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 C .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5℃D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2.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3m/s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 ,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4m/sB .4.5m/sC .5m/sD .6m/s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速度为v 1,后三分之二的路程速度为v 2,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122v v + B .1223+v v C .121232v v v v +D .121232v v v v +4.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4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3s 时甲在乙的后方℃0~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C .只有℃℃正确D .℃℃℃℃都正确5.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次实验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0.27m/sB.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则可测出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C.测量BC段的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滑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出v BC>v AC>v AB D.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方便测量时间6.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从斜面释放滚下D.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7.如图为百米赛跑比赛场景,第1跑道的小华前半程用时8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终点裁判员采用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对成绩排名B.小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7.1m/sC.小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D.终点裁判员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会导致同学们赛跑时间比实际偏长8.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教版物理⼋年级上册第⼀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教版物理⼋年级上册第⼀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单选题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车⾃斜⾯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斜⾯底端时停⽌计时.如图所⽰,此过程中⼩车的平均速度是()A.10cm/sB.9cm/sC.8cm/sD.7cm/s2.湖北省第⼗四届中学⽣运动会于5⽉17⾄27⽇在秀美⼭⽔宜居名城--湖北?黄⽯成功举⾏.在百⽶赛跑⽐赛中,黄⽯籍男运动员⼩磊同学赛出了个⼈最佳成绩.经过计算,他的百⽶赛跑平均速度约等于()A.2.5m/sB.3.3m/sC.7.0m/sD.11.1m/s3.汽车在⼀段平直的公路上⾏驶,前3min内,在第⼀个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km,在第⼆个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km,在第三个1min内通过的路程也是1km,那么汽车在这3min内的运动是()A.⼀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4.甲、⼄两⼈站在⼀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如图所⽰,甲开了⼀枪后,⼄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已知空⽓中声⾳的传播速度为340m/s)A.0.1sB.O.2sC.0.38sD.0.4s5.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在中途睡起了⼤觉,醒来以后,飞速跑到终点,却发现乌龟早已到达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兔⼦⽐乌龟运动的路程长 B.兔⼦的平均速度⼤,运动快C.乌龟的平均速度⼤,运动快D.乌龟⽐兔⼦运动的路程长6.甲⼄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速度之⽐为2:3,通过的路程之⽐为4:9,则所⽤时间之⽐为()A.5:3B.8:9C.2:3D.3:27.在百⽶⽐赛中,⼀名运动员起跑时速度为9m/s,中途为8.5m/s,冲刺的速度为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36km/hB.9m/sC.9.5m/sD.⽆法确定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10页8.我们常⽤“频闪照⽚”来研究物态的运动,如图所⽰,记录了甲、⼄两个运动⼩球每隔0.001秒的不同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的运动路程长B.⼄球的运动路程长C.甲球的速度越来越快D.⼄球的速度越来越快9.如图所⽰,下列图象中,表⽰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1)与(3)B.(2)与(4)C.(2)与(3)D.(1)与(4)10.匀速直线运动公式是v = ,这个公式说明()A.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B.速度与通过路程所需时间成反⽐C.对于确定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路程和时间⽆关D.对于确定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关11.⼀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50m ,通过前⼀半路程⽤了4s ,通过后⼀半路程⽤了6s ,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 /sB.6.25m /sC.5m /sD.4.17m /s12.校运动会800m ⽐赛中,前500m ⼩明落后于⼩王;后300m ⼩明加速冲刺超过了⼩王领先到达终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500m ,⼩明的平均速度⼤于⼩王的平均速度B.前500m ,⼩明的平均速度等于⼩王的平均速度C.800m 全程,⼩明的平均速度⼤于⼩王的平均速度D.800m 全程,⼩明的平均速度⼩于⼩王的平均速度⼆、实验探究题13.⼩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对此他猜想:“物体离地⾼度⼀定时,斜⾯坡度越⼤,物体从静⽌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1)实验所需的公式: ______ .(2)实验器材:除了如图所⽰的器材,你还需要的测量⼯具有 ______ .(3)实验步骤(可⽤画图或⽂字表述):______ .三、计算题14.⼩明在“测⼩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的实验装置:⼩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顶端由静⽌下滑,图中的⽅框内是⼩车到达A、B、C三处时电⼦表的显⽰.(1)实验中为了⽅便计时,应使斜⾯坡度较 ______ .(填“⼤”或“⼩”)(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电⼦表,如果让⼩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 ______ .(填“⼤”或“⼩”)(3)为了测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车从B点由静⽌释放,测出⼩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计算出⼩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教版物理⼋年级上册第⼀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B2.C3.C4.B5.C6.C7.A8.D 9.D 10.C 11.C 12.C13.v=;刻度尺、停表;①.⽤⽊块作⽀撑物将长⽊板搭成斜⾯;②.⽤刻度尺测长⽊板(斜⾯)的长度;③.让⼩车从斜⾯的顶端⾃由释放,⽤秒表记下⼩车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时间;④.改变斜⾯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⑤.再改变斜⾯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⑥.由速度公式v=求出⼩车的速度,⽐较速度与坡度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14.⼩;⼤;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解析】1. 解:由图知,滑块的路程s=40cm+5cm=45cm,运动时间t=14:35:05-14:35:00=5s,滑块的平均速度v===9cm/s;故选:B.根据图⽰求出滑块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滑块的平均速度.本题考查了求滑块的平均速度,根据图⽰求出滑块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掌握平均速度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 解:男⼦百⽶世界纪录中百⽶纪录略⼩于10s,即运动速度略⼤于10m/s;中学⽣百⽶所⽤时间要超过10s,即运动速度要⼩于10m/s,不可能达到11.1m/s;⽽2.5m/s和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10页3.3m/s太慢,7m/s符合题意.故选C.此题考查对⽣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男⼦百⽶世界纪录略⼩于10s,估算中学⽣运动会中男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对⽇常⽣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掌握的⼀种基本能⼒,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的能⼒.3. 解:题⼲中汽车在3min内,在第⼀个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km,在第⼆个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km,在第三个1min内通过的路程也是1km,可以求得每个1min内的平均速度v===60km/h,⽽在各个1min内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C.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必须是物体每时每刻的速度都相同.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才是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反映物体的运动快慢程度.4. 解:∵第⼀次声⾳直接从甲传到⼄,∴S1=102m,则第⼀次的时间为:t1===0.3s,第⼆次声⾳从甲到c再到⼄,从图可知,OA=OB=AB=×102m=51m,OC=68m,AC=BC===85m,∴第⼆次的路程为:S2=AC+BC=85m+85m=170m,则第⼆次的时间为:t2===0.5s,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t=t2-t1=0.5s-0.3s=0.2s.故选B.(1)第⼀次声⾳直接从甲传到⼄,所以传播了102m,已知声速,可利⽤公式t=计算第⼀次的时间;(2)第⼆次声⾳遇到光滑的墙壁要反射的,根据反射定律来画图,连接甲⼄,做连线的中垂线与墙壁交于⼀点c,声⾳从甲到c再到⼄,甲到c的距离是有勾股定理可求出是85m,所这次声⾳总共要传播170m,可利⽤公式t=计算第⼆次的时间,从⽽可以计算出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确定声⾳从甲处传到墙壁到反射回⼄处的路程是本题的关键,也是⼀个难点.5. 解:由题知,乌龟和兔⼦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在中途睡起了⼤觉,醒来以后,飞速跑到终点,却发现乌龟早已到达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兔⼦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乌龟⽤的时间短,所以乌龟运动得快(即乌龟的平均速度⼤).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法有三种:(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基本⽅法和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等于⼀段路程与其所对应的时间的⽐值(兔⼦睡觉的时间也必须计算在内)].6. 解:由v=得t=,则所⽤时间之⽐:t甲:t⼄=甲甲:⼄⼄=:=2:3.故选C.已知物体运动的速度关系及路程关系,利⽤t=求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因为是求⽐值,要细⼼,防⽌因颠倒⽽出错!7. 解:百⽶⽐赛的路程s=100m,运动员的成绩t=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v===10m/s=10×3.6km/h=36km/h.故选A.百⽶⽐赛的路程为100m,运动员的成绩为10s,根据v=求出他全程的平均速度.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10页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要注意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和总时间的⽐值.8. 解:A、B、在甲图中,包括了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0.001秒,即甲运动了0.005秒;⼄图只有3个时间间隔,⼄运动的时间为0.003秒.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图可知甲⼄运动时间虽然不同,但运动路程相等,故A、B错误;C、由甲图所⽰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相等,甲球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故C错误;D、由⼄图所⽰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球速度越来越快,故D正确.故选:D.根据题意,⾸先要明确,每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001秒,根据间隔的段数可以确定运动时间的长短.利⽤相邻两点之间的长度可以确定其通过的路程,由于时间相等,根据公式:v=可以确定物体速度的变化.通过频闪照⽚可以获得以下两个信息:频闪照⽚中相邻的两个照⽚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两个相邻的照⽚之间的长度是运动物体在⼀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距离.9. 解:(1)根据图象可知,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做匀速直线运动,故(1)正确.(2)根据图象可知,速度随时间均匀增⼤,故(2)错误;(3)根据图象可知,路程随时间不变,处于静⽌状态,故(3)错误;(4)根据图象可知,速度随时间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4)正确;故选:D.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加速度,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速度判断图象的性质即可.对于图象问题⾸先搞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的含义,然后根据图象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10. 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值是个定值,也即路程与时间成正⽐,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选项A、B、D中的说法属于不能真正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故选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运动⽅向都是不变的,⽽速度的⼤⼩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关.实际上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是原来的⼏倍,路程s就是原来的⼏倍,其速度v=是不变的.本题主要考查学⽣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要让学⽣明⽩,不能只站在纯数学的⾓度理解物理公式,⽽应考虑它的物理意义.11. 解:物体⾛全程需要的时间:t=4s+6s=10s,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5m/s.故选C.知道物体通过的路程,求出全程需要的时间,根据公式v=求平均速度.本题考查了学⽣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计算平均速度要⽤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2除).12. 解:AB、由题知,跑到500m,两⼈跑的路程相同,因为v=,⼩明⽤的时间多,⼩王⽤的时间少,所以⼩明的平均速度⼩;故AB错误;CD、跑完全程,两⼈跑的路程相同,因为v=,⼩明⽤的时间少,⼩王⽤的时间多,所以⼩明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前500m,⼩明和⼩王跑的总路程相同,⼩明⽤的时间多,⼩王⽤的时间少,根据公式v=⽐较他们平均速度的⼤⼩关系;800m全程,⼩明和⼩王跑的总路程相同,⼩明⽤的时间少,⼩王⽤的时间多,根据公式v=⽐较他们平均速度的⼤⼩关系.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较总路程和总时间,在路程相同时,⽤的时间少的平均速度⼤.13. 解:(1)实验所需的公式:v=;(2)根据公式v=,需要⽤刻度尺测量路程,⽤停表记录时间;(3)实验步骤:初中物理试卷第8页,共10页①.⽤⽊块作⽀撑物将长⽊板搭成斜⾯;②.⽤刻度尺测长⽊板(斜⾯)的长度;③.让⼩车从斜⾯的顶端⾃由释放,⽤秒表记下⼩车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时间;④.改变斜⾯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⑤.再改变斜⾯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⑥.由速度公式v=求出⼩车的速度,⽐较速度与坡度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故答案为:(1)v=;(2)刻度尺、停表;(3)①.⽤⽊块作⽀撑物将长⽊板搭成斜⾯;②.⽤刻度尺测长⽊板(斜⾯)的长度;③.让⼩车从斜⾯的顶端⾃由释放,⽤秒表记下⼩车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时间;④.改变斜⾯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⑤.再改变斜⾯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⑥.由速度公式v=求出⼩车的速度,⽐较速度与坡度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1)实验所需的公式v=;(2)需要⽤刻度尺测量路程,⽤停表记录时间;(3)改变斜⾯的倾⾓,让⼩车从长⽊板的上端由静⽌下滑到底端,测出⼩车的滑⾏时间,⽐较滑⾏时间,⽐较平均速度的⼤⼩.本题考查了实验设计,设计实验前要知道实验的⽬的、原理、实验器材,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14. 解:(1)实验中使⽤的斜⾯的坡度较⼩,其⽬的是便于测量时间;(2)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公式v=算出的速度偏⼤;(3)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他的⽅案不正确.故答案为:(1)⼩;(2)⼤;(3)不正确;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1)斜⾯倾⾓越⼩,⼩车速度变化越慢,⼩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时间的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中途睡起了大觉,醒来以后,飞速跑到终点,却发现乌龟早已到达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运动快B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运动快C .兔子比乌龟运动的路程长D .乌龟比兔子运动的路程长2.用高速频闪照相机拍摄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小球,得到一张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若照相机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比较甲、乙两小球通过AB 过程中的平均速度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v v =甲乙D .无法判断3.某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7m/s ,中途的速度为9m/s ,最后冲刺的速度为10m/s ,若他的成绩为12.5s 。

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9m/sB .8.67m/sC .8m/sD .12m/s4.一运动员在一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 内的平均速度为7m /s ,10s 到达终点,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15m /sB .11m/sC .10m /sD .9.7m /s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相同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刻物体的位置。

如图是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a 到b ,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相同B .从a 到b ,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小C .甲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6.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 、B 、C 三点的时刻,B 点是全程AC 的中点.小车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 .小车对斜面的压力就是小车的重力C .小车AB 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 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 .小车AC 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 段的平均速度7.小枫同学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 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 处所用时间为t ,小车长为s 1,斜面长s 2,下列对这个实验的分析和说法错误的是( )A .小车由静止下滑,下滑的过程中在做变速运动B .小车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 21s s v t-= C .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可减小倾斜程度D .图象乙能准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2s 内,小明跑得较快B.小刚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一半路程大C.两人的速度一直相同D.小刚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9.小明家距学校1.5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带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min,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A.4.8m/s B.5m/s C.2.45m/s D.4.8km/h10.甲、乙两人相距18m,同时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运动,其中甲的s-t图象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有答案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一选择题1.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所示。

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

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 cm/s B.9 cm/s C.8 cm/s D.7 cm/s2.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 m比赛中,以9秒91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 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A.0.1 m/s B.1 m/sC.10 m/s D.100 m/s3.如图所示为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4.a、b、c三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其中a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b车以速度v出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达到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c车也以速度v出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也是v,三辆汽车运动时间分别为ta、tb和tc,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t a=t b=t c B.t a<t b<t cC.t c>t a>t b D.t c>t a=t b二非选择题1.利用刻度尺测出物体所通过的_______,利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_,则可利用公式________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时,斜面的一端用木块_______,使它保持_______的坡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径运动会上测定运动员短跑的速度,应该选用器材_______测量______________和用________测量________,然后通过公式__________就可以算出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物体在前一半运动时间内的速度是20 m/s,后一半运动时间内的速度是30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 m/s B.24 m/sC.25 m/s D.30 m/s2.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10m,第2s内通过10m,第3s内通过10m,则这辆小车()A.在第1s内速度保持10米/秒B.在第2s内路程和时间成正比C.在这3s内路程和速度成正比D.在这3s内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3.心电图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

我们根据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如图所示。

若甲的心率为60次/mi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20mm/s B.乙的心率为75次/minC.甲的心率比乙的心率快D.甲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为0.8s4.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4.5m.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30 km/h B.60 km/h C.90 km/h D.120 km/h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0~4s时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C.0~3s时甲比乙的平均速度大D.0~2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 m/s6.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

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B.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7.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大的纸锥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C.在估测大气压值时,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选用较大容积的注射器D.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黑2.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2.4km/h B.4.8km/hC.5km/h D.因总路程未知,故无法确定3.在100米赛跑中,小明5s末的速度是9.0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本次比赛中,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0.2m/s B.9.6m/s C.10m/s D.无法确定4.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在0~60s内物体一直在运动B.在20~40s内物体的运动速度为5m/sC.物体在0~20s比在40~60s内运动得快D.在0~60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0m/s5.如图所示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个物体的s﹣t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相遇时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6.小华每天骑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A.135m/s B.168.75m/s C.2.25m/s D.2.81m/s7.甲、乙二人进行100m比赛.甲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完前半程,再以6m/s的速度匀速跑完后半程;乙在比赛的前一半时间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后一半时间以6m/s的速度匀速跑,则A.甲赢得比赛B.乙赢得比赛C.甲、乙同时达到终点D.无法判断8.下列速度指瞬时速度的是()①子弹出膛的速度②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③火车通过甲、乙两地间的速度④子弹头过某点的速度.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填空题9.达州到成都的铁路线长约400km,小陈坐在达州到成都的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为参照物的;该车到达成都用了约2h30min,其平均速度为km/h.10.如图1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2s经过的路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 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 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选择题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B. 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C.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D.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体的平均速度是总的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

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符合题意;B.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不合题意;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不合题意;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不合题意;故选A。

选择题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4m/s B.等于4.2m/s C.等于5m/s D.等于3m/s【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的路程和这段时间的比值,本题可以先分别算出前2秒、后3秒的路程,求出总路程s,再用公式v=计算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解:物体在前2秒通过的路程:s1=v1t1=3m/s×2s=6m,后3 秒通过的路程:s2=v2t2=5m/s×3s=15m,物体在5s内的路程:s=s1+s2=6m+15m=21m,而总时间t=5s,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v===4.2m/s.故选B.选择题运动会男子100 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 m、80 m、100 m处的时间。

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变速直线运动B. 在20~80 m内,小明和小华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 在每段距离内,小刚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D. 此次决赛的第一、二、三名分别是小刚、小华、小明【答案】C【解析】A,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选项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变速直线运动,所以选项A正确;B,由表可知:在20~80m内,小明和小华所用时间相同,故他们的平均速度相同,故B正确;C. 根据v =s/t得:在0~20m内,小刚和小华所用时间相同,故平均速度相等,所以选项C不正确;D.由表可知:小刚用时最少,其次是小华,最后是小明,此次决赛的第一、二、三名分别是小刚、小华、小明,故D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2年6月21日,在第19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杨浚瑄夺冠。

假如她前100米的速度为v 1,后100米的速度为v 2,那么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122v v +B .12122v v v v +C .1212v v v v +D .1212v v v v + 2.下列关于参照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物体的长度是7.30cmB .乙图中每隔1s 记录小球所处的位置,小球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C .丙图中歼-20在空中穿云破雾,飞行员相对于白云是静止的D .丁图中,可以将小车从中点由静止释放测量出下半段时间,从而计算出下半段的平均速度3.某医院的手术区大门口安装了电控自动门,只需用脚轻踩地上的开关,门板就自动打开或关闭。

打开过程中,门板先匀加速后匀减速至速度为零恰好停止,移动的总距离为3m 经历的总时间为5s 。

则在打开过程中,门板移动的最大速度是( )A .3.33m/sB .1.67m/sC .1.2m/sD .0.6m/s4.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 、B 、C 三点的时刻,B 点是全程AC 的中点.小车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 .小车AC 段平均速度大于BC 段平均速度C .小车AB 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 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 .小车AC 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 段的平均速度5.考驾照时有个必考项目是科目三中的“直线行驶”,要求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某次考试时有一位刘女士以10m/s的速度行驶全程的23,接着以20m/s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13。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解析版)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王明在参加百米赛跑的时候,准备时间用了5s,开跑2s后摔倒了,从地上爬起来用了1s,之后他继续进行比赛,直至完成比赛用时9s,则他从开跑到完成比赛的平均速度为()A、20 m/sB、9.09 m/sC、8.33 m/sD、6.67 m/s2、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30km/hB、60km/hC、90km/hD、120km/h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ab段B、bc段C、cd段D、de段4、在北京南站和青岛之间的铁路线长约为819km,火车运行时间约为4h50min,火车运行平均速度约为()A、170km/hB、182km/hC、204km/hD、234km/h5、小明家在学校的东边,小聪家在学校的两边.小明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6m/s,小聪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4.5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此过程中,小明骑车一直比小聪快B、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比小聪家到学校的路程远C、小明从家到学校的时间比小聪从家到学校的时间短D、以上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6、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0﹣60s内物体一直在运动B、在20﹣40s内物体的运动速度为5m/sC、物体在0﹣20s比在40﹣60s内运动得快D、在0﹣60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0m/s7、如图所示,甲、乙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t1〜t6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t2〜t5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一定为9 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一定为10.2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 m/s9、(2017•黄石)湖北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于5月17至27日在秀美山水宜居名城﹣﹣湖北•黄石成功举行.在百米赛跑比赛中,黄石籍男运动员小磊同学赛出了个人最佳成绩.经过计算,他的百米赛跑平均速度约等于()A、2.5 m/sB、3.3 m/sC、7.0 m/sD、11.1m/s10、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A、雨滴落地时的速度B、动车从武汉到襄阳的速度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11、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tAB<tBCB、tAB=tBCC、vAB>vBCD、vAB<vBC12、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 处;③在0~5s的过程中,vA>vB, 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②正确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3、某人以6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又以4m/s的速度跑完剩下的一半路程,此人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14、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________.若秒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15、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_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三、解答题(共3题;共15分)16、小王同学在跑400m时,他用了1分20秒.求他的平均速度?17、小明乘车行至某隧道入口前,即将进入隧道时,看到路边有如图所示的指示牌.则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车长忽略不计)通过隧道至少需要多少分钟?若该车实际通过隧道用时4min,则该车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8、表是由攀枝花开往北京西的K118次列车经过一些车站的时刻表.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列车在下列区间运行的平均速度:宝鸡→北京西.四、综合题(共2题;共20分)19、甲、丙两地车站的距离是8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车站早上7:30出发开往丙地,4小时后到达乙地,在乙地车站卸货停靠了1小时后再继续行驶3小时,在当日15:30到达丙地车站.列车行驶途中通过一座长300m的桥梁时以40m/s的速度匀速通过,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20、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是10分钟,两监测点A、B相距18km,全程限速90km/h,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2)若一辆货车以8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等于总路除以对应的总时间,跑百米的时间t=2s+1s+9s=12s,王明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v= = ≈8.33m/s.故选C.【分析】求出跑百米的总时间,利用v= 求跑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2、【答案】B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相机曝光了2次,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4个车身长,1个车身长约为4.5m,所以,总路程s=4.5m×4=18m,总时间t=0.5s×2=1s,轿车的平均速度:v= = =18m/s≈64.8km/h.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 可求出轿车的平均速度.3、【答案】A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读图可知,ab与bc段、cd段相比,通过相同的路程,ab段所用时间最短,因此,ab段速度更大;cd段与de段相比,相同时间内,de段通过的距离最短,所以速度更慢.综上所述,在图中的四段运动过程中,ab段的平均速度最大.故选A.【分析】比较汽车运动的快慢可以从两个角度,一是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据此判断.4、【答案】A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北京南站和青岛之间的铁路线长s=819km,火车运行时间t=4h50min= h,则火车运行平均速度:v= = ≈169.4km/h,由选项可知,与之接近的为170km/h.故选A.【分析】知道北京南站和青岛之间的铁路线长以及火车运行时间,根据v= 求出火车运行平均速度,然后与选项相比较得出答案.5、【答案】D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A、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平均快慢程度,小明的平均速度快,但不能表面小明的骑车速度一直比小聪快,故A错误; B、只知道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不知道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关系,所以无法比较小明与小聪到学校的路程远近,故B 错误;C、只知道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不知道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关系,所以不能比较时间的长短,故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故选D.【分析】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平均快慢程度,不能表示某个时刻的快慢情况.6、【答案】D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AB、物体20s﹣40s内运动的距离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处于静止状态,故AB错误. C、物体在0﹣20s内运动的速度v1= = =10m/s,物体在40﹣60s内运动的速度v2= = =20m/s,所以物体在0﹣20s比在40﹣60s内运动得慢,故C错误;D、0﹣60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 =10m/s,故D正确.故选:D.【分析】(1)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要看物体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没有移动距离,如果移动了距离就说明物体在运动,否则,物体就处于静止状态.(2)确定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总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7、【答案】D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A、上面木块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不相等,故上面木块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路程相等,故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都比乙少,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小,故B错误;C、在t1〜t6的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则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C错误;D、在t2〜t5的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则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D.【分析】解答本题要看清图示的意义,中间的刻线相当于刻度尺或坐标系,显示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对比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会发现物体的运动规律:下面的物体匀速运动,上面的物体匀加速运动.由于曝光时间是相同的,设处中间刻度每小格的尺寸s 和曝光时间t,依据匀速或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就可求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关系.8、【答案】C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1)根据v= ,平均速度的计算应为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前5秒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算;故AB错误;(2)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为s=100m 总时间为t=10s则平均速度为:v= = =10m/s故选C.【分析】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即物体的路程和发生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确定路程与总时间即可求解.9、【答案】C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中百米纪录略小于10s,即运动速度略大于10m/s;中学生百米所用时间要超过10s,即运动速度要小于10m/s,不可能达到11.1m/s;而2.5m/s和3.3m/s太慢,7m/s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估算中学生运动会中男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10、【答案】B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 A、雨滴落地时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A错误;B、动车从武汉到襄阳的速度,反映了动车在这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是平均速度,故B正确;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射出时刻的速度,所以是瞬时速度,故C错误;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是这一瞬间的速度,所以是瞬时速度,故D 错误;故选:B.【分析】根据平均速度对应的是时间和路程、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时刻与位置即可判断.11、【答案】D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1)由图中停表示数可知,tAB=5s,tBC=3s,所以tAB>tBC.故A、B错误;(2)由题意知sAB=sBC=sm,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vAB= =sm= ,后半段的平均速度vBC= = ;所以vAB<vBC.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由图得出小车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 分析判断小车在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12、【答案】D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①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由图可知,0﹣3sA没有开始运动,而此时B已经运动,vA<vB;从第3s开始,vA>vB, 5s末A、B相遇;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 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只有②正确.故选D.【分析】(1)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2)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3)从第3s开始,vA>vB, 5s末A、B相遇;(4)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 可知A、B 的平均速度不相等.二、填空题13、【答案】4.8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设总路程为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 =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 = ,物体全程时间:t=t1+t2,全程平均速度:v= = = = = =4.8m/s.故答案为:4.8.【分析】设总路程为s,算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2,则总时间为t=t1+t2,用公式v= 计算出平均速度.14、【答案】时间;0.2;小于【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1)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2)小车运动距离s=0.5m+0.5m=1m,t=5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 =0.2m/s;(3)上半程平均速度:v1= = ≈0.17m/s,下半程平均速度:v2= = =0.25m/s,v1<v2,所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故答案为:时间;0.2;小于.【分析】(1)斜面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2)从图中秒表读出小车通过全程所用时间和小车运动距离,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3)求出前半程、后半程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15、【答案】20.0;1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为s=20.0cm=0.2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v= ==1m/s.故答案为:20.0;1.【分析】首先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读出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已知时间和路程,利用v= 计算平均速度.三、解答题16、【答案】解:小王运动的路程s=400m,运动的时间t=1min20s=80s,则他的平均速度:v= = =5m/s.答:他的平均速度为5m/s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分析】知道小王的路程和时间,根据v= 求出平均速度.17、【答案】解:由图示交通标志牌可知,隧道全长为3.6km,此路段限速为60km/h,由v= 得,车长忽略不计,该车通过隧道至少需要的时间:t= = =0.06h=3.6min;该车实际通过隧道用时t′=4min= h,则该车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 =54km/h.答: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车长忽略不计)通过隧道至少需要3.6min;若该车实际通过隧道用时4min,则该车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54km/h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分析】(1)根据交通标志牌得出隧道全长和此路段限速,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时间.(2)已知隧道全长和该车实际通过隧道用时,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该车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8、【答案】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从宝鸡→北京西的路程s=2793﹣1417=1376km,运行时间t=5:50+24:00﹣11:02=18 h,则从宝鸡→北京西的平均速度:v= = ≈73.5km/h;答:宝鸡到北京西的平均速度为73.5km/h.【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分析】由列车时刻表求出从宝鸡→北京西的路程及运行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列车的平均速度.四、综合题19、【答案】(1)解: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1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丙地,则甲地开往丙地所用时间t1=15:30﹣7:30=8h,火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平均速度v1= = =100km/h;(2)解:火车过桥的速度v2=40m/s,根据v= 可知,则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s2=v2t2=40m/s×20s=800m,所以火车的长度s火车=s2﹣s桥=800m﹣300m=500m.【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分析】(1)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和甲地开往丙地的时间,利用v=即可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平均速度;(2)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火车和桥梁的总长,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20、【答案】(1)解:由题可知,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t=10min= h,则速度v= = =108km/h,因108km/h>90km/h,故该轿车会被判超速(2)解: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由v= 变形可得,需要的时间:t= = =0.225h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分析】(1)判断该车是否超速,先利用v= 算该车的行驶速度,再与限制速度比较即可知道;(2)根据已知知道车的速度,根据v= 变形公式求出时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AC的长度为8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

实验时,将小车放置在斜面A点,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在小车下滑过程中()A.以金属片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0cm/sC.为了便于计时,应将木块向斜面底端移动D.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2.如图,小明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发现纸维下落较快,时间测量的精确程度不高,下列四种提高测量精确程度的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减小锥角B.降低下落高度C.用同一纸锥进行多次实验,用秒表测量每次的下落时间,最后取平均值D.用多块秒表同时测量某一纸锥的一次下落时间,取平均值3.P、Q是长直路面上的两地,P、Q两地相距1500m。

现有甲、乙二人骑自行车分别从P、Q两地同时、同向出发,沿直线运动,如图是甲、乙二人骑自行车运动的s—t图像,则运动2min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二人可能相距1740m,甲距Q点600mB.甲、乙二人可能相距1260m,甲距P点360mC.甲、乙二人可能相距1260m,甲距P点900mD.甲、乙二人可能相距1740m,甲距Q点2100m4.关于测“平均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缓的坡度B.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C.用刻度尺和秒表一起测量出物体的速度,用到了等效替代法D.用svt算出的平均速度,可以粗略表示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5.某同学百米赛跑成绩为10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他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B.他在冲线时的瞬时速度可能大于10m/sC.他赛跑时做匀速直线运动D.他在百米内的任何一个瞬时速度为10m/s6.某同学放学后慢跑回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2m/s,后半程加快步伐,平均速度为3m/s,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2.2m/s B.2.3m/s C.2.4m/s D.2.5m/s7.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若路程1s段的平均速度为1v,路程2s段的平均速度为2v,路程3s段的平均速度为3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车沿斜面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 .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 3的时间t 3,可以使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到达C 点时停止计时 C .可以用1122v v v +=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D .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2s 的时间2t ,可以将小车从A 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车头到达B 点时停止计时8.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s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中可看出甲比乙运动得快B .第5s 时甲乙相遇C .乙一直以5m/s 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的速度为15m/s9.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6s 内通过30m 路程,则它在第2s 的速度是A .18km/hB .5km/hC .18m/sD .15m/s10.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 、B 、C 三点的时刻, B 点是全程AC 的中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汽车从静止开始不断加速到正常行驶的过程称为启动阶段.某汽车的启动阶段经历时间是半分钟,且已知它在启动阶段的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是12m,那么,该汽车在整个启动阶段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6m/s B.大于6m/s C.小于6m/s 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3.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大的纸锥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C.在估测大气压值时,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选用较大容积的注射器D.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黑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5.AB两汽车同时从甲地驶往乙地.A车在全程1/3路程内以高速V1行驶,在全程1/3路程内以中速V2行驶,在其余1/3路程内以低速V3行驶;B车在全程1/3时间内以高速V1行驶,在全程1/3时间内以中速V2行驶,在其余1/3时间内以低速V3行驶,则A.甲车先到达乙地B.B车先到达乙地C.两车同时到达乙地D.无法判断6.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 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 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车速度变大,乙车速度不变B.第4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C.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大D.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7.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辆汽车以6米/秒的速度匀速驶上一斜坡,经10秒到达坡顶;接着它又以10米/秒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秒到达坡底.该辆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7.5米/秒B.8米/秒C.6.25米/秒D.3.75米/秒2.某同学用歌曲中的节拍来估测时间,测出中速歌曲的10个节拍用时约8s,他用同样的节拍估测一位同学跑60m所用的时间,正好他打完9个节拍该同学到达终点。

则该同学跑完60m的平均速度约为()A.8 m/s B.7.5 m/s C.7.2 m/s D.8.3 m/s3.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O出发,沿同一直线到达同一目的地x2的运动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图象.从图象分析得出的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在0-t1的时间内,乙物体的运动速度比甲快B.在t1-t2的时间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t2-t3的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全过程中,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4.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B.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D.航模飞行器以11 m/s的速度匀速飞行5.如图所示,小明“测量平均速度”时,在带有刻度的斜面底端B处放一金属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通过AB段的路程是9.00dm B.小车碰撞金属片后才停止计时C.这个实验可以不使用金属片D.为了便于测量平均速度,斜面越陡越好6.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他去上学时,前100 s的路程平均速度为1.5m/s,为了不迟到剩余路程平均速度为3m/s,他上学的整个路程平均速度为()A.1.25m/s B.2.4m/s C.4m/s D.1.3m/s7.小瑾看到学校中的一个水管在滴水,马上前去拧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附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cm/sB.9cm/sC.8cm/sD.7cm/s2、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 ~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s~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 mD.5s~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 m二、填空题3、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

4、如图8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

由图可知,______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0.02s,则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rn/S。

5、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

在该实验中,之所以要强调“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因为。

三、作图题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_______cm tBC=______s vAC=_______m/s(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A.6m/s、7.5m/s B.5m/s、7.5m/s C.5m/s、6m/s D.7.5m/s、5m/s2.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s-2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m/sB.2s-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m/sC.3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1m/sD.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4.李军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 的速度走完一半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乙在甲的前方6.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段的路程s AB=40.0mB.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C.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D.斜面应保持较大坡度,以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时间7.小明跑百米时,前50米用时6秒,后50米用时7秒,则正确的说法是()A.小明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比后50米的平均速度大B.小明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明在前50米比后50米跑的慢D.小明在百米跑中速度没变8.初三同学刚刚去二中参加了今年郑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成绩为3.2 m B.男子1000m跑成绩为3'40″C.女子800m成绩为40s D.女子仰卧起坐每秒30个9.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5s,前2s内通过15m的路程,后3s通过了30m的路程,这个运动员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8.75m/s B.10m/s C.32.4km/h D.45km/h10.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19m,正以相对核心舱0.2m/s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由图像判断错误的是()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经过6秒,两车相距0.6米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D.通过3.6米的距离,甲车比乙车少用3秒2.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警示牌和限速标志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不应小于10minB.汽车只要不超速可以随意开C.汽车可以120km/h的平均速度在这个区间行驶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相对于护栏是静止的3.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B.物体在2~4s内运动速度是5m/s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运动速度是2.5m/s4.汽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5m/s ,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2.5m/s B.12m/s C.25m/s D.5m/s5.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时,甲到终点时,乙还在离终点10米处,现让甲的起跑线后退10米,各人以原来的速度再进行比赛,则先到达终点的是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C.同时到达D.无法比较6.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B.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sC.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15cm D.小球从A点到D点平均速度为1 m/s7.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乙都以4m/s匀速运动8.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跑得越来越慢B.甲车比乙车跑得快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车跑得越来越快9.王八驾驶汽车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前一半路程用去总时间的25,最后用总时间的35驶完后半路程,若已知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则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A.75km/h,50km/h B.50km/h,75km/hC.72km/h,48km/h D.48km/h,72km/h10.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则v等于A.18m/s B.36m/s C.15m/s D.17.1m/s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是从长春站到北湖公园的手机导航部分截图,导航设计了三条自驾路线,若全程不考虑拥堵且汽车每百公里油耗不变,关于这三条路线最省油是第条线路,第三条线路的平均速度是km/h。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1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路程越大,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运动时间长短无关D.物体运动的路程和速度成正比3.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为10.4m/s,10s末到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这100米中的平均速度为()A.5.1m/s B.10.2m/s C.10m/s D.10.4m/s4.关于速度=sv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B.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C.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小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小5.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前两名被美国短跑名将盖伊和罗杰斯包揽.凭借这一成绩,苏炳添成为当今跑的最快的黄种飞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苏炳添全程的速度约为8m/sB.观众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竞赛过程中的速度C.若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运动员的成绩会降低D.冲刺时,以前面的盖伊为参照物,苏炳添感觉自己是前进的6.小明为了“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电子设备记录了每隔相同时间小车在斜面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与CD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2B.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与AC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C.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偏小D.为了测出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能让小车从C点静止下滑7.考驾照时有个必考项目是科目三中的“直线行驶”,要求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某次考试时有一位刘女士以10m/s的速度行驶全程的23,接着以20m/s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1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的示意图,小汽车从A点出发的同时开始计时,每隔10s记录--次它的位置和已行驶的距离。

关于小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汽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B.小汽车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汽车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D.小汽车从A点到D点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2.汽车在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交通信号灯转为红灯,经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mB.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1.5sC.从开始踩刹车之后ls,车速变为5m/sD.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平均速度小于10m/s3.汽车在平直的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10s通过了150m的路程,在第150s时汽车的速度是()A.10m/s B.1500m/s C.50m/s D.15m/s4.某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7m/s,中途的速度为9m/s,最后冲刺的速度为10m/s,若他的成绩为12.5s。

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9m/s B.8.67m/s C.8m/s D.12m/s5.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乙和丁D.甲和丁6.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C.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7.如图所示,向右做直线运动的小车,每隔0.4s拍摄一次汽车的位置,则小车做的运动类型以及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v=A.匀速直线运动21.25m/sv=B.变速直线运动21.25m/sC.匀速直线运动25m/sv=D.变速直线运动25m/sv=8.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A.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B.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C.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D.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9.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平均速度为27km/h,则v1的值为()A.90km/h B.56km/h C.35km/h D.40km/h10.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过程中,前半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半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二、填空题11.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投入运营,它是目前世界上投入运营铁路客运专线中最快的线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6m到达终点,若让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6m,小华仍在原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A.小明先到达终点B.小华先到达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小可参加了身体素质测试,以下四项测试成绩记录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是A.身高1.70m B.坐位体前屈21.3dmC.步行速度1.3m/s D.百米成绩14.5s3.小明和小海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小涛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小明在小涛的前方C.0~2s内小明的速度更快D.0~4s内小明和小海的平均速度都是2m/s4.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距离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A.3︰1B.5︰3C.3︰4D.4︰3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从A到B运动了10cmB.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3m/sC.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小D.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C处由静止释放6.如图所示足球在平整草坪上沿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测得S AB=S BC=3m,通过BC段所用的时间为0.5s,则足球从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7m/s B.6m/s C.4m/s 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景。

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90cm刻线处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C点。

小车到达50cm刻线处的B点、0cm刻线处的C点所用时间分别为1.6s、2.4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A.10cm/sB.9cm/sC.8cm/sD.7cm/s2.湖北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于5月17至27日在秀美山水宜居名城--湖北•黄石成功举行.在百米赛跑比赛中,黄石籍男运动员小磊同学赛出了个人最佳成绩.经过计算,他的百米赛跑平均速度约等于()A.2.5m/sB.3.3m/sC.7.0m/sD.11.1m/s3.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3min内,在第一个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km,在第二个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km,在第三个1min内通过的路程也是1km,那么汽车在这3min内的运动是()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4.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A.0.1sB.O.2sC.0.38sD.0.4s5.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中途睡起了大觉,醒来以后,飞速跑到终点,却发现乌龟早已到达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兔子比乌龟运动的路程长 B.兔子的平均速度大,运动快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运动快D.乌龟比兔子运动的路程长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9,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5:3B.8:9C.2:3D.3:27.在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起跑时速度为9m/s,中途为8.5m/s,冲刺的速度为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36km/hB.9m/sC.9.5m/sD.无法确定8.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态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01秒的不同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的运动路程长B.乙球的运动路程长C.甲球的速度越来越快D.乙球的速度越来越快9.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1)与(3)B.(2)与(4)C.(2)与(3)D.(1)与(4),这个公式说明()10.匀速直线运动公式是v=stA.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通过路程所需时间成反比C.对于确定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D.对于确定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关11.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sB.6.25m/sC.5m/sD.4.17m/s12.校运动会800m比赛中,前500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300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终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500m,小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王的平均速度B.前500m,小明的平均速度等于小王的平均速度C.8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王的平均速度D.8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小于小王的平均速度二、实验探究题13.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对此他猜想:“物体离地高度一定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1)实验所需的公式: ______ .(2)实验器材: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你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______ .(3)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______ .三、计算题1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______ .(填“大”或“小”)(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 ______ .(填“大”或“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B2.C3.C4.B5.C6.C7.A8.D 9.D 10.C 11.C 12.C13.v=st;刻度尺、停表;①.用木块作支撑物将长木板搭成斜面;②.用刻度尺测长木板(斜面)的长度;③.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释放,用秒表记下小车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时间;④.改变斜面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⑤.再改变斜面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⑥.由速度公式v=st求出小车的速度,比较速度与坡度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14.小;大;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解析】1. 解:由图知,滑块的路程s=40cm+5cm=45cm,运动时间t=14:35:05-14:35:00=5s,滑块的平均速度v=st =45cm5s=9cm/s;故选:B.根据图示求出滑块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滑块的平均速度.本题考查了求滑块的平均速度,根据图示求出滑块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掌握平均速度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 解: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中百米纪录略小于10s,即运动速度略大于10m/s;中学生百米所用时间要超过10s,即运动速度要小于10m/s,不可能达到11.1m/s;而2.5m/s和3.3m/s太慢,7m/s符合题意.故选C.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估算中学生运动会中男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3. 解:题干中汽车在3min 内,在第一个1min 内通过的路程是1km ,在第二个1min 内通过的路程是1km ,在第三个1min 内通过的路程也是1km ,可以求得每个1min 内的平均速度v =s t =1km 1ℎ=60km /h ,而在各个1min 内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C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必须是物体每时每刻的速度都相同. 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才是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反映物体的运动快慢程度.4. 解:∵第一次声音直接从甲传到乙,∴S 1=102m ,则第一次的时间为:t 1=S 1V =102m 340m /s =0.3s ,第二次声音从甲到c 再到乙,从图可知,OA=OB=12AB=12×102m =51m ,OC=68m ,AC=BC= OC 2+AO 2= (68m )2+(51m )2=85m ,∴第二次的路程为:S 2=AC+BC=85m +85m =170m ,则第二次的时间为:t 2=S 2V =170m 340m /s =0.5s ,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t =t 2-t 1=0.5s -0.3s =0.2s .故选B .(1)第一次声音直接从甲传到乙,所以传播了102m ,已知声速,可利用公式t =S V 计算第一次的时间;(2)第二次声音遇到光滑的墙壁要反射的,根据反射定律来画图,连接甲乙,做连线的中垂线与墙壁交于一点c ,声音从甲到c 再到乙,甲到c 的距离是有勾股定理可求出是85m ,所这次声音总共要传播170m ,可利用公式t =S V 计算第二次的时间,从而可以计算出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确定声音从甲处传到墙壁到反射回乙处的路程是本题的关键,也是一个难点.5. 解:由题知,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中途睡起了大觉,醒来以后,飞速跑到终点,却发现乌龟早已到达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乌龟用的时间短,所以乌龟运动得快(即乌龟的平均速度大).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基本方法和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等于一段路程与其所对应的时间的比值(兔子睡觉的时间也必须计算在内)].6. 解:由v=st 得t=sv,则所用时间之比:t甲:t乙=s 甲v 甲:s乙v乙=42:93=2:3.故选C.已知物体运动的速度关系及路程关系,利用t=sv求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因为是求比值,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7. 解:百米比赛的路程s=100m,运动员的成绩t=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v=st =100m10s=10m/s=10×3.6km/h=36km/h.故选A.百米比赛的路程为100m,运动员的成绩为10s,根据v=st求出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要注意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8. 解:A、B、在甲图中,包括了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0.001秒,即甲运动了0.005秒;乙图只有3个时间间隔,乙运动的时间为0.003秒.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图可知甲乙运动时间虽然不同,但运动路程相等,故A、B错误;C、由甲图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相等,甲球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故C错误;D、由乙图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乙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乙球速度越来越快,故D正确.故选:D.根据题意,首先要明确,每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001秒,根据间隔的段数可以确定运动时间的长短.利用相邻两点之间的长度可以确定其通过的路程,由于时间相等,根据公式:v=st可以确定物体速度的变化.通过频闪照片可以获得以下两个信息:频闪照片中相邻的两个照片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两个相邻的照片之间的长度是运动物体在一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距离.9. 解:(1)根据图象可知,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大,做匀速直线运动,故(1)正确.(2)根据图象可知,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故(2)错误;(3)根据图象可知,路程随时间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故(3)错误;(4)根据图象可知,速度随时间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4)正确;故选:D.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判断图象的性质即可.对于图象问题首先搞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含义,然后根据图象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10. 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也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不随路程和时间而变化.而选项A、B、D中的说法属于不能真正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故选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都是不变的,而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实际上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是原来的几倍,路程s就是原来的几倍,其速度v=st是不变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要让学生明白,不能只站在纯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而应考虑它的物理意义.11. 解:物体走全程需要的时间:t=4s+6s=10s,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st =50m10s=5m/s.故选C.知道物体通过的路程,求出全程需要的时间,根据公式v=s求平均速度.t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2除).12. 解:AB、由题知,跑到500m,两人跑的路程相同,因为v=s,小明用的时间多,小王用的时间少,t所以小明的平均速度小;故AB错误;CD、跑完全程,两人跑的路程相同,因为v=s,小明用的时间少,小王用的时间多,t所以小明的平均速度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前500m,小明和小王跑的总路程相同,小明用的时间多,小王用的时间少,根据公式v=s比较他们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t800m全程,小明和小王跑的总路程相同,小明用的时间少,小王用的时间多,根据公比较他们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式v=st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比较总路程和总时间,在路程相同时,用的时间少的平均速度大.;13. 解:(1)实验所需的公式:v=st(2)根据公式v=s,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停表记录时间;t(3)实验步骤:①.用木块作支撑物将长木板搭成斜面;②.用刻度尺测长木板(斜面)的长度;③.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释放,用秒表记下小车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时间;④.改变斜面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⑤.再改变斜面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求出小车的速度,比较速度与坡度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⑥.由速度公式v=st故答案为:(1)v=s;(2)刻度尺、停表;(3)①.用木块作支撑物将长木板搭成斜面;t②.用刻度尺测长木板(斜面)的长度;③.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释放,用秒表记下小车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时间;④.改变斜面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⑤.再改变斜面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求出小车的速度,比较速度与坡度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⑥.由速度公式v=st;(1)实验所需的公式v=st(2)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停表记录时间;(3)改变斜面的倾角,让小车从长木板的上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测出小车的滑行时间,比较滑行时间,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本题考查了实验设计,设计实验前要知道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器材,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14. 解:(1)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2)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v=s算出的速度偏大;t(3)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他的方案不正确.故答案为:(1)小;(2)大;(3)不正确;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1)斜面倾角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时间的测量;(2)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小;(3)根据后半段路程速度的大小进行分析.只有采用正确的实验方法,才可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