 具有特定期来源,按照特定目的建立,并规定有专门用途的收入D 、出传国有财产收入4、“利税分流”改革取消的“两金”指()A、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B、折旧基金和修理基金C、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D、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5、财政支出从经济性质看包括的范围是()A、社会总产值中归政府集中支配的部分补偿基金B、由政府集中支配的国民收入C、由政府集中支配的那部分国民收入和一部分往年累积的社会财富价值D、社会财富闲置价值的再分配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基本职能仍然是()A、筹集资金职能B、供应资金职能C、调节职能D、分配职能7、社会再生产要素关系中居于主导环节的是()A、生产要素B、分配要素C、交换要素D、消费要素8、土地增值税实行()A、比例税率B、定额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D^超率累进税率9、从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来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A、c部分B、v部分C、m部分D、v+m部分10、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A、纳税人B、课税对象C、课税依据D、税率结构11、财政支出中属于社会保障性质的支出项目是()A、行政管理费用B、城市维护费C、价格补贴D、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12、按公债分归属范围看,“有奖公债”属于()A、按地域分类B、按公债本位分类C、按公债本息偿还方法分类D、按公债流动方式分类13、政府怎样坚持按科学合理顺序安排各式各样项支出?应是()B 、C 、D 、 首先安排积累性支出,再安排消费性支出E、首先安排债务必本息支出,再安排国防、行政、事业经费14、财政补贴制度的适度原则,是要掌握补贴的()A 、地区界限B 、数量界限C 、时间界限D 、政策界限15、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A 、 高度集中的预算管理体制B 、 以中央集权为主,适当下放财权的体制C 、+央对地方实行多种形式的预算包干体制D 、 分税制基础上的分级顶算体制A 、资源配置 C 、社会发展17、在经济发展成熟阶段,财政支出中的,支出将急剧增长。
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
![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db953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5.png)
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工填空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五.简答题------------- 答案(1)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市 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是失灵的,进 而也就决定了政府将提供公共产品纳入财政支出范围的必要 性。
(2)一些外部效应的存在,决 定了带有外部效应的产品在市 场上,只能是过多或过少,从而 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3)客观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决 定了政府要承担起维持市场有 效竞争的责任,将与此有关的任 务纳入财政的职能范围,从而也 规定了财政支出的范围。
(4)政府有义务利用包括财政 等手段,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 题。
(5)经济波动与失衡会周期性 的重复出现,需要政府通过运用 财政手段来干预经济的运行,使简答题 市场失灵主要 表现在哪些方 面?其健康地发展。
简述公共支出按经济性质可以分为几类,他们之 间具有怎样的关系?Y六.论述题始的。
增值税是我国现阶段收入最大的税种,超过税收总额的1/3。
当前增值税制改革重点是增值税“转型”和“扩围”;以及合理确定增值税负担和规范产品出口退税。
所谓“转型”,指的是要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由于纳税人为生产应纳增值税产品而购进的固定资产所纳的税款不予抵扣,造成对外购的固定资产重复征税。
这不但加重了固定资产的税收负担,而且限制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影响了企业的技术进步。
如果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扣除新增固定资产的已纳税款,就可以避免重复征税,鼓励企业扩大投资.提高技术水平。
在消费税领域,因为消费税的征收目的主要在于调节收入,但现行消费税征收范围过窄,难以充分发挥调节功能。
因此,消费税制改革一方面应适当扩大征税范围,把资源消耗大的产品和污染环境的产品如一次性筷子.饭盒等,以及某些高档消费品如高级皮毛制品等纳入征税范围;另一方面对已列入征税范围的某些日常生活用品如护肤护发品,应逐步降低税负,甚至在条件成熟时停征消费税。
中国财政史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
![中国财政史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636e7d3d1f34693dbef3e54.png)
1、财政是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3、奴隶社会:财政是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经济支柱,对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促进国家政权的巩固(2)维护奴隶主阶级王室生活和百官俸禄需求(3)维护宗法统治(4)促进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安定4、“贡”法:夏代,每人授50亩,交10%(即5亩)收获物5、“助”法:商代630亩分为9份,中间一份为公田,8人共同耕,收获物归国家6、助与贡相比:(1)50亩到70亩,青铜器,生产力提高(2)税率提高,相当于10%变为11%7、8、“彻”法:900亩分9块耕种,收获时划10%作为税物归国家。
打破公田与私田9、彻与助相比:(1)70亩到100亩,劳动生产水平提高(2)不再强调保留公田,有利于经济发展。
总:劳役地租转向实物地租,为春秋时期改革打下基础10、11、春秋:齐国:公元前658年,相地而衰征,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鲁国: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实行履亩而税的初税亩税率为1/5。
开辟新税源,使财政收入增加,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奴隶制财税制度向封建财税制度演变12、战国:魏国:公元前406年,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尽地力之教,平籴法楚国:公元前390年,楚悼王任用吴起改革秦国:公元前356,公元前350,秦孝公两次用商鞅变法(1)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垦荒(2)奖励军功,废除贵族世禄制(3)鼓励分居立业,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业(4)废井田,开阡陌(5)统一度量衡13、秦汉:秦:田租,口赋14、15、西汉:汉初:轻田租重人税(促进了农业生产,经济繁荣,财政收入充裕。
消极的,加剧了土地兼并,地权集中,土地占有关系开始不均衡;为逃税,百姓脱籍)汉武帝:盐铁专卖,盐:民制官营(公元前119年)铁:垄断铁业的生产和流通(公元前117年)。
均输平准:均输局,平准机构(平衡物价)。
工商杂税:钱税(公元前119年):车船税(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16、汉武帝时期财税改革的评价:积极(1)充实国家财政,增强国力,巩固中央政权,为抗击匈奴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统一币制,稳定货币流通秩序,对汉代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8c895eaef8941ea66e0534.png)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财政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市场失灵、外部效应、政府干预、公共物品、公共需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公共提供、私人提供、免费搭车、按财政功能的分类、按支出用途分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卫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基础设施、BOT投资方式、财政投融资、社会保障制度、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无偿性、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依据、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税收基础、商品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直接税与间接税、从量税、从价税、价内税与价外税、前转、后转、混转、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拉弗曲线”、税收制度、资源税、遗产税、国债、可转让国债、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国债期限结构、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市场、隐性债务、或有债务、分税制、财政赤字、预算赤字、决算赤字、赤字政策、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铸币税、通货膨胀税、债务化融资、货币化融资、排挤效应、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工具、扩张性财政政策、汲水政策、补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二、问答题1、什么是市场失灵?2、论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3、论述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4、论述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5、论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6、一般来说,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试解释其理由。
7、试用曲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8、论述混合物品(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9、论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10、论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11、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
1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原因是什么?13、论述当前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14、论述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15、论述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性质。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doc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64477bfcc7931b765ce15ee.png)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的目的是()a、满足国家职能需要b、满足政府职能需要c、满足社会成员需要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2、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是()a、私人产品b、混合产品c、公共物品d、一般商品3、下列属于典型公共物品的是()a、收费公园b、高等教育c>国防设施d、高速公路4、用来描述财政支出增长规律的是()a、拉姆斯法则b、瓦格纳法则c、拉弗曲线d、菲利普斯曲线5、用来说明税收与经济关系的是()a、拉姆斯法则b、瓦格纳法则c、拉弗曲线d、菲利普斯曲线6、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目前占比重最大的是()a、经济建设费b、国防费c、社会文教费d、行政管理费7、在现代社会中,用来组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是()a、税收b、国债c、国有资产收益d、各项收费8、在我国税收收入中,目前占比重最大的是()a、流转税b、收益税c>资源税・d、财产税9、反映国家基本财政收支计划的是()a、税收年报b、国家决算c、国家预算d、预算外资金10、从预算的技术组织形式看,国家预算可分为()a、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b、分类分成c、统收统支d、分税制11、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a、社会产品b、社会产品价值c、剩余产品d、剩余产品价值12、政府对于社会成员“搭便车”行为的态度应该是()a、提倡“搭便车”b、允许“搭便车”c、将“搭便车”控制在一定范围d、杜绝“搭便车”13、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a、社会救济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商业保险14、在财政支出中,对价格体系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财政补贴d、税式支出15、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a、纳税人b、负税人c、扣缴义务人d、纳税担保人16、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建立于()a、1984 年b、1992 年c、1994 年d、1996 年17、我国现行增值税属于()a、生产型增值税b、流通型增值税c、收入型增值税d、消费型增值税二、多项选择题1、按照费用类别来分,财政支出具体可分为()a、经济建设支出b、行政经费支出c、国防经费支出d、社会文教支出e、转移性支出2、按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的类别具体可分为()a>国防支出b、行政管理支出c、教科文卫支出d、购买性支出e、转移性支出3、下列属于社会耗费性支出的类别是()a、国防支出b、行政管理支出c、科教文卫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e>财政补贴4、下列属于社会保险的构成内容是()a、财产保险b、养老保险c、医疗保险d、工伤保险e、生育保险5、下列税种中属于流转额课税的是()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企业所得税e、个人所得税6、下列税种中属于收益额课税的是()a、增值税b、消费税c、农业税d、企业所得税e、个人所得税7、属于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形式的是()a>利润b、租金c、股利d、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e、国有资产使用权转让收入8、属于国有资产转让收入形式的是()a、利润b、租金c、股利d、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e、国有资产使用权转让收入9、我日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a、生产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b、提供加工劳务的单位和个人c、混合销售的单位和个人d、提供修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e、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1。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2ecbcfa1c7aa00b52acb57.png)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系2007年5月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重要名词市场失灵、市场缺陷、外部效应、公共物品、公共需要、政府缺陷和失效、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二、简答题1、什么是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它们表现在哪些方面?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3、公共需要的历史性和特殊性。
4、财政的基本特征。
5、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
6、谈谈你对公共财政的理解。
7、在我国,财政职能的演变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何联系?8、在大城市的居民密集区往往碰到这样的问题:宾馆酒楼空调散热器对着周围居民的门窗,使他们在炎热的夏天无法打开门窗,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
在居民看来,宾馆酒楼因安装空调散热器而侵犯了自己的权利,而酒楼宾馆则认为它有权这样做。
如果你是政府官员,且只是考虑效率,那么你认为将权利赋予给谁的效率最高,试说明自己的理由。
三、论述题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在哪些方面介入社会经济运行,如何理解财政的职能?2、为什么当今世界各国普遍推行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制度?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述一、重要名词“ 搭便车” 、公共提供、公共生产、私人生产、要素收入分配、规模收入分配、“成本—效益”分析法、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瓦格纳法则”二、简答题1、为什么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2、混合物品的有哪几种提供方式?3、简述“成本—效益”分析法。
4、简述最低费用选择法。
5、简述公共定价法。
6. 简述财政支出按支出用途分类和按费用类别分类。
7.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8、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9、从政府职能角度判断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10、从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判断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三、论述题1、试论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观点?2、什么是财政支出中的公平和效率?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3、从世界各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的特殊性。
财政与金融课后思考题答案关于财政的思考题
![财政与金融课后思考题答案关于财政的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ee07b9be23482fb5da4c1f.png)
财政与金融课后思考题答案_关于财政的思考题思考题 1、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税收征管水平和分配政策制度,以2021年5月为例,5月财政收入增幅较高,除受经济增长和价格上涨带动外,主要是由于5月份为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集中入库期,因上年企业效益较好,相应带动今年5月份汇算清缴的上年企业所得税入库增加。
此外,5月份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达到1173.04亿元,同比增长28.8%,财政部公报分析,这主要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进口额增加等因素影响所致。
2、我国今后的税制改革从优化税制结构上看,其基本思路是:一是以现实与前瞻相结合的原则为指导,增强税种设置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税种设置是税种结构优化的关键性环节,同时也是税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往我们在税种设置方面,“就事论事”的作法相当普遍,而对税制的前瞻性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从而导致我国现行税制中的某些税种设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直接导致诸税种的整体功能难以协调发挥。
因此,我国下一步税种结构优化的重点就是要以现实与前瞻相结合的原则为指导思想,加强税制的前瞻性成分,使其逐步趋于系统与科学。
具体来说,一是很有必要对现行税制中的某些税种重新进行审视,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取消一些不适应经济发展走势、负面效应较大的临时性税种,这可称之为“税种的净化”。
二是重新认识和界定税种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调控范围,正确把握税收调控的“度”,解决“越俎代庖”的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调控体系应该是市场调节、税收调节、行政法纪调节等的统一体,各有各的特点和调控范围,税收调节不能超越其自身的范围去取代市场或行政法纪的调节而损害整个调控体系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是充分预见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弥补税收在其中的调节空白。
税收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夯实经济基础的必要条件,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税收应有所作为。
因此,以前瞻性为指导,开征一些弥补我国现行税种空白的税种(如环境保护税、社会保障税等)是我国税种结构优化不可或缺的一环,可称之为“税种的造血”。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abbaca58fafab068dc025c.png)
第一章市场与政府得关系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得关系说起?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就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就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就是一种政府得经济行为,就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得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得关系就是学习财政学与研究财政问题得基本理论前提。
什么就是市场?完整得市场系统就是由家庭、企业与政府三个相对独立得主体组成得。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得一个主体,这就是毋庸置疑得.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得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得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与企业.市场就是一种结构精巧而且具有效率得商品交易机制,这已经为经济发达国家几百年得经济发展史所证实,而且为各种经济学说所论证与肯定.亚当·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瞧不见得手”,认为不需要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得干预,市场就可以自动地达到供给与需求得均衡,而且宣称当每个人在追求私人利益得同时,就会被这只手牵动着去实现社会福利。
简而言之,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帕累托效率标准(或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作为我们分析经济效率与财政效率得一个规范性参照标准。
政府干预市场得手段及政府失灵得表现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与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与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政府失灵得表现什么?答:(一)政治家往往成为少数有钱人得俘虏,而不管大多数人得利益. (二)政府行动往往不能或不肯按成本—效益原则来选择最优方案。
(三)政府官员得目标往往就是追求机构规模最大化 (四)政治家与政府官员谋求得就是她们自身得内部私利(五)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得问题,政府也同样不能解决。
市场失灵得原因及表现市场失灵得原因就是什么?答:(一)外部效应得存在(二)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三)垄断 (四)信息失灵(五)对非市场性目标无能为力 (六)市场不能解决经济稳定问题市场失灵得主要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与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公共需求得定义及基本特征公共需求得定义满足社会公共利益得具有不可分割性得共同利益得需求,不就是个别需求简单累加得总与公共需要得特征: 1)社会公共需要就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得共同需要,也为了维持市场经济得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与组织得社会职能得需要。
中国财政史复习思考题
![中国财政史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5affc1a8956bec0875e322.png)
中国财税史复习题一、单选题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公元前(一万年)时,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确定下来。
2、(禹)根据各地距离京畿的远近,土质的肥瘠、高下评定土地等级,以土地收获量的十分之一向部落酋长进行定量纳贡,开创了征收土地税的先河。
3、国家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4、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土地王有制)5、中国古代,商业的萌芽产生于(商)朝。
6、汉代,用于课征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叫做(口赋)7、两汉时期田租以(三十税一)为主,属于比例税率。
8、唐代实施的服役制度是(租用调制)。
9、两税法实施于(唐)代。
10、“一条鞭法”实施于明代,是由(张居正)提出并实施的。
11、东汉时期的关税税率较高,在(十分之一)以上。
12、《暴关图》反应的私设关卡,乱收费的情况发生在(明代)。
13、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贡法)。
14、汉代实行商业官营,所谓商业官营就是指(官营)。
15、隋唐时期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田赋收入)。
16、五代十国时期的田赋主要包括(两税、绢帛之征)。
17、把差役制度变为雇役制称(雇役法、免役法、募役法)。
18、北洋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有(外债、内债、税收)。
19、田赋征收的基础是地籍管理,为此国民政府推行(土地计量)。
20、公元628年,唐太宗下令,规定王公百官到一般百姓,垦田每亩纳粟2升,以备灾年赈贷之需而建(义仓)。
21、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以该年的丁银额永为定额,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这是清朝(康熙)实施的。
22、为缓和统治危机,增加财政收入,我国(明)代实施了“一条鞭法”。
23、宋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方田均税法)。
24、北洋政府在把清朝各种名目的附加都并入正赋之后,又另外加征的是(田赋附加)。
二、多选题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
2、国家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
财政与税收复习思考题三
![财政与税收复习思考题三](https://img.taocdn.com/s3/m/0848cc3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5.png)
财政与税收复习思考题三一、单选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1.政府首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选定执行计划的实施方案,确定实行方案所需要的支出费用,并依此来编制预算的方法称为。
()(难度系数:3)A.零基预算B.多年预算C.复式预算D.绩效预算2.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体现了()(难度系数:3)A.效益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经济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3.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难度系数:3)A.征税对象B.纳税人C.税目D.税率4.税收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是:()(难度系数:3)A.征税对象B.纳税人C.税目D.税率5.市场机制存在失灵,但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
(难度系数:3)A.公共产品B.不完全市场C.市场垄断D.收入分配不公6.在财政的职能中,属于效率职能的是()。
(难度系数:3)A.资源配置B.收入分配职能C.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D.监督职能7.财政收入.国民经济.社会正义.税务行政的税收原则,是由()提出来的。
(难度系数:3)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鲁道夫•瓦格纳D.凯恩斯8.商品供求弹性是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之一,下列各项中,()的商品不易转嫁税负。
(难度系数:3)A.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也大B.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C.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D.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9.指出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进行任何费用扣除的项目()。
(难度系数:3)A.工资薪金所得B.承包承租经营所得C.劳务所得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10. 以下应由中央政府负责公共生产的自然垄断企业是()(难度系数:3)A.自来水B.煤气C.电力D.航空11.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有()(难度系数:2)A.征收个人所得税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消除外部性D.控制货币供应量12.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债务支出.其他支出,依据的是()。
财政与金融思考题
![财政与金融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35285b3b3567ec102d8a82.png)
思考题第一章1.如何理解财政的概念?所谓财政,是指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分配关系。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在现实生活中,财政表现为政府的收支活动。
2.简述公共产品的特征?(1)消费的非排他性(2)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3)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4)效用的不可分割性3.财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强制性2无偿性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3非盈利性4.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1)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公共产品(2)市场机制不能纠正“外部效应”(3)市场机制不能克服垄断(4) 市场机制不能调节收入分配不公5.政府干预的主要手段是什么?①行政法律手段②组织公共生产③财政手段6.试论财政的职能?教材p13-p17 细读概括7.简述财政的组成要素?(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2)财政分配的对象(客体)是一部分国民收入(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8.简述财政的本质?从财政活动背后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财政的本质就是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具体说来,财政关系包括着两个方面的基本分配关系:1、在经济系统中,个人、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主要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
2、在国家机构系统内部,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主要体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
9.名词解释:1 财政:所谓财政,是指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分配关系。
2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或公共物品是指政府提供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由公共部门提供。
3社会公共需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是社会整体的需要。
如,抵御外来侵略、打击犯罪、防止环境污染、预防瘟疫流行等。
4政府失灵: (政府干预的缺陷)支持经济活动社会系统有两个:一个是市场系统,(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另一个是政府的公共财政系统(政府干预机制--“看得见的手”)。
财政学老师点的思考题答案1
![财政学老师点的思考题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ad1e60350e2524de4187ead.png)
财政学老师点的思考题答案1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一般只能由政府或国家财政来解决。
公共物品: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
社会公共需要:区别于个人消费需要,是不能由市场所满足的需要,是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需要。
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标。
经济稳定: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1、市场失灵的表现为?①自然垄断②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③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④收入分配不公⑤经济波动2、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3、试述财政职能财政职能(Fiscal Function)是指政府活动所固有的经济功能。
政府的收支、政府从事消费、生产和分配活动必然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改变经济的原有状态。
政府活动对经济的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体现为财政的职能。
免费搭车:消费者不会自愿花费这种物品,而是期待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公共定价: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价格听证会制度:是指在制定和调整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时,由政府物价主管部门主持,邀请消费者、经营者和社会有关方面对其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论证,为价格决策提供参考的制度。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理论简介:市场缺陷的存在为政府决策代替市场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简单地说,公共选择理论是对非市场决策(政府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者说是经济学在政治学中的应用。
1、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纯公共物品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大家都不愿意买,所以公共物品无法由市场来提供,只能以公共提供的方式答: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1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所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财政史复习思考题解读中国财税史复习题一、单选题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公元前(一万年)时,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确定下来。
2、(禹)根据各地距离京畿的远近,土质的肥瘠、高下评定土地等级,以土地收获量的十分之一向部落酋长进行定量纳贡,开创了征收土地税的先河。
3、国家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4、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土地王有制)5、中国古代,商业的萌芽产生于(商)朝。
6、汉代,用于课征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叫做(口赋)7、两汉时期田租以(三十税一)为主,属于比例税率。
8、唐代实施的服役制度是(租用调制)。
9、两税法实施于(唐)代。
10、“一条鞭法”实施于明代,是由(张居正)提出并实施的。
11、东汉时期的关税税率较高,在(十分之一)以上。
12、《暴关图》反应的私设关卡,乱收费的情况发生在(明代)。
13 、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贡法)。
14、汉代实行商业官营,所谓商业官营就是指(官营)。
15、隋唐时期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田赋收入)。
16、五代十国时期的田赋主要包括(两税、绢帛之征)。
17、把差役制度变为雇役制称(雇役法、免役法、募役法)。
18、北洋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有(外债、内债、税收)。
19、田赋征收的基础是地籍管理,为此国民政府推行(土地计量)。
20、公元628 年,唐太宗下令,规定王公百官到一般百姓,垦田每亩纳粟 2 升,以备灾年赈贷之需而建(义仓)。
21、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以该年的丁银额永为定额,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这是清朝(康熙)实施的。
22、为缓和统治危机,增加财政收入,我国(明)代实施了“一条鞭法”。
23 、宋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方田均税法)。
24、北洋政府在把清朝各种名目的附加都并入正赋之后,又另外加征的是(田赋附加)。
二、多选题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
2 、国家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
3 、据文献记载,在(舜、禹)时期,为了保障公共事务的发展,统治者要求臣服部落和被保护的小部落贡献财物。
14、夏商周三代的服役,直接与井田制有关。
一般认为,三代的田赋制度分别实行的是(共、助、彻)。
5、人头税发展到汉代,已经制度化,有(口赋、算赋、户赋、献赋)。
6 、古代收益税(或财产税)包括(车船税、贳货、牲畜税)。
7、宋朝的田赋按土地的性质不同分为(公田之赋、民田这赋、城郭之赋、杂变之赋、丁口之赋)。
8、宋代市舶课有(抽解、博买)。
9、清初官吏的报酬包括(正俸、养廉俸、恩俸)。
10、清朝前期的关税分为(内地关税、国境关税)两种。
11、西周的关市之征主要有(津税、关税)两类。
12、在宋代的户籍上,全国居民分为(主户、客户)。
13、唐代的赋役制度主要有(租、调、役、杂徭)。
14、对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权益分配,两税法实行三分制,即划分为(上供、送使、留州)。
15 、宋代官员俸禄大体上分为(正俸、加俸、职田、公使钱)等。
一、选择题(共10 题,每题 1 分,本题共10 分)1、主张政府垄断工商业经营的思想家是()。
A、管仲B、商鞅C、韩非子D、李悝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本题共10分)()1. 两税法正式否定了长期的以“身丁为本”的赋役制度。
名词解释1、方田均税法: 王安石总结了郭谘的千步方田法,实行“方田均税法”。
即地方官对区内土地重新清查丈量,以东西南北各一千步为一方,核实土地所有者、亩数,并按土质好坏分为五等,制定地籍,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然后定下这一方土地应征课的赋税总额,并将赋税总额按田地的多少分摊在这一方的土地所有者身上,不同户主间的地界有地符(土地的“图籍” ),一方土地上有方帐,如果分家析产、典卖割移,官给契、县置簿。
2、募役法:又称免役法或雇役法,将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应役人有报酬。
职役需要的雇值征收数额,由各州县根据募役所需经费多少自定,具体由应役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交纳,户等仍分为九等,上四等户为应(当)役户,出钱,称免役钱,随夏秋两税征收。
3、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明朝中后期(1581 年开始),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推行于全国的赋役制度,这一制度把各州县的田赋杂税和差徭“悉并为一条”,统一在夏秋两税中按田亩面积征课,且征课货币——银两。
4、关市税: 是指对通过国家所设关卡的行商和市肆的坐贾进行课税,包括关税和市税两大类。
25、赊贷税: 亦称贳贷税,是对出贷货币或粮食收取利息所课的收益税,课征的对象是高利贷者,属于资本利息税。
6、算缗钱: 又称缗钱税,是向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的财产税。
缗,是穿钱用的绳子,俗称钱贯或钱串子,一缗即一贯,相当于钱1000 文。
缗钱税是以贯为单位征税。
7 、摊丁入地: 到雍正时(1723—1735年),清政府进一步实行了“丁银摊入地亩”的办法,简称“摊丁入地”,“丁随地起”,把康熙50 年固定下来的丁银335 万余两,摊入地赋银中一并征收,称为“地丁制”。
基本做法是将康熙50 年各省应征丁银数与各该省应征地赋银数相除,得出每地赋银 1 两应摊丁银若干,各省也以此计算下辖各州县负担的丁银额,随地赋银一并征收。
8、厘金: 厘金也称为“厘捐”或“厘金税”,创行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 年),它是一种值百抽一(税率为1%)的商业税。
厘金的征收方法,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 一是活厘或行厘。
这是以货物由某地至某地的一次运销行为为对象课征于行商的通过税,抽之于行商,属通过税性质。
二是板厘或称坐厘。
这是抽之于坐商的交易税,属交易税或落地税性质。
简答题:1、一条鞭法有什么历史意义和局限性,答案:(一)一条鞭法的历史意义1、将赋和役合并为一,这是一个中国赋税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标志着我国沿袭了近二千年的赋役平行征收制度向近代租税制转化,徭役制度日渐衰弱,日趋消亡。
同时,赋役合并,也整顿和简化了税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吏胥上下其手盘剥百姓、营私舞弊的现象。
2、计亩征银,以银代役,使赋役的征收由历代对人征税转为对物征税,由交纳实物和亲自服徭役转变为以货币交纳,使中国的实物财政、劳役财政过渡到了货币财政,这是纳税形态的一种进步。
3、扩大了负担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均赋均役的作用。
一条鞭法是在清查土地和丁产的基础上施行的,清丈土地的结果,清出了大量隐田。
根据量地计丁、计亩征银的原则,原先有田却免税免役的豪强地主也必须计亩征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身上的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同时也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4、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 一条鞭法计亩征银、以银纳税,从而大大地拓展了货币税的课征范围,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2) 赋役合并,以银代役,对人税转向对物税,这使封建政府通过徭役制度强加给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终于有所松弛,农民获得了更多的人身自由,可以比较容易转移到其他生产部门,去从事社会上的各种职业,这为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官府以银雇役,对雇佣关系的发展起着示范和促进的作用,劳动力商品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3) 商人无地,可不纳田赋,只纳丁银,这就减少了对商人的剥削,刺激商人积累资本、扩大商业经营,在客观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 二) 一条鞭法的局限性3 第一,一条鞭法取消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免役免税特权,但它无法触动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大地主、大官僚依然可以凭借其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种种特权,转嫁负担,逃避赋税,想方设法将自己的负担转嫁给农民,甚至阻挠和限制一条鞭法的推行。
第二,一条鞭法是以整顿财政、增加税收为目的而实施的,它不是一种减税政策。
它规定一条鞭法实行后的赋役额,是以原有数额为准,这就把明中叶以来的各种加派固定下来,并使之合法化。
从费改税的意义上说,一条鞭法的赋役合并,带有正税负担增加的性质,而且它从制度上并没有保证封建国家不继续加重人民的负担。
第三,就其本身来说,一条鞭法仍然存在着造成纳税者负担不均的因素。
如一条鞭法规定以土地为课税对象,但只计土地多少,不区别土地的好坏,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造成了人们实际负担的不均。
又如,一条鞭法规定计亩征银、以银缴纳,这虽是纳税形态的一种进步,但纳税人必须先将农产品(如米麦)换成铜钱,再把铜钱折成白银,然后方可用以纳税。
在两次交换的过程中,农民常受银货折换比值的损失,无论是钱贵粮贱,还是粮贵钱贱,遭受损失的总是农民。
另外,征银的税吏,每以所征得的银两多属零碎,在上缴时,必须用整块,须经过熔化改铸,而改铸时必有损耗,故仿照元代旧法,加征“火耗”银。
实际火耗,不过百之一二,而征收时必超过此数,形成赋外加赋的局面。
第四,一条鞭法没有明确规定地方赋役应征收的总额,所谓的“总括一州县之赋役”,“并为一条”,再摊派于本地所有的丁田“实额”上,就州县的条鞭银而言,实际上是属于“量出制入”的原则,地方官府可以根据所需而变动预算总额,故纳税人的条鞭负担,可能无复仓口斗升之数,且岁岁不同,小民茫然不知何谓,该多与少,无从诘究,年年不同,即“书手愚弄,出口为非” (《明经世文编》,卷278,葛守礼: 《与沈对阳方岳论赋役》。
),从而为地方官吏营私舞弊、加派以及盘剥百姓大开方便之门。
2、晚清海关税的构成有哪些,答案: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的签订,开始征收海关税。
清后期的海关税主要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子口税、复进口税、船钞、洋药厘金、机器制造货出厂税等七项内容。
(1)进口税。
又称输入税,是指外国货物进入关境或国境时所课的关税。
(2) 出口税。
又称输出税,即指本国货物出口时,对经过关境或国境所课征的关税。
根据道光23 年签定的《议定通商出口税则》,出口货物共列举61 目,税率也是以值百抽五为原则,从量征收。
(3) 子口税。
子口税是指外国商品进入内地或外商从内地收购土货出口,除在口岸海关完纳5%的关税之外,另缴纳 2.5%的内地过境税,以代替沿途所经各地关卡应纳的税,即可通行全国,不再交纳任何税收。
由于当时以海关口岸为“母口”,内地常关、厘卡的所在地为“子口”,因而把这种一次缴纳的内地过境税称为子口税; 又因其税率仅是“值百抽五”的一半,故又称为“子口半税”。
4(4) 复进口税。
又称沿岸贸易税,是指外商在中国通商口岸贩运土货转口时所纳的税。
当出口货物完纳输出税后,又运转到另一通商口岸内销时,就要按输入税税额的一半征收复进口半税。
由于其税后额按进口税额的一半征收,故又称复进口税,税率为2.5%。
(5) 船钞。
又称吨税,是对各通商口岸往来的船舶所征收的税,因其按船舶的吨数计算(一吨位为120 斗) ,故又称吨税。
船钞的性质是对出入港湾的船舶征收的港口使用费,因为由海关征收,所以,也划为海关税的一个税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