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贷款的经济学分析
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教育投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得以接受高等教育。
然而,高等教育的成本也随之增加,使得许多家庭难以负担,学生贷款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资金来源。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政府提供的资助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缓解经济压力,还可以促进教育公平。
因此,本文将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经济学分析,探讨其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对学生高等教育的参与率、教育质量、就业等方面的影响;2. 探讨国家助学贷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对消费、投资、创新等方面的影响;3. 提出建议,为政府部门和高校制定更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 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与发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道以及政策文件,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和当前情况;2. 国家助学贷款对学生参与率的影响: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对学生高等教育参与率的影响,以及学生的贷款选择行为;3. 国家助学贷款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的影响,探讨其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4. 国家助学贷款对就业的影响: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探讨实现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5. 国家助学贷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对消费、投资、创新等方面的影响;6. 提出政策建议:为政府制定更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建议和参考意见。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
其中,针对国家助学贷款与学生高等教育参与率、教育质量、就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五、研究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全面掌握该政策对学生高等教育参与率、教育质量、就业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可以为制定更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为将来高等教育政策的完善和改善提供有益参考。
怎样分析和解决高校贷款问题
另外,即便不从资产角度看,只要学校不关门,学 生就会来读书,就会有学费收入,这也是一种“赚 钱”方法。这种思维的另一种结果,是只重视学校 的规模,招生的人头,却不管办学质量。 有的学校甚至极度压缩生均培养成本。 有调查显示,有的高校大学生生均培养费开支仅仅 2000多元,还不足某些发达地区小学生培养成本 的四分之一。 很显然,这种思维在推行不久之后就遇到了阻力, 过高的学费、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严重违背了教育 公平精神,也损害了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 的公益属性。
13
第三种解决高校贷款问题的办法是打破国家对教育 资源垄断的格局。 在贷款这个问题上,国家无法给予高校足够的资金 投入,直接导致了高校的贷款行为;政府与高校没 有理顺关系,导致高校的问题最终由政府买单。 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出路不在于政府包办高等教育, 比如增加投资来还债务; 也不在于加强对学校财务运行的监督和控制,因为 虽然这很必要,但往往效果不佳, 而在于要打破教育资源垄断格局。要发展更多能按 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办学的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 校的市场竞争格局, 要建立科学的政府拨款体系,包括针对公立学校的 财政拨款,以及针对民办学校的项目支持拨款。 要重新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按照学校的办 学属性和教育属性来界定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14
12
当然,持如此观念者,同时也建议学校建立科学的 投资经营模式,不直接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而是通 过投资公司模式来打理学校资产,使资产增值。 但是,这样的建议仍然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我国 高校已经受够了学校办企业、学校投资经营的折腾, 高校实际上很难真正按市场规律好好理财,因为它 要受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约束、它要受高校不透明 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束缚、学校整体的功利浮躁气氛 也会增加很多投资风险。 所以,要让高校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必须重新认识 教育产业、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等观念,必须 改革高校的行政管理和官僚体制、必须让学校回归 教育本位。
高校校园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校园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高校学生群体的不断增加,校园内的贷款问题也日益严重。
校园贷是指高校学生在校园内获取的小额贷款,通常用于应急消费或者投资理财。
这种贷款也伴随着高额利息、恶劣催收手段,甚至有导致学生负债累累的风险。
对高校校园贷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我们需要对高校校园贷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高校校园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大部分高校学生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缺乏足够的金融知识和理财观念,容易被高额利息所诱惑。
二是金融机构的监管不足。
在一些学校周边,存在一些私人贷款机构或者小额贷款平台,它们通常不受到太多监管,贷款利率难以监管。
三是学校管理不严。
在一些学校中,对校园内的小额贷款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规范,给了校园贷乱象滋生的土壤。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需要对高校校园贷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是加强学生金融知识的教育。
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金融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理财能力和风险意识,减少他们对高额利息这种非法贷款的诱惑。
其次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教育部门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大对校园周边的小额贷款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利率,并对于存在高利贷的私人贷款机构进行严惩。
建立一个完善的校园贷款平台,提供正规的小额贷款服务。
最后是加强学校管理和监管。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对校园内的小额贷款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管。
加强对贷款平台的管理和监督,严格审核各类贷款机构的资质,对于存在不正当手段的贷款机构进行屏蔽和严惩。
高校校园贷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家庭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家庭也应该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财务知识的教育。
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大对校园周边的小额贷款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利率,并对于存在高利贷的私人贷款机构进行严惩,从根源上解决高校校园贷问题的滋生。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高校校园贷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高校学生贷款现状调查报告
高校学生贷款现状调查报告在当代社会中,高校学生贷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为了解高校学生贷款的现状和对学生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高校学生贷款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国不同高校的在校学生,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问卷共包含了关于贷款使用情况、还款压力、借贷意愿等多个问题。
我们在各高校课堂上发放了500份问卷,并收回了462份有效问卷。
二、调查结果1. 贷款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58.9%)的高校学生曾经申请过贷款,其中绝大多数是助学贷款。
这说明大部分高校学生在面临经济困难时选择了贷款来维持学业。
2. 贷款金额和用途在申请贷款的学生中,超过七成(71.8%)的人贷款金额在1万元以内,而将贷款用于学费和生活费的学生比例最高,达到了八成(80.5%)。
这表明学生主要是为了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而申请贷款。
3. 还款压力调查显示,超过半数(52.8%)的贷款学生对还款压力感到较大。
他们认为贷款还款给他们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同时,超过六成(63.9%)的学生表示在面临经济负担时会降低消费水平,且41.2%的学生在校园内能感觉到贷款给他们带来的焦虑。
4. 借贷意愿尽管面对还款压力,仍有近八成(78.7%)的学生表示在需要时会再次申请贷款。
他们认为贷款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有助于顺利完成学业。
三、影响分析1. 经济压力与学业大部分贷款学生表示还款压力对他们的学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他们不得不通过打工等方式来减轻经济压力,从而分散了学业时间和精力,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下降。
2. 贷款心理压力贷款学生普遍感受到了来自贷款带来的心理压力。
他们在还款过程中会产生焦虑、担忧和压力感,这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整体财务素养的培养贷款学生需要在经济管理和财务素养方面得到更好的培养。
他们在申请和返还贷款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以提高他们的财务决策能力和风险意识。
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 ,社会产 品按照其受益 范围可 以分为 公共 产品、准 公共产品和私人产 品。公共产 品同时具有 非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而私人产品则 同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准公共产 品在性质上介于私人产 品与公共产 品之问 ,一般
分 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排他性和一定范围内的非竞 争性产 品,另一类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的产品。如教育产品 ,
维普资讯
2 0 年第 5期 06 第 3 卷( 1 总第 1 1期) 3
;  ̄ 大学学报 ( - .L I 哲学社 会科 学版 )
J un f b i nv r t P i s p ya dS c c n  ̄ o r N o e U ies y( hl o h n o i S i c He i o N e
Vo . 1NO 5 1 . 3 Oc . 2 0 t 06 .
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宋超 魏 扬 帆
(. 1财政部 财政科学研究所 , 北京 10 3 ;2 厦门大学 经济系经济学专业 ,福建 厦门 3 3 0) 006 . 6 15 摘 要 :作为一种世界范 围内通行 的制度 ,我 国助学贷款 制度 不仅体现 了社会公 平和道德诉 求,也体 现 了一种经济理性
如图所示假设曲线s表示教育贷款的供给曲线曲线d表示教育贷款的需求曲线当不存在对教育贷款利率的限制时教育贷款的数量和利率在点q1i1达到均衡如果政府和社会可接受的利率水平i低于均衡时的利率水平i1就会存在一个教育贷款的缺口此时如果政府希望教育贷款的利率保持在i的水平上就需要由政府来承担部分高等教育的成本如由政府对教育贷款进行全额贴息和承担部分贷款风险以使教育贷款供给曲线从曲线政府调节实现教育贷款低利率下的均衡在现实生活中除了政府和社会对高利率融资的限制外由于个人信用还款主要是依据个人的自律而非制度的约束个人信用体系的缺失使执行个人信贷合同具有高昂的成本阻碍了受教育者在市场条件下获得对高等教育经费的融资
普通高校贷款的经济学分析
收入的 5. 1 %。不少贷款高校早 已超越该警戒 线, 1 高额贷款酝酿 的高办 学风险不言而喻。 当前 , 高风险贷款在 高校已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 , 那 么要问这是怎样 的经济行为 , 又是什么原因形 成了这样 的局 面 , 谁应该
为此承担责任?笔者试从经济学的角度作如下分析。 普通高等教育产品的属性 普通高等教育是 高校~种有 目的 、 有组织 、 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 , 教育的 目的和结果是传授知识 、 发展能力 、 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 如 果将高校视为“ 加工 厂” 那么教育加工的对象就是受教 育者 , , 教育生产 的产品就是受教育者知识 、 技能的增加和能力、 素质的提高, 用教育经济
《 经济师}09 20 年第 9 期
摘 要: 从经济学的公共产品原理 、 需求 与供给原理、委托代理理论及普通 高等 学校 现行的管理体制出发 ,分析 高校贷款现 象及 内在原 因,指 出政府应该对此 承担相应 的责
任^
● 高校 园地
பைடு நூலகம்
政 府 责 任
关 :高款 济析 普 通高校贷款的经济学分析 键普校 学 日 词 通贷 经分 。
一
、
或等于成本 , 则值得投资, 否则便不值得。 政府对教育产 品的投资力度越 大 , 它的保障程度越高 , 则对 它的公共产品属性越显著 ; 政府作为价格的 制定者 , 在一定教育培养成本条件下 , 教育收费标准的确定 , 随之成本分 摊 比例也相应确定 , 国目前要求受教育者分摊的培养成本为 2 %, 我 5 即 国家负担 7 %。 5 二、 普通高等教 育产品的需求与供给情 况 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上一对相互依存 的基本概念 。 一种商品的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 的该商品的数量。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 内在各种可能 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 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1 . 普通高等教育产品需求与供给。 ( 普通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 。 1 ) 一种商 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每一个价格 水平上 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加总。 建立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上 的需求 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 征, 即它是 向右下方倾斜 的, 它表示 该商 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 向变动的关系。 普通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 曲线受诸 多因属的影响 。从价格上看 , 它 目 由国家统一制定。 0 7 前 自2 0 年起 , 国家提出了五年内高校收费标准要 稳定的强制性规定 , 与此相对应的物价总水平却在不断攀升。消费者对 价格的预期 , 因有 明确的政府规定 , 该价格在未来会相对稳定 , 消费者会 按照既定的偏好看好该市场 。从消费者的偏好方面看 , 与一般产品不同 ( 一般产品的需求 者与产 品是相分离的 , 二者是“ 与 “ ” 人” 物 的关系 )高 , 等教育产品( 人力资本) 凝聚在具体的人身上 , 与人不可分离 , 教育产 品并 不是毕业生 , 而是毕业生受教育后增强的人力资本 , 毕业生 只是教育产 品的需求者或载体。 在我国城乡地区 。 高等教育有广 阔的市场需求 。 中华 民族历来有重视教育 的优 良传统 ,为下一代提供接受高等教育 的机会 , 是每个父母 的最大心愿 。对广大城乡居民而言, 教育支出既是私人消费 支出 , 又是人力资本投资 , 特别是城镇大批独生子女相继进入接受高等 教育的年龄段 , 只要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可能 , 他们的父母和家庭就会 积极投 资。 从潜在需求来看, 0 年 l 月末金融统计数据表明我 国居民 2 8 2 0 储蓄超过 2 万亿元 , 1 这是现实的支付能力。 ( 通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目前 , 2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产 品仍然实 施的是政府主导下的计划供给模式 。 供给量 、 供给价格均由政府制定 , 高 校作为国家教育计划的执行者 , 没有办学 自主权 , 消费者也只是被动的 接受者。普通高等教育产品在我国目前仍 占 据着“ 卖方市场 ” 的地位 。 这 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严重滞后 , 也反映了通过高等教育启动疲软 的国内消费市场还具有相当大的潜力。改革开放 3 年来, O 高等教育供给 远远小于其需求 , 这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毛入学率方面可得以证 实。根据 国家发布的《 全国教育发展规划第 十一个五年计划》 中国未来 .
高校校园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校园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高校学费、生活费的增加,不少大学生因为资金紧张而选择了校园贷款,这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资金周转,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校园贷的高利率、压力迫使学生不得不借贷换取资金,甚至陷入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高校校园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期为高校学生创造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
一、高校校园贷问题分析1. 校园贷款存在的原因随着大学生活费用的增加,不少学生家庭并不能负担起全部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因此需要通过贷款的方式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一些学生经济来源有限,需要通过借贷的方式来缓解生活压力。
而目前校园贷款市场上贷款门槛低、审批周期短、利率灵活等特点,因此成为了学生首选的借贷方式之一。
尽管校园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资金问题,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校园贷的利率往往较高,有些甚至达到了天文数字,学生因此陷入了高额利息的负担,无法及时还款。
贷款公司的催收方式对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一些不法的贷款公司采取了暴力催收手段,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过度的借贷也导致了一些学生形成了不良的消费观念,以及丧失了理财能力。
3. 校园贷问题的影响校园贷问题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整个社会和国家。
过度的借贷会给学生的家庭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也会影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学生在高额贷款的压力下,难以专心学业,影响了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
从大局来看,校园贷问题也会对整个社会和经济造成负面的影响。
1. 完善学生资助政策高校应该切实完善学生资助政策,适时提高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标准,帮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
高校还应该设立专门的奖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项目,鼓励有需要的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来缓解经济压力,减少对校园贷的依赖。
2. 推行理财教育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理财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使他们明白借贷并不是解决经济问题的唯一途径。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或毕业生在校园内或校园周边向个人或组织借款或贷款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校园贷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大量高利息、暴力催收、信息泄霎等问题频发,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群体的权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校园贷的产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普遍缺乏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容易被高额利息和便捷的放贷方式所诱惑;部分不法机构以及个人为了牟取暴利,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非法放贷。
这种相互作用下,校园贷问题愈发严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校园贷问题,有必要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进行分析。
行为金融学研究人们在金融决策中的行为偏差和心理因素,可以揭示出学生群体在借贷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偏差、规划不足、风险厌恶等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提供依据。
【在这里您需要继续补充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的内容】。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校园贷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探讨影响学生选择校园贷的行为因素。
通过研究校园贷市场的运作机制,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以促进校园贷市场的规范发展。
通过风险提示和预防措施的探讨,帮助学生增强风险意识,避免陷入贷款泥潭。
最终,通过对监管现状的分析,展望未来校园贷市场的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校园贷行业的健康发展。
1.3 研究意义校园贷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大学生群体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其引发的种种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对校园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校园贷的成因和机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和措施,对于有效防范和解决校园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深入研究校园贷问题,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形成的深层原因和运作机制,有利于揭示校园贷背后的各种金融漏洞和风险点,为制定精准有效的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
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入手,能够更好地理解大学生在借贷过程中的行为决策逻辑和心理特点,有助于揭示他们易陷入校园贷陷阱的原因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避免校园贷问题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国家助学贷款经济学原理分析
国家助学贷款经济学原理分析石利刚摘要:国家助学贷款是政府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费和住宿费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十几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利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增加支付意愿、增加贷款需求、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经济学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由金融机构向无法筹集学费的贫困大学生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包括生源地和校园地两种形式。
助学贷款制度自2000年实施以来,解决了大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和住宿费问题,为促进教育公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7年共发放助学贷款284.20亿元,是高校学生资助资金的重要资金来源。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收费阶段和经济的发展,大学学费也在不断上涨。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投资,学费是一个重要的考虑价格因素。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贫困家庭。
2017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335万。
”大学学费和住宿费对这些家庭来说,仍是比较大的一笔支出和投资。
一、资源的稀缺性让贫困家庭面临取舍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贫困家庭的孩子一般早早地外出务工,为家庭赚取经济收入。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这些贫困家庭面临着权衡取舍,是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学费让孩子上大学,还是决定让其外出务工,贴补家用。
如果家庭决定让孩子上大学,则它的机会成本是外出务工赚取的劳务报酬;如果让孩子辍学外出务工,则其机会成本则是进一步学习,未来取得更高收入、跳岀贫困阶层的机会。
如果一个贫困家庭有多个孩子,让其中一个上大学,则会减少其他子女上大学的机会。
而这些权衡取舍,对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家庭则没那么强烈,因为学费和住宿费在家庭收入中占的比例较低。
我们可以建立一种贫困家庭上大学的决策模式。
假设贫困家庭成员都为经济人,且不考虑长期代际间贫困的问题。
经济学视角下“校园贷”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视角下“校园贷”问题的研究作者:赵晓薇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7期摘要: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延展,近两年在大学网络信贷市场上不断升温,但其中的问题也不断暴露。
校园贷行业如何规范运行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以供需理论为基础对校园贷现象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出现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校园贷;供需;大学生一、校园贷现状分析(一)校园贷高坏账率催生高利息从经济学风险与收益的角度来看,在校的大学生由于无固定收入来源,又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和淡薄的风险意识,在校园贷平台上借的钱,很多情况下都无力偿还造成了校园贷平台的高坏账率,而校园贷平台会通过抬高利率的方式保障收益水平[1]。
高额的利率会随着坏账率的升高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整个校园贷金融链条的稳定性变的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高利率意味着高坏账,高坏账意味着更高的利率。
作为这个游戏的最后一环,大学生家长被迫成为最后买单者。
另一方面,高额的坏账率也会拖垮互联网金融公司。
(二)大学生的大需求催生校园贷的大市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已从中国传统的“量入为出”消费观念逐渐转变为“超前消费”观念,通过借贷来改善生活、满足消费欲望成了很多大学生的选择。
大学生的借贷需求不容忽视,且将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增长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不断增大。
然而,大学生信贷的高风险高成本导致正规金融机构在过去十年里基本退出了这一领域。
2009年,银监会“禁止向未满18岁学生发放信用卡”的通告,更是让所有银行“一刀切”地关闭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
2016年政府加强“校园贷”平台监管之后,部分银行重新推出了“校园贷”产品。
但是,随着网购的普及,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大学生的借贷需求无法从正规金融渠道得到完全满足,这也给了校园贷平台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2]。
现从供需视角对大学生信贷市场进行如下分析:网购的普及使大学生借贷需求不断增加,然而面向大学生的信贷产品大量减少,导致借贷利率大幅上涨,大学生的借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校园贷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借贷机构或个人借款,用于支付学费、生活费或其他支出的一种贷款方式。
在当前高等教育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校园贷的需求逐渐增加,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探讨校园贷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校园贷的成因之一是学生的现实感知偏差。
在高等教育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许多家庭无法负担得起学费和生活费。
由于学生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感知不足,他们倾向于过分乐观地估计自己未来的收入。
这种现实感知偏差会使他们低估了返还借款的困难,从而导致过度负债。
校园贷的成因之二是“心理账户”效应。
学生通常会将校园贷看作是一种“其他”账户,而不是与其他借贷相关联的账户。
这种分割心理使得他们在做出借贷决策时更容易受到情绪和冲动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时的需要或赌博心态而做出不理性的借贷决策。
校园贷的成因之三是群体压力。
在同学和朋友圈中,校园贷的使用可能被视为是一种社会地位和面子的象征。
这种社会压力会促使一些学生去寻求校园贷款,以满足他们的某种社会需求,而不是真正的经济需求。
借贷行为在学生之间也可能会产生信息传递不对称的问题,这可能导致更多的学生跟风借贷。
针对以上成因,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以减少校园贷的风险:学校应加强借贷行为的教育和引导。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讲座、开设必修课程等途径,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和借贷风险意识。
学校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借贷的后果,以强化他们的风险认知。
加强家庭教育和媒体宣传。
家长和亲友应该在孩子们还是学生时就加强对借贷行为的教育,让他们理解借贷的风险和后果。
媒体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借贷观念。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校园贷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借贷机构的准入和监管,防止高利贷和非法贷款的存在。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强执法威慑。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校园贷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贷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目前中国高校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支出都在不断增加,使得很多家庭无法承担这些费用。
校园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由于校园贷存在一些不良的借贷行为和乱象,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因此研究校园贷的成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来分析校园贷的成因。
行为金融学关注个体的经济行为和决策过程对市场的影响。
在校园贷的借贷行为中,存在一定的心理偏差和行为特征。
对校园贷需求的心理偏差。
由于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业繁重、时间有限,加之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们常常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焦虑,希望通过校园贷来提前缓解这些压力。
由于年轻人通常比较乐观,存在过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缺乏对未来风险的认知,容易忽视贷款的风险和后果,导致借贷决策不慎重。
针对校园贷的成因,为了更好地管理校园贷市场,保护学生的权益和降低不良借贷风险,政府和学校等相关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政策建议。
加强金融教育和理财知识的普及。
可以通过开设公共课或专门的金融教育课程,向大学生普及相关金融知识和理财技巧,提高他们对借贷风险的认知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发布宣传广告等方式,将相关金融知识传播到更多的大学生中去,引导他们进行理性的消费和借贷决策。
建立健全的校园贷监管机制。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校园贷的监管责任和标准,限制校园贷的利率和期限,规范校园贷市场的经营行为。
学校可以配备专门的校园贷管理团队,加强对校园贷市场的监管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不良的借贷行为,并对参与校园贷的学生提供咨询和引导服务。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学校可以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设立专门的校园贷产品,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合法、合规的借贷渠道。
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学生的风险等级为他们提供不同利率和期限的贷款,同时建立起风险分析和评估模型,对借贷对象进行审查和筛选,降低不良借贷的风险。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
校园贷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借贷获取资金的行为,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消费
观念的改变,校园贷成为了当下热议的话题。
然而,校园贷不仅仅是一种借贷行为,它也
涉及到了个体、社会、政府等多种因素,需要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分析其成因,并提出
相应的政策建议。
首先,学生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改变是校园贷出现的重要因素。
在当前消费主义盛行
的背景下,许多学生开始注重物质享受,对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学生本身收入
来源的限制,导致了许多学生只能通过贷款才能满足个人消费需求。
因此,应该加强对学
生的理财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控制消费欲望的能力。
其次,校园贷市场的缺乏监管也是校园贷泛滥的一个原因。
许多校园贷提供者没有必
要的许可证和资质,因此往往会使用高额的利率和复杂的借贷条件来吸引求助者。
针对这
个问题,政府应该严格监管校园贷市场,并对不符合规定的校园贷提供者进行惩罚和封号,以此减少校园贷的滥用。
此外,个体心理也是影响校园贷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诸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
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下,许多学生感到苦恼和无助,因此转而通过花钱来减轻压力。
针对这
个问题,应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的同时,抵制消费行为成
为缓解压力的方法。
综上所述,要解决校园贷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其中包括改善学生的消费观念、加强校园贷市场监管、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等。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成因,才能制定出更加全面,针对性强的政策来解决校园贷问题。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校园贷,即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小额贷款,近年来在我国高校校园里盛行起来。
校园贷泛指涉及大学生生活学习及消费所需的各类金融产品,包括学费、住宿费、学习用品、零食、游戏充值等。
在校园贷市场上,各种贷款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借款服务,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风险,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本文将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分析校园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校园贷的产生根源于大学生的行为偏差和金融理性的缺失。
大学生普遍存在消费理念不健康、消费欲望强烈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学生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对于时尚潮流和消费品牌有着强烈的购买欲望,但往往忽略了自身经济状况的限制。
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缺乏也是校园贷产生的原因之一。
在高中阶段,学生普遍接触到的金融知识内容较少,金融教育的不足导致大学生缺乏正确的金融理财观念和知识技能,容易受到校园贷广告的诱导和误导。
大学生对风险的认知不足,容易被高额利息和虚假承诺所迷惑。
校园贷平台为了吸引大学生的借款,常常打出低利息、快速审批、无担保等优势,但实际上往往存在大量的隐藏费用和限制条件,导致大学生陷入债务陷阱。
面对校园贷的问题和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解决。
加强金融知识教育。
应当在高中阶段加强金融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风险评估和理财技巧,提高大学生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以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债务。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
应当建立健全专门针对校园贷市场的法律法规,并严格监管平台的经营行为,加强对广告和宣传的监管,防止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
要加大对校园贷的打击力度,对涉及高利息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给予严厉处罚,还受害大学生一个清白。
加强高校和家长的引导和监督。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鼓励学生进行理性的消费和合理的借贷。
家长也应当加强对子女的监督和引导,提高他们的金融素质和风险意识。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1.引言校园贷是指高校学生创业或生活所需,通过借贷方式融资的一种行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就业就业压力的增大,校园贷成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资金需求的一种方式。
校园贷的存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高额利息、过度借贷、恶意催收等,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和经济压力。
有必要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校园贷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最大程度地减少校园贷的不良影响。
2.校园贷的成因2.1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在交易中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从而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分配效率低下。
在校园贷的借贷过程中,学生往往对贷款方的信息掌握不足,容易受到不当诱导而无法做出理性的决策。
而校园贷公司往往利用学生缺乏相应的金融知识和经验,通过宣传和虚假承诺来吸引学生进行高利贷借款,从而使得学生陷入无法偿还的债务困境。
2.2 风险厌恶和现金流压力由于学生天然的风险厌恶倾向以及就业压力,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通过传统的金融渠道(如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需求问题,而选择了校园贷这种高利贷的方式来弥补资金缺口。
一些消费观念较为浮躁的学生,也因为缺乏理性消费的观念,容易陷入高额贷款的陷阱。
2.3 社会和家庭环境一些学生家庭条件不好,生活水平较低,这也是他们选择校园贷的原因之一。
社会上对于高校学生创业和消费的宣传和推波助澜,也使得一些学生从心理上对于校园贷存在一定的认同感。
3.政策建议3.1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政府应当建立并完善学生贷款和资金渠道的信息披露机制,以保障学生在借贷行为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这样一来,学生在做出借贷决策时就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各种风险和选择更加合适的贷款方式。
3.2 提高金融素养教育学校和家长应当加大对学生金融素养教育的力度,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理智地消费和借贷。
可以通过各种宣传和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金融知识,提高金融决策的理性性和科学性。
3.3 建立问责机制政府应当建立严格的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问责机制,加大对校园贷公司的监管力度。
最新-浅析助学贷款的消息经济学模式 精品
浅析助学贷款的消息经济学模式摘要本文以信息经济学基本模型为研究框架,针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制度,依照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模型解释助学贷款违约率过高的原因,以及在学生信用体制存在与否的不同情况下,银行与学生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即银行是否选择借贷,究竟借贷多少,学生是否还贷等问题。
结论表明,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提高银行对于助学贷款的自主程度以及信用体系的尽快建立和健全。
关键词助学贷款;信息经济学;信用制度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萌芽于1986年。
现行的助学贷款制度体现于2004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
对于我国助学贷款的研究至今为止有很多,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助学贷款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违约率过高。
如由于银行与学生、政府与高校在合约形成的前后信息不对称,导致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曹夕多,2006。
又如建立统一的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系统,形成对申请贷款大学生的信用度进行规范评价、对获得贷款者进行适当管理的有效体系,是消除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当务之急陈忠斌,2002。
本文将用信息经济学基本模型框架分析在信用体制下,银行与学生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即银行是否选择借贷,究竟借贷多少,学生是否还贷等问题。
在我国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普通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下达的借款额度内,负责组织本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申请,并向经办银行提出本校借款学生名单和学生申请贷款的有关材料,对申请借款学生的资格及申请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查,监督学生按贷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银行负责最终审批学生的贷款申请。
在实际操作中可见,对于银行来说,提供助学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在审查申请人的信用状况以及其他信息方面是有所不同的。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低的经济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低的经济学分析的开题报告【摘要】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高校普及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低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低的原因进行经济学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经济学分析一、问题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普及,大量的贫困家庭青年透过国家助学贷款得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截至2019年底,全国助学贷款发放总额达到了近2000亿元。
但是,面对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低的问题,急需对其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问题分析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低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
以下分析其经济学原因:1.家庭经济能力不足:国家助学贷款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或提供抵押品,且利率较低,只收取贷款本金的管理费用。
但是,贫困家庭的家庭经济能力有限,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担保或抵押品,进而难以申请到贷款。
2.失业率上升:失业情况也是贷款还款问题的重要因素。
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无法立即找到工作,依赖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必然会面临诸多困难。
3.缺乏金融知识:另外一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金融知识,很难有效管理贷款,比如无法正确评估借款的投资价值、无法正确计算借款利息等。
4.异地还款难度大:随着个人流动性的增加,也有不少助学贷款借款人异地就业,给还款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同时,多地的还款政策、还款方法也有所不同,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
三、解决方案面对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低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优化政策:优化国家助学贷款的担保模式,降低贷款门槛,提供更多的还款方式,比如通过社会募款减轻还款负担。
2.加强教育:帮助贫困家庭学生提高金融知识,了解贷款还款的相关法律法规。
3.完善服务:建立助学贷款的全国统一管理平台,提供便捷的还款方式和相关信息。
4.提高就业率: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降低失业情况,保证还款稳定性。
四、结论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低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我们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贷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校园贷是指向在校大学生提供的小额信用贷款服务,金融机构或非法贷款组织向大学生借款,利用高息和暴力手段进行催收。
校园贷问题的根源究竟何在?如何有效遏制校园贷的滋生?本文将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校园贷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校园贷成因1. 高消费需求和低收入大学生处于社会角色过渡期,既不是成年人,也不是孩子,获得经济独立性并不容易。
大学生通常需要支付学费、生活费以及学习材料的费用,而他们的收入往往只来源于家长或者勤工俭学。
为了满足高昂的生活消费需求,一些大学生不得不求助于校园贷。
2. 心理因素行为金融学告诉我们,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受到同龄人的影响,追求时尚潮流,导致对金钱消费产生过度的渴望。
他们的支出常常超过了他们的实际收入水平。
一些大学生存在赌博、消费不力等不良嗜好,导致金钱缺乏,从而寻求校园贷款。
3. 缺乏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大学生通常缺乏实际金融经验和相应的金融知识,经常容易被高息和无抵押贷款等方式所吸引。
他们往往低估了借贷中存在的风险,盲目地接受高息贷款,最终陷入了债务漩涡。
4. 缺乏有效监管目前的校园贷市场监管不够,一些学生因此而成为不法金融机构的受害者。
由于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速,并且监管不力,给校园贷问题的加剧提供了温床。
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校园贷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政策建议1. 完善金融教育针对大学生的金融教育,不仅要在学校课程中加入金融知识的教育,而且公共机构还可以提供一些金融知识的讲座和宣讲,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2. 加强校园贷市场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校园贷市场的监管,尤其是对于校园贷广告的宣传、利率的规定、合法性的审查等方面制定更加严格的规定,遏制校园贷的滋生。
3. 加大对不法金融机构的打击力度加大对不法金融机构的打击力度,以减少不法金融机构对大学生的侵害。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校园贷成因及政策建议一、引言校园贷是指针对大学生和在校学生的贷款行为,通常是短期小额的借款,由于其高额利息和风险较大,导致了不少大学生陷入贷款困境。
本文将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校园贷的成因,探讨可能的解决途径和政策建议。
二、校园贷的成因1. 忽视长期利益校园贷成因之一是学生们往往忽视了长期利益,追求眼前的短期快感。
行为金融学指出,人们在决策时往往受到即时回报的诱惑,而忽视了长期的风险和成本。
许多学生因为急需用钱,对校园贷提供的短期快速借款产生了侥幸心理,忽视了高额利息和违约金带来的长期负担。
2. 社会影响和同伴压力另一个校园贷的成因是社会影响和同伴压力。
许多学生为了追赶社会潮流和同伴的生活方式,而选择了校园贷。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的决策常受到他人的影响,对于大学生这样的青少年来说,同伴的行为和社会的价值观常常会对他们的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了校园贷的逐渐盛行。
3. 缺乏金融素养另外一个成因是学生们缺乏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决策时往往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缺乏对风险的正确认知和评估。
许多学生对于贷款的风险和利息成本认识不足,因此容易被高额利息和违约金所欺骗,最终陷入贷款困境。
三、政策建议1. 加强金融教育为了解决校园贷问题,政府和学校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金融教育,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
通过推出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开设相关课程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地对待金融产品,增强他们对于贷款风险和成本的认知,降低校园贷的发生率。
2. 规范金融市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规范校园贷市场。
加强对校园贷机构的监管,规范其借贷行为和利息水平,杜绝高额利息和恶意催收行为的发生,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3. 提供就业实习机会学校和社会可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实习机会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提前接触社会,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减少因为经济拮据而选择校园贷的情况。
4. 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因为社交压力和追求短期享受而选择校园贷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校贷款的经济学分析作者:陈国斌来源:《经济师》2009年第09期摘要:从经济学的公共产品原理、需求与供给原理、委托代理理论及普通高等学校现行的管理体制出发,分析高校贷款现象及内在原因,指出政府应该对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关键词:普通高校贷款经济学分析政府责任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9-103-02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教财[2004]1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资金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4]38号)等文件精神,“凡贷款风险指数大于0.6,即较高风险以上的学校的新增贷款均纳入审批范围”。
2005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完成的《高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底,教育部直属76所高校的贷款总额达336亿元,校均贷款额4.4亿元;同期76所高校的总收入是656.66亿,校均收入达到8.64亿;现有贷款规模相当于高校收入的51.1%。
不少贷款高校早已超越该警戒线,高额贷款酝酿的高办学风险不言而喻。
当前,高风险贷款在高校已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那么要问这是怎样的经济行为,又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样的局面,谁应该为此承担责任?笔者试从经济学的角度作如下分析。
一、普通高等教育产品的属性普通高等教育是高校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和结果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如果将高校视为“加工厂”,那么教育加工的对象就是受教育者,教育生产的产品就是受教育者知识、技能的增加和能力、素质的提高,用教育经济学的术语表述为受教育者人力资本的增强。
所以,教育产品可界定为学生受教育后(即毕业生)所增强的人力资本。
1.普通高等教育产品的自然属性。
萨缪尔给公共产品下的定义是:“公共产品是这样的物品,扩展其服务给新增消费者的成本为零,且无法排除人们享受的物品。
”公共产品具有两个自然特征:一是消费的非竞争性,即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或增加新的消费者后不会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二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即受技术或成本的限制无法排除任何人的消费。
普通高等教育产品的竞争性体现为:在高校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学生其边际成本不为零,而会降低原有学生得到的教育服务水平。
其排他性体现为:一些人通过考试的竞争机制获取资格,享用了高等教育服务之后,就相应减少了另一些人对这些教育服务的享用。
此外,它还存在效用上的排他性和利益上的占有性。
学生经过专业化高等教育,丰富了知识,增强了技能,为其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与竞争储备了丰厚的个人资本,预期会给个人带来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这就是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其他人要参与利益分享是很困难的。
从自然属性看普通高等教育产品(或服务)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它具有私人产品的鲜明特点。
但私人产品一般是指个人或企业通过市场运作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显然它不属于私人产品,也不属于纯公共产品的范畴,那么其社会属性对它的属性归属则意义重大。
2.普通高等教育产品的社会属性。
首先,我们引入产权制度来具体分析其社会属性,这又要从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说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这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主体是政府,这为我国公民平等享有接受高等教育权提供了前提保障。
其次,“外部影响”理论说明高等教育产品不仅会使受教育者自身受益,而且还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效应(即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强化国民素质,使社会发展更加和谐,这是高等教育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全体社会成员都可受益。
对社会而言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也无法排除其他成员得到这种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第三,从价格决定机制来看,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产品的定价权在国家,不由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高校和学生均是价格的接受者,均没有讨价还价之余地,这在根本上区别于私人产品。
可见,从社会属性上看,普通高等教育产品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弱化了其竞争性和排他性,国家作为投资主体地位的明确及作为价格制定者的事实,进一步强化了它的公共性,同时限制了排斥范围的大小。
我们通常把这类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
3.普通高等教育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内在要求。
普通高等教育产品作为准公共产品,其生产和消费问题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人来决策。
因此,必须由政府来担起提供多少,怎样分担责任的任务。
政府将教育产品看作是一个项目,并运用成本—收益的方法来分析。
如果其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则值得投资,否则便不值得。
政府对教育产品的投资力度越大,则对它的保障程度越高,它的公共产品属性越显著;政府作为价格的制定者,在一定教育培养成本条件下,教育收费标准的确定,随之成本分摊比例也相应确定,我国目前要求受教育者分摊的培养成本为25%,即国家负担75%。
二、普通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与供给情况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上一对相互依存的基本概念。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1.普通高等教育产品需求与供给。
⑴普通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加总。
建立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上的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该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普通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曲线受诸多因属的影响。
从价格上看,它目前由国家统一制定。
自2007年起,国家提出了五年内高校收费标准要稳定的强制性规定,与此相对应的物价总水平却在不断攀升。
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因有明确的政府规定,该价格在未来会相对稳定,消费者会按照既定的偏好看好该市场。
从消费者的偏好方面看,与一般产品不同(一般产品的需求者与产品是相分离的,二者是“人”与“物”的关系),高等教育产品(人力资本)凝聚在具体的人身上,与人不可分离,教育产品并不是毕业生,而是毕业生受教育后增强的人力资本,毕业生只是教育产品的需求者或载体。
在我国城乡地区,高等教育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为下一代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每个父母的最大心愿。
对广大城乡居民而言,教育支出既是私人消费支出,又是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城镇大批独生子女相继进入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龄段,只要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可能,他们的父母和家庭就会积极投资。
从潜在需求来看,2008年12月末金融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居民储蓄超过21万亿元,这是现实的支付能力。
⑵普通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产品仍然实施的是政府主导下的计划供给模式。
供给量、供给价格均由政府制定,高校作为国家教育计划的执行者,没有办学自主权,消费者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普通高等教育产品在我国目前仍占据着“卖方市场”的地位,这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严重滞后,也反映了通过高等教育启动疲软的国内消费市场还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教育供给远远小于其需求,这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毛入学率方面可得以证实。
根据国家发布的《全国教育发展规划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国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25%至27%左右,在校生要达到2900万左右,而2008年的毛入学率仅为23.3%。
根据这一发展目标,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该目标尚有几百万的差距,这在数量扩张方面尚有很大“潜力”。
2.普通高等教育产品需求与供给的不均衡成为教育内生的发展动力。
一方面是较低的升学率,大量适龄人口被挡在高校门外;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大专及以上学校旺盛的就学意愿。
这一矛盾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我国教育投入的不足。
目前我们仍处于“穷国办大教育”的阶段,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
近年来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投入每年都有所增加,但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较低,至今还没有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到2000年这一比例要达到4%的目标。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第一,普通高校扩大办学规模;第二,动员社会力量办学,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第三,逐步改善高校收费体制,将目前教育成本主要由国家财政承担转变为由国家、社会和个人合理分担的体制。
而后两方面要靠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在政府倡导的银校合作的背景下,利用信用贷款、抵押贷款、担保贷款、设备贷款、项目贷款、流资贷款等方式获得了大额贷款,新校区很快建成并投入使用。
高校贷款实际上是在扩招的总体背景下,面对财政投入不足以及为还历史欠账,高校“代替政府”自行向银行的一种“求助”行为,高校成了政府借贷的“替身”,高校把融资渠道从政府转向了银行,将其作为高校的一种“融资手段”。
高校贷款融资,扩大了办学规模,为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均衡作出了积极努力。
但是,高校却背上了沉重的还本付息的资金负担。
在普通高校的贷款发展过程中,办学规模的扩大,折射出高校作为管理者的越位与政府作为所有者的缺位。
三、现行的普通高校管理体制1.公办国有,政府与高校是委托与代理关系。
我国普通高校是政府投资主办,其产权属于国家。
高等学校依照政府授权实施具体管理,我们将这种关系视为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与代理关系。
按照委托代理理论,管理者接受所有者的委托者,在委托人授权的范围内从事经营。
委托人对代理人代理权限范围内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代理人对委托人未授权、禁止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普通高校贷款扩大办学规模,从征用土地开始,经过可行性论证、项目立项、项目报批等程序,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均报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或备案),建设中按照国家招投标管理办法实施管理,项目建成后形成的固定资产全部列为国有资产进行后续管理,高校没有因为贷款资金购置的资产而拥有对该资产的特别权力。
高校贷款扩大办学规模,目的是为了将学校做大做强,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消费需求,这与国家办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时间上高校先行实施,国家计划可能在将来某个时候编制。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此情况的出现是谁对谁错,应分析产生的原因。
作为高校的教职工,普遍也有不解,如果学校按部就班地办学,可以轻轻松松运转,现在主动选择了发展与创业,却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高校的资金风险背后是办学的风险,办学的风险背后则是政府的风险。
高校贷款问题实质上背后是一个“政校不分”的高校体制问题,如果对这种体制不理顺、不治理,高等教育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