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诊治观察

合集下载

新生儿溶血病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新生儿溶血病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新生儿溶血病相关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对疑为新生儿溶血病患者,采集血样,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血清中游离抗体试验。

探讨abo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分布规律,为临床提供abo hdn的诊断依据。

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法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可疑为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血样进行溶血三项试验,同时鉴定患儿及其母亲血型,参考患儿父亲血型,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放散试验结果总阳性率 23.52 %,其中abo血型系统中a型 72 例,阳性率41.66%。

b型98例,阳性率1020%。

ab型 8 例,阳性率0 %。

rh血型系统母亲为rh阴性,患儿为rh阳性者未检出阳性患儿。

结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低于其他文献报道,a型和b型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有不大的差异。

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诊断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可疑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采集血样后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游离试验,释放试验溶血三项试验,同时检测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

其中男98人次,女 112 人次,出生后 20 min~10 d内的患儿。

1.2 试剂与仪器微柱凝胶卡长春博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o血型试剂够自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标准abo红细胞悬液购自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aso专用离心机及孵育器。

1.3 方法试管法abo血型正定型,微柱凝胶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血清中游离抗体试验。

1.4 结果判断①母婴abo血型不合。

②溶血试验三项同时阳性判为阳性。

③释放试验阳性判为阳性。

④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游离抗体试验一或两项阳性,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分析。

2 结果3 讨论放散试验结果总阳性率 23.52 %,其中abo血型系统中a型 72 例,阳性率41.66%。

b型98例,阳性率1020%。

120例新生儿溶血病临床治疗分析

120例新生儿溶血病临床治疗分析

120例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治疗,采取综合性方法治疗。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溶血病治疗的120例新生儿,经相关的诊断已确诊其为溶血病患者。

使用综合治疗,对120例患儿进行中度和中度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比较。

结果在120例新生儿中,55例为中度的高胆红素血症,而患有重度的高胆红素血症为65例,两组患儿在经过治疗后总的胆红素已逐渐降低,在新生儿入院后的70-80h内有明显的下降。

结论发现新生儿患有溶血病后应及时的使用ivig进行治疗,继而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良好,无并发症的产生。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ivig治疗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022-0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进入我院接受溶血病治疗的120例新生儿,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为110例,由外院转入的为10例。

其中,男65例,女55例,属于足月产的患儿为115例,属于早产儿为3例,属于过期产患儿为2例。

而120例新生儿中,顺产为70例。

剖腹产为50例。

发现患儿日龄和黄疸均小于24小时的为3例,24小时至48小时的为39例,大于48小时同时也小于和等于72小时的为39例,大于72小时的为39例。

经相关的诊断说明,120例新生儿均已确诊患有溶血病,除了原有的病症外,新生儿的一般情况良好。

1.2 实验室检查患儿经确诊为溶血病后,应及时进行血清、血型、c反应蛋白和肝功能全套等的检查,运用血型血清学进行母婴血型的检测,属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阳性结果为35例,属于有利抗体检测呈阳性为40例,而属于抗体释放的试验结果呈阳性反应为45例。

1.3 病情评价在120例新生儿中,55例为中度的高胆红素血症。

对出生3天内的足月患儿进行血清胆红素的监测,结果表明出生24小时内患儿的血清胆红素>102μmol/l,在24小时至48小时之间的血清胆红素>155μmol/l,49小时至72小时则>205μmol/l。

新生儿溶血病病例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病例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病例讨论
演讲人
目录
01. 溶血病概述 02. 病例分析 03. 治疗方案 04. 预防措施
1
溶血病概述
溶血病的定义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 婴血型不合,导致胎儿或 新生儿体内红细胞被母体 抗体破坏,引起溶血现象。
溶血病的症状包括黄疸、 贫血、肝脾肿大等,严重 时可能导致胎儿或新生儿 死亡。
02
免疫球蛋白疗法:使用免疫球蛋 白来中和抗体,减轻溶血症状
03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抑制抗体 的产生,减轻溶血症状
04
脾切除术:切除脾脏,减少抗体 的产生,减轻溶血症状
预后及随访
预后:新生儿溶血病预后良好,多 数患儿可完全康复
随访:定期随访患儿生长发育情况, 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预防: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母儿血 型不合
细胞增多症
溶血病的病因
A
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或遗传 缺陷导致红细胞异常
B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 或输血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
C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或寄 生虫感染导致红细胞破坏
D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导 致红细胞破坏或异亲为A型血 胎儿出生后出现黄疸、贫血等症状
定期进行产后检查,及时 发现问题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补 充营养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和抑郁
谢谢
诊断及鉴别诊断
溶血病类型: ABO溶血病、Rh
溶血病等
临床表现:黄疸、 贫血、肝脾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 规、肝功能、血清
学检查等
鉴别诊断:新生儿 肝炎、新生儿败血 症、新生儿感染等
治疗方案:光照疗 法、换血疗法、药
物治疗等
预后及随访:定期 复查,监测病情变

4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4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4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目的探讨不同的免疫性血型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为新生儿溶血病提供诊断依据。

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41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进行ABO 血型、Rh(D)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游离、放散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试验,确定患者体内是否有免疫性IgG抗体及IgG抗体特异性。

结果4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ABO血型不合者38例,占92.68%,其中由免疫性IgG抗-A 抗体引起者21例,由免疫性IgG抗-B抗体引起者17例。

Rh血型不合者3例,占7.32%,其中2例由抗-D引起,1例由抗-E引起。

41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20例,阳性率为48.78%,游离试验阳性者36例,阳性率为87.80%,放散试验阳性者41例,阳性率为100%。

结论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主要发生于ABO血型系统,以母亲为O型,患者为A型或B型最为常见;放散试验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最有价值。

标签:新生儿溶血病血型系统免疫性血型抗体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指母婴血型抗原不一致,母亲血液中存在胎儿或新生儿红细胞抗原的免疫性抗体,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因同种免疫反应而引起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1]。

新生儿溶血病(HDN)主要发生于ABO血型系统,约占新生儿溶血病的85%[2],而血型血清学检测是确诊该病的重要依据[3]。

为探讨血型免疫性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本文对41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进行ABO血型、Rh(D)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等检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院41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5 h~7 d。

1.2试剂与仪器ABO血型、Rh(D)血型检测卡由长春博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的微柱凝胶卡、离心机、孵育器由瑞士达亚美公司提供,抗体筛查细胞及谱细胞由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4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4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 AB O血 型不合溶 血病 4 0例临床分析
王芬 ( 辽宁省大 连市 金州 区妇幼保健 院儿科 辽宁大连 l 6 o ) 1 1 o
【 中图分类号】R 2 .8 7 2 1 【 文献标 识码】B 【 文章编号 l 1 7-5 8 (0 90 -0 0 - 2 6 2 0 5 2 0 )2 1 5 0
可以治愈的。
1临 床 资 料 期 诊 断 为 AB0溶 血 后 母 即 开 始 服 用 茵 陈 汤 ,出 生 后 血 清 学 确 诊 1 J 本 组 病 例 均 发 生 于 母 亲 为 O型 血 型 ,患 儿 为 A型 或 B 开 始 综 合 治 疗 , 些 患 儿 的 临 床 症 状 相 对 那 些 孕 期 没 有 服 药 的 要 . 这 型 , 中 A型 血 型 2 例 ,B型 血 型 l 例 {男 l 例 ,女 2 例 l 其 2 8 7 3 轻 很 多 , 胆 红 素 最 高 在 】 ~ 1mg d 之 问 , 疗 总 时 问控 制 在 血 5 6 /l 光 母 孕 期 服 用 茵 陈 汤 药 的 是 4 例 ;剖 宫 产 1 例 ,顺 产 3 例 ;第 4 小 时 以 内 ,住 院 时 问 平 均 在 4 天 。 0 O 8 ~5 胎 3 例 ;第 二胎 4 例 ;体 重 介 于 2 0 g~4 0 g之 间 l2 小 6 00 20 4 2 2 生 后 早 期 的 监 测 胆 红 素 的 重 要 性 本 样 本 全 为 在 我 院 . 时 即 进 行 光 疗 治 疗 的 是 3 例 ; 8 时 内 4 个 病 例 即 全 部 确 诊 。 出生 的 新 生 儿 , 们 采 用 经 皮 测 胆 红 素 的 方 法 对 在 我 院 出 生 的 新 0 4小 0 我 12 临 床 表 现 黄 疸 出 现 时 间小 于 2 h的是 2 例 { 于 3 h . 4 8 小 6 生 儿 每 日 J 次 的 黄 疽 监 测 , 于 AB ~2 对 0溶 血 的病 例 能 做 到 4 小 8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分析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分析

第10卷 第5期 2010年2月1671-1815(2010)521219203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Science Technol ogy and EngineeringVol 110 No 15 Feb 12010Ζ2010 Sci 1Tech 1Engng 1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分析潘纪春 庄 远(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解放军临床输血中心,北京100853)摘 要 通过对我院临床确诊的34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回顾,对血清学诊断方法进行分析评价。

确诊为高胆红质血症,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进行血型鉴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 )、血清游离抗体测定试验、新生儿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检测。

结果显示34例ABO HDN 患儿中新生儿红细胞直抗试验阳性率85.29%,血清游离抗体试验76.47%,新生儿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100%。

说明新生儿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是鉴定新生儿溶血病最敏感的一项试验。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血清学 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中图法分类号 R722.18; 文献标志码 B2009年11月5日收到新生儿溶血病(HDN )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是一种被动免疫性疾病[1]。

红细胞血型系统已知共有26个。

几乎每个血型系统都存在引起HDN 的可能性,但其中以ABO 血型不合最常见,约占新生儿溶血病的2/3以上,Rh 血型次之,其他血型系统如D iego 、Kidd和MN 等溶血病罕有报道[2]。

欧美人中Rh 溶血病发病率较高,国内则ABO 溶血病远较Rh 溶血病为多。

其临床表现多为引起胎儿水肿、黄疸、贫血、肝脾大、胆红素脑病。

现就近年来我院临床确诊的34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回顾分析如下。

1 检查对象与方法1.1 检查对象住院患儿以黄疸及进行性黄疸加重为主要症状,临床和实验室确诊为高胆红质血症,新生儿溶血病。

出生时间为(1—6)d 的新生儿,大多数在4d 内。

1.2 方法1.2.1 血型鉴定患儿及其母亲的ABO 和Rh 血型用盐水型单克隆抗体鉴定。

200例新生儿溶血症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00例新生儿溶血症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年第5卷第21期2018Vol.5No.2163200例新生儿溶血症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米兴华,孙美玲,韩 宁,张 宁,杜绍英,刘丽萍(河北省霸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廊坊 065700)【摘要】目的 观察新生儿溶血症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均为新生儿ABO 溶血症患儿,RH 溶血症患儿不在此列。

所有确诊ABO 溶血症患儿采取光照疗法,将患儿置于蓝光光疗箱治疗,同时早期辅以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患儿治疗效果,记录患儿胆红素变化情况。

结果 所有患儿经光疗及早期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后,全部治愈,治愈率100%,胆红素明显下降,与钙剂、抗生素等治疗措施结合在一起,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结论 针对新生儿ABO 溶血症患儿,选择光照疗法同时早期辅以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疗效确切,能够实现对病情的有效抑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症;临床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22.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021.63.02新生儿溶血症诱因为新生儿与母亲血型不相符,在胎儿循环过程中,母体红细胞进入胎儿,母体内有与胎儿红细胞相对的激活补体出现,对胎儿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胎儿红细胞会出现大范围溶血,出现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临床表现,属于新生儿危重症的一种,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夭折[1]。

本文选择 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进行研究,观察新生儿溶血症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ABO 溶血症患儿,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新生儿溶血症诊断标准,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分别112例、88例,所有患儿均存在有不同程度黄疸,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有可比性。

新生儿败血症4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4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40例临床分析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探讨临床诊断方法。

方法对4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7例治愈,2例转院,1例死亡。

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多样。

标签: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

其发生率占活产婴的1‰~10‰[1]。

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资料完整新生儿败血症患儿4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1 200例,有败血症临床症状且血培养阳性患儿40例,占3.3%。

其中男28例,女12例;日龄≤3 d 9例,3~7 d 23 例,≥7 d 8例。

胎龄0.05)。

早发型及迟发型病原菌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但早发型及迟发型败血症发病率有显著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0×109/L,表明有严重感染[7]。

柴莉等[8]研究显示白细胞计数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特异性为93% ,但敏感性仅有14%。

本组所有病例中白细胞无一例20×109/L者仅35%,说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外周血象无法完全表现感染迹象。

故对于外周血象正常的患儿,不能一概而论地排除感染,对高度怀疑败血症者均应行血培养检查、反复复查血常规。

国内报道新生儿败血症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其次为肠杆菌科[9]。

我国多年来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多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7]。

本组血培养主要致病菌中各类葡萄球菌共占47.5%,球菌、杆菌差异无显著差异。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广谱、超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耐药菌株增加,院内感染率上升,血液培养中分离出各种微生物种类显著增多,以前认为致病、条件致病或非致病菌的界限现在已不再如此绝对[10]。

虽表皮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已明显增多,血培养送检病例中有42例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经复查及结合临床表现证明39例为假阳性,提示单份培养,其假阴性率高,临床采血时应严格按照采血要求,不同部位取多份血送检有助于提高阳性率。

婴儿溶血病诊疗研究-内科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婴儿溶血病诊疗研究-内科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婴儿溶血病诊疗研究-内科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新生儿溶血病(HDN),同义词为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体产生与胎儿红细胞(RBC)血型抗原相应的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作用于胎儿(新生儿),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

ABO、Rh或其他血型系统不合(MN、Kell、Kidd、Duffy等)均可引起HDN,以ABO血型不合HDN居多。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严重者可有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甚至。

1临床表现ABO-HDN第一胎即可发病,Rh-HDN第一胎可不发病,以后妊娠发病,多严重。

所谓HDN三联征:即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可于2~5d引发胆红素脑病。

早期表现贫血,厌食、不安、肌张力减退、吸吮反射减弱,拥抱反射消失、四肢舞动、呼吸暂停;重则高热、尖叫、呼吸困难、心动过速、肌痉挛、惊厥或角弓反张。

肝脾肿大程度不一,有胎儿水肿者尤为明显。

贫血于出生后逐渐加重,重者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

可有淤点淤斑甚至肺出血或脑出血。

母血中同种高效价抗体IgG在婴儿血中存在可长达数月,期间均可发生溶血,使HDN有早发和迟发两类,发生机制不尽相同。

早发在出生后7d内为抗体依赖性RBC破坏,胆红素升高,网织红细胞(Ret)正常或增高。

迟发在出生2周后发生。

一种为迟发再生低下性贫血,由于抗体破坏红系前体细胞、Ret和RBC,骨髓造血受宫内输血(IUT)和出生后输血而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输入RBC寿命缩短以及生长中婴儿血容量扩增所引起,胆红素不增高,Ret减少或缺乏;另一种为迟发性溶血病,为抗体依赖性RBC溶血,输入的RBC寿命缩短,生长中婴儿血容量扩增,血红蛋白(Hb)自然下降的贫血,胆红素常增高,Ret正常或增高。

宫内胎儿发生HDN可致流产、死胎。

胎儿HDN溶血后生成的胆红素可迅速被母亲肝脏代谢结合,出生时可无黄疸,新生儿期溶血继续进行,由于肝代谢胆红素功能不足致高胆红素血症和黄疸。

新生儿ABO溶血病82例临床诊治分析

新生儿ABO溶血病82例临床诊治分析

新生儿ABO溶血病82例临床诊治分析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治疗意义。

方法在常规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基础上根据是否应用丙种球蛋白及应用丙种球蛋白的时机将选取对象分为三组,A组未应用丙种球蛋白,B组出生24h后应用丙种球蛋白,C组为出生后24h内应用丙种球蛋白。

监测治疗48h前后三组患儿血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值,并记录每组黄疸消退时间。

结果A组和其他两组相比,血清胆红素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值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和C组相比,血清胆红素差值、血红蛋白差值和黄疸消退时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大剂量丙球治疗新生儿溶血病能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消除黄疸,纠正贫血;且越早给予(生后24h内),疗效越好。

标签:新生儿ABO溶血病;丙种球蛋白新生儿ABO溶血病是由于孕母所产生的抗A或抗B免疫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胎儿红细胞大量溶解、破坏,从而出现一系列溶血性贫血、黄疸以及水肿等其它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是我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

其临床表现尤以黄疸多见,特点表现为出现早,加重快,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重者导致死亡[2]。

本文通过对8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不同时间应用丙种球蛋白的疗效观察,探讨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ABO 溶血病中的治疗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住的82例新生儿ABO 溶血病的患儿,均为足月新生儿,其诊断符合第4版实用新生儿科学新生儿ABO 溶血病诊断标准[3],其中男46例,女36例,其母血型均为O型。

婴儿A型49例,B型33例,并排除TORCH感染、乙肝、败血症、足月小样儿、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引起黄疸的其他原因。

1.2方法根据是否应用丙种球蛋白及应用丙种球蛋白的时机选择将实验对象分为三组,A组患儿未应用丙种球蛋白,B组为出生24h后应用丙种球蛋白,C组为出生后24h内应用丙种球蛋白。

早产儿40例临床分析

早产儿40例临床分析

早产儿4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常见治疗措施。

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4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0例患儿经治疗36例痊愈出院,治愈率达90%。

结论重视监护、保暖,同时呼吸支持、预防感染、出血,治疗黄疸是治疗早产儿成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早产儿;临床分析【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mon treatments of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0 cases of premature infants accepted in paediatric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02 to December 2007 were reviewed. Results Among the 40 patients, 36 recovered and were discharged. The cure rate was 90%. Conclusion Intensive care and warming, respiratory support, prevention of infation, bleeding and jaundice treatment ar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reating premature infants.【Key words】 premature infants; clinical analysis早产儿是指孕28~37周出生的新生儿,出生体重<2 500 g.特别是胎龄<33周的早产儿,各系统发育更不成熟,生存机能极低,易并发肺透明膜病、败血症、硬肿症、病理性黄疸、肺出血、呼吸暂停等,且死亡率极高。

现将我院儿科2002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4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4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4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没有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的情况下如何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如何避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方法我们有目的性进行孕期干预提前结束妊娠,生后早治疗。

治疗包括光疗,静脉使用能量激素碱化血液抗生素预防感染,口服鲁米那片、维生素B2等。

结论运用综合疗法在没有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的情况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特别是轻至中度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1 临床资料1.1 本组病例均发生于母亲为O型血型,患儿为A型或B型,其中A型血型22 例,B型血型18 例;男17 例,女23例;母孕期服用茵陈汤药的是4 例;剖宫产10 例;顺产30 例;第一胎36 例;第二胎4 例;体重介于2000g~4200g之间;24小时即进行光疗治疗的是30 例;48小时内40个病例即全部确诊。

1.2 临床表现黄疸出现时间小于24h的是28例;小于36h的是12例;此样本均在48小时内明确诊断并开始治疗。

临床分型均为轻型者,表现为精神食欲好,全身皮肤轻中度黄染,无或伴有轻度贫血。

1.3 实验室检查血胆红素介于14mg~20mg/dl,血红蛋白介于138g~194g/l之间,血溶血三项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为37 例,游离抗体阳性30 例,释放抗体阳性40例,这里以释放抗体的阳性率最高。

1.4 治疗与转归此样本无一例使用白蛋白及丙种球蛋白,无血换病例。

治疗措施:(1)孕期诊断ABO溶血病,母口服茵陈汤。

(2)产前、产时、产后应尽量减少高危因素的发生。

(3)生后对确诊病及时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光疗、静脉使用能量激素碱性液。

(4)口服肝酶诱导剂鲁米那、维生素B2等。

2 讨论2.1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早期干预特别是孕期能明显减轻出生后患儿的临床症状。

这些患儿中在孕期诊断为ABO溶血后母即开始服用茵陈汤,出生后血清学确诊开始综合治疗,这些患儿的临床症状相对那些孕期没有服药的要轻很多,血胆红素最高在15~16mg/dl之间,光疗总时间控制在 48小时以内,住院时间平均在4~5天。

新生儿败血症40例患儿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40例患儿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40例患儿的临床分析【摘要】通过对新生儿败血症是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症状等的分析,提示我们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要对新生儿败血症予以高度重视,临床上要做到早观察、早诊断、早治疗,为最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而努力。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病因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最终引起新生儿全身性感染,严重者导致新生儿死亡的疾病。

本文通过对4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症状等的分析,提醒我们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新生儿败血症,临床上要多观察,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积极对症处理,进一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1临床资料与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做为观察对象,其中的新生儿包括自然分娩的新生儿以及行剖宫产手术出生的新生儿,40例患儿中,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足月儿10例,过期产儿4例,早产儿26例,另外除外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以及自动放弃治疗的新生儿。

首先谈谈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临床上根据其发病的时间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

早发型:常在出生后7天内起病,与围生因素有关,常由母亲垂直传播引起。

晚发型:出生7天后起病,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由水平传播引起,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常伴有脐炎、肺炎或者脑膜炎的局灶性感染,早期症状及体征常常不典型,一般表现为反应差、嗜睡、发热或者体温不升、不吃、不动,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要高度怀疑败血症:黄疸迅速加重,或者退而复现,肝脾肿大,出血倾向:皮肤黏膜瘀点及瘀斑,针眼处渗血不止,消化道出血或者是肺出血等等,有的患儿表现为面色苍灰,皮肤像大理石样的花纹,血压下降,尿少或者无尿,有的伴有皮肤硬肿、呕吐、腹胀以及中毒性肠麻痹,还可以出现呼吸窘迫或者暂停以及青紫,可以合并出现肺炎或者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根据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所选择的患儿都是明确诊断的病例,其中日龄0-3天3例,3-7天7例,7-10天4例,10-14天8例,14-20天5例,20-25天7例,25-30天6例,胎龄在30-37周的有18例,胎龄在30周以下的的有8例,孕周〉37周10例,孕周>42周4例,其中单胎妊娠34例,双胎妊娠6例,体重〈1000kg有8例,体重=1000kg有6例,体重〉1000kg有18例,体重〉2000kg有6例,体重〉3000kg有2例,最小的体重800g,其中顺产的有23例,剖宫产的有17例,并发症有新生儿肺炎的有19例,新生儿脐炎的有12例,新生儿脓疱疹的有5例,新生儿肠炎的有4例,其中羊水污染的有13例。

新生儿ABO溶血病5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ABO溶血病5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ABO溶血病52例临床分析ABO血型不合的溶血病是新生儿早期最常见的溶血性疾病[1],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体的IgG抗-A或抗-B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所引起,可引起新生儿贫血、水肿及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的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

所以对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应重点监护,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现对我院自2008.3-2011.3收治的经母子血型血清学检查并确诊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一般资料52例患儿均来自我院新生儿科。

男28例(53.8%),女24例(46.2%);均足月生产;入院时日龄在9h-10d;第一胎(胎次包含母亲流产次数在内)22例(42.3%),第二胎16例(30.8%),第三胎及以上14例(26.9%);A型血患儿30例(57.7),B型血22例(42.3%);所有母亲均O型,母子均Rh(D)阳性。

2.临床表现5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巩膜、面部及躯干部皮肤黄染,黄疸出现时间12h内5例(9.6%),13-24h15例(28.8%),25-48h20例(38.5%),49-72h12例(23.1%);贫血程度不一,血红蛋白<145g/l21例(40.4%),其余31例均在145g/l以上。

无一例肝脾肿大及水肿。

血清胆红素12.9mg/dl以上18例(34.6%),其余均在足月新生儿正常生理性黄疸范围内。

黄疸消退时间在3天-5天。

3.诊断标准符合第三版《实用新生儿学》[2]即可确诊:①母婴血型不合②作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及游离抗体试验,其中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或)抗体释放试验阳性即可确诊。

4.实验室血清学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12例(23.1%),游离抗体试验及抗体释放试验均阳性达100%.胆红素均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5.治疗与效果52例疑ABO溶血病病例经确诊后根据患儿情况,行以下选择性治疗:①加强护理,适时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②加强母乳喂养,给予茵栀黄口服;③对有感染的抗感染处理;④静脉补液(如碳酸氢钠),促进胆红素代谢;⑤蓝光照射,注意补液;⑥及时三大常规及肝功检查;⑦必要的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1g/kg1-2次);⑧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5mg/kg.d分2-3次口服)等。

36例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分析

36例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分析

36例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分析李鹏程【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new-born baby patients with hemolytic disease.Methods Analyzing clinical treatment data selected from 36 cases of new-born baby patients with hemolytic disease who a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October 2014. ResultsWhen the baby patients came to hospital,the amount of serum total bilirubin reaches to (300.9±60.5)μmol/L,after being treated,the amount of serum total bilirubin is reduced to (135.8±56.8)μmol/L, t he treatment achieves desirable effect.Conclusion Reducing the amount of serum total bilirubin to prevent from the kernicterus.%目的:了解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6例新生溶血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入院时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值分别为(300.9±60.5)μmol/L,经治疗血清总胆红素为(135.8±56.8)μmol/L,治疗效果显著(P<0.05)。

结论降低胆红素,防止核黄疸的发生。

新生儿溶血病病例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病例讨论
换血:通过换血疗法,去除体内致敏的红细 胞和抗体,减轻溶血症状
药物治疗:使用抗溶血药物,如免疫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等,以减轻溶血症状
预防感染: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减少溶血症状的加重
输血治疗
01
输血原则: 根据病情选 择合适的输 血方案
02
输血方式: 静脉输血、 动脉输血、 骨髓输血等
03
输血量:根 据病情和患 者情况确定 输血量
2
病例分析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病史采集
01
基本信息:姓名、 年龄、性别、出 生日期、出生地
点等
02
家族史:父母、 兄弟姐妹、祖父 母、外祖父母等 亲属的健康状况
03
妊娠史:母亲怀 孕期间的健康状 况、产检情况、
分娩方式等
04
输血反应: 注意观察输 血反应,及 时处理
光疗
1
原理:利用紫外 线照射,使新生 儿体内的胆红素 分解为水溶性物 质,从而降低胆 红素水平
2
适应症:适用于 新生儿溶血病、 黄疸等疾病
3
方法:将新生儿 置于光疗箱中, 进行紫外线照射
4
注意事项:光疗 过程中,要注意 新生儿的皮肤保 护,防止紫外线 灼伤皮肤
新生儿溶血病病例讨论
演讲人
目录
01
02
新生儿溶血病 概述
病例分析
03
治疗方案
04
预后及预防
新生儿溶血
1
病概述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病因及分类
病因: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 不合,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的

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治及转归分析

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治及转归分析

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治及转归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好、简单、价廉的方法和措施,从而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方法回顾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86例,分日龄≤3 d 和日龄>3d两组,从黄疸出现和消退时间、黄疸和贫血程度、是否需要换血、应用丙种球蛋白与否及住院时间、光疗次数等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本病日龄3d以内即开始治疗47例,3d以上才治疗39例,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下降、Hb的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日龄≤3d组换血0例,丙种球蛋白应用概率和光疗次数减少,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住院时间(7.3±2.1)d,较日龄>3d组缩短。

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日龄≤3d)即可诊断,早期光疗可减少换血和IVIG输注。

【关键词】ABO 溶血病;诊治;早期;新生儿新生儿ABO溶血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一种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胎儿接受了母体同族免疫抗体而引起的[1]。

母体在异种抗原的刺激下,产生了针对该抗原的免疫抗体,进而经由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并且因为胎儿对抗体存在免疫敏感性,使得新生儿出现ABO溶血病。

临床研究表明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发病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产生贫血、伴有黄疸、心力衰竭和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病情严重者会造成神经系统损伤、永久性听力障碍等残疾,因此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意义极为重要[2]。

本院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共收治此病86例,通过比较日龄3d以内和日龄3d以上诊治的悬殊结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86例新生儿ABO溶血病中在本院出生64例,门诊收治22例;男39例,女47例;早产儿15例,足月儿53例,过期产18例,胎龄最小者30周;出生体重<1500g8例,~2500g12例,~4000g49例,>4000g17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 文献
[ 1 ] 陈小玲 , 黄水莲. 多囊卵巢综合征 的研究进 展 [ J ] . 中 国 误 诊 学 杂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2 9 )
4 0例 新 生 儿 溶 血 病 的 临床 诊 治 观 察
高 宗 元
( 光 山 县 人 民医 院 儿 科 河 南 信阳 4 6 5 4 5 0 )
5 41 . 5 4 4.
果表明, 克 罗米 芬 与二 甲双 胍 联 合 治 疗 多囊 卵 巢综 合 征 的 临床有 效 率高 , 安 全性 好 。
综 上所 述 , 应 用克 罗 米 芬 与 二 甲双 胍 联 合 治疗 多
囊 卵巢 综 合征 的 临床效 果好 , 值 得推 广使 用 。
疗 多囊 卵 巢综合 征 可能 会得 到较 好 的效 果 。本研 究结
志, 2 0 0 9 , 1 5 ( 7 ) : 3 4 5 9 .
[ 2 ] 翟军 , 阮祥燕. 二 甲双 胍 治 疗 多 囊 卵 巢 综 合 征 有 效 性 相 关 因 素 的
探讨[ J ] . 实用 妇 产 科 杂 志 , 2 0 0 9 , 2 3 ( 2 ) : 1 9 7 . [ 3] 陈咏健 , 李美芝 , 王颖 , 等. 多 囊 卵 巢 综 合 征 临 床 内 分 泌 代 谢 对 子
程 度一 致 。①对 于 大 多 数 的 A B O溶血 病 患儿 除表 现 为 黄疸 外 , 多没有 其 他 异 常 的表 现 。对 于 此类 溶 血 病素 以
的溶血 类 型为 A B O溶血 , 其 次为 R h型 溶 血 。 它 的发

大, 胎儿 以及胎 盘也 会 出现 不 同 程度 的水 肿 。③ 胆
红 素脑 病是 新生 儿 溶 血病 最 严 重 的并 发症 , 多 在 出生 后 5 d左 右 出现症 状 , 刚开始 患儿 常表 现为 嗜 睡 , 反应 差, 肌 张力 降低 , 持续 1 2— 2 4 h , 随后 患 儿 出现抽搐 、 发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2 2 . 1 8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4 3 7 X 2 0 1 3 . 0 5 . 0 5 5
新 生儿 溶 血病 是指 由于母 亲与子 女 的血 型不 合 而
导 致 的免疫 性溶 血 , 在 人 类 众 多 的血 型 系 统 中 最 常见
例新生儿 为 A B O溶 血 病 患 儿 , 有 6例 新 生 儿 属 于 R h溶 血 病 。 结 果 : 4 0例 溶 血 病 患 儿 中 有 3 8例 均 痊 愈 出 院, 有 2例 患 儿 并 发 胆 红 素 脑 病 。 结 论 :对 于 新 生 儿 溶 血 病 早 期 诊 断 及 预 防治 疗 可 以 明显 提 高 溶 血 病 的预 后 及 降低 溶 血 病 的 发 生 率 。 关键 词 : 新 生 儿 ;溶 血 病 ;临 床 诊 断 ;治 疗
河 南 医学 研 究 2 0 1 3年 1 0月 第 2 2卷第 5期
HE NA N MED I C AL RE S E ARC H O c t 2 0 1 3 ,V o 1 . 2 2,N o . 5
素 。克 罗米 芬能 够 与雌 激 素 竞 争 受 体 , 使 雌 激 素 的 反 馈作 用 彻底 被解 除 , 对 内源 性 促 性 腺 激 素 释 放 激 素 仅释放 过程 产 生 刺 激作 用 , 对 脑 垂 体分 泌 卵 泡 刺 激 素 和黄体 生 成素 具有 积 极 的 促 进 效果 , 可 以诱 发 机 体 在 短 时 间 内排 卵 。应 用 克 罗 米 芬 与 二 甲 双 胍 联 合 治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新 生 儿 溶 血 病 的 临床 诊 断 和 治 疗 措 施 , 从 而 总 结 出有 效 的预 防 及 治 疗 措 施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光 山县 人 民 医 院 2 0 1 1 年 2月 至 2 0 1 3年 1 月 期间 收治 的 4 O例 新 生 儿 溶 血 病 的 临 床 资 料 , 其 中有 3 4
贫血 , 对 于 重型 的 R h型溶 血 会 伴 有严 重 的贫 血 、 胎儿
心 力衰 竭 , R h溶 血 病 患 儿 也 会 有 不 同 程 度 的肝 脾 肿
1 临 床 资 料
1 . 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4 0例 患 儿 中男 性 2 7例 , 女 性
1 3例 ; 年 龄 为 3~ 4 8 h , 平 均为 2 8 h ; 有 2 9例 患 儿 为第
病 机制 是 由于父 亲 具有 而母 亲不 具有 的显性 胎儿 红 细
未结 合 型为 主。② 对 于 R h型溶 血 病 患 儿 , 多 在 出生
后 2 4 h内 出现 黄疸 , 此 外该 类患 儿 也会 有 不 同程 度 的
胞 血 型抗 原进 入母 体 后 产 生 血 型 抗 体 , 当其 进 入 胎 儿 血 循环 后 与红 细胞 相 应 抗 原 结 合 形 成致 敏 红 细胞 , 其 被 单核 吞 噬细 胞 系统破 坏 , 引起 溶血 的发生 … 。
宫内膜病 变 的影 响 [ J ] .中 国 实 用 妇 科 与 产 科 杂 志 , 2 0 1 0, 1 6
( 9 ) : 5 3 6 .
[ 4] 邢 福祺 , 孔令 红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 断[ J ] . 中 国 实 用 妇 科 与 产
科 杂志 , 2 0 0 9 , 1 8 ( 1 1 ) : 6 5 0 . [ 5 ] 郑建淮 , 曹缵 孙 , 任娟 . 罗格 列 酮 和 二 甲双 胍 治 疗 多 囊 卵 巢 综 合 征 患者 的 I 临床 疗 效 比较 [ J ] . 实 用妇产科 杂志, 2 0 0 5, 2 1( 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