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散文阅读二轮复习:故乡情深专练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 散文阅读精练 解析
单文精练一背叛炊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阅读文签:抒情散文+逃乡怀乡背叛炊烟胡宗波①“背叛”炊烟,需要勇气。
②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的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
③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
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为家的方向。
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
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
④我一直认为,我是炊烟喂养大的。
少时的我,对炊烟的惦念近乎痴迷。
甚至刚吃了饭,就挂念起了炊烟,盼它早点站在屋檐上,手搭凉棚,呼唤我的乳名。
⑤在我眼里,炊烟就是宣布吃饭的口令。
⑥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对于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食物散发出的诱惑,无疑令我无法抗拒。
至于下顿将着落在哪儿,我大抵是不会去理会的。
我心里只有炊烟。
发展到了最后,就算全村的炊烟同时升起,哪一道炊烟是自家的,我能一眼分辨出。
⑦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
⑧可我从来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相反,我回报给炊烟的,大多是怨,是恨:恨它营养不够丰富,恨它花样太过单一,更恨它有时还填不饱我的肚子。
⑨与我对炊烟的矛盾态度相比,父母从来怀着一颗虔诚之心。
他们能看懂炊烟的表情,也能读懂炊烟的语言。
炊烟生病了,父母精心呵护着,助它早日康复;炊烟失落了,父母安慰开导着,帮它尽快振作。
炊烟有灵性。
虔诚的心,换来了炊烟的信任。
它配合着父母,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日子。
⑩然而,在父母虔诚的背后,其实也蜷缩着一颗不安分守己的心。
父母领着我在日子里摸爬滚打的同时,矢志不渝地送我去读书。
他们已领教了日子的苦。
他们不想将这种苦留成“财产”,等我去继承。
为了孩子长远计议,父母替我谋划着对炊烟的“背叛”。
⑪背叛,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则需要成本。
为了抵抗不断膨胀的生活,搀扶起勇气,父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平行,瞪大疲惫的眼睛,在日子里翻拣着能对抗生活的元素。
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2题。
(22分)乡野豆子陈重阳①豆子是乡村生活向着幸福美好延展出的一部分,也是农人温饱之外的一种奢望。
②在过去,覆盖乡野的是玉米和红薯,因为它们高产,能够在一年四季里不断充实农人干瘪的胃囊。
而种豆子,就成为种奢侈。
后来,豆子オ大片出现在田野,成为田野丰富的点缀,成为美好日子的旗幡。
黄豆、赤豆、绿豆,在田野的风里摇曳生姿,把秋季渲染得丰富多彩。
③豆科作物一贯深明礼仪,它们在季节里,托着饱满沉实的豆荚,面对劳动的付出者丢弃私藏的意图,做出拱手相让的姿势。
排排的豆荚在阳光的亲吻中丰满,在秋风的轻抚中干燥。
收获之后,场地里集结的豆荚们,会经历一场棍棒的夹击,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地响作一团,这是它们对农民最高的礼仪,还是对生命发出的赞美?④母亲擎起簸箕一颠一颠,豆皮便轻舞飞扬,壮烈飘散而去。
小心地翻拣掉那些遗留的碎屑后,各种豆子便发出黄、赤、绿的油光,滚圆的身体裸露在母亲欣喜的目光里。
乡野日子就像打开了绚丽彩页,内容一下子就不一样起来。
⑤黄豆是油料作物,我的父亲会背半袋黄豆,走到镇上去榨油。
那些金黄金黄的颗粒,会轰轰烈烈地经历压榨的痛苦挤出生命中美好的部分,滋润乡间的生活,让生活脱离干枯涩滞,变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起来。
⑥最奢侈的莫过于炸咸食。
每逢年节的前一天,母亲都会倒出清冽的豆油,放在火炉上加热。
和好的面团则擀、轧、切,做成各种形状,然后下油锅。
刺啦、刺啦的烹炸声,像是对生命的歌咏。
⑦绿豆满身碧绿,呈现出生命的原色,通常用来做滋润胃肠的茶饮。
一锅清水放入通体晶莹的绿豆,文火熬起来。
初始,豆子在锅里沙沙作响,似刀枪剑戟上砍下杀。
久了,方才天下定矣,安分下来。
待至豆烂,茶汤便褐绿莹润,清香怡人。
绿豆茶饮宛若法宝,能降温祛燥,平息心底火气。
⑧提一罐子给下地做活的父亲,清清亮亮的绿豆茶,里面映着蓝天白云,影影绰绰的树杈鸟雀。
父亲正人困马乏,焦渴难耐。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附解答:散文阅读(二)
专项训练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3题。
无家乐冰心家,是多么美丽甜柔的一个名词!征人游子,一想到家,眼里会充满了眼泪,心头会起一种甜酸杂揉的感觉。
这种描写,在中外古今的文里,不知有多少,且不必去管它。
但是“家”,除开了情感的分子,它那物质方面,包罗的可真多了:上自父母子女,下至鸡犬猫猪;上自亭台池沼,下至水桶火盆,油瓶盐罐,都是“家”之部分,所以说到管家,那一个主妇不皱眉?一说到搬家,那一个主妇不头痛?在下雨或雨后的天,常常看见蜗牛拖着那粘软的身体,在那凝涩潮湿的土墙上爬,我对它总有一种同情,一番怜悯!这正是一个主妇的象征!蜗牛的身体,和我们的感情是一样的,绵软又怯弱。
它需要一个厚厚的壳,常常要没头没脑的钻到里面去,去求安去取暖。
这厚厚的壳,便是由父母子女,油瓶盐罐所组织成的那个沉重而复杂的家!结果呢,它求安取暖的时间很短,而背拖着这厚壳,咬牙蠕动的时候居多!新近因为将有远行,便暂时把我的家解散了,三个孩子分寄在舅家去,自己和丈夫借住在亲戚或朋友的家中,东家眠,西家吃,南京、上海、北平的乱跑,居然尝到了二十年来所未尝到的自由新鲜的滋味,那便是无家之乐。
古人说“无官一身轻”,我们是说“无家一身轻”,没有了家,也没有了责任,不必想菜单,不必算帐,不必洒扫,不必……哎哟,“不必”的事情就数不清了。
这时你觉得耳朵加倍清晰,眼睛加倍发亮,脑筋加倍灵活,没事想找事做。
这次回到南京来,觉得南京之秋太可爱可怜了,天空蓝得几乎赶得上北平,每天夜里的星星和月亮,都那么清冷晶莹的,使人屏息,使人低首。
早晨起来,睁眼看见纱窗外一片蓝空,等不了扣好衣纽,便逼得人跑到门外去:在那蒙着一层微霜的纤草地上,自在疏慵的躺着十几片稀落的红黄的大枫叶,垂柳在风中快乐的摇曳,池里的凤尾红鱼在浮萍中间自由唼喋着,看见人来,泼剌地便游沉下去了。
朋友们的气味,和我大都相投,谈起来十分起劲,到了快乐和伤心时候,都可以掉下眼泪,也有时可以深到忍住眼泪。
2020届高三语文文学性阅读之亲情回忆主题专练
2020届高三语文文学性阅读之亲情回忆主题专练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奶奶的燕子张海军下葬那天,老家金盆村发生一件怪事。
八个彪形大汉抬着漆黑棺木,踩着震天锣鼓声乐,杀气腾腾地穿过长满禾穗的田野时,被成百上千只燕子围追。
不受震扰的燕子护送爷爷至下葬的仙人井山半腰,才悲鸣离散。
老泪纵横的奶奶喃喃自语:亲亲的燕子啊,一路飞好咧……奶奶成长的岁月里,离不开爷爷和燕子。
爷爷出生在金盆村。
奶奶出生的地方与金盆村隔着座大山,叫仙人井山。
奶奶六岁时,家乡闹饥荒,奶奶的父亲拖着家人翻过仙人井山,走过一片田野,行至金盆村,骨瘦如柴的奶奶饿得几近昏迷。
爷爷的父亲刚好带着八岁的爷爷下田干活。
奶奶的父亲哭求爷爷的父亲收留奶奶。
爷爷的父亲问爷爷:喜欢这个小妹崽不?爷爷指着飞翔的燕子说“她比燕子还轻”,背起奶奶往家走。
从此,奶奶成为金盆村唯一的童养媳,成了与爷爷一起长大的媳妇。
爷爷有时嘲讽奶奶瘦得轻过燕子,奶奶回骂:你才是燕子……你全屋人都是燕子!爷爷笑:好好好,我们都是燕子,好不啦?奶奶年幼时,裹脚之风尚存。
爷爷的母亲命令小媳妇也裹脚。
奶奶心里怕痛,嘴上不敢言说。
爷爷护着奶奶,说大脚女人我喜欢。
爷爷的母亲威胁:大脚女人可是要下田干活的!爷爷说,“下田就下田呗”,拉着奶奶去到田里。
却不让奶奶干重活,只叫她数天上的燕子。
那时的稻田没有化肥污染,奶奶就在稻田里抓青蛙,准备做给爷爷吃。
爷爷阻止奶奶:天上飞的燕子地上跳的青蛙是农民的好朋友,它们抓害虫,我们吃它们,不是害自己吗?被爷爷放掉的青蛙咕噜咕噜逃走了。
奶奶眨巴着眼睛,觉得爷爷特别伟大。
在爷爷的呵护照顾下,比燕子还瘦弱的奶奶长成丰腴的大姑娘。
爷爷也学会了木匠手艺。
农民的世界,农活是主业,手艺是副业。
每年秋收后,爷爷挑着沉甸甸的木匠担子,与依依不舍的燕子们一道离开家乡,游走外乡做手艺挣钱。
来年春暖花开,又与迁徙归来的燕子们一起踏进家门。
每年的燕子去来,成了奶奶的不舍与期盼。
《乡情》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乡情》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乡情》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乡情》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凡少小离家的人,都有一份永远也化不开的浓浓的乡情。
故乡的那棵挂着一丛丛嫩绿榆钱儿的大榆树,那片成群鹅鸭浮游欢叫的清水塘,那个与小伙伴儿捉迷藏的打谷场,那条夏日里去游泳、摸鱼的弯弯曲曲的小河,都构成了人们一个个最美丽的梦境。
?古诗云:,甲,许多动物都有一种对自己出生地的深深依恋,差不多已经构成了一种本能。
人作为具有思想感情的高等动物,赋予这种本能以更多的社会性,将其提升为对故乡这块热土的深切执着的爱。
一个人喝着家乡的水,吃着家乡的五谷杂粮,在乡亲们的眼皮底下一点点长大;在家乡的小学校里认第一个字,读第一本书; 从家乡的田林山水开始,逐渐认识和走进这个神秘而广袤的世界。
于是,对故乡的爱,就在这一过程中很自然地滋生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有着任何其他情感所难以比拟的深厚根基。
?乡情总是离不开童年的回忆。
童年时的所见所闻和遇到刺激,在一个人大脑皮层中形成最初的沟回,打下最深的烙印。
天地间走来一个小小的我,没有功利的权衡,不需要礼仪的拘谨,高兴就笑、就跳,不高兴就哭、就闹,何等自然纯真,洒脱无羁,世界万物都散发出天真烂漫的气息,使童年的岁月宛如一首无尽延伸的诗。
人过中年,再也找不回儿时对陌生世界的那种新奇感,找不回那种全神贯注和真诚纯洁的目光。
因此,人们怀念故乡,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自己纯真无邪的童年的怀恋,是企图追回生命中失落的那一段无比珍贵的时光。
?,乙,对于流寓他乡的游子,一句乡音就足以令他热泪盈眶,心起波澜。
对故乡的爱,是,丙,,是对生命春天的珍惜,是一个人最真诚炽热的感情。
其实,什么叫祖国,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的放大,就是自己生命系列的源头。
海外华侨以及外籍华人,都是“中国老乡”,他们对祖国的刻骨铭心、永无停歇的挚爱,就是乡情的凝聚与升华。
?尽管远在异国天涯,游子们都有一种回故乡探访的永恒冲动,向往着,丁,的难得体验。
2020年高考语文 阅读复习专题辅导(散文2)
2020年语文高考阅读复习专题辅导(散文答案及解析2)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训练(二)(一)乡月张天福最明朗、美润、多情、动人的月是故乡的月。
第一缕春风首先吹弯的是霞妹的两道春眉,弯得像初月的蛾眉月。
我窥见霞妹是那天晚上偷偷地在窗前对着镜子借着月光照着月牙画眉,羞涩溢面,喜上眉梢。
霞妹从此有了自己的神秘。
霞妹带着月羞去田野刈草,禾苗“哗啦!”泛绿了:去笋竹林采摘,笋竹儿憋足了劲儿,一夜之间赶趟儿似地从地面、从山野、从四面八方冒了出来;去桃源施肥,花蕾含起了苞苞等待着怒放:去山里踏青,山坡上笼盖着一坡暖,绿是苗儿的羞,笋是竹子的羞,蕾是花儿的羞。
霞妹带着月羞牧了一群羊,羊儿萌动了春情;赶了趟庙会,庙会的晨里烧红了漫天的霞;种了垧地,种子在泥土里饱涨了粒儿;幽了次会,小伙子的歌声立即欢畅起来。
最惬意的是在朦胧的月夜里酿酒,织锦,刺绣,暇思。
是村边池塘里的蛙鸣声把凉月叫爽的。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吱奔礤”的叫声把新婚的云哥唤醒,由嫂伴着,由凉爽的晨月伴着,下地收割去了。
收获麦谷,爽。
收获喜悦,爽。
收获幸福,爽。
收获希望,爽。
作难的日子过去了,怎能不爽?于是,村子里大闺女、小媳妇、八旬老翁、红脸村汉,呀呀稚童……全从村子里倾倒了山来,下地流汗去,挥镰喘息去,拾穗看场去,提茶送饭去。
没有清闲的,一大天一大地一大村的勤劳忙碌着。
中午天最热,火烧火燎的。
中饭自然是井凉水把的凉面条,大蒜汁、凉黄瓜、凉酸醋。
云哥用毛巾擦去满头满脸满身汗水,喘着粗气坐到院子里的树阴下边扇扇子边大口吞咽着大海碗的凉面条边“呼哧呼哧”地埋怨着:“太热了,月亮上来多好。
”最爽的是夏夜里月亮升起的时候。
热,下去了;凉爽,升了起来,弥漫到夜空里、到村子里、到各家各户的院子里。
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洗去一天的疲劳躺到院子里歇凉.竹凉席、蒜汁调凉粉、井凉水镇啤酒、泉水把瓜果。
偶尔来一阵风,那凉爽劲儿美极了。
不是说夏夜的阴是月中的桂树遮下的吗?不是说夏夜的凉是月中嫦娥的彩裙舞动的吗?云哥禁不住哼起了“西门外放罢了三声炮,吴云召我上了马鞍桥……”哼着哼着,响起了轻轻的鼾声。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四散文阅读(一)(含解析)
散文阅读(一)一、(合肥市2019届高三调研性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海行船乔显德由于当兵与工作的关系,我与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南海、渤海等海域都坐过船,也就对坐船感触颇深,久积脑海。
海船在浩瀚大海里昼夜不停地航行,有时风平浪静,坐在船上感到安安稳稳,舒舒服服;有时顺风顺水,坐在船上觉得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有时风起浪高,坐在船上就感到颠颠簸簸,战战兢兢。
船上的生活就这样度过,然后船停靠在码头,我们上了岸。
大海行船,有的定下了远大的目标,也就是目的地,还经过反复考察、精密测算建立了准确的航线,作为航行的指南。
在这条航线中还有一个个小目标,也就是航标。
沿着这些航标、这条航线扬帆起航,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待完成了一个个小目标,再向大的目标、更大的目标奋进,这样走出的是胜利者的轨迹,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有的没有远大的目标和方向,甚至没有近距离的小目标,也没有科学的航线,随波逐流,走到哪算哪,走出的是杂乱无章的航海轨迹,白白耗掉了许多资源不说,往往在中途就被风浪掀翻,或者触礁沉没。
大海行船,有时会坐上顺风船,或者赶上季节性洋流,顺风顺水,乘风破浪,船行驶得自然就快。
坐在这样的船上,感到一日千里。
有时也会坐上逆风船、逆流船,要经受风浪海流的阻碍,迎风而上,劈波斩浪。
如果纯逆风,船就不能直线行驶,还要转舵换舷,只能走大“之”字形路线,这样船自然就行驶缓慢。
当年从部队回乡探亲,我选择了从上海到青岛的客船。
我清晰地记得,坐顺风船时,一路如行云流水,畅通无阻,只行了二十四个小时。
返回时,遇上了逆风,路上船体晃晃悠悠,冲冲撞撞,有时候还得绕路前行,一共用了二十八个多小时,这多走的四个多小时显得特别漫长。
上岸后,刚好超出了正常的假期,向连部写材料说明原因,这前前后后又花了一两个小时。
正是应验了那句古话:一步慢,步步慢。
在茫茫的大海上行船,前路艰险而且始终充满着未知,有时会碰到惊涛骇浪,有时会遭遇弥天大雾,还有时会发生机器故障……前些年,我在烟台至大连的茫茫大海上,曾遭遇过风浪的袭击,龙卷风掀起滔天巨浪,客船瞬间剧烈震荡,突发癫痫似的摇来晃去。
2020年散文阅读二轮复习:故乡情深专练
2020年散文阅读二轮复习:故乡情深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15分)故乡那座山,老家那个园谭谈①早先,公路只能通到山那边,每次从外面回家,汽车只能开到山那边的一个叫大塘的地方。
然后,沿着那条挂山而上的石板山径拾级而上。
拐一个弯,又一个弯,上一个坡,又一个坡。
不知出过多少身热汗之后,山顶上那座古亭,才立在你面前,那穿亭而过,迎面而来的清风,把我这个远方归来的游子接到了亭。
饮下守亭大娘免费提供的一杯凉茶,一种家的温馨就弥漫在全身了……②于是又下山了。
下了一个石坡,又一个石坡,面前,就看见一个盖着黑色瓦片的屋顶了,那就是自己的家。
那年那月,自己就是从这里拱到这个世界里来的。
③那时候,我心里总纳闷:这山上,满山遍野全是石头,树长不高,花开不多,水流不远。
我们的先祖,为什么要为它取一个如此美丽动听的名字:花山岭呢?④小时候,我经常在这山上山下跑。
春天,上山捡雷公果(地皮菇)做菜;夏日,上山摘榈子树叶,回家包麦子粑粑;冬季,则到山上割茅草,给家里烧火做饭。
这山间的每块石板,都印下过我的脚印啊!⑤那时候,心里时不时在想:什么时候,如果这山上真的有花常开不败,那该多好啊!⑥近些日子,一群花山岭人,突发奇想,要把这山好好打捡一番,在这里建一个农民公园。
平日里那些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平平常常的石挪梆,突然间升华了,亮堂了,有些,如天狗咬月;有些,如卧佛赏山;有些,似蛟龙入海;有些,像山鹰展翅;有些……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石头,顿时变得妙不可言。
这不就是千年不败的奇石之花吗?山的西南坡,前年建起了大型太阳能发电厂,整坡整坡的山,规规整整地覆盖着一块块光伏发电板。
它们面向蓝天,造福人类……无疑,这也是我们花山岭上的花,现代科技之花,文明生活之花!⑦千百年来,无花可赏的花山岭啊,在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你已“华丽转身”了!⑧那么,接我未到人世间的、山脚下的那个家园呢,又是一番什么模样了呢?⑨伟大的时代,织密了乡间公路的网络。
课文《故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文《故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这篇小说的情节是()A.“我”和闰土二十年来前后关系变化的对比。
B.“我”的故乡二十年来前后情景变化的对比。
C.“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我”离故乡。
D.“我”的悲凉——“我”的愤恨——“我”的希望。
2.不是比喻的一项是()A.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B.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C.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像是松树皮了。
D.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3.景物描写中感觉角度不同类的一项是()A.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
B.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
C.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
D.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4.不能表现农村萧条败落的一项是()A.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
B.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C.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精细的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
D.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5、与下面文字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A、但父亲终于带他走了。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A、“希望”是自己手制的偶像,它的有无都是无所谓的。
B、“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消极等待,决无希望可言;努力争取,希望才能实现。
C、因为“希望”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无所谓无。
D、闰土和“我”的友谊已不存在,“我”也没有什么“希望”可言了。
7、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那手也不是我们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强化练(四) 散文阅读+Word版含解析
专题强化练(四)散文阅读(分值:60分时间:6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李娟在呼蓝别斯,大片的森林,大片的森林,还是大片的森林。
马合沙提说:走夜路要大声地歌唱!在森林深处,在前面悬崖边的大石头下——你看!那团黑乎乎的大东西说不定就是大棕熊呢!大棕熊在睡觉,在马蹄声惊扰到它之前,请大声歌唱吧!远远地,大棕熊就会从睡梦中醒来,它侧耳倾听一会儿,沉重地起身,一摇一晃地走了。
一起唱歌吧!大声地唱,用力地唱,“啊啊”地唱,闭着眼睛,捂着耳朵。
胸腔里刮最大的风,嗓子眼开最美的花。
唱歌吧!呼蓝别斯,连绵的森林,高处的木屋。
洗衣的少女在河边草地上晾晒鲜艳的衣物。
你骑马离开后,她就躺在那里睡着了,一百年都没有人经过,一百年都没人慢慢走近她,端详她的面孔。
她一直睡到黑夜,大棕熊也来了,嗅她,绕着她走了一圈又一圈。
这时远远的星空下有人唱起了歌。
歌声越来越近,她的睡梦越来越沉。
大棕熊的眼睛闪闪发光。
夜行的人啊,黑暗中你们一遍又一遍地经过了些什么呢?在你们身边的那些暗处,有什么被你永远地擦肩而过?那洗衣的少女不曾被你的歌声唤醒,不曾在黑暗中抬起面孔,在草地上支撑起身子,循着歌声记起一切……夜行的人,再唱大声些吧!歌唱爱情吧,歌唱故乡吧!对着黑暗的左边唱,对着黑暗的右边唱,再对着黑暗的前方唱。
边唱边大声说:“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夜行的人,若你不唱歌的话,不惊醒这黑夜的话,就永远也走不出呼蓝别斯了。
这重重的森林,这崎岖纤细的山路,这孤独疲惫的心。
夜行的人啊,若你不唱歌的话,你年幼的阿娜尔在后来的所有清晨里,再也不能通过气息分辨出野茶叶和普通的牛草了。
你年幼的阿娜尔,你珍爱的女儿,她夜夜哭泣,她胆子小,声音细渺,眼光不敢停留在飞逝的事物上。
要是不唱歌的话,阿娜尔将多么可怜啊!她一个人坐在森林边上,听了又听,等了又等,哭了又哭。
她身边露珠闪烁,她曾从那露珠中打开无数扇通向最微小世界的门。
江苏专用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散文阅读群文通练二故土家园__吾心安处是吾乡含解析
群文通练二故土家园——吾心安处是吾乡微导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柔软之地。
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起它。
那里的一井一泉,一石一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早已溶成生活的血肉,难舍难离,这就是乡土情结。
而今,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也早已不为故土所累,鹏举鸿飞,鱼游濠水,各自去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
“心若没有归处,到哪里都是流浪。
”吾心安处是吾乡,如今,故土家园已成为现代人安放心灵的归宿,支撑忙碌、空虚的心灵长出骨架,走向安宁,走向伟大。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阅读文签:抒情散文+为面目全非的故乡而哭泣夜哭吴佳俊①我在夏夜里听到过各样的哭声。
②那哭声,有时大,有时小;有时缠绵,有时悱恻;有时孤绝,有时冷寂;有时如流星划过天幕,有时如蚊虫嗡鸣耳畔;有时似夜风摇撼大树,有时似月光照临池面;有时像乡村基督徒唱诵的赞美诗,有时像吃斋信佛者念诵的经文……③这些哭声,曾让我彻夜难眠。
我躺在床上,被各种哭声深深地包裹着,酷似黑夜包裹着村子。
苦痛和忧伤如同明灭闪烁的繁星,布满了我大脑的天空。
我睁开眼,望着漆黑的屋瓦,耳边不自然地响起艾青在他的《诗人论》里发出的诘问:“如果你听见深夜里还有哭声……,你的嘴还能缄默吗?”然而,我的确只能缄默,在这个沉闷的夏季的夜晚。
我不缄默,又能如何呢?④在回乡居住的这些日子里,我还从来没有如此这般地为众多的密集的哭声所恼过,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不是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这是一个有着哭声的惶然的“子夜”。
我一定要找出那些哭声的来处,我要知道到底是谁在深夜里哭泣,以便使我的内心获得安妥和宁静。
我的锐敏的听觉的雷达,顺着那声音的频率,在黑夜里四处探查,像一束微弱而幽冷的光,穿梭于夜的深渊里。
遗憾的是,我探查了整整一个夏季,还是未能彻底搞清楚那些哭声的来源。
只有极少数的几种哭声,我是确凿地知道它们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之乡情类散文阅读
2020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之乡情类散文阅读【2020四川乐山中考试题】烟火土灶白万伟①一堆砖、一口锅,砌成朴素的农家土灶;一捆柴、一灶火,烹出喷香的乡间美食;一顿饭、一家人,过出和美的烟火日子。
灶,似庄户人家的乳娘,默默地相伴岁月,哺育春秋。
②土灶,出身微轻。
几块黄土敲打的土坯或煅烧的青砖,靠着土泥粘合,垒砌成或方或圆的灶台,再坐上一口黑铁锅;没有任何仪式,土灶便诞生在了厨房内或屋檐下。
清代赵翼《恨海》第四回记述:“东面墙脚下,打了一口土灶,树叶树枝,高粱秆子,铺满一地。
”这便是土灶的舞台,虽不绚烂,甚至芜杂,但却暖心暖胃、养人养家。
③土灶的食物,是柴草;各种各类,兼容并“燃”。
修剪林子,砍下的树枝;秋风过林,落下的枯叶;树木更新,露出的朽木;收获庄稼,剩下的秸秆……皆可入灶。
为不断炊,农人稍有闲暇,便上山割柴、打柴、拾柴。
漫山的茅草,快镰扫过,一捆捆背出山;干枯的树枝,斧头砍过,一段段扛出山;林间的枯叶,耙子搂过,一筐筐挎出山。
日积月累,陈年旧柴、今年新柴,垛满柴草场,或垒成柴院墙,昭示着农家的辛勤。
④若想人吃饱,先让灶吃饱。
故而,烧火与做饭,前因而后果;火烧得好,饭菜才做得香。
可掌握火候,绝非易事,需要耐心与技巧。
蒸馒头、炖大肉,需要劈柴大火;炒小菜、煎鸡蛋,需要小柴小火;烙饼、摊煎饼,需要茅柴匀火。
一根根、一把把柴草,送入灶膛;或猛烈、或温柔地燃起红暖的火焰;柴草燃烧的爆裂声,噼噼啪啪,清脆响亮,让人心生希望与期许。
⑤制作美食,是土灶的使命与荣耀。
各色应时的食材,本是孤立、纯粹;经过灶与火的催化,在锅内搭配、融合,变成色香俱佳、滋味十足的食物,如魔术般神奇,却又富有人情味。
土灶传承了土的厚道与包容,从不娇气;农家人尤其钟爱这一点,倾其所有、极尽所能地将煎炒烹炸、蒸煮烙炖等各种烹饪技法,在土灶上发挥得淋漓尽致、炉火纯青,变着花样满足家人的胃口。
当炊烟袅袅、锅盖响动、饭香弥漫,那便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诗意而温馨。
故乡情阅读训练题
故乡情阅读训练题故乡情阅读训练题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试题,试题有助于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
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乡情阅读训练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故乡情阅读训练题篇1睡梦里,我常常见到故乡。
那五光十色、熙熙攘攘的山村小镇,留给我多少天真的笑容□那欢乐奔腾的小河,流淌着我一串串童年的歌声□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藏着我一个个神奇的梦□那黄昏响彻山谷的牛铃声,捎给我多少山村夜晚的情趣□那长满蘑菇的山沟里,留下多少赤足的脚印……故乡的风、故乡的云、故乡的树、故乡的月、故乡的小路,它们是一组凝固了的彩画,紧紧嵌在我心里。
想起故乡,心上又自然浮起一行行熟悉的诗句:“山是故乡青,月是故乡明”,“粼粼故乡水,依依旧人情”,“乡书何处达?归雁落田边”……字里行间,渗透了多少深挚的乡情,流动着多少感人的乡音!从诗句里,眼前又闪出一幅幅眷恋乡土的形象:诗人艾青在国难深重的时刻,用赤子之心反复呼唤“大堰河,我的保姆”。
作曲家冼星海用悲壮激昂的旋律,谱出了“保卫黄河”的强音,生物学家蔡希陶无论走到哪里,总是那样深情地爱着边疆的一草一木,世界文豪高尔基流连在伏尔加河之滨,却久久不忍离去……是的,故乡的一草一木长在心里,故乡的一泉一水流在心里。
古往今来,谁不爱家乡?谁无乡土情?当你抚摸着故乡的每一片绿叶时,当你走过故乡的每一条小路时,你能不深深的爱恋着这片土地?你能不骄傲地说:“我是故乡的儿女!”当点点滴滴的乡情注满心田时,当丝丝缕缕的乡情把你紧紧拥抱时,你定会以做一个炎黄子孙而自豪!如果说故乡是你生长的摇篮,那么祖国便是哺育你的母亲,在人的一生当中,当浓郁乡情与爱国之情融合起来的时候,人的情操必然得到升华,生命也就变得无比充实,无比瑰丽了。
年轻的朋友,热爱你成长的摇篮,热爱哺育你的母亲吧!1、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组排比句。
2、本文引用了很多古诗词,请摘抄一句,并简单写出它的作用。
2020全国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之故乡情思类
2020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故乡情思类:消失的故乡谢冕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
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分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
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
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
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轻的朋友陪我走。
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
【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
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
我们亲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
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
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
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
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
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
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
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
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
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提升练专题十四把握情感探析标题——读透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1分)每个故乡都在消逝王开岭①“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梦牵魂绕的旧影?②当眼前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当往事的青苔被抹干净,当没有一样东西提醒你曾与之耳鬓厮磨、朝夕相处……它还能让你激动吗?还有人生地点的意义吗?那不过是个供地图使用、供言谈消费的地址而已。
③地址只象征方位、坐标和地理路线,而地点是个生活空间,是个有根、有物象、有丰富内涵的信息体,它繁殖记忆与情感,承载着人生活动和岁月内容。
比如说“什刹海”“南锣鼓巷”“鲁迅故居”,即活生生的地点,去了便会收获你想要的东西。
再比如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即是个被精神命名的地点,而非地址——即使你永远无法抵达、只能诗意消费,也不影响其存在和意义。
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
地址仅仅被用以指示与寻找,地点则用来生活和体验。
④安东尼·奥罗姆是美国社会学家,他有个重大发现:现代城市太偏爱“空间”却漠视“地点”。
在他看来,地点是个正在消失的概念,但它担负着“定义我们生存状态”的使命。
“地点是人类活动最重要、最基本的发生地。
没有地点,人类就不存在。
”⑤其实,“故乡”的全部含义,都将落实在“地点”和它养育的内容上。
简言之,“故乡”的文化任务,即演示“一方水土一方人”之逻辑,即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即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之出处。
若抛开此任务,“故乡”将虚脱成一记空词、一朵谎花。
⑥当一位长辈说自个儿是北京人时,脑海里浮动的一定是由老胡同、四合院、五月槐花、前门吆喝、六必居酱菜、月盛斋羊肉、小肠陈卤煮、王致和臭豆腐……组合成的整套记忆。
或者说,是京城喂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
而今天,当一个青年自称北京人时,他指的一定是户籍和身份证,联想的也不外乎“房屋”“产权”“住址”等信息。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对点强化训练专题12散文阅读(三)
十二散文阅读 ( 三)(时间: 45 分钟分值:50分)一、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4 题。
(25 分)江南雪欧阳冰云①我守着季节的变换,等候着江南雪舞的曼妙,已经好久好久如同守着永久,任由光阴变换。
②秋季,江南棉船小镇的秋季。
阡陌纵横的道路无穷延长,像一双双奇特的臂膀拥抱着一望无垠的棉田。
我的姐妹,系起了棉布围裙,浩浩大荡地走进棉田。
一朵朵雪白的棉花在她们的指尖绽放、飞舞。
丰产的愉悦和汗水汇成棉田外那条龙脉,龙湖滋润着江南,也滋润着江南如雪的棉花,充分着江南人的梦想和世界。
③洁白的棉花在奶奶纤细、枯竭的指尖绽开,在奶奶的怀抱绽放。
奶奶坐在地里剥棉花。
含苞待放的棉花,包裹在青褐色的棉花桃里,奶奶用纤细的手指一掰,雪白的棉花朵儿就在奶奶枯竭的手掌中悄悄绽开。
奶奶把剥好的棉花装在篾篓里,棉花一点点累积,一点点增高,不一会时间就像堆砌的雪堆。
雪白的棉花飘落在奶奶的发丝上,染白了奶奶的青丝,奶奶就向来这样剥棉花,直到满头鹤发,双手失掉了知觉。
奶奶是在棉花绽放的暮秋走开我们的。
那夜,她坐在灯下悠悠地剥棉花,棉花一篓篓摆在奶奶眼前,她就坐在洁白的棉花堆中,剥着剥着,再也没有醒来。
棉花在奶奶的指尖长久地绽放,一朵一朵④我在那个暮秋背着简单的行囊,走开了江南,去追想自己的梦想。
在中原辽阔的土地上,我看见大片大片的麦子和高粱,延长向一望无际的天空。
我穿越在麦地里,感觉自己的微小和浅陋。
金黄的麦芒刺痛了内心柔嫩的底线,我躺在麦禾上哭泣,我惦念江南漂亮的雪花,暖和的棉花。
粮食滋润着生命,棉花暖和着身体、精神和灵魂。
奔走的日子,我夜夜拥抱暖和的棉被,那是爱的锦囊,是母亲千万里的惦念。
⑤江南又一个雪花飞舞的季节,我回来。
层层叠叠的雪花覆盖着江南的棉田,北风张着贪心的臂膀,要将时间留住。
江南棉船小镇,像一首经典的歌谣,在龙湖的码头涟漪。
我坐在龙湖的船上,凝望着江南雪中的棉船,我心中歌谣纷飞。
此时此刻,我像一个纯情的江南少女,满怀心事地吟唱。
《故乡》练习题及答案
故乡练习一、理解填空。
1.《故乡》选自《》,体裁是,作者是,原名,文章以为线索,故事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后十年。
2.小说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3.小说主要刻画了三个人物,每个人物都具有典型性,闰土是一个勤劳善良,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杨二嫂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的小市民典型;“我”是一个对现实不满正在追求新生活的进步知识分子的形象。
阅读理解(一)我躺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在文中a、b两个空白处应填上的词语是:a(隔绝)b(隔膜)2、选文中有三个“辛苦”排列一处,表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负重感,它们字面上意思虽然相同,但包含的具体生活内容却不同,即“我”为(奔波劳碌)而辛苦,闰土为(辛勤劳苦)而辛苦,别人为(处心积虑,挖空心思)而辛苦。
这里,“别人”是作品中的(杨二嫂)。
3、对“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一句中“蒙胧”一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月光不明,暗淡无光。
B、水声潺潺,使人昏昏欲睡。
C、通过想象,展现出模糊的景象。
D、迷迷糊糊,眼睛看不清楚。
4、小说最后一句话,构成了一组相关的比喻,如果把“希望”看成是本体,那么喻体就是(地上的路)。
如果把希望无所谓无(希望不能说没有)看成是本体,那么喻体就是(地上本没有路)。
如果把(希望无所谓有)看成本体,那么喻体就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请说说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这个充满哲理的结尾告诉我们: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希望便无,有了希望并不断地实践、奋斗,希望便有,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迅跑,才能创造新生活。
三读“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到……“都如我的辛苦①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②麻木面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③恣雎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茹志鹃《故乡情》双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文本一:故乡情茹志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那些不惜万里迢迢而来寻根的人,有了一种同感。
这是一种捉摸不住,讲说不清,难以言传,而又排遣不开的感情。
说实在话,世上有着许许多多比乡土更加美妙,更加怡人的地方。
但独有故乡却是“我的”,它像母亲一样,无可选择。
美的,不够美的,都一样,是亲爱的,是“我的”。
它不会让人时时挂念,却能令人终生难以忘怀。
这就是故乡,人人都有的故土之情。
绍兴是我的祖籍,我没有在这里住过,对它并不熟稔。
绍兴话亦只是小时候听祖母说过,但不知为什么,这里的一切都使我向往。
为了探望故土,为了聆听乡音,我来到了绍兴。
小路引我走过一个小村尾,一团绿雾似的小竹园,掩映着一排白灰墙乌板门。
一个五六岁的女孩,不知哪里受了委屈来,抹着眼睛。
裤脚吊到小腿上,散了半边的辫子,遮着她有一点点脏的半边红脸蛋,独自寂寞地走在竹后面。
我猜,在那紧闭着的黑板门中,总有一扇是她家的。
啊!家,是了,是家。
哦,故乡。
没有我的家的故乡!从前,当我也像这女孩这么大的时候,你不曾好待我过。
记得么,你让我走在那矻噔噔的石板路的深巷里,两边偌高的风火墙把我隔在外面,连想象的翅膀都无法飞越。
那幼稚的想象,无非只是想到里面有一张眠床,有一碗热饭,有一点点不那么冷的暖意。
这就是我心目中“家”的全体,这就是我所能有的、最美妙的想象。
故乡,故乡,我在你身边做过多少次“家”的梦,多少次问过我唯一的亲人,说:“奶奶,我们什么时候也能有一个‘窝’呢?……”没有我的“窝”的故乡啊!你未曾好好待我过,然而却在梦中无数次地使我萦回。
我梦见故乡的天,故乡的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
因为,你给我的就是这些,因为,我把这些,就当做我的家。
我的家啊,总是席卷了所有的荒漠,贫瘠,顶着一片黄苍苍的穹苍,四周围垂着灰蒙蒙的暮霭,当中缀着一弯淡淡的孤月,反复地出现在我的梦里。
多么冷啊!你冰醒了我少年时代的梦。
我走了,我不能总看着你那凄恻的面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散文阅读二轮复习:故乡情深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15分)故乡那座山,老家那个园谭谈①早先,公路只能通到山那边,每次从外面回家,汽车只能开到山那边的一个叫大塘的地方。
然后,沿着那条挂山而上的石板山径拾级而上。
拐一个弯,又一个弯,上一个坡,又一个坡。
不知出过多少身热汗之后,山顶上那座古亭,才立在你面前,那穿亭而过,迎面而来的清风,把我这个远方归来的游子接到了亭。
饮下守亭大娘免费提供的一杯凉茶,一种家的温馨就弥漫在全身了……②于是又下山了。
下了一个石坡,又一个石坡,面前,就看见一个盖着黑色瓦片的屋顶了,那就是自己的家。
那年那月,自己就是从这里拱到这个世界里来的。
③那时候,我心里总纳闷:这山上,满山遍野全是石头,树长不高,花开不多,水流不远。
我们的先祖,为什么要为它取一个如此美丽动听的名字:花山岭呢?④小时候,我经常在这山上山下跑。
春天,上山捡雷公果(地皮菇)做菜;夏日,上山摘榈子树叶,回家包麦子粑粑;冬季,则到山上割茅草,给家里烧火做饭。
这山间的每块石板,都印下过我的脚印啊!⑤那时候,心里时不时在想:什么时候,如果这山上真的有花常开不败,那该多好啊!⑥近些日子,一群花山岭人,突发奇想,要把这山好好打捡一番,在这里建一个农民公园。
平日里那些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平平常常的石挪梆,突然间升华了,亮堂了,有些,如天狗咬月;有些,如卧佛赏山;有些,似蛟龙入海;有些,像山鹰展翅;有些……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石头,顿时变得妙不可言。
这不就是千年不败的奇石之花吗?山的西南坡,前年建起了大型太阳能发电厂,整坡整坡的山,规规整整地覆盖着一块块光伏发电板。
它们面向蓝天,造福人类……无疑,这也是我们花山岭上的花,现代科技之花,文明生活之花!⑦千百年来,无花可赏的花山岭啊,在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你已“华丽转身”了!⑧那么,接我未到人世间的、山脚下的那个家园呢,又是一番什么模样了呢?⑨伟大的时代,织密了乡间公路的网络。
我那老屋的人们,为了生活的便利,纷纷搬出老屋,到老屋对曲新修的公路边盖起了红砖新屋,一年一年,那栋老屋,就成了一片废墟。
⑩而老屋,对于我,它永远在我心里,它在我心中是一栋不倒的精神之屋!⑪老屋建于何年,已无从查考,听老辈人讲,它是我的高祖領着他的六个儿子,在一座荒山上建起来的,从屋的北头到屋的南头,十几个厅堂,两百多间房子,屋有半里多路长。
屋场有南北两个槽门。
南槽门上,悬挂着一块雕刻有“进士”两个大字的木。
不知是我们的先人里曾经出过一个进士,还是先祖们为了装门面而私自制作的。
⑫老屋里,曾先后接来了八代人,他们中或求学,或从军,或经商,走南闯北。
有些,已定居于整华都市:有些,已落户在异域他乡,但不管他们走到哪里,这老屋,都深深地藏在他们的心里。
这幢屋是有灵魂的。
这是一个家的灵魂,一个家族的灵魂!⑬这些年来,许多城里都建有老干部活动中心,那是党和政府对老干部的关爱。
这,引起了老屋一个在省城工作的子孙的联想:自己的村里,那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更值得社会的尊重和关爱,也应该有一个休闲、阅读、健身、娱乐的场所啊!于是,他和一群老屋的子孙,聚在一起合计,一个美丽的设想产生了:在这老屋的废墟上建个村里的老农活动中心。
中心里,有供老人们阅读的“晚睛书屋”,有供孩子们学习的“小天使阅览室”,有健身广场,有棋牌娱乐室。
想到就做。
他首先在微信里向文友们发出呼吁一下子,南南北北的作家朋友,就捐寄来了六千多册精美的图书。
接着,他又带头捐资、筹资百余万元,用于活动中心的建设。
如今,在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和老屋子孙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美丽的梦想,正在落地,正在变为现实……⑭老屋焕然一新,在新时代用新的生命为后人服务了!于是,它被人们取名为:还童园。
⑮花山岭,我故乡的山。
还童园,我老家的园。
(摘编自《十月》,有删改)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其实过去花山岭并不,,但这留下了作者儿时的记忆。
经过花山岭人的不断努力如今的花山岭果真有了“常开不败”的花朵。
B. 作者对花山岭和老屋的今昔变化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结尾处所写“花山岭,我故乡的山。
还童园,我老家的园”,与题目相照应,C. 本文语言平实自然,如“那穿亭而过、迎面面来的清风,把我这个远方归来的游子接到了亭”,表现作者对故乡细腻真挚的情感。
D. 作者笔下的故乡,古老而又鲜活,既富饶美丽又远离喧嚣,理想化的故乡源于作者对往昔的追忆,同时源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本篇散文用第一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3. 作者选取了故乡的“山”和“园”作为描写对象,结合全文,说说它们和生活于此的人们的关系。
(6分)【答案】1、D D项,将文中现实中的故乡理解为“理想化”的故乡,错误。
在作者笔下,故乡并非是理想化的,文中花山岭的变化以及老屋新的功用,都表明新时代的故乡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是变化的故乡。
2. ①“我”是故乡变化的讲述者、亲历者,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贯穿全文。
②第一人称便于写人记事,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写起,使作品更具有真实性。
③第一人称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很自然地回忆家乡的过去,描述家乡的变化,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真挚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称的作用。
题干要求简要分析本篇散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
首先要了解用第一人称记叙的好处有:(1)以“我”的口气或角度展开记叙,写人记事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2)便于表现出真情实感,尤其是便于直抒胸臆。
(3)可以通过“我”的见闻感受表现或烘托人物形象;(4)可以在“我”的身上寄托作者的情感或希望;(5)结构上,“我”可以是全文的线索性人物。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乡变化的讲述者、亲历者,作者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写起,自然地回忆家乡的过去,描述家乡现在的变化。
结构上,“我”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人物。
本题据此分析,从第一人称自身的作用,在文中写人记事的内容和全文结构等方面回答即可。
3. ①故乡是人们的栖身之所。
故乡的山和园养育了她的子孙,如作者去花山岭采摘野菜,“老屋”就曾先后接来了八代人。
②人们是故乡的建设者。
如打扮花山岭,建农民公园;在老屋的废墟上建村里的老农活动中心。
③故乡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和归宿。
作者在文中称老屋是心中不倒的精神之屋,改成还童园,保留了这份精神寄托。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在选材方面的安排。
题干要求分析作者选取的描写对象,即故乡的“山”和“园”和生活于此的人们的关系。
阅读全文,找到文中描写故乡的“山”和“园”的语句或段落,然后找到描写生活于此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两者结合,就能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④节,“小时候,我经常在这山上山下跑。
春天,上山捡雷公果(地皮菇)做菜;夏日,上山摘榈子树叶,回家包麦子粑粑;冬季,则到山上割茅草,给家里烧火做饭。
”第⑫节,“老屋里,曾先后接来了八代人,他们中或求学,或从军,或经商,走南闯北。
有些,已定居于整华都市;有些,已落户在异域他乡,但不管他们走到哪里,这老屋,都深深地藏在他们的心里。
这幢屋是有灵魂的。
这是一个家的灵魂,一个家族的灵魂!”这些描写和叙述中,表明故乡的“山”和“园”养育了她的子孙,故乡是人们的栖身之所。
第⑥节,“近些日子,一群花山岭人,突发奇想,要把这山好好打捡一番,在这里建一个农民公园。
”第⑬节,“在这老屋的废墟上建个村里的老农活动中心。
中心里,有供老人们阅读的‘晚睛书屋’,有供孩子们学习的‘小天使阅览室’,有健身广场,有棋牌娱乐室。
”第⑩节,“而老屋,对于我,它永远在我心里,它在我心中是一栋不倒的精神之屋!”第⑭节,“老屋焕然一新,在新时代用新的生命为后人服务了!于是,它被人们取名为:还童园。
”由此可见:故乡是作者心中不倒的精神之屋,是故乡人们的精神寄托和归宿。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5分)清河坊俞平伯①山水是美妙的俦侣,而街市是最亲切的。
我们追念某地时,山水的清音,其浮涌于灵府间的数和度量每不敌城市的喧哗。
白老头儿舍不得杭州,却说“一半勾留是此湖”;可见西湖在古代诗人心中,至多也只沾了半面光。
那一半儿呢?谁知道是什么!这更使我胆大,毅然于西湖以外,另写一题曰“清河坊”。
②我决不想描写杭州狭陋的街道和店铺,我所亟亟要显示的是淡如水的一味依恋,一种茫茫无羁泊的依恋,一种在夕阳光里,街灯影傍的依恋。
③我们试想:若没有飘零的游子,则西风下的黄叶,原不妨由它们哗哗自己去响着。
若没有憔悴的女儿,则枯干了的红莲花瓣,何必常夹在诗集中呢?人万一没有悲欢离合,月即使有阴晴圆缺,又何为呢?怀中不曾收得美人的倩影,则入画的湖山,其黯淡又将如何呢?……一言蔽之,人对于万物的趣味,都是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
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则大地河山及它所有的因果都落于渺茫了。
④离题已远,快回来吧!这儿名说是谈清河坊,实则包括北自羊坝头,南至清河坊这一条长街。
中间的段落各有专名,不胜枚举。
看官如住过杭州的,看到这儿早已恍然;若没到过,多说也还是不懂。
杭州的热闹市街不止一条,何以独取清河坊呢?我因它竟铺石板不修马路,我认它为杭州街。
⑤哪怕它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
我所经历的江南内地,都有这种可爱的空气。
我在伦敦纽约虽住得不久,却已嗅得欧美名都的忙空气;若以彼例此,则藐乎小矣。
杭州清河坊的闹热,无事忙耳。
他们越忙,我越觉得他们是真闲散。
忙且如此,不忙可知——非闲散而何?⑥我与妻,还有娴小姐同走这条街的次数最多,她们常因配置些零星而去,我则瞎跑而已。
若今天买的东西少,时候又早,天气又好,往往雇车到旗下营去,从繁热的人笑里,闲看湖滨的暮霭与斜阳。
“微阳已是无多恋,更苦遥青着意遮。
”我时时看见这诗句中自己的影子。
⑦清河坊中,小孩子的油酥饺是佩弦[注]以诗作保证的,我所以时常去买来吃。
叫她们吃,她们以在路上吃为不雅而不吃,常被我一个人吃完了。
油酥饺冰冷的,您想不得味吧。
然而我竟常买来吃,且一顿便吃完了。
您不以为诧异吗?不知佩弦读至此如何想?他不会得说:“这是我一首诗的力啊!”⑧在这狭长的长街上,不知曾经留下我们多少的踪迹。
可是江南的风虽小,雨却豪纵惯了的,早把这一天走过的千千人的脚迹,洗刷个干净。
明日的人儿等着哩,今日的你怎能不去!⑨话说回来,干脆了当!若我们未曾在那边徘徊,未曾在那边笑语;或者即有徘徊笑语的微痕而不曾想到去珍惜它们,则莫说区区清河坊,即十百倍的胜迹亦久不在话下了。
我爱诵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
(有删改)[注] 佩弦,朱自清的字。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①段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句,照应了开头“而街市是最亲切的”,引出作者写杭州不写西湖而要写“清河坊”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