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参考 提高复种指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_李琳凤
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
保障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
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
为了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我国加大
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抗灾能力,保障粮食供应。
其次,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我国加大对
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
另外,加强农业生产管理。
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管理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我国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再者,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我国加
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
最后,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粮食储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我国加强粮
食储备体系建设,提高粮食储备能力,确保粮食供应安全。
总之,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共同发力。
我国将继
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
保障粮食安全的五大措施
保障粮食安全的五大措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性工程。
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政府和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五大措施,包括加大农业投入,保障耕地质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增加粮食进口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一、加大农业投入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而加大农业投入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手段。
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增加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改善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健康水平等。
同时,政府对农产品的价格也应当给予适度的支持,保障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利益。
二、保障耕地质量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保障耕地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政府与社会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地土壤质量、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等,保障耕地质量不降低、不减少。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同时,科技人员应当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食品安全科学研究。
四、增加粮食进口在国内粮食供应中,粮食进口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增加粮食进口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优化粮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当积极开展粮食国际贸易合作,做好进口粮食的监管,保障国际贸易中的粮食安全。
五、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动力和保障,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也十分重要。
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支持农业科技研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大事,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为了实现中国的粮食自给自足,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措施,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大国三农II——农业科技版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
第一章测试1.德国紧紧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经济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了英国,成为欧洲第二、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A:错B:对答案:A2.从科技角度看,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了由改革开放初期技术设备引进为主向()为主的转变。
A:技术服务B:自主创新C:技术借鉴D:技术入股答案:B3.中国是农业大国,必须彻底改变跟踪式、依附性的农业技术路径,走()科技现代化之路。
A:独立自主B:自立自强C:技术进口D:模仿追踪答案:AB4.2015—2019年中国农业领域发表国际论文数量排名(),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
A:第二;第二B:第二;第一C:第一;第二D:第一;第一答案:D5.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依然突出,难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A:对B:错答案:B6.国家应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切实发挥市场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稳步提高国家财政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增量。
()A:对B:错答案:B7.当前我国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
涉农科技型企业数量少、科技实力差、差异化创新政策不到位。
()A:对B:错答案:A8.我国建立在人多地少、缺水多灾基础上的国家粮食安全必将长期处于紧平衡、高风险、不稳定的态势,追求粮食高产再高产始终是中国永恒的课题。
()A:错B:对答案:A9.新中国70年来农业在化肥农药科学施用技术上,实现了化肥农药从过量施用到现在的零增长、负增长转变。
()A:对B:错答案:A10.科技创新是决定大国兴替的关键因素。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3S” 技术是指()技术的简称。
()A: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 IoT)B: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或GNSS)C: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D: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 RS)答案:BCD2.农业4.0的特点是()等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对粮食安全的保护措施
中国对粮食安全的保护措施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从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粮食安全。
一、保障农民利益农民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农民利益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前提。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扶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民生产积极性。
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土地流转和用地审批等服务,支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种植收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升级。
二、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
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灌溉、排水、田间排水、农田水利等设施的建设标准,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推广高产优质种苗,培养农民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业生产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政府加强对重要农业品种的保护,保护传统农作物品种,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是制约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一个瓶颈。
政府加大对农村公路、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的水平。
政府加强洪涝、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防范和应急救援的能力,确保粮食产量和质量不受灾害影响。
四、建立统一的粮食调控体系建立统一的粮食调控体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政府制定了全国性的粮食收购、储备和销售政策,保障粮食生产和供应。
政府建立了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和省级粮食储备库,确保粮食的储备和供应。
政府对市场价格进行监控,对不合理行为进行调控,维护市场的稳定。
五、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
政府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政府立法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加强土地抵押和流转交易市场的建设,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引言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需求和首要任务,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口需求的大国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些措施及其效果。
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创新农业技术和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抗逆性。
水稻杂交育种我国在水稻杂交育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通过筛选具有高产、抗病、抗虫等优良特性的杂交品种,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并保证粮食供应。
农作物耐逆性改良改良农作物的耐逆性可以提高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科学家们成功培育出了多种抗旱、抗病、抗虫的耐逆作物品种,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有效管理水资源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粮食供应。
提高灌溉效率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我国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水利设施,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灌溉用水量。
加强水资源调配我国地域广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加强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实施水资源调查和动态管理,使水资源得到合理调配,确保农田灌溉用水的供应。
农业投入品管理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但过度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推广绿色农药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对作物安全的农药产品。
我国积极推广绿色农药的研发和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确保作物的质量和安全。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
合理使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结合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求,实现精准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全程冷链运输保障粮食质量和安全需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冷链运输。
全程冷链运输可以有效控制粮食的温度、湿度和流通时间,避免粮食发霉变质和感染病毒。
完善冷链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全程冷链运输需要先建设完善的冷链设施。
我国加大冷库、冷藏车等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冷链运输的覆盖率和运输效率。
保护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
保护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保护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粮食安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些措施。
一、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是保证粮食生产质量和数量的基础。
我国政府积极支持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提高农民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科学水平,不断增加粮食产量和品质。
1. 政府投资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研究政府在财政预算中专门拨出一定比例用于农业科技研究,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优秀科研机构和人才。
2. 推广新型种植技术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向广大农民普及新型种植技术,如优良品种选育、化肥、农药使用方法等,提高单产和质量。
3.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政府在全国各地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向农民展示新型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
二、加强粮食储备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我国政府积极推行粮食储备制度,确保每年有足够的粮食供应。
1. 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政府建立了包括中央和地方两级在内的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确保有足够的粮食供应。
2. 加强对重点区域和时段的储备政府根据不同区域和时段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储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3. 完善储备管理制度政府完善了包括收购、运输、存储、销售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各环节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三、加强农业生产资金支持资金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关键。
我国政府积极推行农业生产资金支持政策,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收入水平。
1. 发放农业生产补贴政府向农民发放农业生产补贴,鼓励他们加强粮食生产。
2. 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政府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为农民提供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
3. 支持粮食流通企业发展政府支持粮食流通企业发展,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和质量。
四、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监管和执法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粮食生产、流通、储备等方面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安全措施
我国粮食安全措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
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国政府在多个层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农业生产、保护土地资源、完善粮食储备和加强粮食进口等方面。
一、加强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我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加强粮食作物品种研发和推广。
我国农科院、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在品种改良和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水稻、小麦等作物的高产新品种的推广。
其次,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推广。
政府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示范户等方式,向农民普及科学种植技术和先进农业管理经验。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如对农业科技创新、设施农业等给予财政补贴等,以激励农民积极参与粮食生产。
二、保护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的命脉。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
首先,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
政府通过加强土地执法、加强土地调查和监测等方式,保护耕地资源。
其次,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政府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质量。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土地流转政策,鼓励土地所有权、经营权、流转权分离,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三、完善粮食储备粮食储备是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政府实行了粮食储备制度。
政府按照“中央储备、地方储备、企业储备”三级管理体系,建立了粮食储备体系。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粮食储备管理和保障措施。
例如,政府加强了粮食储备仓库建设和管理,提高储备粮质量和安全性。
政府还出台了粮食储备政策,对储备粮品种、数量、质量等方面进行细致规划和管理,确保储备粮有效供给。
四、加强粮食进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国之一,但粮食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政府适当增加了粮食进口量,以补充国内供需缺口。
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有什么
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有什么粮食安全是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指标之一。
保障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维护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介绍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农业基础建设包括土地整治、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机化等。
优化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质量,保障粮食供应。
二、推广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科技创新主要表现为种子育种、化肥农药管理、农机装备研发、智能农业等方面。
科技创新能够提高种植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判断和处理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品种,从而保障粮食安全。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农药化肥使用、监管农产品加工,保证粮食品质安全,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四、加强收储体系建设加强粮食收储体系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建立健全的粮食收储体系,可以把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管理好,缓解库存压力,保障粮食供应。
五、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合作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途径。
国际合作包括合作研发农业科技、推广现代化农业体系、扩大粮食进口和出口,加强国际协调等方面。
六、加强品牌建设建立良好的农产品品牌,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
在品牌建设工作中,要加强农产品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品牌认知度。
七、推行可持续农业推行可持续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期之计。
可持续农业不仅能保障粮食安全,还能保护环境,减少生产成本。
可持续农业的核心在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善和升级,推广有机农业,推广生态农业等。
论述增强我国粮食安全的技术途径
论述增强我国粮食安全的技术途径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话题,我国正在寻
求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保障安全可靠的粮食供应,建立完善的粮食政
策体系。
为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有很多。
首先,可以通过不断改进传统种植技术及其它适应性可种植植物
以提高粮食产量及改善品质。
其次,可以采用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增
加水利设施,改善旱作田地蓄水,把减少农业水源浪费转变为可控水位,从而提高粮食生产率。
再次,采取化肥施用技术,可以科学适量
地施用肥料,避免土壤遭到污染。
此外,还可以采取新型的抗旱技术,研发高适应性的新型粮食作物,改善耐旱性,把生产高质量粮食的成
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该加强对农作物种植的科学管理,着力提高农业的综合技术水平,改善耕地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从上述措施来看,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增强中国粮食安全,同时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资源。
粮食安全保障的措施包括
粮食安全保障的措施包括粮食安全是指保障全国人民的口粮供应,保障国家的粮食生产和供应安全。
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确保粮食安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首先,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粮食安全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领域的投入,提供农民们所需要的技术知识、种子、农药以及其他农业设施。
此外,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例如水利工程和灌溉系统的建设,可以促进农田的高效利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方法,减少农业浪费,提高粮食的收获率,也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其次,加强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措施之一。
国家应建设足够大型的冷库和仓库,确保粮食的安全储存。
同时,建立强大的粮食储备体系,确保有足够的储备粮食应对紧急情况和粮食产量不足的时候。
此外,要加强对粮食品质的管控,确保储备粮食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加强粮食质量和安全监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该制定严格的粮食质量安全标准,并加强对粮食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监管。
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监管,确保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要积极应对粮食品质和安全问题,加强粮食加工过程的监管。
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食品进入市场。
第四,加强农民能力和素质培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推广农业科学种植方法和现代农业技术。
通过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从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
最后,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粮食互助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国家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粮食贸易,保持国际市场的稳定供应。
此外,加强粮食互助和合作,确保在面对粮食短缺的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和援助。
综上所述,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的重要任务。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政府应该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粮食储备和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民能力和素质培养,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粮食互助。
保障粮食安全供给的措施
保障粮食安全供给的措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保障粮食安全也一直是国家政策的重点。
为了保障粮食的安全供给,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粮食产量、加强农业管理、促进科技创新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
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粮食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直接手段。
而保证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是加强耕地保护,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粮食生产力和科技含量。
中国相继实施了千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主产区产业转移等措施,加强耕地保护,缓解了耕地压力。
同时,国家推动农民转产,适度规模经营,发掘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提高生产力和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农业管理农业管理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加强农业管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粮食健康生产。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和监测等方面的管理力度,保证规范化、绿色化、标准化生产。
同时,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合作社等模式,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服务质量和效率。
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中国政府加强科技创新投入,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示范,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同时,加强粮食品质安全和质量检测,建立粮食品质追溯体系,保障粮食安全质量。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粮食合作,在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全球粮食安全。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机制,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粮食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同时,中国还对口援助、粮食援助、技术援助等形式,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共同应对世界粮食安全挑战。
结论保障粮食安全是全球各国共同的责任。
中国加强粮食生产和保障措施,保障粮食安全供给。
从加强耕地保护,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等方面提高粮食产量,到加强农业管理,提高生产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再到促进科技创新,建立粮食品质追溯体系等方面,强化保障措施。
国家粮食安全专题测试卷
国家粮食安全专题测试卷一、单选题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
完成下面小题。
1. “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A. 耕地流转费用上涨B. 劳动力成本上升C. 饮食消费结构升级D. 耕地分布不平衡2. 该项土地整治可以( )A. 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B. 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C. 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D. 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
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A.农业区划调整B.农业技术进步C.产业结构优化D.运输条件改善4.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有利于()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B.水热资源高效利用C.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D.降低旱涝灾害风险5.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出发,针对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首先应采取的对策是()A.加大热带和亚热带粮食种植的扶持力度B.提高粮食生产集中区的水资源保障能力C.完善交通运输建设以提高粮食运输效率D.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和机械化水平某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过渡带,东临黄河,下图示意该市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区分布,高质量耕地重心分布区与粮食生产核心区具有高重合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除黄河水源外,影响该市耕地质量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黄土厚度B.地形地势C.耕作制度D.农业科技7.近年来,该市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有所降低,推测其主要原因有()①全球气候变化②耕地水土流失加重③耕地非农化④耕地占补平衡政策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及生物技术的运用,巴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完成下面小题。
8.巴西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其主要原因为()A.海运价格下降B.国际市场需求大C.土地资源丰富D.劳动力数量增加9.巴西大豆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属于()A.混合型农业B.商品性农业C.有机农业D.热带种植园农业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保障粮食质量的措施有那些
保障粮食质量的措施有那些保障粮食质量是国家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民生问题之一。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口粮安全,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种植、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到销售过程中,都加强了监管和管理,以确保粮食的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保障粮食质量的措施。
一、种植环节1.科学选种为了保证粮食的生长健康和产量高效,在种植环节,政府加强对良种的选育和培育,鼓励农民选择适应本地生态环境的优良种子和品种,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同时,加强对种子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种子的质量和来源可靠。
2.施肥与农药使用合理施肥是保障粮食质量的关键。
政府组织专家定期进行农田土壤调查,准确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避免滥施化肥和农药对环境和粮食质量的负面影响。
同时,加强对农药的安全使用和管理,确保农药的追溯和溯源信息可靠。
3.农田灌溉和排水农田灌溉和排水是保证农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政府加大对农田灌溉设施的投资和维护,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源保护,确保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水质安全,防止农田受到污染和盐碱化。
二、生产加工环节1.建立生产许可制度政府实施生产许可制度,对粮食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准入管理。
企业在粮食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和设备,符合卫生安全标准。
对无证无照的粮食加工企业和黑作坊进行整治,确保生产加工过程的规范和合法性。
2.加强农产品加工的卫生管理政府制定严格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对粮食加工企业的生产场所、设备、工艺流程等进行监督和检查。
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卫生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和素质,确保加工过程的卫生与安全。
3.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政府加大对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和推广。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共享,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全过程的追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和源头可控性,对于发现问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三、贮藏运输环节1.加强仓储设施建设政府加大对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仓储设施的存储能力和保鲜能力。
中国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中国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为了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和质量安全,中国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推动农业现代化并保障粮食安全。
一、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中国农业部门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培育农业科技人才,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
例如,在种植领域,逐渐推广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养殖领域,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和畜产品质量。
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提升了农业的生产力,保障了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对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农业部门加大对农田水利的建设投入,完善灌溉系统,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水库、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改造,确保农田的水源供应。
农田水利的加强既可以提高灌溉效果,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足够的水分,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技术普及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中国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农村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通过向农民普及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
例如,组织专家团队到农村开展现场指导,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开展农民培训班,培养农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农业管理水平。
通过技术普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农业部门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推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制度,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抽检,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加强对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管,保证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性。
通过严格的质量监管手段,保障了粮食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综上所述,中国农业部门通过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技术普及以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举措,保障了粮食安全。
重点参考 提高复种指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_李琳凤
复种指数是衡量耕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的重 要指标之一, 耕地效率取决于单位面积单季产出与 复种指数。 目前我国农作物生产增量中有1/3多是耕 地复种贡献,因此,要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客观上 要求在保证耕地面积的同时, 必须不断提高耕地的 利用效率。
一、提高复种指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管理探索 Management Exploration
提高复种指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 李琳凤 李孟刚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耕地资源减少和粮食安全目标的矛盾,以及粮食复种指数存在的上升潜力,阐明 通过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实现粮食安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而分析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指数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实 现我国复种指数提高的主要途径。 [关键字]复种指数;粮食安全;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154(2012)03-0026-03
(三)提高复种指数可有效保护耕地质量 提高复种指数还可实现耕地的自我养护和可持 续利用。 耕地保护是粮食安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 础,而粮食安全是耕地保护的内在动力。 耕地保护不 仅要保护耕地数量总量,更要保护耕地质量。 黄伟生 等研究发现提高复种指数是维持和提高耕作土壤有 机碳含量的可行措施; 俞海等认为复种指数对土壤 肥力和有机质含量有较大影响。 提高复种指数主要 通过套作、轮作、间作等耕作方式来实现,复种可提 高对土壤肥力的利用,又有一部分残余的根、茎、叶 补充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改善土 壤中的养分状况,使用地和养地更好地结合起来。 因 此,复种可有效地保护耕地质量,从而为粮食安全的 实现提供保障。
(一)比较效益相对偏低成为农民对耕地复种积 极性不高的主要障碍
提高复种指数 挖掘增产潜力
提高复种指数挖掘增产潜力
李秉乾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
【年(卷),期】1990(000)006
【摘要】最近省科协就提高我省复种指数问题,召开了有关农业专家座谈会。
专家认为: 一、提高复种指数是提高粮油产量的重要途径,势在必行。
建国四十一年来,辽宁人口从1900万增至3867万,土地从7100多万亩减至5300多万亩,每年减少耕地近40万亩,这一增一减给辽宁农业带来了很大困难。
特别是粮食供需矛盾大,平年缺口30—40亿斤。
在“八五”期间粮食生产要稳定到310亿斤,不断提高棉油自给能力,出路在于:一是扩大耕地。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李秉乾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11
【相关文献】
1.区域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差异测算及可挖掘潜力分析r——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J], 何坚坚;庞博;张鹏岩;闫宇航;岑云峰
2.如何提高农户规模养猪效益(连载)二、挖掘母猪的增产潜力 [J], 匡宗武
3.挖掘增产潜力提高小麦产量 [J], 张朝雪;王福安
4.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效——迁安市粮食生产潜力调查报告 [J], 杜
丽娟
5.挖掘农业生产潜力推进农田增产增效 [J], 陈士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保证粮食安全措施
保证粮食安全措施粮食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保证粮食安全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因此,各个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粮食安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保证粮食安全的措施。
保证粮食质量保证粮食质量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方面要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管理,严格遵守生产标准,确保粮食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粮食的质量监测,对于每一批次的粮食都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不合格的粮食不会进入市场。
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措施。
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优化种植结构和农业布局等。
这些措施能够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产量,从而保证了粮食的供应。
粮食储备和调剂粮食储备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常用措施之一。
通过建立粮食储备体系,可以稳定粮食市场,当市场供应不足时,可以及时投放储备粮来保证市场供应。
此外,粮食的调剂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分配储备粮,可以避免粮食紧缺的情况发生。
加强粮食进口监管对于一些粮食进口大国来说,进口粮食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是,要确保进口粮食符合国内的质量标准,需要建立完善的进口粮食检验和监管制度。
同时,要加强对进口粮食的监测,及时发现不符合标准的粮食并做出相关处理。
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制定和修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粮食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粮食安全管理机制,从源头上保证粮食的安全与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粮食生产和加工的监管,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
总结保证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堆积。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保证粮食安全的措施,包括保证粮食质量、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粮食储备和调剂、加强粮食进口监管以及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管理制度等。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措施和制度的保障,才能真正保障每一个人的粮食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十条措施
保障粮食安全十条措施粮食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更是重大。
下面介绍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十条措施。
1. 实施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研力量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扶持农业领域创新创业。
2. 打造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发展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增强国家粮食供给能力的关键。
政府要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粮食流通现代化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
3. 建立先进的粮食储存体系建立先进的粮食储存体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政府要加大投入,扩大粮食储备规模,完善粮食储备设施的设施和管理。
4.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政府要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加强农作物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经营的监管。
5.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6. 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农民就业创业是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农民创业就业。
7. 促进农村人口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农村人口流动和城乡一体化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点。
政府要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农村人口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引导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进入城市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
8.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维护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政府要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资源节约利用。
9. 鼓励多元化种植和发展绿色农业鼓励多元化种植和发展绿色农业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
政府要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多元化种植和绿色农业的发展。
10. 提高政府粮食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政府粮食安全管理水平是完善粮食安全监管机制、加强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关键。
保障粮食安全措施有什么
保障粮食安全措施有什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保障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稳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1.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实现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农业科技对于提高粮食生产率、改善耕地质量、加强管理和减少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种植业中微生物肥料、化学肥料的使用、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创新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增加耕地增加耕地面积是一种有效的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农业用地的限制以及农民对于土地的保护,减少粮食的生产面积并不容易。
因此,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建设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生产效率仍是关键。
3. 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经营方式是指实现粮食多元化生产,包括多种耕作方式(如秸秆还田、旋耕、深松等)、多种作物组合方式等。
通过多种经营方式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改善耕地质量,增加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4. 疫苗计划饥荒是世界粮食安全的威胁之一,而疫苗计划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重大病害、虫害和灾害,这些对粮食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采用疫苗计划,可以有效地减轻粮食产品的损失。
5. 政策保障政策保障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
政府可加强对农业的扶持,为农民提供财政支持,落实粮食价格保护机制,同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权责关系,确保粮食营养安全。
总之,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多种手段,科技创新、增加耕地、多种经营方式、疫苗计划、政策保障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实践中,还需要根据本国国情,综合考虑,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案,持之以恒地进行,才能保障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粮食的需求,切实保障国家安全和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在耕地总量稳定的前提 下,粮食安全必须依赖于播种面积总量的提高,其主 要受到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两个因素的影响。 但是考 虑到粮食单产受到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约束,要继续 提高难度非常大,因此提高粮食复种指数成为确保粮 食安全的有效的途径。 通过促进耕地使用权的集中, 加快农业的机械化耕作水平和保护增加耕地的质量, 保障粮食复种指数的潜力, 提高农民复种耕作积极 性,从而有效提高粮食复种指数。 因此,提高复种指数 是稳定作物种植面积、缓和人地矛盾,保证粮食产业 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
复种指数是衡量耕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的重 要指标之一, 耕地效率取决于单位面积单季产出与 复种指数。 目前我国农作物生产增量中有1/3多是耕 地复种贡献,因此,要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客观上 要求在保证耕地面积的同时, 必须不断提高耕地的 利用效率。
一、提高复种指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促进耕地使用权的合理流动,逐步实现粮
食生产规模化经营 生产的规模化经营为农民发挥主观积极性提供
客观条件。 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营,可以增加农民 复种的经济效益, 其复种耕作的积极性远大于小农 户。 缓解规模经营与分散承包的土地制度的矛盾,提 高农民复种积极性,是提高粮食复种指数的前提。 促 进农村耕地经营使用权的合理流动和适当集中,是 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在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 城市转移的过程中, 土地经营权的集中有助于促进 耕地资源的合理集中, 提高农民收入, 稳定粮食生 产,提高耕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耕地承包到户的经营体制成为提高粮食复 种指数的制度阻碍
在耕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投入一定的前提下,耕 地的规模化经营是复种指数提高的客观条件。 在现
2012 年第 3 期 27
管理探索 Management Exploration
行分散承包的土地制度下, 耕地使用权在农民之间 合理流通受到阻碍,拥有技术、资金的实体或个人无 法单一通过市场得到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足够的土 地,土地的经营规模受到制约,土地配置的效率无法 得到有效提高,限制了农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的实现。 一定时期内,一定的耕地资源下,种粮农民收入能否 增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耕地集中度的高低, 而复种 指数作为衡量耕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的指标,反 映了耕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状况。 农业的规模经营主 要是土地的规模经营问题, 农业土地经营的集中是 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基本形式, 若把粮食复种指数 的提高看做一种新的经营要素, 实现耕地的规模经 营便可为其经济利用提供条件, 从而实现原土地资 源配置的格局优化。
二、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所面临的主要障碍资料来源:历年《国家统计年鉴》
(二)粮食复种推广潜力较大,耕地复种制度优 势明显
粮食复种对粮食增产存在贡献潜力。 我国大部 分地区属中纬度地带,热量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多熟 种植的有利条件,耕地利用潜力有待挖掘,土地生产 力尚有提高空间。 同时,我国增加复种的耕地,其水、 热、肥条件较好,增加一熟的产量相当于二亩新垦荒 地的生产力; 能增加复种的已耕地大都位于人口稠 密地区, 提高复种而增产的粮食能就近供应缺粮区 的需要。 范锦龙等文借助GIS工具、根据积温、降水来 计算像元级的复种指数潜力, 利用外包络法构建复 种 指 数 潜 力 模 型 , 得 到 全 国 复 种 指 数 潜 力 为 198.5% 。 史 俊 通 以 省 区 为 单 元 ,用≥10℃积 温 、降 水 (分 灌 溉 地 与非灌溉地)计算了全国复种指数潜力,估算结果为 181%。 王宏广根据一熟、二熟、三熟区的耕地面积计
以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水平为目的的促进耕地 流转的相关政策,能不断增加粮食的生产效益,从而 进一步缓解我国耕地利用中国家目标与农户个体目 标之间的冲突,使我国粮食生产得到长期保障。 在不 根本改变土地性质、保障农民土地福利的前提下,采 取土地使用权入股或农户之间形成耕地租赁的创新 形式,保证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动,增加土地使用效 益和促进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
*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08&ZD017).
26 管理现代化
Management Exploration 管理探索
图1 1990~2010年我国粮食单产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010年 粮 食 单 产 水 平 达 到 497 公 斤/亩 , 粮 食 单 产 波动与粮食产量波动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如图1所 示 ,1990--1999年 间 我 国 粮 食 单 产 水 平 在 波 动 中 稳 步上升, 单产水平在2000年左右出现了较大 的 程 度 的下滑,且增长率近年来有所放缓。 2003年我国粮食单 产基本与2001年、2000年持平。 2006年,我国粮食实现 连续三年单产提高。 尽管我国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但粮食单产年增长率并不稳定, 如图2所示, 尤其是 2000年、2003年以及2009年等个别年份粮食单产年增 长率均为负值,未 来 粮 食 单 产 增 加 难 度 加 大 。
按 照 《国 家 粮 食 安 全 中 长 期 规 划 纲 要 (20082020年)》的要求,2020年人均粮 食 消 费 量 不 低 于395 公斤,当我国人口增至15亿时,按人均口粮250 kg/年 计算,全年的需求量就达到3.75亿吨。 而口粮通常只 占 工 业 化 国 家 粮 食 总 需 求 的 40%左 右 , 再 加 上 粮 食 储 备和工业用粮的需要, 全年粮食产量要达到9.375亿 吨才能实现国内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 以粮食总产 每突破10000万吨为1个台阶, 我国 粮 食 总 产 由1949 年的11318万吨到2010年 突 破54,641万 吨 , 登 上 第4 个台阶。 从1997年2010年的14年间, 粮 食 产 量 仅 比 1996年增加4,187.5万吨, 年增长率平均值为0.67%。 尽管粮食产量受耕地、单产、政策等多种因素制约, 但也反映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所需的时间跨度增 加,粮食增长率放缓,未来粮食增产的难度加大。
三、进一步提高耕地复种指数的主要途径
若要保证城市化、 工业化乃至改善生态环境的 用地需求,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集约化利用土地,将土 地利用的发展方式从外延式扩展转变为内涵式挖 潜 , 使 “ 吃 饭 ”、 “ 建 设 ”、 “ 生 态 ” 的 用 地 需 求 都 通 过 集 约利用而不是粗放扩展来得到满足。
(一)增加农民耕地复种收入,提高农民复种积 极性
农民的复种行为主要取决于复种经济效益的变 化。 复种潜力是决定复种指数变化的自然原因。 只有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才能提高耕地的 产能和产品的质量,以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粮食作业 的机械化水平是继续提高我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基本 前提。 由于耕地复种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劳动量和劳 动强度的增加, 在加快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 进程中,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机械化 作业的成本支出。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着农 民收入的高低。 农业劳动生产率高, 农民收入才会 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也低。 而农业机械 又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要素, 农业装备水 平和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高, 反之则 低。 我国农业人口过多、比重过大,农业装备和生产 方式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国际竞争力弱,是制 约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原因。 在农业生产中增加农 业机械等现代生产要素, 减少人力劳动等传统生产 要素, 可以根本改变生产方式, 对传统农业进行改 造,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农民生产 收入。 因此,耕地资源质量和耕作的机械化水平的提 高,农民复种积极性的增加,对于保证我国粮食生产 的连续性和长期性,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 证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三)提高复种指数可有效保护耕地质量 提高复种指数还可实现耕地的自我养护和可持 续利用。 耕地保护是粮食安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 础,而粮食安全是耕地保护的内在动力。 耕地保护不 仅要保护耕地数量总量,更要保护耕地质量。 黄伟生 等研究发现提高复种指数是维持和提高耕作土壤有 机碳含量的可行措施; 俞海等认为复种指数对土壤 肥力和有机质含量有较大影响。 提高复种指数主要 通过套作、轮作、间作等耕作方式来实现,复种可提 高对土壤肥力的利用,又有一部分残余的根、茎、叶 补充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改善土 壤中的养分状况,使用地和养地更好地结合起来。 因 此,复种可有效地保护耕地质量,从而为粮食安全的 实现提供保障。
(一)耕地资源总量不断减少,依靠单产保障粮 食安全难度加大
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 国民经济建设等一 系列问题。 粮食安全的概念概括起来可理解为:稳定随 人口增长的粮食供应量, 并保证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 量,确保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按照国家粮食安全中 长 期 规 划 纲 要 (2008—2020年 )要 求 ,粮 食 安 全 的 主 要 目标为“坚持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粮食供给,加大政 策和投入支持力度,严格保护耕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食物供给”。
(一)比较效益相对偏低成为农民对耕地复种积 极性不高的主要障碍
农民是复种耕作的实施主体, 但是目前农民选 择粮食复种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粮食复种耕作收入不高,国家粮食生产目标与 农民利益之间存在冲突。 根据要素转移理论,土地是 难以进行空间转移的生产要素, 而劳动力和资本则 是可以进行空间转移的投入要素, 由于种植其他经 济作物效益高于粮食, 农民种植偏好发生偏移。 第 二,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随着市场经 济的不断完善, 追求劳动力效益最大化使得劳动力 向效益更高的产业或区域转移, 土地对于体现劳动 力价值的重要性开始下降, 导致耕地的粮食生产效 率下降,耕地粮食产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009年 的统计结果显示, 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约占家庭 总 收 入 的40%,与 经 营 性 收 入 的 占 比 基 本 相 当 。
算 得 到 全 国 复 种 指 数 潜 力 理 论 值 为 198% 。 而 我 国 2008年的实际复种指数仅为128.4%。 2008年我国 粮 食 播 种 单 产338公 斤/亩 , 耕 地 面 积 按0.92亿hm2 计 算 , 若 复 种 指 数 每 提 高 一 个 百 分 点 , 并 按 68.34% (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之 比 )的 农 作物新增播种面积生产粮食, 则可新增粮食212.5万 吨。 若按达到复种潜力时增加69.6个百分点计算,相 当于粮食增产14790.7万吨, 因复种指数潜力得到发 挥产生的粮食增产占2008年实际粮食总产的28%。 因 此, 在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中复种的增产作用和意 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