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创新型学生的基本素养

合集下载

数学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创新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十分重要,为此,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而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首先,数学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应该采用创设性教学法,把学生当作真正的科学家,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使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力求解决问题。

其次,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联想思维的发展。

从基本的联想思维到抽象的推理思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这些角度正是创新思维的形成所必须的组成部分。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转换到实际的现象中去,以做家庭作业、做科技实践、完成科研项目、参与文化活动等形式,联系实际,积极参与,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最后,数学教学还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扎根行业,用团队的方式共同探究、解决问题,促进团队合作,让他们合作中相互认可,互相帮助,受益良多。

总之,通过深入研究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应当从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联想思维发展,强化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这几个方面来实现。

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再加以综合施展,才能真正培养出积极向上的现代人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分析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分析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分析一、培养目标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对问题的独特的、富有想象力的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

具体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事物有多角度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方法的能力,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

3.批判性思维。

学生应该具有对事物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盲目接受事实和结论,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思考,对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为了达到这些培养目标,需要采取有效的培养策略和实施途径。

二、培养策略1.注重数学启发式教学。

数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通过以上培养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实施途径1.借鉴国外数学教育理念。

在国外的一些先进国家,数学教育已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他们倡导数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和教师可以借鉴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摘要: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将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而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其抽象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使其成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正因如此,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素质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深入,为了培养出更适合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广大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导,还通常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是创新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开设的主要课程,其内容抽象、复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其能够独立地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新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过程。

一、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当使其具备创新性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足以说明“提问”的重要性。

而提出问题的过程,便是进行质疑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会遇到许多疑问,而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鼓励学生去进行思考,进行质疑,并在存在疑问的状态之下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

而要想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教师就应当对学生表现出足够的信任和尊重,树立起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能够独立进行思考,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出问题的答案。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要教师完全放手不管,而是应当将自己课堂“掌控者”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启发、点拨、设疑和解惑,从而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1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知识,要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只有在“为什么”的情景中思维才开始起动,在“怎么办”的情景中思维才开始深入。

教学中要努力做到:1.1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是保证人们探索未知世界归隐秘的动力。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则马上会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望。

如教长方体体积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8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拿出来,然后对学生说:“不管你们摆成什么样的长方体,我不用量也不用算,就能知道你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听这么一说,学生感到惊奇,并急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争先恐后地走向讲台摆起来。

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个个兴趣盎然,摆出了一个个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既使学生加深了对体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它产生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

在学生学习新课时,要创设一种问题的情境,设置一些问题的悬念。

这些问题能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教学“3的倍数”前,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吗?学生因为刚学过2、5的倍数的特征,就回答:个位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教师写出13、36、39、143等,再问:这些个位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吗?显然有的能,有的不能。

学生感到老方法不灵了。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质疑的做法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了他们的思维的参与。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2)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2)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2)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第一,数学创新观念较之数学创新欲望、数学创新情感,更趋于稳定、持久。

它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就会稳定、持久地影响创造者自身,是一种稳定的、积极的创新心理倾向,它使数学创新内化为创造者的一种需要,形成惯性,形成自然。

可以说,数学创新观念的确立,标志着数学创新意识的形成。

但数学创新观念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是在数学教育的影响下,长期积累,长期渗透,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

第二,创设主动参与的环境。

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得到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

要实现这一点,老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尽量给同学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三,数学课堂练习的合理安排。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如果能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起学生兴趣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欲望。

如在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我设计了游戏“拿乒乓球”。

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组派一个人参加,根据老师列出的算式要求拿乒乓球,看谁拿得又准又快。

这样,把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争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体验新知。

总之,在数学素质教学中,应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数学教学的规律,针对当前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各个方面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应成为数学教学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

浅谈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能力逐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能力。

而数学作为科学精神最为浓厚的一门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显得异常重要。

本文将从培养数学创新意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拓展数学思维广度等几个方面来浅谈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数学创新意识作为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基石,培养数学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思维方式。

首先,课程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开设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数学建模等,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教学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发现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

此外,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参加学术讨论和竞赛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推理思维等。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应提供一些适宜的数学问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引导和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和推理过程。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数学俱乐部和学术讲座等活动,提供一个交流和讨论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拓展数学思维广度除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之外,拓展数学思维广度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培养广泛的学科兴趣,扩大自身的知识面。

一方面,学校教育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例如,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实例和案例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了解。

在数学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素质

在数学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素质

在数学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素质武清区南蔡村镇北蔡村初级中学许广青在数学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素质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因此,数学素质教育可以涵盖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目标的创新教学活动。

数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要在教学中逐步实现由“升学谋职”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实现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的转变,实现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的转变。

第二方面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教学过程必须通过对现行以书本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以及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逐步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加快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第三方面是教学要着重对学生的潜能和智力进行开发,根据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加强直观教学和操作训练,促使学生思维由感性向理性转化,强化和提高学生主动认知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呢?现浅谈如下:一、实施层次化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

所谓层次化教学,一是课堂上尽量增加学生的活动时空—课本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指正,充分发挥教科书的资源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全体,分层推进,根据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参与程度和学习障碍等,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展个性。

比如教学“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时课堂上可以先组织学生自学教学内容,阅读教材,并引导他们回忆小学所学过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与运算,弄清楚为什么要“通分”,同时思考“通分”的依据是什么?通分后又如何运算?接着引导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对如何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进行讨论,进而归纳得出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运算法则。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摘要]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的基本因素。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人的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

也就是说,创新与实践,可以使人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创新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塑造,使学生获得生命的全部意义。

正如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素质人才的摇篮。

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关键词] 培养素质创新能力前言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信息化社会里,知识与资料,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快捷的获得,因此,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同时知识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状况的基本因素。

一、创设情景培养创新素质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素质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例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我通过问题创设宽松的情景:“同学们喜欢小鸟吗?”(喜欢)请看:“教室里有没有小鸟呢?”(学生有点失望地说:没有)我把握时机地说:“教室里没有小鸟,没关系,老师把小鸟画下来,让同学们欣赏欣赏。

”这时学生的兴趣立刻来了,都焦急地等待着“小鸟”的出现,紧接着我把画有“在树上有6只小鸟”的图和“又飞来3只小鸟”的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欣赏。

在他们心情愉悦之际,我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观察图画,并用三句话表示这幅图画的意思。

由于老师注意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数学前沿今天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更藏卓玛(青海省刚察县寄宿制民族初级中学 青海 刚察 812300)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1)05-0135-01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

在新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适应形势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像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具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

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直线与平面的垂直》这节课时,教师创设以下的教学情境:植树节栽树如何判断树与地面垂直?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随之萌发,如何定义线面垂直,如何判定线面垂直等这一课时的重点内容也就在轻松和谐的情境之中完成了。

2.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至关重要。

数学创新能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本文将从核心素养、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数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数学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数学思维的基础,可以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探究和数学实践等方式进行培养。

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等方式进行培养。

创造能力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创造力的基础,可以通过开展数学创意活动、设计数学游戏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等方式进行培养。

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是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基础,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学习和展示课堂等方式进行培养。

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包括数学思维训练、问题解决训练、创新实践和创新活动等。

数学思维训练是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和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推理能力。

问题解决训练是通过提供有趣和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运用多种解题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

创新实践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组织学生开展数学科学实验、数学模拟和数学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创新活动是通过开展数学创意活动和设计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数字创意设计和数学展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作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作者:***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1年第06期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学科,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激发求异思维创新型人才的第一个表现为:喜欢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标新立异,积极努力探索未知问题,它反映了思维的深度及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把握程度,是鉴别一个人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例如,在分数除以分数的教学中,抛出题目:÷=?“这道题应该怎样做?”很多学生能够主动用以前所学的“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解决这一新问题。

但班里总会有几个学生会这样解答:÷==。

我问:“为何这样计算?”一个学生说:“分数乘法就是这样计算的。

”我提升问题难度问:“那么算式‘÷’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吗?”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可以,÷=÷==。

”我再次引导问:“你为什么把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时乘6呢?”“因为分子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6。

”我引导学生探索这是不是普遍规律,经过探索,学生们发现这的确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但是这个方法相比较“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更复杂。

在这节课上,我不断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不断探索新的发现,这样的一个过程,使学生们体会到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的快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求异、独立的个性,有利于成长为创新人才。

2.开展合作学习创新型人才的第二个表现为:具有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对人、对事不存偏见,宽容大度,能接受自己的一切,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它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给学生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并学会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

例如,在教学“统计表”时,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有的量身高、有的作记录、有的看刻度、有的检查错误……通过小组一起工作,使他们感到了相互的依赖:目标相互依赖,都为了同一个统计表的完成;角色的相互依赖,都要轮流去量身高,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组员间有角色的互换;资料的相互依赖,都要用到同一份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身份的相互依赖,教师评选时提该组组名,让他们更有集体观念;奖励的相互依赖,当教师表扬小组时,全组的每一个成员,都为之高兴。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数学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的数学教育至关重要。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更需要培养自主思考、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而这些都是依托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育的培养的。

一、核心素养与数学创新能力数学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独立、开拓、创新的思维和能力。

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核心素养恰恰为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要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数学学习者,首先需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和总结,并最终形成结论。

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解决问题的学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数学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尝试解决问题,并进行总结。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将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当今社会,合作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是培养数学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数学创新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更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总结和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解读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与探索精神

数学核心素养解读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与探索精神

数学核心素养解读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与探索精神数学是一门引人入胜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与探索精神。

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解读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探讨数学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与探索精神。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内涵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基本素养,它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方法应用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创新能力等几方面。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分析的能力;数学方法应用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创新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提出独特的数学观点和解决方法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1.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培养数学创新精神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讲解有趣的数学知识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教师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和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创新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创新思维和探索实践。

教师应该积极创造课堂学习氛围,引入启发式教学、研究型学习等教学模式,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教具,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精神1. 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探索精神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数学研究,引导学生选择并深入研究感兴趣的数学问题,通过实际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和创造性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而言,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和核心素养。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数学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并通过创造性思维、观察问题的多个角度、提出新的解决方法等方式,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模式,通过提问、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分数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平时购物和烹饪等实际活动,感受和运用分数的实际意义,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数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特殊的图形,然后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发现图形之间的规律和属性。

4. 提供多样的解决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寻找多样的解决方法,并积极引导他们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之处。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拓宽他们的数学思路。

例如,在计算两个数的和时,除了传统的竖式计算法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拆解数和重新组合的方法等。

二、培养核心素养除了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素养,它包括数学思维素养、数学方法素养和数学情感素养。

1. 数学思维素养数学思维素养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教育过程中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能够提供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创新能力是培养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之一。

下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第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思考、探索和创新。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趣味的数学问题、游戏和谜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并有机会发现和创造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创新的动力源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他们数学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倡导多元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数学创新要求学生具备多元思维,即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多元思维,比如通过分析问题的特点、利用图表、模型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并尊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

第四,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学习环境和资源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数学实验、观察、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学校还应提供丰富的数学资源,如阅读材料、电子设备、图书馆资源等,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五,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交流和合作。

数学创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创新时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通过讨论、分享和合作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促进数学创新能力的发展。

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持续的过程,既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也需要学生个体的努力与自主学习。

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多元思维,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以及鼓励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剖析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剖析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剖析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它不仅包括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态度和数学方法。

具体来说,数学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学知识。

这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包括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数学技能。

这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需要具备的解题和计算能力,包括数学运算、推理证明和问题求解能力。

3. 数学思维。

包括数学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4. 数学态度。

这是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兴趣,良好的数学态度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

5. 数学方法。

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方法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1. 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

数学是一门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学科,只有打好了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进阶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强化,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扎实的掌握。

2. 强化数学技能的训练。

数学技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功,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必须注重数学技能的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来强化学生的数学技能,让他们在解题和计算中游刃有余。

3. 培养数学思维的能力。

数学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塑造良好的数学态度。

良好的数学态度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塑造良好的数学态度。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措施1. 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数学是一门需要创新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学科,尤其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创造出更加有趣、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和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创新思维是指学生通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材,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其次,创新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善于发问,并引导他们通过多种途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创新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引导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并鼓励他们尝试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具备的基础素质和能力,包括数理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核心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自己的数理逻辑能力,通过解题和推理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

其次,核心素养能够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几何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根据图形的描述和展示来进行思考和解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提高他们的几何学习成绩。

最后,核心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创造思维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运用进行变换、扩展和创新的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数学创新型学生的基本素养
作者:刘连忠
来源:《学周刊·A》2013年第05期
数学高考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为主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而数学素养是指长期从事数学活动所形成的科学思维或行为素质。

一、对研究数学具有浓厚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同以往的旧教材相比,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在内容选排上与现实较接近。

认真思考,主动发言,那么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更浓,学生就一定会更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二、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自觉性。

所谓自觉性,就是对所从事的任务有足够的认识和很大的干劲,能毫不勉强、积极愉快地去完成。

要想提高自觉性,必须树立永不自满的思想。

而善于不断总结经验又是增强自觉性、克服盲目性的重要途径。

2.加强计划性。

制定合理的计划,一切活动都按照计划行事,就容易做到自动与自觉。

在有计划的学习方面,一位学生的经验是很好的。

他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四点:(1)在每天早晨上学的路上,就考虑如何利用早自习,复习什么,预习什么。

到学校后,就有条不紊地按计划执行。

(2)上午上完课,就考虑下午的自习如何支配。

多少分钟复习,多少分钟做作业,都计划周到。

对自己感觉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者老师提示的重点内容就多用点儿时间;反之,可少花点儿工夫。

(3)利用晚上的时间做作业,或阅读一些课外书,或者复习功课。

(4)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在脑子里先回忆一下昨天晚上复习过的功课,如果某个地方还有问题,就马上打开书本看一看,并解决这个问题。

总之,学习习惯上要做到“两先两后一总结”,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

课前做好预习,听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握重点,利于突破难点;课后要全面复习,把书本知识“消化”成自己的知识,才能扎实不忘,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三、具有正确地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数学的一般方法。

它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使用的常规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等,也包括在解决某些具体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如代入法、比较法、割补法、构造法、解析法等。

第二层次是思维方法。

它主要是指逻辑学的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观察法、试
验法、特殊化方法等等。

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数学内容,而且具有一般性,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起作用,在高考中经常考查。

第三层次是数学思想的通法。

它主要包括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建模思想等。

数学思想方法是高考考查的核心。

学生在学习上要注重掌握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四、具有应用数学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能不能将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是检查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体现。

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而数学教学是通过教材的概念、定理、公理、公式以及相关的例题、习题的分析、推理运算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这只是低层次要求,还没有真正形成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这时候,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深入研究例题和习题的内在功能,不断寻找知识的生长点和各部分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如可以改变(部分)题设,寻找其可能成立的所有必要条件(结论开放);或者改变结论后寻找成立的充分的条件(题设开放);或者一题多解(解法开放)等等,以提高自己应用数学的能力,培养不断创新的意识。

总之,学好数学就要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潜能。

(责编张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