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解读_中国_省略_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文喜教授访谈_张文喜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相——为什么是政治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相——为什么是政治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从19世纪末到今天,它的发展已经蔚为大观。

从形态上看,它至少经历了五种明确的解读模式。

这就是“社会进化论”“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人道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这样一种发展,意味着两件事情。

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输入”到“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中国解读”摆脱“跟随式”地跟着西方(包括前苏联)解读的过程。

这种摆脱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中国”的出场。

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解读,大都要以“忠诚”为指针引经据典地来证明自己解读的真切性。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以及对经典的理解(包括翻译)中已经渗透了许多中国人特有的“先见之明”;这些“先见之明”是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不可避免的基础和出发点,也具有中国的独特价值。

譬如说,当年日本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翻译成“唯物史观”“史的唯物论”等带有“唯”字的标识性定义。

但是,当时梁启超在历史观方面,就反对心物一元论、反对心物任何一方的绝对“只有”。

他说:“真理不能用‘唯’字表现的,凡讲‘唯什么’的都不是真理”。

在这个背景上,一方面,他承认,“心力”是宇宙间最伟大的东西,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相——为什么是政治哲学*张文喜[摘 要] 如何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哲学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这已成为参与到百年论战中的中国学者主要关注的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中一个主要的争议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转向政治哲学。

如果人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政治哲学,而是政治思想或理论,那么只要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真正核心的东西在笔者勾勒出的问题和答案中总是政治哲学,那也就答案从属于问题了。

这无疑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事物在政治上的表达被称为新的哲学(世界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哲学 政治哲学 思想史 阶级〔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8)01-0029-07*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所有权与正义——走向马克思政治哲学”(14AZX004)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性批判_一种从政治哲学立场出_省略_对恒久和普遍的美好生活原则的辩护_张文喜

现代性批判_一种从政治哲学立场出_省略_对恒久和普遍的美好生活原则的辩护_张文喜

2008年12月第40卷 12月号学术月刊Academic Mo nthly Dec.,2008Vol.40 No.12现代性批判:一种从政治哲学立场出发的考察)))对恒久和普遍的美好生活原则的辩护张文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 要]当前西方危机与现代性危机最深刻的症候,是在其最高知识权威的影响下,现代后期的某些学说(列奥#施特劳斯所谓的历史主义、相对主义学说)撼动了西方人的根基,人们丧失了方向感。

这种理论上的危机带来的实际后果主要表现在:一种本来意义上的政治哲学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方式去解答对错、好坏问题不再可能。

既然现代性的危机源于对现代政治哲学隐含的这个前提的表达,那么,现代性批判的中心课题是对现代理性主义或对理性之现代信仰的批判,它逻辑地包含了对恒久和普遍美好生活原则的辩护,试图恢复人们的自信,以便能够合理地赋予价值判断以效力。

[关键词]现代性 政治哲学 理性 历史[作者简介]张文喜(1961)),男,浙江省东阳市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08)12-0033-07如果说,西方政治哲学曾以获得恒久、普遍的美好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知识为鹄的,那么,如今政治哲学忽视了长期以来它所要求的恒久和普遍的美好生活这一观念。

在这里,笔者将针对这个预设¹,从特定的语境出发,通过对建立在政治哲学特殊理解基础上的现代性危机的考察,试图揭示现代性危机的本质,并对恒久和普遍的美好生活原则辩护找到努力的方向。

一在对现代性现象的探讨中,马克思把握了现代性的一个维度,即资本主义维度,他在资本主义中确认现代性体验的/起源0。

马克思对现代性因素的解释因意味着一种未来的筹划而特别值得重视。

关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现代革命是马克思对现代性解释的重要特征。

从5共产党宣言6来看,马克思对现代性有三个基本理解:一是在经验层面上,历史的范导性意义可以从历史运动尤其是生产力发展中得以辨认;二是现代世界粉碎了一切固定不变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理论上的努力以揭示永恒变化#33#¹当下,对形而上学与后形而上学之争的阐释,以及与现代理性主义的交锋,和尼采及海德格尔在激进历史主义思想上的论辩,不但较全面地显示了现代政治哲学思想形成的资源和走向,而且可能由此把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自我理解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从而也可能达到对当代思想的一种批评:从现代性问题的角度批评哲学放弃致力于对恒久和普遍的美好生活原则的辩护。

唯物史观_关于人类社会秩序的哲学透视_张文喜

唯物史观_关于人类社会秩序的哲学透视_张文喜

文史哲JOURNAL OF LITERATURE,HISTORY AND PHILOSOPHY 2008年第6期(总第309期)No16,2008(Serial No.309)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秩序的哲学透视张文喜摘要: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区分和差别的观念,最初源于所谓可作事实描述的直接经验。

这一观念似乎是自明的、普遍的而毋须求证于历史。

从古至今,形形色色的理论将它视为出于自然,并倾向于用对立的两极来描述它。

对其作出明确区分的进程,同时也使少数人和多数人之间的差别固化为主从(奴)等级结构,并被视为可靠的政治-社会制度原则。

对这一观念和原则的严厉批判,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主题。

马克思认为,凡是社会政治性的现象都是历史性的,与人的天性自然无涉。

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制度,成了挑战这一观念的强劲对手。

关键词:政治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少数人;多数人;社会秩序自5共产党宣言6问世以来,一种旨在消除富人和穷人、主人和奴隶之分的注意力,就从宗教性的希望,转向了对于一个美好未来的现实可能性的探索。

按照5共产党宣言6的著名论断:/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

0¹这个说法,如马克思自己所承认的那样,并没有提供新的东西。

因为它在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经济学的观念中,乃至从梭伦时代开始早已有所预示,这点是确定无疑的。

当然,这番出于事实的评估不会降低这份宣言的重大价值,相反,要是我们没有忽略马克思与他的先行者之间有根本区别这一事实,也许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份宣言。

5宣言6将过去各个历史时代中的从/自由民和奴隶0直到现时代中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0,按照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定义而对举,虽然显得粗糙简化,但如果不是用社会构成和法律的术语来理解,而是根据这种定义及其历史唯物主义奠基所奠定的基础来理解,那么许多关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误解也就可以消散了。

马克思政治哲学诸问题及其他面相_张文喜

马克思政治哲学诸问题及其他面相_张文喜

=马克思哲学研究>马克思政治哲学诸问题及其他面相张文喜1摘 要2由于政治哲学在当代比以往更加问题成堆,所以,认识马克思政治哲学需要一个根本的基础。

在返回到马克思思想的同时,我们真正需要将政治哲学视为并非远离马克思哲学而发生的事物。

倘若我们要恰当赢获一个关于马克思哲学也是一种/政治哲学0的结论,需要澄清当前马克思哲学转向政治哲学的动因、诸问题及其他面相;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厘定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弄清从人学视角探索马克思政治哲学可能性的起点。

1关键词2马克思哲学;政治哲学;基本问题1作者简介2张文喜,1961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

1中图分类号2B0-0 1文献标识码2A 1文章编号21001-6198(2010)02-0010-05多年来,我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有着持久的兴趣。

在研究过程中,深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仍然比较薄弱的领域。

近读臧峰宇博士撰写的5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以人学为视角的当代解读6(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出版),深感此书不仅反映了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而且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提供了一些基本思路和重要方法。

显然,臧峰宇在这里讨论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些教科书上的概念,后者往往受制于关乎学科门类的成见。

应该说,这是一本对马克思政治哲学学科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读起来启发良多的书。

人们如何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一直是哲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不倦探索的课题。

臧峰宇著作中提供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马克思政治哲学一些基本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首先,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马克思哲学转向政治哲学的动因问题。

之所以要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规定性可以在转向中看清楚。

众所周知,今天有一个所谓哲学要向政治哲学转换的路数,笔者认为原因无非有两个:其一,/在最近两代人中政治哲学已经失去了它的信誉0112。

其二,在我们的时代,社会史、文化史、经济史等等学科史替代了政治史原先的显赫地位。

余乃忠申报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情况公示表doc

余乃忠申报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情况公示表doc
CSSCI
德里达“延异”后的马克思幽灵
《理论探讨》
2010年第2期
CSSCI
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老子大道玄德思想的后现代主义理路与构境
《江西社会科学》
2010年第1期
CSSCI
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的非传统测度
《广东社会科学》
2010年第1期
CSSCI
能尽能之性,则能尽物之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科学发展观关系视角
《甘肃社会科学》
2010年第2期
CSSCI
“否定”的迂回:后现代主义裂变的五重囿困
《江海学刊》
2010年第3期
CSSCI
资本的酵母:现代性膨胀的五大原则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年第3期
CSSCI,权威
概念的“非”:现代性亢奋的四大症候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
CSSCI
马克思“消灭哲学”的出场语境与彻底意识——兼于俞吾金教授商榷
湖南高等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情况公示表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姓名余乃忠申报职务副教授学科哲学
专业技术职务参评资格基本情况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基本情况
审核
姓名
余乃忠
出生年月
1961.09




项目
年度
教学工作量(学时)
课程教学质量考核
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
教务处审核人签名:
1991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全日制),发证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编号:911468
200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全日制),发证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编号:100021200901000657。

历史唯物主义的需要理论及其反贫困的政治哲学向度

历史唯物主义的需要理论及其反贫困的政治哲学向度

着生 产 即 生 产 力 的 扩 大 再 生 产 。 假 如 给 予 这 个
事实以恰 当的理解 , 被认 为就应该遵 循从政 治经 济学批判 中所得 出的 “ 肉体 、 需要 、 劳动” 等概念 相联 系 , 来论述历史 的可能性 。似乎没有 人会怀 疑 , 就是 马克 思关 于历 史唯 物 主 义的 经典 阐 这

意义上理 解需 要 的满 足 , 然要 通过 生 产来 保 仍
证 。这 是 一 个 类 似 于 自 然 支 配 的必 然 性 , 意 味 它
@ 鲍 禧里 亚:生产 之懂 ' 中央磐 译 出 版社 ,∞5 , 3 《 . 2 年 第 9
贞 _
维普资讯


要 的是 , 没 有注 意 到 , 要 的 主体 或 谁 有 需 要 它 需 ( 需要 承受 者 ) 及需 要 的客体 或 需 要 的是 什 么 ( 被
经济学意义上的利益、 目的的东西g入生产领域。马克思将资本 主义社会中的生产, l 定
义 成袖 质 财 富的 生 产 , 同时也 是 无 产 阶级 贫 困曲 生产 。 其需 要 {理 论 批判 具 有明 确 的 消 I } !
解政治经济学和反贫困的指 向。关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基于利益分离的阶缎斗争和 反贫困的革命 目的, 也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男一维度上追寻人类应该如何美好生活 然 而, 我们不得不说 , 在马克思的作品中, 我们并不能发现有什 么地方对这个问题做过足够 的分析 , 而这个问题在现代性以社会和经济取代政治和 宗教的背景下, 却是 马克思批判
资奉 主义 的 如 此核 心性 的 关怀 。 关键 词 历史 唯 物主 义 需 要 贫 困问题 政 治 哲 学 [ 中圈分娄号 】∞6 B [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缩号]4 一 6x 舯0)5 05 0 O盯 62 l 60 —02 — 7

论马克思经济学的哲学革命性质

论马克思经济学的哲学革命性质

『 键 词1马 克思 关
历 史唯 物 主 义 政 治 经 济 学
经济事பைடு நூலகம்
《 本论 》 资
[ 中图分类号]B — [ 0 0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3 6 (0 4 0 0 — 6 0 0 7 2 2 1 )0 — 0 8 0 1


何 谓经济 事实
通常 我们认 为 。马克思 创立历 史唯物 主义 的工作 主要集 中于经 济领域 。这 里我想谈 谈 马克思 的经济
进行 的哲 学批判 ,成功地 把经济 对象概念 当作历史 概念 。
这 两个 陈 述有 什么 共 同之处 呢?它 们都 以 自己的方 式表 明 了历史 唯 物 主义颠 覆 了政治 经 济学 的基 础 。并 且满足 了马克思对 政治经 济学 的根本批判及 其超越 政治经 济学模 式 的要 求 。这 样说 的意思 是 :就 马克思 对政治 经济学 的超越 和决 裂 的事 实 ,我们 只有哲学 地理解 才有 可能 。因为 马克思对 政治经 济学 的
具有的经济物化逻辑 .以及 以实质为既定存在 的 “ 经济事 实”领域作为对 象的政治经济学模式。它对政治经
济 学 的影 响 是 通过 “ 物 质 生产 提 升 到 历 史存 在 论 ”这 种 提 法 予 以 阐 明 的 。这 种 提 法 旨在 摧 毁 由政 治 经 济 学 把 规 律 宰 制 的 话 语 成 为 可 能 ,诸 如 “ 产 ” 与 “ 生 自由 ”相 互辩 证 的过 渡 。这 里 涉及 的 已不 是 经 济 学 了 , 而是 历 史科 学 、哲 学 。

8一
以后 经济 学研 究 的方法论 前提 。在这 一 “ 公式 ”获 得之 前 ,马克 思 还谈 了 自己研究 政 治经济 学 的经过 :

论马克思对历史学派本质探问的视角_省略_马克思的_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_张文喜

论马克思对历史学派本质探问的视角_省略_马克思的_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_张文喜

收稿日期:2009-02-1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总体观6阶段性成果(08BZX 074)作者简介:张文喜(1961-),男,浙江东阳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9年第3期(总第148期)理 论 探 讨T HEO RET ICAL I NV EST IGA T IO N N o 13,2009General 1No 1148论马克思对历史学派本质探问的视角)))读马克思的5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6张 文 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 要:历史学派掌控德意志民族法律心灵近乎整个19世纪,作为一种学术史存在可谓不可轻视。

但在另一方面,马克思在观察邻近各国的现实生活的时候,几乎就无心情赏析萨维尼等人的学术水准。

马克思基于对历史学派现实概念的哲学批判、忧心于德国人参与当代问题的缓慢程度,而对与落后的当代现实保持同等水平的历史学派进行追问。

马克思想要表明,德国人民必须对深蕴于民族历史的民族精神作深刻的反省,不仅需要批判现存的国家制度,同时还要批判这种制度的抽象继续。

然而,面对此问题,马克思是站在哪一点上?对此,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但在其中都忽略了马克思对虚无主义的挑战。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学派;虚无主义;5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6中图分类号:A 8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9)03-0036-05出于研究历史哲学的兴趣,很久之前,我就读过马克思的5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6。

当时觉得这个题目很吸引我,读完了,却感觉没有把握它的要领。

对于有关的种种事实一般也都知道,但同时也意识到对于自己研究中的一些空白仍然有待填补。

可是,自接触反省西方现代性或现代理性思想家对历史学派的本质审视之后,不仅勾起了过去没有解开的困惑,而且还生发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就像为了以后能够解开结而去打上一个结一样,更难窥其堂奥了。

重读唯物史观的“两种生产”以现象学为其视野理论——以现象学为其视野

重读唯物史观的“两种生产”以现象学为其视野理论——以现象学为其视野

作者: 张文喜
作者机构: 杭州商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出版物刊名: 山东社会科学
页码: 23-27页
主题词: “两种生产”;历史;现象学;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摘要:根据唯物史观,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所以,从现象学的视角看,所谓“历史本体”就不是某种理念、精神之类的抽象物,它只是每个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人的日常生活本身。

因此,马克思主义把劳动作为人类基本需要和发挥人类潜能的首要活动,乃是对西方形而上学的颠覆。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这种描述,相应要求我们拒绝抽象地或生物学化地看待“性”,只要谈论“性”的地方,就有关系的生成、发生。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象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象

2010年第6期 5 教学与研究论坛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象特邀主持人 张文喜[主持人语] 今天人们所关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性研究这一问题,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之“新”的多维度的实质内涵。

几乎用不着特别指出,返本开新、守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应有精神及思想语法。

若追寻此种精神之渊源,当述及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思想的近代遮蔽之本质。

虽说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决不局限于近代形而上学范式之内,但它却命运般地把马克思哲学思想完全归于此种范式中去,至于这样的阐释是以普列汉诺夫们或卢卡奇之流的名字命名,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说无关大局。

特别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自然不可能再停留或仅仅停留于马克思主义19世纪的文本中。

在这里,张文喜的论文已向我们提示:马克思哲学之唯物主义及其所带来的哲学革命性质,按其本质只能是而且必须是一种存在论的角度对其赋予尺度和品位,不可以以一种抽象而直观的“物质”构成着规律世界之传统唯物主义或夸张了的唯心主义意志主义观念自命。

罗骞的论文体察了马克思的历史观,在经验异化之际何以比其他历史观优越。

深入到历史的本质,从存在论上将马克思哲学与旧哲学区别开来的,乃在于它的历史、社会理论中的非实体的(主体)存在观。

臧峰宇的论文则对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作文本解读,探讨恩格斯晚年历史唯物主义阐释的实质以及辩证法与历史合力论的关系等当今国内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比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和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异同,把握恩格斯晚年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层哲学成因。

当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执于自身,从而历史地流于“意识形态化的马克思主义”之际,上述重大问题就必然地落到其视野之外。

整体而言,诸多智力非凡的合作,不是死抠书本,而是力图就我们时代的本质与核心有所体察和应答。

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观点企管11级,黄佳,学号:1102000494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其重大价值就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在这里,“历史”概念实际上具有双重内涵:一是作为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过程进行研究的“对象的历史”,二是作为历史生成视野和历史生成分析方法的“方法的历史”。

而一直以来学者们对此的争论却越来越多,其中提出的很多新观点和新的研究视角为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理解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许多的学者的论点确实建立在某一本经典论著的解读上的,这并没有对不断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历史”的认识。

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哲学,我们不仅要在理论方面用发展的眼光来阐释解读历史唯物主义,它更是观察当代一切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更要注意的是要在实践中结合具体的情境。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发展;实践应用一、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恩格斯在回顾马克思的学术历程时,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两大贡献——发现了“剩余价值”和“唯物史观”,“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1。

无可置疑,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考茨基曾指出,在恩格斯与马克思这两位精神巨人的许多丰功伟绩当中,“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这种历史观已经成为他们共同的伟大终身事业的牢固基础。

”特别是相比于他们的经济学成就而言,如果没有这种历史观,“马克思是决不会把他的一生中最大的、最深刻的一部分贡献给他的那部经济学主要著作的”,……“其实这部著作在每一句话里都贯穿着他的历史观”2。

“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掀起一场革命性变革,指出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人的实践中”解决了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我国学者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总体性质的最新解释

我国学者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总体性质的最新解释

作者: 吴宏政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系
出版物刊名: 人文杂志
页码: 9-14页
主题词: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历史现象学;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历史生存论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表示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观,而且是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在这些新的理解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张一兵把历史唯物主义叫作'历史现象学',俞吾金则把历史唯物主义叫作'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而刘福森则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历史生存论'.。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基础和前提——超越特殊的西方历史概念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基础和前提——超越特殊的西方历史概念

总234期第6期贵州社会科学V01.234,N o.62 009年6月G u i zh o u S oc i al Sci ences June.20 09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基础和前提——超越特殊的西方历史概念张文喜(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摘要: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阶段,“人类”这个词不再是从西方传统哲学曾经设想为历史统一体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观念。

任何单一的民族文化,甚至希腊一欧洲的精神性的文化本身在其有限的经验统一性中也不足以建立世界历史统一性。

相反,标志世界历史形成之现实基础的总体事实,会遇到理论家们在纯粹精神领域的认识中的成就将其遮蔽起来的危险。

而且,真正能够引起这种一般化哲学抽象活动以及被科学和文化所覆盖的世界历史统一性,恰恰是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奥义所揭示的生产的历史统一方式之上的。

生产方式是我们共同人类性的最终基础。

马克思充分揭穿了那种欧洲人的精神必然会成为普遍的文化精神这样一种信念的脆弱性.关键词:世界历史;统一;欧洲人;精神文化理念;西方传统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中图分类号:K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24(2009)06一004一011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的揭示和对历史程之基本情况作出说明。

这不仅表明它思想上的总体性的研究,是马克思“历史科学”的目标。

整潜力,而且证明它成功经受了检验。

我们认为,必个这样的历史观及其建立和由此产生的结论,原须从马克思完成哲学革命的意义上去领会马克思则上具有超越纯粹民族范围的性质,并且是与历历史科学的真精神,“今天仍保留着生命力和内在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相一致的。

但马克潜力的唯一的‘历史哲学’,当然是马克思主思所预见的世界历史观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义”。

[1](P208-2∞’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历史观有深层维度上的差别,这也是涉及如何与解决了当前面对世界历史的整个困境,并且只是那些具有“欧洲”理念的历史观相区别的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家语丝WORDS FROM THE CELEBRITY收稿日期:2009-09-25作者简介:张文喜(1961-),浙江东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亮(1980-),安徽明光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哲学博士生。

■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文喜教授访谈张文喜,孙亮张文喜(1961-),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

先后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月刊》等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50余篇。

个人代表论著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颠覆形而上学: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马克思论“大写的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自我的建构与解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等7部著作。

独立承担科研项目:《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总体观》、《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省级基金项目共计7项,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肤浅的病需要深刻来疗救,深刻的病则需要肤浅来抚慰。

张文喜(以下简称张):首先感谢《社会科学家》给我安排这次交流的机会,感谢访问者孙亮博士。

你对我的评价过奖了。

其实,我跟你一样,还不算媒体眼中的知名学者,更算不上哲学家眼中的哲学家。

在使用头衔如此廉价的年代,我仍然这么说。

但若我要很正经地与你讨论学术评价问题,这实在并非合宜也不合常理。

简而言之,我是自己眼中的哲学爱好者。

人们如今认为,做不了哲学家眼中的哲学家,那就凑合着做个企业家眼中的哲学家也行。

而别忘了,这些人是有东西可以教给他们的。

我,作为哲学的爱好者,重要的事情终归是思想和学习。

阅读和写作只是到了成年才感到迫切的需要,才感到这是我人生聊以慰藉、显得最为重要的事情。

通过阅读,尤其是对马克思的积年累月的阅读,我的智性就类似于从小孩的世界进入成人的世界。

阅读给我打开了面向世界的一扇窗,而同时把我引向为人生而阅读的方式。

过了不惑之年,我还上复旦念博士,准确地说,是找到了为哲学也为人生而阅读生活的地方。

于是,我的阅读和思考就包含在书中所说的与我未曾说出来的两个部分。

而我确信,我的书从内部对哲学作了限制,也就自然地划出了一条条思想的印记。

孙亮(以下简称孙):您能详细谈谈您的“学术之路”吗?张:好的。

我喜欢用成年人与未成年人这个隐喻引出来的意象,并把它当作在这里吐露真情的恰当修辞方法。

虽然它常常是在法律的语境中出现,但把这个语境略作改变的说法下,恰为理解我的哲学致思和大的哲学转向提供了一个线索。

回顾起来,我的问题来自两条线索。

一条是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人的问题研究。

正如萨特所见,“人”显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正统语境中的哲学问题。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活中许多重要的问题,也是人的问题。

这时,我们就很容易想到一个熟悉的情况,来印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缺失这种发现———“人的发现”。

照这么看来,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了一个新的开始的说法并不为过。

但却终因当时的学术仍然被意识形态话语裹挟,真正说来,“人”很少被严肃认真地对待。

我们可以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们的学术里,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教授和学者用“人本主义”为题进行无休止的扯谈,以至于那些口头最常用这个语汇的人,往往对它因表面显得“合法”而被滥用所损害知之甚少。

不管人们是否同意,如果不是扯谈,各种各样的作秀、贸易洽谈、议决会议,就无法进行。

谈及这些行动计划,发动者开口闭口总是标以“人本主义”。

想象教授们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地宣称:“人是历史的目的,而不是历史的工具”。

这些话如果被人们太当真,当然会觉得还是扯谈。

原因不在于扯谈者认为自己说的是假话,而是在于他的语言是宣布式的和空洞的;原因在于哲学对人的理解非常独特的本质看法仍然是避而不见的。

当说这些话的人不知所云时,必不可能与他人有真切的信息交流。

从一定意义上看,这种流行话语仅仅喷出了一丝丝的口气,制造了种种死亡意象。

因此,当形势需要人们去讲出“真相”时,反而存在着困难,而其中一个困难起到关键作用。

这就是,我们是否能够在说话时只关注真相,而不在乎论断是否牢牢系缚于意识形态的坚硬板块?孙:您的见解深刻新颖。

我认为,它暗示对于假、大、空的宏大叙事横行流布,您日趋厌烦,日渐愤懑,日益感到无奈和无力———这意味着一种在场者的心情。

张:根据刚才的描述,的确可以说,曾有一段时期,人们必须根据原则的证据才能说话:才能说这是对的,那是错的。

我们非常了解当需要就特定问题表明立场时,我们诉诸的立场就是对每一个人都无条件地“真实”的立场。

有诗曰:“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里讲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有几卷?说出页码来,别对我扯谈!”这是一种对文本事实的召唤,诗里质问的那个人,很显然被当成曾经声称自己很懂马列的人。

这点谁都明白,在我们的“学术形势”里,谁都“沾光”、有份。

这契合于刚刚解放思想时的情形。

当然,更别说自忖并不知道“真相”的我。

我对这种处境的第一反应就是:人最不容易弄懂的正是“人本身”。

正像他回避基本问题———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一样,他的本质还在于需要大话以便把生活赋予意义。

也正是这其中的原委,导致了我的精神远游。

也就是说,我的精神远游始于关注一个论题———人,它并非刻意为之。

在这种状态下,我发现,自从自己有了蒙胧的哲学意识以来,还没有什么别的哲学问题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更长时间地盘桓于我的精神空间。

这甚至在我的写作和阅读之间最终形成了一种不断地被自身所认识到的不充分性(不成熟性)所撼动的张力。

《马克思论“大写的人”》是我的第一次哲学尝试,另两部与之平行的作品的书名是《自我的建构与解构》、《自我及其他者》。

前者是一部思想论题成型于早年的作品,这里的问题涉及与人类生活意义密切相关的“大话”,具有较强的概念思维或教条主义的印记———人显得是一团概念。

究其根源,“不成熟”就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假如偏离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意义,那就不可能恰当地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础。

不过,后两本书的论题意味深长地取了“解构”和“他者”这些题眼,作为对人本主义和主体主义的反拨,同时,通过揭示发生在人们称之为历史的那个东西,在人本主义及其与被现代形而上学霸占的本质区域之外,为契合、开启马克思的实践世界打通了另一条路。

因此,对我来说,我企盼在过去得到我的《颠覆形而上学———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一书的读者将它解读为反对传统人本主义和主体主义的论述———或者与其说是我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探求的结论,不如说是在一种意义上表明并没有“想像着的主体这种东西”,因为在这些书里惟独不能谈到的就是主体。

孙:这是不是说,在您的书里所发现的世界里主体死亡了?张:不是。

我认为,如果我写一本书叫做《主体的死亡》的书,我也应该在其中报道我的身体,并且说明我的身体的部分如何不服从我的意志。

现在的问题并不是将人范畴化为是什么的问题,而是一种非人的生成问题。

为了将这样一个过程找到类比,它常常让我想到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根据维特根斯坦对孤立主体方法的批评,文本是借助不在文本的东西,而不是借助其中实际所说的东西来表达哲学观点的,这种文本观不应再受到忽视。

总之,我的书涉及的观点与马克思谈的“作为(生产)活动的人”,而非“人的(生产)活动”的观点原则上是一致的。

孙:如果那是事实,那么,您致力于从存在论根本处来把握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概念,在当时学界相关研究中可谓颇有新意。

按您的说法,您写的《自我的建构与解构》、《颠覆形而上学———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等,就与您的前辈吴晓明、张一兵、郭湛等对马克思的理解有着立场的差异。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都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有过“建构性”(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的关切。

而按您的说法,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就没有了“主体的绝对确定性”了。

当您确认马克思根本颠覆和解构了传统的主体概念,用别的概念,比如,“感性对象性”之类的概念来说明人的存在不是一种孤独的唯灵论存在,而是原初地有一个感性世界作为人的对象性存在时,您与前辈理论分歧的立场又体现在哪里呢?您能谈谈这个问题吗?张:这个问题跑偏了。

如果以鸟瞰的方式看待问题,是因为我们在普遍意义上依然没有对于“立场相同”或“历史效果相同”等说法的使用取得一致意见。

我把这种困难理解为:分辨的困难,虽然分辨正是出于哲学本身的需要。

但至少我说,相同者不是相同的!在我们这个正处于形而上学终结的时代,它们不是简单地展示了一种思想的可能分化,而是为时代向人们指证了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所以,“主体的消解”范畴非常复杂,这个范畴的语义也是多样的。

就一个持续了2000多年的“主体”却又是(按海德格尔的说法)非常缓慢消解的那个“主体”而言,我认为,在海德格尔等等思想大师与传统哲学的“断裂”处需要继续走下去,但这不是走到德里达造就的解构主义的房子中,而是坚决地回到那个谈论所谓“感性活动”的马克思。

孙:如此总结性地加以描写的这个指向应该指向何处?有什么东西能够让我们说,尽管人们之间所谈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是多样的,但还能找出标志着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统一的一些特征吗?张:能!这关系到我近期的学术研究的另一条线索———哲学与政治的关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孙:依我看,政治哲学的探讨原本与马克思主义无关。

马克思本人似乎从未借助某种“政治思想”来系统阐述一种“政治哲学”本身。

最激进的政治科学家们断言,“一种好的政治哲学必须绕过马克思”。

您对此曾以“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在何种意义上不在场”为题做过分析。

不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政治哲学研究现在似乎逐渐热了起来。

我觉得,您很早就关注到这个问题,我记得在2004年就看过您发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解读”,好像发在《天津社会科学》杂志上,而且论著比如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对此都用心甚多。

今天看来,马克思的哲学研究还有未曾深入开展出来的政治哲学空间,也可以说您想补救政治哲学领域对马克思的某种不公正。

您特别责备通过柏拉图主义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渊源,将历史唯物主义与柏拉图主义相比并相对立,从而贬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重要性。

您认为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是密切相关,甚至是同一个问题。

这些观点都很有新意,您赞同我对您在这些方面努力而达成的观点的理解吗?张:是的。

大体赞同。

如果您要了解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成果总体情况,可以参见臧峰宇博士发表在《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期上的相关文章。

对那些总认为“政治哲学是这个,不是那个”的人,应该用不确切、不大可能的词汇思维:超越知识论的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