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1必修4.4《氨 硝酸 硫酸》教案教学内容
最新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氨 硝酸 硫酸》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氨硝酸硫酸》精品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深入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实验的手段,使学生学会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氧化性;利用分析演绎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硝酸与碳的反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浓硝酸与稀硝酸的对比学习中,渗透“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实际、力求实事求是原则的教育。通过微型实验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重点、难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硝酸性质实验的设计。
三、主要实验器材
1mL一次性注射器,小青霉素瓶,小试管,50mL 烧杯,玻璃棒。
四、实验药品
浓硝酸,稀硝酸,NaOH溶液,稀硫酸,Na2SO4溶液,铜丝,蒸馏水。
五、教学过程
【巩固训练】
1、根据硝酸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保存硝酸应注意哪些问题?
(2)工业上如何贮存和运输大量的浓硝酸?
2、在这一节课的开始,我们观看了某路段上发生硝酸泄露事故的新闻图片,下面是记者对事发现场报道的部分资料,通过阅读这段文字,大家能从中认识到硝酸的一些特性,请同学们从文字中找出体现硝酸性质的描述,并指出分别体现了硝酸的哪些性质。
参考案例(四)复习课
课题盐类的水解
上课环节:下发相关材料(如复习课专用纸)——学生自我梳理——小组内同学相互展示梳理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小组内推出最优秀成果班内展示(可由老师通过实物投影完成)——点评、剖析或归纳(师生共同)——应用提高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第四章第四节.docx
必修 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氮、硫、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模块学习要求》
认识氨气、铵盐及硝酸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和氨气的
实验室制法,能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简单的环境问题。
通过实验认识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能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教材分析
本节在全章的地位和作用:
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本节是硫和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完善和延续,同时逐渐构成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等某一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体系。
本节教材内容分析:
在硫、氮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氧化物和含氧酸。硫酸、硝酸既有酸的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而且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质,因此他们归为一节学习。
氨、硝酸、硫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掌握氨、硝酸、硫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他们
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中的重要用途。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本节教科书选择氨气的性质和制法、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氧化性等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些重要的化工产品的主要性质,了解氮的循环对生态平衡的作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节具有如下特点:
a.重视知识的构建:主干知识对基础知识起支撑作用。由“氨的水溶液呈碱性”这一
主干知识很容易生发而得出“氨易与酸反应生成盐”这一性质;对“浓硫酸、硝酸具有强氧
高一化学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氨气的泄漏事件
2007年1月25日下午1点10分左右,大兴区正大大发熟食厂冷冻车间的氨气管道突然泄漏,外泄的液态氨瞬间挥发成白色气柱冲出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刺鼻的味道也弥漫到了附近的林校路上。…消防员利用喷雾水枪稀释空气中的氨,地上的水流已经结成了厚厚的一层冰。
上在的材料告诉我们些关于氨的什么性质?你能将它们一一找出来吗?
一、氨
1.氨的物理性质:氨是一种色、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体积氨气。易液化(-33.5℃),液氨常作制冷剂。实验4—8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现象:烧杯里的液体烧瓶,形成;烧瓶中的液体呈色。原因: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使瓶内压强,瓶外的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很快到烧瓶,形成。
结论:①氨气水(1:700)。②氨气水溶液呈。
知识迁移1 下列装置中都收满了NH
3
,你认为都能引发喷泉实验吗?
知识迁移2 前面学过的气体SO
2和Cl
2
,它们在水中溶解度都不大,你能有用它们设计出
喷泉实验吗?好好想一想。
知识迁移3 你能设计出一个蓝色的喷泉实验来吗?
思考:氨水为什么会显碱性呢?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氨溶于水后有无发生化学反应?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
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氨水呈碱性,易挥发,且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
NH3·H2O的不稳定性:
思考:氨水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试着尽可能多写:
思考: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浓盐酸和浓氨水后靠近,你预测将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哪些性质?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教案
高一化学组:冷晓科【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1、理解氨的化学性质、铵盐的性质及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了解浓硫酸的特性及其强氧化性
3、了解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培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归纳整理知识线索,交流
学习方法,建立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并尝试创造的喜悦。【教学重点】氨、铵盐的化学性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难点】氨气的制备实验原理,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方法】学习归纳法、实物展示法、创设情景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及相应实验仪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氨
【本课时在本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的核心和考试的热点
【展示标杆题】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自然中雷雨发庄稼的过程。
2.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并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氮元素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
3.从氮的原子结构出发分析氮除,0,+2,+4,+5外是否还存在其它价态?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此价态的氮的化合物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播放液氨泄露视频】
从该视频中你得出氨气那些物理性质?为什么液氨泄露会有化肥的气味?【总结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易挥发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液氨易汽化可用作制冷剂
【设问】氨气能与水反应?反应产物是什么?
【播放喷泉实验视频】
1.由该实验你又得出什么结论?
2.为什么能形成喷泉?
3.具有什么性质的气体能形成喷泉?
4.喷泉形成的原理是什么?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 浓硫酸的特性 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氨,硝酸,硫酸”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的内容。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内容。教材把这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本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行程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中族的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为必修2的学习打下基础。
浓硫酸的性质,尤其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本节的重点和本章的核心,是上稀硫酸和氧化还原知识的拓展和深化。通过该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各种相关知识体系共性的认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于本节知识具有较
强的实践性,个别知识点比较抽象,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我大胆应用演示实验,教材中中也安排了一些插图,使知识形象、生动,以引起学生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本节最后设置的“讨论”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
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首先,教材在第一章中就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使得学生有了基本的实验技能,让这节课的探究活动成为可能。其次,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的难度不大,适合学生采用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经验较少,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做好知识教学,更要注意让学生对如何探究式学习形成清晰思路,避免实验的盲目性。最后,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存在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争取让每位学生能在课堂上获益。
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校高中化学一:4.4硫酸、硝酸和氨教案
硫酸、硝酸和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1、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让同学们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
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2、重视环境教育,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难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学生思考回答课本P84的【思考与交流1、2、3】。
(1)它们都是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硫酸和硝酸是含氧酸,盐酸是无氧酸;硫酸是二元强酸,硝酸和盐酸是一元强酸……
(2)在水溶液中都电离出氢离子。
(3)从盐酸、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浓硫酸或硝酸是氧化性酸的角度加以讨论。
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结合教科书图4—27,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出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实验中经常做干燥剂)。
:演示【实验4—8】并投影下列思考题:
(1)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2)反应前后溶液及铜片有哪些变化?
(3)实验发生后品红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有何变化?由此得出什么结论?盛品红溶液试管口的棉花起什么作用?
(该实验只有在持续加热时,才有稳定的SO2气流。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
:浓硫酸、稀硫酸中溶质都是H2SO4,为什么与Cu反应的性质有如此大的差异?分析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实质。
氨硝酸硫酸_说课稿
12科教尹冯丽122110057
氨的性质及其用途(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氨的性质和用途》。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法,教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谈一谈关于这一课时我的一些的教学设计思路。
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时对氮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受热易分解,遇碱性物质放出氨气,但对于氨气的性质缺乏系统性掌握。
能力方面: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在对比学习、实验设计和操作方面缺乏训练,而且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习惯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
情感方面:通过一年半的化学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认识不足。
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新教材特点,结合高中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以及能力程度,确立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氨气的用途
3.了解氨盐的性质及其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探究事物的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2.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合成氨的方法的发明及其对解决人类粮食的重要贡献,认识化学合成
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会科学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通过对氨的学习可以增强环保意识、关注社会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和意义
氨、硝酸、硫酸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代表,教材把这一内容放在必修一最后一章节,通过对前面一二三章以及本章非金属硅、氯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了感性认识的材料。
高一新课教学案:第四章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学习目标】
1.掌握氨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应用;
2.了解铵盐的性质,和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4.掌握浓硫酸的性质;
5.掌握浓、稀硝酸的氧化性;
6.了解硫酸和硝酸的重要用途。
【学习重难点】
氨、硝酸、硫酸性质的掌握,浓硫酸的特性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氨和铵盐
1.氨
(1)工业合成氨的原理:
【讨论交流】合成氨的重要意义何在?
(2)氮的固定的概念:
思考:合成氨是氮的固定过程吗?你还能举出相应的例子吗?
2.氨的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
(2)喷泉实验
实验装置操作及现象结论
(1)打开止水夹,并挤压滴管的胶头(2)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_____,瓶内液体呈____色氨_____溶于水,水溶液呈____性
【思考】:能形成喷泉的原因?应注意哪些问题?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①反应方程式:
② 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③氨水呈弱碱性的原因:
(2)氨与酸的反应
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观察的现象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氨的催化氧化
化学方程式为:
(4)与氧化铜的反应:
【例题1】对于氨水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含有氨分子和水分子
B.只含有一水合氨分子和水分子
C.只含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
D.含有氨分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铵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例题2】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然后打开止水夹。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节氨硝酸硫酸2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节氨硝酸硫酸2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①巩固稀硫酸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②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及强氧化性;
③掌握二氧化硫气体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浓硫酸和碳的反应,了解实验设计的初步方法。
②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学会正确使用浓硫酸,树立
与价值观
绿色化学理念。
教学重点:
浓硫酸与铜和碳的反应
教学难点: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方法:
分析比较法和实验分析法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引言]硫酸、硝酸和盐酸是我们常说的三大强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似的性质,又有那些不同的性质?
酸的通性
稀硫酸
盐酸
硝酸
电离方程式
H2SO4==2H+ + SO42-
HCl==H+ + Cl-
HNO3==H+ + NO3-
指示剂
紫色石蕊变红
与碱反应
H+ + OH- == 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uO + 2H+ == Cu2+ + H2O
与盐反应
CO32-+ 2H+ == CO2↑+ H2O
与金属反应
Fe + 2H+ == Fe2+ + H2↑(HNO3不产生H2)
[练习]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Zn+H2SO4--- Zn+2H+ = Zn2++H2↑
NaOH+H2SO4----- OH-+H+ = H2O
Fe2O3+H2SO4---- Fe2O3+6H+ = 2Fe3++3H2O
BaCl2+H2SO4--- Ba2++ SO42—= BaSO4↓
[设问]实验室制氢气时选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和硝酸,为什么?
我们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不用浓硫酸和硝酸来制取,说明它们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特殊性质。
《氨-硝酸-硫酸》第三课时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题: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硝酸的重要特性-----不稳定性和氧化性。
2、利用铜与硝酸反应中尾气处理等问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3、钝化的原理。
【学习重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硝酸的氧化性。
【学习过程】学生预习教材P102,回答下面问题:
【基础知识】
1、物理性质:无色液体, 挥发,沸点较 ,密度比水大。
2、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 剂。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同浓度的硝酸温度越高氧化性越强。
硝酸能氧化除Pt 、Au 之外的绝大多数金属,还能氧化许多非金属(如碳、硫、磷),及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H 2S 、Na 2SO 3、SO 2、HBr 、HI 、Fe 2+、Sn 2+,松节油、锯末等)但不放出 。
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不同,可以有以下产物:N +4
O 2,HN +3
O 2,N
+2
O,N +1
2O,N 0
2, N -3
H 3
①硝酸与金属的反应:铜、汞、银等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剧烈反应,一般认为生成硝酸盐和二氧化氮而与稀硝酸反应通常需加热,产生金属硝酸盐和一氧化氮,在反应中硝酸均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Cu+4HNO 3(浓)= 离子方程式:
3Cu+8HNO 3(稀)
离子方程式:
铁在过量的浓硝酸中加热发生反应为:Fe+6HNO 3(浓)
Fe (NO 3)3+3NO 2↑+3H 2O
过量的铁在稀硝酸中发生反应为:3Fe+8HNO 3(稀) 3Fe (NO 3)2+2NO ↑+4H 2O
活泼金属跟稀硝酸反应,由于金属的强还原性,还原产物较为复杂。例如: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4.4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通过探究硫酸、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难点:
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
[引言]硫酸、硝酸和盐酸是我们常说的三大强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似的性质,又有那些不同的性质?
[投影]
酸的通性
稀硫酸盐酸硝酸
HNO3==H+ + NO3离子方程式
H2SO4==2H+ + SO42-HC==H+ + C-
-
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
与碱反应H+ + OH-== 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O + 2H+ == C2+ + H2O
与盐反应CO32-+ 2H+ == CO2↑+ H2O
与金属反应 F + 2H+ == F2+ + H2↑(HNO3不产生H2)
我们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不用浓硫酸和硝酸制取,说明它们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特殊性质。
[实验4-8]浓硫酸与铜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师问]品红溶液有什么变化?
[生答]品红溶液褪色。
[补充实验]加热褪色的品红溶液,观察其现象。
[提问]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什么物质会引起这样的变化?
[生答]产生了SO2气体。
[展示]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溶液,并提问:溶液的颜色说明产生了什么离子?[生答]产生了C2+。
[师问]硫酸和铜中的元素化合价有什么变化,并分析产物是什么,硫酸和铜各表现什么性质?
[生答]产生了SO2和C2+,硫元素从+6价变成了+4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铜从0价变成了+2价,被氧化。硫酸表现氧化性,作氧化剂;铜表现还原性,作还原剂。
会侨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合集五篇)
会侨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合集
五篇)
第一篇:会侨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4节教案(3教时)
课题:氨硝酸硫酸(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让同学们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2、重视环境教育,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难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器材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知识补充]:介绍氨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氨易液化,液化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常用作致冷剂,举例说明液氨的用途。如:首都体育馆的制冷设备。
[迁移试问]:NH3和H2O互溶解的情况如何? [实验演示]:演示【实验4-8】
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下列问题:
(1)烧瓶内为什么会形成喷泉?(2)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
[强调指出]:只要能够引起烧瓶内气压迅速下降的情况,都可以产生喷泉。[深化知识]:氨溶于水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即一水合氨,是弱碱,氨水具有碱性。它能够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NH3+H2O⇌NH3·H2O⇌NH4++OH-NH3·H2O⇌NH3+H2O 氨与酸反应,演示“魔棒生烟或者空杯生烟”,并加以解释。
高中化学必修一4.4氨硝酸和硫酸教学设计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4.4 氨硝酸和硫酸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一 4.4 氨硝酸和硫酸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目标】
1.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
2.通过学生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在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对比学习中,渗透“量变和质变”的辨证规律。
4.通过介绍化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树立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玻尔巧藏诺贝尔金奖章
丹麦有位叫玻尔的科学家,37岁时他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玻尔被迫离开即将被德军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奖章留在实验室。玻尔把金奖章溶解在盛有王水试剂瓶里。后来,纳粹分子窜入玻尔实验室,那个试剂瓶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战争结束后,玻尔从王水中把金还原出来,并重新铸成奖章。而玻尔配制王水的主要组成之一是“硝酸”。
一、硝酸的强氧化性
[设疑]硝酸有酸性,能否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演示]浓硝酸与Cu反应
[讲解]从实验现象“红棕色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物中是N02而非H2.进一步从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反应的本质是+5价的氮得电子能力
比H+1强。
[学生实验]比较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Cu反应
[记录并讨论]
反应现象
产物
浓硝酸+Cu
1.Cu片:有大量气泡产生
2.溶液颜色:无色变为绿色
3.气体颜色:红棕色
4.反应剧烈程度:剧烈
5.触摸容器外壁:很热
Cu(NO3)2、NO2和H20
化学1必修4.4《氨 硝酸 硫酸》教案
三、氨硝酸(xiāo suān) 硫酸——氨
教学(jiāo xué)目的
1. 掌握(zhǎngwò)氨的物理(wùlǐ)、化学性质(huàxué xìngzhì),理解氨
水显弱碱性。
2.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铵根离子的检验。
3. 学会通过实验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
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用品
PPT
浓氨水、浓盐酸、酚酞、碳酸氢铵、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玻璃棒、红
色石蕊试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前面我们学习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知道氮元素有多种可变价态,今天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其最低价态的化合物——氨气的性质。
思考交流
展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观
察:
1.氨气的色、味、态,根据其
相对分子质量推导氨气的密度
(与空气比较)。
2.设计怎样的实验可以证明氨
气是否溶于水?
观察实验,阅读教材P97。
总结氨的物理性质。
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
归纳整理氨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探究实验
演示实验4.8。回答上述思考与
交流问题2。
问题提纲学习交流
1.请描述实验现象。
2.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
3. 喷泉是如何形成的?胶头
滴管的作用是什么?
4.若要产生喷泉,应具备什么
样的条件?
5.通过氨的喷泉实验你对氨的
性质有什么认识?
烧杯内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内
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红色。
a.氨极易溶于水。
b.氨水显碱
性。
原因: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
中时,烧瓶内的氨溶解,使瓶内压强
小于大气压强。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
压入到烧瓶,形成喷泉。
氨的教学设计
关于氨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硫酸和硝酸》第一课时—氨。新教材有意地引导学生从氨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发现历史入手,促使学生有兴趣去了解这种物质。教材通过富有趣味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氨及铵盐的性质后,教材还安排了氨在化工上的广泛应用和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氨和铵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2)理解“喷泉”实验中喷泉产生的原理;
(3)能够应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去检验铵离子;
(4)了解氨的用途及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1)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及加工资料,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进一步掌握获取课本以外化学信息的技巧;
(2)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加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有效的教学必须确保学习主体的参与,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自我需求,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产生愉快学习的心理体验。学生通过对氨的学习,可以增强环保意识、关注社会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且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学生可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及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思路设计
(1)通过“喷泉实验”和观察法,推出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氨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3)铵盐的化学性质
(4)氨的用途以及氨的实验室制法。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铵盐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 4.4.1氨 硝酸 硫酸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化学必修1学案设计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氨和硝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氨和硝酸的化学性质。
知识梳理
现象:挤压滴管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后,烧瓶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结论:氨气 _____于水,其水溶液呈_____性
注意: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
气体在吸收液中被吸收地既快又多,如NH
3、HCl用水吸收,CO
2
、SO
2
、Cl
2
等用氢氧化钠
溶液吸收等,装置气密性好,圆底烧瓶要干燥,瓶内气体要充满且纯度要高,
思考:在氨的喷泉实验中,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假设实验是在标准状
况下进行)
要点一:氨的物理性质
_____色_____气味气体,密度_____空气_____溶于水,且溶解速度_____ 。常温下,1体
积水大约可溶解_____体积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_____。氨_____ 液化(液态的氨称为
_____)液化时_____ 热。液氨汽化时要_____,使周围温度急剧_____,因此,氨常用作_____ 要点二:氨的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氨溶于水后大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注意:
Ⅰ、①由于形成NH
3·H
2
O的过程是的,NH
3
·H
2
O也可分解生成和
,因此氨水常温下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加热时更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②溶液中大部分氨气分子和水分子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
3·H
2
O),而NH
3
·H
2
O只有一小
部分(约1%)电离出和,电离方程式为,所以
溶液中NH
3·H
2
O的浓度较,而NH
4
+和OH-的浓度较,且氨水呈性,加入酚酞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氨硝酸硫酸——氨
教学目的
1. 掌握氨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氨水显弱碱性。
2.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铵根离子的检验。
3. 学会通过实验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
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用品
PPT
浓氨水、浓盐酸、酚酞、碳酸氢铵、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玻璃棒、红色石蕊试纸。教学过程
归纳整理四、铵盐:由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铵盐。铵盐的性质:
1.物理性质: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遇碱性物质有氨气放出。NH4++OH-NH3↑+H2O
(2)受热易发生分解反应。
(NH4)2CO32NH3↑+CO2↑+H2O
NH4Cl NH3↑+HCl↑
学习探究
从铵盐的性质上看,受热分解和与碱
反应,都有氨气生成?如果要制备氨气,
用哪一个反应更好?为什么?
如何检验一种无色液体里是否含有铵
根离子?写出离子方程式。
分组讨论。
加强碱溶液,加热,看能否产生使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4++OH-=NH3
↑+H2O
实验探究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用是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制备氨
气:
阅读课本P99页,理解实验室制氨气的
原理,装置要求,收集方法,干燥、检验和
验满方法等
归纳整理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装置:固 + 固气
(类似实验室制氧气装置)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干燥:碱石灰
思考,理解,做笔记
应用提高延伸拓展
1.实验室制备NH3的装置,
还可以用于制备哪些气体?
2.收集气体时试管口处棉花
团的作用?
3.如何证明某一集气瓶中的
氨气已经收满?
4.多余的氨气应如何处理?
5.为什么不直接用NaOH和
NH4Cl反应?
6.如何用浓氨水、NaOH 或碱
石灰制取少量NH3?
讨论后交流:
氧气
防止氨气散逸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
通入稀硫酸中或水中吸收
氢氧化钠成本高,且加热时对玻璃有腐蚀作用
在烧瓶里加入适量碱石灰,从分液漏斗里滴加浓
氨水。
阅读理解
五、NH3的用途
阅读课本P100页自然界氮
的循环,讨论氨的用途和自然界
中氮的循环。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有机合
成工业,制硝酸、铵盐、纯碱的原料。可以做致冷
剂。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氨的化学性质:碱性和与水的反应以及铵根离子的检验,氨的制法,重点要掌握的是氨水为什么显碱性和氨气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装置。
巩固练习 1.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水的溶质是NH3·H2O
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
C.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三种离子
D.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氨水显碱性的原:。
3.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
4.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制取氨气并完成喷
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氨气应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作燥剂。
(3)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
是。该实验的原理是。
(4)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
作业课本P103——1、2、4、5
板书设计第三节硫酸、硝酸和氨(第1课时)
三、氨气
1.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
2.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
(2)碱性:NH3+HCl=NH4Cl
3.铵盐的性质:(1)遇碱性物质有氨气放出:NH4++OH-NH3↑+H2O
(2)受热发生分解反应:
(NH4)2CO32NH3↑+CO2↑+H2O NH4Cl NH3↑+HCl↑
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装置:固 + 固气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干燥:碱石灰
5.铵根离子的检验:NH4++OH-NH3↑+H2O
参考资料氨对人体的危害
氨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比重为0.5),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PPM。氨气的溶解度极高,所以常被吸附在皮肤黏膜和眼黏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氨气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黏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四、硫酸、硝酸和氨——硫酸
教学目标
1.复习硫酸的酸性,学习并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浓硫酸的氧化性。
2.通过学习浓、稀硫酸性质的比较,引导学生从量变引起质变角度,加深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浓H2SO4的特性。
教学难点
浓H2SO4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硫酸、硝酸和盐酸都是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这种特点与酸的通性有什么关系?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书写电离方程式。
实验引课
请大家分述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并写出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叙述并分析
稀硫酸显酸性的原因:
H2SO4=2H++SO 2
4
理解非氧化性酸
酸的通性。
过渡
稀硫酸主要体现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呢?
硫酸的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如何通过
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学生猜测并设计
验证实验。
实验探究1.展示一瓶浓硫酸。观察,总结物理性
质,体会浓、稀硫酸的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