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专题练习

合集下载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练习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练习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练习抒情散文一般以写景状物为主要容,常常采用借景(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来传情达意。

阅读这类文章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术语知识(如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表现手法;线索、文眼等基础知识),结合对文题、画面、主题、语言的理解与感悟,就一定能有效地突破难点,实现阅读能力的飞跃。

初读文章,很难明白作者想告诉我们些什么,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宗璞的写景抒情散文《紫藤萝瀑布》,只有读过两遍甚至三遍以后,才能体会出文章的意思来。

因此,阅读时急于求成是不可能答准问题的。

神奇的丝瓜(2008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

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

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

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

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

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

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

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

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

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

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

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

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

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

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

散文练习题

散文练习题

散文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散文的特点?A. 结构自由B. 语言优美C. 主题明确D. 叙事完整A. 鲁迅B. 朱自清C. 茅盾D. 冰心3. 下列散文中,不属于抒情散文的是:A. 《荷塘月色》B. 《背影》C. 《背影》D. 《荷塘月色》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散文的写作手法?A. 比喻B. 拟人C. 对比D. 议论A. 《背影》B. 《荷塘月色》C. 《背影》D. 《荷塘月色》二、填空题1. 散文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学体裁。

2. 散文的______是其灵魂,______是其血肉。

3. 散文的______可以是一种情感,也可以是一种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散文的特点。

2. 简述散文的分类。

3. 简述散文的写作手法。

四、论述题1.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散文中的抒情手法。

2.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散文中的议论手法。

五、阅读题散文片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它们仿佛在洗涤,在抚爱,在默默无言地奉献自己。

这时,叶子与花也在默默无言地感谢着这突然的、意外的光临。

问题:1. 这段散文片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 这段散文片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 这段散文片段中的“月光”有什么象征意义?六、翻译题“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七、改写题“他工作非常努力。

”“太阳升起来了。

”八、续写题“我独自站在窗前,望着那______。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我______。

”九、比较阅读题1. 比较阅读《荷塘月色》和《背影》,分析两篇散文的异同。

2. 比较阅读《背影》和《背影》,分析两篇散文的写作手法。

十、创作题1. 以“家乡的回忆”为题,写一篇散文。

2. 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散文。

十一、分析题1. 分析《荷塘月色》中的环境描写。

2. 分析《背影》中的情感描写。

十二、评论题1. 对《荷塘月色》进行评论。

2. 对《背影》进行评论。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练习(及答案)典型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练习(及答案)典型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练习(及答案)典型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过尽行人君不来——梅岭古道随想王威廉①这世间已有太多的路,但只有极少数的道路,才能借助历史的机缘,在蒙蒙的时间尘埃里脱颖而出,被永恒铭记。

②我是站在梅岭古道的关隘处,想到这些的。

两侧逼仄的山崖,逼人警觉,仰视,仿佛山石随时塌陷。

向山脊南北眺望,是望不到边际的葱绿。

梅岭古道山体上那些被墨绿色苔藓遮盖的斧凿痕迹依然鲜明,没有炸药的年代,面对顽石,人们只能以硬碰硬,山间全是叮叮当当的巨大回音,虎口震裂,石屑飞溅,才有了一道道或深或浅的刻痕,那样的艰辛,无法想象。

我伸开双臂丈量,怀疑最宽处都不足五米,上上下下的石阶被上千年的踩踏,已经不成形状,我要不断低头看路,小心着脚下的石头。

而路边的荒草,在风中摇摆着,显得更加茂盛,不可一世。

③这条路纵使早已废弃,却绝不会被遗忘。

这条路就是那种从时间的尘埃里脱颖而出的道路。

离古道向南再继续走一阵,就到了珠玑巷,据说那是北人南迁而来的第一站,正是从那里开始,一批批中原人扎进了岭南的密林,一直走到东亚大陆的尽头……④这条路最让人怀念的,却不是它的地理意义,它和人类的其他事物一样,所能彪炳千秋的,依然是沉淀下来的文化风采。

在这条道路上,数不清的杰出人物留下了他们的诗篇,赞美这儿绚烂的梅花。

是的,若遇上对的时节,这里的梅花开得格外艳丽,尤其站在关隘高处向下望去,是一片灿烂热烈的花海。

这样绝美的风景,怎能不引发诗心的吟唱?不过,只要读过古人的诗篇就会明白,这条道路打动他们的更本质的原因,是他们在这里感悟到了人生的道路。

⑤“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苏轼走上梅岭写的《赠岭上老人》格外打动我。

秘密就在此:“曾见南迁几个回?”越过五岭,穿过梅关,在古代是一种流放,一种罪刑,此地虽有梅花千顷,此身却是戴罪之躯。

理想就如这梅花般娇艳,可是该如何去实现呢?也许这一去就是一生,就是无法抵抗的微躯消亡,就是无法忍受的信念熄灭。

2019年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说明:本专题精选了时下最新写景散文6篇,统一编排题号,给定分值,满分120分;可作为平时考试或练习使用,也可作为教师备课使用。

【一】(18分)天上飘来的丝带●柏峰①天上飘来一条丝带。

②丝带沿着黄河,穿过关中东部最为开阔的平原地带,进入秦晋大峡谷,然后逆流而上,飘呀飘,飘到陕西北部与内蒙古大草原相交接,也就是黄河拐了个弯的地方才落了下来。

丝带一头牵着高耸入云的华山,一头牵着漠北长城,和黄河一道缠绕在白云间,缠绕在青山峻岭间——这就是陕西人决心开辟出来的沿黄观光路。

这条路刚刚通了车,便车水马龙,把千百亿年里寂寥于黄土高原和大山深处的黄河唤醒了。

唤醒了的黄河似乎更有了奔头,裹着汹涌的浪涛击打着岩石与黄土,一路欢唱着冲出龙门,一泻千里,奔流大海。

③黄河当然也有沉静的时候,他摇身一变成为了静默的智者——辽阔的滩涂上一片一片郁郁葱葱的芦苇荡,成千上万亩碧绿碧绿的荷塘,还有映照着蓝天白云的镜子一般的鱼池,这就是从龙门至洽川以及古城朝邑一带的黄河风光。

尤其是初夏时分,河水缓缓漫流而过,杨柳长堤,绿树参天,十里荷塘,莺歌燕舞,一派江南气象,令人想起柳永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黄河岸边黄土高崖上成排成排高大粗壮的柿子树染红了半边天,何其壮美——这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景观,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深秋,岸边则飘动着无限诗意的荻花,成片成片,雪白无瑕,这是黄河水浇灌出来的芦苇向人们展示绝美风景。

④过去,由于交通阻塞,黄河岸边的风光犹如深闺的处子,未曾令人一睹其芳颜。

在人们的印象里,黄河流域只是大漠风沙,只是猎猎战旗下的金戈铁马,只是荒凉的黄土高原和寂寞的群山,殊不知,这里的风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是啊,从古城朝邑到洽川,这是天地间营造的又一个江南——当行车于这条丝带般的沿黄观光公路,满眼的春色、满眼的秋光使人沉醉,恍若行走在美若仙子的西湖岸边,恍若行走在苏州闻名天下的园林里,恍若行走在“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水乡……⑤这条天上飘下来的丝带,飘呀飘,飘过了黄河滩涂,飘过了山,飘过了沟,飘过了密林,飘过了荒漠;梦一般飘过了周,飘过了秦,飘过了唐,飘过了宋,飘过了明,飘过了清,飘过了几千年,直到今天。

新中考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中考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看云①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才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

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

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②云有云的地方性。

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

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

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

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③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

惟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

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

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

天上一角有时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颜色虽然异样黑,给人感觉竟十分轻。

在任何地方“乌云bì天”照例是个沉重可怕的象征,云南傍晚的黑云,越黑反而越不碍事,且表示第二天天气必然顶好。

几年前中国古物运到伦敦展览时,记得有一个赵松雪作的卷子,名《秋江叠嶂》,净白的澄心堂纸上用浓墨重重涂抹,给人印象却十分秀美。

云南的云也恰恰如此,看来只觉得黑而秀。

④在这美丽天空下,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①。

(甲)大官小官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

(乙)最可悲的现象,实无过于大学校的商学院,近年每到注册上课时,照例人数必最多。

(丙)“xīxī攘攘,皆为利往,挤挤挨挨,皆为利来。

”教务处几个熟人都不免感到无可奈何。

(丁)教这一行的教授,也认为风气实不大好。

八年级语文上册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语言赏析课后练习二及详解.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语言赏析课后练习二及详解.doc

学科:语文专题: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语言赏析题1:2019-2020 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写景抒情散文阅读- 语言赏析课后练习二及详解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

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

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林野草。

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关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④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

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

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园外巴金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

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

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

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

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

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

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

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8月14曰的惨剧。

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

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

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

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我回头看,没有人。

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

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

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

人们还在那里挖掘。

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

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

那个中午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

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抒情类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抒情类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抒情类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槐花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

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

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

【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⑤“什么奇迹呀?”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

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

【B】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

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

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⑪“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⑫“什么神奇?”⑬“这木棉花。

”⑭“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⑮【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

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

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

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⑰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

【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

七年级语文上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练习

七年级语文上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练习

七年级语文上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练习1.作者从雨的灵性、地域差异等几个方面来写雨。

2.描述雨“铺天盖地”、“洁白”、“似棉花似羊毛”等,表现出雨的美好和轻柔,增强了读者对雨的感受。

3.“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可能指的是雪化水后滋润土地、滋养植物的作用。

4.本文主旨是描写雨的美好和灵性,表达作者对雨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④夏天的雨是喧闹的,虽然没有秋天的隐晦和冬天的稀少,但是它像安塞腰鼓一样有声有势。

雨水打在地上,让地下的水往四下里挤,水花翻卷让人有些惊恐。

收起来则一滴也没有,有北方汉子的豪爽和干脆之感。

⑤秋天的雨是耐性十足的,没有春天的温柔和夏天的喧闹,它像白雪一样包裹着花朵,但是风一吹,“雪”便舞起来,像仙女踏云飘然而至。

秋雨不是冬天的哭泣,而是醉人的,老农的皱纹也是因为经雨而展平。

⑥冬天的雨虽然稀少,但是耐人寻味。

北国的雄浑与沉稳只有皑皑白雪才能展现,但是大自然有时候奇怪,晴空丽日忽然风裹云而至,雨中夹杂着雪粒,为大地铺上一层银装,然而转瞬间又消失不见。

⑦雨来自天国,有灵性,洒落在心头。

它可以狂放,可以迷人,可以冷峻,可以喜悦。

1、狂放、迷人、冷峻、喜悦的顺序是:狂放、迷人、喜悦、冷峻。

2、第③段主要描述了春天的雨的特点,它轻柔、温暖、给人带来生机和希望。

3、XXX的特点是喧闹和耐人寻味。

4、打引号的作用是指出“雪”实际上是指雨中夹杂的雪粒,打引号是为了强调它的不同寻常。

5、文章结构上采用了“四季雨”的形式,每段都以一个季节的雨为主题,语言表达上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安塞腰鼓”、“雪便舞起来”等,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雨的不同特点。

其中一例是“秋雨是冬天的哭泣”这个比喻,生动地表达了秋雨的忧伤和哀怨之感。

1、文段②写了冬天的景色,特点是白雪皑皑、静谧安宁。

2、感悟到在光秃秃的树枝下蕴藏着新的生命力,依据是树根深深扎在土层中,积蓄力量。

3、作者主要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光秃秃的树枝和春天里勃发的生命力的对比,表现了冬天的生命力和蕴藏的希望。

【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散文专题练习—林清玄(含解析)

【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散文专题练习—林清玄(含解析)

【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散文专题练习—林清玄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青山白发林清玄行于北莺公路上,道路左边窜出来一丛丛苇芒,右边也窜出了一丛丛苇芒,然后车子转进了迂回的山路,芒花竟像一种秋天的情绪,感染了整片山丘,有几座乔木稀少的小丘,蒙上了一片白。

我忍不住下车站在整山的白芒花前。

青色山脉是山的背景,那时的苇芒像是水墨画的留白,这留白的空间虽未多作着墨,却充满了联想,仿佛它给山的天地间多留了空间,我们可以顺着芒花的步迹往更远的天地走去。

我站在苇芒花的中间,虽不能见到山的背面,也看不到那弯折的路之尽头,但我知道,顺着这飘动的白色寻去,山的背面是苇芒,路的尽头也是苇芒。

北莺公路是我经常旅行的一条路,就在两星期前我曾路过这里,那时苇芒还只是山中的野草,芜杂地蔓生两旁,我们完全不能感知它的美。

仅仅两星期的时间,蔓生的野草吐出了心头的白,染满了山坡,顺势下望,可以看到大汉溪的两旁,那些没有耕种的田地,已经完全被白色占据了。

好像这些白色的芒花不是慢慢开起,而是在一夜之间怒放。

在乡间,苇芒是最低贱的植物,因此它的生命力特别强悍,一到秋天,它就成为山野中最美的景色了。

有一年我在花盆里随意栽植一株苇芒,本来静静躺在花园一角,到秋末是它突然抽拔开花,是那些黄的红的花全成了烘衬它的背景。

那令我们感觉,苇芒代表了自然的时序,他一生的精华就在秋天。

有一次,我路过村落去探望郊区的朋友,在路旁拔了几株苇芒的长花送给朋友,他收到苇芒花时不禁感叹:“竟然已是秋天了!”——苇芒给人季节的感受,胜过了春天的玫瑰。

站在满山的芒花里,我想起一位特立独行的和尚云门文偃。

云门是禅宗里追求心灵自由的代表,有一次,一位和尚问他:“什么是佛法的大意?”“春来草自青!”他说。

又有和尚问他:“什么是成佛的方法?”“东山水上行!”他说。

在云门的眼中,佛法的大意与成佛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自然,一种万物变化与成长的基本道理:透过这种自然的过程,我们既可以说,佛法大意是“春来草自青”,当然也可以说是“秋天苇自白”,它是自然心,也是平常心。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看云①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才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

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

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②云有云的地方性。

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

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

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

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③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

惟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

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

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

天上一角有时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颜色虽然异样黑,给人感觉竟十分轻。

在任何地方“乌云bì天”照例是个沉重可怕的象征,云南傍晚的黑云,越黑反而越不碍事,且表示第二天天气必然顶好。

几年前中国古物运到伦敦展览时,记得有一个赵松雪作的卷子,名《秋江叠嶂》,净白的澄心堂纸上用浓墨重重涂抹,给人印象却十分秀美。

云南的云也恰恰如此,看来只觉得黑而秀。

④在这美丽天空下,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①。

(甲)大官小官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

(乙)最可悲的现象,实无过于大学校的商学院,近年每到注册上课时,照例人数必最多。

(丙)“xīxī攘攘,皆为利往,挤挤挨挨,皆为利来。

”教务处几个熟人都不免感到无可奈何。

(丁)教这一行的教授,也认为风气实不大好。

【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散文专题练习—汪曾祺(含解析)

【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散文专题练习—汪曾祺(含解析)

【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散文专题练习—汪曾祺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是一个中国人——散步随想(节选)汪曾祺我是一个中国人。

中国人必然会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我接受了什么影响?道家?中国化了的佛家——禅宗?都很少,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

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

我认为儒家是讲人情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

《论语》里的孔夫子是一个活人。

他可以骂人,可以生气着急,赌咒发誓。

我很喜欢《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我以为这是一种很美的生活态度。

我欣赏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我认为陶渊明是一个纯正的儒家。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我很熟悉这样的充满人的气息的“人境”,我觉得很亲切。

我喜欢这样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这是蔼然仁者之言。

这样的诗人总是想到别人。

有人让我用一句话概括出我的思想,我想了想,说:我大概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我不了解前些时报上关于人道主义的争论的实质和背景。

我愿意看看这样的文章,但是我没有力量去作哲学上的论辩。

我的人道主义不带任何理论色彩,很朴素,就是对人的关心,对人的尊重和欣赏。

讲一点人道主义有什么不好呢?说老实话,不是十年的惨痛教训,不是经过拨乱反正,我是不会产生对于人道主义的追求,不会用充满温情的眼睛看人,去发掘普通人身上的美和诗意的。

不会感觉到周围生活生意盎然,不会有碧绿透明的幽默感,不会有我近几年的作品。

关于现代派。

我的意见很简单: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接受外来影响,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吸收现代派的某些表现手法。

最新的现代派我不了解,我知道一点的是老一代的现代派。

我曾经很爱读弗·沃尔芙和阿索林的作品(通过翻译)。

我觉得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旗帜下的某些苏联作家是吸收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的。

最新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最新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最新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献给艾青的红玫瑰曹积三①十多年过去了,那束红玫瑰,依稀仍在眼前灿灿地绽放着。

按说,送仙逝者驾鹤西去,应献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可我觉得,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

于是,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

高瑛大姐欣喜地对我说:“艾青喜欢红玫瑰。

”我感到一阵宽慰。

后来得知,艾老走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所献之花,满满地拉了两卡车,还没有运完。

②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

岂料这位可敬的诗人命途多舛。

他的诗集一度被图书馆“禁借”,为此,我曾备感困惑和惆怅,但不管有人怎么往他身上泼污水,那些美丽的诗行仍令我的心头发烫。

值得庆幸的是,波诡云谲里,虽经七灾八难,他终于挺了过来,如同涅槃的凤凰。

然而,直到1988年的初秋,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

③那是一个下午,北影有个剧组开机,约我去写点什么。

并告诉我说,拍摄地点在东城丰收胡同21号四合院。

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艾青的家。

处于京华一隅的这个小院,像是远离尘嚣,别有一番天地,它静谧、安适,特别是那斑红灿烂的花木和葡萄架上缀满的果实,更平添了几分温馨。

拍戏,是个扰人的活儿,把原本整洁的院子弄得很凌乱。

艾老的夫人高瑛大姐古道热肠,对此毫不介意,还替剧组找东拿西,不停地张罗着……小憩时,她从葡萄架上,剪下葡萄,请大家尝鲜。

就在这时,我望见艾老透过书房的窗子,正笑吟吟地望着我们。

我急忙去向他问好。

④那天,艾老身着中山装,笑容可掬,热诚得如同相识多年的朋友。

我们聊起了电影,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电影,在延安的时候,放的是几部苏联的原版影片,一边放,一边由萧三翻译,人们看得津津有味。

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进步很大,可惜,他眼力不济了。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

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

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

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

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乙)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

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

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

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1)下面对语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选段主要介绍了北平的物产丰富,环境动中有静的特点。

B.甲、乙两个语段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来突出北平的特点。

C.选段的语言通俗质朴而又简洁、亲切,并带有浓厚的“京味”。

D.老舍以一个贫寒知识分子的眼光看待北平,选取了日常所见和极其平民化的意象。

(2)对“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一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结尾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却又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B.最后“真想念北平呀”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C.结尾真挚而委婉地表达情感,要落泪是深情的呼唤,表明爱得非常深厚。

D.点明题意,照应了文章前面“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的说法,使结构更严谨。

【答案】(1)A(2)C【解析】【分析】(1)A项,“环境动中有静的特点”理解错误,选文并没有这方面的描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语言赏析-练习【1】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语言赏析-练习【1】及答案

学科:语文专题: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语言赏析题1:溪流贾平凹我愈来愈爱着生我养我的土地了。

就像山地里纵纵横横的沟岔一样,就像山地里有着形形色色的花木一样,我一写山,似乎思路就开了,文笔也活了。

甚至觉得,我的生命,我的笔命,就是那山溪哩。

虽然在莽莽的山的世界里,它只是那么柔得可怜,细得伤感的一股儿水流。

我常常这么想:天上的雨落在地上,或许会成洪波,但它来自云里;溪是有根的,它凉凉地扎在山峰之下。

人都说山是庄严的,几乎是死寂的,其实这是错了。

它最有着内涵,最有着活力;那山下一定是有着很大很大的海的,永远在蕴涵的感情,永远是不安宁,表现着的,恐怕便是这小溪了。

或许,它是从石缝里一滴儿一滴儿渗出来的;或许,是从小草的根下一个泡儿一个泡儿冒出来的。

但是,太阳晒不干、黄风刮不跑的。

天性是那么晶莹,气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

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铜的韵味的声音;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测的深沉。

它终于慢慢地大起来了,要走更远的道儿;它流过了石川,流过了草地,流过了竹林,它要拜访所有的山岭,叩问每一次石头,有时会突然潜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

A于是,轻风给了它的柔情,鲜花给了它的芬芳,竹林给了它的凉绿,那多情的游鱼,那斑斓的卵石,也给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它在流着,流着。

它要流到哪里去呢?我想,山既然给了它的生命,它该是充实的,富有的;B或许,它是做一颗露珠儿去滋润花瓣,深入到枝叶里了,使草木的绿素传送;或许,它竟能掀翻一坯污泥,拔脱了一从腐根呢。

那么,让它流去吧,山地这么大,这么复杂,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

我是这么想的,C我提醒着我,我鼓励着我,我便将它写成了淡淡的文字,聊作这本小书的小序了。

(选自《贾平凹小说新作集》)品析语言:请从文章A、B、C三处中任选一处,并结合语境进行赏析。

初二语文散文练习题

初二语文散文练习题

初二语文散文练习题初二秋天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入教室,温暖而柔和。

我静静地坐在课桌前,不知道窗外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突然,我的视线被窗外一片瑰丽的景色吸引住了。

我看到,校园里的树木已经染上了深深的黄,像一抹金黄色的画卷展开在天地之间。

风吹过,树叶像是跳起了狂舞,伴随着微弱的声响,像一位天使在轻轻悦耳地弹奏琴弦。

我禁不住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走出了教室。

踏入校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黄金的世界中。

一片片树叶飘落下来,漫天飞舞,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装饰。

我跑到操场上,看到几个同学正在玩耍。

他们手持着几把竹竿,专注地在地上划着,不时地传来阵阵欢笑声。

原来,他们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这竹竿是用来指示藏匿位置的。

渐渐地,我也被这抹秋意的气息所感染,忍不住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大家纷纷躲起来,我也迅速找了一个角落,藏了起来。

我感到心跳加快,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童年时期的那个无忧无虑的时光。

那时,我们总是在黄昏时分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谁也没有想过,我们已经长大了,捉迷藏也变得越来越少。

我们相互寻找,相互追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那一刻,我们彼此之间没有了隔阂和敌意,只有纯粹的友谊和乐趣。

渐渐地,夕阳西下,天边泛起了淡淡的红晕。

我们停下了游戏,一起坐在操场上,享受着秋日的余温。

小草上的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树叶上的露滴闪耀着七彩的光芒。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我们身上,温暖而宁静。

我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

这一刻,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就在这个午后,我的灵魂仿佛跟大自然融为了一体。

我明白了秋天的美,明白了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初二语文散文练习题即将结束了,我的思绪开始回到教室。

我站起身,悄悄地走回了课桌旁。

坐在座位上,回想起刚才的一幕幕,我不禁微笑了起来。

这个秋天的午后,是如此的美好和难忘。

或许,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忘记这个午后的具体细节,但我绝对不会忘记这份美好的感触和那份属于初二的青春。

七年级语文下册(散文阅读)练习题 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散文阅读)练习题 试题

币仍仅州斤爪反市希望学校<散文阅读>练习题一、散文根本知识〔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表达、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抒情散文专题练习
(一)“孔孔洞洞”话峄山
梁金惠
①峄山,山并不高(海拔高度582.80米),然有史则古;山也不大(周长10公里许),但有
文则名,故称之为古老名山倒也实至名归。

②峄山的古在于山上的石头,它的石头形成于25亿年前太古代后期。

在漫长
的外力地质作用条件下,岩石经受风化、剥蚀、崩塌、跌落,地质学上有一个专门
用来描述花岗岩类岩石风化的术语叫“球状风化”,其结果就是形成了大大小小、
奇奇怪怪的浑圆体,叫做漂砾。

这些形态各异的漂砾又层层叠叠、零零散散地堆积在
原岩的表面,从地貌学的角度来讲,就形成了属于残积地貌的峄山形态景观。

③而从人文学的角度来欣赏,留在半山亭门柱上的郑燮所作的楹联就表达得极
为准确:“孔孔洞洞山,玲玲珑珑石,蜿蜿蜒蜒路,晶晶冷冷泉。

”如果游山从西
路开始,第一次读到该楹联时尚不明其意,待游山结束,你才能从回味中体会出它的真实。

假若不从孔洞中爬着钻上五华峰,再从山顶躺着钻下来,怎能领教“孔孔洞洞山”的
意蕴?而它的孔洞是因浑圆状的极大漂砾相互抵触在一起而留下的孔隙,满山遍野如禽如
兽的怪石数不胜数,被人们美化为各种形象的名称,象形惟妙惟肖,远眺、近视、上
仰、下俯,变幻无穷,千姿百态,使峄山缺了雕琢,多了野趣。

峄山的灵性不在单体
的怪石上,而是因其层叠累加、千奇百怪地组合在一起,“千姿百态,万形必俏,山
如全卵,大小亿万,以堆石为奇功”,郑板桥说其“玲玲珑珑石”真是忒妥帖了。

那么要想在这怪石阵中走出一条路来,自然是困难重重。

尽管现在已经人工修建了游山
阶梯,但可以想象早先起起伏伏、弯弯曲曲的幽径,状如羊肠,称之为“蜿蜿蜒蜒
路”,也真多亏他能写得出来。

又因为山上石多无土,下雨时雨水落下顺岩石缝隙而
漏入“地下”,又从不同的低处潜流出来,晶晶亮亮、泛泛滥滥漫散开去,谓之
“晶晶冷冷泉”也确有情趣。

④峄山的真正有名,还在于它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不消说孔子有“登东
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也不消说李白有“峄山孤桐,石耸天骨。


老冰泉,叶苦霜月。

斫为绿绮,徽声粲发。

秋风入松,万古奇绝”的赞赏。

再看
那白云宫里正殿大门廊柱上的楹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其前廊柱上更有传说为太上老君所作“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的楹联,却用道家密语写成,其楹联上的每一个字都让人驻足思量;门额上则是元代大书
法家赵孟頫所书的“玉皇殿”三个大字。

这些精彩的经典足以让人流连忘返了吧,
然而还有较这一切更为让人神往的所在:刻于北齐武平年间的摩崖石刻《文殊般若
经》,隶书中彰显着浓郁的魏碑风格,刚劲中隐含着古朴,庄重里流动着婉约。

在这
些遗迹里,儒释道三家的文化争相生辉,真使人叹为观止。

更有那李斯为歌颂秦始皇功
绩的峄山碑,那可是七雄争霸秦朝当立之后,全国第一次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小篆体,是
我国文字规范化的开始。

单从书法的角度来讲,篆隶魏楷行,再加上历代君王墨客留题
的石刻、楹联、匾额等字迹,都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汉字与书法演化
的足迹可见一斑。

⑤如果因此而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心中尚有不服的话,那峄山之麓
的春秋书院、孤桐书院、峄阳书院的遗迹与现存则可以说明齐鲁文化的源远流长了。

而由当代大书法家杨萱庭题写的高15米、宽8米的独体“鼇”字,称得上当世单字石
刻之最,可称奇绝的是在此字的左肩上又篆书有“民族魂”三字,单字均在一米以上,
如同把民族魂扛在了肩上,且都深深雕刻在东部山顶的一块完整的石壁上,正代表了
“独占鳌头民族魂”的独特含义,极其形象又淋漓尽致地总结表达了峄山的文化特
征。

⑥正像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所言,中国一切文化的根源在于易经,而易经的根本在于其
三大原则,即变易、不易和简易。

峄山的变化在于它的演进,不易的是它的坚硬和顽
强。

简而化之,如同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她古老而又孕育着青春,永不止息!
(选自2014年《齐鲁晚报》)1.峄山形态景观是怎样形成的?阅读第②段用一句话概括。

(2分)
2 .第③段开头画线句引用郑燮的话有何作用?(3分)
3.简要说明下列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2分)
假若不从孔洞中爬着钻上五华峰,再从山顶躺着钻下来,怎能领教“孔孔洞洞山”的意蕴?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峄山文化和精神的认识。

(5分)
(二)三角梅
刘成章
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

我们知道三角梅
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
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

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
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
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
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
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
去的。

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

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
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

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
甚至责备。

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

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

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
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
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

我们高兴
极了。

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
给搏出来了。

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


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

这时候与其他花
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

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
方向蜕变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
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

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

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

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
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
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3分)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1自然段交待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香到小
院中的花。

C.第4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4.文章第9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

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