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2016_2017届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历史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校期中联考高一历史25、(26分)(1)重农抑商(厚本抑末)。
(2分)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商人不从事生产;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维护小农经济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6分)(任意3点即得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赞同该观点。
理由如下:宋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或出现商业都市);海外贸易发达;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晓市、夜市)。
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草市兴盛;出现娱乐场所瓦子(瓦肆);出现商业广告(任意四点即得8分。
)反对该观点。
理由如下:明清时期都市文明大大超过宋朝:(工)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成为商品;商帮兴起;白银普遍流通;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社会处于转型期。
(任意四点即得8分。
)(3)新现象: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2分)原因:封建制度阻碍了其发育成长;自然经济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重农抑商,阻碍其发展;闭关、海禁阻碍其发展;理学重义轻利的思想,阻碍其发展;工商业者买田置地,影响其发展。
(任意4点8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6.(26分)(1)新大陆:美洲(只要有“美洲”字样即可)。
(2分)影响: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传播与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雏形出现);促进物种交流;商业革命(欧洲商贸中心转移);价格革命;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美洲传统社会遭受灭顶之灾(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刺激亚洲经济增长。
(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因素: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大陆战争的促进;自由贸易政策的推动;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保障;世界市场的拓展。
(9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3)影响: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清政府发起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近代工业产生,机器工业产生)(每点2分,3点6分)。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2016_2017届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试卷(注意:本试卷共6页,33题,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
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B. 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C. 君权扩充为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D. 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围绕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优劣问题展开了争论,为此柳宗元在他的《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
”后来毛泽东同志在《七律读〈封建论〉》中写道:“……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这表明他的观点A. 分封制优于郡县制B. 郡县制优于分封制C. 儒家远比法家高明D. 法家才是思想正统3.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
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 废分封,置郡县B. 组成决策机构“中朝”C. 中央设立“三公”D. 确立三省六部制4.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且品题之风。
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
此材料反映A. 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B. 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C. 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D. 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5.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
201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真题
201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
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A . 夏朝商朝时期B . 春秋战国时期C . 汉朝时期D . 唐朝时期2. 下列关于官私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 . 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 . 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很多D . 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3.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 土地兼并B . 重农抑商C . 闭关政策D . 贫富分化4. 春秋末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开垦荒地200亩。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A . 100亩B . 200亩C . 300亩D . 500亩5.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A . 休养生息政策B . 限制商人的政策C . 禁止经商的D . 反腐倡廉的政策6. 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②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④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A . ②③④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②③7. 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彩瓷的一种)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
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A . 汉朝B . 唐朝C . 宋朝D . 清朝8.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
陕西省西安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1
长安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命题:赵红毅审题:张建刚注意事项:本次考试采用网络阅卷,请注意答题要求。
1.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历史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题两部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核对条形码贴的是否正确。
3.请将所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相对应的选项上,非选择题用黑色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相应的答案区域,写错地方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石器耜铁农具曲辕犁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2.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诗中描写了唐朝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景象B.描写了村民幸福美满,其乐融融,无忧无虑的原始公社生活C.描写了村民封闭保守、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D.描写了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景况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
”文中空缺处应是A.秦汉 B.魏晋 C.宋元 D.明清4..封建土地私有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鲁国初税亩 B.商鞅变法C.均田制的推行D.齐国管仲改革5.北魏时期,孝文帝开始推行“均田制”。
某班同学对这一制度有以下四种理解,不正确的是A.该制度能够促进经济恢复B.该制度能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C.该制度能够消灭土地兼并D.该制度能够使社会生活相对稳定6.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2016--2017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专 业班 级学 号姓 名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选题)和第Ⅱ卷(主观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当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技术耕作的场景时,我们知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神话传说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汉朝时期D.唐朝时期 2.“市”突破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在A.秦朝B. 六朝C. 唐朝D.宋朝3.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赵州桥4.与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特点相符的有①以个体小农为经营主体 ②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经营目的③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A .①②B .②③C .③D .①②③5.大大提高冶铁效率,反映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发明是A .水排B .铁铧犁C .筒车D .耧车6.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其实行的主要根源C.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殖民势力的入侵D.禁止中外一切交流7.以下项目中不属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特点的是A.以家庭为基本的生产单位B.主要采用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耕作技术产生了多次革命性的进步8.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9.李莽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介平民,下列对其社会生活的描述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经营盐铁买卖,生意非常兴隆 B.为妻子买了一件“工官”工场制造的精美绸衣 C.从长安城的“市”买了两斤鱼回家熬鱼汤 D.在长安夜市的酒楼上喝得酩酊大醉彻夜未归10.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扫描版含答案
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5小题,计7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为一道大题,共4小问,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影响: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经济中心南移。
(6分)
(2)理解:加速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分)
原因:君主专制不断加强;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理学思想盛行,文化专制;小农经济的顽固性等。
(每点2分,共8分)
(3)改变:扩大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和美洲的开发;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开始形成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美洲的印第安人和非洲的黑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8分)
(4)影响:工业革命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推动小城镇规模越来越大,城镇数量也越来越多;改变了产业结构,推动了城市体系的形成,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6分)。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 70分钟总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下面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重农抑商"的思想B.“靠天吃饭”的观念C.“盐铁专卖”的政策D.“精耕细作”的特点2、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A. 商周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春秋末期 D。
秦汉时期3、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从“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中买来的。
上述现象表明A。
西汉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B.地契成为土地所有权凭证C.西汉政府鼓励土地买卖D.西汉政府禁止开垦荒地4、根据北魏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
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剧了皇权衰落C.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D.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5、隋唐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明显具有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东南地区的城市越来越进步,这反映了A.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B.南方手工业大大发展C.南方交通发展超越北方D.南方成为经济重心6、湖南有一座古墓出土了以下文物:青铜酒杯(内有篆书铭文)、圆形方孔铜钱、帛布、白瓷器.据此可推测该墓最有可能为A。
商周时期墓葬 B。
秦汉时期墓葬C。
南北朝时期墓葬 D。
唐时期墓葬7、2014 年 6 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
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A.珐琅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B.轻盈精湛的丝织品是常见的商品C.晋商、徽商往来于丝绸之路 D.都使用风力水车灌溉农田8、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颂:“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
【精品】陕西省西安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西安中学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的补充历法。
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B.天文历法科学严密C.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D.农学研究因循守旧2. 徽商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成为明清著名的商帮。
从中可以看出徽商发展壮大的原因是A.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 B.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C.惠而不费的勤俭作风 D.团队经营的乡土意识3.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
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C.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4.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5. 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
节目中说“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C.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 D.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6.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陈亮A.重视商业的作用 B.提倡重农抑商C.重视农业的作用 D.提倡农商并重7. 光绪年间的《嘉善志?风俗类》记载:“乾嘉时风尚敦朴,咸同而后染苏沪风气,城镇尤甚,男女服饰厌旧喜新”。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5小题,计70分)1.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
这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时期A. 刀耕火种土地利用率低B.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出现C.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D. 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确立【答案】C【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表明,战国时期的农业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因此C项正确;刀耕火种属于原始农业的生产方式,这与题干中“战国时期”不符,因此A项错误;男耕女织、重农抑商政策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因此BD项错误。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A. 铁犁牛耕的使用B. 曲辕犁的推广C. 经济重心的南移D. 高转筒车的出现【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说明是当时生产力发展重要体现,故A项正确;B是唐朝时期出现;C是魏晋南北朝开始南移;D是唐朝出现。
3.《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
”这句话直接反映了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 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 商品经济的不发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现象可知为男耕女织的分工模式,体现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故A项正确。
B项,材料既有家庭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也有个体农耕模式,故B项表述不全面,排除。
C项,材料无法证明妇女的地位提高,排除。
D项,题干内容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
4.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表明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D.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答案】D【解析】【详解】民间对土地占有者的称呼由“豪强”变为“田主”,这反映出租佃制生产关系的盛行,实质上说明政府和民间对土地兼并的认可,故D项正确;租佃制是自然经济的组成部分,无法看出商品经济发展情况,排除A;租佃制生产关系的盛行不代表小农经济的危机,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农民生活的艰难,故C项错误。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理
2016级高一阶段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理科班)时间:100分钟说明:满分100分,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项按要求涂在答题卡,第Ⅱ卷按要求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记载,宋代时,“陈、许、颖、亳等州,止因去秋一次水灾,(农户)遂致骨肉相食,积尸满野”。
这说明小农经济A.具有保守性B.缺少防灾意识C.具有脆弱性D.有自给自足性2.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传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里的“耒耜”是指A.生产工具B.作战武器C.生活用具D.祭坛礼器3.宋代有人说:“人生不可无田,有则仕宦出处自如,可以行志。
不仕则仰事俯育,不致丧失气节。
有田方为福。
”宋人的这种思想在此后的千余年间十分流行。
这一现象A.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强固B.化解了官僚政治的内在矛盾C.导致土地占有趋向豪强地主D.阻碍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4.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被刻作下列不同形状,这些田字的形状特征可以用于研究A.井田制B.分封制C.均田制D.郡县制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推动作用B.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C.南方人民开始从事农耕生产D.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6.下表是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简表,这反映了A.北方人更重视科举考试B.政治中心南移趋势明显C.经济重心南移影响文化D.南北人才不平衡性出现7.宋词“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反映了宋代A.地域性商帮的崛起B.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C.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D.手工业水平的高超和专业市镇的兴起8.“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A.玉米B.丝织品C.马铃薯D.烟草9.明朝小说《二刻拍案惊奇》中写到:一个徽商事先将一女子“认做自己女儿,不争财物,反赔嫁妆,只贪个纱帽往来,便心满意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学科期中试卷注意:本试卷共8页,32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中的生产工具出现于曲辕犁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3.《秦律·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具而不令赔偿。
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A.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 B.秦律规定覆盖面广C.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 D.秦铁农具储备充足4.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区的郡县增置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政治重心不断东移C.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D.郡县制度逐渐完善5.《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位称为一钱),径八分。
”这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
据此可推断,唐朝()A.政府垄断铸币权限 B.货币贬值严重C.货币改革适合经济发展 D.藩镇威胁解除6.我国东南地区,江浙一带,在宋代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流传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
这种变化反映了()A.社会经济生产的转型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民间商业繁盛的局面7.有学者统计发现:1570--1644年美洲通过欧洲转手运到东方的白银大约有8000吨,除去流入印度和奥斯曼外,其中大部分流入了中国,估计约有5000吨。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主要是因为()A.中国放弃了海禁政策 B.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C.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8.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9.宋朝时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这种“爆炸性的影响”是( )A.一批城市因工商业发展兴起B.产生股份制公司和证券公司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制度衰落D.打破了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10.雍正年间,苏州地方官府告示:“嗣后如有不法棍徒,胆敢挟众叫歇(停工),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
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个月示儆”。
材料表明()A.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政府保护 B.政府维护雇佣关系的正常秩序C.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D.资本家勾结政府压制工人罢工11.清代宁波一带流传有一首民谣,是嘲笑山西商人的:“山西人,大褥套,发财回家哈哈笑,建房置地养老少。
山西人,大褥套,挣下银子藏地窖。
窖满再难盛,铸成“搬不动”。
不怕贼偷不怕劫,夜夜安心把觉困。
”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 清代晋商活动范围较广B. 晋商财力雄厚C. 晋商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D. 晋商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道:“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
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
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
”这段话揭示了中国( )A.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C.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 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13.明清时期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世界历史发展本质的是()A.玉米、烟草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14.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
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
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A.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B.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C.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D.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15.15—19世纪,欧洲殖民者从非洲掠夺了上亿的黑人到美洲,这就是骇人听闻的黑奴贸易。
欧洲殖民者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A.非洲人口过剩,需要大量输出 B.非洲黑人的体力超过美洲的印第安人C. 非洲黑人乐于远离故土D. 非洲黑人可以充当开发美洲的劳动力16.某班同学在进行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拓展”的研究性学习时,搜索到一图片材料如下图,经分析研究,下列研究结论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是殖民扩张的根源B.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C.生产力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动力D.殖民扩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17.19世纪后30年,西方某国钢铁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近140个,而工人总数却增加了近两万人,产量增加了近3000万吨,投资额增长了近五倍。
这主要说明当时该国钢铁企业()A.规模迅速扩大 B.出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C.内部竞争激烈 D.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18.1870年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4.6倍,同期的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
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而英国为14%。
这反映了()A.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已完成 B.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C.英国已失去殖民帝国地位 D.德国与英法的矛盾面临激化19.表1是近代中国棉花及棉纺织品产销状况(单元:万担)。
表中数据变化反映了中国()棉花产量棉花国内销售商品量棉花出口进口外国棉花进口棉纺织品(折合棉花)1840年802 211 0 50 51894年832 200 76 4 218表1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棉花商品化程度大幅度提高C.民族工业已经产生 D.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0.下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
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
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
”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1.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
其标志是()A.洋务运动 B.民族资本主义兴起C.外国在华设厂D.维新变法22.江苏镇江的恒顺香醋驰名世界,恒顺集团的前身是1840年成立的恒顺糟坊。
据史料记载,从1893年到1911年,恒顺糟坊最兴旺的时期年产百花酒约210吨,醋110吨,酱220吨。
这一时期,恒顺糟坊发展兴旺的原因包括()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②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大力推动④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侵略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3.“人类历史中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
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
”按照这一西方学者的理论和逻辑,中国历史如果也分成两部分,那么具有分水岭作用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24.下列选项中,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图片反映的信息的是()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高C.当时中国主要发展的是轻工业 D.近代经济形态逐步在中国出现25.《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
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
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B.近代民族工业布局不合理C.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对民族资本的压榨 D.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26.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现代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D.为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奠定基础27.诗人徐志摩之父徐申如,1897年与他人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1913年与沈佐宸、沈叔英等集资创办硖石电灯公司,为浙江省最早兴建的火力发电厂之一;1917年创办捷利电话公司;1924年与李伯禄等合资兴建硖石双山丝厂,振兴和发展了海宁的丝绸工业。
他的经商之路暗合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裕通钱庄的创办表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B.硖石双山丝厂的创办说明北洋军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仍有发展C.电话公司的创办说明当时中国电话已经普及D.电灯公司的创办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关28.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
”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
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C.传播商业信息 D.宣传政治主张29.“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
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名为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中国社会出现这种现象开始于 ( )A.明末清初 B.鸦片战争前C.鸦片战争后 D.辛亥革命后30.伴随着商埠的发展,“一位有远见的海关税务司……把他的马厩附近的一小段中国道路铺上了碎石子。
……之后还不到25年,天津就拥有了数英里的一流碎石路,在这些道路上,汽车正在愉快地奔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