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默写失误分析与应对策略-4页精选文档
古诗解析题常见失误与对策
古诗赏析题常见失误与对策一、审题失误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
只有审清题干问的是什么,弄懂题目要求我们答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从而答对题、答全题。
审题有了失误,答题就会“驴唇不对马嘴”,从而痛失分数。
例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问的正确答案是:“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是清新幽静、超凡脱俗。
”许多考生审题出现了失误,将“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看成是“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于是有的答成:前三联借景抒情,后一联直抒胸臆;有的答成:第一句、五句、六句写动景,第二句、三句、四句写静景,动静结合,等等。
其实“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是指景物本身的特点,而“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是指描写方法或技巧的特点。
考生在这里混淆了“描写的景物”和“景物描写”这两个概念,因而失分。
失误常见的情况还有:表现手法是针对全诗来说的还是针对某一两个句子的,是处于主要地位的还是处于次要地位的,考生常常没弄清这些就答题;“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妙”主要指方法和技巧上的特色,许多考生却大谈特谈思想感情;对律诗诗句的赏析中,有些考生则错把颔联当成了颈联;还有就是忽视对背景注解的审读,导致对诗歌特定思想内容的理解错误等。
对策:审题要具备基本的背景知识,包括文学常识、语言知识,这样才能读懂题目涉及的一些概念(如颔联与颈联)和古人对作家作品的评价。
审题要全面,不要忽略每一个细节;要专注细心,逐字逐句,甚至咬文嚼字;要抓住关键词语,对可能引起误解的概念反复推敲,比较异同,从而明确命题指向,确定答题内容。
二、手法误认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考生对全诗或诗中某一两句运用的手法进行分析和指认时,常常容易出问题——把一种手法说成是另一种手法,造成该得分点失分。
例如:石头城[宋]刘翰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古诗默写失分原因及如何改进作文
古诗默写失分原因及如何改进作文段落一,古诗默写的常见失分原因。
古诗默写真是让人头疼啊!为啥每次默写都错漏百出呢?其实啊,主要原因就是咱们对古诗的记忆不够扎实,对诗文内容不够熟悉。
再加上有时候光顾着背,没真正理解诗的意思,默写时就容易
出错。
还有啊,书写不规范也是个大问题,错别字、笔误这些,一
不留神就冒出来了。
段落二,情感共鸣与古诗默写。
古诗嘛,它不只是文字,更是情感和意境的结晶。
想要默写得好,就得去感受诗里的情感。
你得了解古诗的背景,体会诗人的心境,这样才能更好地记住并默写出来。
还有啊,你得真正喜欢古诗,有兴趣去学习,这样才能激发你的积极性。
段落三,提高古诗默写的技巧与方法。
说起提高古诗默写的技巧,那可是多了去了!首先,你得勤快
点儿,多背多记,这样才能让记忆更牢固。
其次,你得理解古诗的
意思,这样默写起来就更顺手了。
还有啊,写字也得规范点,别老是出现错别字、笔误这些问题。
另外,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你可以用APP、在线题库这些工具来辅助学习,效果会更好哦!
段落四,培养古诗学习的长期兴趣。
想要提高古诗默写的成绩,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你得有长期的兴趣和坚持才行。
你可以多参加一些诗词朗诵、写作比赛之类的活动,让自己对古诗有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还有啊,跟同学、老师多交流交流,听听他们的见解和心得,也能让你对古诗有更全面的认识。
总之啊,只要你有兴趣、有坚持,古诗默写这关就一定能过!。
中考古诗文复习的误区及对策
中考古诗文复习的误区及对策石阡县中坝中学付杰笔者认为,在中考古诗文复习时,存在三个方面的误区。
误区之一:教师认为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只一味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文,疏于检查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缺失,课堂上人声鼎沸,实则效率低下。
误区之二:教师零打碎敲地对付一首古诗或一篇文言文,对知识缺乏必要的整合、复习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误区之三:教师死守教材,不敢越教材半步。
没有适度的拓展,学生思维没有被激活,不能做到学以致用。
针对中考古诗文复习存在的这些误区,最大程度地提高复习效益,宜注重知识的积累、整合与拓展。
一、注重积累。
夯实基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基础,诵读是我国古代母语学习的优良传统,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
熟读成诵古诗文,有利于积累语言材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利于提高学养,增长智慧。
在中考复习时要落实背诵的篇目,要求学生做到“四会”,即会背诵、会默写、会理解、会运用。
背诵时要学会整体感知一首诗,一篇文章的大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背诵可采用抓线索,抓重要词句等方法背诵。
教师对学生容易写错弄混的字,注重辨析字的音、形、意,对古诗文的理解应着眼于从整体上把握,切忌望义生文或断章取义。
学习古诗文的终极目的在于运用,要求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能恰当地引用古诗文,让他们谈吐增色,笔下生花。
二、整合教材。
纵横联系教师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对教材中古诗文篇目有关联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整合,让知识形成网络,盘活教材,便于学生在比较中寻求规律,同中求异。
笔者对初中生语文教材的古代诗歌按咏物诗、思乡怀人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史怀古诗等进行梳理归类,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就一目了然,如此整合后,学生容易把握每一类诗歌的大致特点,强化了知识的纵横联系。
如同是写春的古诗,《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滁州西诵》、《钱塘湖春行》等,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作者观察的角度,写景状物的特点各异,让学生反复诵读,玩味,在鉴赏中细心感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妙处。
中考古诗词默写失误分析与应对策略
中考古诗词默写失误分析与应对策略钟桂玉一、古诗词默写失误及原因分析古诗词默写题一般分为直接默写题和理解性默写题。
直接默写题就是给出诗词的前半句或后半句,要求默写后半句或前半句话;理解性默写是给出内容方面的提示,要求默写出与提示内容相符的诗词句子。
从历年阅卷分析看,学生在默写古诗词时,主要失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错。
书写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同音字而错,如:“勿施于人”中的“施”误写成“失”,“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误写成“汉”,“会当凌绝顶”中的“凌”误写成“临”“零”等。
二是因形近而错,如“天涯若比邻”的“涯”写成“崖”;“白发搔更短”,“搔”写成“骚”或“挠”;“海内存知己”中的“己”写成“已”等等。
三是书写时添笔少笔不规范,如“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燕”漏写笔画,“舟”“丹”“凌”的点,漏写或者多点;“于”“千”连笔的不规范书写,导致字形变形;还有“淡”“凝”中三点水、两点水的连笔书写让评卷老师很难判定到底是几点水,或者又是“讠”字旁等等。
2.记忆错。
把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与平时其它文章中常见词语混淆。
如“长风破浪会有时”误记成“乘风破浪会有时”;“似曾相识燕归来”误记成“似曾相似燕归来”;“留取丹心照汗青”误记成“留取丹青照汉心”等等。
3.理解错。
理解错有两种情形:一是对题目要求(即命题者意图)理解错误,导致不能按题目要求作答。
如《岳阳楼记》中表明范仲淹政治抱负的名句,有学生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上去。
二是对诗词意思理解错误,把不符合要求的句子答上去。
如请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学生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上去。
从教与学的角度看,出现上述错误是因为教学上对某些能力的关注不够。
中考古诗词多考默写,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多半是叫学生背诵,其它基本不作要求,因而常常出现古诗词教学只背诵轻理解、轻运用、轻书写现象。
二、提高古诗词默写得分率的策略如果在古诗词教学或者迎考复习中过好以下三关,学生默写的失误就会减少。
初中古诗文默写纠错对策
初中古诗文默写纠错对策随着新课标对古诗文记诵积累的重视和强调,中考试题也更加突出对背诵默写的考查。
学生花费大量精力进行背诵、默写,但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
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
通过分析学生卷面,笔者发现学生默写失分的主要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错字。
学生在默写中出现错字的现象是较多的。
汉字书写或多一笔,或少一笔,或写错偏旁,或写错结构,不一而足。
例如“旧时茅店社林边”中“茅”字少一撇,“吏禄三百石”中“禄”字写成“衣”旁,“风正一帆悬”中“悬”字多一横,“晨兴理荒秽”中“荒”字多一点,“隔江犹唱《后庭花》”中“庭”字里边的“廷”写成“延”等。
2.别字。
这种情况主要是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误用,不少学生平时背诵不认真,只会死记硬背,不能做到口、脑、手并用。
例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的“宵”字,学生往往会误写成“霄”字。
再如“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误写为“汉青”,“黑云压城城欲摧”中“摧”误写为“催”,“夜泊秦淮近酒家”中“近”误写为“进”等。
3.通假字。
古诗文名句中有很多通假字,学生会因记忆不牢,常常将通假字和本字用反。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通“悦”,“诲女知之乎”中“女”通“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知”通“智”,“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止”通“只”,“对镜帖花黄”中“帖”同“贴”,“出门看火伴”中“火”同“伙”,“路转溪头忽见”中“见”通“现”等。
针对以上几种错误现象,笔者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纠错对策。
1.准确诵读,深入理解。
最具汉语音韵美和意境美的古诗文,不诵读很难体会到蕴藏于其中的美感。
课堂上必须强调准确诵读。
可以通过听录音、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个人朗读等方式灵活进行。
课堂上听录音,老师范读,起码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学生误读,读错,以致影响以后的背诵和默写,准确诵读是古诗文学习最基础的一步。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默写题,都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
实用高效小妙招——浅谈九年级古诗词默写纠错几种策略方法
实用高效小妙招——浅谈九年级古诗词默写纠错几种策略方法摘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画卷里,古诗词必定是我国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浩瀚诗海彰显着前人的睿智和风骨,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
作为华夏民族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完整准确地传承下去。
在这个背景之下,古诗词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古诗词默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查形式。
但在平时的考试中,学生的古诗词默写总会出现各种错误,尤其是因错别字而丢分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文将通过大量的事例,分析出古诗词默写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并探讨出几种实用有效的策略方法。
此外,九年级是初中阶段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应该给学生总结归纳出各考点的知识体系,古诗词默写也如此,梳理出各种致误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纠错策略方法,帮助学生在考场上准确快速地答题。
关键词:古诗词默写初中九年级错别字致误原因策略方法总结归纳我校语文古诗词默写现状我校属于一所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制学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
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不高,家庭中没有很好分文化氛围,无人在家中对他们进行很好的文化辅导,也没有形成规范的书写习惯,即使到了九年级这些毛病也没有完全纠正过来。
因此我校学生在古诗词默写的满分率差强人意,经问卷调查,全校仅有14.5%的学生拿到十分的满分,还有37.6%的学生拿到0—5分的低分;九年级学生也仅有12.7%拿到满分,低分段的还占调查总人数46.5%,更令人可惜的是绝大部分是因为错别字而丢分而不是背不出古诗词。
问卷调查结果不甚理想,情况令人堪忧,那么如何帮助农村学生减少古诗词默写中错别字现象呢?切实有效地提高九年级学生在古诗词默写中的效率呢?这点成为我研究的一个课题和方向。
下面我将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古诗词测试的方式来探讨出默写中致误的主要成因,并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方法。
农村学生古诗词默写致误的原因及应对的策略方法为了弄清我校九年级学生古诗词默写致误原因,我对所教的班级进行了一次部编版九(下)古诗词默写小测试。
刍议初中古诗词默写失分原因及改进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古诗词默写失分原因及改进的有效策略作者:唐莹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027-02古诗文默写是一项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也是背诵的检测。
默是背得一面镜子;同时默写也是同遗忘不断作斗争的过程,默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遍又一遍在默写中不断改正错误,减少错误,从而加深正确的印象。
作为老师要不断思考有效的默写教学,既要知道学生在这一知识点失分的原因,同时也要重点强调改进的方式方法,使得学生尽量用花最少的时间,去获得默写最大的效率。
一、学生失分原因分析1.没有理解文意如默写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林壑尤美”,不少同学把“尤美”,默写成“优美”,主要因为没有理解“尤美”是尤其秀美的意思。
如杜甫《登高》中“会当凌绝顶”不少同学默写时把“凌”写成光临的“临”,其实“凌”在文中是登上的意思,主要也是因为没有理解文意造成的错误。
2.没有留心语句顺序古诗文受韵律的限制,跟现代汉语的习惯有所不同,学生受现代汉语的影响,加之学习时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了,出现错误,为此要提醒学生多留心。
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把“淡妆浓抹”错写为“浓妆淡抹”。
3.一些形近字难辨造成错误如陆游《书愤》中“镜中衰鬓已先斑”,有的同学默写时把已经的“已”;写成自己的“己”;又如崔颢的《黄鹤楼》中“白云千载空悠悠”,有的同学写成把“载”写成“裁”。
主要因为不少同学,没有注意区分这些形近字偏旁、笔画细微差别造成的。
4.通假字,难写字和生僻字造成错误如课文《论语·八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少同学把“说”写成“悦”,这是没有考虑到通假字造成的失误。
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隳突乎南北”的“隳”笔画多,不少同学甲时不细看,默写时只能凭感觉乱写,错误率很高。
古诗文默写检讨书模板高中
尊敬的老师:您好!我谨以此篇检讨书,对自己在古诗文名句默写中的失误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诚恳的道歉。
在这次默写中,我因种种原因,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深感愧疚。
以下是我对此次失误的详细检讨,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失误原因分析1. 认识不足在本次古诗文名句默写前,我对古诗文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默写的重要性。
我认为默写只是检验我们背诵情况的手段,没有将其与提高语文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等目标联系起来。
2. 学习方法不当在古诗文名句的学习过程中,我过于依赖死记硬背,缺乏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对于一些诗句的含义,我并未深入挖掘,导致在默写时容易混淆、遗忘。
3. 时间管理不当在准备默写的过程中,我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导致复习效果不佳。
临近默写时,我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诗句没有掌握,从而产生了焦虑情绪,影响了默写成绩。
4. 缺乏练习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没有坚持进行古诗文名句的练习,导致在默写时容易出错。
此外,我在练习过程中没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导致错误反复出现。
二、反思与改正措施1. 提高认识我深刻认识到古诗文名句默写的重要性,将其与提高语文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等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高度重视古诗文名句的默写,将其作为提高自己语文水平的重要手段。
2. 改进学习方法为了提高默写成绩,我将采取以下学习方法:(1)加强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注重诗句的意境、修辞手法等。
(2)注重诗句的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对比记忆等。
(3)在背诵过程中,结合诗句的含义进行默写,提高记忆效果。
3. 合理安排时间我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前做好复习计划,确保在默写前对所学古诗文名句有充分的掌握。
4. 坚持练习我将坚持进行古诗文名句的练习,定期进行自我检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错误反复出现。
5. 主动请教在遇到难题时,我将主动向老师请教,寻求帮助,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对老师的请求1. 希望老师能够对我的检讨书给予批评指正,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
初中古诗文默写纠错对策
初中古诗文默写纠错对策初中古诗文默写纠错对策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
默写古诗文不仅是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程度,还能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默写古诗文常常存在错误,如何纠正这些错误呢?本文将提出一些初中古诗文默写纠错对策。
一、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要想减少古诗文默写错误,首先需要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生要认识到古诗文默写不是应付考试,而是一种语文学习的方式,要认真对待。
学生要养成每天默写古诗文的好习惯,不要掉以轻心。
同时,老师也要重视古诗文的默写,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内涵与意义。
二、建立正确的认知框架要想默写古诗文不出错,学生需要建立正确的认知框架。
学生要深入理解古诗文,掌握古诗文的意境和形式。
学生需要对诗文中的字词、句子和意境进行分析和解析,让古诗文的内容深入自己的脑海。
如果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过浅或有误,那么默写就会出现错误。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反复朗读、分析古诗文的方式来建立正确的认知框架。
三、重视细节,规范字形学生在默写古诗文时,要注意细节,特别是字形。
如果学生的字形不规范,就会影响默写古诗文的准确性。
因此,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字形和笔画,注意写字的规范性,避免写错字。
四、检查与纠错默写古诗文之后,学生要认真检查自己默写的内容与原文是否相符。
如果发现错误,要及时进行纠正。
学生需要借助工具书或课本,查找自己不确定的地方。
学生可以通过反复默写、对比或请教老师,加强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老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文的印象。
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古诗文默写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课堂讨论的重点之一。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学生可以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梳理自己的思路,更好地运用古诗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
总之,在初中古诗文的默写中,学生需要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深入理解古诗文,注意细节,加强检查与纠错,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古代诗歌鉴赏题常见答题失误与对策
古代诗歌鉴赏题常见答题失误与对策古代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的传统题、必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浅显的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涉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两个方面。
要求考生具备相当的理解、分析、概括和鉴赏评价能力才能够答好。
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一些在学生答题时常犯的错误。
现加以整理,以期给学生以帮助。
一、方法不当,理解失误要能准确地回答后面的题目,就必须准确读懂诗歌的内容,而我们有许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或者是对有关诗歌知识的积累不够,导致对诗歌的理解出现失误,痛失全分。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童谣,然后回答问题。
桓灵时童谣汉无名氏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问:这首童谣讽刺尖锐,它反映了东汉末年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正确答案是:诗歌反映了东汉末年选才用人名不副实的不合理现象。
而我们很多同学由于相关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秀才”“孝廉”理解不到位,故而不能准确答出。
对诗歌内容理解不到位常见的还有;忽视诗歌题目中暗示的信息。
不大关注作者的相关情况及诗后的注解,对关键词语把握不准。
从而导致对诗歌的思想内容理解错误。
对策: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在阅读时先局部理解,然后整体把握,最后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观照全局。
具体研读时,应做到:①看标题,控信息。
③看作者,寻提示。
③看注解,获帮助。
④抓关键,明主旨。
⑤调积累,求比照。
二、答非所问,目中无题诗歌鉴赏题学生历来得分低,除对诗歌理解不到位外。
不重视审题,不会审题也是重要原因。
有的学生对题目一扫而过,连问的是什么也没弄明白就匆忙下笔;有的学生对题中概念、术语不理解,因而无从下笔,乱写一气;有的学生抓不住重点、关键和限制条件,回答不符合题目要求。
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干问的是什么,弄懂要求我们答什么,才能够明确答题方向,从而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答对题,答全题。
初中古诗歌默写中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初中古诗歌默写中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初中古诗文默写是比较容易得分的,于是老师很重视。
能拿到的分数一分不丢。
很多老师花了很多时间,但是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可以说“屡错不止”。
于是许多老师采用了罚抄措施,少则几十遍,多则几百遍。
学生叫苦不迭,有学生诉苦说一个字写上几十遍,几乎都不认识这个字了。
学生厌烦默写古诗,进而怨恨语文,在这种枯燥的罚抄中,学生逐渐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因此对默写中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分析,以及采取科学应对措施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对错别字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这些成因采取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赘述如下,以请教于大方之家。
一、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学生默写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古诗的意义不理解,只是机械生硬地背诵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是声音,默写时是根据声音来默写的。
当然也有些学生对古诗文的意义一知半解,在默写时,错别字现象仍时有发生。
这种单单记住声音,或者对诗意的一知半解,默写中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初中教材需要默写的古诗文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安排在每一个单元中,和文言文安排在一个单元,这一部分古诗歌我们称之为讲读课文,需要老师详细讲解。
另一部分是附在教材之后。
但是每首诗在正文前面对思想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进行了简短提示,并且下面对古诗进行了详细注释。
从默写测试的结果看,前一部分学生默写中出现错别字的概率明显比后一部分小。
因为教材后附录的古诗歌,教师几乎不讲解,学生也没有用心理解其意义,只是按照要求去背诵。
教材这样安排是和课程标准相统一的。
课程标准在阅读古诗词是这样要求的:“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这里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很明显就是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
可是我们的学生很少关注古诗前面的提示和注释,只是机械地背诵下来。
浅谈初中古诗文默写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浅谈初中古诗文默写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以下是关于浅谈初中古诗文默写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浅谈初中古诗文默写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姚晓梅四川省攀枝花市实验学校最近几年我市中考语文的古诗文默写题分值大有提高,今年甚至达到十分之多。
正是因为默写所占的分值很大,而且相对其它试题得分较易,因此几乎每个语文老师都把古诗文默写当做教学的重头戏,不容闪失。
但考试时依然会有很多学生在默写时出现各种错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归纳了一些常见的问题,总结了几点应对方法。
1默写中常见的一些问题1.1通假字造成的错误如课文《论语》中“诲女知之乎?”不少同学把“女”写成“汝”,这是没有考虑到通假字造成的失误。
1.2写字不规范造成的错误不少同学平时没有养成规范写字习惯,在默写时抢时间,不注意字的规范端正,用行书甚至是草书、异体字来书写,造成笔画交代不清楚,偏旁部首笔画绕成一团,不注意字的间架·结构,不清爽,在改卷时,老师可能因看不清只能算错。
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随风直到夜郎西”,的“直”里面是三横,不少同学写成两横;再如吴均的《山中杂诗》中“竹中窥落日”的“落”,不少同学容易把上下结构,写成左右结构。
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满”,不少同学又把左右结构写成上下结构。
这些都是因为在小学写字时没有养成规范书写习惯造成的。
1.3没有理解文意如默写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林壑尤美”,不少同学把“尤美”,默写成“优美”,主要因为没有理解“尤美”是尤其秀美的意思。
如杜甫《登高》中“会当凌绝顶”不少同学默写时把“凌”写成光临的“临”,其实“凌”在文中是登上的意思,主要也是因为没有理解文意造成的错误。
1.4意义相关或相近字造成的错误如王绩《野望》中“山山唯落晖。
”,有的同学把“唯”写成“惟”,其实两个字意思大致相同,这就需要学生默写时留心注意文中正确的字,忠实原文,才能避免错误。
浅谈古诗词默写的常见错误及对策
浅谈古诗词默写的常见错误及对策作者:贾昕来源:《新课程·中学》2010年第10期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做了这样的界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鉴于此,历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試题,没有哪一个省市不考“古诗词默写”的内容的。
本文就来谈谈古诗词默写中常见的错误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古诗词语文教学诗词默写一、常见的错误(一)因字音相同或相近而出错1.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盛)烟柳满皇都。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汉)青。
3.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朗)西。
(二)因词义相近而出错1.生当作(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生)。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进)酒家。
(三)因字形相近而出错1.鸡声茅(矛)店月,人迹板桥霜。
2.挥手自兹去,萧萧班(斑)马鸣。
(四)因习惯语序干扰而出错1.江山代有才人(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百川东到(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五)因书写失误而出错1.海内存知己(已),天涯若比邻。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戌)轮台。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苍)海。
二、对策其实在“古诗词默写”部分出错丢分是很不应该,也是很不划算的,每一个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平时严格的训练来加强记忆。
在此,笔者介绍一下加强古诗词背诵、积累的方法:(一)熟读成诵熟读成诵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用心朗读,直至达到背诵的目的,它有别于强制性的、被动的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是勉强的、暂时的,也是最容易遗忘的。
(二)理解想象背诵时多想象诗词的画面,多理解诗词原句的意思,多体味诗词的语言。
中国古典诗词最讲究意境,一首好的诗词往往就是一幅好的图画,读这些诗词,就像在欣赏一幅幅山水画。
如果我们在读的时候多想象一下诗词中优美的意境,就会帮助我们正确掌握。
中考古诗文默写错误探微
中考古诗文默写错误探微近年来,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古诗文默写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但是,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却不尽如人意,默写错误百出。
这既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在连续多年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常常花了很大的功夫,却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分析其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背不准导致默写时错误(一)死记硬背导致的张冠李戴很多学生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不是通过理解诗文的意义来背诵,念经式的死记硬背者大有人在,所以张冠李戴、背诵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这些错误:“岱宗夫如何”接的是“决眦入归鸟”、“晨兴理荒秽”接的“夕露沾我衣”……甚至于“衡阳雁去无留意”后面填写“燕然未勒归无计”的错误都会出现,所以,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才可能避免张冠李戴现象的发生。
当然,有些古诗文上下句之间存在一定的干扰,也会导致记诵错误,如“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有些学生会填上“小园香径独徘徊”。
所以对诗文的充分理解是避免记诵出错的有效方法。
(二)随意加字减字导致的错误因为粗心大意或对文言词语的理解不到位,部分学生在背诵文言文时特别随意,加字减字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默写时出错。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很多人漏掉了“之”或“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有的孩子会在句后多加一个“也”;“今为妻妾之奉为之”有的学生会加上“而”变成“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这种添字漏字的情况大多是因为个别古诗文的篇幅相对比较长,古今语言的使用又有一定的区别,尤其是在文言虚词的使用上与现代汉语差距很大,所以背诵时就会出现比较随意的添字漏字现象,从而导致默写时出错。
二、错别字导致默写出错错别字是古诗文默写出错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会把“晦”字的偏旁写成“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的“庇”写成“户”字头。
别字更是屡见不鲜,如“北风卷地白草折”将其中的“折”错用为“拆”;“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燕”错用为“雁”……仔细分析,会发现错别字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错字的出现1、因书写不规范而导致的错误在批改作业或试卷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的书写极不规范。
古诗文名句默写常见错误及应对策略浅探
古诗文名句默写常见错误及应对策略浅探作者:庞志军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4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282-01高考古诗文名句默写,是历年高考中的必考点,也是考生十几年所学唯一能与课本直接对接的考点。
但也正因如此而不被大多数考生重视,以致在考试中错误百出而屡屡失分。
故此,笔者试图通过对名句默写中常见的错误现象原因加以归纳,并提出自己的些许浅见、做法,以期对广大考生应考或教师辅导有所帮助、借鉴。
1.常见错误1.1 不注意通假字以致写错。
在古诗文中,有很多通假字。
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本字和通假字的区别,在默写时依句意以读音而妄加推断字形,却未顾及文句中通假字的运用导致书写错误。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13年山东卷)"知"常被学生写作"智";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2013年四川卷)"冯"常被写作"凭"。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1.2 生僻字重视不够,考试时随便应付。
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013全国课标卷I)"缦"常被写作"慢";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2012年江西卷)"徵"常被写作"微"或其它字。
1.3 不准确理解文意而误写别字。
如: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013年湖南卷)"报"常被写作"抱";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012年天津卷)"幽"常被写作"忧"。
1.4 对音同音近或形似的字不加区分。
如: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初中古诗文默写中问题及对策
语法词汇
尤 秀 写 意 课程教育研 究 初来自中古诗文默 写中问题及对 策
王 二 虎
( 陕西 省丹凤 县 思 源学校
7 2 6 2 0 0 ) 噫
. 舣 一 《 够 一 成 一 杜 一 成 一 因 埙 一
撼 临 解 醉
【 摘要 】 默写不 可能一蹴 而就 ,需要一遍又一遍在默 写中不断改正错误 ,减 少错误 ,从而加深正确的印 象。作为老师要 不 断思考有效 的默 写教 学,使得 学生尽量 用花 最少的时间,去获得默 写的 最大效率 ;作为学生也要 多方 面去思考怎样默 写,不至 于耗 费 自己大量 时间,又能提 升 自己的正确率。 【 关键词 】 初 中 古诗文 默 写 对策 【 中图分类 号 】 G 6 3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0 8 9( 2 0 1 6 ) 2 2 — 0 1 8 3 — 0 1
如课 文 《 论语 》 中 “ 诲女知之 乎?” 不少 同学把 “ 女” 写成 “ 汝” ,这是 没有 考虑 到通假 字造成的失误。 1 . 2写 字 不 规 范造 成 的错 误
一 一 ~ 一 一
2 . 2 . 1“ 即时默 写型” :教师在上 完一篇古诗文 ,几天 以内 需要 及 时默 写,这样一方 面可 以检验 学生的背诵理 解情况 , 文 中是 登 上 另一方面教 师也 可以得知 学生的错误之 处 ,便 于及 时纠正 , 也 为以后 学生复习和抄 写的重点提供 第一手资料 。 1 . 4意 义 相 关 或 相 近 字造 成 的错 误 2 . 2 . 2“ 当面默 写型 ” :在默写 时。可适 当抽取几名 学生到 如 王绩 《 野望 》中 “ 山 山唯 落晖。 ” ,有 的同学把 “ 唯” 黑板 上 当着老 师 同学 面去默 写 ,这样 可督促 在黑板上 默写的 写成 “ 惟” ,其 实两个 字意 思大致相 同,这就 需要 学生默 写时 学生,也 方面老 师及 时检 查错误 ,对其他 学生也有 警醒作 用。 还 有部分 同学课 堂上可能 不能 完成默 写任 务 ,或默 写的错误 留心注意文 中正确的 字,忠 实原文 ,才能避免错误 。 1 . 5同音字或音近 字代替 较 多,这就 需要 学生在课 下 当着老 师面去补默 ,以便 老师及 在 默写孟 浩然 《 望 洞庭 湖赠 张丞 相 》中 “ 涵虚混 太清” 时指 导 ,起 到 补 缺 补 差 的 效 果 。 诗 句,有 的 同学把 “ 涵”写成 “ 含” ,这是 同音 字代替造成 的 2 . 2 - 3“ 集 中默 写型” :主要是 在面临期 中或期末考试 时, 失误 。如默 写辛弃疾 的 《 破 阵子 ・ 为 陈同甫赋 壮词 以寄 》 中 需要 对所 学的古诗 文默 写篇 目,来一 次总的全 面默 写 ,它的 优 点是可 以节省 默写 时间 ,默 写也相 对 系统 ,可 以检验 学生 的 “ 赢得 生前身后名”不 少同学默写成 “ 赢得 身前 生后名 ” , 主要原 因是 不少 同学没有注意 “ 生”和 “ 身” ,后前鼻 音造 成 对 古诗文总体默 写情况 ,以便教 师考前 纠正错误 ,给 予必要 的 ,这 是 音 近 字 造 成 的 失 误 。 的辅 导 ,学生也 可以在 考前 有限时间来重点补缺补漏。 1 . 6默 写 时语 序 颠 倒 到 错 误 2 . 2 . 4“ 重点默 写型 ” :就是老师把 考试 时容 易出的名 句或 如 李白的 《 送友 人 》中 “ 浮 云游子意 ”的下句应该是 “ 落 重要 句子 ,老师 通过 试卷或 口头听 写的形式 ,让 学生默 诗 句 日故人 情” ,不 少 同学写成 了上句 “ 孤 蓬万里征” 。这是 因为 的上 下句 ;还有 一些在平 时默 写 中容 易错 的字词 ,教 师让学 没 有理 清诗 句的思路 和文脉造成的错误 。 生听写 ,或在试 卷上 以注音的形式让 学生去填写 ,可以起 到 针 对 以上这 些默写错误 的现 象,我们如何在教 学 中让 学 强化 记 忆 的作 用 ,这 种 重 点默 写 型 ,一般 适 用 于 大 考前 几 天 , 生少犯错误 或尽 量避免错误 ,提 高默 写教 学的有效性和准确 可以让学生记得 牢 ,在一 定程 度上避免 学生在考试 时再犯 错 率 ,最主要 的我认为应该从默写前的准备 ,和默 写时的方法 , 误 . 效果 是 比较 明 显 的 。 和 默 写后 的 纠 正 着 手 。 2 . 3 默 写后 的 纠 正 2默 写 改 进 对 策 2 . 3 . 1认 真 检 查 照 书 本 2 . 1默 写 前 的 准 备 : 学生默写完后 ,课 堂上应 该 留一点 2 . 1 . 1正 确 背 诵 相 互 检 查 ,把 检 查 出错 、 漏 、 不 规 范 的 出来 , 错误 , 背诵是默 写的前提 ,默 写是 背诵 的真 实反 映 ,只有做 到 要 求学生严格要 求 ,本 着对别人 负责原 检 查 的 时 候 一 定 要 和 书本 一 一 对 照 ,切 感 觉 去 背诵 准 确 ,才 能 减 少 默 写 失 误 。 进 一 步 第一步 背诵 时候要读 准字音 。第二步要看 准字的笔 画间 改。学生在 互改的 同时,实际上也是在 架结构 。在 背诵的 时候 如果感 觉这 个字写起 来没有把握 ,那 加 深了对诗 句的印象。 2 . 3 . 2及 时 订 正 么就要 看 准笔画偏 旁结 构 ,有意识去 比划 比划 ,直到 自己会 写 为止 。 默 写完之后 ,发 现 了问题 ,就 需要 学生去及 时订 正 ,订
浅谈初中古诗文默写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浅谈初中古诗文默写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浅谈初中古诗文默写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姚晓梅四川省攀枝花市实验学校最近几年我市中考语文的古诗文默写题分值大有提高,今年甚至达到十分之多。
正是因为默写所占的分值很大,而且相对其它试题得分较易,因此几乎每个语文老师都把古诗文默写当做教学的重头戏,不容闪失。
但考试时依然会有很多学生在默写时出现各种错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归纳了一些常见的问题,总结了几点应对方法。
1默写中常见的一些问题1.1通假字造成的错误如课文《论语》中“诲女知之乎?”不少同学把“女”写成“汝”,这是没有考虑到通假字造成的失误。
1.2写字不规范造成的错误不少同学平时没有养成规范写字习惯,在默写时抢时间,不注意字的规范端正,用行书甚至是草书、异体字来书写,造成笔画交代不清楚,偏旁部首笔画绕成一团,不注意字的间架结构,不清爽,在改卷时,老师可能因看不清只能算错。
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随风直到夜郎西”,的“直”里面是三横,不少同学写成两横;再如吴均的《山中杂诗》中“竹中窥落日”的“落”,不少同学容易把上下结构,写成左右结构。
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满”,不少同学又把左右结构写成上下结构。
这些都是因为在小学写字时没有养成规范书写习惯造成的。
1.3没有理解文意如默写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林壑尤美”,不少同学把“尤美”,默写成“优美”,主要因为没有理解“尤美”是尤其秀美的.意思。
如杜甫《登高》中“会当凌绝顶”不少同学默写时把“凌”写成光临的“临”,其实“凌”在文中是登上的意思,主要也是因为没有理解文意造成的错误。
1.4意义相关或相近字造成的错误如王绩《野望》中“山山唯落晖。
”,有的同学把“唯”写成“惟”,其实两个字意思大致相同,这就需要学生默写时留心注意文中正确的字,忠实原文,才能避免错误。
1.5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在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涵虚混太清”诗句,有的同学把“涵”写成“含”,这是同音字代替造成的失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古诗词默写失误分析与应对策略
一、古诗词默写失误及原因分析古诗词默写题一般分为直接默写题和理解性默写题。
直接默写题就是给出诗词的前半句或后半句,要求默写后半句或前半句话;理解性默写是给出内容方面的提示,要求默写出与提示内容相符的诗词句子。
从历年阅卷分析看,学生在默写古诗词时,主要失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错。
书写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同音字而错,如:“勿施于人”中的“施”误写成“失”,“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误写成“汉”,“会当凌绝顶”中的“凌”误写成“临”“零”等。
二是因形近而错,如“天涯若比邻”的“涯”写成“崖”;“白发搔更短”,“搔”写成“骚”或“挠”;“海内存知己”中的“己”写成“已”等等。
三是书写时添笔少笔不规范,如“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燕”漏写笔画,“舟”“丹”“凌”的点,漏写或者多点;“于”“千”连笔的不规范书写,导致字形变形;还有“淡”“凝”中三点水、两点水的连笔书写让评卷老师很难判定到底是几点水,或者又是“讠”字旁等等。
3.理解错。
理解错有两种情形:一是对题目要求(即命题者意图)理解错误,导致不能按题目要求作答。
如《岳阳楼记》中表明范仲淹政治抱负的名句,有学生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上去。
二是对诗词意思理解错误,把不符合要求的句子答上去。
如请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学生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上去。
从教与学的角度看,出现上述错误是因为教学上对某些能力的关注不够。
中考古诗词多考默写,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多半是叫学生背
诵,其它基本不作要求,因而常常出现古诗词教学只背诵轻理解、轻运用、轻书写现象。
二、提高古诗词默写得分率的策略
如果在古诗词教学或者迎考复习中过好以下三关,学生默写的失误就会减少。
1.过好诵读关,让学生记住古诗词。
诵读的目的就是熟读能背,但老师往往只要求背诵,因而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多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知其音未晓其意,加上单调重复背诵,引起学生厌烦。
过好诵读关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意思”。
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有兴趣读、喜欢读。
古诗词是最适合诵读的作品,在古时候它们都是可以唱的,因为它们讲究押韵平仄,节奏规整,读来抑扬顿挫。
如果我们的教学能指导学生诵读时注意重音、语调、停顿、节奏,学生就能体会和享受到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有意思、有味道地读着、背着,就能更加记得住、记得牢。
二是要“有方法”。
对要求背诵的古诗词进行“分类”背诵,如可以按年代,从诗经《关雎》开始背到《已亥杂诗》,可以把同一题裁的诗词名句归类:描写类,抒情类,送别类……或将同一主题的名句归类:山,水,花,鸟……或把同一作家作品归类等等。
我还常常利用学生喜爱唱歌的特点,采用以唱助背的方法,以唱歌的形式背诗词。
许多诗词本已被谱曲传唱,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等,我们鼓励学生仿照这种形式为古诗词配曲,用唱的形式把诗词背下来。
此外,还可以把诗词背诵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写作中学会引用古诗词,或者把古诗词改写,以此达到准确记忆的目的,从而提升积累的量与质。
2.过好赏析关,让学生爱上古诗词。
因为中考古诗词多考默写基本不涉及鉴赏,所以不少老师在教学时就不上鉴赏课,直接要求背诵默写以应付考试。
殊不知这种舍本求末的方法,不但违背了古诗词的教学规律和课标要求,也让学生厌学。
只有过好鉴赏关,才能真正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学好古诗词。
根据课标要求,古诗词鉴赏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因此,在上鉴赏课时不要作过多或过深的探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特征,了解古代的人和事,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热爱古诗词,继承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鉴赏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内容方面包括“知人论诗”“故事典故”“情感意境”等等。
比如“知人”就是要了解诗人及其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词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
如李白的大气豪放,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形式上主要从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赏析,语言可以从平仄、音韵、格律、用典、炼字着手,表达技巧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手法着手。
总之,要让学生喜爱,就必须进行赏析,不能为背而背、为考而背,要让学生因为喜爱而背。
3.过好书写关,让学生写好古诗词。
规范、正确书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新课标对第四学段的要求是“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教师要通过书写教学、组织写字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书写正确规范的行楷字。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
3、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
——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