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合集下载

间作模式对油茶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间作模式对油茶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2023年第06期现代园艺间作模式对油茶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赖青霞1,覃亮燎2(1广西贵港市平天山林场,广西贵港537100;2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广西贵港537100)摘要:为摸清间作对油茶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油茶单作为对照,设置3种间作模式,分别为油茶-大豆间作(T1),油茶-辣椒间作(T2)、油茶-花生间作(T3),研究了不同套种模式下油茶生长指标、光合特性和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和单作相比,间作能显著提高油茶株高、地径和冠幅生长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其中,以油茶-大豆间作模式效果最为明显。

间作模式下,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以油茶-大豆间作模式效果最佳。

由此可知,油茶-大豆间作模式能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光合速率,促进油茶生长。

关键词:油茶;间作;生长;土壤养分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油茶营养丰富,在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1]。

广西是我国油茶的主要产区,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油茶的种植面积迅速增加[2]。

然而油茶茶园建设后在短时间内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收益,一般油茶幼林在种植5~6年后才有一定产量,丰产期更是需要10年之久。

因此,油茶幼林在前3年经济效益较低,会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3]。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油茶和其他作物间作模式来提高土地利用率。

间作是一种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种植模式,可在单位面积上种植更多作物,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

同时,间作模式还能增加农田植物种类,丰富农田物种种群,从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提高光温水利用率有着积极作用,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4]。

有研究表明,分步种植≥2种以上的作物,通过作物株型、根系深浅、光照喜好、养分吸收高峰等因素,使作物间产生互利关系,从而构建优良的作物冠层结构[5],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6]。

油茶苗木培育技术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措施

油茶苗木培育技术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措施

油茶苗木培育技术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措施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但在油茶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油茶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因此,科学防治病虫害是油茶种植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油茶苗木培育技术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措施。

一、油茶苗木培育技术(一)选择良好的母株选择良好的母株对油茶苗木的培育非常重要。

在选择时,应以壮大、健康、无虫害和病害的母树为主。

同时,在选种过程中还要注意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品种。

(二)优化育苗基质合理的育苗基质对油茶苗木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优质育苗基质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水分保持能力、营养丰富等特点。

一般可以采用珍珠岩、腐熟牛粪、腐熟鸡粪等材料作为育苗基质,在此基础上加入一定的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为油茶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

(三)控制温度湿度油茶苗木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在育苗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一般情况下,油茶苗木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

(四)人工培育油茶苗木的人工培育主要包括修剪、除草、除虫、施肥等工作。

定期修剪可以促进油茶苗木的侧枝生长和根系分枝,同时有助于增强苗木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合成能力。

(一)病害防治油茶病害主要有尖角腐病、衰退病、枯萎病等。

为了控制这些病害的发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通风透气良好,及时清理落叶等废弃物;2、定期对油茶树冠进行松土、施肥等基本管理工作;3、如有发病现象,应及时采取喷雾农药、清除病害枝叶等措施。

1、及时清除树下积水、落叶等废弃物,以降低虫害滋生的环境;2、使用合适的农药及时喷洒;3、在油茶树干上刷涂白色粘液,以防茶小绿叶蝉等虫害爬升到树冠上。

综上所述,油茶苗木培育技术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措施对油茶的生长发展和产量均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油茶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这些技术手段,以确保油茶能够以健康的状态快速成长。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
油茶是中国的传统优质油料作物,在南方地区广泛栽培。

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浅析。

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选择品种:油茶的品种选择对于高产栽培起到重要作用。

应选择抗性好、适应性强、产量高、油脂含量高的品种。

2. 合理的疏花疏果:油茶因为其花芽和果芽同时形成,花芽少的地方果实快,花芽多的地方果实晚熟。

合理地疏花疏果可以调节果实发育,提高产量。

3. 适量施肥:油茶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对营养要求较高。

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油茶的生长特点合理施肥,注意增加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供应,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4. 妥善管理灌溉:油茶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要注意灌溉管理。

灌溉应适时适量,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油茶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

5. 病害虫害防治措施:油茶常见的病虫害有油茶副炭疽病、油茶魅蝽等。

预防和治理病虫害是保证油茶高产的关键措施。

应采取定期巡查、合理种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保证油茶的健康生长。

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选择品种、疏花疏果、适量施肥、妥善管理灌溉以及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保证油茶高产的关键措施。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从而达到更好的栽培效果。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油茶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它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油茶果实含有丰富的油脂成分,可以用来提取植物油。

油茶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浅析。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苗、种植和管理等环节。

首先是育苗环节,油茶的种子萌发时间较长,需要提前催芽,一般可采用温水浸泡法或硫酸浸泡法来促进种子发芽。

然后是种植环节,油茶栽培的时间一般为春季或秋季,选用生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油茶苗进行种植,并适当控制株行距和株株距,保证油茶的生长发育和通风透光。

在管理环节,应根据油茶的生长特性,及时修剪枝条,促进分枝,以增加产量。

要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润,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油茶的健康生长。

在病虫害防治措施方面,油茶常见的病虫害有油茶茶毒蚧、茶蠹和油茶蚕等。

油茶茶毒蚧是油茶上常见的害虫,以吸食油茶树汁液为食,导致树叶干燥、变黄甚至死亡。

预防和控制油茶茶毒蚧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及时清除油茶树附近的杂草,以减少寄生虫种类;采用物理方法,如捕捉和清洗茶毒蚧;及时喷洒低毒性农药,如氧化锌等。

茶蠹是一种食叶害虫,以油茶的新梢和嫩叶为食,对油茶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防治茶蠹可以采取合理的修剪措施,及时修剪枝条和受害叶片,减少茶蠹的繁殖和危害。

还可以喷洒有效的农药进行防治,如敌敌畏、氯氰菊酯等。

油茶蚕是油茶上的一种昆虫,以油茶的叶片为食,严重危害油茶的生长。

防治油茶蚕可以采取合理的灯光引诱措施,吸引油茶蚕趋向灯光,然后用手收集并清除。

还可以喷洒有效的杀虫剂,如苏力等。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是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保护油茶的生长和发展,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促进油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油茶苗木培育技术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措施

油茶苗木培育技术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措施

油茶苗木培育技术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措施油茶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具有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它的苗木培育技术和病虫害科学防治措施对于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油茶苗木培育技术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措施。

一、油茶苗木培育技术1.选用良种油茶的良种选择非常重要。

选用高产、抗逆性强、具有优质特性的优良品种进行油茶苗木培育。

良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油茶苗木的生长、产量和品质。

2.育苗方法油茶的育苗方法主要有播种育苗、穗条扦插育苗和基地定植移栽育苗等。

穗条扦插育苗是常用的育苗方法,可以保证油茶苗木的生长势和产量。

3.土壤和施肥油茶的苗木培育需要选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并进行合理施肥。

可选用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等进行追肥,以促进油茶苗木的生长。

4.管理措施在油茶苗木生长期间,需要定期除草、松土、浇水、修剪等管理措施,以保证油茶苗木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5.移栽技术油茶苗木在定植移栽时需要注意挖洞、埋苗、浇水等技术,以保证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势。

二、病虫害科学防治措施1.虫害防治油茶的主要虫害有油茶卷叶蛾、油茶松墨螨、油茶黄斑叶蝉等。

虫害防治可以采取农药喷洒、天敌释放、土壤消毒等方式进行防治。

油茶的主要病害有茶树褐斑病、茶树白粉病、茶树炭疽病等。

病害防治可以采取病害防治剂喷洒、病害抗性品种选育、病害防治控制措施等方式进行防治。

3.综合防治在油茶的病虫害防治中,可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加强苗木管理、定期清理病虫害枝叶等,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定期防治油茶的病虫害防治需要进行定期防治,及时发现病害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油茶的生长和产量。

油茶苗木的培育技术和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措施是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只有加强对油茶苗木的培育和对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才能保障油茶生长的健康,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间种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的影响分析

间种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的影响分析

间种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的影响分析油茶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林木,具有高产量、适应性强、防风固沙等优点,被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地区。

因此,如何提高油茶林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当前油茶种植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而种植不同作物在油茶林地中,可以对油茶林地秋季小气候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分析不同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的影响,可以为油茶种植业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介绍油茶种植业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项重要产业,其林分结构对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油茶林地秋季小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油茶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油茶林地中,间种作物是一种重要的生态手段,可以在土壤、水分、阳光、二氧化碳等方面影响油茶幼林的生长和发育。

随着间种作物种植方式的不断改进,如何通过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调节油茶林地秋季小气候,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当前油茶种植业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茶叶它是一种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土壤,适合与油茶混作。

在秋季,茶叶可以调节油茶林地的温度和湿度,改善林地的微气候环境。

研究表明,在茶叶和油茶混作的条件下,昼夜温差较大,日照时间较短,相对湿度较高,有效光照比例较低,秋季油茶的枝青期和枝老期延长。

(二)甜橙它是一种喜温暖、适度湿润气候的果树,在秋季可以对油茶林地的光照条件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甜橙在油茶林地中种植,可以调节油茶林地的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改善林地的日照环境,促进油茶林地的正常生长。

但需要注意的是,甜橙的生四有需要充足的光照和养分,如果过多的阳光照耀到油茶叶片上,不仅会影响油茶的正常生长,还会使其叶片变黄、萎蔫。

(三)板栗它是一种耐寒的果树,在油茶林地中种植可以影响油茶林地的温度和湿度。

研究表明,在板栗和油茶混作局势下,油茶林地的昼夜温差较小,相对湿度较低,温度较高。

由于板栗喜凉,其生长需要较大的湿度和温度差异,因此会抑制油茶幼苗的正常生长。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陈隆升;陈永忠;彭邵锋;马力;王湘南;王瑞【摘要】对不同间种模式(间种黄豆、西瓜、花生、松苗和不间种)油茶幼林的生长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油茶新造林以间作花生和松苗较好,但是有间作植物的油茶林的成活率及生长量均低于未间作的油茶纯林.【期刊名称】《湖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0(037)001【总页数】3页(P10-11,16)【关键词】油茶;林农间作;生长量【作者】陈隆升;陈永忠;彭邵锋;马力;王湘南;王瑞【作者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2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为山茶科( 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分布广泛,栽培历史悠久[1],但管理却较粗放,长期连续栽培, 掠夺式经营使得土壤养分大幅度递减, 加上油茶秋花秋实、抱籽怀胎,一年四季花果不断,常因养分不足,树体生长缓慢、结果量下降,出现明显大小年等不良现象,严重制约着油茶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因此,在油茶生产过程中,采用正确合理的模式进行林农间作,有以耕代抚、以耕代管的作用,可以节省大量抚育和管护经费,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

在湖南地区,广大林农在油茶生产过程中也大多采取林农间作,且间种植物种类比较多样,其中以花生、大豆等豆科类植物最为常见,但是也常常因不合理的间作模式导致油茶造林成活率低、油茶幼林生长不良。

我们对其中4种间作植物对油茶造林成活率及幼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为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油茶造林基地(2009年春季1年生芽砧苗造林,造林时油茶苗木规格较小),造林密度为3m×3m,间作花生、黄豆、西瓜时给油茶苗留下直径80~100cm的圆形空间,间作松苗时,松苗栽植带宽1.8~2.2m。

油茶幼林下种养模式

油茶幼林下种养模式

油茶幼林下种养模式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油茶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料,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为了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发展油茶幼林下种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这种新型的种植模式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二、油茶幼林下种养的优点与传统纯林木种植相比,油茶幼林下种养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利用林下的空间种植其他作物或养殖动物,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降低成本;其次,通过合理搭配种植和养殖种类,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油茶生长;最后,适当的种养活动可以为林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种植模式的选择与实施在选择合适的种植模式时,需要考虑油茶的生长习性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

常见的种植模式包括:间作模式、轮作模式和混作模式等。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模式,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同时,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施肥、浇水、修剪等步骤,以保证种植效果。

四、养殖活动的选择与实施除了种植外,油茶幼林下还可以开展养殖活动。

适合在油茶幼林下养殖的家禽和水产品主要包括鸡、鸭、鹅、鱼等。

这些动物的粪便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环境的卫生和安全,防止疾病传播。

此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殖密度和管理方式,确保经济效益zui大化。

五、种养模式的效果与评价实践证明,油茶幼林下种养模式的实施,对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效果。

种植的作物和养殖的动物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油茶的生长。

同时,适当的种养活动也为林地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这种模式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六、未来发展与建议随着市场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油茶幼林下种养模式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模式,我们建议:1.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举办培训、展览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油茶幼林下种养的优势和具体操作方法。

油茶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方法研究

油茶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方法研究

油茶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方法研究油茶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但在其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实现无公害生产,保证油茶产品的品质和安全,需要进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研究。

本文将重点探讨油茶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一、病虫害种类及对油茶的危害1. 病害(1)红树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幼嫩芽叶和嫩枝上,病害初期出现淡黄色小斑点,渐渐扩大并变成褐色圆形坏死斑。

严重时,使树冠生长不良,影响油茶产量。

(2)炭疽病:主要危害油茶果实、叶片和嫩枝,感染后在叶片上形成暗褐色病斑,果实上形成黑色病斑,导致果实变形、变质,影响油茶的品质和产量。

2. 虫害(1)油茶食叶象:该虫主要危害油茶嫩叶,造成油茶对二次发芽易感,同时也影响了油茶的生长和产量。

(2)蚧壳虫:该虫主要危害油茶的果实,导致果实变形,严重时影响了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以上病虫害威胁了油茶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二、无公害防治方法研究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植物、微生物和昆虫等自然因素,通过调节病虫害的天敌与害虫之间的关系,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在油茶栽培中,可以利用一些天敌昆虫,如瓢虫、蚜虫敌、茶小蜂等,来控制油茶上的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生物防治技术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对油茶的生长过程也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在油茶的病虫害防治中,可以适当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促进油茶的健康生长和发展。

绿色防治技术是指利用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等天然材料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在油茶的无公害防治中,可以利用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如菊花素、辣椒素等,对油茶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绿色防治技术的优点是安全、环保,不会对油茶产生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也没有危害。

采取绿色防治技术对于实现油茶的无公害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生态防治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生态系统设计,调整油茶生态环境,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在油茶栽培中,可以通过增加植物多样性,促进益虫生长繁殖,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油茶是我国的经济林木之一,具有丰富的植物油资源和经济价值。

油茶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接下来将介绍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1. 优质种苗的选育和培养:选用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质油茶品种。

选育过程中要注重抗病虫害的性状,以提高病虫害抵抗力。

采用繁殖材料扦插繁殖,保证品种的纯性和一致性。

2. 土壤的改良和施肥:油茶喜欢酸性土壤,所以要进行土壤的酸碱调节。

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油茶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年轻油茶树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比例为4:1:2,成树期适量增加钾肥的比例。

3. 种植密度的合理安排:油茶的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密切,过密会导致光照不足和通风不良,影响油茶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种植油茶的密度为亩800~1300棵左右,根据地形和栽培条件进行调整。

4. 秋季合理修剪:秋季是油茶的生长休眠期,也是油茶修剪的最佳时机。

通过合理修剪,可以改善油茶的形态结构,促进下一年的修复生长和产量增加。

修剪方法包括顶剪、护理剪、开光剪等。

1. 病害防治:油茶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

预防病害的最有效方法是选择抗病品种和培育健康的生长环境,如排水良好、通风良好的种植地。

及时发现病害,采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2. 虫害防治:油茶常见的害虫有油茶蚧、油茶蛀螟、油茶巢小蜂等。

虫害防治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可以采用诱虫灯、黄板、尘剂等方法进行监测和防治。

也可以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释放天敌、利用有益昆虫等。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摘要】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为了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掌握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可以采取合理施肥、科学管理、适时修剪等措施来提高产量。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定期巡查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危害。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和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现代农业技术,不断优化油茶种植方式,可以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油茶生产模式。

【关键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中国,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油茶又称茶油树,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油茶、茶叶和生态价值。

随着油茶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主要介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油茶病害防治和油茶虫害防治三个方面的内容,旨在为油茶种植者提供一些有效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优质种苗选育、适宜的栽植密度、科学施肥和灌水管理等方面。

油茶病害防治则需要重点关注油茶霉病、根腐病等病害的防治方法。

而油茶虫害防治则包括对油茶根部昆虫、叶部食叶害虫等害虫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油茶种植的关键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从而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

2. 正文2.1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油茶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而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

在油茶的栽培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关于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的一些重点:1. 土壤管理:选择适合油茶生长的土壤,保证土壤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和养分,保持适当的土壤湿润度和酸碱度。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研究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研究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研究陈永迪(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广西南宁530225)摘要:基于推动油茶产业更好发展的目的,本文提出林下间作模式的应用策略,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试验结果表明,作物对油茶幼林树种的影响顺序为大豆、花生、玉米,其原因是大豆、花生属于豆科植物,根系有根瘤菌,可以起到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在南方夏季炎热天气大豆、花生枝叶可为土壤遮阴、保湿,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有促进作用。

而像玉米等高杆植物,根系深,对土壤覆盖效果也不佳,反而会抑制油茶幼林生长。

油茶种植实践中要做好试验分析,制定完善的种植方案,推动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油茶;幼林;间作模式;试验分析中图分类号:S79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22-0258-031油茶间作的概述一般来说,新建的油茶林,需6年后才开始结实,若采用插条造林,也需要3年才能够结实。

为了促进幼林营养生长,同时充分利用林间空地,油茶幼林多采用间作模式,套种各种农作物或者中药材,既能促进油茶生长,还能增加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1]。

2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影响的试验分析2.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广西国有七坡林场那琴分场六林站15林班,距离广西南宁市约50km,作业区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以低山为主,海拔高度>200m,坡度在25°~35°之间。

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土壤厚度60cm,质地为轻壤到中壤,土壤呈酸性,pH为4.0~5.0,成土母岩为硅质岩,排水良好、肥力中等,适宜油茶林木生长。

油茶品种为岑软3号等优良无性系嫁接容器苗,株行距设计1.8m×4m。

现结合套种花生、大豆、玉米为试验,分析对油茶幼林的生长影响。

2.2试验设计试验共设4个处理,每组按照10m×20m处理,重复3次。

具体如下:处理1:选择距离树兜外50cm位置,制作小穴位套种花生。

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

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

48种植科学油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喜欢在温暖、光照充足的海拔以在200-300的山地生长。

由于油茶的使用价值极高,因此近年来人们对油茶的种植也逐渐引起了关注。

在基地建设范围不断提升背景下,还开展了相应的深加工技术,并且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很多地区的种植技术都得到提升和发展,油茶产业优势越发显著。

但在油茶的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所以除了要对油茶种植技术进行关注,还要加强对油茶的病虫害防治探究,从而更有效的推进种植水平提升。

1.油茶种植技术1.1在明确繁殖方式后,选择合理土壤。

油茶主要是借助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等手段进行繁殖的。

种子的繁殖就是将种子直接作用在苗床上,在1-2月后,种子生长为幼苗,就可以将其以移植到土壤中,有这较为简单的操作方式。

一般5年后油茶树开花结果,在十年的时候才是果实的丰收季节。

扦插繁殖通常在夏季或是初秋季节完成,通过在树上剪下来的一年生枝条,将其进行酒精和硼酸的浸泡,从而将其种植在苗床中进行繁育,此种方式花费的时间比较短,并且质量效果往往更为优异。

嫁接繁殖就是挑选出优质的油茶果实,以种子为芽,有效将其嫁接在苗木中,一般这种嫁接方式三年就能开花结果,六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收获大量果实。

所以目前嫁接繁殖也是最佳的油茶种植方式。

1.2针对土壤情况进行整地处理。

在对油茶树选择合理的生长土壤范围后,就需要对该土壤区域进行除草,通过在土壤中对杂草的清除,提升土壤养分,在这一环节中也可以借助化学性质的除草剂进行清理。

如果该区域的除草工作量较大,还可以利用炼山方式进行除草,但通常对此种方式的应用并不多,并且由于这项方式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此不建议对其进行应用。

在除草工作顺完成后,需要在秋冬季节进行再次挖垦,在放入基肥后对坑进行填充。

1.3油茶生长的水肥管理。

在油茶的生长过程中,肥料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所以工作人员更需要加强对土壤水分情况进行有效检查,特别是要加强对干旱季节对土壤水分的检查,如果土壤出现缺水问题要及时进行浇水补充,一般情况下油茶树的生长环境为山地,所以在灌溉过程中也要加强对水分的保护。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黄天忠1, 2, 3,曹国璠2 *(1. 海龙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遵义 563000;2. 贵州大学 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3. 贵州省药用植物繁育与种植重点(工程)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摘 要]为促进油茶林地合理栽培和可持续耕作,探究油茶间作马铃薯(YC +M )、油茶间作天门冬(YC +T )、油茶间作花生(YC +H )3种间作模式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YC +M 、YC +T 、YC +H 处理的土壤细菌菌落数分别较间作前土壤(CK )提高42.59%、47.18%和44.89%,土壤放线菌菌落数分别提高41.32%、37.21%和36.30%;各处理间土壤含水量、土壤通气孔隙度、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磷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土壤碱解氮含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显著高于CK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磷、碱解氮、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土壤通气孔隙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油茶林地间作能够增强耕作层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所改善。

[关键词]油茶;间作;土壤;理化性质[中图分类号]S71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24)04-0089-0032-05油茶(Camellia oleifera )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栽培油料树种,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世界四大油料植物之一[1-3]。

油茶与作物间作属于农林复合种植模式,该模式是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产出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4]。

研究表明,间作能改善油茶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能促进油茶幼林生长;可改善土壤pH 值,并有效提高油茶林地耕作层土壤的含水量、有机质等土壤养分含量[5−6]。

曹永庆等[7]研究表明,山稻间作显著降低油茶林地土壤的含水量和土壤容重,提高有效磷等养分含量。

间种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的影响分析

间种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的影响分析

间种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的影响分析【摘要】油茶幼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之一,而间种作物的选择对油茶幼林的秋季小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间种作物种植对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的影响,并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通过对间种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温度、湿度、风速和降水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间种作物的合理选择可以改善油茶幼林的小气候环境,提高其生长效益。

不同种类的间种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影响略有差异,因此在实际种植中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间种作物种类。

本研究对于优化油茶幼林种植结构,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间种作物、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影响分析、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生长效益、环境改善。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国内外对间种作物对农田环境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对其对油茶幼林小气候环境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

有必要对间种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油茶的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林的管理和栽培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为农田生态系统的构建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本研究旨在探究间种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的影响,为油茶幼林的管理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间种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小气候的影响,以确定种植间种作物对改善油茶幼林生长环境的可行性和效果。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种类的间种作物对油茶幼林秋季温度、湿度、风速和降水量的影响,可以为油茶幼林的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他们在种植间种作物时的选择和布局。

本研究也旨在为进一步深入探讨间种作物与油茶幼林共生关系奠定基础,为生态种植和资源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油茶幼林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油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种,对于提升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油茶幼林的生长发育受气候影响较大,而小气候则是直接影响其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的影响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的影响

者 主要在现有研究基 础上展开分析 。
2 试 验 情 况
德 化 县 位 于福 建 省 中部 , 泉 州市 西北部 , 闽 江 一 级 支 流大樟溪上游 , 东经 1 1 7 。 5 6 ~l l 8 。 3 3 , 北纬 2 5 。 2 3 ~ 2 6 。 5 7 。全 县 地 势 较 高 、 地 形复 杂 , 地貌 以低 中山为 主,
情 指 数 等 指 标 进 行 计 算 。最 后 使 用 S P S S 1 8 . 0和 Ex e c e l 软 件对 数 据 进 行 整 体分 析 。
3 不 同 间作模 式 对 油 茶 病 虫 害 的影 响
林 间农 作 是 一种 新 型 的生 态种 植 模 式 , 合 理 应 用 林 间农 作 处 理 , 可以显著提 升土地 的利用率 , 在 保 证 林 农 作 物 能够 顺 利 生 长 的 同 时 , 还 能 实 现 对 林 农 间作 病 虫 害
用 这 种 间作 模 式 可 以 有 效 地 达 到 调 控 油茶 幼林 生 态 情 况 的 目的 , 可促 进 种 植 作 物 经 济 效 益 的提 高 。
关键词 : 不同间作模类号 : S 7 9 4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9 4 4 ( 2 O l 7 ) 0 7 一 o 1 8 5 — 0 2
的有效控制 , 因 而 在 国 内 的 林 农 生 产 中应 用 较 为 广 泛 。 最 终 的研 究结 果 显示 , 实 行 林 农 间作 可 以对 油 茶 幼 林 的 林 分 结 构 进 行 良好 调 整 , 同时 提 高 间作 植 物 的 病 虫 害 预 防 能力 , 与此 同时 , 通 过 作 物 生 物 特 性 的 改 变 还 能 对 其

不同套种模式和施肥处理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

不同套种模式和施肥处理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

不同套种模式和施肥处理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陈彪【摘要】[目的]探讨林下套种和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长林4号\"油茶幼林作为试验林,对比6个施肥处理和生姜、花生、红薯及大豆等4种套种模式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套种大豆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株高和地径增长,套种花生有利于新梢生长,套种大豆的单株产果量最大(3.46 kg);T1处理(N1P1K1)的油茶幼林株高、地径和新梢长度最大,T3处理(N1P1K2)则是单株产果量最大,适当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油茶结果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油茶幼林生产提供借鉴.【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33【总页数】3页(P89-90,93)【关键词】油茶;套种;施肥【作者】陈彪【作者单位】尤溪县林业局,福建尤溪36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4.4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种子可榨油食用,茶饼可供农田施肥,综合利用价值高,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1]。

我国油茶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地域广泛,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已形成较大种植规模。

福建省是油茶的中心产区之一,尤溪是福建省油茶种植主产区,油茶资源开发力度大,但由于地形因素和土壤因素的影响,油茶幼林前期生长速度较慢,经营管理成本加大,经济效益降低,如何合理经营、促进油茶幼林生长已成为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对于单一的苗木种植方式,林下套种农作物模式一方面能充分利用林地空间,以耕代抚,增加经济收益,另一方面能有效改良林地的土壤状况。

明廷柏等[2]试验得出油茶幼林下套种花生能有效促进油茶生长,提高综合收益;冯金玲等[3]试验得出油茶林下套种毛豆和绿豆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

此外,通过施肥缓解作物和土地之间的养分供需矛盾,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也是较为普遍的方式,合理施肥对油茶幼树的营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4]。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熊利;孙颖;谷战英;雷小林;任骏;李建安【期刊名称】《经济林研究》【年(卷),期】2015(33)2【摘要】In order tofind efficientintercropping pattern of economic cropsin youngCamellia oleifera trees, some growthindicators of youngC. oleifera treesweremeasuredandanalyzed,whichwereinterplantedwith three economic crops,including peanut, soybeanand chrysanthemum. The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threeinterplanting patterns could all effectively promotegrowth of youngC. oleifera trees. These three economic cropsarranged based on the effectfrom high tolowwere peanut, chrysanthemumand soybean,and the peanutinterplanting patternin youngforest ofC. oleifera should be promoted.%为寻求油茶幼林林下经济作物高效间作模式,对花生、大豆、黄菊这3种经济作物进行油茶幼林林下间种试验,并对油茶幼树树体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油茶幼林林下间种均能有效促进油茶幼树树体的生长,其影响顺序分别为间种花生>间种黄菊>间种大豆,建议推广油茶幼林间种花生模式.【总页数】4页(P82-85)【作者】熊利;孙颖;谷战英;雷小林;任骏;李建安【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利用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004;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利用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利用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004;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利用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利用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04;S794.4【相关文献】1.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J], 文亚雄;刘君昂;刘小平;周国英2.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探究 [J], 吴宏俊3.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的影响 [J], 林其华4.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研究 [J], 陈永迪5.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 [J], 袁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茶幼林三种间作模式的比较研究

油茶幼林三种间作模式的比较研究

油茶幼林三种间作模式的比较研究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作为优质的木本油料作物,可有效解决我国面临的粮油安全问题。

然而,新种植的油茶幼林生长速度慢,经济收益不理想,加之地表植被破坏和雨水冲刷,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等问题,所以油茶幼林林下间作被认为是一种合理的林地经营模式,不仅可以弥补油茶幼林经济收入的空窗期,还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经过研究者广泛试验,已成为油茶幼林集约经营的关键技术。

因此,本试验以湖南省林业种苗中心油茶幼林基地为研究对象,于林下种植三种不同的间作物(油茶—黄菊间种模式、油茶—迷迭香间种模式、油茶—三叶青间种模式)以油茶单作模式为实验对照,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油茶幼林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目的在于揭示油茶林下种植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为红壤地区筛选优良的林下种植模式提供可行性依据。

研究结果如下:(1)林下间作可改善土壤含水率,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并且对0-15cm土层的影响效果大于15-30cm土层。

0-15cm土层土壤容重及孔隙度,间作模式高于对照组,容重下降了0.05g/cm3~0.15 g/cm3,孔隙度提高了0.85~4.05;15-30cm土层,间作模式与对照组的差异较小;6月迷迭香-油茶模式对土壤含水率影响最明显,0-15cm土层土壤含水率高出对照组1.43,15-30cm土层土壤含水率高出对照组1.22,12月各处理对土壤含水率影响最不明显。

(2)间作模式可改善土壤pH值,并且对改善土壤肥力有所助益。

其中迷迭香-油茶处理对pH值影响较大,12月0-15cm土层高于对照0.26,15-30cm土层高于对照0.28;其中黄菊-油茶模式及迷迭香-油茶模式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明显,黄菊-油茶模式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高出对照组1.32g/kg~2.25g/kg、0.21g/kg~0.36g/kg、0.04g/kg~0.09g/kg、0.23mg/kg~2.54mg/kg,迷迭香-油茶模式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高出对照组0.23g/kg~1.34g/kg、0.13g/kg~0.21g/kg、0.02g/kg~0.10g/kg、0.41mg/kg~2.80 mg/kg、、0.78g/kg~16.76g/kg、、1.55mg/kg25.36mg/kg,其中对全钾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最明显。

浅谈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浅谈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浅谈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摘要:油茶在我国的种植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尤其是近些年以来,通过调查发现,油茶种植的面积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由此可见,油茶种植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但是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影响种植的品质。

其中,影响最大的为病虫害。

因此,本文对油茶种植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油茶;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引文: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市场上对于油茶的需求越来越大,提升种植技术水平,提高油茶种植品质十分有必要。

在进行油茶种植时,一旦出现病虫害,轻则可能会导致产量下降,重则会对种植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对此,需要提升油茶种植技术水平,采取针对性、可行性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从而不断提升油茶种植的经济效益。

一、油茶种植技术(一)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通过对油茶种植情况的了解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种植方式。

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其中,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直接播种。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苗床的要求较高。

一般情况下,在播种结束之后,需要至少1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培育成育苗,且需要经过10年左右,可以长出果实;第二,扦插。

在运用这种方式时,具体的操作为,选择一年生的枝条,截取一定的长度之后,对其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直接插入苗床即可。

这种方式的优势比较明显,繁殖的时间能够大大缩短,但是对于母树的质量要求较高。

与此同时,在运用这种方式时,最好在冬季和夏季进行操作;第三,嫁接。

这种种植方式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具有诸多方面的优势。

比如,不仅可以缩短开花的时间,并且在一般情况下,6年就可以收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种植[1]。

(二)选择优质土壤油茶树的收获时间较长,选择合适的土壤,是提高种植产量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其生长特点的了解发现,偏酸性的土壤比较有利于其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作者:黄灵松
来源:《农家科技》2018年第09期
摘要:为了对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制定出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针对大豆、金银花以及花生三种农作物的不同间作模式对病虫害的影响状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经过研究发现,金银花、大豆以及花生的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的控制都会存在一定的作用,经过对这三种间作物的不同间作模式中金银花的处理效果最佳,经过分析发现间作模式的大豆是最适合调控病虫害发生的一种间作模式,通过对这种间作模式的合理使用,就可以达到有效调控油茶幼林的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稳定发展。

关键词:不同间作模式;油茶幼林;病虫害;影响
油茶属于山茶科常绿灌木,在我国有着很长时间的栽培历史,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但是目前我国由于对其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茶产业的发展,为了进行合理的农作物间作,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因此针对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一、作物间作分析
农作物间作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对空间、土地和气候的合理利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保障农作物的高产。

在农业生产中根据农作物之间的关系合理种植,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达到降低农药的使用,有效节约生产成本的作用。

目前在我国有很多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都进行了农作物之间的混种,例如,在玉米地里间种南瓜,南瓜花蜜可以实现对玉米螟虫天敌的引诱,接着通过天敌的寄生作用可实现有效降低玉米螟虫对玉米的危害;在玉米地中间种黄瓜,会减少半数以上的黄瓜花叶病;玉米和辣椒间作,由于玉米可以为辣椒良好的遮阴,辣椒就可以减少65%以上的辣椒日灼病;玉米和白菜间种就可以使田间的温度低于净种玉米时的温度低,同时还可以减少30%左右的白菜病和15%左右的白斑病,降低白菜软腐病和霉霜病的发生几率;在冬瓜和番茄进行间种时,可以有效实现对番茄的日灼病发生的降低等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同农作物的间作可以对油茶幼林的病虫害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的病虫害的作用也不同。

二、试验概述
1.试验设计。

在这次的试验当中,应选择12个条件相同的标准样地,300株油茶植株,在本次试验中选择了三种植物作为油茶幼林的间作对象,分别是大豆、金银花以及花生,选择一
块没有间作的油茶纯林作为试验的对照组。

在试验期间,要保证对每块样地的管理条件相同,比如除草、施肥和浇水的林间管理,同时要保证每块幼林的生长情况良好。

2.研究方法。

在农作物进行病虫害的研究调查要在间作物的花期之后,采样方法主要为五点采样法,通过直接对油茶幼林的病斑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对油茶幼苗的虫害发生率和油茶幼林病虫害发生的指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判断出不同地区发生病虫害的程度。

三、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产生的影响
林间农作种植属于新型的种植模式,对这种模式进行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使用率,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还可以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所以该模式将会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

1.对主要病害产生的影响。

油茶幼林容易产生的虫害有油茶炭蛆病、油茶烟煤病以及油茶软腐病等,不同的虫害有不用的表现,油茶炭蛆病的变现为病果初生黑色的斑点,随后黑色斑点会不断扩大,形成黑色的圆形病斑,当病害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全果变黑的现象;油茶烟煤病的表现为,初期会在油茶业的叶柄和枝条的表面形成煤色的霉点,之后会沿着油茶的枝干进行扩散和蔓延,逐渐形成黑色的烟煤层;油茶软腐病的表现形式为病果最初会出现类似水泽状的淡黄色斑点,最后逐渐形成黄褐色的圆斑,在遇到阴雨天时,圆斑部分就会逐渐的腐烂。

不同的间作模式下的农物的发病率会有明显的不同。

经过相关的研究表明,在农作物间作模式下的油茶林的病虫害发生的概率较低,没有进行农作物间作模式的油茶幼林发病率较高,三种间作模式都会对油茶幼林的病虫害防治产生积极的作用,而通过金银花与油茶幼林的间作模式可以达到相对较好的防炭蛆病的效果。

2.对主要虫害产生的影响。

通过对油茶林发生病虫害的情况的研究,可实现对不同间作模式下的油茶幼林病虫害的了解,在农作物间作模式下的油茶林的病虫害发生的概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油茶林的病虫害的控制。

通过不同间作模式的比较可以明显的发现,金银花与油茶幼林的间作模式与普通的油茶幼林相对比没有明显的防虫差异,大豆与油茶幼林的间作模式以及花生与油茶林的间作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主要虫害的防治,花生间作模式对虫害的控制效果较为显著。

四、影响油茶病虫害的原因分析
在油茶幼林中实现花生、大豆以及金银花的间作,就会造成农作物和生长环境以及农作物和农作物之间产生复杂的变化,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病虫害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原因如下。

1.环境因素。

农作物间作种植模式的产生,改变了油茶幼林之间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同时也改变了油茶幼林的空间结构,从环境的角度来讲,为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土壤肥力的因素。

很多学者认为,农作物间作种植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的养分,并且经过后来的持续研究发现,农作物间作种植模式确实可以起到提升土壤肥力的作用。

大豆间作种植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钾、氮的含量,但是随着土壤中氮含量的不断升高,增加了病害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对土壤实现钾肥的合理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3.抗菌作用。

经过相关的研究表明,金银花提取液可实现对黑曲霉以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

与此同时,金银花的提取液中还含有绿原酸,该物质可实现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产生抑制的作用。

另外金银花中的正丁醇提取物也可以对溃疡病菌的生长产生抑制的作用。

4.其它因素。

对于农作物间作种植模式所产生的作物天敌诱集和阻挡效应都属于间作调节生态的重要因素,比如玉米和水稻实行间作模式可以实现对稻田里的飞虱数量实行有效的控制,间作物的花粉或者花蜜也可以对作物的天敌昆虫进行吸引,并延长作物本身的寿命,达到对害虫寄生的目的。

五、结语
由于农作物的种类和生长环境需求呈现多样性,农作物所面临的虫害种类也有所不同,因此再选择间作模式时,要通过合理的选择使不同的间作物同时满足生长的需要,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

对于油茶幼林来将,它的常见病虫害有油茶炭蛆病、油茶烟煤病以及油茶软腐病等,通过对花生、大豆以及金银花的间作模式进行的试验,发现大豆和油茶幼林的间作可以实现最好的预防病虫害的效果。

通过对油茶幼林和不同作物的间作,可以为未来的农作物间作种植模式的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有望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其华.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的影响[J].绿色科技,2017,25(7):185-186.
[2]刘君昂,小平.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6,34(1):129-134.
[3]高伟.浙西南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生境及光合作用的影响[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15(12):125-126.
[4]蔡方标.柘荣山地油茶幼套种太子参模技术特点探析[J].绿色科技,2017,36(15):84-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