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范文:杨基《闻邻船吹笛》阅读练习及答案_0

合集下载

2020职业技术学院年高职(专科)单独招生考试语文(样题)及答案

2020职业技术学院年高职(专科)单独招生考试语文(样题)及答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由于动脉严重硬化,他的两只手经常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这对他来说真是痛苦的事。

B、尽管有些人将邓丽君、徐小凤等人的歌曲看成是明日黄花....。

可是,由歌坛新人翻唱这些老歌还是会吸引大批观众。

C、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具有综合性人文性质的语文教学又必然首当..其冲..。

D、北京大学大学术气氛浓厚。

学生处于其间四年,耳闻目睹....,也养成了重视学术的风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今年10月1日起,中国将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

B、周谷城先生早年就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历史学家。

C、拿我们国有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才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水平。

D、“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萎缩,一些国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中国,尤其是亚洲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语气和谐、语意连贯的一组是()人们往往喜欢长盛不衰的事物,渴求永蕴魅力的生命,然而,我们冷静地细细想来,春天,桃李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可一入夏便落英缤纷;夏日,荷塘凝碧,幽香暗送,但到了秋天,只留下断梗败叶的满目苍凉;秋天,菊花锦簇,热烈奔放,但当寒风劲吹之际,。

由此可见,世上再美的事物也不会是永恒的。

①哪有永不衰竭的事物,哪有永不凋谢的鲜花呢?②哪有永不凋谢的鲜花,哪有永不衰竭的事物呢?③红梅傲霜斗雪,独占了严冬的俏枝④只好让位于傲霜斗雪的红梅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7.下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①李白②李密③杜牧④柳永⑤韩愈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⑤8.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项是()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1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1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1一、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①,杖藜②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①短篷:有篷的小船。

②杖藜(lí):用藜做成的拐杖。

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

(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为什么?(2)“杖藜扶我过桥东”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古诗阅读鉴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抒发满腹愁绪时,写到了哪些景物?(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什么?(2)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按要求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6.诗歌鉴赏(甲)西洲曲南北朝乐府民歌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甲)(乙)两首诗所写的季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知识卡片,分析两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离愁别绪。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语文组合阅读训练(第2周)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语文组合阅读训练(第2周)

2020~2021学年七(下)语文组合阅读训练(第2周)【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听邻家吹笙①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注释】①笙: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洪亮如风鸣,固有“凤吹”之称。

1.“不知墙外是谁家”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本诗的“听笙”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闻笛”分别传递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阅读全诗,赏析末句“疑有碧桃千树花”的妙处。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A.但.当涉猎但.微颔之(《卖油翁》)B.及.鲁肃过寻阳及.其家穿井(《穿井得一人》)C.孰若.孤若.躇步跐蹈(《杞人忧天》)D.见.往事耳昨夜见.军帖(《木兰诗》)E.肃遂.拜蒙母遂.成枯落(《诫子书》)5.结合画线句,说说吕蒙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问题。

建南杨子石袍告予曰:吴越间,有鬈髯①丐子,编茅为舍,居于南坡。

尝畜一猴,教以盘铃②傀儡③,演于市,以济朝夕。

每得食,与猴共,虽严寒暑雨,亦与猴俱。

相依为命,若父子然。

如是十余年,丐子老且病,不能引猴入市。

猴每日长跪道旁,乞食养之,久而不变。

及丐子死,猴悲痛旋绕,如人子躃踊状④.哀毕,复长跪道旁,凄声俯首,引掌乞钱。

不终日,得钱数贯,悉以绳钱入市中,至棺肆不去,匠果与棺,仍不去,伺担者,辄牵其衣裾。

担者为舁棺至南坡,殓丐子埋之。

猴复于道旁乞食以祭。

祭毕,遍拾野之枯薪,廪于墓侧,取向时傀儡置其上焚之,乃长啼数声,自赴烈焰中死。

部编版沧州市六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2020年统编版)

部编版沧州市六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2020年统编版)

沧州市部编版小学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 1 )诗中 “”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现。

(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 (1)阴阴;又(2)思乡。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要仔细阅读每一句内容,了解诗句的意思,明确描写的对象,并能够概括其特征。

“阴阴 ”写的是 “杨柳 ”的特点, “又”字 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 2)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 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 的体现。

做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 章中所起的作用。

故答案为:( 1)阴阴 又(2)思乡。

【点评】 “柳 ”谐音 “留”,汉人送客至灞桥,折柳赠别。

在古代诗歌中是典型的意象,多表达怀人思乡,惜别留恋之意。

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 起故园情。

”等等。

另外,柳还可以是美好家园的象征,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 帘幂无重数 ”。

2.阅读下面的诗歌,同答问题。

(1) “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中的 “涨”字用得极其生动,说说妙在哪里。

(2)后两句诗,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 1)富于动态,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的景象,又表现了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长。

(2)想象与亲人欢聚,共剪蜡烛于西窗之下,向家人诉说巴山夜雨时想念家人的情景;抒发了诗人今日的愁苦中夹杂着渴望团聚的欢乐的复杂心情。

【解析】 【分析】( 1) “涨”,水量增加,水面高起来。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含答案(Word版)(1)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含答案(Word版)(1)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含答案(Word版)(1)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解释“次”和“客路”的含义。

(2)尾联抒发作者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次:停留/停宿;客路:旅人前行的路/游子流浪的路。

(2)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里采用设问句式,看出作者想寄一封书信到自己的家乡,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分析】(1)“次北固山下”的意思是“停泊在北固山下面”,“次”的意思是“停留”。

“客路青山外”的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客路”的意思是“旅人前行的路”。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尾联遥应首联,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故答案为:⑴次:停留/停宿;客路:旅人前行的路/游子流浪的路。

⑵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里采用设问句式,看出作者想寄一封书信到自己的家乡,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理解。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结合抒情语句和诗歌的意象等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

2.古诗文阅读《天净沙·秋思》和《天净沙·秋》运用了许多类似的手法,请借鉴《天净沙·秋思》的阅读方法,自读《天净沙·秋》,完成赏析。

【答案】①“孤村”、“落日”、“残霞”等名词的组合,给人秋日萧瑟的寂寥之感。

②“青山绿水”让人联想到碧绿的“生机”铺满大地,和谐美好,烘托出诗人的愉悦心境。

(答“白草”、“红叶”、“黄花”这几处色彩的词也可,联系色彩,烘托愉悦心境;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分析】《天净沙•秋》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

重难点16 鉴赏诗歌思想情感价值观-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讲与练(新高考附答案和解析)

重难点16  鉴赏诗歌思想情感价值观-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讲与练(新高考附答案和解析)

重难点16 鉴赏诗歌思想情感价值观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读题目,明范围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则暗含文章的主旨,有的形象地表现中心,有的标明文章的内容。

二、读作者,知背景在欣赏诗歌时,一般要事先了解作家的思想、生活经历、创作风格等等。

作家的思想往往通过作品流露出来。

例如孟浩然积极入世的思想通过《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表露出来。

作家的思想和经历往往又是密不可分的。

例如李白本想积极入世,却又鄙弃世俗、蔑视权贵,在政治仕途受挫后抑郁不平而又感到茫然,有时又因之流露出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了解了他的这些思想和经历后,我们才能准确地解读他的《行路难》《将进酒》等作品的思想内涵。

又如李清照的作品南渡前后判若两样的风格与思想,就和她在这前后的经历和遭遇直接有关。

三.读注释,解难点注释一般是解释原文中的写作背景、典故出处等等较难懂的地方,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理解作者思想的重要环节,不可不看。

四.读诗句,解诗意要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弄懂诗的语句,才能把握诗的内容,进而进行评价赏析,因而先解诗句才能读懂诗。

五、找诗眼,明中心能准确找出并分析诗眼,是古诗阅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什么是诗眼?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

六、分类别,明方向诗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

但是叙事诗篇幅过长,不便于考核。

因而考核的诗歌主要是抒情诗。

七.理结构,明思路古诗的层次结构,主是从诗歌的景(境)与情、事与情、事与志、景(境)与人、时间与空间等角度来考虑一般来说,诗歌鉴赏思想情感价值观的试题,出在简答题上,也就是6分的简答题,有时候也会直接提出“这首诗(或某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也有的时候会换一些词语来提问,比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本诗(词)意蕴丰富,请加以赏析(分析)”,或者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同是写“(某种情感),有什么不同?”等,提问起来比较含蓄。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20211110041022)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20211110041022)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宋诗,达成以下小题。

午枕①王安石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 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沉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令人愁。

【注】① 本诗写于宋神宗逝世后,当时新法已被所有取销。

② 吹箫:《列仙传》记录,萧史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册龙,夫妻同仙去。

(1)以下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 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幻已安闲远去,“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长。

B.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触自己没有仙人道术能够长留梦幻之中,表达了对梦幻的迷恋。

C.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句句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联合,颇具深意。

D.“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绘朱户画楼兴废迭代的情状,对照之中抨击了权门贵族的豪侈生活。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请联合诗句详细剖析。

【答案】( 1) D( 2 )①新法被废的难过与痛惜之情。

首句既是写实,又寄寓了政治上的感触。

新法被废,如梦消失,诗人心里非常难过、痛惜。

尾句则直抒愁情。

② 新事物势必取代旧事物的真理感悟。

中间两联经过对野草、鸣鸠、旧蹊、新径、朱门、画楼的描绘,阐释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之理。

③ 知己难觅的孤寂与愁闷。

“欲把一杯无伴侣”,写出了诗人想偕侣痛饮共叙却无人陪同的孤傲。

【分析】【剖析】( 1) D 项,“抨击了权门贵族的豪侈生活”错误,这句示意人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荣华荣利的不足慕。

应选D。

(2)本题可依据“百年春梦去悠悠”“眼看兴废令人愁”,联合说明内容“当时新法已被所有取销”剖析,变法惨遭取销,心里非常难过、痛惜,新法废,旧法兴,令人烦闷。

剖析颔联时,要经过剖析诗人对“野草”“鸣鸠”的描绘,来领会诗人的感悟。

颈联则要抓住“旧”“新”的变化来剖析旧事物必定会被新事物取代的真理性。

闻邻船吹笛 杨基 赏析

闻邻船吹笛 杨基 赏析

闻邻船吹笛杨基赏析
《闻邻船吹笛》是唐代著名诗人杨基所作的一首诗,内容主要描述他
在船上听到邻船吹笛的情景,感叹邻人的音乐才华,自卑自愧自己无法与
其相比。

首先,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如“远水初潮生”、“微雨不
成冰”等,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闲适惬意的气息。

此外,诗中对邻船吹笛的描绘也非常细腻,例如“笛里谁先听,离愁渐渐深”,通过对笛声的描写,凸显了邻人的音乐才华。

其次,诗歌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杨基在邻人音乐才华面前的自卑,这也是诗中的主旨。

例如,诗中的“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杨基内心的无奈和自卑。

总之,杨基的《闻邻船吹笛》虽然篇幅不长,但却通过对环境和情感
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脆弱的一面,也凸显了邻人音乐才华的高超。

诗歌鉴赏素材积累·明朝诗歌100首赏析

诗歌鉴赏素材积累·明朝诗歌100首赏析

诗歌鉴赏素材积累·明朝诗歌100首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目录1.高启《梅花》2.王守仁《龙潭夜坐》3.谢榛《秋日怀弟》4.扬基《春草》5.高启《黄氏延绿轩》6.薛慧《泛舟》7.李梦阳《秋望》8.刘羽《一鹭图》9.杨一清《山丹①题壁》10.屈大均《摄山秋夕》11.谢肇淛《钱塘逢康元龙①》12.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13.于谦《上太行》14.李攀龙《平凉》15.孙承宗《二月闻雁》16.吴承恩《舟行》17.谢榛《苦雨后感怀》18.汤显祖《秋发庾岭注》19.袁中道《夜泉》20.沈周《栀子花诗》21.徐祯卿《济上作》22.张弼《渡江》23.高启《春暮西园》24.李攀龙《出郭》26.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27.袁中道《朝耕》28.贝琼《经故内》29.徐渭《题墨葡萄诗》30.粱辰鱼《屈原墓》31王世贞《九日风阻郑家口》32.扬基《闻邻船吹笛》33.于谦《咏煤炭》34.唐寅《菊花》李白《感遇》35.王世贞《登太白楼》36.吴嘉纪《落叶》37.刘基《过南旺守闸》38.徐贲《写意》39.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40.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41.陶安《泊江州》42.黄峨《又寄升庵》43.李东阳《九日渡江》44.高翥《秋日》45.戴珙《盟台夕照》46.茅坤《夜泊钱塘》47.孙承宗《渔家》48.袁凯《江上早行》49.高启《孤雁》50.王灿《客中》51.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52.【明】杨基《天平山中》【唐】卢仝《喜逢郑三游山》53.王稚登《新春感事》54.徐祯卿《偶见》55.戚继光《登盘山绝顶》56.何景明《竹枝词》57.徐渭《龛山凯歌》58.金銮《柳堤》59.高启《卖花词》60.顾文昱《白雁》61.戚继光《马上作》62.袁宏道《竹枝词·其四》《竹枝词·其二》63.龚鼎孳《百嘉村见梅花》64.丘浚《五指山》65.王稚登《湖上梅花歌(其二)》66.王阳明《寻春》67.蓝仁《题古木苍藤图》68.唐寅《画鸡》69.高启《晚次西陵馆》70.汤显祖《香岙逢胡贾》71.杨基《梦游西湖》72.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73.高启《寻胡隐君》74.孟洋《烟》75.韩洽《闻雁》76.何景明《雨夜》77.戚继光《登舍身台》78.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79.谢榛《秋兴》杜甫《秋兴(其三)》80.屈大均《壬戌清明作》81.夏完淳《别云间》82.谢榛《渡黄河》83.袁凯《白燕》84.王世贞《宿香山寺》86.康海《冬》87.李昌祺《归自南阳》88.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89.孙承宗《二月闻雁》90.邵亨贞《贞溪初夏》91.夏完淳《即事(其二)》92.夏完淳《即事》93. 马中锡《晚渡咸阳》94.谢榛《怨歌行》95.高启《秋望》96.顾炎武《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97.【明】高启《咏蔺相如》【宋】范成大《蔺相如墓》98. 吴宪章《访客舟中》杜甫《客至》99.吴文泰《送人之巴蜀》100.杜庠《赤壁》1.阅读下面一首明诗。

部编中考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部编中考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部编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官舍竹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

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判断正误。

①首联诗人先用一问句表达感慨:这升起我心中诗的旋律的“萧萧数百竿”是谁种的呢?随即指出它们如今伴我这“闲官”清吟,是多么相称啊!“闲官”一词传达出了因官事清闲而带来的轻松愉悦心情。

②颔联用拟人的手法写竹子不与娇艳的百花争春,孤独地守着坚贞,等待着寒冬来临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出作者随遇而安,无意仕途的心态。

③颈联的“拂”和“侵”两字都用了拟人的写法。

“拂”写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侵”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同趣的意境。

④尾联写自己第二年又被贬谪到了更远更荒僻的地方,但还时常想到今冬在这里看到翠竹白雪结为岁寒之友的情景。

⑤此诗以竹自喻,人物融合,自然贴切;语浅意深,情味隽永。

表露诗人的牢骚不平和自我宽解。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特征?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案】(1)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错误;⑤正确(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

诗人托物言志,意在表现自己的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解析】【分析】(1)①错误。

“‘闲官’一词传达出了因官事清闲而带来的轻松愉悦心情”理解错误。

表达的是因遭贬而无法申志的无奈与愤怒。

②错误。

“也表现出作者随遇而安,无意仕途的心态”理解有误。

描写出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组合阅读训练(4)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组合阅读训练(4)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组合阅读训练(4)【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B.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

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请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

C.三、四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

“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2.白居易极其欣赏这首诗的颈联,称赞它“神妙”。

这一联景、情、理结合,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

请你任选角度赏析此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都都青青。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2)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2)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2)一、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严士元刘长卿①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

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

②阖闾城,苏州城。

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④王昌龄,盛唐诗人。

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

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

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听颖师琴歌[唐]李贺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1)《听颖师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本诗前八句描写________,后八句叙写________。

(2)文字是无声的,却能够生动刻画有声的音乐,在《听颖师琴歌》中,李贺是如何表现古琴的音乐魅力的?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含解析1

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含解析1

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含解析1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颔联连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遣意①(节选)【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①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

②酿黍:酿酒。

③移橙: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①”字看出,颔联中的“②”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3.阅读《行路难》,完成后面小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 的诗句是,。

(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诗歌鉴赏浣溪沙①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

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

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5.古诗阅读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檯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20211110041829)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20211110041829)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尽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下边小题。

燕居即事①韦应物冷清竹林院,风雨丛兰折。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② 阅。

【说明】①本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元年 (785 年 )夏时诗人罢任滁州刺史,闲居于滁州西涧。

燕居 :闲居。

②北窗 :语出陶潜《与子俨等疏》 : “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冷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首联紧扣”燕居”睁开描绘,竹、兰既是两种客观光景,也寄寓诗人的主观感情。

B.颔联上句以动写静,下句直接描绘静景,突出了居处环境的幽静安静,无人来访。

C.颈联感触光阴易逝,闲居之长,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下山,夏木忧如也为之郁结。

D. 全诗以写景为主,然在写景中奇妙达成了感情的变换,正堪称“妙在漠然不著印迹”。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答案】( 1) C(2)橱架上堆满了书本,诗人常来坐在北窗边翻看。

诗人经过描绘闲居的平时生活,并化用陶潜的典故,表达了虽罢官闲居而念书自娱、泰然自适的旷达乐观之情。

【分析】【剖析】( 1) C 项,“太阳已经下山,夏木忧如也为之郁结”赏析不正确。

颈联意为闲居的日子已经好久,不知不觉已经是夏季,树木已经结果。

应选C。

(2)“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

”燕居之地人迹罕至,但是诗人并无感觉孤独、丧气。

桌上、楼阁上堆满了书本,没有世务的搅扰,他正能够不时到达书斋,享受阅读的乐趣。

表达了虽罢官闲居而念书自娱、泰然自适的旷达乐观之情。

故答案为:⑴ C;⑵ 橱架上堆满了书本,诗人常来坐在北窗边翻看。

诗人经过描绘闲居的平时生活,并化用陶潜的典故,表达了虽罢官闲居而念书自娱、泰然自适的旷达乐观之情。

【评论】(1)本题考察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感情和艺术手法的剖析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掌握诗歌内容要旨和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找寻答题点;最后精读有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能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照,或许能否能依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测出来或许能否正确。

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试题带解析1

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试题带解析1

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试题带解析1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后,完成下列小题泛吴松江宋·王禹偁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1)诗中“”一词透露出天色已晚;“”一词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

(2)诗歌的三四两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古诗词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歌题目“龙标”与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依序分别指________和________。

(2)诗歌首句以“杨花”“子规”起笔,从全诗看,起到什么样的作用?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晚唐诗人。

台城,就在在家今南京市鸡鸣寺一带,靠近玄武湖。

(1)诗的第二句中一个“________”字写出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的史实,突出了变换之速;而一个“________”字,则借鸟的欢啼之声,巧妙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历史遗址的感慨、怅惘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颇为后人称道。

请你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________,________,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简要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暮春【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遵义市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

遵义市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

遵义市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描写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句进行赏析。

【答案】(1)首句描绘了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

诗人通过描绘这种暮春景象,渲染了一种哀伤愁苦的气氛。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把离别的愁绪托付给明月;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解析】【分析】(1)首句描绘“杨花落尽”、“子规啼”,是一句自然环境描写,可从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来分析:表明的时间季节,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忧伤的心情。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您一直到夜郎以西。

这句诗将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拟人化,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的同情、关切和慰藉。

故答案为:⑴首句描绘了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

诗人通过描绘这种暮春景象,渲染了一种哀伤愁苦的气氛。

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把离别的愁绪托付给明月;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分析理解。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

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诗歌,注意作者的人生经历、所处环境,结合诗句的意思和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王维这两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相同之处?(2)请分别说出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答案】(1)两首诗都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

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练习题

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练习题

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闺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默写古诗《牧童》并回答问题。

(1)默写《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阅读回答《清平乐•村居》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朗读时要读出感情。

[1]这首词给我们描绘出什么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借此又表现了什么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读《古诗三首》,回答问题。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破:___________ 将晓:_____________ 王师:____________[2]解释画“”句子的意思。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杨基《闻邻船吹笛》翻译赏析及阅读训练附答案(整理11篇)

杨基《闻邻船吹笛》翻译赏析及阅读训练附答案(整理11篇)

杨基《闻邻船吹笛》翻译赏析及阅读训练附答案〔整理11篇〕篇1:杨基《闻邻船吹笛》翻译赏析及阅读训练附答案杨基《闻邻船吹笛》翻译赏析及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闻邻船吹笛杨基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清楚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注释】:分:料,料想。

【翻译】空旷的江面冷月当空寒露悄降,不知是谁在船头将笛子吹响。

依稀可辨由楚调转为吴音,一定是江南游子远行他乡。

远离江南万里他不能回家,笛声中清楚在诉说双鬓已白。

已经把堤上的杨柳摧折凋残,请不要再吹落陇头的梅花。

【赏析】:诗人感受到吹笛人作客他乡之久、飘泊别家之远、形色憔悴之状,吹笛人的思乡之情,引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思,“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

【阅读训练】:〔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照应,寄寓了诗人深沉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在情感。

C.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

D.这首诗的体裁为七言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感人至深。

〔2〕本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表现了诗人闻笛的多种感受,这些感受是什么?〔3〕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参考答案】〔1〕A〔诗歌结尾两句不是写景,而是诗人的心理感受〕〔2〕诗人感受到吹笛人羁旅行役之苦( 或吹笛人作客他乡之久、飘泊别家之远、形色憔悴之状),吹笛人的思乡之情,引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思〔或引发了诗人共鸣〕。

〔意思对即可〕〔3〕杨诗中“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

部编中考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部编中考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部编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中秋闻笛(宋)朱淑真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

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1)两首诗前两句都写笛声,李诗写出笛声“________”的特点,朱诗写出笛声“________”的特点。

(2)两首诗都抒发了因笛声产生的情感,内涵却不同,请作分析。

【答案】(1)清越、穿透力强、悠扬、袅绕、隐约、不真切;轻柔、清脆(2)李诗主要是通过《折柳曲》引发了思乡之情,而折柳曲本身就是与思乡相关的内容,诗人触景生情。

而第二首是则不同,是因为诗人本身就忧愁,孤独,恰逢中秋这个合家团聚的节日,听着外面热闹的笛声,更反衬出作者的哀怨。

【解析】【分析】(1)分析诗歌内容,提取笛声的特点。

李诗: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杨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可知笛声的清越、穿透力强、悠扬、袅绕、隐约、不真切。

米诗:是谁在吹着横笛,传来了阵阵轻快的乐声。

我躺在床上凝听着,触动了离情别绪,心潮难平。

可知笛声轻柔、清脆。

(2)第一首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首诗人由于思人怀旧而难以入睡,因了笛声而更加伤悲,却有意拓开,说自己的断肠与笛声无关,就使伤心的程度更为加深,蕴含着无尽的辛酸之泪。

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⑴清越、穿透力强、悠扬、袅绕、隐约、不真切;轻柔、清脆;⑵李诗主要是通过《折柳曲》引发了思乡之情,而折柳曲本身就是与思乡相关的内容,诗人触景生情。

而第二首是则不同,是因为诗人本身就忧愁,孤独,恰逢中秋这个合家团聚的节日,听着外面热闹的笛声,更反衬出作者的哀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基《闻邻船吹笛》阅读练习及答案
杨基《闻邻船吹笛》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6题。

(8分)
闻邻船吹笛
杨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①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①分:料,料想。

14.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在情感。

C.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

D.这首诗的体裁为七言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感人至深。

15.本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请简要分析“笛声”表现的丰富内涵。

(2分)16.全诗以“江空月寒露华白”起笔,请结合诗歌#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