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的常用方法、题型特点及应用注意点
物理高一常见题型总结归纳
物理高一常见题型总结归纳在高一的物理学习中,应对各种常见题型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不仅能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常见的题型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物理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对于学生来说,答题速度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熟悉常见的解题技巧。
1. 单选题单选题是最常见的选择题类型,解题时要注意审题和分析选项。
常见的解题思路有:(1)排除法:通过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答案范围。
(2)代入法:将选项代入题干中,验证其正确性。
(3)知识点判断: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和物理知识,判断答案的可能性。
2. 多选题多选题要求选择多个正确答案,解题时需要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
常见的解题方法有:(1)排除法: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再根据题干和选项进行分析。
(2)知识点判断:根据物理知识对选项进行判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计算题计算题是物理考试中较为常见的题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公式的运用。
1. 物理公式的运用在计算题中,学生需要掌握物理公式的运用方法。
常见的运用方式有:(1)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公式。
(2)将题目中给出的数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3)注意单位换算和精度控制。
2. 数值计算数值计算是常见的计算题型,要求学生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
解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
(2)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3)注意数据的单位换算和精度控制。
(4)结果的合理性检查,对计算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三、解答题解答题是物理考试中较为复杂的题型,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分析题目解答题一般涉及到物理现象的描述、分析和解释,学生需要仔细分析题目,理清思路。
(1)明确题目要求,确定解答的目标。
(2)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和信息,进行必要的推理和假设。
2. 解答步骤解答题一般需要分步进行,确保解答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完整版)高中物理常考题型及解题方法
题型1 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题型2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题型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题型4 抛体运动问题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思维模板:(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vx=v0vy=gt;(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
高中物理题型归纳及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题型归纳及解题技巧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学科。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归纳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题型,并介绍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中物理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它要求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正确答案。
解决选择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分析选项并进行排除。
1.单选题:通常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解题时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理解问题所涉及的概念和知识点,然后逐个比较选项与题目要求,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2.多选题: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解题时同样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并逐个比较选项与题目要求,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如果不确定某个选项是否正确,可以通过推理、估算或排除法来进一步判断。
二、计算题计算题要求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得出数值结果。
解决计算题的关键是理解物理公式、运用数学方法和注意单位换算。
1.物理公式的运用:掌握常见的物理公式,并能根据问题的要求正确选择和运用相应的公式。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将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带入公式,并进行必要的代数运算。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复杂的计算题,可以运用代数、几何、三角等数学方法来简化问题或求解方程。
熟练掌握数学工具和技巧,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3.单位换算:物理计算中常常涉及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将物理量转化为相同的单位,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三、图表分析题图表分析题要求根据给定的图表、曲线或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解决图表分析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表、掌握分析方法和进行合理推断。
1.图表观察:在解答图表分析题前,要仔细观察图表的标题、坐标轴、刻度、标注等内容,了解图表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或实验结果。
2.分析方法:根据图表的形式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例如,对于直线图,可以通过斜率来判断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对于曲线图,可以通过曲线的形状和斜率来推测物理规律。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和应试技巧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和应试技巧一、解答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 隔离法和整体法1.所谓隔离法,就是将物理问题的某些研究对象或某些过程、状态从系统或全过程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的方法.隔离法的两种类型:(1)对象隔离:即为寻求与某物体有关的所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将某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 (2)过程隔离:物体往往参与几个运动过程,为求解涉及某个过程中的物理量,就必须将这个过程从全过程中隔离出来.2.所谓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的整个系统或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也包括两种情况: (1)整体研究物体体系:当所求的物理量不涉及系统中某个物体的力和运动时常用. (2)整体研究运动全过程:当所求的物理量只涉及运动的全过程时常用. 此方法多用于与受力、运动有关的问题.如下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球,重力大小均为G ,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一根轻绳两端固定在两个球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绳间的夹角为α.问当F 至少为多大时,两球会发生滑动?【解析】 设绳子的拉力为F T ,水平面对球的支持力为F N ,选其中某一个球为研究对象,发生滑动的临界条件是F T sin α2=μF N ① 又F T cos α2=12F ②再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F +2F N =2G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F =2μG tan α2+μ.方法二 等效法等效法是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思维方法,其实质是在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将复杂的情景或过程变换为简单的情景或过程.1.力的等效:合力与分力具有等效性,将物体所受的多个恒力等效为一个力,就把复杂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相对简单的物理模型,大大降低解题难度.2.电路等效:在元件确定的情况下,线路连接千变万化,有些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并非一目了然,这就需要画等效电路图.3.物理过程的等效:若一个研究对象从同一初始状态出发,分别经过两个不同过程而最后得到的结束状态相同,这两个过程是等效的.半径为r 的绝缘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 、带正电的珠子,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如右图所示,珠子所受静电力是其重力的34倍.将珠子从环上最低位置A 点静止释放,则珠子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是多少?【解析】 珠子在运动中所受到的电场力和重力均不变,把电场和重力场叠加,重力mg 和电场力F e 的等效场力F =54mg ,方向与重力夹角α=arccos 45.如图所示,图中DOCB是等效场力的方向.显然,珠子在达到图中的位置B 时,具有最大的动能.这一动能值为自A 至B过程中等效场力F 对珠子所做的功E km =Fr (1-cos α)=54mgr (1-45)=mgr4故小珠运动到B 点时有最大动能为mgr4.方法三 极值法描述某一过程的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由于受到物理规律或条件的制约,其取值往往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符合物理问题的实际,而在这一范围内该物理量可能有最大值、最小值或是确定其范围的边界值等一些特殊值.极值问题求解方法有以下几种: 1.算术——几何平均数法,即(1)如果两变数之和为一定值,则当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乘积取极大值.(2)如果两变数的积为一定值,则当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和取极小值. 2.判别式法,即方程ax 2+bx +c =0有实根时,Δ=b 2-4ac ≥0.3.二次函数法,即y =ax 2+bx +c ,若a >0,则当x =-b2a时,有y min =(4ac -b 2)/(4a );若a <0,则当x =-b2a 时,有y max =(4ac -b 2)/(4a ).4.三角函数法,如y =a sin α+b cos α的最小值为-a 2+b 2,最大值为a 2+b 2.如下图所示,光滑水平面右端B 处连接一个竖直的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轨道,B 点为水平面与轨道的切点,在离B 处距离为x 的A 点,用水平恒力F (大小未知)将质量为m 的小球从静止开始推到B 处后撤去恒力,小球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 处后又正好落回A 点.求: (1)推力F 对小球所做的功; (2)x 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推力所做的功最少?最少的功为多少?(3)x 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推力最小?最小推力为多少?【解析】 (1)小球从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 处做平抛运动又回到A 点,设小球在C 点的速度为v C ,小球从C 点运动到A 点所用的时间为t在水平方向:x =v C t ① 在竖直方向:2R =12gt 2②联立①②式得v C =x 2 gR③对小球从A 点到C 点,由动能定理有:W F -mg ·2R =12m v 2C④解得:W F =mg (16R 2+x 2)8R.⑤(2)要使力F 做功最少,确定x 的取值,由W F =2mgR +12m v 2C知,只要小球在C 点速度最小,则W F就最小.若小球恰好能通过C 点,设其在C 点的速度最小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m v 2R ,则v =Rg ⑥ 由③⑥有:x 2 gR=Rg解得:x =2R ,⑦ 即当x =2R 时,W F 最小,最小的功为W F =52mgR.⑧(3)由⑤式W F =mg (16R 2+x 2)8R 及W F =Fx 得:F =18mg (16R x +xR )⑨F 有最小值的条件是:16R x =xR,即x =4R ⑩ 由⑨⑩解得最小推力为:F =mg .方法四 极限思维法极限思维方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简捷的科学方法.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常用它来解决某些不能直接验证的实验和规律,例如伽利略在研究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运动时,将第二个斜面外推到极限——水平面;在物理习题中,有些题涉及的物理过程往往比较复杂,而这个较为复杂的物理过程又隶属于一个更大范围的物理全过程,需把这个复杂的物理全过程分解成几个小过程,而这些小过程的变化是单一的,那么,采用极限思维方法选取全过程的两个端点及中间的奇变点来进行分析,其结果包含了所要讨论的物理过程,从而使求解过程简单、直观.如下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 0的平盘,盘中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 .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Δl 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之内,则刚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 .(1+Δl l )mgB .(1+Δl l )(m +m 0)g C.Δl l mg D.Δll(m +m 0)g【解析】 假设题给条件中Δl =0,其意义是没有将盘往下拉,则松手放开,弹簧的长度不会变化,盘仍静止,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应为mg .将Δl =0代入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答案A 能得到mg ,可见只有答案A 正确,故本题应选A.方法五 图象法运用图象解答物理问题的步骤1.看清纵横坐标分别表示的物理量;2.看图象本身,识别两物理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分析具体的物理过程; 3.看两相关量的变化范围及给出的相关条件,明确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图线斜率、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如下图所示,电源E =12.0V ,内电阻r =0.6Ω,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R 0(R 0=2.4Ω)串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适当位置时,滑动变阻器的发热功率为9.0W ,求这时滑动变阻器aP 部分的阻值R x .【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作aP 两端的U aP -I 图象,因图上任意一点的U aP 与I 所对应的矩形面积是外电路电阻R x 的输出功率,从而由已知R x 的功率求出对应的R x 值.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U =E -Ir 得U aP =12-(0.6+2.4)I =12-3I 作U aP -I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分析找到滑动变阻器的发热功率为9W 的A 点和B 点,所以R x 有两个值. R x 1=9Ω,R x 2=1Ω.方法六 临界条件法物理系统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突变时所处的状态,叫做临界状态.临界状态可以理解为“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两种状态,突变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临界状态前后,系统服从不同的规律,按不同的规律运动和变化.如光学中折射现象的“临界角”、超导现象中的“临界温度”、核反应中的“临界体积”、光电效应中的极限频率、静摩擦现象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在中学物理中像这样明确指出的临界值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但在高考题中常常是不明确的提出临界值,而又必须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临界条件、挖掘出临界值.在物理问题中,很多都涉及临界问题,分析临界问题的关键是寻找临界状态的条件. 解决临界问题,一般有两种基本方法:1.以定理、定律为依据,首先求出所研究问题的一般规律和一般解,然后分析、讨论其特殊规律和特殊解.2.直接分析、讨论临界状态和相应的临界值,求解出研究问题的规律和解.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沿光滑绝缘斜槽从比A 点高出H 的C 点由静止下滑,并从A 点水平切入一个横截面为正方形且边长为a 、高为h (h 可变)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内(磁场方向沿竖直方向),A 为横截面一条边的中点,已知小球刚好能在有界磁场区内运动,最后从A 点正下方的D 点离开有界磁场区,求:(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有界磁场区域高度h 应满足的条件;(3)在AD 有最小值的情况下,小球从D 点射出的速度.【解析】 (1)设小球到A 点时速度为v 0,由动能定理有: mgH =12m v 20解得:v 0=2gH小球进入磁场,在水平面内的分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q v 0B =m v 0 2R解得:R =m v 0qB 由几何关系得:R =a 2 解得:B =2m 2gHqa,方向竖直向下.(2)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T =2πR v 0=πa2gH竖直方向上为自由落体运动,有:h =12gt 2 由题意知t =nT (n =1,2,3,…) 解得:h =n 2π2a 24H.(3)当n =1时,AD 最小,h =π2a 24H从C 点到D 点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 v 2=mg (H +h ) 联立解得:v = 2g (π2a 24H+H ). 二、三种常见题型的解答技巧题型一 选择题 题型特点选择题是客观型试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多变,推理较多,计算量小的特点.高考中选择题注重基础性,增强综合性,体现时代气息,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技能、方法的同时加大了对能力考查的力度,考潜能、考应用,一个选择题中常提供一项或多项正确答案,迷惑性较强,为中或中下难度.解答技巧解答好选择题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要对基本物理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解答时要根据具体题意准确、熟练地应用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审题,抓住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物理含义,找出物理过程的临界状态、临界条件.还要注意题目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2.每一个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正确答案,当某一选项不能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要错选. 3.检查答案是否合理,与题意是否相符.解答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直接判断法、比较排除法、特殊值法、解析法、极限分析法、图象法、几何图解法等.要善于应用这些方法技巧,做到解题既快又准.失分原因1.单凭直觉经验,贸然判断而错选.2.注意力受干扰,主次不分而错选. 3.知识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而错选.4.不抓重点类比,仓促建模而错选.质量m =4kg 的质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先用沿x 轴正方向的力F 1=8N 作用了2s ,然后撤去F 1,再用沿y 轴正方向的力F 2=24N 作用了1s.则质点在这3s 内的轨迹为下图中的( )【解析】 质点先以2m/s 2的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s 时位移x 1=4m ,施加沿y 轴正方向的力F 2后做“类平抛运动”,沿y 轴正方向质点速度逐渐增大,1s 后的位置坐标为x =4m +4m =8m ,y =3m ,故D 项正确.小车上固定一个光滑的竖直圆轨道,轨道半径为R ,有一小球在轨道的底端,它们一起以速度v 0向右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若v 0≤ 103gR ,则当小车突然遇到障碍物阻挡运动停止时,下列有关小球能够上升到的最大高度(距离底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可以表示为v 0 22gB .可能为R /3C .可能为RD .可能为5R /3【解析】 由于小球做曲线运动,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不一定为零,用v 202g 表示上升到的最大高度不一定正确,若小球恰好上升到高度R 处,则由机械能守恒可知mgR =12m v 0 2,得v 0=2gR ;则当v 0≤2gR 时,小球沿圆轨道上升的高度h ≤R ;若小球恰好通过到最高点,则上升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2mgR =12m v 0 2-12m v 2,在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v2R,解得v 0=5gR ,当v 0≥5gR 时,小球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当2gR <v 0<5gR 时,小球沿圆轨道上升R 后,会继续上升一段时间,在达到最高点之前脱离轨道而做斜上抛运动,当v 0=103gR 时,由于上升到最高点时有水平速度,故上升高度小于5R /3.故选项B 、C 正确. 题型二 实验题 题型特点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和不同实验中对仪器的选择,考查基本实验原理在新的环境下的变通运用,考查利用基本操作来完成新的实验任务,近几年高考不仅考查课本的分组实验,还考查演示实验,而且出现了迁移类实验、应用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及探究型实验,有填空作图型实验题、常规实验题、设计型实验题等.解答技巧 1.要明确考查知识范围现在的物理实验题涉及力学、电(场、路)磁(场、感)学等知识.尽管题目千变万化,但通过仔细审题,一定能直接地判断出命题人想要考查的知识点和意图. 2.要看清实验题图实验题一般配有相应的示意图、实物图,实质是告知实验仪器(或部分)及其组装情况,让考生琢磨考查意图.只有看清了实验仪器,才使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这些器材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便能初步勾画实验过程. 3.要捕捉并提取信息试题总是提供诸多信息从而再现实验情景,因此,正确解答时必须捕捉并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使问题迎刃而解.一般需要关注如下信息:(1)新的概念、规律、公式.一些新颖的非学生实验题、陌生的新知识(概念公式)应用题、新规律验证题,都为我们提供信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提取有用信息为解题服务.(2)新的表格数据.通过解读表格,了解实验测量的物理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平方还是开方关系,或者是倒数关系.根据数据描点作图、直观实验反映的某种规律.(3)新的物理图象.实验题本身提供物理图象,但这些图象平时没有接触过,关键要明确图象的物理意义,帮助正确分析实验问题.失分原因(1)填空:不能用物理述语,回答不全面,数字只写数漏写单位,不注意有效数字. (2)(3)结果误差太大.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②改变木板的倾角,以重力的一个分力平衡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 ③用细线将木板上的小车通过一个定滑轮与悬吊的砂桶相连④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⑤测出x 、x 1、x 2(如图乙所示),查得打点周期为T .(1)判断重力的一个分力是否已与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平衡的直接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还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3)探究结果的表达式是________.(用相应的符号表示)【解析】 (1)若重力的一个分力与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平衡,则不挂砂桶时,轻推小车,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纸带上打出的点间距相等.(2)要探究细线对小车做功与小车动能改变的关系,除测出x 、x 1、x 2外,还必须测出小车的质量M 和砂桶的总质量m .(3)表达式为mgx =12(M +m )(x 22T )2-12(M +m )(x 12T )2.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观察实验桌上备用的器材统计编号如下:①干电池(电动势E 约为1.5V ,内电阻r 约为1.0Ω); ②电流表G(满偏电流3.0mA ,内阻R G =10Ω); ③电流表A(量程0~0.6A ,内阻约为0.5Ω); ④滑动变阻器R (0~20Ω,10A); ⑤滑动变阻器R ′(0~100Ω,1A); ⑥定值电阻R 2=990Ω; ⑦开关S 和导线若干.(1)为了能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填写器材编号)(2)请在下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他们采用的实验原理图.(标注所选择的器材的符号)(3)该小组根据实验设计的原理图测得的数据如下表,为了采用图象法分析处理数据,请你在图中的坐标纸上选择合理的标度,作出相应的图线.序号1 2 3 4 5 6 电流表G(I 1/mA)1.37 1.35 1.26 1.24 1.18 1.11 电流表A(I 2/A)0.12 0.16 0.21 0.28 0.36 0.43 (4)根据图线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 =________V(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电源的内阻r =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 (1)为了便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能太大,选择④比较合适.(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U +Ir 可知,只要能测出两组路端电压和电流即可,但题目中只给出两个电流表且其中一个电流表G 的内阻已知,可以把内阻已知的电流表和定值电阻R 2串联作电压表使用.电路图如图甲所示.(3)若取纵轴表示I 1,横轴表示I 2,描点后连线如图乙所示,连线时因为第三组误差较大,所以舍弃.(4)公式E =U +Ir 可以变形为:E =I 1(R 2+R G )+I 2r ,变形可得I 1=E R 2+R G -rR 2+R G I 2,与纵轴截距为ER 2+R G=1.48mA ,解之得E =1.48V ,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rR 2+R G =(1.48-1.06)×10-30.50-0.00Ω,解之得r =0.84Ω.题型三 计算题 题型特点计算题一般给出较多的信息,有清晰的已知条件,也有隐含条件,在实际物理情景中包含有抽象的物理模型,在所给出物理过程的信息中有重要的临界条件,题目思维量大,解答中要求写出重要的演算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技巧1.文字说明(1)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过程或状态.(2)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是展示逻辑思维严密性的重要方面). (3)题目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4)非题设字母,符号的物理意义.字母符号书写,使用要规范. (5)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及所建立的坐标系. (6)结果的物理意义,给出明确答案. 2.必要方程(1)写出符合题意的原始方程(是评分依据,文字说明一般不计分),不能写变形式.(2)要用字母表述方程,不要写有代入数据的方程,方程不能相“约”,如“G Mmr2=mg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要不断的“续”进一些内容.(4)方程式有多个时,应分步列(分步得分),并对各方程式编号(便于计算和说明),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全错.(5)书写规范实例(原题略).①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含有数字方程.如:要“F -F f =ma ”,不要“6.0-F f =2.0a ”.②要原始方程,不要变形后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如:要“F -F f =ma ”,“F f =μmg ”,“v 2=2as ”.③要文字说明,不要公式,公式的字母常会带来混乱.如: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不要“据F =ma ”.④要用原始方程式联立求解,不要连等式.⑤方程要完备、不要漏方程.如:写了“F -F f =ma ”,“F f =μF N ”而漏写了“F N =mg ”. ⑥要规范,不要乱.如:要“F -F f =ma ”不要“F =ma +F f ”. 3.运用数字(1)几何关系只说结果,不必证明. (2)数字相乘,要用“×”,不用“.”. (3)卷面上不能打“/”相约. 4.字母规范(1)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2)尊重课本常用符号,使用课本常用字母符号. (3)书写工整.失分原因1.最后结果:只写数字,漏掉单位,失去宝贵的2分或1分;求力等矢量时,不指明方向;求有正负值的物理量不说明意义.2.字母符号:不用题给的字母符号;自设符号不说明意义;将v 0写成v ,θ写成α,G 写成a ,g 写成q 等.3.不按题给条件表示结果.4.物理情景模糊:没有画运动示意图或物体受力示意图(导致漏力)的习惯.5.知识把握不准:常把“定律”写成“定理”,“定理”写成“定律”. 6.计算:无公式,只有数字,不使用国际单位制或单位不统一.7.连笔、小数点不清晰;连续写下去,将方程、答案淹没在文字之中. 套用模板解 对……(研究对象) 设……(未知量)…… 从……(状态)……(状态) 根据……(定理、定律)……得:……(具体问题的原始方程)……① 根据……(定理、定律)……得:……(具体问题的原始方程)……②联立方程①②得:……(待求物理量的表达式) 代入数据解得……(待求物理的数值带单位).如下图所示的平行板器件中,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1=0.20 T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强度E 1=1.0×105V/m ,PQ 为板间中线.紧靠平行板右侧边缘xOy 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有一边界线AO ,与y 轴的夹角∠AOy =45°,边界线的上方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2=0.25 T ,边界线的下方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 2=5.0×105V/m.一束带电荷量q =8.0×10-19 C 、质量m =8.0×10-26kg 的正离子从P 点射入平行板间.沿中线PQ 做直线运动,穿出平行板后从y 轴上坐标为(0,0.4m)的Q 点垂直y 轴射入磁场区,多次穿越边界线OA .求:(1)离子运动的速度为多大?(2)离子通过y 轴进入磁场到第二次穿越边界线OA 所需的时间?(3)离子第四次穿越边界线的位置坐标.【解析】 (1)设正离子的速度为v ,则有qE 1=q v B 1代入数据解得v =5.0×105m/s.(2)离子进入磁场,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 v B 2=m v 2r,得r =0.2m作出离子的轨迹,交OA 边界为C ,OQ =2r则运动时间t 1=T 4=πm 2qB 2=6.28×10-7s离子过C 点平行电场线进入电场,做匀减速运动,返回C 的时间为t 2,则t 2=2va而a =qE 2m=5×1012m/s 2,所以t 2=2×10-7s离子从进入磁场到第二次穿越边界线OA 所需时间t =t 1+t 2=8.28×10-7s.(3)设离子第二次穿越边界线OA 的位置C 的横、纵坐标为(x C ,y C ),则x C =r =0.2m ,y C =OQ -r =0.2m离子从C 点以竖直向上的速度垂直进入磁场做圆周运动,恰好完成14圆弧,如图所示,则以水平向右速度从D 点离开磁场,离子第三次穿越边界线OA ,则 x D =x C +r =0.4m ,y D =y C +r =0.4m离子垂直电场线进入电场,做类平抛运动,x =v t 3,y =12at 23,tan 45°=y x ,则t 3=0.2×10-6s ,x =0.1m ,y =0.1m即离子第四次穿越边界线的位置坐标为(0.5m,0.5m).如图所示,在学习了曲线运动之后,为了研究平抛与圆周运动,一学生站在3米高的平台上将一质量为m =1kg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小球,系于长为L =2m 的不可伸长的绝缘轻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用一不计质量的测力计固定在O 点,在O 点右侧竖直平面内加一电场强度大小为E =3mg /q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包含O 点).该学生绝缘地把小球从O 点的正上方距离O 点1m 处的O 1点以速度v 0=45m/s 沿水平方向抛出(取g =10m/s 2).该学生计算得出小球经过O 点正下方的瞬时绳的拉力为200N ,结果发现测力计的读数与计算结果不一致,请你通过计算说明正确的结果为多少.【解析】 小球先做类平抛运动,绳绷直后小球做圆周运动.设类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为a ,则对小球做类平抛运动的过程水平位移x =v 0t ,竖直位移y =12at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Eq =ma类平抛运动结束时绳绷直,有x 2+(1-y )2=L 2联立以上四式可得t =125s ,y =1m =O 1O , a =4g ,x =2m所以绳绷直时刚好水平,如图所示.由于绳不可伸长,故绳绷直时,v 0消失,小球仅剩速度v ⊥,且v ⊥=at =45m/s之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设小球到达O 点正下方时,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L +EqL =12m v ′2-12m v 2⊥设此时绳对小球的拉力为F T ,则F T -mg -qE =m v ′2L联立解得:F T =160N.三、考场常见错误诊断易错点1:对概念理解不到位而出错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下图所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 ,A 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 中F 垂直于斜面向下,C 中F 竖直向上,D 中F 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易错诊断】 误认为B 、D 图中都增大了正压力,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混淆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应该这样分析:先根据题设条件判断物块与斜面之间是静摩擦力,而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分别对图示的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将重力与F 分别沿平行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进行分解,由平衡条件可知,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与重力和F 在平行斜面方向的分力平衡,显然物块所受静摩擦力增大的是图D ,减小的是图C ,不变的是图A 、B.【走出误区】 遇到涉及摩擦力的问题,首先应分析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有关,用公式F f =μF N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要依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计算.易错点2:对平衡状态理解有偏差而出错如下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圆环套在一光滑固定杆上,杆与水平面倾角为α,用轻绳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 的物块相连,现将圆环拉到A 位置由静止释放,AO 水平,圆环向下运动到达最低点B ,已知OC 垂直于杆,OB 与OC 之间的夹角β=58.7°,A 与定滑轮间距离L =1m ,g =10m/s 2. (1)求物块质量M 与圆环质量m 的比值M ∶m ; (2)若M ∶m =2.5,α=60°,β=58.7°,试求圆环运动到C 点时的速度v ; (3)简要描述圆环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物块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 【易错诊断】 解答此题的常见错误是:认为圆环在B 点速度为零,所受合外力为零,列出方程,从而解出M ∶m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把圆环速度为零错误认为是平衡条件.(1)圆环在B 点虽然速度为零,但并不处于平衡状态 对圆环由A 运动到B 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L sin α(cos α+tan βsin α)=MgL (sin α/cos β-1)可得M :m =sin α(cos α+tan βsin α)∶(sin α/cos β-1).(2)圆环运动到C 点时,沿绳方向的速度为0,所以此时M 速度为0,对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 v 2/2=mgL sin αcos α+MgL (1-sin α) 而M =2.5m ,α=60°, 联立解得v =3.92m/s.(3)M 先向下加速运动、再减速运动到零、然后向上加速运动、再减速运动到零.【走出误区】平衡状态指的是合外力为零或加速度为零的状态,而不是速度为零的状态.易错点3:对瞬时问题分析不清而出错(1)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球系于长度不同的l 1、l 2两根细线上,l 1线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l 2线水平拉直,小球处于平衡状态.现将l 2线剪断,求剪断l 2线瞬间小球的加速度.(2)若将图甲中的l 1线改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乙所示,其他条件不变,将l 2线剪断,求剪断l 2线瞬间小球的加速度.【易错诊断】 解答该题易犯的错误是:设l 1线上拉力为F 1,l 2线上拉力为F 2,小球重力为mg ,小球在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则F 1cos θ=mg ,F 1sin θ=F 2 联立解得F 2=mg tan θ剪断l 2线的瞬间,F 2突然消失,小球即在F 2反方向获得加速度,因为mg tan θ=ma ,所以加速度a =gtan θ,方向沿F 2反方向.。
高中题型归纳总结物理
高中题型归纳总结物理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是高中教育中的重点学科之一。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掌握各种题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常见的题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中物理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其解题方法有一定的特点。
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最基础的题型,通常在考察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掌握程度。
解题策略是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并仔细阅读选项,确定正确答案。
对于较难的选择题,可以通过排除法或者代入法进行解答。
2.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相较于单项选择题难度稍大,考察的内容更为复杂。
解题策略是在题目解析过程中,逐一排除错误选项,最终选择正确的答案。
二、计算题计算题在物理考试中也是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公式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1. 力学计算题力学计算题通常包括物体受力、运动速度、加速度等方面的计算。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应用相应的物理公式进行计算,并注意单位换算的问题。
2. 电磁学计算题电磁学计算题主要涉及电荷、电流、电势、电阻等方面的计算。
解题策略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选择合适的电磁学公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
三、图表题图表题在高中物理考试中也是经常出现的题型,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1. 电路图题电路图题通常包括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的方向、电压的大小等。
解题策略是根据电路图所给信息,运用欧姆定律或者基尔霍夫定律进行分析和计算。
2. 特殊图像题特殊图像题通常涉及折射、反射、透镜等方面的知识。
解题策略是根据图像给出的条件,应用相应的光学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
四、分析题分析题是高中物理考试中稍具难度的题型,通常涉及到物理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1. 实验设计题实验设计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目的和条件,合理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解题策略是根据实验要求,运用物理实验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合理选择仪器仪表,并注意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技巧汇总(非常实用)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技巧汇总(非常实用)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技巧汇总(非常实用)
一、问题分析
1. 阅读题目: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
2. 辨析问题类型:确定题目属于哪种类型的物理问题,如力学、热学、光学等。
3. 提取信息:从题目中提取相关信息,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
二、知识应用
1. 规定符号:在解决问题前,明确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 应用公式:根据问题要求和所学物理知识,选取适当的公式
进行计算。
3. 计算精度:注意计算精度,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三、概念理解
1. 弄清物理概念:对于涉及物理概念的问题,先弄清楚相关概
念的含义和特点。
2. 探究概念关系:分析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理解和解答
问题。
3. 熟悉常用公式:掌握常用的物理公式,能够熟练地根据问题
进行转化和运用。
四、问题求解
1. 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利用已知条件填入公式,进行问题求解。
2. 分步推理:对于较复杂的问题,采用分步推理的方法逐步求解。
3. 反思并修正:在解答过程中,对结果进行反思和验证,及时
纠正错误。
五、拓展思考
1. 做好总结:对解题过程进行总结,整理归纳掌握的物理解题
方法和技巧。
2. 拓展思考:从已知条件和解题过程中提取物理规律,拓展解
题思路,进一步探索问题。
六、实践应用
1. 多做题:通过做更多的练题,加深理解并熟练掌握解题方法。
2. 实践应用: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问题和实际场景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技巧的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28种题型解题思路
高中物理28种题型解题思路高中物理一共有28种题型,每一种题型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掌握这些解题思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1.受力分析题型这种题型一般需要通过绘制受力图,利用牛顿第三定律等原理,分析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最后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其他问题。
2. 平衡问题题型这种题型要求根据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并求出平衡时的各个物理量。
解题时需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并注意力的平衡。
3. 动力学题型这种题型要求根据物体所受的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出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物理量。
解题时需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分析,注意力的合成和分解。
4. 运动规律题型这种题型要求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的力,求出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物理量。
解题时需要根据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并考虑初始条件和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各种影响。
5. 力-位移曲线题型这种题型要求根据力-位移曲线,求出物体所受的力、位移、功、能量等物理量。
解题时需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功率公式、能量守恒定律等进行分析,并注意曲线的性质和特点。
6. 能量转换问题题型这种题型要求根据物体受到的力、运动状态、重力势能、动能等物理量,求出能量的转化和变化情况。
解题时需要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率公式、功的定义等进行分析,并注意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7. 动量守恒题型这种题型要求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力,求出物体的动量、动量守恒等物理量。
解题时需要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理等进行分析,并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8. 碰撞问题题型这种题型要求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力,求出碰撞时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和规律。
解题时需要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碰撞定律等进行分析,并注意各种因素的影响。
9. 圆周运动问题题型这种题型要求根据物体的圆周运动状态,求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向心力、周期等物理量。
高中物理必考题型和做题技巧
高中物理必考题型和做题技巧高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它涉及到生活中各种现象和技术的原理解释。
要想在物理学科中取得好成绩,必须熟悉各种题型及其解题技巧。
下面我们将对高中物理必考的题型和做题技巧进行介绍。
一、选择题选择题通常是物理考试中占比较大的一类题型。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概念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解题技巧:1. 通读全题:在做选择题时要先通读题目,了解题目所涉及的知识范围。
2. 排除法:当我们经过分析觉得两个选项都有可能时,可以通过排除法锁定一个选项,提高答对题目的概率。
3. 审题后再选:做选择题时,考生可以把握好时间,在认真审题后再进行选择,减少失分的可能性。
4. 对比选项:对比选项的细节信息,分析答案的合理性,从而推断出正确答案。
二、计算题物理学科中的计算题也是一种必考题型。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掌握物理公式及其应用,进行数值运算,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解题技巧:1. 整体思考:做物理计算题时,首先要在做题前对题目进行整体思考,找出物理公式。
2. 列式计算:在计算时,为了减少错误,一定要逐步列式计算,保证精确性。
3. 检查答案:当我们得出计算结果时,一定要进行答案的检查,确保答案正确性。
三、阅读题阅读题是最近几年高考中物理必考的题型,要求考生对文章进行理解,从文章中挑选出有用信息,进行判断、分析。
解题技巧:1. 通读全题:在做阅读题时,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及其围绕的知识点和考点。
2. 理解文章:可以在做阅读题之前,对文章进行简单的概括,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及其内涵。
3. 分析问题:在阅读文章之后,仔细分析问题,找寻问题的答案。
4. 做好笔记:在分析和检查阅读题答案时,考生可以做好笔记,记录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点。
四、综合题物理综合题是一种常见而经典的物理考试题型,它既包括阅读理解题,又包括计算题。
做综合题既考察了考生的物理知识,又考察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解题技巧:1. 合理规划做题时间:综合题通常比较复杂,需要考生对做题时间进行合理规划,从而避免时间不足的情况。
高中物理题型及解答技巧
高中物理题型及解答技巧高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想要取得不错的物理成绩,需要首先熟悉高中物理的题型及解答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选择题选择题在高中物理考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1. 看选项:尤其是一些近似的单位,例如“J”和“W”等等。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我们需要看清题目给出的信息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方法。
3. 排除法:对于不确定的选项,可以通过排除其他错误答案的方法来选择正确的答案。
二、计算题计算题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才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1. 切勿粗心大意:注意单位和数值的对应关系,以及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2. 熟悉公式:掌握常用公式和物理定律,这对于计算题非常重要。
3. 图表的应用:如有条件,可以将数据和信息整理到图表中,这样更容易进行计算。
三、简答题简答题往往是应用知识的另一种考查方式。
以下是应对简答题的一些技巧。
1. 注意答题规定:不同的考试可能有不同的答题规定,注意仔细阅读并严格遵守。
2. 讲清思路:同时回答问题,展示自己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具体而微:答题尽量细致、具体,这样更容易展示自己的个人实力和理解能力。
四、综合题综合题往往需要将多个知识点综合运用,这对于考试者来说是一项十分考验的任务,以下是应对综合题的技巧:1. 熟记各部分知识点:在考试之前,要充分复习各部分知识点,确保能够掌握其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内容。
2. 分析题目:根据题目要求,结合知识点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3. 简化问题:发现问题后,我们可以把问题简化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分步求解。
这样一步步推进,更容易得出综合结论。
总结以上是关于高中物理题型及解答技巧的一份详细文档。
不论是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还是综合题,需要我们不断练习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成绩。
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课堂听讲、专业书籍的学习和模拟考试等方面,这样才能够取得好成绩。
高中物理10类典型题型及其解题方法精确解析
高中物理10类典型题型及其解题方法精确解析高中物理考试当中常见的类型无非是包括以下这10种,本文介绍了这10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让你一看就会,一想就通,一做就对!一、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方面的知识综合考查。
单独考查若出现在试卷的选择题中,则侧重在考查考生的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它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在试卷当中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二、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页1 第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四、抛体运动问题页 2 第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思维模板:(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vx=v0,vy=gt;(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
高考物理必考题型分析与技巧
高考物理必考题型分析与技巧物理作为高中必修科目之一,占据着高考科目中的一席之地。
而在物理中,有一些题型被认为是高考必考的,如果掌握好了相应的解题技巧,就可以为高考取得更好的成绩。
接下来将对高考物理必考题型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物理中最为基础的题型,同时也是必考的题型。
因此,考生要特别重视这类题型。
选项的设置是非常考验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水平和答题技巧的。
解题技巧:1. 针对公式题的选择题,可以先用量纲分析法筛选选项是否正确,再根据实际数据判定正确性。
2. 在物理实验、图象、曲线等类型的选择题中,需要认真观察图表、曲线、实验数据,根据自身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二、计算题计算题是物理考试中较难部分,也是考察物理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解题时通常需要一定的计算和推导,因此解题技巧的熟练程度至关重要。
解题技巧:1. 在计算中,多使用量纲分析法和单位换算法。
2. 对于给出的物理公式,需要明确其物理意义,熟练掌握理论计算方法,并注意保留合理位数。
3.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仔细审题,根据条件进行算式设定和数据代入。
三、简答题简答题通常考察对物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虽然这类题型看似简单,但它涉及到广泛的物理知识和思考方式,所以不容忽视。
解题技巧:1. 分析题目,了解考点和答题要点,需要清楚明确地回答问题。
2. 在回答时,要尽量用思维方式去描述问题、解决问题。
在遇到概念问题时,可以通过举例等方式使回答更加清晰明了。
四、综合题综合题涉及到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和理论,同时也需要考生对于物理认识的整体性和严谨性。
这类题型难度较大,考试中的分值也相对较高。
解题技巧:1. 综合题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逐级发展计算、推导运算等技能,要有系统性的和依次递进的解题思路。
2. 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数据和算式的合理性、逻辑性以及计算时的准确性。
总体来看,高考物理必考题型虽然多种多样,但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解题技巧和建议,精通这些技巧,让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应对高考物理试卷,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物理的常用解题方法和题型特点
高中物理的常用解题方法和题型特点虽然说高中物理题在解决的时候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如果方法选择好,解决起来还是有章可循的,为了能够在处理高考题时游刃有余,我们首先要了解题型的特点及应用注意点,然后根据各自的类型研究对策。
以下是高中物理阿老师分享给同学们的高中物理解题常用方法总结。
1.正交分解法▐题型特点:题目出现角度,常涉及力、速度、加速度、功等物理量大小的计算。
主要进行力的分解、运动分解▐ 应用注意点:一般将相关物理量分解到二个垂直方向。
力通常沿水平面和竖直面分解,有时沿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进行分解,其它物理量分解视情况而定2. 整体法和隔离法▐ 题型特点:通常涉及二个或二个以上物体平衡、相互作用或加减速运动问题;物体相连或靠在一起▐ 应用注意点:(1)要有“先整体、后隔离”意识,求物体之间作用力时要隔离受力分析(2)求力时,要注意系统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一般式的应用(3)涉及能量、功、速度大小计算时,要注意二大定理、二大定律的应用3.假设法▐ 题型特点:通常涉及摩擦力、弹力是否存在及方向性的判断;电容器C、U、d、Q、E的动态变化研究;几种不同情形下的对比讨论▐ 应用注意点:(1)一般假定接触面光滑或弹力不存在,看物体的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2)假定一个量不变或发生变化,看会引起其它量发生什么变化4.逆向思维法▐ 题型特点:匀减速直线运动到最终速度为零;出现光偏折与光反射问题▐ 应用注意点: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视为逆向的加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再运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解题;涉及光路通常可抓住光路可逆原理解题。
5.特殊值法▐ 题型特点:常涉及二个物理量的大小比较;物理量的大小不太明确;(如运动速度大小、电阻阻值、质量大小不明确);物理合理表达式的确定▐ 应用注意点:将速度、电阻、质量等物理量大小取某一特殊值代入特定公式进行简单判断6.公式法▐ 题型特点:(1)求比例型、倍数型结果(2)涉及均值不等式应用、正余弦定理应用、和差化积(或积化和差)问题(3)物理量大小本身存在着特定的关系(含推论式)(4)物理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不明确,但又涉及物理量之间大小关系的判定;常涉及物理量大小比较问题▐ 应用注意点:(1)推导出能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2)利用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求解、判断(3)利用物理量本身存在的关系(如推论式)进行直接判定(4)有些公式应用要注意其适用条件、准确把握式中各物理量的内在含义,并熟练利用该公式讨论、计算7.对称法▐ 题型特点:涉及平面镜成像问题、单个点电荷在平板式金属前、对称电路、竖直上抛运动、简谐振动、个别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应用注意点:(1)平面镜成像要注意物像对称(包括成像特点)、对看处理方法(2)单个点电荷在平板金属前的电场线与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相像(3)利用对称电路对称点等电势特征来简化复杂的电路(4)竖直上抛运动(或类同的运动)、简谐振动、个别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可抓住运动的对称性特征来解题8.割补法▐ 题型特点:一般物体形状规则但不对称;涉及面积大小比较(v—t图象)▐ 应用注意点:对物体、图象面积进行对称性切割或补形处理9.图象法▐ 题型特点:涉及(或论及)物理关系图象;涉及二个物理量大小的比较(如运动速度、时间长短的比较);涉及运动阶段性问题的讨论▐ 应用注意点:(1)对物理图象进行四个方面(蕴含规律、特征;图线切线斜率、下方面积;转变图象)的剖析,看可利用图象哪些信息解题(2)借助图象进行阶段性问题的讨论10.等效法▐ 题型特点:不能一眼看出连接关系的电路、含电容器电路、故障电路;类平抛(或类竖直上抛)运动、类单摆;复合场中等效重力;瞬间通断电时的某些元器件▐ 应用注意点:将可等效的加以等效处理,简化图形,简化解题过程,快速进行相关问题的判定。
高中物理必考经典题型+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考试常见的类型总结下来有16种,怎样才能做好每一类型的题目呢?就是要掌握这16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题型1: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题型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题型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
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思维模板:主要有两种情况。
(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物理题型归纳总结高中
物理题型归纳总结高中高中物理是学生们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考试中物理题型占有一定比重。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物理考试,我们需要对物理题型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答各种类型的物理问题。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题型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学生们参考。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中物理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主要考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选择题分为单选和多选两种形式,下面将对这两种形式进行简要总结。
1. 单选题单选题是最常见的选择题形式之一,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正确答案。
在解答单选题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要求,并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考试中,我们要注意审题,理解题目的意思,并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进行答题。
2. 多选题多选题要求从多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解答多选题时,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并结合自己对题目的理解,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在考试中,我们应当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制条件,准确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二、计算题计算题是高中物理考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对物理公式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将对计算题进行总结。
1. 基础计算题基础计算题要求根据已知条件和物理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出题目所要求的结果。
在解答基础计算题时,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常用的物理公式,理解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2. 复杂计算题复杂计算题相对于基础计算题来说,难度较大,需要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在解答复杂计算题时,我们要注意整体的思路和方法,分析问题,找到解题的关键步骤,逐步解决复杂的计算过程。
三、应用题应用题是物理考试中较为综合和灵活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中。
下面将对应用题进行总结。
1. 实验题实验题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和实验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在解答实验题时,我们需要熟悉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理解实验原理,并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
高中物理各大题型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各大题型总结归纳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规律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的题型,包括选择题、计算题、分析题等。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各大题型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中物理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主要测试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选择题通常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
在解答选择题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理解问题的意思;2. 排除干扰项,选择正确答案;3. 注意计算和单位转换,确保答案的准确性;4.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和限定条件,避免错误答案的产生。
二、计算题计算题是高中物理考试中需要进行数值计算的题目。
计算题主要测试学生对物理公式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在解答计算题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题目要求,确定需要使用的公式;2. 合理选择数据和单位,注意数据的准确性;3. 进行运算,注意计算过程的逻辑性和准确性;4. 根据题目要求,得出最终的计算结果。
三、分析题分析题在高中物理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分析题主要测试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实际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解答分析题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仔细审题,确定问题的关键点和要求;2. 使用物理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进行合理推理和判断;3.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可能原因和解决办法;4. 给出清晰、准确的解答,说明推理过程和答题思路。
四、实验题实验题是高中物理考试中相对较少见的题型。
实验题主要是以实验现象、数据和图表为基础,要求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实验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
在解答实验题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仔细阅读实验现象和数据,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2. 运用物理知识和实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推理;3. 注意数据处理和单位转换,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4. 根据实验结果,给出合理和科学的结论。
总结:高中物理各大题型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
高中物理常考题型总结和解题方法讲解
高中物理考试常见的类型无非包括以下16种,本文介绍了这16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还介绍了高考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供各类试题的答题模版,飞速提升你的解题能力,力求做到让你一看就会,一想就通,一做就对!题型1 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题型2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
(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题型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
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题型4 抛体运动问题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高中物理常考题型总结和解题方法讲解
高中物理考试常见的类型无非包括以下16种,本文介绍了这16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还介绍了高考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供各类试题的答题模版,飞速提升你的解题能力,力求做到让你一看就会,一想就通,一做就对!题型1 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题型2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题型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高中物理题型方法
高中物理题型的解题方法探讨一、引言物理学科的学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一直是个挑战。
尤其在高中阶段,物理题目的复杂性和难度都有所增加,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针对高中物理的常见题型,探讨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二、基础概念题型解题思路:首先明确题目考察的知识点,然后回顾相关概念和公式,最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技巧:对于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建议在平时学习中多加练习,熟练掌握相关概念和公式。
三、图像分析题型解题思路:首先分析图像中的信息,包括横纵坐标、图像形状等,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计算或推理。
解题技巧:图像分析题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建议在平时练习中多接触这类题型,提高图像分析能力。
四、实验探究题型解题思路:首先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解题技巧:实验探究题型需要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建议在平时学习中多参与实验活动,提高实验技能。
五、综合应用题型解题思路:首先明确题目考察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然后分析题目中的信息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进行计算或推理。
解题技巧:综合应用题型需要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建议在平时学习中多进行综合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六、典型例题解析以下是针对上述几种题型的典型例题解析:基础概念题型:例如,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求物体在t秒内的位移。
解析:首先明确题目考察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础概念和公式。
然后回顾相关公式:位移s = v0t + 0.5at^2。
最后将题目中给出的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图像分析题型:例如,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求质点的加速度。
解析:首先分析图像中的信息,倾斜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然后根据图像的斜率可以求出加速度a = Δv/Δt。
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交分解法
▐ 题型特点:
题目出现角度,常涉及力、速度、加速度、功等物理量大小的计算。
主要进行力的分解、运动分解
▐ 应用注意点:
一般将相关物理量分解到二个垂直方向。
力通常沿水平面和竖直面分解,有时沿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进行分解,其它物理量分解视情况而定
整体法和隔离法
▐ 题型特点:
通常涉及二个或二个以上物体平衡、相互作用或加减速运动问题;物体相连或靠在一起
▐ 应用注意点:
(1)要有“先整体、后隔离”意识,求物体之间作用力时要隔离受力分析
(2)求力时,要注意系统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一般式的应用
(3)涉及能量、功、速度大小计算时,要注意二大定理、二大定律的应用
假设法
▐ 题型特点:
通常涉及摩擦力、弹力是否存在及方向性的判断;电容器C、U、d、Q、E的动态变化研究;几种不同情形下的对比讨论
▐ 应用注意点:
(1)一般假定接触面光滑或弹力不存在,看物体的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2)假定一个量不变或发生变化,看会引起其它量发生什么变化
逆向思维法
▐ 题型特点:
匀减速直线运动到最终速度为零;出现光偏折与光反射问题
▐ 应用注意点:
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视为逆向的加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再运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解题;涉及光路通常可抓住光路可逆原理解题。
特殊值法
▐ 题型特点:
常涉及二个物理量的大小比较;物理量的大小不太明确;(如运动速度大小、电阻阻值、质量大小不明确);物理合理表达式的确定
▐ 应用注意点:
将速度、电阻、质量等物理量大小取某一特殊值代入特定公式进行简单判断
公式法
▐ 题型特点:
(1)求比例型、倍数型结果
(2)涉及均值不等式应用、正余弦定理应用、和差化积(或积化和差)问题
(3)物理量大小本身存在着特定的关系(含推论式)
(4)物理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不明确,但又涉及物理量之间大小关系的判定;常涉及物理量大小比较问题
▐ 应用注意点:
(1)推导出能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
(2)利用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求解、判断
(3)利用物理量本身存在的关系(如推论式)进行直接判定
(3)有些公式应用要注意其适用条件、准确把握式中各物理量的内在含义,并熟练利用该公式讨论、计算
对称法
▐ 题型特点:
涉及平面镜成像问题、单个点电荷在平板式金属前、对称电路、竖直上抛运动、简谐振动、个别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 应用注意点:
(1)平面镜成像要注意物像对称(包括成像特点)、对看处理方法
(2)单个点电荷在平板金属前的电场线与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相像
(3)利用对称电路对称点等电势特征来简化复杂的电路
(4)竖直上抛运动(或类同的运动)、简谐振动、个别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可抓住运动的对称性特征来解题
割补法
▐ 题型特点:
一般物体形状规则但不对称;涉及面积大小比较(v—t图象)
▐ 应用注意点:
对物体、图象面积进行对称性切割或补形处理
图象法
▐ 题型特点:
涉及(或论及)物理关系图象;涉及二个物理量大小的比较(如运动速度、时间长短的比较);涉及运动阶段性问题的讨论
▐ 应用注意点:
(1)对物理图象进行四个方面(蕴含规律、特征;图线切线斜率、下方面积;转变图象)的剖析,看可利用图象哪些信息解题
(2)借助图象进行阶段性问题的讨论
等效法
▐ 题型特点:
不能一眼看出连接关系的电路、含电容器电路、故障电路;类平抛(或类竖直上抛)运动、类单摆;复合场中等效重力;瞬间通断电时的某些元器件
将可等效的加以等效处理,简化图形,简化解题过程,快速进行相关问题的判定。
如将电路转变为标准化电路,运用等效电源法判定,复合场中引入等效重力进行判定
作图法
▐ 题型特点:
变力问题中的矢量三角形应用;二力合成;二个分运动速度的合成;平面镜成像作图;二点之间长度给定但波形不明确;叙述了物体运动情况但题目没给出图;光路未给出;涉及力与加速度计算;给定实验数据或器材规格,根据要求作图或设计出实验原理图
▐ 应用注意点:
(1)作图时矢量合成(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2)注意把握好分矢量与合矢量之间的首尾相接关系
(3)抓住平面镜成像特点、或光路情况作光路图
(4)常画二个波长波形判定二点间长度与波长关系
(5)运动问题要尽量画出物体运动情境草图,找出物理量之间关系式,尤其是找出长度量之间关系式
(6)涉及力、加速度计算问题要注意画受力分析图
(7)实验问题中作图必须认真、规范、可视性强、误差小
排除法
▐ 题型特点:
没有明显特点,与其它方法结合应用
▐ 应用注意点:
排除绝对不可能的选项(情况),而保留可能正确的选项(情况)
极端法
▐ 题型特点:
某种操作致使物理量变化趋向性明显;物理量有大小之分,或需进行物理量大小的比较
(1)操作上走向极端,或物理量取值上走向极端,力求使现象或结果明显暴露出来
(2)运用极端法解题有时容易出现误判断
类比法
▐ 题型特点:
某一运动形式(特征、现象)与其它运动形式(特征、现象)极为相似
▐ 应用注意点:
(1)二种运动形式对应的物理量可以进行类比记忆和判断
(2)二种类似的表达式可视情况进行对比运用
特征法
▐ 题型特点:
图形、图像、运动形式、运动现象或者题型本身带有某种典型特征
▐ 应用注意点:
(1)利用存在的特征进行直观性判定;
(2)将典型特征以朗朗上口的口诀表现出来。
如“串反并同”特征、“若即若离”特征
(3)注意相关特征应用时是否受到条件限制
讨论法
▐ 题型特点:
(1)题目所需判断的结果中出现“可能”、“一定”等字眼
(2)题目所涉及的情况通常包含多种可能性
▐ 应用注意点:
(1)对各种可能性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结论
(2)该方法常与其它方法结合运用,并可考虑列举证明或反驳性实例
微元法
▐ 题型特点:
轨迹、运动阶段或物体细分后公式才可适用时;涉及物理量大小比较时;物理量需要逐步累加时
▐ 应用注意点:
(1)将轨迹、物体细分,使其满足公式要求
(2)将微小量与总量联系起来研究
量纲法
▐ 题型特点:
题目物理量以字母形式出现,所需判定的结果为函数表示式,表达式区别明显,指数明显不同或物理量有的处在分子中,有的处在分母中
▐ 应用注意点:
(1)将对应物理量以国际单位制表示并加以约分,看最后剩余下的单位与所求的物理量单位是否相符,以此简单地排除不可能选项
(2)该方法较少使用;物理合理表达式的确定问题常常用到
不完全归纳法
▐ 题型特点:
常涉及多次作用、重复性过程或周期性运动问题
▐ 应用注意点:
(1)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讨论查找物理量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2)涉及多次作用的动量守恒计算题,要有逐次列式最后得出通式的意识
联想法
▐ 题型特点:
某些物理特征、物理现象与人类的某些行为、活动或现象相类似
▐ 应用注意点:
进行合理想象,将不直观的结果直观地呈现出来、暴露出来
估算法
▐ 题型特点:
(1)题目只要求大致运算或粗略估算出结果
(2)题目中通常出现“大约”、“大致”、“估算”、“数量级”、“粗略”等字眼 ▐ 应用注意点:
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适当进行极端取值,快速列式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