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教学设计
1. 4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教案(鲁科版七年级上册)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
2.使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的意义。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的蒸腾现象、气孔形态等。
二、教学准备1.课前,找一盆植物,浇足水,用一透明塑料袋把这株植物的枝叶罩起来,把袋口扎紧,置于向阳处。
2.分组实验材料:盆栽植物一株、透明塑料袋、水;蚕豆、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或马铃薯的叶片任选几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碘酒。
3.关于蒸腾作用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根有吸收水分作用”实验的观察结果。
(试管中的水面第一天下降多少?第二天下降多少?)3.谈话: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根的作用。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叶的作用。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叶有蒸腾作用”。
(1)推想植物有散发水分的作用。
①出示两幅挂图或幻灯片: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沙漠中走,另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树林里跑步。
②提问:人在沙漠中和在树林里,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③提问:为什么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沙漠里的空气比较干燥?(启发学生想象树木用根吸收的水分,从树木的什么地方散发到空气中去了。
)(2)指导学生观察“植物能蒸腾水分”的实验。
①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用塑料袋罩住枝叶并将袋口用绳捆住的盆栽植物”的实验装置。
②观察:你们看,在这棵植物外面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学生观察后回答:塑料袋内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3)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如果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凝结的,那么这些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由此可以想象植物体内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学生讨论回答:植物能排出水分;根据人从汗孔排出水分推想,植物可能有像人的汗孔那样的小孔。
(4)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形态。
①演示:撕下一片蚕豆叶的下表皮,贴在载玻片上染色后,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除蚕豆叶外,还可用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马铃薯的叶,这些植物的叶片上很容易找到气孔。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教学设计
腾作用的意义 ; 初步形 成保护 森林 的意识 ; 培养敢 于实 践、 乐于探究 的生物科 学素养 ; 初步树 立生物体 的结 构 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 教 学 过 程
仅 占玉米吸人体 内水分 总 量 的 l %, 那 其余 的 9 9 % 的
水分去 了哪里 了 呢?让 学生顿 时产 生疑惑 , 形成认 知
冲突 , 并萌发浓厚 的兴趣 , 顺势引入课题 。
3 . 2 观察思考 , 深化认 知 活动 1 : 观察 植物 的蒸 腾 现象 。由于植物 的蒸 腾 作用需要 一定 的 时间 , 因此提 前1 d由兴趣小组学生做好实验 , 课堂上一是 呈现实验
作学 习能力。 2 . 3 情感 态度 与价值观 目标 认 同绿色植 物进行 蒸
法 。这样通过 “ 实践一 反思一 优化 ” 的学 习方 式 , 利 于 学生学习能力 的培 养 , 在师 生情感 的交 流和观 点 的碰
撞 中使 双方的情感认知进一步升华 。引导学 生对 叶片 的结构 产生基 本感 知 , 结合 生活 中汉堡 的造型 让学 生
割; 四是 每次切完 蘸水 , 以“ 温馨 提示 ” 的方式 提 醒学 生注意实验安 全 , 同 时使学生 熟悉 以前 学 习 的制 片 步
骤 和显微镜操作 。最 后挑 战“ 校 园吉尼 斯” : 让 学生充
满挑 战的激 情 , 提 高实验 的时效性 。对 学生 在实 验操
作 中的失误 , 不要加 以制止 , 可 以适 时点拨 。在汇报交 流环节 , 使 学 生积 极、 客 观 地评 价 自己小 组 的实 验 成 果, 反思 改进实 验 操作 步 骤 , 掌 握 临 时切 片 的制 作方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教学设计
・
2 9・
“ 绿 色植 物 的蒸 腾 作 用 ’ ’ 的教 学设 计
万小荣 ( 江 苏 省 泰 州 市 九 龙 实 验 学 校2 2 5 3 0 0 )
摘 要 为 了让学生理解绿色植物气孔 的开 闭与蒸腾作 用的关 系 , 通过 资料分析 、 创新 实验、 动 画视频 、 教具演示 等 多种教 学过 绿色植物 蒸腾作用 教学设计 程。 尝试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 , 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关 键词
0 . 1 % 9 9 %
设计 意图 : 向学生提供事实 , 为学生 的概念形成 提 供支撑 , 通过资料 , 让学生发现问题 , 激发探究 兴趣 , 为
下一 阶段的探究奠定基础 。 3 . 2 课 前 实验 , 课 堂展 示 测 定植物 的蒸 腾作 用 , 实 验需要 一段时 间 , 可在课 前布 置学生 实验 , 课堂 展示 ,
方法进行重 、 难点 内容的学习 , 教学过程 紧凑 , 师生互 动
美, 安逸 、 不骄不躁 , 四季轮 回 , 你 不觉得生 命是如 此伟
大吗 ?那么你还会 浪 费时 间、 轻 视 生命 吗?在 现代 社 会, 如果我们能 达到这样 的境 界 , 安静 地 生活 、 学 习和 工作, 那我们 的世界将会更加 和谐 。
课 时的 内容 , 教材 中让 学生理 解 绿 色植物 气孔 的开 闭 与蒸 腾作用 的关 系是 教学 的重 点 和难点 , 教材 通过 测
构与功能是相 适应 的基本 观点 , 以及实事 求是 的科 学 态度 、 一定 的探索精神 和创新 意识 。
3 教学过程
3 . 1 资料分析 , 引 出问题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节的实验教学设计
命 的社会责任感 ; 生命现象的多样性 和复杂性 , 认识 激
发热爱 自然 的情感及探究生命现象 的兴 趣 ; 理解科 学 、
技术 和社会 之间的关系 。
3 教 学 过 程
3 1 温故 知新 , . 导入新课 出示真核细胞 有丝分 裂和
减数分裂 的过程 图, 问 : 提 前一节课所学 的基 因突变和 基 因重组这两种生物变异 方式发 生在细胞 分裂 的什么
的 目的性 , 提高实验教学 的有效性都是有 帮助 的。
4 教 学 过 程
知识 , 为后续 讲解光合作用 、 呼吸作用 以及绿 色植物 在
4 1 温故知新 , . 激疑 引课
多媒体 呈现“ 观察 植 物 蒸
表 1 7对 相 对 性 状 及 其 基 因 与 突 变情 况
导致酶失去活性 , 不能使 无活性 的 G 2转 变为有 活性 Ao
变, 最终 突变体 变为 白色。剩下 的 3对基 因仍然 没有 被克 隆 , 突变的原 因也 不清楚 , 当前 的研究 表 明这 3 但
c aatrain e ec ,19 9): hrc i t .G nt s 8 ( ez o i 3—1 O
的碱基替代使得 碱性 螺旋 一环 一螺旋转 录因子发生 突
・
6 4・
生 物学教 学 21 年( 7 第_ 02 箍3 卷) 7 _ 塑
“ 色体 变 异 ’( 一 课耐 ) 染 ’第 的教 学 设 计
时期 ?哪种变异方式 产生了新 的基 因?并让学 生思考
和讨论 : 如果用光学显微镜 观察 , 这两 种变异方式 能被
观察 到吗?仔 细观察 有丝分 裂 和减数 分裂 过程 图 , 发
见的染色体变异 。适 当己的想象力 , 想一想 : 了基 因突变 和基 因重组 这 除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2.1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教学设计
出示演示装置和提出问题:1.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2.水珠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3.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以液态还是以气态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回答问题。
总结: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2.植物蒸腾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叶片。
(二)蒸腾作用的过程提问:植物蒸腾出的水分是从哪里来的?(三)蒸腾作用的意义提问:植物体为什么吸收大量的水分,但绝大多数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又回到大自然中?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 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应该向下流,但植物体中水分却是由下向上的方向流动,原因是什么?2.无机盐必须以什么方式存在,才能被植物体吸收?3 .为什么大树不会被太阳灼伤?4.蒸腾作用对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和生产中的应用1.植物吸收水分和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
2.能促进矿质营养的运输和合理分配.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因过热而灼伤叶片。
4 .能加速气体交换,可以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必要的原料。
三、课后总结布置作业作业:1、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2、大树为什么不会被阳光灼伤?关知识,了解实验的有关内容,自己动手实验,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等生物科学素养。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过程是微观生命活动,内容抽象,只有通过外在实验现象来推理内部活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能把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实验设计,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与操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在鼓励学生探究后,学生提出的问题面很广,设计方案很多,看得出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但这样的教学设计的难度比较大。
我们一定要以新课标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倡导探究教学”为指导思想,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放手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并很好地组织了课堂教学。
本节课能建立师生平等的交流,教师客观的分析、巧妙的引导,给本节课增加了亮点。
30分钟5分钟。
初中生物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1.教材与学情分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选自是济南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本节内容从宏观上主要介绍了“植物的蒸腾现象”、“蒸腾作用的意义”。
本节内容包括植物的蒸腾现象和蒸腾作用的意义。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植物输导组织及功能并在学习植物类群中知道了从蕨类植物开始出现了输导组织才能让植物的水分等营养物质可以远距离的运输,这也成为植物长得更高大的原因。
另外学生大多有“大树底下好乘凉”以及在树林里比在其他环境凉爽的生活更舒服的经验,课堂教学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点,展开讨论。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和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2、教学目标2-1.通过观察,说出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概念,探究出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重点)2-2.通过观察玻片,说出叶片的结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重点、难点)2-3.说出蒸腾作用的意义及应用,关注绿色植物与蒸腾作用的关系,正确认识并保护绿色植物3.教学准备3.1 材料准备处理后的植物、吸取染料的芹菜、叶片结构模型、学生实验材料等3.2 导学案本次导学案分为六部分内容:一、课程标准二、学习目标三、学习过程:任务一:植物的蒸腾作用(目标1)任务二:叶片结构及功能(目标2)任务三:蒸腾作用的意义及应用(目标3)四、课堂总结五、达标检测4.教学过程4.1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知:炎热的夏季,走在光秃秃的马路上有什么感觉?在茂密的大树下,你会又有什么不同感觉?大树下为什么比较凉爽?人在阳光下暴晒会被灼伤,大树在阳光下暴晒为什么不会被灼伤?4.2 明确学习目标,还主动权于学生:4.2.1 学生提出疑难困惑:提问学生通过预习,想要了解本节课的哪些内容。
教师总结学生问题,设置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
4.2.2 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加深印象,教师对学习目标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点拨解读。
4.3开启新课旅程4.3.1 根据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分设三个任务学习。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案 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培养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水循环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以及植物体是怎样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
【教学难点】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课件、实验材料用具等。
学生按照小组准备实验:选取三枝粗细相近的枝条,分为叶多、叶少、无叶,分别插入三个锥形瓶内,并用塑料袋罩住露出瓶外的部分,口袋扎紧。
三瓶内水的液面高度一样,并做上标记,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上课观察。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山水风景如画”和“水分缺乏的非洲大陆”的比较,显示出水对生命的重要性,要想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保持水的良性循环。
在水的循环中,绿色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讲授新课请大家幼根的图片(多媒体展示),学生就此图开展短暂讨论:幼根上有白色的“毛”——根毛,大量的根毛的意义是?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的呢?讨论后请学生尝试回答此问题。
一、实验探究及分析1.请部分小组展示课前准备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有学生准备实验过程的录象)。
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总结分析:多叶:试管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壁水珠多。
少叶:试管中水位下降稍明显,袋内壁水珠较少。
无叶:试管中水位下降不明显,袋内壁水珠极少。
2.提出问题:水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实验(请学生上来):取一片叶子,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
初中生物植物蒸腾作用教案
初中生物植物蒸腾作用教案
主题:植物蒸腾作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植物蒸腾作用在水分循环中的重要性。
2.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影响因素。
3.掌握观察植物蒸腾的实验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3.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
4.观察植物蒸腾的实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影响因素。
难点:理解蒸腾作用的机制。
四、教学方法:
1.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实验观察方法。
3.课堂讨论和思维导向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引入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提问学生对蒸腾作用的理解和意义。
2.教学展开:
(1)讲解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介绍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机制,让学生理解水分是如何从植物体内通过叶子蒸发到空气中的。
(3)分析影响植物蒸腾的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和风速等。
(4)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观察植物叶片的蒸腾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3.教学总结与拓展:
(1)总结植物蒸腾作用的重要性和机制。
(2)拓展讨论其他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
(3)激发学生对植物生态环境的思考和探究。
六、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
2.实验报告评价。
七、作业布置:
1.整理植物蒸腾作用的知识点。
2.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蒸腾作用的变化。
3.完成实验报告。
教案编写:XXX老师时间:XX年XX月XX日。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提前两天准备一盆蒸腾现象实验装置的植物,透明塑料袋1个,细绳1条。
三个锥型瓶、清水、生长健壮的新鲜枝条若干、新鲜的菠菜叶、韭菜叶若干、显微镜20台、载玻片、盖玻片若干、毛笔20只、培养皿40个、双面刀片40片、滴管20个、纱布若干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景激疑,导入新课】教师从生活实例方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想了解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在树荫下就感觉到凉快?为什么路旁的行道树不会被太阳灼伤?大树为人们遮荫,久而久之会不会被晒死?………2.导入新课:带着以上问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寻求答案,同时板书课题。
二、学习任务一:植物的蒸腾现象1.展示准备好套有透明塑料袋的植物,让学生观察现象,提出这是为什么?2.根据以上思考结果——水分蒸发会带走周围的热量,尝试解释:为什么在树荫下会感觉到凉爽?——一定是大树也会蒸发出很多水分,吸收了周围的热量,降低了气温。
三、学习任务之二: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自主学习】课本48-49页探究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本实验设计的变量是什么?其余的如用水量、锥形瓶型号必须相同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要用脱脂棉塞紧瓶口?3.实验前后瓶内水分减少的量代表什么?这些水分如何减少的?4.由此得出实验的结论是什么?进而引导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四、学习任务之三:探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提出问题:植物的蒸腾作用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2学生回答:可能受温度、光照、湿度或空气流动等因素影响。
3.引导学生从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及空气流动状况等方面进行探究并预测探究的结果。
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在一定范围内);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空气越流动,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
初中生物优质课教学教案设计,适合一线教师使用。
1.问题提示,小组讨论思考:⑴植物体所需的水分是由什么器官从哪里吸收来的?⑵植物体内的水分又是如何散发到体外去的?(2)如果散发的水分多于吸收的水分植物会如何?2.分析总结: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由叶散发到体外。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学习目标1. 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了解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
2.认识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叶片徒手切片的制作;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结构。
教学难点:叶片徒手切片的制作。
一、课堂检测绿色植物四个类群的名称、生活环境、结构特点、生殖方式、常见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表格呈现。
二、创设问题情境导入师:你采集的叶片哪面颜色深?秋天,你观察到叶落时哪一面朝上?为什么?这些问题与叶片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叶片的结构。
三、新知学习:(一)自主探究:探究蒸腾作用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关系提出问题: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有关系吗?作出假设: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制订计划:材料器具带叶的枝条;锥形瓶,量筒,脱脂棉;清水。
操作方案:1.在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上选取两段枝叶相似的枝条,一段保留全部叶片,另一段去掉大部分叶片。
2.用量筒量取等量的清水,分别注入编号为甲、乙的两个锥形瓶里。
3.将两段枝条分别插入两个锥形瓶,并用脱脂棉塞紧瓶口。
4.设计观察记录表1.根据设计的操作方案组装实验装置,记录注入两个锥形瓶中清水的量。
2.将两个实验装置置于相同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出锥形瓶中的脱脂棉和枝条。
3.用量筒分别测量两个锥形瓶中剩余的清水量,并做记录。
4.计算实验前后两个装置内清水量的差值。
得出结论:比较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 表达交流:1.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及结论。
2. 归纳、比较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探究结论。
此结论与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一致吗?如果不一致请分析原因。
思考讨论:1.两段枝条进行不同的处理的目的是形成______。
2.两个锥形瓶应注入______的清水。
3.用脱脂棉塞紧瓶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从侧面得出:___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对维持植物体本身的其他生理活动十分重要,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通过对蒸腾现象的观察,认识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
(2)通过观察徒手切片能识别叶片的结构,并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阐明蒸腾作用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对蒸腾现象的观察、徒手切片的制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分析蒸腾作用示意图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让学生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3、重点蒸腾现象和蒸腾作用的意义4、难点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和气孔开闭原理5、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挂图、永久切片、实物(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实验实物6、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骄阳似火的夏天,你一定感受过烈日下的炎热,而当你进入树林中,则会倍感凉爽宜人。
这是为什么?这不仅因为大树为你撑起一把遮阳的绿伞,还因为植物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为大自然提供了清新而湿润的空气。
那么,植物体的这项生理功能是什么?它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1、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的实验,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展示实验成果,最后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1)各塑料袋内壁的现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2)为什么要对三个枝条作不同的处理?(3)塑料袋能不能把整个花盆罩住?为什么?(4)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分析问题(4),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并告诉学生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后,让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然后结合课文有关内容,讨论问题:(1)叶片的结构分为哪三部分?每部分有何特点?(2)保卫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特点。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归纳整理: (一)蒸腾作用 1、主要器官:叶 2、场所:气孔 (二)相关器官 1、根 成熟区─→吸收水、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伸长区─→使根尖伸长 尖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冠──→保护 2、茎 外:保护作用 树皮内:韧皮部(有筛管,运输有机物,方向是由 上到下) 茎形成层:使木本植物不断加粗 木质部(有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是由下到 上) 髓 3、叶 表皮:有保卫细胞,中央为气孔 栅栏层(叶绿体多) 叶叶肉
海绵层(叶绿体少)
叶脉:支持,运输的作用
1、本课的教学很好的联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让
课例研究综 学生很好的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来分析问题。
述
2、很好地结合了课外资源来开展教学。
3、重视学生的做题能力培养。
(2)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由于木质部 有很强的支持力。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木本植物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它的细胞可 以不断的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使茎不断的 长粗。
(3)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是从下 往上;韧皮部中的筛管运输的是有机物,方向是从上往 下。
1、环节一:学生通过自主看书、独立思考,小组 讨论的形式解决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7.设计丰富的课堂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表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以生活实例引入新课,邀请学生分享夏天在户外活动的经历,如浇水后土壤表面很快干燥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通过学习绿色植物蒸腾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
教学设计:
1.导入:以生活实例引入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过程及生理意义。
3.实践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变化。
2.提出问题:为什么夏天浇水后,土壤表面很快干燥?这与植物体的哪种生理作用有关?
3.引入新课:通过讨论,引出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详细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让学生了解蒸腾作用是植物体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讲解蒸腾作用的过程: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讲解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蒸腾作用的过程,使学生形象地理解蒸腾作用。
4.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他们认识到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基本概念、过程及生理意义。
2.影响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及实际应用。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自然界中植物蒸腾作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
2. 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1. 蒸腾作用过程中水分的运输和转化。
2. 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图文并茂的PPT,直观地展示蒸腾作用的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对蒸腾作用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绿色植物样本或图片。
3. 实验器材:透明塑料袋、尺子、笔记本等。
4. 教学视频或动画资料。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绿色植物,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它们是如何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各个部分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蒸腾作用的概念。
二、讲解蒸腾作用(15分钟)1. 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绿色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叶片,叶片中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水循环的过程。
2. 讲解蒸腾作用的过程:水分从根部吸收,经过茎、叶柄、叶片,最终蒸发到空气中。
3. 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参与水循环、为植物提供向上的动力、增加大气湿度、降低气温等。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绿色植物,观察并讨论该植物的蒸腾作用现象。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演示实验(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进行一次课堂演示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醒注意事项。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提问: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蒸腾作用。
初一生物《蒸腾作用》教案设计(精选7篇)
初一生物《蒸腾作用》教案设计(精选7篇)初一生物《蒸腾作用》教案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生物《蒸腾作用》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生物《蒸腾作用》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了解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继续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继续培养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其他相关知识,建立植物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对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证实植物体蒸腾水分的演示实验,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蒸腾作用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
其中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平常不甚了解的,因此,这节课必须先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确信植物体有蒸腾作用以后,才能进一步讲清蒸腾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植物体主要通过叶进行蒸腾作用,因为叶具有适应这种功能的形态结构——气孔。
关于气孔对于蒸腾作用的调节机制比较复杂,现行教材未做过多的解释和要求,教师可通过模型或多媒体课件,对此问题进行简单的讲解,只需要让学生对气孔的调节有直观的感受就足够了。
植物散失大量的水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不把这一点讲清楚,学生就不会理解这种生理现象对植物本身的重要性,甚至会误会这种现象对植物本身是有害的。
因此,教师在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时,应该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接受和理解蒸腾作用对于植物生活的意义。
教法建议通常初中学生应该对蒸腾作用有所了解,所以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在家里进行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对蒸腾作用进行初步的探索。
同样,教师也要制作观察蒸腾作用的演示装置。
可以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做,也可以将一个不漏气的干燥的透明塑料袋,套在一片叶上或一个枝条上,袋口一定要扎紧。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教案1.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难点:解释气孔开闭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1)教师制作好观察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并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
学生预习课本《观察叶表皮的气孔》实验。
(2)教师根据课本准备实验《观察叶表皮的气孔》的材料用具: 蚕豆叶片、镊子、解剖刀、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滴管(3)教师准备有关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
教材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苏科版九义课标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8章第1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的第1课时,本课时教学主要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和部位,并且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蒸腾作用的意义,为下一课时《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打下伏笔。
植物的蒸腾作用●一、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1. 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2.气孔的开闭原理:保卫细胞吸水,气孔打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3.气孔的作用:叶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1.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2.降低叶表面的温度,防止叶片灼伤。
3.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一等奖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一等奖《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材分析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教材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知识的构建,从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入手,使学生确信植物具有蒸腾现象,接着引导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叶片的结构及蒸腾作用的意义等。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掌握叶片的结构,学生才能透彻理解蒸腾作用的知识,同时为讲解光合作用打下基础。
而叶片的结构又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充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植物散失大量的水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本教材强调指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同时也为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描述植物的蒸腾概念,部位,意义,知道叶片的结构特点;说出气孔的分作用;了解徒手切片的制作方法2、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义。
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意义及叶片的结构、气孔的开闭和分布教学难点叶片结构的观察、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边梳理边反馈学习方法学生自学,讨论,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问两个问题:1、植物体是怎样度过炎热的夏季的呢?2、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树荫下凉快呢?在学生的回答中导入并板书课题: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师的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过程老师指导学生回忆这节课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复习不要平均用力,要有侧重,确实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提示学生快速浏览课本,把遗忘的知识恢复过来课件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概念,部位?主要部位是主要器官是。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教材分析: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它对维持植物体内含水量及在高温季节降低植物体温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材从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入手,使学生确信植物的蒸腾现象,接着引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叶片的结构和蒸腾作用的意义。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只有掌握叶片的结构,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蒸腾作用的知识,也为以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打下基础,同时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植物散失水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是一种浪费,它对植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作知识铺垫。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及蒸腾作用的概念,能说出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②知道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③学会制作徒手切片,并观察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重点)2、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己质疑、解疑、总结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意义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三、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学生大多数有“大树底下好乘凉”以及在树林里比在其他环境凉爽的生活经验。
课堂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以“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为题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理性思考,激发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和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临时玻片、叶片永久装片、双面刀片、镊子、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纱布、毛笔、小木板及擦镜纸、纱布、录像、观察叶片结构的课件等。
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课外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主要器官:叶上表皮表皮下表皮2、栅栏组织叶片叶肉海绵组织机械组织叶脉输导组织教学反思:本节课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育于教学中,能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作者姓名谭伟杰学校潍坊北海学校学科生物年级/班级初一教材版本济南版课时名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上课时间10.23 学生人数39、42单元背景教科书在第一单元安排了“奇妙的生命现象”,学生从现象和结构层面对生命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会比较系统地学习生物世界中的各主要类群本单元在植物的主要类群以后,安排了《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正是由于绿色植物特有的各种生命活动。
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三大生理功能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之一,是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对维持植物体本身的其他生理活动也十分重要,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同时,蒸腾作用的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
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又为学习生态系统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隶属于课程标准确立的“人与生物圈”课程主线中最大的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中的二级主题,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共同组成绿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教材在编排上将其安排在两者之前,既充分考虑了学生主体的认知规律,也科学考量了三者的辩证关系。
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对前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适应不同的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可以为后面光合作用以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全章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时设计说明观察叶片的实验单独一节。
本课时是知识学习部分。
学情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包括植物的蒸腾现象和蒸腾作用的意义,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植物输导组织及功能,,并在上节植物类群中知道了从蕨类植物开始出现了输导组织,才能让植物对水分等营养物质的远距离运输成为可能,植物才能长得更大。
另外学生大多有“大树底下好乘凉”以及在树林里比在其他环境凉爽的生活经验。
课堂教学可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以“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为题展开讨论,促使学生理性思考,激发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和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了解什么是蒸腾作用。
2.探究、知道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切片。
4.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5.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设计实验证明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培养实验设计的能力。
2.通过制作叶的临时切片,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合作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课程引入事例介绍,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增强学生植树造林造福人类的认识。
2.通过实验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3.通过制作叶徒手切片实验,提高学生对生物实验在生物学研究领域重要地位的认识【教学重点】
1. 探究、设计实验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现象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绿色植被的情感和意识。
3.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
【教学难点】
1.使学生认识气孔控制水蒸气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制作并观察植物叶片结构的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相结合。
【课前准备】
A、学生准备
(1)课前,学生预习课本,参考课本中“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的实验步骤,探讨并分组准备“蒸腾现象实验装置”,并将植株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2)查询书籍、网站,搜集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和改良环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的资料。
B、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气孔动态开闭课件;蒸腾作用模拟动画。
(2)准备“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用具:新鲜的菠菜叶片,双面刀,尖镊子,清水,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3)菠菜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4)新鲜幼嫩的蚕豆叶片,热水,凡士林,天平,量筒,0.5%的甘油溶液。
(5)查询书籍、网站,搜集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和改良环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投影两幅图片,请学生思考:在沙漠中与在林荫小道上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不同呢?引入本课主题。
怎么证明植物有蒸腾作用呢?出示事先准备的两盆植物,请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哪一盆能更好地说明植物有蒸腾作用的现象?
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一)探究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来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各小组汇报、交流本组的设计方案,并陈述设计的原理是什么,师生一起分析、讨论可行性,然后学生出示课前准备的“蒸腾现象实验装置”,观察、描述各自实验装置中出现的不同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和分析,自主地建构“蒸腾作用的概念”以及“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的知识。
教师出示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动态过程,学生尝试着解释原因:
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使靠近气孔的叶肉细胞含水量降低,于是向相邻的叶肉细胞吸水,相邻的叶肉细胞含水量降低,又会向其相邻的叶肉细胞吸水,如此依次传递,直至向导管吸水,这就形成了一种将导管中的水不断地向上拉的拉力。
学生观察模拟动画,意识到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产生的重要意义:能促进植物体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并能促进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向上运输。
(2)炎热的夏天,人站在骄阳下暴晒久了容易中暑,那植物会不会也“中暑”呢?为什么露天地如同火烤,而树林中却是清爽宜人?“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为什么不会被阳光灼伤呢?
教师出示资料:
①据测定,在干旱的季节里,每平方米面积的树林,每天能向空中散放大约6千克的水;热带雨林降水较其他地区频繁,林区的降水量比无林、少林地区增多30%左右;据科学家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水量是1950mm/y,蒸腾量是1570 mm/y。
请算一算:蒸腾量占降雨量的百分之几?该组数据又能说明什么?
②在蒸腾过程中,1g水化为水蒸气时,在20℃条件下吸收能量约
2.45kg;有人测量过,城市露天下气温高达35℃时,树荫下只有22℃;据调查,在骄阳似火的夏日,绿化地区比非绿化地区的气温低0.8℃,森林中的气温比庭院中的气温低
1.3 ℃ --3.2 ℃。
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
学生阅读资料,对比分析数据,推测得出蒸腾作用其他方面的意义:蒸腾作用能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蒸腾作用能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蒸腾作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进一步认同蒸腾作用的重要性。
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引导学生联系有关生活现象,小组分析、讨论、交流,最终归纳出结论。
三.归纳梳理,形成体系
学生相互交流、启发和补充,对本节课探究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学生们在分享成功的喜悦的过程中,树立了自信心,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欲望。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为了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启发学生提出与蒸腾作用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交流:
1.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去掉部分枝叶,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园艺工移栽植物时,往往选择阴天或傍晚?
3.春季造林为什么要在树苗发芽前进行?
4.从花鸟市场刚买来的花卉,植入花盆后应置于强光下还是阴暗处?
【教学反思】
学生进入初中后课业负担突然加重→,多数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学习。
在生物学习上,不少学生只是想一味地接受新知识,特别在实验方面,根本没有考虑到课本的编排人员为什么要做那样的安排,为什么要选择那样的材料用具,为什么要安排那样的实验顺序。
只是在不断的模仿,书上说用什么,他就用什么,书上说第一步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基本是照葫芦画瓢。
这样长此以往,不但抹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逐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丧失。
针对这种情况,从接手初一新生开始,我就注意改变了教学思路,尝试着进行一些探索。
首先,在本课开始就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什么是蒸腾作用”,其次是在实验过程中,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分组去探究、选择用具、设计思路,把课本上的按部就班的“观察植物蒸腾现象”的实验改成了探究“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的实验。
本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注重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增加了感性认识,培养了创新能力,提高了科学素质;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难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渗透关爱、保护绿色植物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