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当科药用植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药用植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本文将从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科学技术的推动。
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药用植物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目前,药用植物学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1.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对药用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了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并从中提取出了多种有效的药物。
例如,中药材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药用植物如白芷、当归、葛根等,它们都有着广泛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2. 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是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
通过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人们已经成功地从许多药用植物中提取出了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并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和机制。
例如,从中药材川芎中提取的川芎嗪,具有抗凝血、扩张血管等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3. 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药用植物的质量,人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建立了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标准。
通过对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含量、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的检测,可以保证药用植物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用植物学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药用植物学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 多学科交叉研究药用植物学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如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等。
未来,随着各个学科的不断发展,药用植物学将与更多学科进行深入合作,推动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开发。
2.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技术的应用将为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引言概述: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和植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药用植物学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1.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方法1.1 植物成分分析技术植物中的化学成分是药用植物学研究的核心。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如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鉴定和分析植物中的活性成分。
这些分析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用植物和药物。
1.2 植物药理学研究植物药理学是研究植物对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影响的学科。
通过对植物提取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特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如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为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1.3 植物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药用植物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对植物的分析和药理学研究,还涉及到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
通过对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纯化,以及对其药效学和毒理学特性的研究,可以开发出更安全有效的植物药物,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
2. 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2.1 药用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利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环境的恶化,许多药用植物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
通过建立植物保护区、实施合理采集和种植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药用植物的多样性和数量。
2.2 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许多药用植物的药效成分尚未完全揭示。
目前,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发现和研究新的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可能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是药用植物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2.3 药用植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药用植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许多药用植物已经被证实具有一定的药理学特性,并被应用于临床治疗。
[医学]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研究进展
二、药用植物活性成分萃取分离技术
3.1 液相微萃取技术原理及萃取模式 液相微萃技术原理与传统的液-液萃取原
理基本相同,即基于“相似相溶”原理。 LPME发展至今,已有多种模式,如单
二、药用植物活性成分萃取分离技术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 作为溶剂的超临界流体与被萃取物料接触,使
物料中的某些组分(称萃取物)被超临界流体溶解并 携带,从而与物料中其他组分(萃余物)分离,之后 通过降低压力或调节温度,降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 从而降低其溶解能力,使超临界流体解析出其所携 带的萃取物,达到萃取分离的目的。
二、药用植物活性成分萃取分离技术
2.2 双水相萃取(ATPE)技术应用实例 2.2.1 赵爱丽等人利用双水相体系对黄芩苷进行分 离纯化。 2.2.2 霍清对葛根素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特性进 行了研究。 2.2.3 张春秀等利用双水相体系在银杏叶中提取银 杏黄酮.
二、药用植物活性成分萃取分离技术
3、液相微萃取技术 液相微萃取(LPME)技术是上世纪90年
(2)黄酮类 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 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黄酮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剂,可有效清除体内的 氧自由基 ,具有抗癌、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 调节心血管等功效。
(3)萜类化合物 它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及 其含氧的饱和程度不等的衍生物。在自然界 分布很广,挥发油、树脂、橡胶及类胡萝卜 素的组分多属于萜类化合物。有些具有生理 活性,如龙脑、山道年、穿心莲内酯和人参 皂苷等。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起源、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药理作用、药物活性成份及其合理利用的一门学科。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对传统草药疗法的认可,药用植物学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1. 研究热点:目前,药用植物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药用植物资源的发掘与开辟:通过对全球范围内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筛选,寻觅具有药用潜力的植物,并进一步研究其药物活性成份和药理作用。
- 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对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进行采集、保存和研究,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提高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 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研究:通过对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因子和栽培技术等进行研究,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 药用植物的活性成份提取和分离:通过现代化学和生物技术手段,提取和分离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份,探索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2. 研究方法: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野外调查和采集:通过对自然界中的药用植物进行野外调查和采集,了解其分布、生态环境和形态特征等。
- 实验室分析和检测:通过化学分析、生物学检测和药理实验等手段,研究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份和药理作用。
- 份子生物学技术:利用份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研究药用植物的基因表达、基因调控和代谢途径等。
- 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通过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等技术,大规模生产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3. 应用领域: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 药物研发:药用植物学为药物研发提供了丰富的药物活性成份资源,为新药的发现和开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中药质量控制:通过对药用植物中活性成份的研究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高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 中药现代化: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促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中药的研究水平和临床应用价值。
医学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医学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医学药用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可以治疗或缓解人类疾病的植物。
随着现代化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使用药用植物进行治疗。
这不仅能够减少化学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治疗一些难以根治的慢性病。
在过去,药用植物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草药治疗、传统中药、民间常识以及经验治疗等层面。
随着遗传学、生态学、细胞学以及化学等学科的不断深入,药用植物的研究也进展迅速。
首先,药学化学和药学制剂方面的进步使得药用植物在治疗中的实际意义变得越来越大。
由于药物对人体的影响是全面的,因此药物制剂的研发也需要考虑如何降低其对身体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真正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目前,许多药用植物被制成丸剂、胶囊和各种水剂等药物剂型,以便更方便地使用和更快地产生治疗效果。
其次,生物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也为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如基因改造、细胞培养和先进的药物筛选技术,不仅为药用植物提供了新的品种、更高效的药效成分,同时还为药用植物的种植和生产提供了更高效、更可重复,和更无公害的方法。
近年来,药用植物在抗癌和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尤其显著。
例如,St. John's Wort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抑郁治疗的药用植物,而Graviola又是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植物。
此外,一些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用植物,如欧芹和紫锥菊,也被证明有助于减轻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当然,虽然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迅速,但对于其治疗效果的科学证明尚需不少时间。
药用植物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对于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也不同。
因此,对药用植物进行严格、科学的筛选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药用植物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随着不断的研究,药用植物将在医疗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在使用药用植物治疗时,必须谨慎,注意植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和有效剂量。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药用植物学是研究与利用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科学。
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和草药的兴趣不断增长,药用植物学在医药领域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就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1. 药用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地球上有大量的植物物种,其中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药用植物资源的丰富性为药用植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药用植物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科学家们通过对药用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并为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3. 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药用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药理作用是药用植物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科学家们通过对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研究,可以了解药用植物的作用机制,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4. 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现代药用植物学研究中,对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越来越重视,包括对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采集时间、保存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确保药用植物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1. 多学科交叉研究:药用植物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植物学、化学、药理学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推动药用植物学的发展。
2. 全球合作与资源共享: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广泛,不同地区的药用植物具有独特的特性和药理活性。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通过合作研究和资源交流,推动药用植物学的发展。
3. 先进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药用植物学研究中涌现出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以提高药用植物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4. 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药用植物的采集和利用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成分和药用植物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的兴趣增加,药用植物学在药物研发和保健品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1. 药用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地球上有大量的植物物种,其中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药用植物学通过对这些植物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有效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和紫杉醇等。
目前,已经发现了数千种具有药用潜力的植物,但仍有许多未被发现和研究。
2. 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药用植物学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现代科学技术如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为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药用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
3. 药用植物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药用植物学在药物研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现代药物的原始来源是植物,通过对这些植物的研究,人们可以发现新的药物候选物。
此外,药用植物学还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启示,帮助科学家设计更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二、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1. 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植物基因组学是研究植物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可以更快速、更全面地解析植物基因组,从而深入了解植物的遗传信息和生物合成途径。
这将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用植物和药用植物成分,为药物研发提供更多的选择。
2. 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是药物研发的关键。
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发现和研究这些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和生物活性。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成分的作用方式,科学家可以更好地设计和改进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3. 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寻找更加可持续的方法来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如植物组织培养和合成生物学等技术。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和天然药物的兴趣日益增长,药用植物学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浅谈。
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药用植物学的研究范围涉及植物的分类学、生态学、化学成分分析、药理学等多个领域。
目前,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1. 植物分类学的进展植物分类学是药用植物学的基础,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和命名,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特性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植物分类学的研究方法也得到了革新,使得对植物物种的鉴定更加准确和快速。
2. 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药用植物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通过对药用植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和作用机制。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更加精确和高效,为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 药用植物的药理学研究药用植物的药理学研究是药用植物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其对人体的影响和治疗效果。
近年来,药用植物的药理学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例如发现了一些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等活性的药用植物。
二、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对天然药物的需求增加,药用植物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1. 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加强药用植物学的研究需要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植物学、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2. 高效筛选和开发药用植物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药用植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如何高效地筛选和开发药用植物资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高通量筛选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加速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区列当科植物研究进展
我区列当科植物研究进展韩继新,李占军(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 要:本文主要综述了我区列当科药用植物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方面的情况,为了发展我区的丰富的列当属药用植物资源,对列当科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列当科;成分;药理;生物活性 中图分类号:R2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6)06—0010—02 列当科(Orobanchaceae)为多年生、二年生或一年生寄生草本。
不含或几乎不含叶绿素。
本科有15属,约150多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少数种分布到非洲、大洋洲、亚洲和美洲。
我国产9属,40种和3变种,主要分布于西部,少数分布到东北部、北部、中部、西南部和南部。
本科各成员以根寄生于其它植物的根部。
其中一些种是专性寄生植物,有固定的寄主[1]。
我区目前有8种,1变种,1变型,且广泛分布于我区大部分地区[2]。
对列当科植物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学者研究的比较多集中在肉苁蓉属。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学者开始研究我国列当科植物。
本文主要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列当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也为发展我区丰富的列当科药用植物资源奠定基础。
1 列当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1.1 列当属我区列当属植物有四种,分别为:列当、黄花列当、弯管列当和毛药列当,有1变型:北亚列当,1变种:黑水列当。
赵军,闫明等用95%的乙醇回流提取紫花列当的干燥根茎部分,通过波谱分析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为:甘露醇、β-谷甾醇、琥珀酸、咖啡酸、原儿茶醛、β-胡萝卜苷[3]。
韩继新等采用系统溶剂法对黄花列当进行提取,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正二十九烷酸、正二十六醇、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麦角甾苷、D-阿洛糖醇、2,3,4,6-а-D-半乳吡喃糖四甲醚、黑风藤苷[4]。
邵红霞[5]等人从列当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利用化学方法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分别为:甘露醇、β-谷甾醇、豆甾醇、花生酸甘油酯、β-胡萝卜苷、琥珀酸、麦角甾苷、D-松醇。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药用价值和应用的学科,它在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浅谈。
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1.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辟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是药用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已经发现和利用的药用植物种类众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开辟利用也越来越深入。
通过对药用植物的化学成份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2.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传统的药用植物学研究主要依靠对植物形态、组织结构和化学成份的观察和分析,而现代的药用植物学研究则借助了份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支持。
这些新的技术手段为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加快了研究的发展。
3. 药用植物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成果在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药物的原料来自于药用植物,如中药材、植物提取物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同时,药用植物的研究也为新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二、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1.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环境的恶化,药用植物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成为了药用植物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未来的研究将注重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2. 药用植物的活性成份研究药用植物的活性成份是其药用价值的关键所在。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对药用植物中活性成份的研究。
通过分离、提纯和结构鉴定,可以发现更多的活性成份,并探索其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这将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更多的候选物质。
3. 药用植物的基因工程研究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对药用植物基因的研究和改良。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份和性质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对天然药物的需求增加,药用植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本文将对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浅谈。
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1. 研究方法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药用植物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依靠经验和实践,而现在的研究方法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准确性,包括份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运用。
2. 药用植物资源的发现和开辟:随着对药用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药用植物被发现和开辟。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药用植物,并从中提取有药用价值的成份。
3. 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是研究药用植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研究,可以了解药用植物对人体的作用机制,为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4. 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研究: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是保证药用植物药品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标准,可以确保药用植物的药效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1. 多学科交叉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用植物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越来越多。
例如,药用植物学与份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药用植物的成份和作用机制。
2. 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利用:天然产物向来是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之一。
随着对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天然产物被发现和利用。
未来,对药用植物中天然产物的研究和利用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3.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也为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纳米技术等的应用,可以加速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开辟过程。
4.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随着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不断开辟和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利用
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利用植物是自然界中最神奇的生物之一,其对人类有着无尽的用途。
除了植物提供的食物和饮料之外,还有许多药用植物包含了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可以被提取出来,用于制造药品,食品和保健品等。
本篇文章将探讨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应用。
药用植物的意义人类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一直密不可分。
自古以来,植物就一直被用于医疗和健康领域。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植物中所含的活性成分。
大量的研究表明,药用植物中的成分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治愈身体问题和改善心理状态。
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有哪些?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包括生物碱、黄酮类、鞣质、挥发油等等。
其中最常见的活性成分是黄酮类,这种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的作用。
此外,一些植物中含有生物碱,这种成分能够起到镇静、镇痛、止血和毒剂作用。
挥发油也是药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成分,能够起到抗菌、抗病毒和促进消化的作用。
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提取,包括传统的酮沉法、浸提法和现代的快速液相色谱法等。
在传统的提取方法中,使用的是天然溶剂,如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等,这些天然溶剂能够高效地提取出药用植物中的各种成分。
但这种方法对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
现代的提取方法则使用化学品和绿色溶剂,如水、乙醇和高级别醇等。
这些方法不仅安全环保,而且效果更好,可以获得更高效的活性成分提取。
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应用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被用于多种领域。
最常见的就是制作药品。
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和老年痴呆症等。
此外,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还可以被用于制作保健品,如维生素和补品等等。
最近几年,保健品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增长趋势已经吸引了不少公司和投资者的目光,人们对活性成分化合物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总之,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对人类健康有着深远的意义。
植物药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植物药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植物药物一直以来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众所周知,植物药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是药效产生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对植物药物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研究的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植物药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场景。
一、传统研究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使用传统的方法对植物药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研究。
这些方法包括化学分离、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筛选等。
其中,化学分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提取植物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使用色谱等技术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为单一的化合物。
随后,使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
最后,通过生物活性筛选,确定其中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
二、现代研究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研究方法在植物药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基于高通量筛选技术的方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地筛选出成百上千个化合物并测试它们对特定疾病或生物过程的影响。
此外,生物技术的应用也为植物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改良植物以提高其药用成分的含量。
三、应用场景植物药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们在药物研发领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多药物的原料都来自于植物药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其次,植物药物的生物活性成分也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的开发。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天然的健康产品,植物药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成为了一种热门的选择。
此外,植物药物的生物活性成分还在农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一些具有杀菌活性的植物药物成分可以被用于保护作物免受病害的侵害。
总结植物药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和现代的研究方法都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些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将进一步推动植物药物的发展和应用。
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生物活性成分被发掘,并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和农业等领域,为人类的生活贡献更多的益处。
药用植物的研究报告
药用植物的研究报告药用植物的研究报告引言:药用植物是指可以用于治疗、缓解或预防疾病的植物。
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药用植物来治疗疾病,并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对药用植物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报告旨在探讨药用植物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方法:药用植物的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验室研究、临床试验、生物技术等。
实验室研究主要通过提取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并利用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来验证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临床试验则是在人体上进行的研究,对植物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生物技术对于药用植物的研究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改良植物,增加其药用成分含量。
研究发现:药用植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
例如,中药党参被发现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此外,印加蜂胶被发现具有抗菌和抗炎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还有许多其他例子,可以证明药用植物在治疗疾病方面的潜力。
未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用植物的研究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
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以更好地理解其药理学特性。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还可以探索和开发新的药用植物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
此外,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来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结论:药用植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科学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药用植物,我们可以发现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力度,并推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成份和其药理作用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增长,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1. 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地球上有大量的植物种类,其中许多具有药用价值。
药用植物资源的丰富性为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药用植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上。
通过分离和鉴定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份,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其药理作用和药效。
3. 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许多药用植物正面临灭绝的危(wei)险。
因此,药用植物学的发展也包括对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的研究。
二、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1. 高效筛选药用植物资源:传统的药用植物筛选方法耗时且效率低下。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高通量筛选方法将会广泛应用于药用植物学研究中,以加快药用植物的发现和开辟。
2. 份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应用:随着份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药用植物的药效和产量,从而提高药用植物的利用价值。
3. 药用植物的化学组分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分析和鉴定药用植物中的化学组分。
这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和药效。
4. 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是药用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通过保护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可以实现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
5. 药用植物的多样化利用:除了传统的药物研发,药用植物还可以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未来,药用植物的多样化利用将会得到更多关注和研究。
三、结语药用植物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加强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高药用植物的筛选效率,深入研究药用植物的化学组分和药理活性,推动药用植物学的发展。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和植物药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和植物药的关注日益增加,药用植物学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本文将从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1. 植物药的广泛应用:植物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植物药列为重要的医疗资源,并在药典和药物管理中予以规范。
植物药的研究和开辟已经成为许多制药公司和科研机构的重要方向。
2. 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现代生物技术、份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植物药的有效成份和作用机制,为植物药的开辟和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 国际合作与交流:药用植物学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合作。
各国的科研机构、大学和制药公司之间开展了许多合作项目,共同研究和开辟植物药。
这种国际合作与交流不仅促进了药用植物学的发展,也为各国的医药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1. 植物药的现代化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药的研究已经从传统的经验性研究转向了现代化的科学研究。
通过分离和鉴定植物药中的有效成份,研究其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植物药的疗效,并减少潜在的毒副作用。
2. 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已经再也不局限于植物学领域,而是与化学、生物学、药学等多个学科进行交叉融合。
这种多学科的合作将为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3. 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紧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药用植物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通过合理利用植物资源,保护濒危植物物种,推动植物的人工繁育和种植,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植物药的需求。
4. 植物药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对自然疗法的追求,植物药市场前景广阔。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学科,它在药物研发和生物医药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药用植物学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1. 研究方法的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方法也得到了不断改进。
传统的药用植物学研究主要依靠经验和实践,而现在的研究方法更加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例如,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药用植物进行基因组学和转基因研究,从而揭示其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
2. 药用植物资源的挖掘:药用植物是一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现了大量的药用植物资源,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药用植物资源的国家,中药材的研究和开发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3. 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已经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和鉴定,可以确定其药理活性,并进一步开发成药物。
4. 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药用植物作为药物的原材料,其质量的稳定性和标准化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成为药用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建立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标准,可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二、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1. 综合学科的发展:药用植物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植物学、化学、药理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学科交叉的发展,药用植物学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形成更为完整和系统的学科体系。
2.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应用将为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将为药用植物的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及其药理作用、化学成分、药用价值以及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增加,药用植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本文将从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1. 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药用植物学研究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研究方法如采集样品、提取活性成分等仍然被广泛应用,但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更加精确和高效。
2. 药用植物资源的广泛应用:药用植物资源是药用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数千种药用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民族药、现代药物等领域。
这些药用植物资源不仅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还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和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3. 药用植物学的国际合作: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间的重要合作领域。
各国学者通过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等方式,共同推动了药用植物学的发展。
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加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还有助于促进药用植物学研究的国际化和学科的交叉融合。
二、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1. 多学科交叉融合:药用植物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将与生物学、化学、药理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进行深入的交叉融合。
这种交叉融合将为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2.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紧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成为药用植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未来,研究者将更加注重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合理采集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新药开发与创新: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新药开发与创新。
通过对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发现新的活性成分,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药用植物在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其进展
3一丁酸(IBA)的MS培养基。生根的再生苗经过温室驯 化后,成功地移植于大田,有80%的小植株存活。3个月 内可从单一的结节外植体获得约750个小植株…。番红花 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只能以球茎进行无性 繁殖,且栽培条件下其球茎退化现象严重,添加不同种类 及不同浓度的激素,对番红花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 诱导及球茎培养。结果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
生物反应器中发酵8个星期后喜树碱的总产量为22mg。其 中有大约17%(3.6rag)分泌到了培养基中,且能在约长 达5年时间内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喜树碱生 产率‘71。 目前包括绞股蓝、丹参、云南石莘、罗芙木等多种药 用植物建立其毛状根培养体系。并从实验室逐渐向工业化 大规模培养体系发展H J。 有些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质在叶和茎中合成,毛状 根培养不适于这类植物,利用根癌农杆菌的Ti质粒感染药 用植物,其T—DNA片段整合进去植物基因组,诱导冠瘿 组织的产生,和毛状根培养一样,也具有激素自主性,高 速生长,产生次生代谢物质能力强和较好的稳定性的特点。 用根癌农杆菌B4563和C58感染成年短叶红豆杉和欧 洲红豆杉幼茎切段诱导出可在不含植物激素培养基上快速 生长的冠瘿瘤,瘤状组织中含有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紫杉醇 含量为干重的0.00008—0.0004%1.9J。 祁建军等【l伽利用TIC58菌株感染紫草获得了紫草冠瘿 组织,并在获得的6个冠瘿组织中筛选出生长快又能分泌 色素的M红色株系,收获样品的紫草素含量达到1.18%。 根据报道,目前已成功应用Ti质粒转化系统得到培养 物和相应代谢产物药用植物有石刁柏、颠茄、鬼针草(多 炔类)、长春花(生物碱)、金鸡纳树(喹啉生物碱)、毛 地黄(强心甾)、羽扁豆、柠檬留兰香(薄荷油三萜)、辣 薄荷(薄荷油三萜)、丹参(丹参酮)、红豆杉(紫杉醇及 其类似物)等…J。 另一些根癌农杆菌也可诱导一些药用植物的畸形芽, 这对于一些次生代谢物质在叶和茎中合成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方面报道较少。 3.3分子生物学用于药用植物抗性育种等方面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用于选择抗病、抗虫、抗逆、高 产等特征的药用植物,是研究药用植物的一个重要内容。 贺红等u引以枳壳实生苗上胚轴为材料以农杆菌介导法进行 遗传转化,成功地获得了转柑桔衰退病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的植株。罗青等¨纠将雪花莲外源凝集素酶基因通过根癌农 杆菌转入枸杞中,获得枸杞的抗蚜虫特性,转化率达 65.1%。赵亚华等¨叫将小鼠金属硫蛋白基因m^I’r—IcDNA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入枸杞中并使之表达,转mMT- IcDNA植株对对锌离子富集是对照组的2倍以上。药物中 的有效成分含量较少,次生代谢产物是在药用植物特殊分 化细胞中经多步酶促反应合成的,而相关酶的合成受基因 调节控制。若掌握了次生产物代谢途径的分子机制,就可 借助转基因技术来调节基因的表达和酶的合成,以提高目
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进展
2、在方剂配伍研究中的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药经过配伍不仅可以改变药性,还可以提 高药物质量、降低毒副作用。袁海龙等测定了茵 陈蒿汤、桅子不同配伍组方、单味桅子中桅子甙 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配伍可提高有效成分桅子 甙含量,说明配伍有助于提高药物质量。容蓉等 测定了四物汤、白芍不同配伍组方、单味白芍中 有害成分苯甲酸的含量,发现单味白芍中苯甲酸 含量最高,表明配伍有助于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3、检测器的研究进展
(l)紫外检测器(UvD)和荧光检测器(FLD) (2)电化学检测器(ECD)
(3)核磁共振检测器(NMRD)
(4)化学发光检测器(CLD) (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 (6)质谱检测器(MSD) (7)示差折光检测器(DRID) (8)其他检测器
6、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体 内化学成分与“证”、临床疗效、中药配伍之间 的联系,指导安全、合理、有效使用药物,真正 意义上实行对中药方剂研究、中药质量标准的控 制和中药制剂工艺的优化。Li等建立了一种反相 高效液相色谱法,将原儿茶酸作为内标物,测定 老鼠血浆中的绿原酸。血浆样品中的绿原酸用乙 睛提取,方法的检测限为 0.4ng/mL,测定结果的 精密度和准确度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14 一10.78%和2.20一5.00%。
五、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HPLC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其理论 和应用方面己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并且 还在不断被完善和发展,因此它在植物药的发展 及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展望
由于中草药不像化学药品那样简单规范,它 们不仅有非常复杂的成分,并且各种成分之间相 互影响和作用,同一成分的分析结果及在生物体 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可能会因母体药材或制剂 配方的改变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根据 不同的分析对象、目的和要求,对一种成分化合 物建立不同的分析方法或定量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也需要利用高新分析技术继续发展更加高效、 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医学杂志InnerMongoliaMedJ2009年第41卷第2期207列当科药用植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郑惠超(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内蒙古包头014010)[关键词】列当科;肉苁蓉属;草苁蓉属;列当属:生物活性【中图分类号]R931.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4—0951(2009)02.0207—04被子植物中的列当科植物是寄生草本植物,有15属150多种。
在我国已发现10属40多种。
它们分别是列当属、肉苁蓉属、草苁蓉属、黄筒花属、野菰属、豆列当属、齿鳞草属、假野菰属、蔗寄生属和马先蒿属…。
该科植物形态千变万化、生活习性奇特,生长条件也各有差异。
它们主要生长在盐碱地、干涸沟、沙地、戈壁等气候干燥风沙大的环境中。
其中有三个属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们分别为肉苁蓉属、草苁蓉属和列当属。
1肉苁蓉属(Cistanche)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全球现有的肉苁蓉属植物约有20种,我国肉苁蓉属植物有4种1变种,即肉苁蓉、盐生肉苁蓉、沙苁蓉、管花肉苁蓉和白花肉苁蓉。
它们主产于我国的内蒙古、青海、陕西、新疆、甘肃、宁夏等地。
并生长于沙漠之中,素有“沙漠人参”之称,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
其主要寄生在护沙植物梭梭、柽柳属植物、盐爪爪属植物和珍珠柴等植物的根上。
1.1增强免疫功能肉苁蓉总苷对60C07照射损伤小鼠,I’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肉苁蓉总苷(GCs)对co射线损伤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有影响。
结果表明:Co照射后,可明显抑制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降低胸腺指数,并使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IL一2的活性明显下降。
GCs能增强受照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增加胸腺指数,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I。
一2的活性。
表明肉苁蓉总苷对辐射损伤小鼠的T淋巴细胞功能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对造血系统损伤有保护作用。
并能不同程度地调节辐射损伤小鼠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引。
施大文等【3J以不同种肉苁蓉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取物进行免疫药理试验结果表明。
各种肉苁蓉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或水提取部位在一定浓度下有激活淋巴细胞杀伤K562细胞的作用,其中管花肉苁蓉水提取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作用最强,即增强免疫功能最明显。
何伟等【4】用肝糖元作为巨噬细胞的诱导剂,采用体外爬片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发现在所设剂量下均可显著升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同时可以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恢复能力。
1.2补肾壮阳肉苁蓉是名贵的补药,具有补肾,壮阳,强肝肾益精气等作用。
研究发现肉苁蓉中起补肾壮阳的有效成分是苯乙醇苷类成分,如松果菊苷,洋丁香酚苷类等。
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起作用:其一:增强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功能,促进体内相关递质和激素的释放,提高性欲;其二,抗疲劳、提高身体机能作用。
由于肉苁蓉确切的补益作用。
成为历代医家处方中最常用的补益药之一。
潘玉荣等试验结果表明,动物在较长时期使用皮质激素的同时,加用补肾壮阳的中药肉苁蓉醇提物,可防止单用激素所引起的肾上腺皮质萎缩。
肉苁蓉醇提物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1。
陈亚琼【6】发现肉苁蓉能促进垂体部分细胞增加,促进卵巢孕激素的分泌,还能增强性腺轴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抑制卵巢和间质的白细胞介素一2受体的表达,表明肉苁蓉可能参与了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机制。
1.3增强肌体的抗衰老能力;王德俊等[7】通过新疆肉苁蓉多糖对衰老小鼠大脑神经元形态学的研究发现肉苁蓉多糖对臭氧造成衰老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有作用。
臭氧使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内单胺氧化酶、乳酸脱氢酶、脂褐素均有明显升高,血管基底膜增厚。
给药组对小鼠大脑万方数据208内蒙古医学杂志InnerMongoliaMedJ2009年第41卷第2期皮质神经元内MAO—B、LDH、脂褐素明显下降,尼氏小体、溶酶体增多。
实验从细胞水平证明了肉苁蓉多糖对衰老小鼠具有抗神经元损伤和延缓衰老的作用,能使臭氧所致的衰老小鼠的生理生化指标得到改善。
孙云等(8】应用透射电透镜观察新疆肉苁蓉对实验性小鼠衰老模型肝和大脑皮质的作用。
结果显示,肉苁蓉对衰老模型肝细胞核线粒体体积缩小以及大脑皮质中央前回血管基底膜增厚等超微结构的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陈云等【9】试验研究还发现肉苁蓉多糖(CDP)对肺衰老模型的细胞凋亡、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发现衰老可引起血清及肺组织SOD活性降低、NO含量升高,还可诱导肺组织细胞凋亡。
CDP可以明显提高机体血清和肺的SOD活力、降低NO浓度,明显抑制了肺组织细胞凋亡,使细胞数减少,凋亡百分率(APO)降低。
结果证明CDP对衰老小鼠肺组织细胞的退行性变化具有改善或延缓作用。
凋亡研究证实肉苁蓉具有抗氧化抗疲劳,延缓衰老的作用。
吴波等[10】通过对肉苁蓉总苷对亚急性衰老小鼠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显示肉苁蓉总苷可明显提高小鼠SOD活性,降低小鼠的脑、肝中脂质氧化物的含量,具有抗氧化及延缓衰老的作用。
1.4保护肝脏通过肉苁蓉水提液对致衰大鼠肝脏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表明。
衰老时细胞内,尤其是线粒体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
衰老大鼠肝组织货+一ATP酶活性的下降可能也是由于氧自由基从线粒体漏出后损伤细胞膜而导致的结果。
由于肉苁蓉具有抗氧化功能,使自由基生成减少,从而减轻自由基对肝组织及线粒体的损伤作用,进而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
减少脂质过氧化,也使Caz+一ATP酶免受损伤,保证了Caz+一ATP酶的活性,使肝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保持正常水平,避免由于胞内钙超载而导致线粒体PLA2活性的升高。
肉苁蓉水提液通过提高肝脏抗氧化作用,减轻线粒体氧化引起损伤作用[11-131。
日本大仓多美子【1I】实验发现肉苁蓉水煎液及提取物能明显抑制由CCl4诱导的GOT、GPT升高倾向,有防止CCl。
所致的肝中毒作用。
熊泉波【15】也证实肉苁蓉中提取的四种苯乙醇甙类化合物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
1.5抗氧化作用荒漠肉苁蓉提取物能显著降低人体脂质过氧化物(I,PO)含量[16】。
荒漠肉苁蓉、盐生肉苁蓉、管花肉苁蓉和沙苁蓉均对兔血和小鼠肝脏的LPO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盐生肉苁蓉作用最强,管花肉苁蓉次之[171。
李琳琳等[18]研究了盐生肉苁蓉苯乙醇总苷的抗氧化作用,结果发现其可以显著提高小鼠心、肝、脑组织中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SOD活性,提高肾组织中SOD活性。
并降低各组织中LPO及脂褐质含量。
谢继红【”]发现肉苁蓉的醇提取物在体外温度体系中能显著抑制大鼠的脑、肝、肾、睾丸组织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体内实验中。
该提取物显著抑制大鼠大脑皮质过氧化脂质的生成,使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
2草苁蓉属(Bosehniakia)生物活性的研究草苁蓉属世界仅有两种,我国仅一种为草苁蓉。
草苁蓉是多年生的寄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别名“不老草”。
是我国珍稀的药用植物,具有补肾壮阳、润肠止血、滋补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草苁蓉种的植物喜栖于山地林中的低湿地与河边。
常寄生在桦木科桤木属植物的根上,此种在中国仅见于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
2.1增强免疫功能草苁蓉提取液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姜勇男等[z0]研究发现,草苁蓉乙醇提取物在较低剂量时即可明显增加小鼠脾细胞中IgMPFC数,随着剂量的增加,PFC数亦随之增加,证明草苁蓉提取液可促进小鼠脾脏抗体分泌细胞的功能。
朴玉仁等[21】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草苁蓉乙醇提取物对肝枯否氏细胞的影响,发现草苁蓉乙醇提取物可明显增强肝枯否氏细胞的吞噬功能。
使90%以上的枯否细胞呈现饱满食SR—be状态。
张庆镐等[22】报道,草苁蓉多糖可增强脾细胞对细菌脂多糖的增殖反应和体外培养性,促进小鼠脾细胞的有丝分裂j促进小鼠脾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一2。
提示草苁蓉多糖具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2.2抗衰老及清除自由基作用自由基性质活泼,有强氧化能力,对人体有危害性。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草苁蓉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刘永镇等[23]在电子旋转共鸣装置上测定了草苁蓉对游离基1,1二苯基苦基肼(DPPH)的50%抑制浓度亦测定了52羟色胺及多万方数据内蒙古医学杂志InnerMongohaMedJ2009年第41卷第z期209巴胺等游离自由基清除剂对DPPH的50%抑制浓度,比较发现草苁蓉对游离基DPPH的50%抑制作用强于52羟色胺及多巴胺,发现草苁蓉醇提取物对DPPH的50%的清除浓度明显低于其它试剂,证明草苁蓉提取液在体外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曹红子等[24]报道,草苁蓉提取物可降低心肌细胞内丙二醛含量,进一步说明草苁蓉提取物是自由基清除剂,可减少自由基的生成。
朴龙等【25]报道,草苁蓉可明显减少神经元内脂褐素含量,提示草苁蓉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金美善等[26】对体外培养的Wistar乳鼠肝细胞观察发现,实验组肝细胞脂褐素颗粒随着日龄的增加而明显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下降,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防止衰老。
2.3抗肿瘤作用金明等【27]报道,草苁蓉乙醇提取物经进一步分离所得水层成分可降低肝脏癌前病变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水平。
李永宇等[28】报道,草苁蓉中剂量组(250rag/kg)及高剂量组(500mg/kg)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活性、血清及肝组织内丙二醛含量均明显低于急性肝损伤组大鼠,且肝细胞变性坏死及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急性肝损伤组明显减轻,提示草苁蓉对D2氨基半乳糖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脏有保护作用。
沈明花等[29]报道,草苁蓉甲醇提取物经进一步分离水层所得成分可显著增高肝脏癌前病变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的含量,提示草苁蓉可激活巨噬细胞,诱导产生肿瘤坏死因子,达到肿瘤免疫和肿瘤治疗的目的。
尹宗柱等【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草苁蓉对大鼠肝脏化学致癌作用的抑制效应,结果发现500mg/kg剂量的甲醇提取物对DEN诱发的叮344大鼠肝脏中谷胱苷肽S一转移酶(GST—Pj阳陛灶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而且能降低突变型P53蛋白及ras基因产物产蛋白的表达水平。
对癌前病变所增高的r—GI活力有明显下降作用。
2.4其他作用于庆海等Isl】报道,草苁蓉水煎剂具有抗炎及抗疲劳作用,可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
郑毅男[32】报道,草苁蓉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特殊的作用,可增强巴比妥的镇静及催眠作用,缩短未孕大鼠动情的休止期.延长动情期和后期。
孟祥瑞等研究认为,草苁蓉可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及雌激素分泌不足等症。
朴熙绪等[ss]报道,草苁蓉对二甲基亚硝胺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草苁蓉是列当科植物寄生全草,主要含有草苁蓉醛、草苁蓉内酯、甘露醇及生物碱等成分,由于结构复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尚未被完全阐明.需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功效及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