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第1课时 模拟 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第2课时

2018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第2课时

项正确;根据材料“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军机大臣主要并不是为皇帝提
供建议,故D项错误。
返回导航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易混辨析] 内阁制度与宰相制度
宰相制下,宰相的地位是“百官之首”,拥有决策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岳 麓 版
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内阁制下,阁臣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者,本身并无决策 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而非制度性 的授权。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史料二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
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 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 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 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
历 史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易混辨析] 推恩令
推恩令并没有废除分封制,它只是分割了封国的领地,从而削弱地方势力
岳 麓 版
历 史
以加强中央集权。郡国并行制是整个汉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明清专制皇权的加强
1.丞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 (2)过程:明朝建国之初,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严加控制。1380年,明太祖
岳 麓 版
A.明朝处理奏折的程序混乱 B.明朝皇帝用“密疏”监督官员 C.明代强化君权的措施多样 D.内阁充当了内侍、顾问角色
历 史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解析 ]

2018年高考一轮岳麓版历史 第1单元 第1讲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018年高考一轮岳麓版历史 第1单元 第1讲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王位继承 的传子制 国家出现, 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出现了
度。
高三一轮总复习

2.商朝 (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王朝具有很浓厚的神权色彩。
高三一轮总复习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目的: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内容 ①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亲族 、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广建封国,以拱 卫王室。 ②受封诸侯有为周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高三一轮总复习
3.礼乐制度 (1)含义: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必 不可少的工具。
高三一轮总复习
NO.2 理解——史料研习· 史论归纳 1.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
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 沙子” 。分封出去的邦国„„①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有实权。„„西周政治 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高三一轮总复习
史料二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②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
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 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③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 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中国历史· 先秦卷》
高三一轮总复习
2.宗法制度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 贵族之间 在权力、财产和土地 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是周人把血缘纽带 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3)核心(即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大宗和小宗两个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 的关系不仅是 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创新设计2018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

创新设计2018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

②皇权
②察举 ③家世门第 ④试策
①“ 世卿世禄 ” ⑥门下省
⑦按察使司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巧学妙用]
1.漫说历史——三省六部的运行机制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2.图示解史——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3.图示解史——科举制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科举制度,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选拔
国家行政管理人才,促进了社会发展。 由此可见,科举制对中国、乃至对欧美的社会发展都产生过 重大的推动作用,是好的人才选拔制度。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示例2
不赞同梁启超的科举非恶性制的观点。
认证: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局限于 “ 四书五经 ” ,实行八股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答案 B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方法突破』 三省六部制度可以弱化相权而加强皇权,但是也 同样可以制约皇权。 唐中宗不敢通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发下任命官 吏的诏书,而改用它法,这说明了三省六部制对皇权的制约。
『史论链接』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斜封墨敕”体现三省六部制不仅服务于皇帝集权,还用政 令的程序化运行规则形成以相权对皇权的牵制,从而形成较 为完备的封建官僚体制,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史料二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 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 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 ——《宋史》卷131《职官》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读史用史』
1.史料一阐述了唐代官僚机制的运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图文】2018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第1课时

【图文】2018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第1课时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拓展深化]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特点 (1皇帝拥有最高监察权。

(2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岳麓版历史 (3重视监察官的选任。

(4凭实绩黜陟,严格考核监察官。

(5允许风闻言事。

返回导航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对点训练] 5.(2016·黄冈宋初曾设谏官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

宋真宗时期,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折言事的责任;仁宗时期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建炎三年下诏谏院不再隶属门下、中书两省而另立官署同与两省官在朝中相见议论政事。

北宋时期谏官和谏院的变化意味岳麓版着( A A.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C.君主专制走向没落 [解析] 历史 B.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D.三省六部名存实亡根据材料,谏官最初是在各地方任职,主要职能是消弭藩镇;后来经历了有专门机构、专折言事的责任(权力、设置谏院、成为独立的官署等方面的变化,从变化趋势来看,监察制度在不断完善。

返回导航。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夏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2课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夏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2课

• [图解识记] • 用数字“123”掌握秦朝的中央集权制
• [概念阐释]
• 1.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 (1)“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主 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 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 (2)“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 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 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行省制
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 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
作用和
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
不同点 影响不
势力破坏国家的统一和 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

社会安定

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相同点 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作用
• [对点训练]
• 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 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 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
C
•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准确理解的能力。根据 材料,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主要指实行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 心的贵族政治,至秦帝国时代实行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 段,这是一种官僚的政治体系,故“现代化”的内涵应该为C项; A项是C项的表现之一,不全面,排除;B、D两项不符合史实,说
• 思考:秦代三公九卿制度有何特色? • 提示:①以皇权为中心。 • ②形式上分权:三公分掌政治、军事及监察大权。 • ③位高权重:三公秉承皇帝意旨,总领文武百官。 • ④家国同构:九卿负责管理国家(政府)事务,亦兼管皇室事务,职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第1单元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第1单元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 提示]
纵向上看,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宝塔式”的等级制
度;横向上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构成了诸侯国同宗共祖,形成了 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 史料二]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 ——《礼记· 大传》
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法制的影响。 [ 史料解读] 史料中第一句指“人道”的一般规范;第二句指“亲亲”的具体 要点,关键词是“尊祖” “敬宗” “宗庙” “社稷” 。
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神权 (2)制度特点: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二、封邦建国
周武王 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史称西周。
2.分封制: (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 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2)概况。 分封对象 同姓亲族 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分封内容 土地、物资、武装、人口等 诸侯义务 承担随从作战、定期朝觐、交纳贡赋等义务 (3)影响: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
臣属关系 家,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使西周
周王—诸侯 卿大夫 — 士 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 诸侯— — 卿大夫 — 士”的等级序列。
[误区警示]
区别分封制与封建的概念
分封制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不是社会形态, 分封制在中国古代叫作“封建制度”。 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中的“封建”不是同一个概念,分封制 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称。
[ 提示] ①缅怀祖先,尊祖敬宗;②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③巩固统治,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第1单元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第1单元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 (1)三公 职位 丞相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政务 职责 关系 互不相属, 互相牵制
监察百官 御史大夫 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
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军务
(2)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各种事务。 皇家 (3)作用: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 帝一人之手。
郡守 ①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 县丞 ②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长)、县丞和县尉。 乡、里 ③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3)作用:加强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 2.选官制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3.法律:秦法细密、严苛,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中央集权 4.影响
贵族分封制 (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大一统 (2)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 学习目标]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 制建立的史实。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 形成及影响。 1.重点: 掌握秦朝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及 其特点;郡县制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2.难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作用。
2.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 (1)实行条件: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 郡县制是在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 (2)建立基础: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3)传承制度: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动,官位 概不世袭。 (4)官吏权利:诸侯拥有封地和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5)历史作用: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 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2018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整合1

2018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整合1

(2)析选项。首先,判断每个选项是否正确。如果选项本身说法错误,可直
接排除(逆向型选择题和“材料表明作者认为”类题除外)。其次,要正确理解 每个选项的基本含义。 (3)找关联。把题干中的中心词及限制条件与直接排除后剩下的选项一一联 系,找到对应关系最密切的选项。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外交
理学占主导;实行八股取士和大兴 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 思想 文字狱 运动 科技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没有发展 为近代科技 近代科学产生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史学前沿﹞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不可只用“黑暗专制”四字一笔抹杀的,在中国的 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存在着开明性。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职权划分最重要的便是
精准高考
历史
岳麓版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整合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历史时空﹞
历 史 岳 麓 版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归纳拓展﹞
1.列表说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朝代 秦朝 汉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央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任用尚书令、侍中(中朝)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 废丞相,设内阁 设军机处 地方 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 节度使 分割军权、行政、财权 行省制度 废行省,设三司 行省制度
岳 麓 版 历 史
驳”。由此可见,唐朝皇帝下发一道命令的审核程序如此严密和复杂,也体现
了唐朝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开明。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的 三省六部制实质上是通过分散宰相的权力来加强君主专制,不是西方意义上的
民主,但可以说是“皇权之下的民主”。

高考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第2讲

高考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第2讲

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
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宗法观念的弱化
√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战国时各国采用分封制 D.战国时各国已实行郡县制
3.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 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 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
√ 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 B.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
观点
思考方向
历史结论
角度1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原因 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角度2 角度3
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皇 帝制度、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 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从材料中发现问题
材料 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 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 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 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 又称监御史、监察史,或简称郡监。
根据材料中“设官分职,不与古同”可知不是分封制,故B项错误;
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度,故C项错误;
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模拟通关
1.(2018·衡水金卷模拟压轴卷,24)在春秋末期,中原社会已经变得比较宽容柔和,
崇尚优雅和尊严。但秦国长期与戎狄杂处,草原游牧文化中没有“民贵君轻”观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2018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汇总岳麓版

2018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汇总岳麓版

2018⾼中历史必修⼀知识点复习汇总岳麓版 ⾼中历史与初中不⼀样,⾼中历史是更深层次的去理解并记忆它。

下⾯由店铺为⼤家提供关于2018⾼中历史必修⼀知识点复习汇总岳麓版,希望对⼤家有帮助! ⾼中历史必修⼀知识点⼀ 第⼀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 第⼀个国家政权,依据:出现公共权⼒ ⼆、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内服外服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C.商王实权,控制有限 2、神权⾊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3、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是优先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各国有很⼤⾃主权. 三、西周政治制度——封邦建国(前1046--前771) 1、分封制:保证王室强⼤,将宗族姻亲和功⾂分派各地,⼴建诸侯国 1)内容:周王:最⾼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 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地⼈⼝ 异姓:功⾂姻亲的待遇与亲族类似,分封⼀些殷商降族,利⽤他们对付商⼈。

2)影响: A周⼈势⼒范围不断扩⼤ B周王确⽴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C形成 “周王—诸侯—卿、⼤夫—⼠”等级序列 2、宗法制 ⽬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财产和⼟地继承⽭盾 特点——⾎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核⼼——嫡长⼦继承制体系——⼤宗、⼩宗相对 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属关系 B确⽴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C利于凝聚宗族⼒量,“国”“家”结合起来 3、礼乐制:政治⽣活准则,实质是宗法分封的⼯具 4.分封制为表,是宗法制的实质;宗法制为⾥,是分封制政治上的表现形式,;两者互为表⾥,相互联系。

2018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第1课时

2018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第1课时

历 史
区。
(3)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胁迫下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有限控制力) 。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什么是“封建”? “封建”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亲 戚,以藩屏周”);二是指(战国之后)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政 治制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
岳 麓 版
D)
A.注重血缘纽带,捍卫贵族政治
历 史
B.约束家族成员,追求政治平等
C.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 D.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解析]
注重血缘纽带体现的是“族约”的主要特点,不是功能,故A项错
历 史
误; “ 族约 ” 主要是为了约束家族成员,并非追求政治平等,故 B项错误;材 料强调的是某一家族的 “ 族约 ” ,因此强化专制统治的说法错误,故 C 项错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大宗 、_________ 小宗 体系。 (2)体系:确立了严格的_________ 家族等级 关系,也是_________ 政治隶属 关系。两者的关系是 (3)关系:不仅是_________ 相对 _________ 的。 4.作用
岳 麓 版 历 史
世卿世禄 ”的特权。 (1)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_________ 大宗 为代表的 (2)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同时也强化了以_________ 贵族特权 地位。 _________
关系。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影响 (1)前期
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①通过分封,周人的_________

2018高考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

2018高考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讲第2课时1.(2015·新课标Ⅰ·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导学号 42442013( C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解析] 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

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A项“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不符合材料“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的信息;外戚是“外人”,因此B项“‘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错误;D项“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符合西汉前期的情况,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

2.(2016·全国卷Ⅰ·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导学号 42442014( B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解析] 三司直属六部,地方办事效率不高;明中叶以后,巡抚逐渐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直接管理地方事务,并对皇帝负责,这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答案为B项。

这一变化使地方行政权力遭到削弱,排除A项。

地方行政机构变迁不会削弱中央机构六部的权限,排除C项。

材料中的变化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D项。

3.(2016·山西联考)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2018秋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整合

2018秋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整合

第一单元单元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个核心: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两大阶段: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条线索: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集权的加强、选官制度的演变。

二、重大历史线索1.全面认识和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决策方式,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率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2)主要矛盾:①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

②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

(3)发展历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4)演变趋势: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5)特点:①皇权至上。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④宣扬“君权神授”。

⑤文化专制。

⑥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6)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

①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②但到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其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中国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1)加强君主权力。

比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

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

比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讲第1课时
1.(2016·皖南八校)《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写道:“王朝初年出现的中央政府机构包括许多有汉代名称的官署,但这一机构的许多方面是新的,已经预先呈现出唐代中央政府的轮廓。

”材料中的“轮廓”导学号 42442011( C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C.保证了皇权独尊
D.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
[解析] 通过材料信息“隋唐”“中央政府机构包括许多有汉代名称的官署”等可以推测出所述机构是三省六部,它是中央机构,属于君主专制而不是协调中央地方关系的中央集权,故A项错;科举制扩大了官吏人才的来源,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保证了皇权独尊,C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其目的在于分割相对强化皇权专制,它与民主无关,只是在客观上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D项错误。

2.(2015·四川·14)“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意在指出( C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不同时期对中书、尚书令权力的描述“西汉为少府属
官”“东汉隶属少府”“魏晋以来”“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可知,题干材料的核心,即在强调中书、尚书令地位的不断提高。

A、B两项具有片面性,排除;D项属于无关项。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3.(2015·安徽·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
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C )
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解析] 由“推举六名孝廉”可知题中相关的制度是汉朝的察举制,“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了察举制的一些弊端,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

A项明显不符合材料和史实;B项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是九品中正制的特点,排除B项;“推举”体现的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排除D项。

4.(2016·全国卷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D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它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D项正确;A项“最优秀”的说法过于绝对;B 项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才学,排除;C项“排除”说法过于绝对。

5.(2016·菏泽)据《唐会要》载:贞观年间,皇子李恪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遭侍御史刘范弹劾。

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D )
A.中央监察机构职能增加B.御史监察受到皇权的庇护
C.司法制度逐渐发展完善D.监察不回避贵族统治集团
[解析] 材料中遭侍御史刘范弹劾仅涉及御史弹劾权,未体现监察职能的增加,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皇权对御史监察权的庇护,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涉及李恪遭到弹劾,没有涉及如何处理,因此与司法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李恪作为皇子,受到弹劾说明御史的弹劾不回避贵族集团,故D项正确。

6.(2016·全国卷Ⅰ·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