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新)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
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 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 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 学习习惯较差, 作业马虎, 字迹潦草, 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 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因此, 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 学会思考方法, 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 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 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 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 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 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有两个未知数, 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 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 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 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及教学反思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课时分数混合运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
一、回眸一看,引入新课。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0+20-40125×8÷50+150÷581-12×4÷9做一做:6×5÷315×二、质疑问难,板书课题。
想一想: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探索验证,获取新知。
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
出示数学书上第56页图。
师:这是我们班上这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①气象小组有12人②摄影小组是气象小组的1/3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解决问题。
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师:我们要求是什么?生: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师:那航模小组的人数与谁有直接的关系,把它读出来。
生: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的人数,还必须知道到什么?师:那摄影小组有多少人呢?师: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还必须想办法找摄影小组的人数?师:摄影小组的人数除了和航模小组的人数有直接的关系,还和谁有直接的关系?请您把它读出来。
生: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
引导提问师: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谁的1/3?把谁看着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了这样的1份,就是1/3,表示摄影小组人数的分率。
师:在这线段图中,您还知道什么信息?师:根据线段图,你可以求出摄影小组的人数了吗?生:12×1/3=4师:有了摄影小组的人数4人,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到航模小组的人数。
新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新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新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设计说明本节课复习的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注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复习课的数学课堂鲜活而精彩。
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
复习整理重在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梳理成知识网络,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
由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点众多,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容易混淆,因此尝试让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点,列出复习纲要,利用表格的形式分别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等知识进行整理,建构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注重知识间的融会贯通。
在练习的过程中,如果要将长方体和正方体所有的知识点一一进行练习,那么显然题型过多,题量过大,不利于知识间的比较。
因此,本节课在练习时利用“鱼缸”这个素材,把一个个知识点系统地贯穿起来,让学生围绕“鱼缸”这一情境提出相关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贯通,还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直接引入,回顾知识1.直接揭示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及确定位置的复习。
2.整理知识点。
(1)展示整理要求:①想一想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及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点。
②概括出各知识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便于记忆。
(提示:可以用图表法、树形图法或列举法表示)(2)小组交流,要求:组长和组员相互介绍自己整理了哪些知识点。
比较一下谁整理得简洁明了,便于记忆。
(3)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投影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确定位置必备的要素:确定观测点和方向,同时还要量出距离和角度。
设计意图:复习本节课的重要目的是知识的综合化,因此,复习时要注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整理,系统复习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怎样整理才能让人很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与联系呢?(1)学生小组合作整理表格。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单元备课教案第五单元
4、结合具体情境,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单元
教材
分析
本单元仍然将解决实际问题与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结合起来,每个内容的学习教材都安排了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逐步得出一些结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注意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
单元
反思
小结
王家嘴小学单元备课教案
(第五单元)
教师:纪国峰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
单
元
内
容
分数混合运算及应用
分数乘法的运算律
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混合运算问题
本单元教学课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一、单元概述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即将开启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学习之旅啦!这个单元的主题真的很有趣,让我们一起探索数字世界的奥秘吧!这个单元我们将一起走进分数的海洋,去认识那些形形色色的分数。
我们会从分数的初步认识开始,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你们会知道分数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接着我们会学习分数的加减法,掌握分数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当然我们还会接触到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分数的比较大小,分数的化简等等。
每个知识点都会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展示,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 单元名称:面积单位转换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面积单位转换的世界!这个单元我们要一起探索如何转换面积单位,从平方米到平方厘米,再到平方千米,让我们的头脑里有一个清晰的单位转换地图。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我们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物品的面积,有时候我们需要知道这个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有时候我们需要知道这个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所以了解如何转换这些单位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想象一下如果你知道怎样把平方千米转化成平方米或者平方厘米,那你就能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了。
这就像掌握了数学的一把钥匙,可以打开生活中的各种门。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会学习基本的面积单位转换规则。
我们会从简单的换算开始,比如怎样把平方米转换成平方厘米。
然后我们会挑战更复杂的换算,比如怎样把平方千米转换成公顷或者平方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努力思考,一定能够掌握这些技巧。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会通过实例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我们会用真实的场景来模拟换算过程,比如计算房子的面积或者公园的面积。
我们还会做一些有趣的练习和游戏,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积极参与,努力思考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神奇的单元吧!2. 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数学世界,带领学生走进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学习。
(完整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它的倒数。
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组长签名:
教后思考: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课题:分数除法(三)第1课时
组内讨论形成教案:
个人修改
教学
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节课的新知。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一练的第1、3题。
3.完成教材第26页练一练的第5、8题。
四、拓展提升
1.5的倒数除以5得多少?5除以5的倒数得多少?
五、全课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六、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二)
4÷1/2=( )╳( )=( )
【设计意图】
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取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根据情境图提供的数学信息,同学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 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状况百出,教师可以引导如下:
(1) 参加跳绳的小朋友有多少人?
(2) 操场上参加活动的总人数是多少人?
【设计意图】
让学生提出问题数学问题,使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
【设计意图】
通过涂一涂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感受分数除法的意义。
2.初探算法:如果不看图,你会计算4/7÷2吗?你能提出大胆的猜想吗?
(1)尝试验证,发现问题:科学的验证不是仅通过计算一两道题就能得出结论的,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道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题来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全集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单元备课教学内容: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2、借助图形和文字,在操作活动中,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在现实情景中,利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4、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分数除法应用题。
课时安排:1、分数除法(一)1课时2、分数除法(二)2课时3、分数除法(三)2课时4、练习三2课时第1课时分数除法(一)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一)》(教科书55~56页)教学目标: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分数除以整数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之前已掌握了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教学重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1、纸片。
2、彩色笔。
教师: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说下面各数的倒数分别是什么?7/8 4 / 1 1/62、举例说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3、揭示课题: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了分数乘法,那么分数除法你们想不想学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分数除法,你们喜欢吗?二、探究新知1、涂一涂,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提问:4/7表示什么意思?(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4份)(边说边画阴影)提问:把4/7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图上的哪一个部分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指、涂一涂)出示多媒体课件。
五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北师大版)
1、师: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
师:这节课大家通过涂一涂、算一算都知道了什么,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1、填一填,说一说。
张一份,
张一份,
张一份,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大家学到了哪些知识?
1、师:大家一起来看图,这是学校操场的一角,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刚才我们用方程法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让我们回顾一下列方程的过程。
1、出示教材第63页第1
师:我们大家通过解决分数除法问题,一定有了新的突破,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66。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课时 分数除法(一)】 - 副本
情境
激趣导入戒四处化缘,终于遇到一位好心的老婆婆送给他半个西瓜。
之前我们学过半个西瓜可以用1/2来表示,那么把这1/2西瓜平均分给四个人,怎么分呢?每个人得到这块西瓜的多少呢?猪八戒犯难了,学习了今日的学问,我们就可以帮忙八戒解决这个问题了!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师:把一张纸的
4
7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请同学们思考题目中的
4
7
表示什么意思?
生: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4份。
师:把
4
7
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图中涂色平均分成了2份,那么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请同学们想一想,分一分,涂一涂。
生1:把这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占这张纸的
2
7。
生2:把
4
7
平均分成两份,
4
7
里有4个
1
7
,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
1
7
,是
2
7。
师:那么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
4
7
÷2=
4÷2
7
=
2
7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角度的概念,能够用角度度量物体的旋转程度;2.熟练掌握弧度和圆周角的概念,并能够使用它们进行角度计算;3.能够使用圆周角的公式求解各种角度计算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角度与度数1.角度的概念:用来描述物体旋转程度的量;2.度数的定义:将圆周分为360等份,每一份称为一度;3.角度的表示方法:度数符号、度分符号、弧度符号。
2. 弧度与圆周角1.弧度的概念:圆的半径长上所对的弧长与圆的半径相等时,弧所对的圆心角所对的弧度数为1弧度;2.圆周角的概念:圆心所对的圆弧所对的角度数称为圆周角;3.角度与弧度之间的转换。
3. 圆周角的公式1.圆周角公式:当一条弧对应的圆心角为θ时,圆的周长C是弧长L的n倍,其中n=C/L=360/θ。
2.计算包括正多边形内部角和、外部角和的公式。
三、教学过程1. 角度与度数1.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角度的概念;2.教学PPT页面介绍度数的定义;3.介绍角度的表示方法,并进行实际测量调查。
2. 弧度与圆周角1.通过实例引入弧度的概念;2.通过实验测量掌握圆周角的概念;3.通过多种实例让学生学会角度与弧度之间的转换。
3. 圆周角的公式1.对常用的固定角度进行尝试计算;2.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探究圆周角公式;3.设计多个数学游戏让学生深度理解圆周角公式。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角度的概念;2.弧度和圆周角的概念;3.圆周角的公式。
2. 教学难点1.弧度与圆周角的概念在初学时容易混淆;2.圆周角公式在计算时的变量较多,学生容易出错。
五、教学评价1.课堂实际表现:对角度、弧度、圆周角的区分能力;2.书面评估:能够熟练计算各种角度计算题目;3.作业评价:能够熟练应用圆周角公式解决问题。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加入实际生活中有关角度的案例,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兴趣;2.在教学中加强学生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数学万花筒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第五单元数学
万花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复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以碗知僧”
2、学生读题。
3、互相交流大意。
4、师讲解大意:
山上有一古寺叫都来寺,在这座寺庙里,3个和尚和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请问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
5、学生讨论从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6、交流。
7、教师提示可利用方程的知识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
8、学生讨论完成。
9、交流。
三、练习。
出示复习题,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四、总结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五单元。
本节课将讲解平面图形的面积,包括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的计算和解答。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梯形和圆形的面积计算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剪刀、彩纸。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椅子、黑板等物体的形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2. 讲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讲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公式背后的原理。
3. 讲解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讲解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的原理。
4. 讲解圆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讲解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圆形面积计算的原理。
5. 例题讲解:挑选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检验学生对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在旁边标注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
(2)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
(3)一个上底为8厘米,下底为12厘米,高为5厘米的梯形。
(4)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形。
2. 答案:(1)正方形的面积为16平方厘米。
(2)长方形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
(3)梯形的面积为30平方厘米。
(4)圆形的面积为78.5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仍需加强。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基本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以及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基本运算,以及运用这些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基本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运算规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基本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展示运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方法。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中的难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基本运算题。
2. 提高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分数的性质和规律。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优点和不足。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五单元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五单元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的相关知识。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绘制正方体的展开图。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认真态度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概念,并能正确地绘制正方体的展开图。
2.加深学生对正方体的三个面、六个面、八个顶点以及12条棱的认识。
教学难点:1.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正方体的概念,从而正确地绘制其展开图。
2.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正方体的结构特征,减少绘图中的错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察一张盒子的外形,引入正方体概念,让学生自己组成一个正方体,并寻找正方体的特征。
2. 讲授1.让学生一起来探究正方体的特征:三个面,六个面和十二条棱,让学生了解正方体的构成和特性。
2.教师讲解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印刷工作中,将三维图形展开成为二维图形的过程。
3.具体地讲解如何绘制正方体的展开图:先将正方体分成三个部分,然后把每个部分都展开,然后按照规定的方法组合起来,最终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
4.讲解如何完成已给出一部分的正方体展开图,并要求学生完成作业。
3. 实践练习环节在课堂上进行正方体展开图的手工练习,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自己绘制一个完整的正方体展开图,并且相互交流提高。
4. 课后作业布置1.让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理解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的概念,能够自己正确地绘制一个完整的正方体的展开图。
2.布置一些拓展性较强的作业,如:给定正方体的三个部分的展开图,让学生自己通过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正方体,完成对展开图的反向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认识正方体的基本概念,学习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具备实际的操作技能,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正方体展开图绘制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错误和失误,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纠正。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四、练一练。
第1题: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选择其中几题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第2题:请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各个分数。学生独立完成。
第3题:请分别画出下列各个图形的,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第1题,把1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几块?平均分给5个人呢?
第2题,把下列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第3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4题,将15个,共4千克的桃子平均分给5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分到多少千克桃子?
四、实践活动。
(2)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引导学生重点思考: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3)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再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小结: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是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因数,再找出公有的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引导学生讨论其它的方法。
二、练一练。
第1、2题,通过这两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并对找有特征的数字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
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让学生找出这几组数的公因数后,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这里第一行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第二行的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对于这样有特征的数字,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
第5题,写出下列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现自己写一写,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公因数的。
北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第1课时[教学内容] 组合图形的面积(第75-76页)[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教学过程]一、通过动手拼图,认识组合图形的形成及特点。
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先说说基本图形的特点。
然后,组织学生用这些基本图形拼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并进行交流。
让学生体会组合图形的组成特点。
二、探索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1、出示计算客厅面积的问题,并让学生说说这个图形的特点。
2、小组探索一般学生会运用分割的方法,将一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图形。
对于分割的方法,需要与学生讨论怎样进行合理的分割,让学生懂得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方法也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
有些分割后的图形难于找到相关的条件,那么这样的分割就是失败的。
讨论添补的方法。
讨论:为什么要补上一块?补上一块后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练一练:>第1题:分三个层次练习,第一层请学生任意分割,只要分割成已学的图形,即达到解题要求。
第二层请学生分割为最少的学过的图形,第三层适当添上相关的条件进行分割,要求分割得合理,能计算分割后的面积。
通过三个层次的分割,使学生明白在组合图形的分割中,需要根据所给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分割。
第3题:此题分两个层次开展练习:第一个层次是油漆教室门的一面,共需要油漆多少面积。
第二层次是油漆教室门的两面,共需要多少油漆。
[板书设计]组合图形的面积图形1 分割法添补法第2课时[教学内容] 成长的脚印(第77-78页)[教学目标]1、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大小。
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分数除法 课时1 分数除法(一)教学目标:1.在涂一涂、算一算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意义。
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步骤:一、基本训练 1.口算。
31+21 74×43 21×53 32×6 43×2 97-95 2.根据25×4=100,说出两道除法算式,并说说它的意义。
3.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4 51 1 54 10 二、新授课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1)出示:把一张纸的74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问:怎么列式?(生答)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这题的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涂一涂,算一算。
(4)出示:把一张纸的7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指名生口头列式)问:这题的结果是多少呢?(生试做,师巡视)引导: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74的31。
这题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要用分数乘除数的倒数。
(5)小结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计算方法就是用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也就是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再相乘。
2.练习。
109÷3 83÷2 43÷6(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三、达标练习 1、判断。
(1)76÷5 = 76×5 = 472 ( )(2)92÷2=92×21= 182( )(3)2318÷6=233×61=233 ( )2.课本56页“练一练”1、2、3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算的? 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一)74÷2 74÷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74和其中一个因数2,求另一个因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2023文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2023文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2023文案1一、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课件出示;一个老猴子在森林中摘了12个桃子,回到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分桃子给他们,猴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师:对老猴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生:三只猴分的桃子不一样多。
生:应该三只猴分的一样多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一样多一样多(二)探究新知:1、用磁性小圆片代替桃子(老师将磁性小圆片按照7、4、1、分别排列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的个数一样多。
2、交流反馈(1)引出移多补少、(2)(7+4+1)÷3师:观察移动后的小圆片,思考:移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板书:总数不变一样多不一样多3、小结,并揭示课题师: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平均数(板书课题)4、刚才有同学用(7+4+1)÷3=4的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平均数,现在老师再摆一组为8个,这时平均数又是多少呢会吗生:会。
(生自己完成)反馈(7+4+1+8)÷4=5比较归纳得出:总数÷份数= 平均数(三)应用数学教师课件出示列举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学生自己阅读这些信息1、国家旅游局关于2023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旅游信息的公告(1) 上海东方明珠平均每天的门票收入为130万元,北京故宫平均每天门票收入为200万元(2) 南京中山陵平均每天接待游客70000人,北京故宫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0人。
2、春暖花开北京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
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五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教案(1)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5.解方程6.检验7.作答
注意:结果不带单位名称
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是学习了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后的复习内容。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乘法以及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倒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对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以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知识的梳理和巩固,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结构,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同时感受梳理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课前先教给学生整理的方法有“思维导图法”和“列举”和“举例子”等方法,并且精心设计学生的预习单和练习单的内容,让学生围绕预习单的内容进行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课中通过小组交流本单元所学的所有知识点,沟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应用拓展,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不足:本单元的复习的内容容量大,全班交流知识点的时间和沟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的拓展练习题不够时间完成,对中下生的关注不够。
把()看作单位“1”,()× =()
2.看图列式计算。
3.解决问题。
小明收集45张邮票,是小红邮票的 ,小红收集了多少张邮票?
①把()看作单位“1”,()× =()
②画线段图分析题意:
③列方程解答:
五、拓展练习
笑笑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看了30页,两天正好看了全书的 ,这本书有多少页?
①把()看作单位“1”,()× =()
(举例说明)
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举例说明)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年月日编号: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2、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了分数乘法,刚开始学得是分数乘整数的乘法,那么分数除法你们会不会?今天我们就学习分数除以整数,你们喜欢吗?二、学习新课。
1、学习÷2: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先把这4份平均分成2份,涂一涂,指名说出结果。
2、学习÷3:提问学生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分,怎样分呢?分好之后,用笔涂一涂,看看每份是多少?3、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提出问题,你对前面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看法?为什么用除法?说一说。
小组间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评价。
4、学习计算法则。
出示下列题目1÷4= 10÷5= 7÷3= 1×= 10÷= 7×=学生独立计算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出除法计算法则吗?教师小结: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课堂总结:提问交流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分数除以整数a÷c= a×(a、c≠0)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年月日编号: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通过分析的出结论。
2、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一、复习÷5= ÷4= ÷7=二、学习整数除以分数1、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两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指名回答:4÷2=?并说出列式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月日编号: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2、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了分数乘法,刚开始学得是分数乘整数的乘法,那么分数除法你们会不会?今天我们就学习分数除以整数,你们喜欢吗?二、学习新课。
1、学习÷2: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先把这4份平均分成2份,涂一涂,指名说出结果。
2、学习÷3:提问学生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分,怎样分呢?分好之后,用笔涂一涂,看看每份是多少?3、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提出问题,你对前面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看法?为什么用除法?说一说。
小组间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评价。
4、学习计算法则。
出示下列题目1÷4= 10÷5= 7÷3= 1×= 10÷= 7×=学生独立计算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出除法计算法则吗?教师小结: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课堂总结:提问交流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分数除以整数a÷c= a×(a、c≠0)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年月日编号: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通过分析的出结论。
2、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一、复习÷5= ÷4= ÷7=二、学习整数除以分数1、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两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指名回答:4÷2=?并说出列式的依据。
2、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一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3、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两张为一份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并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从图上看出结果是8,4÷=8,也可以用4×2=8来表示。
4、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每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在小组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评价。
三、计算法则的教学。
出示一下题目4÷()=4×2 4÷()=4×3 4÷()=4×4 2÷()=2×22÷()=2×3 2÷()=2×()先让学生计算,交流结果。
然后提出问题,你通过看算式和结果,你能发现什么?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四、巩固目标。
1、课本中的画一画。
先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然后利用线段图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同桌判定。
2、试一试题目独立计算,指名回答。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整数除以分数a÷= a×(b、c≠0)布置作业:教学反思:第3课时分数除法(二)的练习课年月日编号: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2、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前一课我们学习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老师考一考你们好吗,看题目。
6÷= ÷= ÷ 5= ÷3 =2÷= ÷= ÷= ÷ 3=通过提问,全班订正,导入新课。
并评价。
二、用小黑板出示下列题目。
3x=x=10 x=25 x= 21三、课本第三题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然后解答,全班判定。
四、第四题1、先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小组间交流发现了什么规律。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整数除以分数除以真分数商大于整数除以1商等于整数除以假分数商小于整数布置作业:第4课时分数除法(三)年月日编号: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数学是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结晶,又服务于生活,那么我们的分数除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出发的应用。
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三)二、实施目标。
1、出示题目: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
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2、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题目中分率的单位“1”的量是谁?知道不知道?3、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4、交流作法。
(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导入方程的方法)5、教师指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解题。
对用其它方法解答的同学,只要合理进行表扬。
6、教师小结:只要单位“1”的量不知道,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题目,一种是方程;一种是算数法。
三、巩固目标1、试一试第1题。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针对学生做题情况,进行辅导后进生。
指导学生分清两问的不同,认清乘法和除法的区别。
2、试一试第2题。
独立解答,全班订正。
四、课堂总结,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
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三)总人数×=跳绳人数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x=6教学反思:第5课时分数除法(三)的练习课年月日编号: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分数除法的应用,同学们还记得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实施目标。
1、练一练第一题指两名同学板演1、2小题,其他同学做练习,做完后全班订正,重点让同学检查板演中的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
然后独立作其它题目。
同桌订正。
2、第二题,先让学生对照以前做过的打折的题目,两者对照,指出异同。
独立做,指名说一说做到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想法。
3、第三题指名读题,并说题意。
和的单位“1”的量是谁?列出算式。
说出列式的依据。
然后独立作。
4、第四题,由于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同一想法和意见。
三、课堂总结并评价。
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三)的练习课1、找准单位“1”的量2、判断用什么方法或者用方程布置作业:教学反思:第6课时练习五年月日编号: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分数除法的应用,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一下,可以吗?二、实施目标1、第一题。
指名说出倒数的概念,然后说出这几个书的倒数。
其他同学评议。
2、第二题。
先让学生回忆分数乘法和分数出发的计算法则,然后独立计算,全班订正,针对错误,重点讲解。
3、第三题。
用做游戏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对抗赛,看那个小组作的又对又快,老师计算时间,看学生的速度和准确率。
4、第四题。
让学生读题,指出分率的单位“1”的量是谁,说明所用计算方法的依据。
列出算式,说出结果。
其他同学判定,教师评价。
5、第五题。
方法同第四题。
1、第六题。
让学生读题,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单位“1”是谁?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最后全班订正。
2、第七题。
提问学生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数学信息,你能列出算式吗?指名列式,学生独立计算,同桌订正。
评议。
3、第八题。
方法同上,但是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本题。
教师巡视,主要辅导后进生。
4、第九题。
出示题以后,让学生说明六折是什么意思,然后独立了出算式并计算,全班订正。
5、第十题独立作,教师巡视,针对问题,重点辅导。
三、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略)布置作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