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解析版)

合集下载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解析版)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解析版)

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物质的应用,能体现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氮用于制低温环境 B.铁粉用于食品保存C.活性炭用于净化水 D.利用干冰人工降雨2.用浓硫酸、水、锌粒等药品制取氢气并检验氢气的纯度,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稀释浓硫酸C.制取氢气D.检验氢气纯度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常温下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4.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A.B.C.D.5.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B.核电荷数是10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D.属于金属元素6.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9.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10.下列实验过程与如图所示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A.表示水的电解B.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C.表示向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表示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8分)11.甲、乙、丙、丁4种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3)丁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丁的化学式.(4)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12.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答一种物质);(2)清洁用煤的高效途径之一是用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一氧化碳和氢气,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4)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填化学式)等污染物,形成“酸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1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2)某化学小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并选用A装置来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大家提出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把发生装置由A改为B,其理由是.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稀释需要经过计算、量取、混匀三个步骤.如果把50g 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g;在稀释过程中,除了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数字序号).①量筒②药匙③试管④酒精灯⑤滴管⑥玻璃棒.14.现有工厂丢弃的废铜屑(铜屑表面呈绿色,其中混有少量生锈铁屑).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欲利用其制取胆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两种制取流程.已知:Cu+Fe2(SO4)3═2FeSO4+CuSO4.请回答:(1)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2)溶液A的溶质有(至少写两种).(3)方法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2H2SO4+═2CuSO4+;操作②的实验步骤为:、降温结晶.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7分)15.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已知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均可以与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碳酸钠溶液能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猜想四: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理由是.【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16.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硫酸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所取样品的质量是g.(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物质的应用,能体现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氮用于制低温环境 B.铁粉用于食品保存C.活性炭用于净化水 D.利用干冰人工降雨【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氮用于制低温环境是利用液氮气化吸热降温,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物理性质,故A错;B、铁粉用于食品保存是利用铁生锈,铁与氧气和水结合,起到保护食品不变质的效果,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C、活性炭用于净化水是利用活性炭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利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降低温度,使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属于物理性质,故D 错.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2.用浓硫酸、水、锌粒等药品制取氢气并检验氢气的纯度,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稀释浓硫酸C.制取氢气D.检验氢气纯度【考点】氢气的制取和检验;测量容器-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量筒的使用及读数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分析判断;D、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故B错误;C、制取氢气时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漏气,故C错误;D、检验氢气的纯度时,用拇指堵住盛满氢气的试管口,然后凑近酒精灯火焰,放开手指点燃,听是否有尖锐爆鸣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常温下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解答;B、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以及指示剂的变色的知识解答;C、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解答;D、根据单质和纯净物的概念解答.【解答】解: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是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有的是由原子和离子构成的,错误;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则常温下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正确;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错误;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都是纯净物,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常见的概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A.B.C.D.【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生铁和钢;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胃液呈酸性,pH小于7;食盐溶液呈中性,pH等于7;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pH 大于7进行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析硫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C、根据生铁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0.03%~2%分析.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汞、银、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分析.【解答】解:A、胃液呈酸性,pH小于7;食盐溶液呈中性,pH等于7;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pH 大于7,因此三种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氢氧化钾溶液>食盐溶液>胃液,与数轴关系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正确的;B、利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根据H为+1、O为﹣2价,可计算H2S中S为﹣2价、SO2中S为+4价、单质S中化合价规定为0,与数轴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C、由图示可知,含碳量0.03%~2%的为钢,含碳量2%~4.3%为生铁,生铁的含碳量高,与数轴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D、汞、银、铝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汞>银,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化合价的有关计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生铁和钢的区别.5.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B.核电荷数是10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D.属于金属元素【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形成Al3+,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圆圈内的数字是13,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铝,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当把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一定量的锌粉,可能完全转换出银,也可能只置换出部分的银,滤液呈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锌可能没有置换出铜,有可能置换出部分铜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A、根据反应后的滤液显蓝色,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锌,否则会继续和硝酸铜反应,故A错误;B、锌会首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锌可能与硝酸铜反应,有可能没有反应,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铜,由于有硝酸铜的剩余,则一定没有锌,故B错误;C、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故C错误;D、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放入盐的混合溶液中,总是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最先置换完,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一一进行置换.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以及溶质质量分数比较解答即可.【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恰好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正确;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质量分数大于a的质量分数,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时相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错误;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根据置换反应的特征分析;B、根据常见的反应分析,如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产生氮气和二氧化碳等;C、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能够生成水结合基本反应类型分析;D、根据能够生成沉淀的反应,不一定有碱的参与,如碳酸钠和氯化钙的反应分析.【解答】解:A、由一种单质和另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和另外的物质,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反应物必须是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则生成的物质除了单质,另一种物质肯定是化合物,因此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B、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产生氮气和二氧化碳,没有单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生成沉淀的反应较多,如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是盐和盐的反应,因此不一定有碱的参与,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相互间的反应,熟练掌握酸碱盐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反应物的种类来判断反应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所在.9.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氢气和甲烷燃烧都产生水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氯化氢都会与氢氧化钙反应进行分析;D、根据氧气和铜加热会生成氧化铜进行分析.【解答】解: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的石灰水,故A错误;B、氢气和甲烷燃烧都能产生水,因此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都出现水雾,现象相同,故B错误;C、二氧化碳、氯化氢都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不能进行除杂,故C错误;D、氧气和铜加热会生成氧化铜,混合气通过灼热的铜网,会将氧气除去,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检验,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10.下列实验过程与如图所示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A.表示水的电解B.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C.表示向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表示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考点】电解水实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来分析;B.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来分析;C.根据其中发生的反应来分析;D.根据M点的pH来分析.【解答】解:A.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错误;B.氧化钙与水反应,溶剂减少,溶液的质量减小,故错误;C.在稀盐酸、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是先与盐酸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开始一段无沉淀即是中和反应的过程,故正确;D.M点的pH小于7,显酸性,说明盐酸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故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及图象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能正确的分析变化的过程,读懂图象并与反应相结合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是一道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习题.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8分)11.甲、乙、丙、丁4种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Na2CO3.(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氧化钙.(3)丁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丁的化学式H2CO3.(4)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碳酸钠俗称纯碱,写出化学式;(2)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能放出大量的热分析回答;(3)根据碳酸不稳定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析.【解答】解:(1)甲俗称纯碱,则甲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2)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能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由此可知,乙的名称是氧化钙.(3)碳酸是不稳定的化合物,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化学式是:H2CO3;(4)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丙为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在方框中补应补充两个水分子,见下图:故答为:(1)Na2CO3;(2)氧化钙;(3)H2CO3;(4).【点评】本题的推断由组成物质的元素做为限定条件,因此,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对该题中所涉及物质的推断就至关重要了.12.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汽油(答一种物质);(2)清洁用煤的高效途径之一是用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一氧化碳和氢气,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3)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不可再生(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4)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2(填化学式)等污染物,形成“酸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反应类型的判定;石油加工的产物;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石油分馏的产物进行解答.(2)根据题意,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3)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4)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产生的主要物质.【解答】解:(1)汽车中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

湖北省孝感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孝感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孝感市有许多优秀的制作工艺,下列工艺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应城石膏的雕刻B.孝昌臭豆腐的制作C.孝感米酒的酿造D.安陆水泥的烧制2.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B.试剂污染C.液滴飞溅D.读数偏小3.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2O﹣﹣表示两个氧元素 B.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C.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D.FeSO4﹣﹣表示硫酸铁4.受损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图所示,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B.该元素符号为MgC.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5.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等粒子一定在不停地运动B.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C.硬水经过滤后一定会变成软水D.铁制品与氧气或水接触一定会锈蚀6.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价B.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9%C.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D.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9:147.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7:4B.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C.一个X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8.如表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环境B、化学与安全①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控制雾霾产生②鼓励生活垃圾焚烧处理①房间里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C、化学与营养D、化学与材料①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②老年人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①塑料、纤维、橡胶都是合成材料②纯金属、合金都是金属材料A.A B.B C.C D.D9.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B.C.D.10.下列四组物质,从左至右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如:a+b﹣反应 b+c﹣反应 c+d﹣反应)a b c d①CO2NaOH溶液CuSO4溶液Fe②稀盐酸Na2CO3溶液CaCl2溶液CO2③AgNO3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Fe2O3④Zn 稀盐酸NH4NO3溶液Ca(OH)2溶液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 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11.请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活性炭②稀硫酸③PH试纸④硝酸钾⑤氯化钠(1)可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2)具有吸附性的是;(3)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5)属于复合肥料的是.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2)欲将t1℃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任填一种).(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的方法提纯甲.(4)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填“>”、“=”或“<”).13.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氯酸钾③二氧化锰装置:(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填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观察木条是否复燃.(3)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口进(填“b”或“c”).14.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物质D的类别为(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D的水溶液显蓝色.则C﹣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7分)15.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甲组乙组实验方案(反应后略)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结论猜想1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猜想2正确【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中进行.【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种元素组成.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16.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10g锌粒,产生气体质量与锌粒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9.8g.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1)稀硫酸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g,消耗锌粒质量为g.(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孝感市有许多优秀的制作工艺,下列工艺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应城石膏的雕刻B.孝昌臭豆腐的制作C.孝感米酒的酿造D.安陆水泥的烧制【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应城石膏的雕刻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孝昌臭豆腐的制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孝感米酒的酿造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安陆水泥的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2.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B.试剂污染C.液滴飞溅D.读数偏小【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稀释浓硫酸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图中操作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会流出腐蚀标签,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图中操作滴管接触试管内壁,会污染药品,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水面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在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大,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3.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2O﹣﹣表示两个氧元素 B.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C.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D.FeSO4﹣﹣表示硫酸铁【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O表示:2个氧原子,故选项对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N2可表示:两个氮气分子,故选项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Ca2+表示钙离子,故选项对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D、根据化合物的读法,FeSO4读作硫酸亚铁,故选项对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故选:B4.受损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图所示,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B.该元素符号为MgC.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残留部分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汉字名称的偏旁是“金”字,说明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B.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钠元素,故错误;C.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正确;D.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故正确.故选B.5.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等粒子一定在不停地运动B.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C.硬水经过滤后一定会变成软水D.铁制品与氧气或水接触一定会锈蚀【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硬水与软水;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A.根据粒子的性质来分析;B.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C.根据硬水经过滤不可变为软水进行解答;D.根据已有的铁生锈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在不断的运动,故正确;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但灭火只要控制其中一个条件即可,故错误;C.硬水经过滤只能除去其中的难溶性杂质,不可变为软水,可以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故错误;D.根据已有的铁生锈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故错误.故选A.6.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价B.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9%C.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D.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9:1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二氧化钛(TiO2)的化学式进行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C.根据试纸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判断组成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萘胺”中氮的质量分数为×100%≈9.7%,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钛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萘胺”(C10H9N)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这种试纸是由二者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萘胺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9):(14×1)=120:9:14,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7.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7:4B.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C.一个X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根据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解答】解:由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方程式是:2CO+O22CO2A、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28×2):32=7:4,故A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每3个分子变化成了2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C、一个X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故C正确;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故选B.8.如表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环境B、化学与安全①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控制雾霾产生②鼓励生活垃圾焚烧处理①房间里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C、化学与营养D、化学与材料①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②老年人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①塑料、纤维、橡胶都是合成材料②纯金属、合金都是金属材料A.A B.B C.C D.D【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焚烧垃圾的危害来分析;B、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可燃性气体的可燃性来分析;C、根据食品中的营养素以及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D、根据合成材料以及金属材料分析.【解答】解: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生活垃圾若焚烧处理会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空气,故A错误;B、若室内着火,若打开门窗会导致火势蔓延;天然气泄漏若遇电火花易发生爆炸,故B错误;C、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故C正确;D、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不包括天然纤维、天然橡胶;故D错误.故选:C.9.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B.C.D.【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和反应的质量比分析判断,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解答】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铁>铜,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反应的方程式是:Zn+CuCl2=Cu+ZnCl2溶液增量65 64 65﹣64=1Zn+FeCl2=Fe+ZnCl2 溶液增量65 56 65﹣56=9A、由上述分析可知,锌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氯化锌,铜的质量不断增加,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不再增加,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前者溶液增加的幅度小于后者,故B正确;C、当锌与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随着锌与氯化亚铁反应,氯化亚铁的逐渐减小,完全反应后质量为0,故C正确;D、原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锌,起始点应为0.故D错误.故选D.10.下列四组物质,从左至右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如:a+b﹣反应 b+c﹣反应 c+d﹣反应)a b c d①CO2Na OH溶液CuSO4溶液Fe②稀盐酸Na2CO3溶液CaCl2溶液CO2③AgNO3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Fe2O3④Zn 稀盐酸NH4NO3溶液Ca(OH)2溶液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 D.①②③④【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来分析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并结合物质的种类和反应类型来解答.【解答】解:①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故符合题意;②中,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而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③中,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钡反应,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故符合题意;④中,锌与稀盐酸反应,硝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但稀盐酸与硝酸铵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11.请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活性炭②稀硫酸③PH试纸④硝酸钾⑤氯化钠(1)可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③;(2)具有吸附性的是①;(3)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⑤;(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②;(5)属于复合肥料的是④.【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pH试纸可以用于测定溶液的pH;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金属表面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硝酸钾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解答】解:(1)pH试纸可以用于测定溶液的pH;故填:③;(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填:①;(3)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故填:⑤;(4)金属表面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故填:②;(5)硝酸钾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填:④.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填“增大”或“减小”).(2)欲将t1℃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加入甲物质(合理均可)(任填一种).(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4)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填“>”、“=”或“<”).【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分析】(1)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2)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温的方法;(3)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可知提纯物质的方法;(4)据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大小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图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欲将t1℃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温度不变,可采取加入甲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3)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4)由于在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即等质量的水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甲>乙,所以用等质量的甲和乙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的质量较多的是乙;故答案为:(1)减小;(2)加入甲物质(合理均可);(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4)<.13.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氯酸钾③二氧化锰装置:(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试管.(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②③(填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3)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 b 口进(填“b”或“c”).【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装置C是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气体,C是排水法收集气体,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解答;(3)根据D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解答.【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试管;(2)装置C是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气体,C是排水法收集气体,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3)D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若改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b进入,因为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答案:(1)试管;(2)②③;集气瓶口;(3)b14.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CO2,物质D的类别为酸(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D的水溶液显蓝色.则C﹣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Ca(OH)2=CaSO4+Ca(OH)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根据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若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碳酸钙会转化成E,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所以B是二氧化碳,A、B会相互转化,所以A是一氧化碳,D会与碳酸钙反应,所以D是盐酸,C会与二氧化碳、盐酸反应,所以C可以是氢氧化钠;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所以A是氧气,A、B会相互转化,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所以B是水,D的水溶液显蓝色,所以D可以是硫酸铜,B生成的E会与硫酸铜反应,D的水溶液显蓝色,所以E是氢氧化钙,C会与铁、硫酸铜反应,所以C是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1)若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碳酸钙会转化成E,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所以B是二氧化碳,A、B会相互转化,所以A是一氧化碳,D会与碳酸钙反应,所以D是盐酸,C会与二氧化碳、盐酸反应,所以C可以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O2,物质D的类别为酸;(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所以A是氧气,A、B会相互转化,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所以B是水,D的水溶液显蓝色,所以D可以是硫酸铜,B生成的E会与硫酸铜反应,D的水溶液显蓝色,所以E是氢氧化钙,C会与铁、硫酸铜反应,所以C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D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D﹣E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化学方程式是:CuSO4+Ca(OH)2=CaSO4+Ca(OH)2↓.故答案为:(1)CO2,酸;(2)置换反应,CuSO4+Ca(OH)2=CaSO4+Ca(OH)2↓.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7分)15.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甲组乙组。

孝感市安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

孝感市安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

孝感市安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今年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 . 直接燃烧煤炭B . 分类回收垃圾C . 使用降解塑料D . 推广乙醇汽油2. (2分) (2018九上·惠来期中) 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水结成冰,工业制取氧气B . 鸡蛋变臭,人体呼吸C . 酒精挥发,木炭燃烧D . 铁生锈,电灯通电发光3. (2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生铁,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A . 硫酸亚铁、氯化铁B . 不锈钢、空气C . 氧化铁、四氧化三铁D . 铁粉、锌粉4. (2分)(2018·长春模拟)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X的化学式是C2H4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 O2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 . 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 (2分)国际互联网上曾经报道“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这里的“铁”是指()A . 铁单质B . 铁元素C . 四氧化三铁D . 三氧化二铁6. (2分) (2018九上·铁西期中)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 .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B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7. (2分) (2018九上·邵阳期末) 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一定没有变化的()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 . ①③④⑤B . ①③⑤C . ①③④⑥D . ①④⑥8. (2分) (2017九上·宝应月考) 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

2016年孝感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孝感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孝感市有许多优秀的制作工艺,下列工艺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应城石膏的雕刻B.孝昌臭豆腐的制作C.孝感米酒的酿造D.安陆水泥的烧制2.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B.试剂污染C.液滴飞溅D.读数偏小3.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2O﹣﹣表示两个氧元素B.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C.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D.FeSO4﹣﹣表示硫酸铁4.受损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图所示,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B.该元素符号为MgC.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5.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等粒子一定在不停地运动B.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C.硬水经过滤后一定会变成软水D.铁制品与氧气或水接触一定会锈蚀6.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价B.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9%C.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D.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9:147.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7:4B.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C.一个X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8.如表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环境B、化学与安全①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控制雾霾产生②鼓励生活垃圾焚烧处理①房间里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C、化学与营养D、化学与材料①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②老年人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①塑料、纤维、橡胶都是合成材料②纯金属、合金都是金属材料A.A B.B C.C D.D9.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B.C.D.10.下列四组物质,从左至右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如:a+b﹣反应b+c﹣反应c+d﹣反应)a b c d①CO2NaOH溶液CuSO4溶液Fe②稀盐酸Na2CO3溶液CaCl2溶液CO2③AgNO3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Fe2O3④Zn 稀盐酸NH4NO3溶液Ca(OH)2溶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11.请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活性炭②稀硫酸③PH试纸④硝酸钾⑤氯化钠(1)可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2)具有吸附性的是;(3)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5)属于复合肥料的是.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2)欲将t1℃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任填一种).(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的方法提纯甲.(4)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填“>”、“=”或“<”).13.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氯酸钾③二氧化锰装置:(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填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观察木条是否复燃.(3)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口进(填“b”或“c”).14.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物质D的类别为(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D的水溶液显蓝色.则C﹣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7分)15.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甲组乙组实验方案(反应后略)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结论猜想1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猜想2正确【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中进行.【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种元素组成.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16.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10g锌粒,产生气体质量与锌粒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9.8g.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1)稀硫酸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g,消耗锌粒质量为g.(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孝感市有许多优秀的制作工艺,下列工艺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应城石膏的雕刻B.孝昌臭豆腐的制作C.孝感米酒的酿造D.安陆水泥的烧制【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应城石膏的雕刻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孝昌臭豆腐的制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孝感米酒的酿造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安陆水泥的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2.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B.试剂污染C.液滴飞溅D.读数偏小【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稀释浓硫酸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图中操作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会流出腐蚀标签,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图中操作滴管接触试管内壁,会污染药品,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水面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在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大,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3.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2O﹣﹣表示两个氧元素B.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C.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D.FeSO4﹣﹣表示硫酸铁【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O表示:2个氧原子,故选项对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N2可表示:两个氮气分子,故选项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Ca2+表示钙离子,故选项对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D、根据化合物的读法,FeSO4读作硫酸亚铁,故选项对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故选:B4.受损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图所示,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B.该元素符号为MgC.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残留部分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汉字名称的偏旁是“金”字,说明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B.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钠元素,故错误;C.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正确;D.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故正确.故选B.5.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等粒子一定在不停地运动B.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C.硬水经过滤后一定会变成软水D.铁制品与氧气或水接触一定会锈蚀【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硬水与软水;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A.根据粒子的性质来分析;B.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C.根据硬水经过滤不可变为软水进行解答;D.根据已有的铁生锈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在不断的运动,故正确;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但灭火只要控制其中一个条件即可,故错误;C.硬水经过滤只能除去其中的难溶性杂质,不可变为软水,可以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故错误;D.根据已有的铁生锈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故错误.故选A.6.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价B.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9%C.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D.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9:1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二氧化钛(TiO2)的化学式进行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C.根据试纸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判断组成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萘胺”中氮的质量分数为×100%≈9.7%,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钛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萘胺”(C10H9N)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这种试纸是由二者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萘胺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9):(14×1)=120:9:14,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7.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7:4B.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C.一个X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根据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解答】解:由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方程式是:2CO+O22CO2A、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28×2):32=7:4,故A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每3个分子变化成了2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C、一个X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故C正确;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故选B.8.如表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环境B、化学与安全①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控制雾霾产生②鼓励生活垃圾焚烧处理①房间里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C、化学与营养D、化学与材料①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②老年人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①塑料、纤维、橡胶都是合成材料②纯金属、合金都是金属材料A.A B.B C.C D.D【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焚烧垃圾的危害来分析;B、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可燃性气体的可燃性来分析;C、根据食品中的营养素以及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D、根据合成材料以及金属材料分析.【解答】解: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生活垃圾若焚烧处理会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空气,故A错误;B、若室内着火,若打开门窗会导致火势蔓延;天然气泄漏若遇电火花易发生爆炸,故B错误;C、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故C正确;D、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不包括天然纤维、天然橡胶;故D错误.故选:C.9.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B.C.D.【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和反应的质量比分析判断,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解答】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铁>铜,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反应的方程式是:Zn+CuCl2=Cu+ZnCl2溶液增量65 64 65﹣64=1Zn+FeCl2=Fe+ZnCl2 溶液增量65 56 65﹣56=9A、由上述分析可知,锌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氯化锌,铜的质量不断增加,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不再增加,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前者溶液增加的幅度小于后者,故B正确;C、当锌与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随着锌与氯化亚铁反应,氯化亚铁的逐渐减小,完全反应后质量为0,故C正确;D、原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锌,起始点应为0.故D错误.故选D.10.下列四组物质,从左至右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如:a+b﹣反应b+c﹣反应c+d﹣反应)a b c d①CO2NaOH溶液CuSO4溶液Fe②稀盐酸Na2CO3溶液CaCl2溶液CO2③AgNO3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Fe2O3④Zn 稀盐酸NH4NO3溶液Ca(OH)2溶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D.①②③④【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来分析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并结合物质的种类和反应类型来解答.【解答】解:①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故符合题意;②中,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而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③中,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钡反应,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故符合题意;④中,锌与稀盐酸反应,硝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但稀盐酸与硝酸铵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11.请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活性炭②稀硫酸③PH试纸④硝酸钾⑤氯化钠(1)可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③;(2)具有吸附性的是①;(3)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⑤;(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②;(5)属于复合肥料的是④.【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pH试纸可以用于测定溶液的pH;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金属表面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硝酸钾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解答】解:(1)pH试纸可以用于测定溶液的pH;故填:③;(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填:①;(3)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故填:⑤;(4)金属表面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故填:②;(5)硝酸钾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填:④.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填“增大”或“减小”).(2)欲将t1℃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加入甲物质(合理均可)(任填一种).(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4)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填“>”、“=”或“<”).【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分析】(1)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2)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温的方法;(3)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可知提纯物质的方法;(4)据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大小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图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欲将t1℃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温度不变,可采取加入甲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3)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4)由于在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即等质量的水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甲>乙,所以用等质量的甲和乙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的质量较多的是乙;故答案为:(1)减小;(2)加入甲物质(合理均可);(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4)<.13.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氯酸钾③二氧化锰装置:(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试管.(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②③(填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3)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b口进(填“b”或“c”).【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装置C是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气体,C是排水法收集气体,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解答;(3)根据D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解答.【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试管;(2)装置C是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气体,C是排水法收集气体,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3)D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若改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b进入,因为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答案:(1)试管;(2)②③;集气瓶口;(3)b14.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CO2,物质D的类别为酸(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D的水溶液显蓝色.则C﹣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Ca(OH)2=CaSO4+Ca(OH)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根据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若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碳酸钙会转化成E,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所以B是二氧化碳,A、B会相互转化,所以A是一氧化碳,D会与碳酸钙反应,所以D是盐酸,C会与二氧化碳、盐酸反应,所以C可以是氢氧化钠;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所以A是氧气,A、B会相互转化,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所以B是水,D的水溶液显蓝色,所以D可以是硫酸铜,B生成的E会与硫酸铜反应,D的水溶液显蓝色,所以E是氢氧化钙,C会与铁、硫酸铜反应,所以C是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1)若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碳酸钙会转化成E,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所以B是二氧化碳,A、B会相互转化,所以A是一氧化碳,D会与碳酸钙反应,所以D是盐酸,C会与二氧化碳、盐酸反应,所以C可以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O2,物质D的类别为酸;(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所以A是氧气,A、B会相互转化,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所以B 是水,D的水溶液显蓝色,所以D可以是硫酸铜,B生成的E会与硫酸铜反应,D的水溶液显蓝色,所以E是氢氧化钙,C会与铁、硫酸铜反应,所以C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D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D﹣E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化学方程式是:CuSO4+Ca(OH)2=CaSO4+Ca(OH)2↓.故答案为:(1)CO2,酸;(2)置换反应,CuSO4+Ca(OH)2=CaSO4+Ca(OH)2↓.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7分)15.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甲组乙组。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含解析)4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含解析)4

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淄博陶瓷烧制 B.茅台古法酿酒 C.大冶有色冶金 D.三峡水力发电2.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B.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3.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自来水铝合金B.氨气煤C.冰水混合物液氧 D.石灰水二氧化碳A.A B.B C.C D.D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该图表示的是一个化合反应B.该图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可表示为2:1:26.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活塞,注入稀硫酸,发现稀硫酸未能与有孔塑料板上的锌粒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硫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最适宜从长颈漏斗添加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C.硫酸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7.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溶质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B.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C.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t1℃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C.t2℃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于乙D.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它每空1分,共18分)11.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2)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 )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单质(Br 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作用.1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①当a=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该粒子位于元索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由该粒子构成的单质是由_______构成(填“原子”、“分子”或“离子”).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13.A 、B 、C 、D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 是紫红色金属,D 为难溶性碱.则D 的化学式为_______,由C 转化为A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若A 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A 与水化合得B ,C 是白色难溶固体.则B 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由D 转化为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1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之后,A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2)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3)为避免将CO排放到空气中,并回收利用CO,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应为a→_______.三、探究题(每空1分,共7分)1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BaCl2、Ba(OH)2和HCl;猜想二:BaCl2和Ba(OH)2;猜想三:_______;猜想四:BaCl2和HCl.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猜想_______一定不成立.【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_______.结论:猜想二不成立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_______.结论:猜想三不成立,猜想四成立【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写一条即可).要处理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B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四、计算题(共5分)16.现有20g含Fe2O3为80%的赤铁矿石,加入到1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铁矿石中的杂质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求:(1)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淄博陶瓷烧制 B.茅台古法酿酒 C.大冶有色冶金 D.三峡水力发电【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淄博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茅台古法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大冶有色冶金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三峡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B.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常用盐的用途;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分析】A、根据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分析;B、根据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分析;C、根据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分析;D、根据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分析.【解答】解:A、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正确;B、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因此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正确;C、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错误;D、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在面粉中添加适量碳酸氢钠,可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应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方面切入.3.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自来水铝合金B.氨气煤C.冰水混合物液氧 D.石灰水二氧化碳【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净化后的自来水中溶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铝合金属于合金,合金都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氨气属于纯净物,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硫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液态氧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电解水实验;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A、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但无明显变化,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错误.B、向红墨水中加人活性炭,红墨水变无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C、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铜片上有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大,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D、电解水时,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是因为水电解有气体生成,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该图表示的是一个化合反应B.该图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可表示为2:1: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把反应后剩余的分子与反应前抵消,可得到该反应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通过分成的原子的再重新组合而形成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可得实际参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A、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得到该反应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通过分成的原子的再重新组合而形成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故为化合反应,故A正确;B、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得到该反应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通过分成的原子的再重新组合而形成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故B错误;C、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正确;D、从图示可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可表示为2:1:2,故D正确.故选B.【点评】能根据提供的图形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分清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特点,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6.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活塞,注入稀硫酸,发现稀硫酸未能与有孔塑料板上的锌粒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硫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最适宜从长颈漏斗添加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C.硫酸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分析】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都能够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物质,从而消耗稀硫酸;硫酸钠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解答】解:A、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如果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因此不适宜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但影响生成氢气的量,还能够使产生氢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不适宜加入碳酸钠溶液;C、稀硫酸和硫酸钠不能反应,加入硫酸钠溶液时,能够使稀硫酸和锌接触,从而使反应顺利进行,因此最适宜从长颈漏斗添加的是硫酸钠溶液;D、氢氧化钙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如果加入澄清石灰水,会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因此不适宜加入澄清石灰水.故选:C.【点评】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能和某些金属单质、某些金属氧化物、某些盐、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物质.7.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溶质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B.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C.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铜>银,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生成的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进行分析.【解答】解: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铁的量少,没有将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金属单质是一种,不可能是三种,故A错误;B、当溶质种类为两种时,硝酸银全部被置换为银,硝酸铜可能有部分被置换为铜,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是2种,故B正确;C、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b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硝酸银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加入的铁质量不等,置换出的银的质量也不相等,所以最后溶液的质量也不相等,故C错误;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表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参加反应,金属单质至少两种,不可能为1种,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注意金属在与两种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会先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A.A B.B C.C D.D【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①食醋清除水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B、②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太强,一般用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C、①洗洁精清除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②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故正确.D、②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细沙灭火是隔绝氧气,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t1℃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C.t2℃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于乙D.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意义分析;B、根据t1℃时,乙的溶解度解答;C、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判断是否析出晶体;D、根据饱和溶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分析.【解答】解: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对;B、t1℃时,乙的溶解度是30g,100水中溶解30g,正好达到饱和,故对;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将t2℃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时,析出固体甲多于乙,故对;D、t2℃的甲的溶解度为50g,向50g水中加入25g甲,搅拌后得甲的饱和溶液为75g,加1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3%,故错误;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读取信息、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析】A 、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B 、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C 、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并且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解答】解:A 、①中的铁钉生锈明显,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B 、紫色石蕊溶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该选项说法正确;D 、燃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它每空1分,共18分)11.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铜,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2)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 )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单质(Br 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r 2Ag+Br 2;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1)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溴单质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能够重新生成溴化银,说明氧化铜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解答】解:(1)属于金属单质的是铜,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故填:铜;塑料.(2)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单质和银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r2Ag+Br2;当光线变暗时,溴单质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又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故填:2AgBr2Ag+Br2;催化.【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催化剂的作用等,难度不大,基础性较强.1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①当a=10时,该粒子是原子.该粒子位于元索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由该粒子构成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填“原子”、“分子”或“离子”).②当a=8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解答.【解答】解:①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a=2+8=10,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属于第二周期元素,10号是氖元素,由该粒子构成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②当a=8时,该粒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填:阴离子.答案:①10,二;原子;②阴离子【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是紫红色金属,D为难溶性碱.则D的化学式为Cu(OH)2,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2)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C是白色难溶固体.则B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或制农药波尔多液等),由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若A是紫红色金属,则A为铜,C能转化为铜,C与D能相互转化,D为难溶性碱,则D为氢氧化铜;结合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硫酸铜与氢氧化铜能相互转化,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结合氧化钙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B为氢氧化钙;C是白色难溶固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C为碳酸钙,氯化钙与碳酸钙能相互转化,则D为氯化钙(合理即可);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若A是紫红色金属,则A为铜,C能转化为铜,C与D能相互转化,D为难溶性碱,则D为氢氧化铜;由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硫酸铜与氢氧化铜能相互转化,则C为硫酸铜,D为氢氧化铜,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OH)2;由C转化为A,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2)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由氧化钙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则A为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B为氢氧化钙;C是白色难溶固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C为碳酸钙,氯化钙与碳酸钙能相互转化,则D 为氯化钙(合理即可);B的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制农药波尔多液等.D转化为C,即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故答案为:(1)Cu(OH)2;Fe+CuSO4═FeSO4+Cu;(2)改良酸性土壤(或制农药波尔多液等);CaCl2+Na2CO3═CaCO3↓+2NaCl.【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1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之后,A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2)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3)为避免将CO排放到空气中,并回收利用CO,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应为a→d→b→c.【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3)为避免将CO排放到空气中,并回收利用CO,即用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之后,A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2)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3)为避免将CO排放到空气中,并回收利用CO,即用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长导管是出水管,则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应为a→d→b→c.故答案为:(1)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2)吸收二氧化碳;(3)d→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探究题(每空1分,共7分)1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BaCl2、Ba(OH)2和HCl;猜想二:BaCl2和Ba(OH)2;猜想三:BaCl2;猜想四:BaCl2和HCl.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猜想一一定不成立.【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酚酞不变色.结论:猜想二不成立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先有气泡产生,后产生白色沉淀.结论:猜想三不成立,猜想四成立【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铁质管道或污染水源(写一条即可).要处理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B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BaCO3.【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分析】【猜想】根据反应的程度进行猜想:恰好反应、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有剩余;氢氧化钡和盐酸不能共存;【进行实验】根据酚酞遇碱变红来进行解答;。

湖北省孝感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解析版)

湖北省孝感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解析版)

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A.溶解性B.挥发性C.还原性D.导电性2.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说明镁比铝的活动性强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④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A.①②B.①③④ C.③④D.①②③④3.所给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离子 B.它们都是原子C.它们都是相对稳定的D.甲与丙能构成离子化合物4.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C.t3℃时,将20g固体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60g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5.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燃A前,要先检验纯度B.图示中共有4种化合物分子C.图示中有一种有机物D.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证明CO2 密度比空气大B.量取35mL液体C.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D.收集CO2气体7.下列各组物质中,括号内是少量杂质,在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所以MnO2一定能加快其它物质分解的速率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9.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则无法鉴别的是()A.NaOH、HCl、CuSO4、MgSO4B.KNO3、HCl、NaCl、NaOHC.Na2CO3、K2SO4、BaCl2、HCl D.酚酞、H2SO4、NaOH、MgCl210.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A.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于足量的盐酸反应B.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接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11.按要求填空:(1)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2)正常雨水的pH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在化石燃料中,是比较清洁的燃料;(4)煤气中毒是指(填物质名称)使人中毒.12.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某课外活动小组在野炊时涉及到的下列问题:(1)野炊所带的如下物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填序号);(2)野炊食谱如下:馒头、红烧肉、豆腐汤、凉拌黄瓜、高钙牛奶等,其中所含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水.高钙牛奶中的钙元素属于人体中的.(填“常量”或“微量”)元素.(3)做饭过程中,小红把捡来的树枝架空,使其燃烧更旺,原理是;(4)野炊时正值农民向田间施肥的季节,同学们看到化肥包装袋上印有“磷酸二氢铵[NH4H2PO4]”字样,就知道农民所施的是(填化肥种类).13.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2)实验室用B装置可以制取气体(填2种气体的化学式);(3)实验室采用A装置制CH4,推测其反应物是(填序号);A.H2和C B.Al4C3固体和水C.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4)若用E装置收集一瓶O2,则装置明显的错误是.14.X、Y、Z三种物质由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示中有些物质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Y,甲,乙.(2)写出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7分)15.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将镁放入NH4Cl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询问老师后得知镁与NH4Cl溶液反应能生成气体和一种盐.为了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查阅资料】①NH4Cl溶液显酸性;②NH3+HCl═NH4Cl,2NH3+H2SO4═(NH4)2SO4③2NH3+3CuO3Cu+N2+3H2O【提出猜想】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探究实验】(1)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不变色,则该气体中在无HCl气体.(2)为了探究其它气体是否存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①A中溶液变红色,证明有气体(填化学式);②浓硫酸的作用是;③B中玻璃管观察到,说明有氢气.【实验结论】镁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NH3和H2,还生成一种盐的化学式是.【实验反思】(1)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小林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气体,就能说明HCl气体不存在.请你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小敏同学为了更加充分证明反应生成的气体中有氢气,她在B装置的玻璃管后面再连接了装有的U型管,观察实验过程中U型管中的物质是否变蓝色.四、计算题16.硫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原理:Fe2O3+3H2SO4═Fe2(SO4)3+3H2O)(1)把25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2)要使8gFe2O3恰好完全反应,需消耗上述10%的稀硫酸的质量是多少?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A.溶解性B.挥发性C.还原性D.导电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进行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溶解性只是物质的溶解,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故A 不符合题意;B、挥发性是由液态变为气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故B不符合题意;C、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符合题意.D、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2.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说明镁比铝的活动性强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④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A.①②B.①③④ C.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①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反应时,反应条件越简单,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越强;②金属铝更耐腐蚀是由于其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就可以和氧气反应而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进一步氧化,可以据此分析;③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可以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可以据此解答;④根据金属的存在状态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可以据此解答.【解答】解:①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反应时,反应条件越简单,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故对;②金属铝更耐腐蚀是由于其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就可以和氧气反应而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进一步氧化,而不是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铝强,故错;③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可以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故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故对;④自然界中活泼金属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活动性弱的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了金属的存在形式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故对.综上可知,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①③④故选B.【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理解其应用原则,学会处理实际问题.3.所给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离子 B.它们都是原子C.它们都是相对稳定的D.甲与丙能构成离子化合物【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及原子和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相对稳定结构是指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为2的结构.【解答】解:A、丙中质子数11大于核外电子数10,是阳离子,甲中质子数8小于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乙和丁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原子,故A错误;B、丙中质子数11大于核外电子数10,是阳离子,甲中质子数8小于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B错误;C、丁中最外层电子层为7,大于4个易得到电子,不是稳定结构,其它三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故C错误;D、甲是氧离子,丙是钠离子,甲与丙能构成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等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C.t3℃时,将20g固体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60g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用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的方法,故B错误;C、t3℃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将20g固体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60g饱和溶液,故C正确;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物质析出的晶体比乙多,所以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燃A前,要先检验纯度B.图示中共有4种化合物分子C.图示中有一种有机物D.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A的分子为由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的CH4分子,反应物B的分子为由2个O原子构成的O2分子;生成物C的分子为2个O原子和1个C原子构成的CO2分子,物质D的分子为由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构成的H2O分子;则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根据方程式进行有关的分析和判断.【解答】解:由题意及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由此可知:A、A是甲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先检验纯度,为的是防止爆炸的发生,故A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图示中共有3种化合物分子,故B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图示中有一种有机物,是甲烷,故C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发生了变化,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故D正确.故选B.【点评】解决这种题的关键就是辨别分子是由何种原子构成,每种原子有几个,这样就可以得出分子的化学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利用化学方程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证明CO2 密度比空气大B.量取35mL液体C.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D.收集CO2气体【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测量容器-量筒;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A、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并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C、木炭燃烧生成的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不大;D、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但不能塞上塞子.【解答】解:A、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能像倾倒液体一样,图中操作正确;B、图中的视线不对,测量结果会偏大,图中操作错误;C、用木炭代替红磷,会使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偏小,图中操作错误;D、收集二氧化碳时塞上塞子,集气瓶内原有的空气排不出,图中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些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了解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7.下列各组物质中,括号内是少量杂质,在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Na2CO3能与适量稀盐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能与氨气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O2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所以MnO2一定能加快其它物质分解的速率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分析】A、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根据催化剂具有专一性考虑;D、根据碳酸钠中碳元素显正价考虑.【解答】解:A、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故A错;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B正确;C、催化剂具有专一性,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到了别的反应中不一定是催化剂,故C错;D、碳酸钠中碳元素显+4价,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氧化物的特点,知道单质的定义,知道化合价的计算方法.9.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则无法鉴别的是()A.NaOH、HCl、CuSO4、MgSO4B.KNO3、HCl、NaCl、NaOHC.Na2CO3、K2SO4、BaCl2、HCl D.酚酞、H2SO4、NaOH、MgCl2【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解答】解:A、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Cl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只有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K2SO4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能使一种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为NaOH溶液;与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MgCl2,变红色的是酚酞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H2SO4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故选:B.【点评】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10.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A.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于足量的盐酸反应B.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接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溶液的稀释.【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在铝的前面,与酸反应的速率比铝快,氢氧化钠的pH大于7,加水稀释其pH变小,但不会小于等于7,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进行分析.【解答】解:A、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铝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在铝的前面,与酸反应的速率比铝快,在坐标中,斜线越陡,反应的速率越快,故A 错误;B、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的pH大于7,最后溶液的pH会大于7,故B错误;C、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一开始时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沉淀生成,当硫酸消耗尽,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C正确;D、氢氧化钠的pH大于7,加水稀释其pH变小,但不会小于等于7,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以及溶液稀释pH变化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11.按要求填空:(1)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钢铁;(2)正常雨水的pH小于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4)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填物质名称)使人中毒.【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一氧化碳的毒性;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能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故填:钢铁;(2)正常雨水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呈酸性,其pH小于7,故填:小于;(3)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小,故填:天然气;(4)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会引起煤气中毒,故填:一氧化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12.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某课外活动小组在野炊时涉及到的下列问题:(1)野炊所带的如下物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C(填序号);(2)野炊食谱如下:馒头、红烧肉、豆腐汤、凉拌黄瓜、高钙牛奶等,其中所含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和水.高钙牛奶中的钙元素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填“常量”或“微量”)元素.(3)做饭过程中,小红把捡来的树枝架空,使其燃烧更旺,原理是树枝与氧气充分接触;(4)野炊时正值农民向田间施肥的季节,同学们看到化肥包装袋上印有“磷酸二氢铵[NH4H2PO4]”字样,就知道农民所施的是复合肥(填化肥种类).【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专题】化学与能源;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分析】(1)有机合成材料是指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可根据定义进行解答;(2)根据人体六大营养素的种类和馒头、红烧肉、豆腐汤、凉拌黄瓜、高钙牛奶中含有的营养素回答;(3)根据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才能发生完全燃烧进行解答;(4)根据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进行解答.【解答】解:(1)A.纯棉毛巾属于天然材料;B.玻璃杯属无机非金属材料.C.塑料袋是塑料制品,是合成材料;D.铁锅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2)野炊食谱如下:馒头、红烧肉、豆腐汤、凉拌黄瓜、高钙牛奶…,其中所含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和水.高钙牛奶中的钙元素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元素;(3)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才能发生完全燃烧,做饭过程中,小红把捡来的树枝架空,使其燃烧更旺,原理是树枝与氧气充分接触,所以燃烧更旺;(4)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所以属于复合肥.故答案为:(1)C;(2)油脂;常量;(3)树枝与氧气充分接触;(4)复合肥.【点评】题设计了一组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体现了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

孝感市安陆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孝感市安陆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孝感市安陆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闻气体气味B . 取用块状固体C . 滴加液体D . 稀释浓硫酸2. (2分)(2016·宝安模拟) 下列归纳或推理中,正确的是()A . 将氯化氢和CO2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都变为红色,所以它们都是酸类物质B .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能与酸反应,所以能与酸反应的物质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 葡萄糖、酒精等含碳化合物是有机物,但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D .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3. (2分)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A . AgB . Fe、AgC . Zn、FeD . Zn、Fe 、Ag4. (2分)(2019·宿迁)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B除去CO2中少量的CO通入氧气后点燃C分离MgCl2、NaCl固体混合物依次加入水和适量Ca(OH)2溶液,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再蒸发两种溶液得到固体D鉴别CaCO3、NaCl、NaOH、CuSO4四种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A . AB . BC . CD . D5. (2分)(2019·重庆模拟)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生活习惯或做法合理的是()A . 菜刀用后洗净擦干B . 植物易倒伏,应施加尿素C . 霉变大米洗净后继续食用D . 尽可能多吃含微量元素的保健品6. (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氯化钠可以配制生理盐水B . 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C . 稀硫酸可以除铁锈D . 氢氧化钠可以作食品干燥剂7. (2分) (2017九下·宜宾期中) 下列曲线不正确的是()A .B .C .D .8. (2分)(2018·道外模拟)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 AB . BC . CD . D9. (2分)(2017·东海模拟)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苏打可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B . 活性炭疏松多孔可用于吸附水中杂质 C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 . 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10. (2分)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 盐场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B . KNO3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 . 用饱和食盐水溶液洗去食盐中含有的少量CaCl2和MgCl2D . 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NaCl 中少量的KNO311. (2分)(2017·安陆模拟)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AB . BC . CD . D12. (2分) (2018·莘县模拟) 下表是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甲醛溶液用于浸泡食品,使其保鲜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的草木灰混合施用如果庄稼的茎长得不好,可施用钾肥C、环保与能源D、健康与安全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为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若出现贫血,可适当补充铁元素霉变的大米清洗煮熟后,可继续食用A . AB . BC . CD . D13. (2分) (2017九下·东台月考)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A . 点石成金:碳酸钙中含有金元素B . 釜底抽薪:木柴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C . 水乳交融:水和油混合物属于溶液D . 百炼成钢: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14. (2分)(2020·河北模拟)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 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B . 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 . 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D . 能去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15. (2分)(2018·广安)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湖北省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单元检测)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湖北省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单元检测)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木炭燃烧C.木材制成家具D.瓷碗摔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冰雪融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木炭燃烧生成了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木材制成家具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瓷碗摔碎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正确,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C、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而不是质量,错误,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同样会产生氧气,只不过产生氧气的速率减慢,错误,故选A考点:氮气的性质及用途,化合反应,空气的成分,催化剂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答案】B试题分析:A、实验用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否则会导致原瓶中的药品受到污染,造成更大的浪费,错误,B、烧杯不能直接用来加热,故给烧杯加热时应垫上石棉网,正确,C、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引起失火,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中的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量的1/3,错误,故选B考点:基本实验操作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错误,B、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实验桌上,错误,C、气体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能伸入瓶中,错误,D、过滤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紧靠烧杯内壁,正确,故选D考点:基本实验操作5、实验室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给固体药品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

湖北省安陆市中考化学3月调研考试试题(扫描版)

湖北省安陆市中考化学3月调研考试试题(扫描版)

湖北省安陆市2016届中考化学3月调研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度3月份调研考试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
1-5 BDBAB 6-10 DCADC
二、填空题(4小题,共18分,每空1 分)
11.(1)
Na CO(2)氧化钙(3)H2CO3 (4)
23
12. (1)汽油(或柴油)(2)置换反应(3)不可再生(4) NO2 13.(1)锥形瓶(2)
(3)可以控制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量;150 ;①⑤⑥14.(1)漏斗(2)硫酸铜、硫酸亚铁或硫酸中任意两种
(3)O2 2H2O 蒸发浓缩
三、实验探究题(7分)
15.【假设猜想】
Na2SO4和NaOH ;猜想三;理由是:H2SO4和NaOH在溶液中不能共存【实验探究】(1)NaOH 或氢氧化钠(2)有气泡产生
【评价反思】
①pH试纸浸入溶液中
②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四、计算题 (5分)
16.(1)8.8g 2分(2)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 +H2O+CO2 1分
100 44
X 8.8g
1分
解得:X=20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0g/25g)×100%=80% 1分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1.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话:食物变质了、自行车生锈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石油加工变成衣料②铁矿石通过冶炼,转化成铁合金③沙子变成电脑芯片④铜锭加工成铜丝⑤沙子堆成沙雕⑥头发长长⑦头发剪断.A.①②③⑥ B.④⑤⑦C.②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⑦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C.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3.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B.原子和分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4.化学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酸钾,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B.“低碳生活”倡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C.香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D.冬季使用融雪剂清雪,虽然能减少交通事故,但会对土壤造成污染5.按元素周期表(局部)提供的信息,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铍(Be)和镁属于同一个族B.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C.铝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3D.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6.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物质用途稀有气体﹣﹣焊接金属的保护气乙二醇﹣﹣汽车水箱防冻液B.安全常识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电器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元素与人体健康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缺锌﹣﹣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D.生活经验区别羊毛和化纤﹣﹣灼烧闻气味区别硬水与软水﹣﹣用肥皂水检验A.A B.B C.C D.D7.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B.生成物属于单质C.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1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8.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可能是单质B.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9.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 (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Z>X>M>Y B.X>Z>M>Y C.X>Z>Y>M D.Y>M>Z>X10.如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B.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C.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二、填空题(共18分)1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1)2个银原子;(2)3个硫离子;(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12.溶液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各图所示内容回答: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②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P点表示的含义是.③在图4所示的实验中,小烧杯内盛放的是5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某同学要使小烧杯内有固体析出时,他向大烧杯的水中可加入下列物质是(填序号).A.氧化钙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1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2)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填字母序号).14.如图中A、B、C、甲、乙、丙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其中甲、乙、丙为氧化物,A、B、C 分别为含有三种元素的酸、碱、盐,且B、C中包含两种相同的元素.将B的饱和溶液升温有固体析出,且甲和丙反应能生成B.A的浓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其溶质中含氧元素约65.3%.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丙的化学式;A的化学式;B的化学式.(2)写出丙存在时,甲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探究题(共7分)15.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NaHCO3饱和溶液中,镁条消失并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为确定产生的气体和白色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收集并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呈淡蓝色,火焰上方罩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无现象,则该气体为.(2)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猜想假设】①白色固体可能是Mg(OH)2;②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③白色固体可能是.【查阅资料】①:Mg(HCO3)2能溶于水;②: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③:碱石灰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进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观察到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秤取一定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将产生的气体先通入碱石灰,再通入浓硫酸,分别称量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碱石灰增重,浓硫酸不变【反思评价】其他同学认为上述结论不正确,原因是.改进方法是.四、计算题(共5分)16.小明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明一起分析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含量.现取13.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右图所示的曲线关系.技术员提示小明: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求:(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g.(2)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1.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话:食物变质了、自行车生锈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石油加工变成衣料②铁矿石通过冶炼,转化成铁合金③沙子变成电脑芯片④铜锭加工成铜丝⑤沙子堆成沙雕⑥头发长长⑦头发剪断.A.①②③⑥ B.④⑤⑦C.②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⑦【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石油加工变成衣料,衣料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铁矿石通过冶炼转化成铁合金,铁合金是新物质;铜锭加工成铜丝、沙子堆成沙雕、头发剪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沙子变成电脑芯片,芯片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石油加工变成衣料,衣料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铁矿石通过冶炼转化成铁合金,铁合金是新物质;铜锭加工成铜丝、沙子堆成沙雕、头发剪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沙子变成电脑芯片,芯片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头发长长是又生成蛋白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C.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主要运用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分析来解决.【解答】解:A、氧气用于发射火箭,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A说法不正确.B、干冰用于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易升华,能吸收热量的性质.故B说法正确.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C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是由于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对于重要的物质,既要掌握它的性质,又要掌握其用途.3.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B.原子和分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分析;B、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分子能再分进行解答;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D、根据显正价的不都是金属元素进行解答.【解答】解: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例如氧气;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例如水,故A正确;B、分子、原子都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分子能再分,故B错误;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含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D、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显正价的不都是金属元素,例如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正价,就不是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概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概念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以便灵活运用.4.化学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酸钾,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B.“低碳生活”倡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C.香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D.冬季使用融雪剂清雪,虽然能减少交通事故,但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常用盐的用途;烟的危害性及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生活.【分析】A、碘酸钾中含有碘元素;B、根据低碳生活就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解答;C、根据香烟的烟气中含有的有毒物质来分析;D、根据融雪剂的组成来分析.【解答】解:A、碘酸钾能给人体提供所需的碘元素,正确;B、低碳生活就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错误;C、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正确;D、融雪剂中含有氯化钠,由于氯化钠的加入,溶解了氯化钠的水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使雪融化;大量使用融雪剂,有可能会造成部分树木死亡、土壤含盐量高,咸度增加等,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低碳生活的概念、食品安全等知识,难度不大,平时要注意多积累,做题时要积极联想,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5.按元素周期表(局部)提供的信息,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铍(Be)和镁属于同一个族B.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C.铝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3D.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处于同一纵行的元素为同一族;B.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C.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D.Na+和Mg2+都是失去了最外层电子数形成的离子,故Na+和Mg2+核外电子数相同.【解答】解:A.处于同一纵行的元素为同一族,铍和镁处于同一纵行属于同一个族,说法正确;B.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说法正确;C.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铝原子的原子序数=13,但核内中子数不一定为13,说法错误;D.Na+和Mg2+都是失去了最外层电子数形成的离子,故Na+和Mg2+核外电子数相同,说法正确;答案:C.【点评】对信息进行针对性解读,要结合选项进行分析,这样可以避免分析的盲目性,从而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6.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物质用途B.安全常识稀有气体﹣﹣焊接金属的保护气乙二醇﹣﹣汽车水箱防冻液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电器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元素与人体健康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缺锌﹣﹣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D.生活经验区别羊毛和化纤﹣﹣灼烧闻气味区别硬水与软水﹣﹣用肥皂水检验A.A B.B C.C D.D【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硬水与软水;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鉴别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稀有气体的特点考虑,根据水中加入乙二醇凝固点降低考虑;B、根据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考虑,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C、根据钙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考虑;D、根据羊毛燃烧的气味,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考虑.【解答】解:A、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必须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稀有气体符合这一点,经常做保护气;水中加入一种溶质,会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可以防冻,故A说法正确;B、煤气泄漏先关闭气阀、严禁烟火,再打开门窗通风;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一般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故B说法正确;C、缺钙易患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故C说法错误;D、羊毛燃烧能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所以区别羊毛和化纤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硬水与软水一般用肥皂水鉴别,气泡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7.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B.生成物属于单质C.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1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推断:每个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利用完善后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完成对所得信息的判断.【解答】解: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推断:每个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所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据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反应可表示为:A2+3B2=2AB3,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生成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C、根据微观示意图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每个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没有A原子,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项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熟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8.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可能是单质B.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可分析甲~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1﹣42%﹣40%﹣10%)=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1﹣70%﹣14%﹣10%)=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丙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6%:34%=3:17,则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故选项说法正确.C、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之和(而不是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9.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 (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Z>X>M>Y B.X>Z>M>Y C.X>Z>Y>M D.Y>M>Z>X【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则不能;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情况,判断金属的活动性.【解答】解:由反应关系图1可知:X、Y、Z、M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时,只有X、Z有反应;说明X、Z的活泼性大于Y、M;又因为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时速度越快,根据图象可以看出X与酸反应时快,所以可判断X的活动性大于Z,故选项A、D错误;从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的关系图可以看出X能把Z置换出来,M能把Y置换出来,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得出X的活动性大于Z的活动性,M的活动性大于Y的活动性,故选项B正确,选项D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从置换反应能否发生的角度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好题.10.如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B.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C.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会与硫酸铜、硫酸反应,所以甲可以是活泼金属、碱、盐,乙可以由甲转化而成,还得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乙可以是碱,没有氢氧化钙转化成的盐会与硫酸铜反应,丙会与氢氧化钙、乙反应,可以判断丙可以是氧化物、酸、盐,然后结合具体两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当乙是氢氧化钠时,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反应就行,丙也可以是酸,故A 错误;B、铁与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各种物质均满足转化关系,推导合理,故A正确;C、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C正确;D、甲如果是氢氧化钡时,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故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需要满足的条件,熟记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与盐反应: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反应物中盐必须溶于水,金属不能是钾、钙、钠.二、填空题(共18分)1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1)2个银原子2Ag ;。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含解析)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含解析)

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利用海水晒盐 B.公交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C.用干冰人工降雨D.利用风力发电2.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3.食醋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少量醋酸,醋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不属于有机化合物B.醋酸是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C.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4.将下列各组中物质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A.Fe(过量)、KNO3、CuSO4B.Fe(过量)、Cu(NO3)2、AgNO3C.Zn、NaCl、CuCl2(过量)D.Cu(过量)、FeCl2、HCl5.以下几种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B.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C.加碱研磨后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D.分离溶液中析出的KNO3晶体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B.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C.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在化学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7.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A.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pH:B.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关系:C.部分元素原子序数关系:D.空气中部分成分的体积分数关系:8.除去如表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C.将t2℃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 >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二、填空题(共17分)11.倡导“低碳”生活,保护我们的环境.(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_______.①将垃圾分类②注意个人卫生,全部使用一次性木筷和餐盒③减少使用塑料袋,防止白色污染④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上下班⑤不使用含磷洗衣粉(2)下列某地特色食品中,含维生素较多的是_______.①东江湖鱼②临武鸭③水兴冰糖橙④栖风渡鱼粉(3)家住农村的小军,家里以前是使用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 C4H10)做燃料,新农村建设后村里新建了许多沼气池,现在改烧沼气(主要成分是CH4),则他应将家里煤气灶的进气口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12.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3)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并收集N2时,应选择_______与_______组合而成的装置.13.高纯度的CuO可作用颜料、有机合成催化剂等.以下是用粗铜粉氧化法生产高纯度CuO 的流程图(说明:所加的试剂均过量)(1)1:1的H2SO4是用1体积98%的H2SO4与1体积水混合而成.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要烧杯、_______.(2)写出用硫酸溶解黑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在洗涤操作中,用_______(写试剂的化学式)洗涤滤渣B.(4)若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的损耗,要计算粗铜粉中Cu的含量,需要测定的数据是:最终所得氧化铜的质量和_______(用文字表示).14.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依据转化关系图,写出符合要求的一组答案.(1)若反应①为置换反应,且A为单质,则C为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若反应反应①为中和反应,②无明显变化,反应③有沉淀生成,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A的名称是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15.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实验课上同学们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A.全部是碳酸钙 B._______ C.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原A、B、C三个假设中,假设_______(填字母)成立.【讨论交流】有同学提出证明实验(1)的结论可用“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直接通入CO2,看溶液是否变浑浊”的方案也行.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_______,原因是_______.四、计算题16.超市卖的纯碱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了5g该纯碱样品,在烧杯中配制成60g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10%的氯化钙溶液,测得加入氯化钙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步骤,计算记过精确到0.1%)(2)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3)如果反应开始前,向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利用海水晒盐 B.公交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C.用干冰人工降雨D.利用风力发电【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利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用干冰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只是干冰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公交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利用风力发电的过程中风能转化成电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A、依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判断;B、依据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以及离子符号的书写要求分析判断;C、依据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D、依据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解:A、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①③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故A错误;B、由于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而④中质子数比电子数多2是镁离子,其符号应该是Mg2+,故B错误;C、因为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7,故性质不会相似,故C错误;D、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化学反应中易失掉这个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食醋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少量醋酸,醋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不属于有机化合物B.醋酸是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C.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构成情况来分析;C.根据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规定来分析.【解答】解:由醋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其化学式为:CH3COOH.A.由醋酸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B.醋酸是由醋酸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由醋酸的化学式可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2=24,氢元素的质量为:1×4=4,氧元素的质量为:16×2=32,故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而不是“g”.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将下列各组中物质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A.Fe(过量)、KNO3、CuSO4B.Fe(过量)、Cu(NO3)2、AgNO3C.Zn、NaCl、CuCl2(过量)D.Cu(过量)、FeCl2、HCl【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K>Fe>Cu,Fe不能与KNO3反应,Fe能与CuSO4反应生成了Cu和FeSO4,由于Fe是过量的,能得到两种金属Cu、Fe,故A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Fe>Cu>Ag,Fe先与AgNO3反应生成了Ag和Fe(NO3)2,当AgNO3反应完后再与Cu(NO3)2反应生成了Cu和Fe(NO3)2,由于Fe是过量的,能得到三种金属Ag、Cu、Fe,故B不符合题意;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Na>Zn>Cu,Zn不能与NaCl反应,Zn能与CuCl2反应生成了Cu和ZnCl2,由于CuCl2是过量的,只能得到一种金属Cu,故C不符合题意;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Fe>H>Cu,Cu不能与 FeCl2、HCl反应,只能得到一种金属Cu,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5.以下几种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B.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C.加碱研磨后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D.分离溶液中析出的KNO3晶体【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铵态氮肥的检验.【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B、根据溶液的配制,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解答;C、根据闻气体的方法进行解答;D、根据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铺盖,采用隔绝空气的方法灭火,故A正确;B、量筒不能作为反应容器和配制容器,故B错误;C、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即扇闻,故C正确;D、分离固液的混合物时可用过滤的分离方法,而且题中过滤操作正确.故D正确.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是B.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正确与否的判断,要求同学们要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及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B.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C.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在化学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B、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是显负价;C、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考虑;D、根据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考虑.【解答】解:A、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还有可能由原子直接构成,或者是由离子构成,故A错;B、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是显负价,例如硝酸铵中后面的氮元素显+5价,故B错;C、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所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故C 错;D、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可能显正价,也可能显负价,熟悉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7.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A.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pH:B.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关系:C.部分元素原子序数关系:D.空气中部分成分的体积分数关系:【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分析】本题把物质的pH、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元素的原子序数以及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放在数轴上进行对比,结合数轴的变化规律及位置关系判断是否符合物质的性质特点,不相符即错误.【解答】解:A、食醋、雨水显酸性,pH值都小于7,且食醋的酸性更强;食盐水为中性,pH值=7;肥皂水显碱性,pH值大于7,与数轴关系一致,故表示正确.B、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氧、硅、铝、铁,与数轴关系一致,故表示正确;C、镁、铝、硅、磷的原子序数依次为12、13、14、15,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与数轴关系一致,故表示正确;D、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比二氧化碳的高,故表示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用数轴法表示化学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K2SO4能与过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uCl2和FeCl3溶液均能与过量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物质的鉴别、推断;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防范爆炸的措施;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分析】A、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B、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灭火的方法及防火的措施分析.C、记住一些常见的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作用.D、根据醋酸的性质、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影响燃料充分燃烧的因素分析【解答】解:A、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作食品保护气,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原题说法错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起到净水作用,正确.不全部正确;B、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中毒;电器着火时,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煤气泄漏时,关闭气阀、严禁烟火.故B正确;C、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必须微量元素之一,缺铁会引起贫血;钙在人体中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缺钙易得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缺碘会造成易得甲状腺肿大.故C正确;D、黄铜是铜锌合金,由于食醋能与锌反应,可用醋酸区分黄铜和黄金;区别硬水与软水可用肥皂水检验;区别羊毛和纤维与合成纤维时,灼烧后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只要能够细心就可做好.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C.将t2℃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 >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A、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B、据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分析解答;C、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D、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或加入溶剂的方法.【解答】解: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a,所以将50g a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正确;C、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2℃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b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溶解度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与降温前相等;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而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b>a>c,故错误;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故选:C.【点评】学会观察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为正确分析相关方面的问题奠定基础,较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二、填空题(共17分)11.倡导“低碳”生活,保护我们的环境.(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②.①将垃圾分类②注意个人卫生,全部使用一次性木筷和餐盒③减少使用塑料袋,防止白色污染④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上下班⑤不使用含磷洗衣粉(2)下列某地特色食品中,含维生素较多的是③.①东江湖鱼②临武鸭③水兴冰糖橙④栖风渡鱼粉(3)家住农村的小军,家里以前是使用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 C4H10)做燃料,新农村建设后村里新建了许多沼气池,现在改烧沼气(主要成分是CH4),则他应将家里煤气灶的进气口调大(填“调大”或“调小”).【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白色污染与防治;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1)根据从减少环境污染的方面进行解答;(2)根据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进行解答;(3)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1)①将垃圾分类既可以减少污染,又可以节约资源,故正确;②使用一次性木筷和餐盒会造成资源浪费,又污染环境,故错误;③减少使用塑料袋,防止白色污染,故正确;④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上下班,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故正确;⑤不使用含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正确;故选:②;(2)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所以水兴冰糖橙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故选:③;(3)丁烷和甲烷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4H10+13O28CO2+10H2O、CH4+2O2CO2+2H2O;由丁烷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单位体积的丁烷和甲烷燃烧时甲烷消耗的氧气少,所以把液化气灶改成烧沼气灶时,应该减小进风口,加大进气口.故填:调大.【点评】环境保护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12.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集气瓶.(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是A或C(填字母,下同.)(3)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并收集N2时,应选择D与H组合而成的装置.【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3)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并收集N2时,属于液体加热型,氮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但能与空气的密度接近,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仪器X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2)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A或C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3)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并收集N2时,属于液体加热型,故应选择D装置来制取;氮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但能与空气的密度接近,应需要排水法收集,故应选择H装置收集.故答案为:(1)集气瓶;(2)A或C;(3)D;H.【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高纯度的CuO可作用颜料、有机合成催化剂等.以下是用粗铜粉氧化法生产高纯度CuO 的流程图(说明:所加的试剂均过量)(1)1:1的H2SO4是用1体积98%的H2SO4与1体积水混合而成.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要烧杯、量筒.(2)写出用硫酸溶解黑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孝感市安陆市中考化学5月模拟试卷

孝感市安陆市中考化学5月模拟试卷

孝感市安陆市中考化学5月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2016·伊金霍洛旗模拟) 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Ⅰ叙述ⅡA Na2CO3溶液呈碱性Na2CO3属于碱B铁可以和稀H2SO4反应放出H2Fe属于金属C金属Al是热的良导体金属Al可以用来制作生活炊具D洗涤剂增大了油污在水中的溶解性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A . AB . BC . CD . D2. (2分) (2018九上·江津期末) 下列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A . 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 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CO2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 .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 . 金刚石坚硬而石墨很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 (2分)(2017·深圳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少量COB . 用CuSO4溶液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Fe粉C . 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D . 直接用Mg条在空气中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4. (2分) (2017九下·佛冈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金属活动性B . Mn元素的化合价C . pHD . 溶于水后的温度5.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烧杯作为反应容器时不能直接加热B . 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C .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 . 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6. (2分) (2016九上·黑龙江期中)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tl℃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升到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 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tl℃时,甲析出的质量比乙大C . 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D . t2℃时,用210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550g20%的甲溶液7. (2分)在天平两盘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盐酸(足量),调节天平至平衡。

湖北省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四单元新人教版

湖北省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四单元新人教版

第4单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2B.O C.Cu D.CO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3.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氧气 B.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C.产生氧气、氢气的质量比为2:1 D.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4.2014年青岛世园会园区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A.吸附杂质B.过滤C.杀菌消毒 D.蒸馏5.洗发产品中含有的柠檬酸(C6H8O7)能使头发柔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柠檬酸属于氧化物 B.柠檬酸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的C.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6.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下列有关高铁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 B.钠、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2:1:4C.铁元素化合价为+6 D.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7.下列有关化合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NaCl和HCl里,氯元素均为﹣1价 B.在H2中,氢元素显+1价C.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里,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 D.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里,一定显负价8.“水是生命的源泉”.下面对水化学式(H2O)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氧化物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水分子中含有氢、氧两种原子 D.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10.对下面符号或示意图的理解,正确的是()A.Fe2+、Fe3+都属于铁元素,是同一种离子 B.NO2、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是同一化合物C.NH4NO3中氮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分别是﹣3、+5D.两种粒子的电子排布情况相同,属于同一元素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30分)11.(5分)按要求填空:(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硝酸根离子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填字母),共表示种元素(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12.(3分)标出下列化学式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Cl2 NaClO2 NaClO3Fe FeCl2FeCl3 .13.(3分)按下列要求填空.(1)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2)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①B原子中,X= ,②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14.(4分)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水中鱼类可以呼吸,因为水中溶有.(写化学式、名称皆可)(2)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4)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15.(4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①碳酸根离子;②2个钠离子;③负二价的硫元素;④3个二氧化碳分子.16.(6分)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关于水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对液体进行提纯,在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填仪器名称);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将硬水软化.(2)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电源A端是极,图2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反应过程的顺序是,其中元素以单质形态存在的图示是(填写图示序号).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17.(5分)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一些不法企业用皮革废料熬制的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在熬制过程中添加重铬酸钾(K2Cr2O7),导致生产的药用胶囊重金属铬超标.根据化学式计算:(1)该物质由种元素组成.(2)钾、铬、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要求填最简整比).(3)铬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4)29.4g该物质中含有钾元素的质量为g.第4单元月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C 2.B 3.C 4.B 5.C 6.C 7.AC 8.D 9.A 10.C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32分)11.2NO3-(OH)3D3Al2O312.0+3+5+60+2+313.+53C14.O2蒸馏煮沸2H2O2H2↑+O2↑15.CO32-2Na+3CO216.漏斗煮沸负极2H2O2H2↑+O2↑bca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或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重组)17.三39:52:5635.4%7.8。

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6九下·黄冈期中)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 胆矾研碎B . 水的电解C . 品红扩散D . 活性炭吸附2. (2分)反思是学习化学的有用方法之一.下列反思正确的是()A . 纯碱属于碱类物质B .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石油分馏的产品之一C . 合金中一定不含非金属元索D . 盐酸是混合物3. (2分)(2014·南京)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 氮气B . 氧气C . 二氧化碳D . 水蒸气4. (2分) (2018九上·虹口期末)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A . 葡萄:3.5~4.5B . 苹果:2.9~3.3C . 牛奶:6.3~6.6D . 鸡蛋清:7.6~8.05. (2分)下图所示的事实不能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着的是()A . 炒菜闻到香味B . 压缩空气C . 酚酞溶液从无色变为红色D . 湿衣服晾干6. (2分) (2019九上·凤翔期中) 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 . 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治理水污染B . 研发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C . 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D . 推行自行车、公交车等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7. (2分) (2020九上·零陵期中) 201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 为了不造成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B . 工业废水达标后排放,防治水体污染C .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D . 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8. (2分)中考复习阶段,小明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②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③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④用醋精、澄清石灰水推测鸡蛋壳里含有碳酸盐;⑤元素周期表上的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不相等;⑥蒸发结晶时,等到水分全部蒸干才移走酒精灯上面说法正确的是()A . ②③⑤B . ①③⑤C . ③④D . ④⑤⑥9. (2分)“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2.今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绿色世纪”,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C.禁止秸杆就地焚烧,推广秸秆的综合利用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将彻底地抑制温室效应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1℃B.t1℃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5.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对该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内一定有10个质子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C.具有稳定结构D.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6.对于化学反应X+Na2CO3=2Y+CaCO3↓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C.X一定是熟石灰D.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价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某饱和溶液降温后,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不同的物质可以由相同的元素组成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一定相同)SO9.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B.A的水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C.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10.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得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A.甲B.乙C.丙D.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以外,其它每空1分,共18分.)11.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1)生活中若发生火灾时,常用的灭火材料有水、泡沫灭火器等.用沙子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2)馒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食品,但不法商贩为了好卖,添加了柠檬黄(PbCrO4)使馒头着色而美观,馒头富含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柠檬黄中Pb的化合价为+2价,则Cr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3)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请将下列脱氧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_______═4Fe(OH)3.12.湖北省孝感市的应城、云梦等地蕴藏着丰富的氯化钠资源,某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氯化镁、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中加入过量试剂a若为氢氧化钠溶液,则其目的是为了除去粗盐中的_______;(2)在过滤操作中,除用到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3)滤液B中所含的溶质为_______.13.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若用装置B排水收集氧气,气体从__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2)对比装置D和C,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3)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14.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若甲、乙、丙、丁分别是铝、铁、铜、银中的某一种金属.试推断乙是_______;写出丁→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若甲是单质,乙、丙、丁属于氧化物,且乙、丙、丁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则丁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3)若甲、乙、丙、丁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碱或盐,其中甲和乙的水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甲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写出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15.小红为大家做了一个“燃纸成铁”的趣味实验.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素为C、H、O)用FeCl3浓溶液润湿,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生成黑褐色物质.小红告诉大家: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提出问题】黑褐色物质中真的含有铁单质吗?【探究过程】(1)小红先从反应物分析,因为_______所以反应后可能生成铁单质.(2)为获得实验证据,小红做了实验1.实验1: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微小气泡产生.若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小明提出疑问:由反应物的组成分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不一定是铁单质,还可能是_______.小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高温条件下不可能生成此类物质.(4)小明仍有疑问:实验1中产生的气泡也可能是滤纸碳化后吸附的空气.为此,小红又做了实验1的对比实验:_______观察到有微小气泡产生但很快停止.证明实验1中的连续气泡确实是由铁单质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5)为进一步证明黑褐色物质中有铁单质,小红选择了某盐溶液又做了实验2.实验2:将黑褐色物质放入_______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也能证明黑褐色物质中有铁单质.【得出结论】通过以上探究,证明黑褐色物质中确实含有铁单质.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5分.)16.根据图所示的信息计算:(1)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_______g.(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解题过程)(化学方程式:2KOH+H2SO4═K2SO4+2H2O)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棠棣镇百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是利用铁能与氧气、水分反应生成铁锈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2.今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绿色世纪”,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C.禁止秸杆就地焚烧,推广秸秆的综合利用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将彻底地抑制温室效应【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分析】A、根据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可以节约水资源解答;B、根据开发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解答;C、根据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节能环保解答;D、根据乙醇汽油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解答.【解答】解: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正确;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减缓环境污染.正确;C、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推广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减缓环境污染.正确;D、废乙醇汽油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不能彻底地抑制温室效应.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组成的测定;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A、根据应该使用足量红磷,确保集气瓶中氧气消耗完进行解答;B、根据通过对比思想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和水、氧气接触;该实验缺少将干燥的铁钉放到干燥的试管内进行解答;C、根据燃烧的条件为:必须是可燃物、和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正确的实验操作应该是确定一个条件,改变另一个条件来验证燃烧的条件进行解答;D、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进行解答.【解答】解:A、应该使用足量红磷,确保集气瓶中氧气消耗完,故A错误;B、通过对比思想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和水、氧气接触;该实验缺少将干燥的铁钉放到干燥的试管内,用橡皮塞塞上试管口,验证没有水是否能生锈,故B错误;C、燃烧的条件为:必须是可燃物、和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正确的实验操作应该是确定一个条件,改变另一个条件来验证燃烧的条件,故C错误;D、本题是探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大烧杯装置外是一个对照实验,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由于浓氨水易挥发,所以以大烧杯内酚酞试液变为红色,说明的氨气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了整个烧杯中,所以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1℃B.t1℃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A、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即溶解度相等则质量分数也相等;B、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C、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其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剂或降温的方法.【解答】解:A、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即溶解度相等则质量分数也相等,t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应该在此温度,正确;B、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的甲,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10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6.7%,故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其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剂或降温的方法,正确;故选:B.【点评】明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等知识,即可结合题意灵活解答.5.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对该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内一定有10个质子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C.具有稳定结构D.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A、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在离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B、微粒的核原子电子根据电子能量的高低分层排布;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具有稳定结构;D、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时,微粒为原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时,微粒为阳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时,微粒为阴离子.【解答】解:A、若微粒为原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核内有10个质子;若微粒为离子,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一定不是10个;故A不正确;B、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表明,核外10个电子分两层排布;故B正确;C、该微粒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D、若X=10,微粒为原子,具有稳定结构,为稀有气体原子;若X>10,微粒为阳离子;若X<10,微粒为阴离子;故D正确;故选A.【点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微粒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微粒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微粒为阴离子.6.对于化学反应X+Na2CO3=2Y+CaCO3↓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C.X一定是熟石灰D.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价【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A、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来进行解答;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进行解答;C、根据能够碳酸钠反应的物质不仅仅熟石灰来进行解答;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及化合物Y的化学计量数来进行解答.【解答】解:A、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而生成了两种新的物质,所以可以判断该反应是一种碱或盐与碳酸钠交换成分后而发生的反应,故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分析正确;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故B分析正确;C、不仅仅氢氧化钙能够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氯化钙等也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故C分析错误;D、反应前钠原子有2个,而反应后中出现在Y中,且其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可以判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所以可以判断在Y中的阴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反应可以知道,X中的阴离子即为Y中的阴离子,故D分析正确.故选C.【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某饱和溶液降温后,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不同的物质可以由相同的元素组成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一定相同【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A、根据温度对固体物质的来进行判断;B、根据同素异形体分析;C、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D、根据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考虑【解答】解:A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的物质来说,所以若降低其饱和溶液的温度,使溶解度更大,从而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而溶质和溶剂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故A 对;B 、不同的物质可以由相同的元素组成,例如氧气好臭氧,故B 对;C 、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例如生铁主要为铁和碳的混合物,其中没有分子,故C 错;D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所以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一定相同,物理性质不一定相同,故D 对.故选C【点评】理解溶解度的影响,正确判断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SO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分析】A 、①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②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B 、①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②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C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D 、①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②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解答】解:A 、①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Fe 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②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SO 4中的“2”表示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B 、①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②分解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碳酸常温下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吸热反应;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均正确.C 、①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②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D、①烧碱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②不锈钢、生铁均是铁的合金;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特征、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B.A的水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C.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如下图: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A、由C的微观构成可知,物质C是氮气,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故A正确;B、由A的微观构成可知,物质A是氨气,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故B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2×14×2):【6×(1×2+16×1)】=14:27.故C不正确;D、由上述反应可知,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但由于问题较多,容易被弄糊涂了,因此要从概念的科学定义出发,逐一解答.对于方程式书写的解答要注意配平,不能光看图示,否则容易出错.10.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得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右图而可以看出该反应是碱性溶液与酸性溶液相互结合至恰好反应,此时PH等于7,再滴加酸液溶液会显酸性,PH小于7,利用这一过程对图一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在图二中根据PH的变化情况可知,PH由大于7到等于7最后小于7,正好是碱的溶液加酸后的过程,在图一中只有氢氧化钙与硫酸的反应正好符合.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反应与图示的结合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图二PH的分析,找到反应物的PH特点,进而作出判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以外,其它每空1分,共18分.)11.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1)生活中若发生火灾时,常用的灭火材料有水、泡沫灭火器等.用沙子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2)馒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食品,但不法商贩为了好卖,添加了柠檬黄(PbCrO4)使馒头着色而美观,馒头富含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柠檬黄中Pb的化合价为+2价,则Cr的化合价为+6价;(3)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请将下列脱氧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H2O═4Fe(OH)3.【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分析】(1)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蔗糖属于糖类物质,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解答.【解答】解:(1)用沙子灭火,是利用了隔绝氧气(或空气)的灭火原理.(2)蔗糖属于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物质;柠檬黄中Pb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Cr的化合价为+6价.(3)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后含有4个Fe原子,12个O原子,12个H原子,反应前含有4个Fe原子,10个O原子,8个H原子,故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其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1)隔绝氧气(或空气).(2)糖类;+6.(3)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2.湖北省孝感市的应城、云梦等地蕴藏着丰富的氯化钠资源,某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氯化镁、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中加入过量试剂a若为氢氧化钠溶液,则其目的是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或镁离子;(2)在过滤操作中,除用到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3)滤液B中所含的溶质为Na2CO3、NaCl、NaOH.【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会与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2)过滤需要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等;(3)根据题干信息推断b是碳酸钠溶液进行分析.【解答】解:(1)氢氧化钠会与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步骤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镁杂质;(2)过滤需要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等;(3)加入的试剂b是碳酸钠溶液,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其中的钙离子,因为原来加入的氢氧化钠是过量的,所以滤液B中所含的溶质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故答案为:(1)氯化镁或镁离子;(2)漏斗;(3)Na2CO3、NaCl、NaOH.【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进行实验的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13.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