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护理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起搏器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如下:
1. 伤口护理: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如有渗血、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2. 活动限制:术后需要限制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起搏器的工作。
一般来说,术后24 小时内需要卧床休息,之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
3. 饮食护理:术后要注意饮食护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 观察症状: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症状,如有头晕、乏力、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5. 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来说,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和1 年需要进行复查,之后每年复查一次。
复查内容包括起搏器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总之,起搏器术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活动限制、饮食护理、观察症状和定期复查等方面,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健康。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1. 背景介绍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传导障碍和心律不齐的医疗设备。
在植入起搏器后,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监测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讨论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2. 起搏器术后的常见问题(1)局部切口感染: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局部切口感染的风险增加。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切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感染征象。
如发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电极移位:有时,起搏器电极位置可能会发生移位,导致起搏器功能异常。
在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起搏器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调整。
(3)起搏器电池耗尽:起搏器电池的寿命通常为5-10年,但实际寿命可能因使用频率和设备类型而有所不同。
护理人员需要提醒患者关注电池寿命,并及时备案电池更替工作。
3.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措施(1)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术后,患者应避免抓挠或搔抓切口,以防感染。
切口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水浸泡或受潮。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清洁切口,并定期更换敷料。
(2)定期检查切口情况:护理人员应每天检查起搏器切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感染征象。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告知医生。
(3)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起搏器功能: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脏的起搏情况。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定期检查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和电极位置,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4)向患者提供起搏器知识和自我护理指导: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起搏器的作用、常见问题和护理措施。
还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自我护理指导,包括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和避免磁场干扰等内容。
(5)定期随访和评估: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安全。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密切的联系,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随访和评估工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起搏器术后的护理工作是关系到患者安全和康复的重要环节。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的观察及护理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的观察及护理1. 引言1.1 植入术前准备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治疗方法,对于一些患有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的患者来说,起搏器的植入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维持正常的心率和心律。
在进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
植入术前准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详细的病史调查和体格检查: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目前的症状表现,同时通过体格检查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2.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心律问题,为手术提供必要的参考。
3. 检查血液凝固功能:在手术前需要检查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以确保手术过程中不会发生出血或凝血问题。
4. 心理和情绪准备:手术前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患者的手术和康复也非常重要,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恐惧。
通过细致的植入术前准备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为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植入术过程概述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治疗手术,旨在帮助心脏患者维持正常的心律。
该手术通常在手术室内进行,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步骤。
植入术过程概述如下:1. 术前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和心脏超声等,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手术。
医护人员还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生理和病史调查,以便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 手术定位:在手术室内,医护人员会将患者安放在手术台上,并对皮肤进行消毒处理。
接着,医生会使用X射线或超声定位设备来确定起搏器植入的位置。
一旦确定位置,医生就会进行麻醉并进行手术操作。
3. 植入起搏器:医生会在胸部进行小切口,然后将起搏器通过导线植入心脏。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监测起搏器的位置和功能,并确保患者安全无恙。
起搏器植入术护理
心律失常 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
可发生于安置起搏器的任何时 期,特别在早期。由于电极移 位、心内膜感染、起搏器故障 及性能不同等原因引起。
感染及皮肤坏死
多发生于术后一周内,24小时
见于心室起搏的患
内尤易发生。可由于右心室过
起搏系统故障 者,由于房室收缩
不同步,可使心室
大、电极在心腔内张力过大或 突然活动牵拉及体位改变。移
什么是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就是一个人为的 “司令部”,它能替代心脏的 起搏点,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 起来。
其对于心肌的兴奋性和收 缩功能丧失所致的心脏停搏则 不起作用。
起搏系统的组成
起搏器及起搏电极
程控仪
起搏系统的组成
起搏器由钛金属外壳及内部的电路和电池组成
起搏器的工作原理
起搏器在需要的时候通 过起搏电极导线向心脏发出 微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跳 动,帮助改善心动过缓的症 状,以满足身体对氧的需求
6
心理护理
病人起搏器术后会有伤口处疼痛,如患者主 诉疼痛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反应,表示关心, 尽可能地减少局部刺激,操作时动作要轻柔, 并告知医生,根据不同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健康指导—定期随访
• 出院1个月后到医院复诊; • 随身携带起搏器随访卡,
以后每3、6个月及每年复 诊1次,如有不适随时就 诊。
心室率持续少于45次,药物治疗无效。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
静脉选择:首选习惯用手对侧的头静脉 或锁骨下静脉穿刺
电极植入:送入导线电极至右房或右室, X线定位
电极固定:电极起搏参数检测后固定电极 囊袋制作:位于胸前外上方,筋膜上脂肪下 起搏器埋植:连接起搏器,植入囊袋起搏器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目的研究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
方法对我院8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伤口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术后监护与护理。
结果8例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1例出现短阵室上性室速,其余7例植入心脏起搏器后,病情稳定,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明显。
结论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加强对伤口的护理,注意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等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改善日后的生活质量,对于延长患者的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标签: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400-01起搏器在临床实际应用40多年来,经过不断改进、完善和发展,已成为控制及治疗严重心律失常或房室传导阻滞的一种方法,也可用于控制或终止除颤动以外的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1]。
2011年1月—2014年8月,我院经安装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共8例,经术后严密监护和护理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在我院收治的8例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本组8例患者中,男性有5例,女性有3例,年龄为60~83岁,平均年龄75岁。
依据心律失常类型分:其中病窦综合征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快慢综合征1例。
术后持续心电监护3天,除1例出现短阵室上速室速,其余7例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无其他不良反应。
2.术后护理和监护2.1持续心电监护。
严重心律紊乱是心室起搏器安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而持续心电监护对预防和早期发现一些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因此,医护人员可以将患者平车推入病房,安置好患者,并向相关的主治医师了解植入心脏起搏器手术中心脏起搏器的起搏情况,并在植入心室起搏器术后,对病人持续72小时监护,而且需要在CCU 监护系统下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和记录,严密观察自主心律和起搏心律情况,发现起搏器间歇起搏,起搏阈值突然高,感知功能障碍,起搏频率奔放等及时告知主治医师,经口服胺碘酮后得以纠正。
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给予心理疏导,讲解安装起搏器治疗的必要性,意义,手术的安全性,基本过程及配合,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给予镇定剂。
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紧张,焦虑心理使其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2.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乙肝表面抗原,心电图,心脏超声,动态等。
并做抗生素皮试3.皮肤准备备皮范围是剑突上及双侧颈部和腋下,备皮时动作要轻柔,勿损伤皮肤,备皮完毕清洗干净并穿上手术衣。
4.术前准备术前一般禁食,禁水4—6h,因术后患者需在床上平卧24h,所以指导患者床上使用便盆,在术前1~2天练习床上大小便术中护理将病人带入导管室向病人介绍导管室环境,帮病人摆好手术体位,连接心电监护,静脉通道以备急救。
密切观察病人脉搏,呼吸,血压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多与病人沟通,询问是否舒适,转移病人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
术后护理1.心电监护术后给予24h心电监护,观察起搏器情况及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如有异常通知医生2.术后体位指导患者回病房后,将患者平移至床上,术后用1kg沙袋压迫囊袋局部6—8h。
起搏期,由于电机刺激心内膜导致组织细胞水肿,如活动过早,可导致电机脱位。
而24h后心内膜组织水肿液及纤维蛋白渗出液逐渐形成纤维包绕而包牢电极,电极不易脱落。
所以24h内要绝对平卧,为帮助患者可在患者腰部垫一软枕头,并给与肢体按摩。
48h可将床头抬高15—45度,72h 后逐渐下床在室内活动告知患者肢体不要外展,上抬,提重物,以防电极脱落3.皮肤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切口部位有无渗血,渗液,术后第二天起每日换药一次,如切口部位有渗液给与安普贴薄膜覆盖,有消炎,消肿作用4.饮食指导术后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饮食,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大便通畅,最好不要引用牛奶和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
心脏起搏器术后注意要点:1.植入后活动注意事项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平卧床上,术侧肩关节避免活动。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护理
• 1、心理护理:向病人、家属介绍其病变的性质、 安起搏器的原因、目的和手术过程及术中如何 配合等,解除顾虑取得合作。
• 2、协助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胸部 x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
• 3、手术前夜给予安定辅助睡眠. 术前无需严格 禁食,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精神紧张术前半小
• 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 多发生于术后一周 内,24小时内尤易发生。可由于右心室过 大、电极在心腔内张力过大或突然活动牵 拉及体位改变。移位后可表现为起搏失效。
• 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症 常见于心室起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使用知识指导: 告知病人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平均使用
年限(一般单腔的寿命8年,双腔约6年)。 随身携带起搏器卡(起搏器型号、有关参数、 安装日期、品牌等)。
心脏起搏器植入的适应症
临时心脏起搏器
1.阿一斯综合征发作、心脏介入或手术治疗引起的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 导阻滞。 2.辅助性应用于诊断心脏电生理检查。 3.预防性应用于某些特殊治疗与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明显心动过缓的病 人。 4.作为起搏器依赖者更换新起搏器的过度。
植入式心脏起搏
1.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按导线数量或植入部位分类
单腔起搏器是使用一根电极导线,可放置在右心房或右心室, 大多数的单腔起搏系统将电极导线放置在右心室。 双腔起搏器同时起搏右心房和右心室,这通常需要两根导线。 今天,双腔起搏器是植入最多的起搏器。 多腔起搏:如三腔(双心房单心室或单心房双心室)或四腔 起搏(双心房+双心室),此时,起搏电极导线除常规植入右 心房和右心室外,通常尚需通过心脏静脉植入电极导线分别 起搏左心房和(或)左心室。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1.保持切口干燥和清洁:术后切口处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
患者应避免在切口处使用香皂或化学物品,定期清洁切口时最好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
在清洗时要轻柔地搓洗,避免用力摩擦或挠抓。
2.避免湿水浸泡:术后切口处需要避免湿水浸泡,患者应避免在手术切口处长时间接触水。
洗澡时可以使用保护套或胶布覆盖切口处,以避免水进入切口。
3.避免剧烈运动或重物提拿:术后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或重物提拿,以避免手术切口处的损伤。
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避免进行重型活动,可能需要暂时停止从事需要大量使用手臂和肩膀的活动,比如举重和剧烈运动。
4.定期检查切口:患者应定期检查手术切口,以确保没有任何感染或异常状况。
如果患者注意到切口红肿、有排液或有异味,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5.避免有磁性的物品和电磁干扰:患者需要避免接触有磁性的物品,如大功率电磁炉、金属探测仪等。
这些物品可能会对起搏器的功能产生干扰。
另外,避免靠近强磁场和高频电磁辐射的设备,如MRI机和手机等。
6.定期复查和维护: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可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功能和电池寿命。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复查计划。
7.注意异常症状: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
如果出现胸闷、心悸、乏力、头晕、昏厥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起搏器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总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患者可以保持手术切口的良好状态,并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及时报告异常症状,并定期进行复查和维护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关键。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建议患者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问题阐述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问题阐述发布时间:2021-01-08T11:09:13.46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5期作者:陈荣[导读]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通过心脏起搏器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其能辅助患者进行心肌收缩,实现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疾病的有效治疗。
陈荣肥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邮编:231608摘要: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通过心脏起搏器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其能辅助患者进行心肌收缩,实现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疾病的有效治疗。
本文在阐述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作用原理的基础上,就术后患者的护理的问题展开综述分析,期望能进一步提升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命时长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问题;综述步入新时期以来,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这些疾病对于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在现代医疗体系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是治疗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疾病的重要方式,其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特征,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然而在实际治疗中,该治疗手段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病害做好患者后期的有效护理。
本文就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问题展开综述分析。
1、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工作原理作为当前心功能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主要采用心脏起搏器设备来模拟心脏功能,该设备能定时的发出脉冲信号,并对患者产生信号刺激作用,由此存患者心肌收缩,使得患者心脏有节律的进行跳动。
需注意的是,这种方式虽然改善患者心肌功能,然在后期生活中,患者有较多的并发症风险。
对此在手术后,应积极地开展患者术后护理。
黄慧[1]等人研究指出:对患者实施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后,积极开展康复操锻炼,能减少患者关节疼痛问题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张舒慧[2]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护理
促 进 患者早 日康 复 。
『 考文献】 参
… 刘 绍 辉, 1 张学 军 . 血 管 内科 f . 沙 : 南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 0 18 心 M1 长 湖 2 4:8 . 0 『1 张 洁 宜 ' 2 、 香 , 少 录 . 急 I 起搏 器 安 置 术 的手 术 配合 及 护 理 体 江花 张 紧 临时 会 『1 代 医药 卫 生 , 0 ,5 3 :3 . J. 现 2 92 ( )4 8 0 『1 刘 晓芳. 起搏 器安 置术 的护 理m. 床和实 验 医学杂 志, 0 , :5 . 3 心脏 I } 缶 2 9 13 0 8 『1 柳 娟 , 士 玲 . 入 永 久 性 心 脏 起 搏 器 的 护 理 『. 4 刘 植 J 齐鲁 护 理 杂 志 , 0 , 】 2 39 0
以免起 搏器 的 电极脱 落 。 术 后皮 肤黏 膜护 理 。 ⑤ 指导 患者 在
自我 皮 肤 护 理 时 , 一 手 固 定 起 搏 器 , 一 手 清 洗 皮 肤 。 目 应 另 其 的是 为 了防止早 期用 力后 造成 起搏 器移位 。 要 随 意抚弄起 不 搏 器 置 入 部 位 。 洗 澡 时 勿 用 力 搓 揉 埋 藏 起 搏 器 处 皮 肤 , 常 经 自行 检查 该 部位 有 无 红 、 、 、 等 炎 症 反应 或 H血 现 象 , 肿 热 痛 J
护理研究
2 年 月 1 第性 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 的护理
朱春梅
( 广东 省 惠州 市 中心医 院心 内科护 理师 , 东 惠州 广
5 60 ) 10 1
【 摘要】 探讨 临床 护理 在心脏起 搏器植 入患 者 的应 用 。回顾性 分析 20 0 8年 1 2 0 月~ 0 9年 1 于本院行 植入永 久性 心 0月
怎样护理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
怎样护理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1)持续心电监护,观察起搏器工作情况:患者回病房后应进行持续心电监护48小时,通过心电监护观察起搏和感知情况,以及有无心律失常。
如出现低感知、过感知及其他心律失常时,应立即通知医生。
如起搏及感知功能正常者,48小时后可停止心电监护,以后每天行心电图检查,进一步了解起搏及感知功能。
(2)保持静脉通道畅通:永久起搏器导线移位多发生于术后1周之内,如为依赖起搏器的患者,导线移位后可能造成心脏停搏,出现意外情况,如能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对于处理紧急及意外情况极为方便。
(3)切口护理:为防止囊内出血,回病房后起搏器埋置处沙袋(重量500g左右)压迫4~6小时,且每间隔2小时解除压迫5分钟。
伤口有渗血时应及时更换纱布。
囊袋凸起,表明有小血管出血,如短时间内囊腔积血较多,应尽早回手术室打开切口止血。
术后24小时换药1次,伤口无异常可2~3天换药1次,术后7天拆线。
观察有无局部疼痛、皮肤变暗发紫、波动感等,及时发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临时起搏者每天换药,防止感染。
(4)穿刺部位护理:若导线经锁骨下静脉穿刺进入,应注意术后血压、呼吸及脉搏变化,锁骨下静脉穿刺主要并发症为血、气胸及神经损伤。
(5)指导休息与活动:起搏器术后将患者平移至床上,植入式起搏者需保持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8~12小时,如患者平卧极度不适,可抬高床头30°~60°。
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勿用力咳嗽,以防电极脱位,如出现咳嗽症状,尽早应用镇咳药。
经股静脉安置临时起搏器的患者需绝对卧床,平卧或左侧卧位,术侧肢体避免屈曲或活动过度。
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
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
(6)术后晚上不能入睡者,可能与术后体位固定不变、术后刀口疼痛、交感神经兴奋或是起搏频率或自身心率比原来增快所致,属正常现象,可遵医嘱服用镇静止痛药解决,24小时后会恢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_2022年学习资料
TVNISINO-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及-5-相关注意事项-2016.08.28主要内容-①起搏器工作原理-②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3-起搏器植入病人术后护理-④起搏器植入健康宣教33-WNISINO-auds-鸭原理-!人工心脏起搏器,就是一个人认的-“司令部”,由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的脉冲电流,通过起搏电极传导-心肌,局部心肌被兴奋并向周围传-导,最终使个心室与心脏兴奋收-缩从而代替心脏自起搏点维持有效-心搏。
永久心脏起搏器类型-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三腔起搏器-单腔起搏器用一根电极导线起搏右心房或右心室-双腔起搏器同时起搏右心房和右心室,需要两根电极线-三腔起搏器需要三根电极分别起搏右房、右室及左室,治疗心衰新型起搏一一ICD-◆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ICD的应用和发展已经对心脏性猝死的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ICD能明显降低SCD高危患者的-病率,是目前防止心脏猝死最有效的方法心F-◆CRTD-起搏治疗-为-及室内目-线-适用于:充I-engadge永久性起搏器的适用人群-●-严重心跳过慢-心肌收缩无力药物治疗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心跳骤停或致命性恶性心律失常快速室性心过速、心室颤动-0-其他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特发性Q一T延长综合征、-预防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等如何植入起博器-植入手术过程-起搏器植入手术是简单且安全的手术。
-通常在锁骨下方的皮肤表面切开一个小切口,放入-起搏电极,通过静脉进人心脏。
-第二将一个小巧的脉冲发生器放人切-口下部的皮下,并将电极与之连接。
-。
最后一步,关闭切口并缝合。
-心脏起搏器大小如男式手表-手术只需局部麻醉,整个过程常需1一2个小时,-术后一般1周左右即可出院。
-Medtronic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起搏器囊袋血肿-起搏器囊袋感染-2-起搏器电极移位-3起搏器囊袋血肿-发生率约1.4%~6.2%-常见原因-●术中止血不彻底,-血管结扎不牢固或丝线松脱-凝血机制障碍-●久病体弱、消瘦,皮肤脂肪菲薄,织松弛-过大或松弛囊袋不能有效固定起搏器,导致牵拉或摩擦肌纤维组织出血-预防:术后用500ml盐水袋压迫4~6小时,并用绷带包扎护理。
心脏起搏器护理要点
心脏起搏器护理要点
一、定期检查
1. 术后1个月内,应每周进行1-2次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2. 术后1-3个月,每月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3. 以后每隔3个月至半年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如有不适,应随时就诊。
二、日常生活
1.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举重等,以免对起搏器造成过大的冲击力。
2. 避免接触高磁场、高电压的环境,如电磁炉、高压线等,以免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3. 保持稳定情绪,避免过度兴奋或紧张。
4.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5.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大便通畅。
三、药物注意
1. 术后需继续服用抗凝药物,应遵从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2. 如有其他疾病需要服药,应告知医生已植入起搏器。
3. 避免服用影响起搏器工作的药物,如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失眠的药物等。
四、运动锻炼
1. 术后可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身体健康。
2. 运动时应避免撞击到植入起搏器的部位。
3. 运动时应注意心率变化,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五、自我监测
1. 注意观察植入起搏器部位的皮肤是否正常,有无红肿、疼痛等现象。
2. 注意监测心率变化,与平时是否有明显不同。
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3. 如出现头晕、胸闷、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
六、日常起居
1.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2. 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度油腻、刺激性食物。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的健康宣教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的健康宣教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型的医疗器械,现如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有相关数据显示每年有大约接近十万名患者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佩戴起搏器生活的患者也在逐渐地增多。
1、什么样的患者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随着科技的发展,心脏起搏器的治疗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不过其最主要还是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当心跳过慢或者是心脏传导发生异常的时候,心排出量的下降会造成大脑等重要脏器的缺血缺氧,从而引起患者的乏力、晕厥甚至是心脏停跳。
通过药物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尽管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有限,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和手段。
2、植入心脏起搏器是什么样的手术?植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微创手术,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通过局部麻醉就可以完成这项手术了。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将一块手表盘大小的起搏器电池埋在胸前皮下组织,放置在心腔内的细导管经过血管与电池相连,起搏器就能发送电信号从而控制心脏跳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无导线胶囊大小的起搏器已经出现,将其直接放在心脏内就可以发挥心脏起搏的作用。
手术时间是根据手术难度决定的,有长有短,一般情况下心脏起搏器手术在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之后经过局部包扎伤口患者就可以回到病房了。
3.起搏器术后注意事项3.1术后早期注意事项完成起搏器手术之后的24小时之内最好采用平卧位或者是左侧卧位卧床休息,因为刚刚完成心脏起搏器手术,起搏器的电级还没有完全牢固,如果活动强度太大或者是发生剧烈呼吸、咳嗽、喷嚏等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使心脏起搏器电极被震掉;伤口一周内需要保持干燥,除了医疗消毒之外不能够做其他的无菌性清洗,防止伤口细菌发生感染。
不要去按压或者挤压起搏器,如果发现伤口处有疼痛、红肿或者是流液等情况需要及时告知医务人员,避免产生更大的问题;安装起搏器的一侧肢体三个月之内最好不要进行过度的上举、外展及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术后的第二天就可以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正常的康复运动,这样能够减少术后一侧肩关节活动障碍或者是关节僵硬、疼痛;术后一周后伤口需要拆线,并进行程控起搏器相关参数及心电图检查,观察和确定心脏起搏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心脏起搏器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分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和临时心脏起搏。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在皮下埋植心脏起搏器,起搏器产生电脉冲经过起搏电极导线传送至心脏,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
临时心脏起搏是将电极导线经外周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送至右心室心内膜,将临时起搏器置于体外,发放脉冲电流来刺激心脏起搏,一般应用时间不超过1个月。
一、概述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
永久性起搏器根据电极导线植入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是将一根电极导线放置于一个心腔,如右心室(心尖部)或右心房(右心耳)。
双腔起搏器是将两根电极导线分别置于心房和心室进行房室顺序起搏治疗。
三腔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放置方法,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双房+右室、右房+ 双室两种。
双房+右室主要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阵发性房颤,右房+双室主要用于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以协调房室和(或)室间活动,改善心功能。
(一)适应症1.永久性起搏器手术适应证(1)房室传导阻滞。
(2)慢性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
(3)急性心肌梗死。
(4)窦房结功能不全。
(5)室上性心动过速。
(6)治疗心动过速起搏。
(7)血管迷走性晕厥。
(8)肥厚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
(9)心脏移植患者。
2.临时心脏起搏手术适应证:主要是用于需紧急心脏起搏、病情可能恢复的患者。
(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或心动过缓伴循环不良症状。
(2)超速抑制治疗。
(3)病窦综合征。
(4)心动过缓。
(5)心脏骤停。
(6)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
(7)急性心肌炎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8)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引起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9)需保护性应用的患者。
(二)禁忌症1.重度主动脉反流。
2.周身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败血症。
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5.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的护理问题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将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患者心脏起搏器术后存在的问题:囊袋血肿或出血、感染、心律失常、起搏电极脱位、气胸、起搏器综合征以及患者术后的身体状况等,针对以上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论:通过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引言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替代传导工系统的工作,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导致的心脏功能的障碍。
心脏起搏器的适应征包括: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一过性晕厥发作和或近似晕厥发作,黑朦,头晕,活动耐量下降以及心功能不全、症状性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伴晕厥、由于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又不能停用药物或采用其他方法治疗者、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滞者等。
到目前为止,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的唯一手段,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心脏起搏器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1.起搏器术后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院50例起搏器术后患者的观察研究,发现使用起搏器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包括:囊袋感染、电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败血症;另外由于手术中的一些操作、凝血机制障碍、患者体质等问题导致囊袋血肿;起搏器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电极脱位,24h内的发病率最高;气胸是锁骨下静脉穿刺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是由于穿刺时针头刺的过深误入胸腔引起的。
还有起搏综合征是由于心室起搏后由于血流动力学及电生理学方面的异常而引发的,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低血压、呼吸困难、血压波动及脉压波动、心律不齐、脉搏不规则、肝脏搏动、心音及心脏杂音变化、水肿等症状。
起搏器植入术护理
起搏器囊袋感染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0.4%~6% 急性感染一般在术后2~4d发生,由于手术切口或手术过程污染引起的 预防:术前抗生素应用 护理:伤口、体温、心率/心律观察
起搏器电极移位
90%发生在术后一周内,以24h发生率最高 常见原因: 与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与经验有关 患者活动方法不正确 预防:指导正确活动方法 6 护理:观察心率/心律,心率低于60次/分;术前症状 再次出现
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
李燕 2021.06.01
1 起搏器定义
主
2 起搏器工作原理
要
3 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
内
容
4 起搏器植入病人术前术后护理
5 起搏器植入健康宣教
起搏器的定义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 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 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 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 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 能障碍。
谢谢倾听!
1.临时心脏起搏是一种非永久性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临 时性或暂时性人工室速、室颤,安 装起搏器预防猝死发生
4.药物治疗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肥厚 性梗阻型心肌病 5.颈动脉窦过敏症及神经介导性晕厥
一般不超过2周,起搏器均置于体外,待达到诊断、治 疗和预防目的后随即撤出起搏电极导线。
可乘坐电梯、电铁、火车、飞机、轮船、机场的安检门可能会探测出您的起搏器,可告知检 查人员或出示您的起搏器卡。
随访
起搏器年限一般是6至10年
随身携带起搏器卡(起搏器型号、有关参数、安装 日期、品牌等)
定期随访,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随访一次,之后每 年一次。当电池即将耗尽前,应增加随访的频率,每月随访 一次,并和医生讨论及时更换电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作者:王彩凤解丽慧刘双王丽杰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律失常护理
心脏起搏器是以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的心脏能够激动,并以一定的频率有效的收缩。
随着永久心脏起搏器的发展,不但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而且拯救了许多生命。
通过安装永久式人工心脏起搏器678例, 通过术前良好准备,术中常规测试起搏器相关心内参数,术后密切观察及护理,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78例。
男420例,女258例;年龄36-77岁。
诊断心律失常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53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42例, 病程15d至11年,起搏器均为国产VVI型。
1.2 方法患者仰卧于手术台,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系统。
消
毒右侧胸壁、铺巾,2%^多卡因局部麻醉,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皮
下组织,形成囊腔,穿刺右侧锁骨下静脉,插入指引钢丝,沿指引钢丝送入扩张管和外套管,拔出指引钢丝,插入电极,定位于右室。
拔出并撕裂外套管,接临时起搏器,测定起搏器阈值等指标,证实起搏良好,将永久起搏器植入右侧囊腔,逐层缝合,用纱布包扎。
2 常见并发症
2.1 囊袋血肿囊袋血肿2例考虑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或小动脉及皮
下组织渗血有关,通过在无菌条件下抽吸积血并压迫止血后,未再出现囊袋血肿。
2.2 皮肤坏死有时覆盖起搏器的皮肤坏死,起搏器外露,需切除坏死组织,重新埋置。
皮肤坏死的原因可能由于皮肤薄,皮下组织少, 囊袋紧,局部压迫和机械摩擦而导致坏死[1]。
发生上述情况时要争取在皮肤没有破溃以前处理,术前通过对埋置起搏器的局部组织正确评估后,没有出现此类现象。
2.3 起搏阈值升高术后因电极导管刺激右心室的心内膜,使局部充血、水肿、损伤,因而起搏阈值升高,一般2周后随着切口愈合,阈值随之下降。
如平时起搏阈值突然升高,可能是电极移位,电池耗竭或穿孔等现象,应及时处理[2]。
2.4 电极脱位术后心内膜电极发生脱位者较多,因此在安装心内膜电极时,让患者做咳嗽、深呼吸、翻身等动作,考验电极是否嵌顿牢
固。
本组患者由于在术中配合较好,术后无1例电极脱位发生。
2.5 下肢静脉栓塞由于电极导管进入血管损伤内膜,血细胞的破坏及局部穿刺部位的损伤等,都是促进凝血的因素,应防止血栓形成。
护士对术后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整体状态,如面色、意识、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呼吸等,以判断有无血栓形成。
3 护理
3.1 心电监护患者术后送入CCU描记心电图,以了解起搏效果。
如果无脉冲信号,也无心室激动波,仅有低于起搏频率的自搏心律,可能由于导线断损,导线与起搏器之间接触不良,电池完全耗尽,机器原件失灵等。
有脉冲信号无心室激动波,可能是电极脱位,阈值升高,导线本身阻抗增加或电池有所损耗,但尚未耗尽。
因此,如发现异常起搏心电图时,应立即报告医师,排除起搏故障,确保患者安全。
3.2 生命体征观察术后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心率、血压的
变化。
测体温1次/6h,体温正常3d后改1次/12h。
术后3-7d可能有低热,如发热明显或持续时间长,且切口有疼痛则考虑局部感染,测脉搏、心率1次/30min,平稳后1次/2h,测12次后改为1次/12h,脉搏应与起搏频率相一致。
如果脉搏与起搏频率相差显著者,应及时记录心电图,找出原因。
术后前4h测血压1次/30min,测4次后改为1次
/2h,以后改为1次/12h。
3.3 切口护理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沙袋压迫切口
6-12h,每班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切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每日更换无菌敷料,用碘伏消毒切口周围皮肤,如切口处有痒感觉时,可用碘伏棉球轻轻擦拭,避免用力抓切口以防感染。
3.4 饮食及排便的护理应给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的易消化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切口愈合,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用开塞露,以免用力排便引起电极脱位。
3.5 卧位的护理术后平抬平放送入CCU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动作应轻柔,以免电极导管移位,72h后方可下床轻微活动。
本组 6 例患者由于自感切口疼痛,取右侧卧位出现电极脱位,患者出现头晕、胸闷不适,心电图示有脉冲信号而无心室激动波,心率减慢。
迅速恢复左侧卧位后好转。
3.6 心理护理安装起搏器后,患者主诉有异物感,夜间入睡困难,应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向其解释安装起搏器后患者因心率增快而感到不适,属正常现象,提醒患者不必担心。
3.7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应全面检查1次起搏器功能情况,建立
出院指导卡,并随身携带,定期来院复查,一般应每1-3个月随访1次,情况稳定后半年1次,指导患者经常自测脉率,出现频率改变应及时与医师联系,掌握常规注意事项,如不去高压电场,不做各种电疗,以免电磁场使起搏器失灵。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许玉韵.临床心脏电生理和心脏起搏.北京:科学普及出
版社,1990.171.176.
[2] 郭继鸿,许原,李学斌.起搏器电极脱位的临床探讨.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02,1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