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7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期中测试题1 .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2. 稀有气体过去曾被人们称做“惰性气体”,这是因为3. 下列事实中,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D.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 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验纯B. 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要垫石棉网C. 做实验的废液应倒入指定容器内7.依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I C —12 O—16 S—32 Fe—56、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7分)A. H2 2H2C. 2H D . H2OA .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少B.稀有气体用途广泛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D.稀有气体非常宝贵A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D.读数不正确A .蒸腾作用 B .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 D .氧化作用“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O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D.在实验药品贮藏室门口应写上“严禁烟火”C.灯内酒精挥发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H 2O 2、CO 2、。

2 3种物质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都含氧气B •都含氧元素D .都含2个氧原子9•某同学观察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C. 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D ・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不变 (假设不漏气)10・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氮气 氧气 空气 B .水银 C .碳 二氧化碳 氯化钠 D ・冰二氧化锰食盐水11 •鉴别下列各组生活中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 .酒精和白醋(闻气味)B .白糖和食盐(尝味道)C .水和白醋(看颜色)D .铁和铜(观察颜色)1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C .都含氧分子水 糖水琶口烟将两瓶 片抽去n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A.甲和乙:水B.乙和丙:空气C.甲和丙:空气D.甲和丁:水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濬解度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下列对比实验设计 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t°C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1B. P 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 tC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C 时仍是饱和溶液12D. 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C 降至tC,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213、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列说法正确的是()水水 NH4NO3 o t :t 温度t團二NaOH固体- X 的渔和请濟变洱浊 ¥的馆和濬A. 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一丙+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B. 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 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D. 若甲为10g 、乙为20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30g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B.手于生产氮肥的N22C.用于医疗急救的OD.用于飞艇的He2 6、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 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7、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 、Y 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 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A. Y 的溶解度曲线为b 曲线B. 降温可使X 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 X 的饱和溶液从t °C 降温到t °C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21D. t C 时,X 、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38、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3(含解析) 新人教版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3(含解析) 新人教版

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我能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在答案栏中.共40分)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氮B.氧C.硅D.铁2.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健康,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A.厨房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室内摆放的水果散发出的香味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3.下列仪器中,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集气瓶D.燃烧匙4.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蓝墨水B.蒸馏水C.煤D.啤酒5.某校907班沈妮同学收集的××药品说明书上这样写到:本品每片主要成分及含量为:Ca 40mg、P 31mg、K 7.5mg、Mg 100mg、Cl 7.5mg、Fe 27mg….这里的成分及含量是指()A.原子B.离子C.分子D.元素6.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A.B.C.D.7.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8.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A. 115 B. 49 C. 66 D. 1649.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0.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作用,常用于对自来水的消毒.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 +1 C. +3 D. +511.如图所示为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可能是()A. 9 B. 10 C. 12 D. 1712.下列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A. B.C.D.13.某集气瓶里盛有N2和O2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小贝同学要用燃烧法除去O2而得到较纯净的N2时,你认为她采用的试剂最好是()A.铁丝B.红磷C.木炭D.蜡烛14.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1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16.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的名称均正确的是()A. O3 氧气B. MgCl2 氯化镁C. O4Fe3 氧化铁D. Fe(OH)2 氢氧化铁17.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糖水B.牛奶C.米粥D.豆浆1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B.镁条C.红磷D.铁丝19.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SO2B. H2C. O D. Cu20.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质子数和中子数B.铁﹣﹣由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Mg+2中的2表示镁离子带2各单位正电荷C.氖气的化学式﹣﹣Ne2,硅的元素符号﹣﹣Si,2个氮气分子﹣﹣2N2D.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离子﹣﹣带电的原子二、我能填(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共27分)21.用化学符号表示:(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3个氮原子;(3)﹣2价的硫元素;(4)2个二氧化硫分子;(5)2个钠离子.22.如图是小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3)通过计算确定需要水的质量是g,配制时应选择(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23.物质的组成与其构成粒子之间有如下关系:请在空白框中填入适当的物质种类或粒子种类24.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浓氨水有较强的挥发性,酚酞试液遇到氨水时变成红色.现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每隔1.5cm滴1滴)平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一种棉花).(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A仪器的名称是.(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这说明.25.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3)地球表面约有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填序号)A.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 B.不间断放水刷牙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26.现有①液氧②液态空气③冰水共存物④氯酸钾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属于氧化物的有(填序号)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属于化合物的有(填序号).三、我会实验探究(16分)27.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25mL 22mL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l%(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28.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b是.(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3)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或;(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反应制得硫化氢(H2S)气体.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填上图编号),若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收集装置应选.四、我会计算(共17分)29.2008年发生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造成全国六千多名婴幼儿患肾结石或肾积水,并有4名死亡,其中的“罪魁祸首”是三聚氰胺,其化学式为:C3N3(NH2)3请回答:(1)计算三聚氰胺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三聚氰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3)计算252克三聚氰胺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30.取10mL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加入水稀释后得到80g稀硫酸.计算:(1)此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稀释时加入水多少毫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我能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在答案栏中.共40分)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氮B.氧C.硅D.铁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解答,地壳中氧元素含量最多.解答:解: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等,所以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故选B.点评:记住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是解答本题关健,难度不大.2.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健康,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A.厨房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室内摆放的水果散发出的香味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是有关室内空气的污染,室内空气污染主要包括:一是室内装修、家具涂料、建筑材料带来的污染物,如甲醛、放射性气体氡等;二是室外流入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三是家庭利用燃料煮食物、取暖等形成的污染物,如油烟.解答:解:A、厨房烹饪时产生的油烟中有使人致癌的成分,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A不符合题意;B、室内摆放的水果散发出的香味是无毒的,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B符合题意;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容易使人致癌,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C不符合题意;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考点属于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室内空气的污染也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近几年的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3.下列仪器中,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集气瓶D.燃烧匙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加热的仪器有两种:①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②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解答:解:A、试管可直接加热,故能用酒精灯加热;B、烧杯垫上石棉网可以加热,故能用酒精灯加热;C、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故不能用酒精灯加热;D、燃烧匙是做物质燃烧时盛药品用的,可直接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故选C.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可用于直接加热的实验仪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作用是解题的关键.4.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蓝墨水B.蒸馏水C.煤D.啤酒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弄清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并认清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解答:解:蓝墨水是色素和水的混合物,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啤酒中有酒精、水、二氧化碳等.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纯净物和混合物,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某校907班沈妮同学收集的××药品说明书上这样写到:本品每片主要成分及含量为:Ca 40mg、P 31mg、K 7.5mg、Mg 100mg、Cl 7.5mg、Fe 27mg….这里的成分及含量是指()A.原子B.离子C.分子D.元素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标签图示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题意可知:药品说明书上每片主要成分及含量为:Ca 40mg、P 31mg、K 7.5mg、Mg 100mg、Cl 7.5mg、Fe 27mg….这里的成分及含量是指元素,其存在形式可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进行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药品说明书上每片主要成分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其存在形式可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6.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A.B.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考虑;B、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C、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方法考虑;D、根据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考虑.解答:解:A、瓶塞没有倒放在桌子上,试管没有倾斜,试管口没有紧挨试剂瓶口,故A错;B、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错;C、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故C错;D、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先将试管横放,再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D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7.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和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B、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和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C、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和剩饭变馊,铁锅生锈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D、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和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解答:解: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其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其特征是没有新物质生成;A、在水受热沸腾时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在酒精燃烧过程中,酒精与氧气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所以错误;B、在汽油挥发过程中,汽油变成蒸气散失,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在动物的呼吸作用过程中,糖类和氧气变成了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所以错误;C、在剩饭变馊过程中,食物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在铁锅生锈过程中,铁锅生锈过程中,铁、氧气、水变成了铁锈,所以正确;D、在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过程中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态变化了,没有新物质生成,都是物理变化,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初中化学最基本的概念,是考查的热点之一,正确理解定义,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是解题的关键所在.8.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A. 115 B. 49 C. 66 D. 164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故其核内质子数为49.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9.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空气由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He、Ne、Ar)、二氧化碳(CO2)、其他气体和杂质(如H2O)五部分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可以根据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含量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空气由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He、Ne、Ar)、二氧化碳(CO2)、其他气体和杂质(如H2O)五部分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考查学生对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掌握情况,题型简单易懂.10.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作用,常用于对自来水的消毒.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 +1 C. +3 D. +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已知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求氯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已知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解得x=+1.故选B.点评:本题既考查了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要落实好“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1.如图所示为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可能是()A. 9 B. 10 C. 12 D. 17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由题目中的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再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而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可知x的数值.解答:解: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2+8=10,又因为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的数值可能为12;如果x为9时,会得电子,成为阴离子;如果x为10时,只能为氖原子;x不会等于17,因为不可能失去7个电子.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12.下列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A. B.C.D.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该物质含有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表示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正确;B、该物质含有两种分子,表示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C、该图片中含有两种物质的分子,表示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D、该图片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13.某集气瓶里盛有N2和O2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小贝同学要用燃烧法除去O2而得到较纯净的N2时,你认为她采用的试剂最好是()A.铁丝B.红磷C.木炭D.蜡烛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要把氮气中的氧气消耗掉,需要加入的物质一般燃烧后的生成物是固体,因为固体不需要占很大的空间.如果生成物是气体,几乎占了氧气的体积,得不到应有的结论.解答:解:A、细铁丝要在纯氧中燃烧才会除去氧气,故错误;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故正确;C、木炭燃烧虽然会除去氧气但同时又引进新的杂质二氧化碳气体,故错误;D、蜡烛虽然燃烧会除去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进新的杂质,故错误.故选B.点评:除杂质时一定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及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的状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利用乳化与溶解的不同,分析去除油污的几种方法的差异.解答:解:选项A中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污染而除去油污,此现象是溶解而非乳化;而选项B、C、D都是利用乳化剂使油污、油脂与水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并不均一的乳浊液而除去,因此,都属于乳化现象;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乳化及乳化现象的知识点.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为例,通过此题我们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也是中考的一个趋向.1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概念关系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即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供给呼吸的性质,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即可,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C、氧气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D、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百分含量分析即可,空气中N2和O2的百分含量分别为:78%和21%.解答:解: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故正确,B、氧气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氧气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故错误,C、氧气有助燃性,但氧气本身不可以燃烧,故错误,D、N2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比较简单,同学们需要注意一点,氧气具有的是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这点需要同学们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同学们想一下,若氧气有可燃性的话,那么我们在空气中点燃一根火柴,则空气就燃烧起来了,这是很荒谬的.16.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的名称均正确的是()A. O3 氧气B. MgCl2 氯化镁C. O4Fe3 氧化铁D. Fe(OH)2 氢氧化铁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的名称;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原则“氧右非左”、化合价“正左负右”;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验证化学式的书写.解答:解:A、氧气为双原子构成的分子,而O3为臭氧分子的化学式,故A错误;B、MgCl2氯化镁,化学式和相应的名称均正确,故B正确;C、氧化铁的化学式:遵守“氧右非左”、化合价“正左负右”的原则,故应为Fe2O3;故C错误;D、Fe(OH)2的名称为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OH)3,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17.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糖水B.牛奶C.米粥D.豆浆考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溶液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牛奶、米粥、豆浆虽然是混合物,但是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溶液的特征,只有理解了溶液的特征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20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20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中相应位置把答案序号按要求涂黑)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空气液化,矿石粉碎B.碘升华,红磷燃烧C.动植物的呼吸,工业制氧气 D.实验室制氧气,铁生锈2.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这些碘、钙、铁是指( )A.原子 B.单质 C.元素 D.离子3.走进实验室,我们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最基本的操作,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闻药品的气味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4.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酒精、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B.矿泉水、水、液氧C.氦气、二氧化碳、氢气 D.稀有气体、空气、氦气5.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原子的质子数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中子数6.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液体洒落,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到试管中部B.为了使实验更快捷,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C.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以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7.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发出白光﹣化合反应B.硫﹣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C.铁﹣火星四射﹣分解反应D.蜡烛﹣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8.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B.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C.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水﹣﹣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D.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9.当前正时秋收时节,有些地方仍有就地焚烧秸秆的陈规陋习.焚烧秸秆可能导致的后果有:①引发火灾;②能见度降低,引起交通事故;③诱发呼吸道疾病;④造成土地沙化等.其中主要因焚烧秸秆污染了空气而造成的后果是(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10.根据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在HClO4、KClO3、HClO、( )、NaCl的排列中,括号内应填入下列物质中的( )A.Cl2B.HC1O3C.Cl2O7 D.HC111.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一种原子D.属于一种元素12.“校园有毒塑胶跑道”的风波最近在全国多地出现,劣质的塑胶有一股浓浓的塑胶味扑鼻而来,主要含是甲苯、二甲苯等物质超标,甲苯的化学式为C7H8.下列关于甲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 gB.甲苯中含C和H2C.甲苯由7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组成D.等质量的甲苯和水所含的分子数目比为9:4613.如图所示,等体积的两瓶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点燃使其充分发生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 )A.只有甲瓶中有水流入B.只有乙瓶中有水流入C.甲、乙两瓶中均有水流入D.甲、乙两瓶都没有水流入14.如图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D.电解水15.常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CH4、C2H6、C2H2中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①C2H6②CH4、C2H6③C2H6、C2H2④CH4、C2H2⑤CH4、C2H2、C2H6.A.①②③B.①④⑤ C.①③④D.②③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16.(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氢原子__________;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③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④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2)已知氨气的化学式为NH3,请写出符号“2NH3”中数字的含义:“2”表示__________;“3”表示__________.(3)如图1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若A是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8B.10C.11D.12②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__________.③若A中x=13,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4)如图2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 A 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17.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与资源、能源、环境密切相关(1)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__________.A.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C.用洗衣机洗一两件衬衫 D.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2)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关于水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西塘河内某段水质状况进行取样调查,除去水样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___,若经过此操作后河水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②若要鉴别此河水的硬度,应向水中加入____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③若某同学发现水样呈浅黄色,他净水时可加入__________来脱色.(3)下列图甲示意图①~③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化合物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③所代表的物质是图乙中__________试管(填字母)中产生的气体,图乙中A是电源的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产生的气体.(4)在TiO2作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18.(14分)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图1回答问题:(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明确实验目的]:用过氧化氢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收集有关资料]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出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E装置收集气体的合适时机是__________.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进行科学实验]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2)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取氧气.①[明确实验目的]:用高锰酸钾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②[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用此装置收集氧气,你验证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③[实验现象分析]:小明在实验过程中看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3)与A装置相比,用B装置制O2的优点是__________(至少写一点).(4)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如图2甲),你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5)为完成上述(4)中的实验,用10mL量筒量取6mL水时,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图2乙中__________处(填“a”或“b”)刻度线保持水平.19.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1)2015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治疗虐疾的药物.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2)某元素的氧化物XO3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0%,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3)鸡蛋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现测定土鸡蛋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8%,则土鸡蛋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1%)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中相应位置把答案序号按要求涂黑)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空气液化,矿石粉碎B.碘升华,红磷燃烧C.动植物的呼吸,工业制氧气 D.实验室制氧气,铁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液化,矿石粉碎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B、碘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红磷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动植物的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工业制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实验室制氧气,铁生锈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这些碘、钙、铁是指( )A.原子 B.单质 C.元素 D.离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加碘食盐、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物质的成分及微观粒子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答】解:“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中的“碘、氟、钙、铁”指的是在食盐、牙膏、牛奶、酱油中添加了相应的元素.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的有关知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认识.3.走进实验室,我们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最基本的操作,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闻药品的气味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酒精、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B.矿泉水、水、液氧C.氦气、二氧化碳、氢气 D.稀有气体、空气、氦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酒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和过氧化氢,属于混合物,硫酸铜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液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C、氦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D、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氦气是由氦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B.【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5.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原子的质子数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中子数【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的一般易得到电子,少于4个的一般易失去电子而满足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来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所以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学生需明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6.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液体洒落,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到试管中部B.为了使实验更快捷,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C.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以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C、根据化学实验中不可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进行分析;D、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药品,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故A错误;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故B错误;C、化学实验中不可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故C错误;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发出白光﹣化合反应B.硫﹣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C.铁﹣火星四射﹣分解反应D.蜡烛﹣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化合反应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8.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B.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C.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水﹣﹣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D.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析题中给出的问题,回顾分子的性质,选出符合问题的解释,本题中涉及到的分子的性质有: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解答】解:A、液氧和氧气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所以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A正确;B、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所以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B 正确;C、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说明了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C正确;D、吹胀气球,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吹气的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变小,D不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分子的性质解释问题的能力,解此题的关键在准确的理解分子的性质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9.当前正时秋收时节,有些地方仍有就地焚烧秸秆的陈规陋习.焚烧秸秆可能导致的后果有:①引发火灾;②能见度降低,引起交通事故;③诱发呼吸道疾病;④造成土地沙化等.其中主要因焚烧秸秆污染了空气而造成的后果是(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污染了空气是与空气污染相关的后果与肥力损失及火灾无关.【解答】解:就地焚烧麦秸秆时可能引发火灾,生成的烟尘使能见度降低,容易引起交通事故、诱发呼吸道疾病、造成部分肥力损失等,但与污染空气相关的只有②③,其余与污染空气均不相关.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环保知识题,解题的同时告诫我们不要焚烧秸秆以防空气污染.10.根据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在HClO4、KClO3、HClO、( )、NaCl的排列中,括号内应填入下列物质中的( )A.Cl2B.HC1O3C.Cl2O7 D.HC1【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解答】解: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HClO4、KClO3、HClO、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7、+5、+1、﹣1;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A中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0;B中HC1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C中七氧化二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7价;D中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0在+1和﹣1之间.故选A.【点评】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利用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计算其中未知的元素化合价.11.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一种原子D.属于一种元素【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的概念.【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A、根据“阳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判定;B、根据“阴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判定;C、质子数不同,不是一种原子;D、质子数相同,是属于一种元素,为铝元素的离子、原子.【解答】解:A、前为氖原子,后为钠离子为阳离子,“都属于阳离子”说法错误,故A错误;B、前为氯离子为阴离子,后为氩原子,“都属于阴离子”说法错误,故B错误;C、质子数(9≠12)不同,不是一种原子,故C错误;D、质子数相同,是属于一种元素,为铝元素的离子、原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12.“校园有毒塑胶跑道”的风波最近在全国多地出现,劣质的塑胶有一股浓浓的塑胶味扑鼻而来,主要含是甲苯、二甲苯等物质超标,甲苯的化学式为C7H8.下列关于甲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 gB.甲苯中含C和H2C.甲苯由7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组成D.等质量的甲苯和水所含的分子数目比为9:46【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B、根据甲苯是由甲苯一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结合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的实际质量呈正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B、甲苯是由甲苯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含C和H2,故选项说法错误.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D、甲苯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2×7+1×8=92、1×2+16=18,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18=46:9,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的实际质量呈正比,实际质量比也为46:9,则等质量的甲苯和水所含的分子数目比为9:46,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如图所示,等体积的两瓶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点燃使其充分发生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 )A.只有甲瓶中有水流入B.只有乙瓶中有水流入C.甲、乙两瓶中均有水流入D.甲、乙两瓶都没有水流入【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红磷燃烧后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固体,而硫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根据集气瓶甲、乙中的压强的变化来选择答案即可.【解答】解:由于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能使甲瓶内压强减小,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体积占据了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乙瓶内的压强几乎无变化,但两瓶是连通的,最终压强相等,都比原先小,所以打开弹簧夹甲、乙两瓶中均有水流入.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红磷和硫燃烧生成物的性质,只有掌握了生成物的性质才能对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14.如图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D.电解水【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空气成分分析.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B、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分析;C、根据二氧化锰不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但不会增加氧气的质量分析;D、根据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分析.【解答】解:A、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装置内减少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剩余的气体越占,故A错误;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所以开始没有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有氧气生成,等高锰酸钾反应完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B正确;C、二氧化锰不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但不会增加氧气的质量,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应该相同.故C错误;D、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的氧气是生成氢气质量的8倍,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结合图象的分析题,解题时注意分析清楚转折点即可较快做出判断.15.常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CH4、C2H6、C2H2中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①C2H6②CH4、C2H6③C2H6、C2H2④CH4、C2H2⑤CH4、C2H2、C2H6.A.①②③B.①④⑤ C.①③④D.②③⑤【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三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平均值法来分析解答.【解答】解:CH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C2H6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C2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7%.该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是C2H6或CH4、C2H2或CH4、C2H2、C2H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混合物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有关混合物的计算方法与技巧,根据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得出混合气体的最简式是解题关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16.(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氢原子2H;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SiO2;③3个亚铁离子3Fe2+;④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M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有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有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有答案和解析)测试范围:第1~5单元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有:①充分占有资料②设计合理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⑤准备实验器材。

其正确的设计步骤是A.③①④⑤B.①③②C.③①②⑤D.③①②④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夹试管C.给液体加热D.熄灭酒精灯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步骤:①加热药品,②停止加热,③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将药品装入试管中并把装置安装好,⑥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⑤④①⑥③②B.⑤④①⑥②③C.④⑤①⑥③②D.④⑤①⑥②③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所示元素是2017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72B.②可用符号表示为Mg+2C.原子变成离子后电子层数一定会改变D.③④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6.两种单质X2、Y2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相同球代表相同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原子、Y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B.X2分子与Y2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完全反应时,X2与Y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D.每1个Y原子与3个X原子构成1个生成物分子7.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微管类抗肿瘤药物,它的化学式为C47H51NO14.下列有关紫杉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紫杉醇共由113个原子构成B.紫杉醇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C.一个紫杉醇分子中碳、氢、氮、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7:51:1:14D.紫杉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8.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a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B.左端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D.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水通电氢气+氧气9.石灰氮(化学式为CaCN2)是一种固态肥料,遇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N2+3H2O=CaCO3+2X,则x化学式为A.NO B.N2C.CO2D.NH3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P、Q、R、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精品K12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直通班) 新人教版

精品K12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直通班) 新人教版

九年级直通班化学期中考试试题时间: 70分钟 总分:100分温馨提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 :56,C :12,O :16, N :14 , H :1 Na:2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水结成冰C .铁锅生锈D .玻璃破碎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可供人体呼吸的是------------------- (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3.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 A .NaClB .CO 2C .NaOHD .H 2SO 44.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C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D .雨水是纯净物5、小红上化学课有做笔记的好习惯。

下面是她笔记的部分内容,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氧化铜 CuO B 、硫酸根离子 SO 42-C 、2个氢原子 H 2D 、过氧化氢分子 H 2O 26、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分析,如果向下列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 A .食盐B .植物油C .白糖D .纯碱(Na 2CO 3)7、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A .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B .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矿泉水,一会儿瓶壁上出现水珠C .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增重D .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变质8.2008年8月我国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试题(附答案)

【资料】①亚硫酸盐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②常温下,硝酸能把亚硫酸及亚硫酸
盐氧化成硫酸和硫酸盐;③亚硫酸与碳酸相似,在常温下易分解。
【猜想】(Ⅰ)K2SO3;(Ⅱ)K2SO4;(Ⅲ)

【进行试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 A、B 两只试管中
② 向A 试管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 溶液。
6.(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B.O2 和 O3 都是由氧元素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金钢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不同物质,用石墨制金刚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元素化合价有正有负,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是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是负价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2 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CH4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铁生锈、大米酿酒、镁带燃烧均属于缓慢氧化
D.NH4NO3 属于复合肥料
2.(2 分)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
()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银、锌的混合物
稀盐酸

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钡溶液

盐酸和氯化铵的浓溶液
氢氧化钠浓溶液

生锈的铁钉
稀盐酸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二、解答题(共 9 小题,满分 60 分)

教育最新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7

教育最新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7

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C.木炭在O2中的燃烧D.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2.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 B.Si C.Al D.Fe3.下列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氦气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 )A.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分子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6.“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主要体现了(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很小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间是有间隙的7.下列微粒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C.氧原子D.碳原子和氧原子8.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锰 C.空气 D.水9.下列含有“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硬水 B.蒸馏水C.矿泉水D.自来水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如水由__________构成;铁由__________构成;氯化钠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12.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数字表示的意义或根据意义写出相应的符号:(1)1个氢原子__________(2)2个氧离子__________(3)Fe__________(3)Mg2+“2+”:__________.13.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2)A、B、C、D中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填序号);(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_(填序号);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 关系密切.14.水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2)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__________.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3分)1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2)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__________(3)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__________.16.人们常用___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17.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已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__.18.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因此常用作保护气.(3)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使用清洁能源②排放烟尘③积极植树.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3分)19.如图,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②的名称:__________.(2)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3)如果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改进方法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20.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2)图A可用于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应略__________倾斜,原因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应在集气瓶底留少量水,最好用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收集氧气,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C.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所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C.木炭在O2中的燃烧D.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木条复燃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对着干燥玻璃片吹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 B.Si C.Al D.Fe【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利用识记知识,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的比例进行判断解决即可.【解答】解:根据记忆可知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3.下列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氦气【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氮气、氢气、氦气均不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氧气具有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故选项正确.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C、氢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重要性质之一是能供给呼吸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 )A.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分子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开放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并了解与之有关的知识.【解答】解: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分成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最小的粒子,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两种粒子.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用于加热的仪器;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应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D、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图中操作错误,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不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应垂直悬空在容器上方;故B不正确;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D、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液体的取用方法、量筒和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及酒精灯的使用,属于基础操作,学生应熟练掌握.6.“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主要体现了(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很小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间是有间隙的【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暗香来是人们闻到了花香,要从分子运动的角度考虑.【解答】解: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中不断地运动.故选A.【点评】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子具有四个特点:①体积很小、质量很小;②处于永恒运动之中;③分子之间有间隔.7.下列微粒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C.氧原子D.碳原子和氧原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解答】解: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来保持的.故选A.【点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只是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原子来保持的.8.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锰 C.空气 D.水【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可能存在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空气.其他纯净物中是不可能存在氧气分子的;进行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中没有氧分子,含有氧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锰没有氧分子,含有氧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空气中含有氧气,即含有氧分子,故C符合题意;D、水中没有氧分子,含有氧原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了解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9.下列含有“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硬水 B.蒸馏水C.矿泉水D.自来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硬水中含有水、溶于水的钙盐、镁盐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水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D、自来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B.【点评】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属于纯净物.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苍白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水分子;铁原子;钠离子、氯离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数字表示的意义或根据意义写出相应的符号:(1)1个氢原子H(2)2个氧离子2O2﹣(3)Fe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金属铁(3)Mg2+“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1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H;(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离子可表示为:2O2﹣;(3)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可知,Fe可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金属铁;(4)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答案为:(1)H;(2)2O2﹣;(3)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金属铁;(4)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3.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2)A、B、C、D中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CD(填序号);(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填序号);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结构决定性质;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2)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及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回答;(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钙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为20,表示原子序数为20;故填:20;(2)稳定结构是指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该层电子数是2)的微粒,D微粒最外层电子数=18﹣2﹣8=8;故CD属于稳定结构,故填:CD;(3)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粒子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 粒子化学性质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故填:B;最外层电子数.【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结构示意图及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种类方法,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4.水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D(填序号)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2)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洗衣水用来拖地等.【考点】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净化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2)根据常见的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回答.【解答】解:(1)A、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B、沉降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C、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D、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的一种操作,得到纯净的水;综上所述,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是蒸馏;(2)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很多,例如:洗菜水浇花、洗衣水用来拖地等.故答为:(1)D;(2)洗衣水用来拖地等.【点评】本题的年度不大,根据各种操作的净水效果,常见的节约用水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3分)1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2)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气体的分子间隔较大,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隔较小(3)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很小;(2)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而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3)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大,水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故答案为:(1)分子很小;(2)气体的分子间隔较大,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隔较小.(3)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的作用是过滤.【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的作用是过滤.【解答】解: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的作用是过滤;故答案为:肥皂水;煮沸;吸附;过滤;【点评】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17.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已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已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中子数是=48﹣22=26.故填:22;26.【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8.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常用作保护气.(3)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①③(填序号).①使用清洁能源②排放烟尘③积极植树.【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解答】解:(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因此空气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氮气;混合物;(2)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答案为:稳定;(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故答案为:①③;【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3分)19.如图,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②的名称:漏斗.(2)玻璃棒的作用引流;(3)如果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改进方法重新过滤.(写一点即可)。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版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版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 B
2.D
3.D
4.D
5.C
6.A
7.B
8.D
9.B 10.D 11.B 12.A
13.(1)①2H ;②NO2;③OH﹣;④P25.
(2)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14. (1)19.00 (2)Na2S (3)电子层;三(4)N
(5)得到;阴
15. (1)①过滤 ACDF ②吸附作用
(2)易溶于水;碳酸钙(3)①用10H20 ② D
(4) 氢气 1: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6.(1)①长颈漏斗;②酒精灯。

(2)甲; B ;分解反应; C
(3) A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4) 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17. 解:(1)由三聚氰胺的化学式可知,1个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6个氮原子,共15
个原子;故填:15;
(2)三聚氰胺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4×6)=3:7故填:3:7;
(3)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7%.
答: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7%.。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A.校门口电子测温装置的电线主要利用了金属丝的导电性
B.校门口值班老师冻手时,两手互相搓是利用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来取暖
C.病毒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
D.在楼道能闻到消毒水的味道是扩散现象
2.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用干毛巾擦车玻璃后,玻璃更易吸附灰尘是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C.如果车体带负电,导电链中电流方向 从车体到大地
D.车体带电后,开关车门时经常“触电”是因为人体是绝缘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项错误;
B.用干毛巾擦车玻璃后,玻璃更易吸附灰尘是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故B项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阻R1被短接,所以电压表测得是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只断开S2时,R1和R2串联,电压表只测R2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源电源不变,根据公式 得,电路中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故选B。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 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电压表的示数为 ;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当开关 断开、 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 ,则正确的是( )
C.扩散现象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病毒不是分子,故该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在楼道能闻到消毒水的味道是扩散现象,故该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 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推荐学习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练习试题(第1-5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练习试题(第1-5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练习试卷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3分)1.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 B.海水晒盐 C.铁锅生锈 D.酒精挥发2.下列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轮胎爆炸 B.清洗蔬菜 C.榨甘蔗汁 D.蜡烛燃烧3.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瓷碗破碎 C.木柴燃烧 D.酒精挥发4.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核外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NaCl B.CaO C.NaOH D.H2SO46.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富哂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哂、钙”指的是()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8.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10.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A.蒸馏 B.活性炭吸附C.加入肥皂水D.过滤11.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u B.O C.H2D.C6012.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下列关于甘氨酸(C2H5O2N)叙述错误的是()A.甘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B.一个甘氨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氧分子、1个氮原子构成C.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D.甘氨酸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4:5:32:1413.葡萄糖是重要的糖类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一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水分子构成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1:8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14.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一组是()A.NH3 NO HNO3B.N2O5 N2O4 NO2C.HNO3 NO2 NH3D.NO NO2 N2O315.“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C.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16.小明同学从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A.①②④⑤ B.①②③C.④⑤ D.①②③⑤17.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18.2011年9月12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拉克斯﹣﹣狄蓓吉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她发现的一种药物﹣﹣青蒿素,它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是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是混合物B.“青蒿素”含42个原子C.“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0:11:4019.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 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C.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铬原子呈电中性2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B.a=15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D.Z为化合物2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0分)22.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3个钾原子,2个氮分子;(2)如图是铝的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图,则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物质①牛奶;②食醋;③蔗糖;④矿泉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23.用化学用语填空:(1)银;(2)4个二氧化硫分子;(3)2个铝离子;(4)高锰酸钾;(5)+5价的氮元素;(6)硫酸铵(7)氧化铁中铁显+3价.24.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序号,下同) ; (2)属于原子的是 ;(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4)写出A 、B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一种用途 .25.M 元素的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已知:(1)M 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则x= (2)M 元素与下列选项中 (填序号)元素不能形成化合物.26.2011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 15H 22O 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美国拉斯克奖.(1)青蒿素分子由 种元素构成. (2)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 个原子.(3)青蒿素分子中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7.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 ①硬水可用 来区分,生活中可用 来降低水的硬度.②硬水在加热或久置时,会产生水垢[主要成分是Mg (OH )2和CaCO 3],生活中可用适量稀盐酸除去热水瓶壁上的水垢,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已知Mg (OH )2与稀HCl 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CaCO 3与稀HCl 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28.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 有关;(2)通过对比实验 和 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29.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收集装置选用;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填编号)(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练习试卷(1-5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3分)1.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 B.海水晒盐 C.铁锅生锈 D.酒精挥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而和物理变化没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在判断一种变化过程是何种变化时,只有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即有无新物质生成来进行细心地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冰块融化是指水由固态变为了液态的水,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A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是指通过蒸发的方法,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而使溶解在海水中的氯化钠析出的过程,该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B属于物理变化;C、铁锅生锈是指铁和氧气及水反应生成了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即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故C属于化学变化;D、酒精挥发只是酒精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D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对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中新物质来说,关键是个“新”字.并且,这里的“新”是相对的,而不是指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物质才算是新物质,只要是相对于变化前的物质是新的(即和变化前的物质不是同种物质),就认为是有新物质生成.2.下列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轮胎爆炸 B.清洗蔬菜 C.榨甘蔗汁 D.蜡烛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轮胎爆炸的过程中只是轮胎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清洗蔬菜的过程中只是将泥沙等蔬菜表面的杂质与蔬菜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榨甘蔗汁的过程中只是从甘蔗中分离出甘蔗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瓷碗破碎 C.木柴燃烧 D.酒精挥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冰雪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瓷碗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木柴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酒精挥发只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4.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核外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核外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一种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等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D、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NaCl B.CaO C.NaOH D.H2SO4【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NaCl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Ca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C、NaOH是由钠、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H2SO4是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氧化物的判断,抓住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富哂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哂、钙”指的是()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加碘食盐”、“富哂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中的“碘、哂、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解答】解:“加碘食盐”、“富哂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中的“碘、哂、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哂、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三氧化二铁,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8.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解答】解:由于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因此在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隙无关,故B 错误;C、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这是造成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D、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构成没有关系,故D错误.故选C.【点评】准确理解分子的性质,会应用微粒的基本性质解释某些生活中的现象.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水的组成;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分子是运动的特性进行分析;B、根据分子的定义进行分析;C、根据原子的定义进行分析;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解答】解:A、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性质可知,“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A正确;B、由分子的定义可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C、由原子的定义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分子和原子的特点、区别和联系,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10.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A.蒸馏 B.活性炭吸附C.加入肥皂水D.过滤【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净化水操作的原理及在净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蒸馏,使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能使水得到净化.B、活性炭吸附沉淀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的是水中的异味、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可溶性的杂质,能使水得到净化.C、加入肥皂水,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可以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但不能使水得到净化.D、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尽管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但能使水得到净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常见净化水的方法,明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u B.O C.H2D.C60【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说明是元素符号,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说明该物质是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的,有金属、稀有气体、非金属固体单质.【解答】解:A、Cu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铜这种物质,故A正确;B、O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不能表示物质,需在右下角放上数字2,故B 错;C、H2不能表示氢元素和氢原子,故C错;D、C60不能表示碳元素和碳原子,故D错.故选A.【点评】要知道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有:金属、稀有气体、非金属固体单质.12.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下列关于甘氨酸(C2H5O2N)叙述错误的是()A.甘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B.一个甘氨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氧分子、1个氮原子构成C.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D.甘氨酸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4:5:32:1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甘氨酸(C2H5O2N)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甘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2%,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甘氨酸(C2H5O2N)的化学式可知,一个甘氨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2+14=75,故选项说法正确.D、甘氨酸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5):(16×2):(14×1)=24:5:32:1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葡萄糖是重要的糖类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一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水分子构成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1:8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葡萄糖的组成元素以及氧化的产物、分子的构成,元素质量比等.【解答】解:A、由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可知,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由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可知,一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 个氧原子构成,一种物质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另一种物质的分子,故B错误;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6):(1×12):(16×6)=6:1:8;故C正确;D、由于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通过计算出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比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巩固相关的知识.难度较小.14.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一组是()A.NH3 NO HNO3B.N2O5 N2O4 NO2C.HNO3 NO2 NH3D.NO NO2 N2O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H3、NO、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2、+5,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2O5、N2O4、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4、+4,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NO3、NO2、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4、﹣3,故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O、NO2、N2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4、+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15.“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C.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题意:“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能减少电能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一次性餐具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多作用一次性餐具,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能减少电能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C.【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16.小明同学从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A.①②④⑤ B.①②③C.④⑤ D.①②③⑤【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从S+O2SO2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是分子个数是2,反应后是1,反应前后分子发生改变;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32:(16×2)=1:1.A、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B、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正确.C、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D、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均不变,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该物质的质量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与解析)(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水的电解C.干冰升华D.铁的冶炼2、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其中区域“a”代表的是()A.氧气B.氦气C.氮气D.二氧化碳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气味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4、臭氧(O3)能杀死细菌,可用作消毒杀菌剂。

臭氧属于()A.纯净物B.混合物C.氧气D.稀有气体5、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B.金刚石C.铜D.氯化钠固体6、2020年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NO2B.COC.粉尘 D H2O7、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常用作食品加工方面的发酵剂。

关于小苏打中碳元素的化合价计算正确的是A.-2B.+2C.+4D.+68、下列示意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其中有一种可用于食品防腐,也用于充装易变形、易碎食品。

这种气体是()A. B.C. D.9、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公园里花香四溢B.春天里柳絮飞扬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10、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红磷B.铁丝C.硫D.碳11、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质子数为11 B.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C.最外层有1个电子 D.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1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CO2、NO2等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1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不能区别硬水和软水B.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C.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D.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1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读取液体体积B. 加入块状药品C. 点燃酒精灯D. 倾倒液体15、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2、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 D.称取氯化钠4、“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A.4种B.5种C.6种D.7种6、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稀盐酸B.MgSO4溶液Fe CuC.Mg FeSO4溶液Cu D.MgSO4溶液 Fe Cu(NO3)2溶液7、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C.胃液0.9-1.5 D.胰液7.5-8.08、“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期中测试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O—16S—32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7分)1.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H2ﻩﻩﻩB.2H2ﻩﻩC.2HﻩﻩD.H2O2.稀有气体过去曾被人们称做“惰性气体”,这是因为( )。

A.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少ﻩﻩB.稀有气体用途广泛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ﻩﻩﻩD.稀有气体非常宝贵3.下列事实中,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ﻩﻩ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ﻩﻩﻩﻩﻩD.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验纯B.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要垫石棉网C.做实验的废液应倒入指定容器内D.在实验药品贮藏室门口应写上“严禁烟火”5.如下图所示的“错误操作”与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蒸腾作用ﻩB.光合作用ﻩﻩC.呼吸作用ﻩD.氧化作用7.依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在H2O2、CO2、O2 3种物质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氧气ﻩﻩﻩB.都含氧元素C.都含氧分子ﻩﻩﻩﻩﻩD.都含2个氧原子9.某同学观察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D.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不变(假设不漏气)10.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氧气空气ﻩﻩﻩB.水银水糖水C.碳二氧化碳氯化钠ﻩﻩﻩD.冰二氧化锰食盐水11.鉴别下列各组生活中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37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37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2.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3.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的种类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4.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2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18 g B.8 g C.28 g D.30 g5.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A.NaCl B.H2C.HCl D.HClO6.下列气体的大量排放不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A.CH4B.CO2C.O3D.H27.“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作息时减少能量耗用,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A.用旧报纸制铅笔杆B.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D.深秋时节焚烧落叶8.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有3种分子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9.石墨烯(C60)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三种碳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D.将石墨剥离制成石墨烯发生了物理变化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32分)11.选择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用化学式填空(1)该气体能使人中毒,但具有还原性的是;(2)该气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3)该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4)该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也能保鲜食物.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3)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4)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3.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任写一点)(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任写一点)(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14.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物质X的化学式为.(2)说出X的一种用途(3)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4)CO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某些金属,请用化学方程式举例说明.(5)写出图中一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化学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27分)1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上图字母,下同),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的药品是和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可选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氨气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我们收集氨气时只能选,选择的依据是.16.请回忆你曾观察、学习过的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花变红的原因:.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题,11分)17.2015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计算:(1)一个青蒿素分子由个原子构成(2)青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18.(7分)工业上用碳来还原氧化铜炼铜.计算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是多少?2015-2016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判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主要有四点:①表示反应物,②表示生成物,③表示反应条件,④反映各物质间量的关系,由此得到的信息更多,如生成物的状态,物质的结构和组成等.【解答】解:A、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前的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反应物,所以正确.B、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之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所以正确.C、在化学方程式中,反映不出厂价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所以错误.D、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上下标的是反应的条件,所以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应用广泛,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了解方程式的读法,理解方程式的含义,明确方程式中体现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压轴实验题;元素质量守恒;物质质量守恒.【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由于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均没有改变.【解答】解: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但其质量守恒的原因却是由于反应前后原子不变;故A不正确;B、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在改变过程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不改变物质的总质量;故B正确;C、质量守恒定律反映了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故C正确;D、定量研究化学变化所需要的仪器精密度越高,结果越精确;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进行考查,体现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与理解.3.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的种类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A 错误.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可以知道化学变化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所以元素的种类是一定不变的;故B错误.C、因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发生变化,故C错误.D、化学反应前后有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故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物质的总质量;两个一定变: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4.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2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18 g B.8 g C.28 g D.30 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 和2g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解答】解:已知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 和2gD;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2g+x=28g+2g,则x=18g.故选A.【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意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5.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A.NaCl B.H2C.HCl D.HClO【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X+NaClO+H2O,反应物中氯、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氯、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1、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钠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Cl.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下列气体的大量排放不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A.CH4B.CO2C.O3D.H2【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从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等去分析解答.【解答】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里的玻璃和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的保温作用,这种现象造成了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等.故答案为:D.【点评】记住: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等.7.“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作息时减少能量耗用,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A.用旧报纸制铅笔杆B.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D.深秋时节焚烧落叶【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中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焚烧落叶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解答】解:A、用旧报纸制铅笔杆减少了木材的使用,符合“低碳生活”,故A正确;B、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是减少能量耗用,符合“低碳生活”,故B正确;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号“低碳生活”,故C正确;D、焚烧落叶加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号“低碳生活”,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低碳生活理念的落实,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的一些具体体现,为倡导积极环保的新生活提供了思路.8.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有3种分子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察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的种类,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根据原子的种类及数目的变化分析该图示是否符合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A、图示中的四种分子构成不同,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共有4种分子,故A不正确;B、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可以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故B正确;C、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C不正确;D、图示中生成物有两种,且是两种化合物,而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必须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据变化示意图及分子由原子构成、反应类型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和反应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9.石墨烯(C60)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三种碳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D.将石墨剥离制成石墨烯发生了物理变化【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颜色考虑;B、根据三者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考虑;C、根据元素组成考虑燃烧的生成物;D、根据石墨和石墨烯的区别考虑.【解答】解:A、金刚石属于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故A说法错误;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物理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说法正确;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故C说法正确;D、将石墨剥离制成石墨烯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说法错误.故选A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颜色,组成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可分析先甲、乙、丙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丁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7g,故甲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7g;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为12g;由质量守恒定律,丁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丁的质量为12g﹣7g=5g,故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7g+5g=12g;故选项说法正确.B、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丙,生成物是甲和丁,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C选项的分析,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32分)11.选择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用化学式填空(1)该气体能使人中毒,但具有还原性的是CO ;(2)该气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CO2;(3)该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O2;(4)该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也能保鲜食物N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性质决定用途;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是有毒的气体,但具有还原性,故填:CO;(2)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氧气,故填:CO2;(3)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故填:O2;(4)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物保鲜,又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填:N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S+O2SO2(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2H2O2H2↑+O2↑(3)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H2O22H2O+O2↑(4)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进行分析;(2)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4)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解答】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1)S+O2SO2;(2)2H2O2H2↑+O2↑;(3)2H2O22H2O+O2↑;(4)CO2+Ca(OH)2=CaCO3↓+H2O.【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13.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任写一点)(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任写一点)(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图片信息中箭头的方向确定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回答.(2)根据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回答.(3)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最主要的是光合作用,我们能做的是植树造林.【解答】解:(1)根据图片信息,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化石(或矿物)燃料燃烧和动植物呼吸等.(2)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此外还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产生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3)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且植树造林是我们容易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故答案为:(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2)温室效应(或温室效应的具体表现等均可);(3)植树造林(种草等均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同学们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气体,就会做好此题.14.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2)说出X的一种用途用于灭火(3)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O2CO2.(4)CO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某些金属,请用化学方程式举例说明CuO+CO Cu+CO2.(5)写出图中一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要熟悉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2)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判断.(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4)一氧化碳还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5)根据碳酸钙转化成X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碳能转化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能转化为二氧化碳;碳酸和二氧化碳能相互转化;碳酸钙和二氧化碳能相互转化,所以X为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CO2(2)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可以用于灭火;(3)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这四个反应的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都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C+O2CO2(合理答案均可);(4)一氧化碳还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 Cu+CO2.(5)碳酸钙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CaCO3CaO+CO2↑.答案:(1)CO2;(2)用于灭火;(3)C+O2CO2;(4)CuO+CO Cu+CO2;(5)CaCO3CaO+CO2↑.【点评】本道题主要考查了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常见的氧化物、酸、碱、盐的判别,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等,所考查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一般都能轻松作答.三、化学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27分)1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长颈漏斗,b 锥形瓶.(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上图字母,下同),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可选的发生装置是 B ,收集装置是C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氨气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我们收集氨气时只能选 D ,选择的依据是氨气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比空气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C.木炭在O2中的燃烧D.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2.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 B.Si C.Al D.Fe3.下列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氦气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 )A.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分子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6.“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主要体现了(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很小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间是有间隙的7.下列微粒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C.氧原子D.碳原子和氧原子8.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锰 C.空气 D.水9.下列含有“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硬水 B.蒸馏水C.矿泉水D.自来水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如水由__________构成;铁由__________构成;氯化钠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12.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数字表示的意义或根据意义写出相应的符号:(1)1个氢原子__________(2)2个氧离子__________(3)Fe__________(3)Mg2+“2+”:__________.13.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2)A、B、C、D中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填序号);(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_(填序号);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 关系密切.14.水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2)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__________.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3分)1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2)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__________(3)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__________.16.人们常用___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17.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已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__.18.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因此常用作保护气.(3)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使用清洁能源②排放烟尘③积极植树.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3分)19.如图,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②的名称:__________.(2)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3)如果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改进方法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20.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2)图A可用于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应略__________倾斜,原因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应在集气瓶底留少量水,最好用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收集氧气,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C.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所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C.木炭在O2中的燃烧D.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木条复燃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对着干燥玻璃片吹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 B.Si C.Al D.Fe【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利用识记知识,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的比例进行判断解决即可.【解答】解:根据记忆可知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3.下列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氦气【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氮气、氢气、氦气均不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氧气具有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故选项正确.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C、氢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重要性质之一是能供给呼吸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 )A.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分子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开放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并了解与之有关的知识.【解答】解: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分成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最小的粒子,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两种粒子.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用于加热的仪器;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应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D、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图中操作错误,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不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应垂直悬空在容器上方;故B不正确;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D、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液体的取用方法、量筒和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及酒精灯的使用,属于基础操作,学生应熟练掌握.6.“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主要体现了(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很小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间是有间隙的【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暗香来是人们闻到了花香,要从分子运动的角度考虑.【解答】解: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中不断地运动.故选A.【点评】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子具有四个特点:①体积很小、质量很小;②处于永恒运动之中;③分子之间有间隔.7.下列微粒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C.氧原子D.碳原子和氧原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解答】解: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来保持的.故选A.【点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只是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原子来保持的.8.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锰 C.空气 D.水【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可能存在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空气.其他纯净物中是不可能存在氧气分子的;进行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中没有氧分子,含有氧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锰没有氧分子,含有氧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空气中含有氧气,即含有氧分子,故C符合题意;D、水中没有氧分子,含有氧原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了解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9.下列含有“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硬水 B.蒸馏水C.矿泉水D.自来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硬水中含有水、溶于水的钙盐、镁盐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水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D、自来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B.【点评】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属于纯净物.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苍白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水分子;铁原子;钠离子、氯离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数字表示的意义或根据意义写出相应的符号:(1)1个氢原子H(2)2个氧离子2O2﹣(3)Fe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金属铁(3)Mg2+“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1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H;(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离子可表示为:2O2﹣;(3)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可知,Fe可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金属铁;(4)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答案为:(1)H;(2)2O2﹣;(3)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金属铁;(4)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3.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2)A、B、C、D中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CD(填序号);(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填序号);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结构决定性质;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2)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及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回答;(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钙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为20,表示原子序数为20;故填:20;(2)稳定结构是指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该层电子数是2)的微粒,D微粒最外层电子数=18﹣2﹣8=8;故CD属于稳定结构,故填:CD;(3)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粒子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 粒子化学性质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故填:B;最外层电子数.【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结构示意图及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种类方法,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4.水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D(填序号)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2)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洗衣水用来拖地等.【考点】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净化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2)根据常见的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回答.【解答】解:(1)A、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B、沉降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C、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D、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的一种操作,得到纯净的水;综上所述,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是蒸馏;(2)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很多,例如:洗菜水浇花、洗衣水用来拖地等.故答为:(1)D;(2)洗衣水用来拖地等.【点评】本题的年度不大,根据各种操作的净水效果,常见的节约用水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3分)1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2)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气体的分子间隔较大,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隔较小(3)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很小;(2)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而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3)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大,水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故答案为:(1)分子很小;(2)气体的分子间隔较大,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隔较小.(3)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的作用是过滤.【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的作用是过滤.【解答】解: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的作用是过滤;故答案为:肥皂水;煮沸;吸附;过滤;【点评】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17.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已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已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中子数是=48﹣22=26.故填:22;26.【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8.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常用作保护气.(3)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①③(填序号).①使用清洁能源②排放烟尘③积极植树.【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解答】解:(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因此空气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氮气;混合物;(2)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答案为:稳定;(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故答案为:①③;【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3分)19.如图,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②的名称:漏斗.(2)玻璃棒的作用引流;(3)如果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改进方法重新过滤.(写一点即可)【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操作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图形和用途分析即可.(2)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