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卵索线虫与Bt混合使用防治棉铃虫的初步研究
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棉铃虫化学防治研究
S u y o r c f Ch mi a n r l o to l r s i a s e i n e t r ssa t Co t n F ed t d n Efe t o e c l Co t o n Co t n Bo l wo m n Tr n g n c Bt I s c - e it n to i l s
1L 、 t 、 ‘ …’ 、 、、 l
l…(B 一 I l I t t n c t n ) l ’ Heio ep (" ,r : h mi l o t l l ‘ t f 一 ⅢI( t ;o t ol m( l v r a 1 oo o J wm c 1 m , ) ( e c nr ・ ・ 『 ac o
f ,
h-I If} Il l l1 tI I -川 l … l I l I_ I
生物杀虫剂Bt防治农作物主要害虫药效初报
。
验
次 随 机 排 列 每小 区 2 0 株 茶树
,
,
试 验地 点
2
么 1
,
通 城县 国营 大柱 茶 厂 老 茶 园 施 药 时 间 阴天
,
7
材料 和 方 法 供试药剂
20
0
月
17
日
。
,
用药次数
,
1
次
,
用 工农 一 1 6 型 喷雾
日)
, ,
器 喷雾
天
10
、
调 查时 间
、
7 月 1 施 药前 夕 ( 7
:
药后
2
国 际单 位 / 川 B t 悬 浮剂
5
,
天
7
天
,
调查方法
,
5
点取 样 法
每小区查
。
8 0 0 0 国 际单 位 / 拌g B t 可 湿性 粉 剂
株
统计 活 虫 数
计算
虫口
减 退 率 和 防治 效 果
8 % 杀 虫 双 水剂 1
2 2
.
2
2
.
处 理 与 方法
1
3
试验结果
.
.
水 稻 稻纵 卷 叶 螟 的 防治
6
调查 时间
日) 调
,
题 要 求 改进 农 药 和 保 护 生 态环 境 的 呼声 日 益 提 高 而 作 为生 物 防 治 的一 个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 ,
为 施 药前 夕 ( 8 月 查方 法
:
日 ) 和药后 7 天 ( 8
,
月 1 3
生物农药 以
单 对角 线 取样 1 0 丛
中华卵索线虫感染棉铃虫后的血淋巴病理学研究
左 右 血 细 胞 总 数 明 显 增 加 , 浆 细 胞 和 粒 细 胞 增 多 为 主 . 过 比 色 法 测 定 在 感 染 后 不 同 时 期 血 淋 以 通
巴 的 酯 酶 活 性 和 可 溶 性 蛋 白 质 含 量 变 化 , 果 表 明 在 感 染 后 的 第 4天 变 化 极 为 显 著 , 采 用 凝 胶 结 并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来 源 .
下 采 血 方 法 均 同. 照 Va p rn 3 陈 长 琨 的 参 n As ee 『 和
方 法 Ⅲ , 岛 津 UV一 6 分 光 光 度 计 分 别 测 得 用 20
中 华 卵 索 线 虫 在 河 南 上 蔡 县 麦 田 采 得 , 温 室
电泳 技术 , 一 步 测定 有关 病 理生 化 指标 的 变化 . 进
关 键 词 :中 华 卵 索 线 虫 ;棉 铃 虫 ;血 淋 巴 ;病 理 学
中 图分 类号 : 6. Q9 5 8 文 献 标 识 码 :A
中华 卵 索 线 虫 ( v me mi cn ni) 为 一 种 O o r s ie s 作 s
机 选 取 被 感 染 棉 铃 虫 3头 , 复 3次 求 均 值 , 设 重 另
未感染 组为对照Biblioteka , 法相 同. 方 13 血 淋 巴酯 酶 活 性 测 定 和酯 酶 同 工 酶 电泳 .
在 感 染 后 第 1 2 3 4 5 6 7天 , 别 随 机 选 取 、、、、 、、 分 被感 染棉铃虫 2 O头 采 血 , 相 同条 件 下 另 取 2 在 O头
0. 072 g, Ca 0.0 , a CO 30. 8 g, ED T A C1 2 5g N H 01
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棉铃虫化学防治研究
Bt 抗虫棉对棉铃虫有较强的抗性,特别是对初龄幼虫毒杀率高,使3龄以前幼虫成活率大大降低[1-2]。
1996—2000年研究Bt 抗虫棉棉田主要害虫复合防治指标,2代棉铃虫为百株3龄以上幼虫5头,折合百株累计卵量400粒,3代为4.5头,折合卵85粒。
常规棉田防治经验表明,田间第1次防治应以卵为标准,且在卵的防治指标之前开展,而第2次防治则应以残留幼虫的防治指标为准,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棉铃虫危害[3-5]。
Bt 抗虫棉棉田棉铃虫第1次防治时间尚未有人研究,笔者于2007—2008年开展此项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方法试验设在农村基点裴介村,选生长良好的Bt 抗虫棉田2块,每块2点。
1.1.12代棉铃虫防治试验,设4个处理,当百株累计卵量达200、300、400粒开始防治,以不防治作对照(CK )。
1.1.23代棉铃虫防治试验。
设5个处理,即当百株累计卵量达30、50、75、85粒时开始防治,以不防治作对照(CK )。
大区排列,不设重复,处理面积不少于666.67m 2,每次用10%氯氢菊酯,或5%高效氯氢菊酯防治。
2代用750mL/hm 2左右,3代用1125mL/hm 2左右;同时混入50%甲基1605或50%久效磷,2代用750mL/hm 2左右,3代用1125mL/hm 2左右;2代加水750kg/hm 2,3代加水1125kg/hm 2,正反两面喷雾。
1.2调查内容及方法每块取2点,每点2代50株,3代25株。
2代从6月10日至7月5日,3代从7月20日至8月20日每3d 全株调查1次。
记载卵量,并推算百株累计卵量,以确定各处理第1次开始防治的时间。
每处理随机取2点,每点50株,于喷药后6d 调查,记载残留幼虫,以确定防治效果和是否进行下次防治[6]。
于2、3代危害结束前调查,记载残留幼虫,以确定各处理的最终防效。
2结果与分析2.12代棉铃虫由于2007年全代落卵仅214粒,2008年全代仅落卵101粒,经调查未发现卵量较多的地块。
“Bt——8010”棉铃虫的克星
。
。
,
饮水 思 源
邮码
:
,
我衷 心龟 感谢 致富金钥匙
,
她 在新 的一 年里更上一 层 楼 号
王 春雷
并 拥 有更多 的 读者
I
— 四 川省 万 县 市 较 场 坝
《 专业 户 》
。
祝愿
6 340 00
作 物 良种 研 究 推 广 服 务 部 小 麦 组 吴 文 刚
40
( 东 昌西 路
:
15
8 号 ) 2 520 00
种 子证
号
执照
114 5
检疫证
43
18
证 明单 位
山 木
省 脚城 市 种 于 站
贵刊 确实是读 者致 富 的 良师 益友 如 果 没 有 贵刊 的 正确 引 导 也就没有 我今
天 的 幸福生活
1 6
“
中 巨 一号
”
公斤价
元
娜编
:
46360
证 明单 位
:
间 河 乡政府
奇 突破 重 5 6 克
2 1
0
,
迩
趁
、
龙
CM
,
产
,
小
羲
,
70
公斤北农六号 因 株高 6 8
、
亩穗数 4 5 万
每穗 3 8 粒
。
,
干粒
3K G
、
抗寒
抗病
、
早熟
。
落黄好
是 当 今最理想 品 种
亩仅用
元增专家证书栽 培技术
山 东 碑 城 市 香西
“
B
t
河 南拓城县李 原乡助理农艺师 陈汝增去年
昆虫病原线虫与bt联用对黏虫的防治效果
(1.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Biology o 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stitute o f Plant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 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193, China ;2. Bureau o 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o f Kuancheng Manzu Autonomous County, Chengde City, Hebei Province, Chengde 为 明 确 昆 虫 病 原 线 虫 与 B t 联 用 后 对 黏 虫 致 病 力 的 协 同 增 效 作 用 ,本 研 究 分 别 测 定 了 自 主 分 离 获 得 的 一 种 新
嗜 菌 异 小 杆 属 线 虫 H e如
sp. ( L F ) 和 实 验 室 保 存 的 线 虫 对 黏 虫 的 致
lated nematode
sp. ( L F ) and a laboratory-m aintained nematode
b a c k h o p /io ra
(H b ) against Mythimna separata was determ ined and the virulence o f tw o B t strains (H D 1 and G03) against M .
协 同 增 效 作 用 ,较 单 独 L F 线 虫 和 G 0 3 处 理 死 亡 率 分 别 提 高 了 50. 7 2 和 50. 0 百 分 点 ,H b 25 IJ s / m L + G 0 3 ( L C 5。)联
中国农科院研究阐明害虫对Bt作物抗性治理新策略
中 国农科 院研 究 阐明
中国科学 院南京 土壤研 究所 沈仁芳课题 组 以模 式 植物 拟 南芥为材 料 ,在 水培 的条件 下 ,研究 了在 盐毒 害 与缺铁 同时存 在 的情 况 下拟南芥 的生 长状 况。发现 盐 毒害 ( 外源添 加氯化 钠 )能显著缓 解拟 南芥对 缺铁 胁 迫 的响应 ,即叶片 的失绿 现象有 所缓 解 ,同时伴 随 着根系细胞壁半纤维素含量 的降低 ,以及半纤维素 /细 胞 壁所 吸附 的铁 含量 的降 低 ,表 明外源添 加氯化 钠 能 通 过 促进 细胞 壁 所 吸 附 的铁 的释 放 达 到 体 内铁 的再 利用 。此 外 ,外 源 添 加 氯 化 钠 也 能 促进 铁 从 根 部 到 地 上 部 分 的 转运 ,主 要 是 通 过上 调 F RD 3( F E RRI C RE D U C TAS E D E F E C T I VE 3 ) , YS L 2( Y E L L O W
南京 土 壤 所 在 盐 害显著 缓 解 铗 佚 植物 佚
营养 状 况砑 无 中取 行 进 展
世 界上大 约有 1 / 3的土壤属 于碱性 土壤 ,然而 , 目前关于植 物如 何 同时响应 缺铁 与盐毒 害的研究 尚不
清楚 。
发计划 、转基 因生 物新 品种培 育重 大专项 、 国家重点 基 础研究发展计划 ( 9 7 3计划 )、国家 8 6 3计划和 中国 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 目资助 。
S TR I P E — L I KE )a n d NAS 1( NI C OTI ANAMI NE
害虫对 B t 作 物抗性 治理新 策略
日前 ,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植 物 保 护 研 究 所 吴 孔
一种Bt基因融合策略在治理害虫对转基因玉米和水稻抗性中的应用
一种Bt基因融合策略在治理害虫对转基因玉米和水稻抗性中的应用自从1996年第一批遗传改良农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历史已经跨越了整整20个年头。
至今,全球范围内转基因农作物的累计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亿公顷,各个国家的农民因此而获得的利益累计超过1500亿美元。
第一代Bt转基因农作物只含有单个的抗虫基因,经过多年的单一化种植后,许多地方出现了抗性害虫和次要害虫的爆发;在我国,Bt农作物绝大多数是含有单个Cry1Ac蛋白的抗虫棉花,近年来已经陆续出现抗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棉红铃虫(Pectinophoragossypiella)等的发生。
提升害虫治理的策略、发展第二代甚至第三代Bt转基因农作物的工作迫在眉睫。
传统上,治理害虫抗性的方法有“高剂量/庇护所”(high-dose/refuge)策略和“基因堆叠”(pyramids)策略。
前者注重农业的生产方法,后者则是提高产品自身的性能。
基因堆叠的方法可以是将二个或者二个以上表达单个Bt基因的转化体通过杂交聚合在一个品种中,也可以通过在同一个T-DNA构建几个串联的开放阅读框而实现。
但是,这样获得的转基因株系中容易出现不同Bt蛋白之间表达量差异大、启动子的同源沉默等情况。
鉴于此,本研究首次设计并改良了一种Bt基因融合策略,将两种不同类型的Bt基因整合成一个融合基因,导入到农作物玉米和水稻中,使得转基因农作物能够同时、等量、稳定地获得两种Bt蛋白的抗虫能力;同时分别设计编码两种不同长度连接肽的序列,插入到两个基因的连接处,使得转基因农作物中能够稳定表达完整的、全长的抗虫融合蛋白。
本研究选用了一种Cry蛋白和一种Vip3蛋白,将其核苷酸序列融合;使用的Cry蛋白是商业化最成熟的Bt杀虫晶体蛋白之一Cry1Ab,已经成功在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上商业化生产;Vip3蛋白是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高效抗虫蛋白Vip3da,这是一种Bt营养期杀虫蛋白;这两种蛋白的抗性机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南京农大吴益东教授团队揭示Bt杀虫蛋白“双通道”进攻机制
8/892南京农大吴益东教授团队揭示Bt杀虫蛋白“双通道”进攻机制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吴益东教授团队在Bt杀虫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Bt杀虫蛋白对棉铃虫的一种新型“双通道”杀虫机制。
Bt毒素是一种对棉铃虫具有显著活性的杀虫蛋白,我国自1997年开始种植转基因Bt抗虫棉花,简称Bt棉。
近年来,田间棉铃虫对Bt杀虫蛋白Cry1Ac抗性个体频率逐渐增加。
因此,明确Bt杀虫机制和棉铃虫Bt抗性机理是开展Bt抗性预警、制订抗性治理策略、开发克服抗性新技术的重要基础。
棉铃虫幼虫摄入Bt毒素后,Bt毒素在幼虫中肠上皮细胞微绒毛上识别受体,并与一系列受体蛋白互作后在中肠细胞膜上形成通透性孔道,使中肠细胞破损、脱落,幼虫停止取食并死亡。
棉铃虫对付Bt蛋白的一种重要机制就是受体功能丧失,使Bt毒素穿孔效率下降或不能穿孔,导致Bt毒素丧失杀虫活性。
吴益东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棉铃虫ABC转运蛋白ABCC2和ABCC3均为Bt受体,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分别敲除这两个基因,不能获得Bt抗性;而同时敲除这两个基因后获得了超过1.5万倍的极高水平抗性。
这意味着,同时敲除这两个基因会使Bt毒素对棉铃虫的进攻完全失效。
吴益东解释,ABCC2和ABCC3是一对结构高度相似、功能相互重叠的Bt受体,Bt毒素在寻找受体发起攻势时,相当于获取了深入敌营的“双重通道”。
因此,棉铃虫缺失ABCC2和ABCC3中的任何一个受体均不影响Bt的杀虫效果,从而限制了棉铃虫在ABCC2和ABCC3通路上的抗性进化能力。
棉铃虫和Bt毒素的攻防之间,存在着相互适应、协同进化的复杂关系。
在Bt毒素对棉铃虫“双通道”杀虫机制的压制下,棉铃虫可以避其锋芒,在Bt毒素进攻薄弱环节进化出新的抗性机制。
在吴益东教授团队的前期研究中,发现了棉铃虫为削弱Bt杀虫能力进化出的2种抗性机制:一种是棉铃虫Bt受体HaCad(一种钙粘蛋白)通过基因缺失突变,另一种是四跨膜蛋白TSPAN1通过L31S点突变,在这两种情况下,棉铃虫通过丧失HaCad的受体功能或增强肠道修复能力,使Bt抗性显著增强。
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的分子检测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的分子检测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威胁着棉花产量和质量。
近年来,转Bt基因棉品种的推广使用有效缓解了棉铃虫的害虫压力。
然而,随着转Bt基因棉的广泛应用,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的发生也面临着不断加剧的风险。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准确的分子检测方法以快速鉴定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成为了当今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针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关键词】棉铃虫;转Bt基因棉;抗性;分子检测方法【研究背景】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受到多种害虫的威胁。
近年来,转Bt基因棉品种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大大缓解了棉铃虫对棉花生长和发展的威胁。
然而,随着转Bt基因棉的大面积应用,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准确的分子检测方法以鉴定棉铃虫的转Bt基因棉抗性成为了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筛选适合的抗性相关基因: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在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的分子检测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其中将目光聚焦于棉铃虫中与抗性相关的基因可望成为一种新的突破口。
因此,本文将对棉铃虫中与转Bt基因抗性相关的基因进行筛选和鉴定。
2.确定适宜的检测方法:本文将探讨适合于检测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的分子检测方法。
目前存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PCR、Southern blotting、Western blotting等,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比较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寻求最适合的检测方法。
3.建立抗性检测体系:根据所选择的抗性相关基因和检测方法,本文将建立一套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检测的完整体系。
该体系将由抗性相关基因的扩增、体外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等多个组成部分构成。
【研究意义】开展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分子检测方法的研究,对于及时防治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品种的抗性至关重要。
Bt杀虫基因与Bt转基因抗虫植物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1999,16(1):51~58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Bt杀虫基因与Bt转基因抗虫植物研究进展①王忠华 舒庆尧 崔海瑞 夏英武(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 杭州 310029)摘要 苏云金杆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昆虫病原体,它能产生特异性的杀虫结晶蛋白,对农业上和生物医学上的许多有害的昆虫有毒杀作用,这些害虫包括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螨类和线虫。
近三十年来,以苏云金杆菌为基础的生物杀虫剂已在世界范围内商业化用于防治重要经济作物的害虫。
近年来有关Bt基因的遗传、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已取得显著进展。
本文对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分类和杀虫机理及用该类基因构建的工程转基因植物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综述,同时对Bt基因工程存在的潜在问题和解决途径作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基因,抗虫植物,基因工程THE STU DY OF INSECT2RESISTANT PLANT WITHBACILL US THURINGIENSIS CR YSTALPROTEIN GENESWAN G Zhong2Hua SHU Qing2Yao CU I Hai2Rui XIA Y ing2Wu(Instit ute of N uclear A gricult ural Sciences,Zhejiang U niversity,Hangzhou310029)Abstract B.thuringiensis(Bt)is a very important entomopathogen since it can produce specifically toxic crystal proteins against many agriculturally and biomedically detrimental pests including lepidopteran,dipteran,coleopteran,hymenopteran,acarian and nematodes. Commercial Bt2based biopesticides were used worldwide for controlling economically impor2 tant pests in the past30years.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recent years on Bt ge2 netics,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This review will focus on classification and insecticide mechanism of Bt crystal protein genes,the application of Bt crystal protein genes in engineering of insect2resistant plants.In addition,the potential problems of Bt toxic pro2 tein gene engineering and resolving ways will be discussed.K ey w ords Bacillus thuringiensis,Crystal protein genes,Insect2resistant plants,G ene En2 gineering虫害是制约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
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推广利用与棉铃虫的抗性治理
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推广利用与棉铃虫的抗性治理
张天真
【期刊名称】《作物研究》
【年(卷),期】2001(000)0S1
【摘要】介绍了我国现有的转 Bt基因抗虫棉种质材料 ,它们对棉铃虫初孵幼虫都
表现出显著的抗虫性。
抗虫棉在不同生育期抗虫性表现程度不同。
苗期 (10片主
茎叶以下 )叶片饲喂初孵幼虫的死亡率一般达 10 0 % ,生育后期抗虫性则有所下降。
Bt基因转入棉花后能稳定遗传给后代。
通过室内汰选 ,烟芽夜蛾等害虫很容易对
Bt杀虫晶体蛋白产生抗性 ,但在目前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栽培制度下以及抗虫棉的多方面表现,转Bt基因抗虫棉推广利用后棉铃虫不会很快产生抗性。
还讨论了延缓棉铃虫产生抗性的一些抗性治理策略。
【总页数】1页(P)
【作者】张天真
【作者单位】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
南京;21009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
【相关文献】
1.转Bt基因抗虫棉金杂棉3号对棉铃虫抗性的研究 [J], 章志兴;张伟春;方桂清;王旭华;方康书;鲍兰新;朱小芳;朱春新
2.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分析 [J], 李晶晶;曹振军;张建萍;黄艳勤;王春娟;杨德松
3.浅谈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性及其对策 [J], 韩文珍;郝赤
4.华北地区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抗性适应的模拟模型 [J], 茹李军;赵建周;芮昌辉
5.转Bt基因抗虫棉R19品系的棉铃虫抗性表现及抗虫性遗传研究 [J], 唐灿明;沈晋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棉铃虫对Bt生物农药早期抗性及与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关系
棉铃虫对Bt生物农药早期抗性及与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关系沈晋良;周威君;吴益东;林祥文;朱协飞【期刊名称】《昆虫学报》【年(卷),期】1998(41)1【摘要】用饲料感染法建立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übner)敏感品系(SUS1)对Bt生物农药的敏感毒力基线和区分剂量,1995年测定了五省六县棉铃虫初孵幼虫对Bt生物农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山东阳谷、河北邯郸、河南新乡、安徽萧县及江苏丰县棉铃虫已产生早期抗性,抗性个体百分率为5%~10%,与敏感品系相比,LC50值稍有增加,但斜率b值明显变小;而江苏东台棉铃虫仍属敏感。
这是国内外首次诊测到棉铃虫对Bt生物农药抗性。
用棉叶喂饲法测定比较了转Bt基因棉花品系对不同种群棉铃虫的抗虫性效果,结果表明:用早期抗性的阳谷和新乡棉铃虫初孵幼虫接虫5d后平均死亡率较敏感品系下降16%~29%,说明棉铃虫对Bt农药与转Bt生物基因棉花品系间存在交互抗性。
还讨论了Bt农药的抗性治理对策。
【总页数】7页(P8-14)【关键词】棉铃虫;生物农药;抗药性;转Bt基因棉花【作者】沈晋良;周威君;吴益东;林祥文;朱协飞【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622.9【相关文献】1.转Bt cry1Ah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黏虫的抗性评价 [J], 宋苗;汪海;张杰;何康来;梁革梅;朱莉;黄大昉;郎志宏2.转Bt基因抗虫棉R19品系的棉铃虫抗性表现及抗虫性遗传研究 [J], 唐灿明;沈晋良3.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6号对棉铃虫的抗性效果分析 [J], 陈旭升;武淑文;狄佳春4.转双价基因棉对高抗Bt棉棉铃虫的抗虫性 [J], 高聪芬;沈晋良;须志平;陈进5.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虫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J], 孟凤霞;沈晋良;周威君;高聪芬;唐灿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及其治理策略研究进展
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及其治理策略研究进展
谭声江;陈晓峰;李典谟
【期刊名称】《昆虫学报》
【年(卷),期】2002(045)001
【摘要】简述了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毒素的作用方式及杀虫机理,分析了Bt棉种植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风险.综述了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机理、监测方法及治理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可能主要与中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特异性结合受体中结合位点的改变有关.在多种抗性治理策略中,庇护所策略被公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并已广泛采用的抗性治理措施.应针对Bt棉在我国的种植情况,在棉铃虫还未在田间表现出抗性以前,制定合理的抗性预防、治理措施.
【总页数】7页(P138-144)
【作者】谭声江;陈晓峰;李典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5.9
【相关文献】
1.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田间抗性效果分析 [J], 孟昭军;文明寿;张帆;孙庆田;刘佳;王春一
2.南疆棉区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表达及对节肢动物的影响 [J], 刘小侠;汪飞;徐静;张青文;封红兵;宋荣
3.黄河流域田间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监测 [J], 张洋;张帅;崔金杰
4.转Bt基因棉种植前后3个棉铃虫种群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变化 [J], 郭庆龙;王开运;夏晓明;刘振龙;胡燕
5.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花的抗性及其治理策略 [J], 汪佳妮;戴小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棉铃虫对Bt抗性机理及幼虫中肠脂筏研究的开题报告
棉铃虫对Bt抗性机理及幼虫中肠脂筏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棉铃虫对Bt抗性机理及幼虫中肠脂筏研究
研究背景:
棉铃虫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棉花害虫之一,对棉花产量和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工程棉种是一种常用的棉花抗虫品种,但由于长期大面积使用,棉铃虫对其的抗性逐渐增强,影响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因此,研究棉铃虫对Bt抗性机理及幼虫中肠脂筏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
1.分离和鉴定棉铃虫Bt抗性品系
选取不同地区的棉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和鉴定,选择具有Bt抗性的棉铃虫品系,确定其抗性水平和抗性机理。
2.建立棉铃虫对Bt抗性机理模型
通过对抗性品系和非抗性品系进行比较研究,结合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棉铃虫对Bt抗性机理模型,揭示其分子机制。
3.研究幼虫中肠脂筏对棉铃虫对Bt抗性的影响
通过药理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研究棉铃虫幼虫中肠脂筏在抗性机理中的作用,探究其对棉铃虫对Bt抗性的影响。
预期成果:
1.确定棉铃虫抗性品系和其抗性级别,揭示其抗性机理。
2.建立棉铃虫对Bt抗性机理模型,探究其分子机制。
3.发现幼虫中肠脂筏在棉铃虫对Bt抗性中的作用,为后续控制和治理棉铃虫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
1.对Bt抗性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Bt-cotton品种的利用效率,减少虫害对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2.研究棉铃虫抗性机理,为控制虫害提供可行性方案。
3.探究幼虫中肠脂筏在棉铃虫对Bt抗性中的作用,为寻找新的生物杀虫剂提供基础研究。
抗Bt杀虫蛋白棉铃虫种群的相对适合度
抗Bt杀虫蛋白棉铃虫种群的相对适合度范贤林;孟香清;芮昌辉【期刊名称】《农药学学报》【年(卷),期】2000(2)3【摘要】在室内条件下 ,比较了对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蛋白 (ICP)有 2 0倍抗性的棉铃虫(H 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种群 (R种群 )与同源对照种群 (S种群 )之间的相对适合度。
结果表明 ,与 S种群相比 ,R种群的产卵量、卵孵化率和化蛹率明显降低 ,幼虫历期和蛹历期明显延长 ,R种群相对于 S 种群的适合度为 0 .6 5。
杂交 F1代 RS种群相对于 S种群的适合度为 1.6 ,显示出杂交优势。
正反交 F1代种群对 Bt ICP敏感性的差异不显著 ,表明棉铃虫对 Bt ICP 的抗性遗传不存在性连锁 ,为常染色体遗传。
【总页数】4页(P35-38)【关键词】Bt杀虫蛋白;棉铃虫;相对适合度;种群;苏云金杆菌;抗药性;杀虫剂【作者】范贤林;孟香清;芮昌辉【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53.5;S435.622【相关文献】1.转Bt杀虫蛋白基因的抗棉铃虫棉花新种质 [J], 倪万潮;郭三堆2.Bt抗、感种群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Bt玉米后Cry1Ab杀虫蛋白在其体内的组织分布与含量 [J], 徐艳聆;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3.不同地理种群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及抗、感种群的相对适合度 [J], 冯涛;彭宇;刘凤想;方满;陈建4.抗三氟氯氰菊酯棉铃虫种群相对适合度研究 [J], 孟香清;芮昌辉;赵建周5.Bt杀虫蛋白对棉铃虫的抗虫毒力和增效作用 [J], 范贤林;赵建周;芮昌辉;谢天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 行动 迟缓 , 尤其 是 混 合 处 理 组 ( ~ 8组 ) 状更 3 症
明显 。实验进 行 的第 2天 , 棉铃 虫 开始 出现 死 亡 现 象 , 5天 除对 照组 ( 、 、5 1 第 1 2 1 、 6组 ) 铃虫 的死 亡 棉 率为 。 , 它组棉 铃 虫全部 死 亡 。第 6天 ,5 1 外 其 1 、6 组 棉铃 虫正 常化蛹 , 7天 , 、 棉铃 虫 由于 中华 第 1 2组 卵索线 虫陆续 脱 出而 死 亡 。根 据 李 春亮 等 的 研 究 ,
治 效 果 。为 此 , 者 对 中 华 卵 笔
每天 注 意 观 察 记 录 棉 铃 虫 的 摄 食 量 、 动 状 行 况 、 亡数 、 蛹数 以及 其 它 异 常 现 象 , 至 棉 铃虫 死 化 直 死亡 或化 蛹 、 虫从 棉 铃虫 体 内全部 脱 出 为止 。 线
索线虫 与 B t混 合 使 用 防 治 棉
培养 , 意及 时 补加 饲 料 。为 防止 交 叉 各 自优 点 , 补 互
不 足 , 期 会 有 更 好 的 田 间 防 预
溶液 处理 过 的( ~ 0 组 棉 铃 虫 放 在 另 一培 养 箱 (8 3 4 ) ) 2
±1 ℃ 中培养 。 )
虫感染 期幼 虫感 染 1 8组 棉 铃 虫 ( 染 比例 为 2 ~ 感 8
:1 , ) 4h后 将 棉铃 虫移 入 另 外 1 6个 干 净 的 2 4孔 多孔 板 内。然后 加 入 棉 铃 虫 饲 料 和 B 溶 液 ( 块 t 每 饲料 中滴 加 0 0 t 液 ) 加入 方法 ( 1 。 . 5mL B 溶 , 表 )
1材 料 和方 法
虫) 贮存 4 冰 箱 备 用 。棉 铃 虫 三 龄 幼 虫 及 饲 料 , ℃
( 由湖 北 省 农 科 院 B t研 究 中 心 购 得 ) 。绿 叶牌 B t 可湿性 粉 剂( 6 0 U/ ) 由湖北 省 农科 院 B 研 1 0 0I mg ) t 究 中心购 得 ) 分 别 稀 释 为 1mg・mL 、 , ~ 2 mg・ mL 。3mg・ 后备 用 。 _ 、 mL 将 棉 铃虫 三龄 幼虫 分 别 放 入 1 6个 干 净 消 毒 的
中国农 科 院棉花 研究 所 选 育 、 中棉 种 业 长江 有 限公 司推荐 并 申报 的杂交棉 新 品种 中棉 所 5 ( 3 中杂 0 3 于 2 0 年 1 通过 安徽 省 农 作 物 品种 审 定委 0) 06 月
死 亡 , 其 体 外 培 养 技 术 尚未 且
攻 克 , 法 大批 量 生 产 。B 无 t虽 然 应 用 广 泛 , 使 用 时 易 受 紫 但 外 线 照 射 、 照 、 温等 环 境 条 光 气 件 的影 响 。而两 种 生 防制 剂 混
最后将 所 有 棉 铃 虫 放 入 培 养 箱 ( 8 1 ) 中 2± 0℃
维普资讯
中 国梆 花 ・ 种 介绍 ・20 ,3 (0 2 ~ 品 0 6 3 1 ): O
圈 中桑匡0棉周,8 (科刚 .长 3 1院。5中 0 . 棉,0种晓肥 国花冬神显限 2 农 虢;业箭 0 杨安关掷公 ) 代萍2萍3 研阳印 。司 究. 。合 4。有 所周丁 掷。 一 江 一
铃虫 的效果 进行 了研 究 , 结果 如下 :
表 1 中 华 卵 索线 虫 、 铃 虫 饲 料 以及 B 的 加 入 方 法 棉 t 组 数 12 、 3 、4 5 、6 7 8 、 9 0 、1 1 、 2 1 、1 1 、1 1 1 3 4 5 6
2结果 与分 析
维普资讯
≯
A乏
棉 铃 虫 是 棉花 的主 要 害虫
之 一 , 年 来 由 于 长 期 使 用 化 近
学 农 药 防 治 , 致 棉 铃 虫 的 抗 导 药 性 逐 年 增强 , 防效 不 理 想 , 而 且 因长期 使 用 化学 农 药 对 环 境 造 成 了严 重 的污 染 。 因此 棉 铃 虫 的 生 物 防 治 就 显 得 尤 为 重
斜 纹 夜蛾三 龄幼 虫被 中华 卵索 线虫 幼虫 寄 生 3d后 食 量 达到最高 峰 , 在本 实 验 中同样观 察 到棉铃 虫 三
收 稿 日期 : 0 60 —3 20 —70
基金项 目: 学 生科 研基 金 , 大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 01 0 2 , 0 7 2 6 3 7 19 3 4 0 4 )
龄幼 虫被 中华 卵 索 线 虫 幼 虫 寄 生 后 食 量 达 到 最 高 峰也 是 在第 3天 。
将 被 中华卵 索线 虫感 染后 的棉铃 虫 ( 、 ) 1 2组 与
未被 感染 的 ( 5 1 组 ) 比, 量 明显 下 降 。用 B 1 、6 相 食 t
溶液 处 理过 的 棉 铃 虫 进 食 更 少 , 体 萎 缩 , 便 发 身 粪
搠 试验 哟00 2一 9日在 本 校 实验 室 铃 于 洄6年 4月 2—2 鱼 2参 赛
进行 。中华 卵 索线 虫采 自河 南 上 蔡 县 麦 田 , 本实 经
验室 数代 培养 的雌 雄成 虫 在 室 温 ( 6 ) 条件 下 2 ±1 ℃
配对 饲养 , 配产 卵 并 孵 化 出 感 染 期 幼 虫 ( 交 2期 幼
要 。中 华 卵 索 线 虫 和 B t都 是
有 效 防治棉铃虫 的生物 制剂,
但 它们 在 防 治棉 铃 虫 时 虽 然 各 有 优 势 , 都 存 在 一 定 的 局 限 却 性 。中华 卵 索线 虫 感 染 棉 铃 虫
后 需一 个 星期 才能 造 成 棉 铃 虫
2 孔 多孔 板 内 , 4 编号 为 1 1 。然 后 用 中华 卵索 线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