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6 中国式次级债风暴真的来了吗?
债务危机风雨欲来
债务危机风雨欲来作者:樊畅来源:《英才》2018年第07期2008年,我国全社会的杠杆率为140%,2011年超过180%,2016、2017年超过250%。
根据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报告,中国非金融体系债务占GDP比例高达328%,远远超过一般认知的250%的警戒线。
“去杠杆”伴随着流动性的收缩,整个社会的资本大退潮,可能才是刚刚开始。
2018年第一季度,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为5.58万亿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包含了境内非金融企业、住户的融资总和,所以我们再减去住户贷款,可以大致得到企业的融资数据为3.8万亿,这比起2017、2016年同期直接锐减了0.96万亿、1.63万亿元。
在2018年前四个月,仅看信用债到期偿还量(以中票+短融+ABS+企业债+公司债为统计口径),月均规模就已经达到了3300亿,比2014年多了1.5倍。
低等级企业(主体评级为AA及以下)与国企不一样。
融资渠道如今已是重重阻塞。
面对着更高的债务到期量,内部的现金流周转压力会非常大。
债券无法按时发行或应收账款无法按时到账等事件冲击,都有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市场上有大量债券发行失败,且融资成本不断提高。
截至5月8日,今年取消、推迟发行的各类债券累计已经达到304只,包括了公司债、企业债、中票、短融、超短融等各个类型,涉及金额多达1839亿元。
与往年相比,违约潮正密集的大面积来临。
政策面曾经靠争取时间来降低整体杠杆率水平,但目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要求一些“有毒资产”必须加快速度处置,所以存量债务中的一部分资质较差者违约后,相关部门并未像之前走老路出手相救。
为适应如今的市场环境与金融机构偏好,企业债券融资正变得短期化,未来滚动续发的时间间隔缩短,对流动性与债券市场的环境要求在变高。
一旦流动性收缩,企业发债难度加大,经济与金融体系就可能再次出现连续的信用事件。
同时考虑到 2015-2016 年的非标融资在今明两年会陆续到期,而市场上愿意承接非标资产的资金相对偏少,偿付压力也将显著增大。
次级债引发蝴蝶效应-揭秘华尔街金融风暴始末
次级债引发蝴蝶效应揭秘华尔街金融风暴始末9月15日,一个令华尔街人刻骨铭心的日子。
华尔街叱咤风云的三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以及美林至此全部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全球主要股指闻风而动,急转直下。
而导致这场风暴的罪魁祸首正是持续困扰华尔街达14个月之久的次贷危机。
虽然,近来关于次贷危机接近尾声的说法有所增多,但雷曼兄弟和美林的结局似乎昭示着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横扫美国、殃及世界的次贷危机远远没有到“说再见”的时候,对金融行业的沉重打击还将继续。
美国经济前景会变得多暗淡?摩根大通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给出的答案简单却无奈:“我们不知道。
”他没有了以往经济学家在预测美国经济增长0.1%时也会有的那种自信。
而为避免全球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各国央行已经纷纷向金融系统注资,各国政要也先后出面讲话稳定局面。
一切迹象显示,这场金融动荡可能迫使各国央行改变此前趋紧的货币政策。
一个雷曼兄弟倒下去,多少个“雷曼”会前仆后继?我们不知道,只能拭目以待。
次贷危机之前世今生低利率刺激地产业说起“次贷危机”,估计这个名词已经耳熟能详。
然而通过记者的调查,真正能把次级债说清楚的普通市民其实凤毛麟角。
又有谁知道,“次贷危机”源起美国“0首付”的买房政策,这一场由“0首付引发的血案”,实在是美国政府好心办了坏事。
据悉,1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这很大部分归功于次级房贷。
这些人由于信用记录较差或付不起首付而无法取得普通抵押贷款。
次级抵押贷款为低收入者提供了选择权,而不是直接拒绝为他们提供房贷。
但次级抵押贷款的高风险性也伴随着其易获得性而来。
相比普通抵押贷款6%~8%的利率,次级房贷的利率有可能高达10%~12%,而且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ARM)的形式,随着美联储多次上调利率,次级房贷的还款利率越来越高,最终导致拖欠债务比率和丧失抵押品赎回率的上升,酿成今日的危机。
债券市场扫黑,五位大佬陆续被查
金融市场要闻:债券市场扫黑,五位大佬陆续被查债市扫黑风暴范围再扩大,继万家基金邹昱、中信证券杨辉、齐鲁银行徐大祝之后,易方达债券基金经理马喜德,以及原西南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薛晨,也被曝因涉嫌债市丙类户不当获利遭有关部门调查。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将密切关注债券案进展。
马喜德涉嫌挪用35亿本周以来债市“大佬”陆续被查的消息刺激着整个市场的神经。
记者昨天获悉,此次针对债市黑幕的执法风暴已经超出了金融监管部门行政稽查的范畴,升级为全面的刑事调查。
万家基金邹昱、中信证券杨辉、齐鲁银行徐大祝之后,第四位涉案的债市“大佬”浮出水面。
昨天,市场再度传出,易方达债券基金经理马喜德涉嫌在银行任职时和同伙挪用35亿事件。
晚间,易方达基金发布声明,事件基本属实,马喜德目前处于取保候审阶段,公司决定暂停马喜德相关基金经理职务。
马喜德因其个人行为已被公诉并经法院开庭审理,处于取保候审阶段。
截至目前,公司未接到相关部门对马喜德问题的任何法律文件或通知。
薛晨不明收益7000万就在同一天,市场也传出西南证券原固定收益部副总薛晨涉案遭调查。
坊间传其控制的丙类账户中,不明收益达7000万元。
同期被调查的还有很多机构人士。
针对此消息,西南证券方面昨天表示,此人现在并非公司员工,因此不方便做出回应。
目前银行间市场的投资者账户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为商业银行,乙类一般为信用社、基金、保险(行情专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丙类户则大多为非金融机构法人,其中不乏由投资经理实际控制的“傀儡”账户。
资料显示,薛晨曾任国海证券固定收益证券部北京分部高级经理,2009年4月进入西南证券固定收益部,2012年离职前为西南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负责债券销售、投资。
邹昱移交固定收益专案组由于此次对固定收益圈的调查是全方位、全市场调查,所以由央行牵头,银监会、证监会、公安机构等部门联动成立了“固收专案组”专门负责调查、审理相关案件。
一旦查出存在经济犯罪嫌疑,相关人员将被移交到北京,由专案组统一负责。
2018,A股地震因这8大黑股
2018,A股地震因这8大黑股作者:宋奕青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18年第24期今年即将结束,我国资本市场毫无意外地经历了“滚动熊市”,几乎没有任何资产“善始善终,全身而退”。
尤其以长生生物、乐视网、中弘股份这样的上市公司将投资者带入火海,我们以“A股8大黑股”的形式,记录下这些上市公司,回顾2018年的中国股市,以此为戒。
长生生物——强制退市第一股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称,在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检查中,发现该企业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为,对此吉林食药监局收回该企业《药品GMP证书》,并责令狂犬疫苗停产。
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ST长生全资子公司。
受“疫苗门”影响,该公司股价一落千丈,从7月16日起便开启了“一字”跌停之路,截至8月29日已连续32个跌停,超过连续30个跌停的*ST天马,创下A股史上最长的连续跌停纪录。
*ST长生股价也由暴跌前的24.55元一路最低跌至2.66元,累计跌幅接近九成,持股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深交所11月16日宣布,正式启动对*ST长生重大违法的强制退市机制,*ST 长生因此成为退市规则修订后首家因危害公众健康安全而退市的上市公司。
从违法生产、销售疫苗事发到被启动强制退市,*ST长生只用了不到4个月。
这在A股的历史上,尚未有过先例。
中弘股份——“面值退市”第一股随着深交所11月8日发布公告,正式终止中弘股份股票上市,A股市场上首只面值退市股诞生。
中弘股份之所以退市,直接原因是股价低于面值触发退市指标,根本原因则在于公司不断发生重大风险事项,积重难返之下,投资者用脚投票——应用市场化行为表达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
2018年以来,中弘股份连续发生多起负面事件,包括多项逾期违约债务、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高管陆续离职、股权司法冻结。
公司业绩也出现大幅下降,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亏损18.84亿元,同比减少2379.61%,与此同时,公司2017年的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三季度报告均涉嫌虚假记载情况被立案调查。
高盛:这轮信贷狂潮后,中国坏账损失或达19万亿元
高盛:这轮信贷狂潮后,中国坏账损失或达19万亿元中国市场文/ 时芳胜 2013年08月07日19:35来源:华尔街见闻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信贷急剧扩张,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关注点。
中国高风险和低透明度的影子银行系统提供的信贷日益增加。
高盛估计,从2008年底到2013年底,中国银行业的资产将增加14万亿美元。
正如惠誉所称,这相当于美国整个商业银行部门的规模。
也就是在五年时间内,中国将复制整个美国银行系统。
投资者关注美国的QE政策,但是考虑到中国信贷的巨大规模,惠誉相信,只要中国削减信贷,其产生的影响就如美国削减量化宽松政策那样明显。
高盛认为,一旦泡沫破裂,中国的坏账金额将达到惊人的18.6万亿元。
高盛:中国信贷扩张的速度超过了历史上其他的信贷危机。
这种扩张与经济增长并不相符,当然,信贷增长中许多来自于“影子银行",这加剧了对其健康程度的质疑。
当你研究其他危机时,你可以在中国发现许多相同的先兆.....包括大幅增长的信贷与GDP增速不符。
其它潜在因素包括:影子银行信贷的大规模扩张、大规模房地产投资导致一些地区的泡沫、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较差、国有控制的金融和企业。
在中国,另一个不常被提及但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是道德风险。
外界对于中国政府救助的能力和意愿报以巨大信心,但是随着银行系统的扩张,这种可行性愈发受到质疑。
除了这些金融体系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触顶。
几年前,中国的名义GDP处于“两位数增长”的水平。
这种情况下,问题很容易会被掩饰过去。
但是,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中国总体杠杆水平已经急剧上升:影子银行提供的信贷日益增加:影子信贷的扩张意味着融资成本上升,这导致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不可行:中国国内企业的杠杆也在上升:中国对影子银行没有正式的定义。
但通常的理解就是,在正式银行系统外提供信贷的金融机构。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概览如下:影子银行与正式银行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下:这意味着,问题会从一个环节迅速传递到下一个环节:可能触发信贷危机的四个因素:1.需求疲软。
债市上演“鸡犬升天”中国垃圾债牛气逼人
债市上演“鸡犬升天”中国垃圾债牛气逼人∙正文∙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扫描到手机2016-07-25 14:06:17来源:华尔街见闻在发达国家主权债收益率纷纷跌入负值之际,全球投资者掀起了追捧公司债的浪潮,中国也不例外。
追逐高收益的中国投资者早就把4月债市的动荡抛到了脑后,对境内市场垃圾债的需求推动借入成本触及逾两年低点。
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在中国被视为垃圾级的评级为AA-的7年期公司债较同期限国债收益率溢价341个基点,创下2013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本月内下滑22个基点,为2015年5月以来最大降幅。
在公司债收益率创下阶段性新低之际,中国债市违约数量却在迅猛攀升。
今年以来,境内公开发行的债券已有17支违约,远超2015年全年7支的违约数量。
对此,彭博社援引富国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总经理叶盛的观点称:委外资金的大量出现加大了对收益较高的资产的需求,部分资金在业绩压力下只有追逐一些有瑕疵的资产了。
平安证券预测,银行理财产品委外资金规模可能从去年底的2万亿元增长到今年底的5万亿元。
这种局面短期内可能仍将持续。
穆迪周一称,转向被动型投资不是暂时性的。
资产管理机构转向被动型投资的过程中将面临更多痛楚。
中国投资者无视高违约率而狂奔向公司债,只是全球投资者疯狂追逐高收益的其中一角。
美国同样如此。
数据供应商Lipper表示,本月第一周,买入风险较大企业债的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出现18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逆转了此前三周的资金净流出。
从整个新兴市场债市来看,大批资金正加速涌入。
华尔街见闻今晨提及,美银美林称,截至7月20日当周,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的资金净流入触及史无前例的高水平,达到49亿美元。
这比两周前录得的纪录高点整整高出了10多亿美元。
不过,垃圾债市场已被警告存在风险。
英国《金融时报》曾在本月初的报道中援引IMF数据称,中国有大约1.3万亿美元的公司债“面临变成坏账的风险”。
这类债务变成坏账的潜在损失,可能会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7%。
次级债券在中国的若干法律问题
次级债券在中国的若干法律问题次级债券是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一个普通业务品种,在中国却存在许多法律问题。
应该借鉴美国法中的“深石原则”,相应提高次级债券的受偿序位。
破产法中没有单独规定次级债的清偿序位,次级债券持有人对破产人享有的是权利,允许次级债券持有人自愿放弃权利并不破坏破产法中的“债权人之间平等分配”原则。
次级债券持有人和发行人的抵消权都应该通过合同明确予以限制。
标签:次级债券;金融;法律次级债券,其基本法律根据是民法中的次级债。
次级债券在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运用,如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次级债券的实践。
特别是1988年《巴塞尔协议》将次级债券列入银行资本范围之后,更引起了金融和法律界的关注。
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1990~2001年间,共发行560笔次级债,金额达到4380亿美元。
国外经验显示,发行次级债券是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资本补充方式,尤其是在银行因快速扩张而暂时出现资本充足率下降无法达到监管要求的情况下。
中国大陆从2003年底银监会发布《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人附属资本的通知》开始,次级债券开始受到关注。
有关主管部门先后又发布了《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证券公司借入次级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与此相关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等。
在经济全球化、财产债权化、资产证券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今社会,世界各国在次级债权的性质、目的、作用、法律形式的规定方面,有颇多差异甚至冲突。
我国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次级债的规模已经相当可观①。
但是,次级债在我国存在的法律问题十分突出。
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可以说是无法可依。
首先,缺少基本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企业破产法(试行)》等基本法律都没有关于次级债的规定。
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次级债的法律形式和效力都具有不确定性。
其次,现有的有关规定都是行政规章,法律效力层次低,况且都是从管理角度进行规范,关于次级债券的交易和运行规则十分欠缺。
海银财富:打击证券市场乱象,2018年证监会剑指8大灰色地带
海银财富:打击证券市场乱象,2018年证监会剑指8大灰色地带继银监会、保监会今年以来出台多个金融监管措施防范金融风险,证监会也不敢示弱。
1月19日,证监会以2017年案件办理通报的方式,宣告了自己今年进一步从严监管证券市场违规行为,化解风险的立场。
证监会表示,总体而言传统违法案件占比依然较高,操纵市场案件数量减少,老鼠仓得到有效遏制。
去年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三大类传统违法案件合计立案203件,占全部立案案件的65%,仍是主要违法类型。
针对“靠消息炒股”的市场突出问题,稽查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全年新增内幕交易立案101件,占新增立案案件的32%,同比增长54%。
证监会还总结了一些市场乱象,包括信息披露各环节恶性案件、内幕交易重大案件仍然多发;操纵市场团伙化、短线“坐庄”特征明显;新三板、私募领域乱象增多;部分中介机构丧失执业操守问题突出;造谣传谣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证监会2018年的监管大棒,将重点挥向这些日益增多的市场乱象。
那么,证监会将对这些证券市场乱象如何从严监管,本期海银视角将做全面详尽解读。
2018年证券市场从严监管8大动向梳理证监会方面明确表示,下一步稽查部门将继续以防范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依法全面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活动,整治市场乱象,保护投资者利益,净化市场环境,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乍看之下,这番话似乎并未披露其2018年加强监管打击市场乱象的侧重点与方向。
但如果深入分析证监会此次通报的各类证券市场乱象处理事件,就能发现证监会今年的监管打击重点,将放在8大层面:1、信息披露各环节恶性违法案件多发按照证监会披露的数据,2017年启动违规披露案件立案调查64件,较去年增长33%,财务造假(占40%)与重大事项不披露(占26%)是主要类型。
其具体表现在四大方面:(1)造假环节不断延伸,涉及IPO、再融资、并购重组、持续披露等多个领域。
债市核查大风暴
但 丙类 账户并 不会 无偿 做这 样 的事 审 阶段 ,公 司决 定暂停 马喜 德相关 基金 情 ,这里 面就存 在一 笔不 菲 的 “ 代持 服 4月 1 8日,债 基 在 跌 ,尤 其 是 杠 经 理职 务。马喜 德 因其 个人 行为 已被公 务费 ” ,而 除了 “ 代 持 服务 费” 之外 , 杆 债基 更是放 量大 跌。博 时裕祥 B下跌 诉 并经法院开庭 审理 。 丙 类 账 户 通 常还 可 以 获 得 一 笔 利 率 价 差 。
甲类 、乙类 和丙 类 ,其 中 ,甲类 为 商业 市 场 债 券 托 管 量 f 含央行票据托管量 ) 为 上 午 ,万 家 基 金 在 其 官 方 网站 上 发 布 了 银行 ,乙类 一般 为信 用社 、基 金 、保 险 2 5 万亿 元 ,其 中银行 问债券市 场债券托 关 于更 换基 金经 理等事 项 的说 明。邹 昱 和 非银行 金融机 构 ,丙 类则大 多为 非金 管 量 为 2 4 . 1 万亿 元 , 占 9 6 . 4 %。银 行 间 离职 被证 实 ,基金 经理 朱虹 、孙驰 将接 融 机构法 人 ,其 中不乏 由投 资经理 实际 市 场 中丙 类账 户 占 比较大 ,非金融 机构 管邹 昱 所 管理 的 3只基 金。万 家 基金 4 控制 的 “ 傀儡 ”账户 。 投 资者 交易 活跃 。据不 完全统 计 。通过 月 1 7 日再 度 发 布 公 告 ,称 邹 昱 因 个 人 行 资 料显 示 ,薛 晨 曾任 国海 证券 固定 结 算代 理人进 入银 行 间债券市 场投 资 的
2 . 6 9 % ,天 弘 添利 B下 跌 1 . 9 6 %, 富 国 汇 就 在 同 一 天 ,市 场 还 传 出西 南 证 券 你可 千万别 小看 这利率 价差 ,有业 内人 利 B下 跌 1 . 5 7 %。这样 的跌 幅 ,在 债 基 原 固定收 益部 副总薛晨 涉案 遭调查 。坊 士表 示 ,即便 丙类 账户持 有 时间仅 仅一 市场上 已经能够称得 上暴跌 。 而这一切 , 间传 其控 制的丙 类账户 中,不 明收 益达 个 月 或 者 几 天 的 时 间 ,也 是 一 笔 巨额 收
黄奇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些行业千万别碰
黄奇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些行业千万别碰作者:来源:《记者观察》2018年第05期编者按:近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亚布力论坛理事张家港行暨第四届“港城合伙人”峰会上做主题演讲时再次谈到去杠杆的问题。
黄奇帆指出,三大部分的债务杠杆之中,企业债务杠杆问题最突出。
他认为企业去杠杆要靠提高股权融资比例。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考虑,首先要狠抓“三去一降一补”,其次黄奇帆提醒企业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产能过剩的生意千万别做。
以下是演讲精编。
对我国来说,去杠杆,除了实体经济的各类企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和各类金融机构去杠杆、防风险之外,还有一个整体上的国民经济的去杠杆。
目前,我国的宏观杠杆率是比较高的,去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包括政府的债务、居民的债务和非金融企业的债务加在一起差不多是GDP的250%,在世界上处在较高的位置。
但中国经济真正成问题、需要着力去解决的是非金融企业的债务,这个债务占GDP的160%左右,这个量是非常大的。
如果我们能把企业的债务率降一部分,比如能降50个百分点,那么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就能降到200%以内,就会好得多。
所以,宏观经济去杠杆的要害,在于去企业的债务。
企业去杠杆更要靠提高股权融资比例那么,怎么解决这件事呢?一方面,在微观上、在结构上,我们对各类工商企业要按照党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狠抓“三去一降一补”,帮企业去过剩的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促使企业增加利润、降低成本,有效地降低具体企业的债务。
另一方面,在企业管理上要更多地从财务上考核和要求企业家,做好每个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不能弄得资金链断了;强化每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管理,不能总是80%、90%地负债,不能为了扩张、为了收购盲目地兼并,甚至到了8000亿元、9000亿元债务,还敢千亿、千亿地举债,在世界各地疯狂地收购兼并,最后把自己搞到资金链断掉,这类高杠杆冒险行为应该受到严格的约束和管控。
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对中国股市、楼市的影响次级债危机爆发对全球股市下跌有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只是心理预期上的,并非是由次级债危机所直接引起的。
因为,从数据来看,美国次级债市场规模约为8000亿美元,包括可能的损失规模约为500亿-1000亿美元,这与美国债券市场25万亿和美国金融资产46万亿规模相比虽然有限,但影响十分深远。
近期,关注国际股市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这不仅是因为美国股市的下跌已经引起国际股市的连锁反应,更重要的是投资者担忧国际股市会否殃及A股市场。
本月15日,沪深股市与全球主要股市一同出现巨幅下挫,虽说原因之一是受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稍显勉强,但我国资本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与全球市场关联度正在增强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美国的楼市投资理念对中国是有影响的。
当美国楼市不断上涨时,不仅助长了中国楼市投资者的信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放松了对地产泡沫的警惕。
此外,美国楼市对中国楼市产生影响的最重要原因,还在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影响越来越大。
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全球市场人心惶惶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并非隔岸之火,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考试大论坛对我国海外投资战略的影响次级债危机可能会影响我国海外投资战略。
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增长中,但一些宏观经济问题也已显露,如7月份CPI已达到5.6%水平,通胀压力进一步上升。
还有,外部金融环境在变化,全球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已变为一种金融策略的博弈,对目前还不够成熟的我国金融体系和市场经济来讲无疑是一种压力和挑战。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单边升值趋势,突出了当前我国金融结构的诸多矛盾或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积极采取“走出去”战略,包括投资海外意愿明显增强。
目前,我国外汇投资公司的投资方向仍在选择与观察之中,QDII投资战略也在积极推进,恰在此时,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加剧,使得我国承担了更多的金融压力和金融风险,这些都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投资海外的战略。
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爆发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 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 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 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 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 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 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 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 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 (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 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 响有限。 其后花旗集团也宣布,7月份有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 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次级债券危机[1]
PPT文档演模板
次级债券危机[1]
★ 政府巨额注资、大幅调低利率以救市,财政赤字创历史新 高
截至10月9日美联储已累计投入近万亿美元救市,联邦基金基准 利率已由07年9月18日之前的5.25%降至2%,并大幅调低贴现窗口利 率,2007年8月17日之前是6.25%,目前低至3.25%,以缓解由次级 债危机所带来的金融市场的信用紧缩局面。
■次级债危机对美国的主要影响
★ 股市大跌,金融机构巨额亏损,美元大幅贬值,金融市场震荡不稳
美国道琼斯股票指数自07年9月27日的13942点,下降到08年10月10 日的8579.19点,自03年8月来首次跌破9000点。道指在一年前创下历史新 高,目前已从高点下跌了35%;纳斯达克指数自07年9月27日的2689.09点, 下降到10月9日的1645.12点,跌幅为38.8%。
危机
次级抵押贷款 危机爆发
MBS及CDO等衍生产品将失去价值支撑,价值急 剧下降。
持有这些衍生品的机构投资价值受到极大损害。
PPT文档演模板
次级债券危机[1]
次债危机放大路线图
MBS
信用增级及 评级机构
PPT文档演模板
监管何在?
资料来源:凤凰网
次级债券危机[1]
§ 从次级贷款的利益链条上来看,次级贷款机构认为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 式转移了自身的风险,进而放松了审贷的标准;投资银行等证券中介机构 为了赢得业务利润,降低了自身的业务标准,向市场兜售不合格的证券 化产品;评级机构失职,向隐瞒可能存在风险的无核查贷款发放了评级 证书;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认为有对冲基金来承担风险和 盲目相信评级机构的评级,进而弱化了对所投资品的风险溢价要求;而 对冲基金信息的不透明的特性使得市场对对冲基金化解风险的手段和能 力并不清楚。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8半年报-ClimateBondsInitiative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8半年报JAN-JUNE 2018/2018年1月至6月市场概览第二季度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增加,使得2018年上半年全球总发行量达到769亿美元。
总额为93亿美元的中国绿色债券与国际绿色债券定义一致的绿色债券,占同期全球市场的12%。
中国上半年绿色债券的总发行量为130亿美元,但其中有37亿美元绿色债券未与国际绿色债券定义达成一致。
中国2018年上半年的总发行量同比增长14%,这主要得益于非金融企业的强劲势头。
金融企业的绿色债券发行量占上半年中国发行总量的44%,非金融企业占上半年发行总额的32%。
发行量为57.5亿美元的金融企业仍然是最大的发行人类型。
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位居榜首。
其他10家地区性商业银行也发行了19亿美元的绿色债券。
融资租赁公司华能天成的最新发行进一步增加了发行人种类的多样性。
同样地,非金融企业发行人是由各行各业的公司组成的。
其中包括了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和协和新能源等在内的发行人, 同时也包括远景能源等新发行人。
政府支持机构的绿色债券发行量同比大幅增长了1.5倍,其中包括了作为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北京首创集团的绿色债券发行。
相比之下,政策性银行的绿色债券发行量要低得多:约为2017年上半年的三分之一。
今年唯一的发行来自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该银行通过新发绿色债券进入市场。
10203040506070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20172018十亿美元中国vs. 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中国发行(只符合中国绿色定义)中国发行(同时符合中国和国际绿色定义)其他国家发行(符合国际绿色定义)51015上半年上半年20172018十亿美元2018年上半年中国发行同比增长14%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政策银行政府支持机构资产支持证券速览2018年上半年发行总量: 844亿人民币/130.2亿美元 国内发行量:494亿人民币/77.7亿美元离岸发行量:350亿人民币/52.5亿美元 符合国际绿色定义的发行量:607.5亿人民币/92.9亿美元 认证气候债券:173.3亿人民币/25.7亿美元 最大发行人: 中国工商银行伦敦分行 最大发行领域: 可再生能源2018年第二季度频繁的绿色资产支持债券发行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绿色资产支持债券发行增速较快,其中5笔交易的总额为6.59亿美元。
债券市场风暴是清债的开始
债券市场风暴是清债的开始4月17日,北京金融街一男子跳楼身亡,目前死者身份已经确认,系60岁的建银投资监事长王世强,公司方面称排查后为个人原因,并非微博上流传因黄金下跌暴仓导致。
王世强曾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
现已查明,王世强自杀与债券市场监管风暴有关,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个人已经卷入。
历史的看,这场债券监管风暴就相于当年沿海经济泡沫爆发时清理三角债这个阶段。
当年国务院专门成立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由朱镕基挂帅,王岐山是成员之一。
从清理三角债开始,到沿海经济泡沫破灭不到三个月时间。
当时许多沿海地区包括海南、北海、汕头等等城市人人都财大气粗,满世界去走私购物,人人买宝马奔驰和别墅,一夜之间却全部露馅,原来每一个大款都是从银行贷的钱,结果造成海南一地300多人跳楼跳海,整个沿海地区据说有1000多人跳楼跳海,有的人间蒸发。
在清债的过程中,由于人人都要还债,导致海南发展银行遭到挤兑,最后被迫破产。
所以,清理债务是泡沫破灭的第一阶段。
逻辑上看,由于清理烂帐坏帐,造成很多银行减少放贷,又由于人人都要还债,自然造成整个经济陷入大通缩。
每一轮大通胀爆发后,都必然是大通缩爆发。
这是经济规律之一。
中国央行试图继续放出海量信贷以拉动经济增长,已经完全失效。
2013年一季度已经过了,中国信贷总额同比增加60% ,M2增长15.8%,结果迎来的是什么?GDP7.7%的增长,且不论这7.7%的增长里有多少水分,单看这个7.7%也令人大跌眼镜,因为放了这么多钱出去也不能拉动经济,外界一片哗然。
实际上一点也不突然,因为经济学理论对此种现象解释为恶行通缩即将爆发前的市场反应。
中国央行公布,据初步统计,201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全年增加8.2万亿元。
而同期GDP只有52万亿,可见这些信贷中有多少是死钱,完全没有效率。
截止到去年末,我国主要金融机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比上季度末高0.6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35万亿元,同比多增897亿元,其中,个人房贷余额8.1万亿。
次级债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与警示
情 况下 ,市 场 预 期较 差 ,债 券没 人 接 机 的爆发 同样也是众 多风 险和 矛盾长时
手 ,难 以卖 出 ,故 而 基 金 公 司 向 市 场 公 间积聚 的结 果。
一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何为次级债 危机
告拒绝客户 的赎 回申请 ,由此 引起 整个
( 一 )利 率持续 上升 ,房地产
了解次级债 危机 先要 了解次级抵 金融市场的恐慌 。美 国次级债 危机也 由 市场降温 押信贷 ,它源 自美国房地产市场 ,指 的 此 而 生 。 美 国次 级贷款危机源 于低利率 刺激 是银 行针对信用记录较差 的客户发放 的 应该说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产 生的出 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 ,进 而刺激次 级抵 0 年里也取得 了 押贷款规模疯狂扩张 。从2 0 0 1 年 ̄2 0 0 4 住 房贷 款 。 美 国 金 融 业 较 为 发 达 ,发 放 发点是 好的 ,且在最初1 9 9 4 ~2 0 0 6 年 ,美 国的房 年 ,美联储 的低利率政策 刺激 了房地产 房屋抵押 贷款都要按借款人的信 用好坏 显著的效果 。1 4 % 上升到 6 9 % ,超过9 0 0 业快 速 发展 ,美 国人 买房 热 情不 断升 和钱包 大小分为三 六九等 ,于是就有 了 屋 拥有率从 6 给信 用好的借款 者的优质抵押信贷 ,和 万 的家庭在 这期 间拥有 了自己的房屋 。 给信 用差的借款者 的次级 抵押信贷 。由
相 提 并 论 。近 期 .又 有 许 多 国 际金 融机 放贷银行购 买这 些贷款 ,将其包装成债 通过 资产的重组和金 融设 计将风险分散
大量衍生品创设虽 构相继爆 出因次级债风暴 受损 严重而停 券卖给投资者 ,这些债券 就是 次级房 到不同的市场主体 上。 却使得美国一 止赎 回或 申请破 产保护 .全球 的股 市也 贷债券 “。在 房价 上涨时 .这些债券的 然保证了商业银行的稳定 , 随之持续震 荡下挫 . 次级 抵押贷款 市场 风险会潜伏 下来 .并使 投资者 获得 较高 国的房地产行业 周期不景 气传染到世界 蔓延实体经济和全球的资本市场。 危机似 有愈演愈烈之势。那么, 究竟什么 的收益 ,但 房地 产市场价 格一旦发生逆 各地 是次级债危机 7 其成因何在7对我国经济 转 .这 些 次 级 贷 款 人 的违 约风 险就 会 立
中国式雷曼金融风暴
中国式雷曼金融风暴作者:罗干淇来源:《财经界》2015年第08期近期中国股市的动荡表现吸引了全世界投资者的眼球本文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中国股市未来之路背景从六月中旬开始,中国股市经历了自2007年以来最大的波动市况,需要国家插手稳定股市。
国家救市措施初步来说是见效的,达到稳住市场的目的。
但长远来说,这次救市有没有留下其他影响?这是国家下一步需要面对的问题。
“中国式雷曼危机”解读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由于投资次级抵押住房贷款产品不当蒙受巨大损失,在谈判收购失败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
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面临倒闭的命运。
2015年6月中旬开始,中国的A股市场也经历了一波动荡的行情。
这一波动荡行情的核心原因是高估值中小股票在猛烈去杠杆过程中局部流动性枯竭。
它们持续跌停引发骨牌效应,导致场外杠杆账户被强制平仓时无法卖出,转而抛售流动性好的股票,然后大市值股票下跌引起本来相对安全的券商融资融券盘和无杠杆的公募私募基金净值大幅下跌,净值下跌使公募基金被放量赎回,私募基金被逼清盘。
另外,“场外配资”在这次金融风暴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股市暴涨完全是融资杠杆化为主要动力造成。
这场融资杠杆化的主要力量,以前一向认为是融资融券业务增长所造成,但实际上更多是来自风险更高、杠杆率更大的场外配资,再加上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只要股市下跌时,便会面临巨大风险。
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可能会成为下一波的危机延续。
到目前为止,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上市公司在停牌状态中,相信在这些公司里面有很多大股东之前已经把他们的股票作抵押融资。
如果复牌后这些公司要面对“补跌”的情况时,因为这些大股东没有多余的资金或股票来“补仓”而可能会引发违约,整个股票市场将会面临另一波下跌行情。
政府救市策略影响分析经过一番努力后,政府找到了问题所在,并对症下药,即所谓的救市三十多道金牌。
救市政策初见成效,但长远来说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1)国家在这次救市中作出了一些金融维稳的政策,或多或少影响了对中国资本市场“走出去”的目标,也估计A股加入MSCI的时间表因此被逼延后,同时,中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特别提款权(SDR)的计划将会受到影响。
风暴过后谁来买单——次级债危机洗牌资本市场催生衍生品交易新格局
作者: 刘奥南
作者机构: [1]长城伟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出版物刊名: 中国外汇
页码: 39-41页
主题词: 次级债 资本市场 衍生品 交易 洗牌 买单 风暴 世界金融体系
摘要:次级债危机,源于美国金融机构向信贷记录不佳的“穷人”提供按揭贷款,然后将这些贷款证券化(称为次级抵押贷款),以较高的回报率卖给机构或个人投资者。
从2004年6月30日至2006年6月29日的两年里,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利率的大幅攀升,致使购房者还贷负担加重,加上同期美国房地产市场大幅降温,很多贷款购房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
次级债危机始于2007年3月并愈演愈烈,由于涉及全球众多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致使危机迅速蔓延,强烈冲击着世界金融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式次级债风暴真的来了吗?对于近期股汇大跌,许多人归因于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摩擦。
真是这样么?A股大跌主要是为高杠杆付出代价,人民币则是因为货币超发和房地产泄洪。
2018年7月18日FT中文网撰稿人黄凡近期股市、汇市同时大跌,许多人把下跌归因于特朗普发起贸易摩擦。
真是这样么?试想想,即使是贸易战况最坏的场景出现,美国按照其扬言的对中国出口的4000亿美元货物增收25%关税,相关统计显示也不会影响中国GDP增长超过0.5%,而且贸易是双方共赢的,贸易战一定是减少了双方的进口需求,同时影响的是双方的经济,这一点美国不会不懂,因此所谓的“狠招”基本上就是说说而已。
看看美国的股市依然总体稳步向上,而与美国同期正在发生贸易摩擦的欧盟、加拿大等经济体的股市、汇市均表现稳定……是时候找找内部的原因了。
一,A股的近期大跌主要是为三年前的终极泡沫以及与之共生的高杠杆付出代价。
记得2015年股市“杠杆牛”的大泡沫中。
股市持续大涨,市场中一群一群“慢牛股”以百米冲刺般的速度上涨,除了个别蓝筹板块外,A股市场已全面泡沫化。
其中创业板更是以平均市盈率140倍的巅峰状态成为了泡沫空前的“创神板”。
之所以称之为“创神板”,是因为除了在市场中不断诞生300元,400元,500元的“神股”之外,每天都在各个投资圈里缔造者成功捕捉到“涨停股”的股神。
这些“神迹”反过来激励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放弃理性与常识到创业板去追梦。
“一带一路”的龙头神车的市值曾达万亿,超过波音、空客全球两大飞机巨头。
更有甚者,一个主业经营江河日下面临亏损的传统行业公司改一个P2P的互联网概念名字,股价就能连续涨停。
如历史上的每一次牛市大泡沫中所见的一样,不缺大嘴巴们的雷人雷语,随手可以捡来一些如下:“创神板没有泡沫,一直涨到20000点”。
“世纪大牛市涨到2022年”。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
“这一次互联网概念与过去的泡沫完全不同”……最终结果?当然是终极的崩盘了。
之后是史无前例的、不惜一切代价的救市,成功化解了2015年股市崩盘本来要引发的金融系统性风险。
但是当时国家队救起的是全世界最贵的股市,超贵的估值是无法长期维持的,救市只能是延缓、但绝不可能改变A股以总体下跌来实现向其应有价值回归的过程。
即便是跌至2018年6月29日,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依然有45倍左右,回归之路仍未走完。
因此,也让三年来一直停留在市场不愿离去的绝大多数投资人(除了心无旁骛谨守蓝筹的价值投资者外)付出极大的代价。
股市内外的高杠杆更是造成造成各种“闪蹦式”下跌的元凶。
前几年股市表现尚好时几乎“无股不质押”而造成的高杠杆令A股根本经不起贸易战的风浪。
与过去绝大多数投资人都实实在在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投资相比,在这几年,不同的投资人以不同的方式玩起了杠杆:场内融资、场外配资、大股东质押融资……值得一提的是股权质押业务,在近些年发展迅猛。
参照中证登2017年3季度的数据,两市当前共有3393只个股涉及股权质押,占比达到98.63%,可谓已经“无股不质押”,其中有115股的股权质押比例超过50%。
据估算两市累计的质押股权市值达到6万亿元。
而且大部分是在股价估值较贵时做的质押融资,股价贵自然就是持有收益低了。
“低收益的资产加了高杠杆,最终资产价格下跌”是近代几乎每一轮金融危机的根源。
2007-2008年间美国的房价下跌导致大量的次级债违约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那么,国内股价的下跌引发了一个小型的“中国式次级债”危机也就理所当然了。
因此,我们应该把现在股市的下跌可以看成是继续在为2015年的杠杆上的“人工牛市“付出代价的一部分。
二,人民币汇率的下跌是国内货币长期超发以及房地产超级泡沫堰塞湖的泄洪:国内楼市成功吸附了十多年一直超发的货币,一来一路上涨而从无像样的调整,每次有下跌趋势出现时,各级政府会及时采取各种强效措施来刺激。
2014年间,三线以下城市曾出现巨量的房地产库存,然而去库存的办法不是降价促销,而是“创新”地通过国开行提供天量的5-6万亿(总规模为“财新周刊”估计)的补充贷款(PSL)对棚户实行货币安置,5-6万亿的钞票直接砸向房地产市场,配合上当时的鼓励居民加杠杆买房等“强有力”措施,让本来就很贵的房地产硬是在两年间价格再度翻倍,直至今天全国范围已经难以找到真正值得投资的价值洼地。
试想如果按现在的汇率,国内的城市居民可以随便卖掉手中的一套小公寓,然后就可以到欧美发达国家买一套海景豪宅。
这样的境况下,即使是再强的资本管制也是难以完全挡住资本外流的,人民币能无贬值压力吗?虽然央行一直在竭力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其中去年引入的“逆周期因子”成功地一度把人民币的汇率稳定下来。
然而,既要维持房地产超级泡沫的堰塞湖、又要撑住股市的数万亿股权质押杠杆让其不至于崩坍,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中性”是勉为其难了。
因此,最近的央行货币工作会议公告中就看到了“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放水告示了。
一方面,美国的货币政策从紧、利率走高,另一方面,中国的流动性合理充裕、利率保持低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根本没有升值的基础。
于是我们接踵看到了股市下跌、汇率低迷、债市违约……学界谈论已久的“中国式的次级债危机”之狼,这次恐怕是真来了。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每一位中产手里的几套房子一直在升值,可以让大家沉醉在财富的梦幻之中。
火热的楼市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追逐。
这两年在“货币棚户改造”、“鼓励居民加杠杆”等措施的鼓动下,热得发烫。
虽有限购、限售、等上下其手的政策调控,免不了都变成空调。
先冻结资金再摇号买新房成了我们的“一大发明”。
在“全民疯狂抢房”的模式下,连银行存款都在搬家。
消费指标却持续低迷。
不过,还是不合时宜地说个当今无人会接受的观点吧,人们热衷于“摇号买新房”来投资,不惜排长队、交全款、甚至不惜离婚来获得资格。
都知道新房价格比二手房便宜,买到就等于赚到。
然而,这些新房是限售的,锁定期2-5年,而且实际估值很高(租金回报率1-2%之间,相当于市盈率50-100倍)。
记得2014-2016股市中大家积极参与的“定向增发”也是异曲同工:同样是比市价便宜、同样有锁定期,同样是高估值,结果?高估值下来时,参与者眼看着价格大跌而无路可逃。
最后是一地鸡毛。
大家都在说,别杞人忧天担心楼市下跌了,现在大家抢房还来不及呢。
上涨的趋势挡也挡不住!我们一起看看,作为他山之石的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前夜的楼市盛况吧:根据美国联邦住宅企业监管局2005年公布的数据,2004年美国51个州区,一年内房价上涨超过10%的有35个,其中超过20%的有6个。
2004年下半年,美国全国平均房价按年计算上涨幅度是12.56%;2005第一季度上涨幅度更高,达到12.97%,4年来累计上涨50.56%,平均年涨幅超过10%,而过去半个多世纪,美国全国平均房价的年上涨幅度仅为5.5%。
与此同时,美国的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也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波士顿等大城市而言,房价的上涨幅度更是令人惊奇。
这些城市最近几年豪华公寓的价格上涨幅度都在100%以上。
纽约曼哈顿产权公寓平均价格上涨幅度达到153%,每平方米超过9万元人民币,顶级的达到30-40万元人民币1平方米。
曼哈顿新建的两居室(两卫)、套内面积在12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起价在160万美元以上,品质好些的(包括游泳池、桑纳等健身设施)在200万美元以上,楼层高景观好的在300万美元以上,最顶级的达到近千万美元。
当时一手房的强劲增长带动了二手房市场。
美国全国房地产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6月份二手房销售折合成年销售达到733万套,这是继同年4月份以来第二次再创历史记录。
6月份美国单家庭房屋("别墅")销售的中位线价格达到21.9万美元,再创历史最高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幅度高达14.7%,是过去25年来最大的。
然而,当时几乎没有人担心房地产泡沫,就连保守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当年5月底向国会作证时,也罕见地表示“美国尚未出现全国性房地产泡沫”。
事实上,当时无论是经济学家、政府主管部门、开发商或者普通百姓,都相信美国房地产泡沫不会破裂。
有趣的是,我查了当时(2005年)《上海证券报》的一篇中国专家撰写的文章,说的是当时中美两地房地产泡沫的比较,结论是:美国的地产泡沫比中国小,美国的很多国情决定了房地产泡沫不用担心……总之一句话:能找到无数个理由支持美国房价不会跌!这是当时美国人民、也是中国人民、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
与当今国人对房地产永远涨的坚强信念如出一辙。
结果?2006年起,美国房价整体持续下跌,之后引发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
当今把“国内房价必然只涨不跌”当成信仰的国人的所有信条都归于一个根本:政府绝不允许房价下跌!然而,政府的有型之手绝非万能。
以股市为例,2015年7月开始,政府动用了一切能动用的资源:改变市场规则、出动公安力量、拿出2万多亿真金白银不计成本托市,结果N轮股灾不是照发生不误吗?A股不是反复下跌至今吗?人类历史上最值得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从历史上吸取教训。
因此,历史总是在重复。
投资市场一直以来就是如此。
我想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这世界上还存在着古今中外“任何一次泡沫都无一例外都最终会破灭的”的铁律。
当几乎无人再相信泡沫会最终破灭之时,泡沫的破灭也许就不期而至了。
前面分析过,“低收益的资产加上高杠杆”正是几乎近代每次金融危机的根源。
而国内房地产投资也正符合“低收益”(租金回报率1%-2%)加上“高杠杆”(连首付不少也是消费贷、信用卡借贷所得)的特征,对于楼市投资者而言,租金回报率远远低于借贷买房的利率成本,价格如不涨根本无法长期持有,而价格要涨则全靠不断加杠杆,显然也无法长期持续。
因此,这一轮的“去杠杆”与“出清”,恐怕要最终轮到房地产了。
房地产价格如果明显下跌,与房地产相关的各类融资类的次级债也会与股权质押融资一样出现连续爆雷的。
届时政府可能要拿出比2015年股市托市大得多的力度来承托来避免崩盘……不过,如果楼市的终极泡沫破灭了,房价逐步回到合理的水平,那真不是什么坏事,虽然GDP增长放缓无可避免,但从此真正的落后产能出清、经济结构转型、全社会“去杠杆”等倡导多年的目标就能得以实现了。
对于自住为目前的房东而言,所有房子依然在,不影响使用价值。
对于投资人而言,楼市投资吸引了消失了,就该好好地投资实业了,当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浮嚣淡出,大家安心工作与创业,实体经济何愁增速上不去,核心技术何愁搞不出来?因此,一场范围可控的“中国式次级债危机”即使真来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10年前爆发在美国的、后来席卷全球的次级债危机,把美国的地产价格、股票价格、美元汇率全部都压到低位,结果美国迎来了10年的经济复苏、股市长牛、而科技创新一刻未曾停步……“泡沫酝酿时的复苏——泡沫升腾时的高涨——泡沫破灭时的危机——泡沫消退时的萧条”,如此不变的循环构成了市场经济周期的每一个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