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学-17
中医药膳学资料(重点总结)
中医药膳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中医药膳: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将不同药物与食物进行合理组方配伍,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工制作,具有独特色香味形效,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
2.中医药膳学:实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的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研究的一门学科。
3.药膳配伍原则:在辩证的前提下,各种药膳原料经恰当的配伍组合,能够起到相互协调,增强疗效,限制偏性等作用,使药膳能发挥更好的功效。
4.解表药膳:凡以解表类药物和食物为主制作而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于预防或解除外感表症的药膳配方,均属于解表类药膳。
5.固涩药膳:凡以固涩药食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以治疗气、血、精、津耗散或滑脱不禁之证,统称为固涩药膳。
6.中药四性:或称四气,是指药食具有寒热温凉的四种不同特性。
7.养生保健药膳:是指具有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养颜美容、聪耳明目、调养精气、健脑益智、延年益寿等作用,并可使生理和心理健康得到增强和维护的药膳。
8.利水渗湿药膳:凡以利水渗湿类药物和食物为主组成,具有利水、化湿、利尿、消肿、退黄等作用,用于治疗水湿为患的药膳称为利水渗湿类药膳。
二、简答题1.中医药膳的特点答:(1)历史悠久:中医药膳起源于数千年前。
(2)隐药于食:融药物的治疗特性于日常饮食中,既具有膳食提供机体营养的基本功能,也拥有防治疾病、保持健康、改善体质的重要作用。
(3)配伍辩证:药膳的配伍始终遵循中医学辨证论治、辩证组方的理论原则与方法,在辩证的基础上配伍组方。
(4)注重调理:药膳既可以是药治后的补充,也可以是慢性疾病、或体弱之人、或机体气血阴阳偏颇时适宜的调理方法。
(5)影响广泛:它具有普通食物所不能达到的疗效,又具有一般治疗性药物所不具备的饮食方式,适应症极其广泛。
2.中医药膳应用原则答:(1)平衡阴阳:具体原则“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2)调理脏腑:药膳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调治脏腑以恢复正常生理机能,常用方法:以脏补脏。
中医药膳学全套课件
第一章 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史
——药膳学的概念及内容
药膳专著
唐代:孟诜 《补养方》
昝殷 《食医心鉴》 杨晔 《膳夫经手录》 陈士良《食性本草》
宋代:陈真《养老奉亲书》 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 明代:《食物本草》
第一章 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史
——药膳学的概念及内容
药膳专著
清代:沈李龙《食物本草会藄》 章穆《调疾饮食辨》 文晟《本草饮食谱》 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 袁子才《随园食单》 费伯雄《食养疗法》 黄皓《粥谱》
第二章 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
——药膳的特点
历史悠久 隐药于食 辨证配伍 注意调理 影响广泛
第二章 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
程度。 【方法】 1清炒:不加任何辅料,将原料炒至黄、香、焦的方
法
第四章 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药膳原料的炮制
炮制方法 炒制【方法】
1清炒 炒黄:将原料在锅内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表面呈淡 黄色,使原料松脆,便于粉碎或煎出药效,并可矫味矫臭 (鸡内金) 炒焦:将原料在锅内翻动,炒至外黑存性为度(焦山楂)
第四章 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药膳制作工艺
药膳制作特点
药膳的调味特点:
1.尽量地保持药膳的原汁原味 2.适当用一般调味品如油、盐、味精等 3.具有膻腥味的原料,可用一定的调味品矫正
异味 4.辛香类调味品(胡椒、茴香、八角茴、川椒、
桂皮等)本身具有行气活血,辛香发散的功效, 应视为药膳原料的组成部分
第四章 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药膳原料的炮制
炮制的目的
减轻原料毒性,保证食用安全(半夏炮制后消除
呕吐、咽喉肿痛)
中医药膳学详细知识点(含食物寒凉属性)
药膳学基本理论药膳的基本概念药膳学发展简史药膳学现代应用发展状况药膳专著:饮膳正要食物本草随园食单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药物、食物的性味性味理论的核心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一、四性(寒、热、温、凉)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
•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治疗阳热证。
温热属阳,温次于热→治疗阴寒证。
寒凉药食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温热药食作用: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平性: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物、食物。
如:大米、玉米、党参、山药、甘草等。
五味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
药物和食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
食物、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应,更是对食物及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辛: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作用。
–萝卜、洋葱、陈皮、生姜、芫荽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等证。
甘: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山药、大枣、甘蔗、狗肉、粳米、鸡肉用于正气虚弱、肢体诸痛、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酸: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
乌梅、五味子、覆盆子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等证。
苦:具有清热泻火、泻降气逆、通泻大便、燥湿祛湿、泻火存阴等作用。
苦瓜-用于治疗热证、火证、实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咸: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海带、海蜇、淡盐水、鸭肉。
用于大便燥结、瘰疬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
淡: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
苡仁、冬瓜、茯苓。
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证。
涩: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菠萝、首乌、芡实、莲子。
用于治疗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反映食物、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食物、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中医药膳学-中医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5.煎汁有些药膳的制作,不直接加入干品中药饮片,而需先行 煎煮中药,去渣取汁备用。制膳时再加人药汁同煮,羹、粥、饮 料类的药膳应用较多。如桂浆粥,先将肉桂煎汁去渣,粥沸后再 加肉桂汁同煮至熟。
二、食物原料的前期加工处理
药膳中食物原料,亦有鲜品和干品之分。鲜品多作菜肴制作, 干品则适用于各种膳型。
中医药膳制作的 基本技能
第一节 中医药膳制作的特点与要求
前言
药膳制作,不同于一般膳食的制作,有其独特的特 点和要求,掌握这些特点和要求,是实施药膳制作 的前提条件。
一、制作的特点
(一)辨证选料
药膳制作前,首先应辨证选料。辨证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 下,对用膳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理证型;或对用膳者 的体质进行辨证分析,确定体质类型,然后制定药膳的治法和调 养方法。配制组成药膳方时,应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治法选择 搭配好相应的药物与食物。如热证的病情,选用寒凉性质的药物 与食物原料配膳,偏阳质(燥热体质)的体质,选用寒凉性质, 具有滋阴润燥、滋补壮体的药物与食物原料配膳。
5.切制鲜品中药,应按制膳的需要,切制成不同的形状,其厚薄、大 小、方圆等都应统一,力求美观。既要易于熟烂出味,又使药膳形色 俱佳。
(二)中药干品原料
中药干品入膳制作,目前大多选用已经炮制好的中药饮片或成 品。一般都不需临时进行加工,少数确需临时加工的中药原料, 可参考《中药炮制学》介绍的方法炮制,在此不作详细介绍。下 面仅就制膳前中药饮片的主要加工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二、制作的要求
前言
药膳制作时的具体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药性与食性的密切结合 (二)中医药知识与烹调技术的有机结合 (三)注重药效与讲究形、色、香、味的相互结 合
(一)药性与食性的密切结合
中医药膳学
上篇总论第一章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第二章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原则第三章药膳学的基本理论第四章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第一章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第一节药膳的概念及内容一药膳的概念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调加工制成的食品进而言之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健康状况和药食同源之理将适当的有药用功效的食品和适当的中药相配伍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和特定功效的食品它是既有食品作用又具有药品作用的美味佳肴它比普通食品更有营养保健和治疗作用它是中国传统的医药知识与食品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之目的的营养保健及治疗食品二药膳的意义和作用药膳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药膳的作用一是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二是治疗疾病康复保健三是延年益寿美容抗衰第二节中国药膳发展简史一先秦两汉时期药膳发展情况在我国自文字出现以后甲骨文与金文中就已经有了药字与膳字药膳之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周礼·天官》记载周朝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食医专司饮食营养卫生《内经》中记载了半夏粳米汤等6个药膳方《黄帝内经》特别强调了药治与食治相结合的重要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益精气《神农本草经》中收载药物365 种其中药用食物就达50种左右包括有米谷菜蔬虫鱼禽肉等食药物《金匮要略》有禽兽虫鱼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专门论述了食禁内容并有当归生姜羊肉汤的药膳记载二魏晋隋唐时期药膳发展情况晋代葛洪《肘后救卒方》用海藻酒治疗瘿病用羊肝治雀夜盲用猪胰治疗消渴病等孟诜《食疗本草》中共收载食物药261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孙思邈《千金方》夫为医者当须先洞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痊然后命药并设食治专篇王焘《外台秘要》在膳食食疗保健方面有十分宝贵的记述除在食物禁忌方面外还有药膳食疗保健方如气嗽用杏仁煎下痢用生姜汁加白蜜方干姜加杂面为烧饼熟食方等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太平圣惠方》总结了药膳的作用并列举了多种食疗药膳保健食品如软食之粥羹硬食之索饼饮料之酒浆茶乳等《圣济总录》包含有食治方285个食膳类型又增加了散饮汁煎饼面等三宋金元时期药膳发展情况宋金著名医家李杲《脾胃论》十分强调营养饮食药膳保健的重要张子和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补者以谷肉菜养品体者也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收载常用食物203种并逐一介绍食物的性味有毒无毒及效用至为实用在膳食方面很讲究配膳详尽记载了各种烧饼馒头包子及其他食物的制作方法四明清时期药膳发展情况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收载了大量食物包括乳腐酥鱼鲊等并列举了许多食疗方极大地丰富了药膳食疗保健的内容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记载了大量饮食保健品的制作方法如茶酒醋酱油菜蔬蜜饯等的制作法内容丰富清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详细记载了适合老年人的饮食如粥类38种汤类32种清代曹慈山《老老恒言》亦对老年人食粥作了详论提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五谷乃天生养人之物诸菜皆地产阴物所以养阴故宜食之蔬有疏通之义焉食之则肠胃宜畅无壅滞之患卢如《食物本草》五近现代药膳发展情况近现代药膳研究方兴未艾药膳产品甚为丰富药膳剂型名目众多药膳水平有所提高辨证施膳和药膳机理研究剂型扩大和创新第二章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原则第一节药膳的特点二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已病者药膳可作为治病的主方或辅助用方祛邪治病未病者药膳可改善机体的功能状态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强身健体三方便快捷取材容易烹制简便经济实惠服用方便四加减灵活第二节药膳的分类一按药膳的食品形态分类一流体类 1汁类由新鲜并含有丰富汁液的植物果实茎叶和块根经捣烂压榨后所得到的汁液制作时常用鲜品热病后烦渴西瓜汁雪梨汁噎膈饮食难气阴两虚五汁饮血热出血鲜荷叶汁 2饮类将作为药膳原料的药物或食物经粉碎加工制成粗末以沸水冲泡可温浸即可制作特点是不用煎煮省时方便有时可加入茶叶一起冲泡而制成茶饮急性肠胃病姜茶饮生理期疼痛内寒感冒姜糖饮姜茶饮制作方法把红茶包放进杯中以热水冲泡再加入适量的生姜汁和黑糖或是蜂蜜就完成了红茶的功效红茶的咖啡因有利尿作用可以促进排尿另外从中医的阳阳论来看红茶之所以看起来红红的是因为它属于温暖身体的食物也就是说颜色属于蓝白绿的食物会冷却身体红黑橙的食物会温暖身体所以绿茶会冷却身体红茶会温暖身体欧洲之所以不流行绿茶而流行红茶就是因为欧洲天气比较寒冷的缘故黑糖的功效同样从阳阳论来看黑糖也可以温暖身体消除低体温所造成的身体不适当体温上升就能促进体内脂肪废弃物糖分的燃烧进而减轻体重净化血液有人说「吃黑糖会胖」其实不正确跟红茶一起摄取的话反而还会变瘦呢东京农业大学的营养学教授就发表过「黑糖可以降低血糖」的研究结果只要知道黑糖可以升高体温燃烧血糖那也是理所当然的此外黑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铁锌钙钾等矿物质所以对於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分三大营养素摄取过量必须以维生素矿物质帮助身体燃烧这些营养却又摄取不足导致许多生活恶习症状的现代文明人来说黑糖是一种很好的健康食品姜的功效日本大约有150种医疗用中药其中75都有用到姜姜具有的疗效可说是「没有姜就没有中药」了中药经典《伤寒论》就有提到「姜可以温暖身体促进血液循环活化所有内脏的机能还可消除体内多余液体积水驱风排出气体帮助消化」而明代药学典籍《本草纲目》则记载「姜御百邪各种疾病」据说孔子每天也都用姜来当副菜的姜含有姜酮姜油酮姜油等等辛辣成分还有姜烯蒎烯等芳香精油成分最近甚至在药理学领域中接连发现了姜的惊人效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通降低血压降低血小板凝聚力预防血管栓塞提高体温强化白血球效能增加免疫力发挥排汗解热去痰止咳功效促进排尿改善水肿与积水肥胖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消除郁闷促进唾液胃液胰液胆汁肠液的分泌提高消化功能杀死食物中毒菌或肠道内的有害细菌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让心情高昂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用字典来查「ginger」这个字可以看到除了姜之外还有志气健康精神等等意思当作动词则是用姜调味增加活力鼓舞等等「There is no ginger in him」就可以翻译成「他没有活力」所以说英国人也早就知道姜的功效了十六世纪黑死病大流行伦敦有三分之一的市民丧失生命当时亨利八世得知「只要多吃姜就不会死」的事实便命令伦敦市长「要让所有国民多吃姜」所以伦敦到现在都还能买到做成人型的「ginger bread 姜饼人」呢早上刚起床大脑以及体内许多内脏都还没清醒过来体温也比较低所以心情通常会有点忧郁这时候只要用姜茶加入黑糖和蜂蜜来温暖身体补充糖分藉著姜的身心活化作用来确实提起精神就可以有个愉快的一天了只要喝一两杯姜茶代替早餐就可以了如果觉得姜有点太刺激可以多加一些黑糖和蜂蜜来缓和刺激姜可以削成姜泥或是榨成姜汁直接食用姜泥还可以摄取食物纤维所以对便秘的人来说是很适合的3汤类将要做药膳的药物或食物经过一定的炮制加工放入锅内加清水用文火煎煮取汁而成这是药膳应用中最广泛的一种剂型食用汤液多是一煎而成所煮的食料亦可食用神经衰弱病后体虚葱枣汤肾虚腰痛疼痛骨软地黄田鸡汤消化道出血双荷汤 4酒类将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白酒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而成风湿病虎骨酒白花蛇酒补肾助阳鹿茸酒 5羹类以肉蛋奶或海产品等为主要原料加入药材而制成的较为稠厚的汤液补肾益气散寒止痛羊肉羹壮元阳强筋骨什锦鹿茸羹二半流体类 1膏类亦称膏滋将药材和食物加水一同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状的稠膏具有滋补润燥之功适用于久病体虚病后调养养生保健者长期调制服用补髓添精羊肉膏须发早白或脱发乌发蜜膏 2粥类是以大米小米秫米大麦小麦等富于淀粉性的粮食加入一些具有保健和医疗作用的食物或药物在加入水一同煮熬而成半液体的食品中医历来就有糜粥自养之说故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产后等脾胃虚弱之人清肝热降血压芹菜粥健脾开胃止泻鲜藕粥3糊类由富含淀粉的食料细粉或配以可药食两用的药材经炒炙蒸煮等处理水解加工后制成的干燥品内含糊精和糖类成分较多开水冲调成糊状即可食用补肾乌发黑芝麻糊润肺止咳杏仁粉三固体类 1饭食类是以稻米糯米小麦面粉等为基本材料加入具有补益且性味平和的药物制成的米饭和面食类食品分为米饭糕卷饼等种类益脾胃涩精气山药茯苓包子健脾利湿芸豆卷益气养血参枣米饭 2糖果类以糖为原料加入药粉或药汁兑水熬制成固态或半固态的食品健脾和胃祛痰止咳姜汁糖清热润肺化痰柿霜糖 3粉散类是将作为药膳的中药细粉加入米粉或面粉之中用温水冲开即可食用补中益气糯米粉醒脾和胃理气止呕砂仁藕粉二按制作方法分 1炖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和食物同时下锅加水适量置于武火上烧沸去浮沫再置文火上炖烂而制成的 2焖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和食物同时放入锅内加适量的调味品和汤汁盖紧锅盖用文火焖熟的 3煨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置于文火上或余热的柴草灰内进行煨制而成 4蒸类此类药膳是将药膳原料和调料拌好装入碗中置蒸笼内用蒸气蒸熟的 5煮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放在锅内加入水和调料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熟的6熬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倒入锅内加入水和调料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烧至汁稠味浓粑烂的 7炒类此类药膳是先用武火将油锅烧熟再下油然后下药膳原料炒熟的 8熘类这是一种与炒相似的药膳主要区别是需放淀粉勾芡 9卤类此类药膳是将药膳原料加工后放入卤汁中用中文逐步加热烹制使其渗透卤汁而制成的 10烧类此类药膳是将食物经煸煎等方法处理后再调味调色然后加入药物汤汁用武火烧滚文火焖至卤汁稠浓而制成的 11炸类此类药膳是将药膳原料放入油锅中炸熟而成的三按药膳的功用分类一养生保健延寿类1补益气血药膳适用于平素体质素虚或病后气血亏虚之人如十全大补汤八珍糕等 2调补阴阳药膳适用于机体阴阳失衡之人如具有补阴作用的桑椹膏补阳作用的冬虫夏草鸭等3调理五脏药膳适用于心肝脾肺肾五脏虚弱功能低下之人用酸苦甘辛咸来补养肝心脾肺肾五脏如健脾膏补肾膏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肾肺经功能主治具有养肺阴补肾阳的功效为平补阴阳之品用于肺痨咳血阳痿遗精等症如东宝肝泰百苓胶囊金水宝此外病后体虚不复自汗畏寒等可以用冬虫夏草同鸭鸡猪肉等炖服有补虚扶弱之效虫草有平喘作用本品多入丸散剂每次用量5克--10克 4益智药膳适用于老年智力低下以及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记忆力减退之人如柏子仁炖猪心等 5明目药膳适用于视力低下视物昏花之人如黄连羊肝丸决明子鸡肝汤等 6聪耳药膳适用于老年耳聋耳鸣以及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听力减退之人如磁石粥清肝聪耳李实脯等 7延年益寿药膳适用于老年平素调养强身健体养生防病之人如清宫寿桃丸茯苓夹饼等二美容美发类 1增白祛斑药膳适用于皮肤上有黑点黑斑色素沉着之人如白芷茯苓粥珍珠拌平菇等以美容增白 2润肤美颜药膳适用于老年皮肤老化松弛面色无华之人具有美容抗衰功效如沙苑甲鱼汤笋烧海参等 3减肥瘦身药膳适用于肥胖之人如荷叶减肥茶参芪鸡丝冬瓜汤等 4乌发生发药膳适用于脱发白发以及头发稀少之人如黑芝麻山药米糕《积善堂经验方》中的乌发蜜膏等 5固齿药膳适用于老年体虚牙齿松动掉牙之人如滋肾固齿八宝鸭金髓煎等三祛邪治病类1解表药膳具有发汗解肌透邪的功效适用于感冒以及外感病的初期如葱豉汤香薷饮等 2清热药膳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机体热毒内蕴或余热未清之证如白虎汤清暑益气汤等3祛寒药膳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适用于机体外寒入侵或虚寒内生的病证如当归生姜羊肉汤五加皮酒等 4消导药膳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食积内停腹胀等症如山楂糕五香槟榔等白虎汤白虎汤是中药的一个处方源于汉末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白虎汤的主要成分是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组成功能清气热泻胃火适用于高热烦渴引饮大汗出脉洪大及胃火引起的头痛齿痛牙龈出血等症 5通便药膳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大便干燥之症如麻仁润肠丸蜂蜜香油汤等 6利水药膳具有利水祛湿通利小便的功效适用于尿少浮肿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包子等 7活血药膳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瘀血内停跌打损伤等症如益母草膏当归鸡等 8理气药膳具有行气理气止痛功效适用于肝气郁结胀痛不舒以及气滞血瘀等证如陈皮饮佛手酒等9祛痰药膳具有祛痰止咳之功适用于咳嗽痰多喉中痰鸣等症如梨膏糖瓜蒌饼等 10止咳药膳具有宣肺止咳之功适用于咳嗽等症入川贝蒸白梨糖橘饼等 11平喘药膳具有止咳喘之功适用于哮喘等证如丝瓜花蜜饮柿霜糖等 12熄风药膳具有平肝熄风定惊之功适用于肝经风热或虚风内动之症如菊花茶天麻鱼头等柿霜糖柿霜糖是由柿饼表面凝结的柿霜熬制而成具有生津止渴清热润喉止血宁嗽等功效其制作方法如下 1收霜同一批柿饼可于12月和翌年2月两次收霜一般每100公斤柿饼可出8公斤毛霜收霜方法是将柿饼通过敲打震落表面柿霜收霜后的柿饼不影响出售 2溶霜将收集的柿霜按15加水浸泡使之溶解浸泡期间每2小时搅动一次共搅动3次而后静置过夜次日用细布滤出上清液残渣继续用3倍水浸泡4小时过滤取上清液残渣再加2倍水浸泡2小时13安神药膳具有养血补心镇静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症如柏仁粥酸枣仁汤等 14排毒药膳具有调节机体状况改善机体功能排出体内毒素的作用适用机体不适痤疮等平素火毒易盛之症如黄芪苏麻粥鲜笋拌芹菜等四疾病康复类人参莲蓉汤当归生姜羊肉汤乌鸡白凤汤等第三节药膳的应用原则一辨证施膳气虚参枣米饭山药汤圆茯苓包子益脾饼大枣粥血虚大枣花生桂圆枸杞子阴虚生熟地制首乌百合麦冬龟板胶阳虚羊肉狗肉鹿茸鹿角胶二三因制宜一因时施膳春季气候温和万物生长向上五脏属肝补肝首乌肝片妙香舌片夏季气候火热人体喜凉五脏属心清补西瓜盅荷叶凤脯秋季气候凉爽五脏属肺平补菊花肉片参麦团鱼玉竹心子冬季气候寒冷阳气深藏五脏属肾滋补归芪鸡龙马童子鸡四季皆宜茯苓包子银耳羹二因地施膳潮湿之地温燥辛辣寒冷之地温热之品湿热之地清凉甘淡三因人施膳1少儿生长发育阶段稚阴稚阳脏腑娇嫩不宜大寒大热小儿脾胃不足过食生冷油腻损伤脾胃消化不良易消化多样化富有营养 2老年虚心肝脾肺肾不足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头晕失眠性功能减退腰酸腿软腹胀便秘实血脉不通畅痰湿内阻骨质增生动脉硬化组织增生多服健脾开胃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活血通脉通便及延年益寿药膳 3孕妇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三以形补形一以脏补脏猪心补养心血安神定志羊肝补肝明目猪肚健脾益气猪肾补肾益肾孙思邈用猪肾汤治产后虚羸猪的肾上腺俗称小腰子对人体有害不宜使用二以脑补脑鱼脑健脑益智三以髓补髓猪脊髓补髓朱丹溪大补阴丸用其治虚损四以子补子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女贞子均有种子作用以治不孕不育第三章药膳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药膳学的基础理论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中医学理论最突出的特点这一概念的基本核心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药膳的施用也正如中医治法中方剂的运用目的是调理脏腑气血协调机体阴阳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一五行的概念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二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形成的理性概念是划分各种事物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五行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尚书·周书·洪范》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炎热光明升腾土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滋润下行寒凉闭藏三五行属性的归类古人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采用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从而构建了事物的五行系统取象比类法即将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与五行各自的特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如东方为日出之方位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东方属木西方南方北方同理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五方与五行四五行之间的关系 1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相生次序木→火→土→金→水→木母子关系--《难经》 2五行相克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相克次序木→土→水→火→金→木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内经》 3五行制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包括生中寓克克中寓生 4五行相乘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克制又称过克相乘次序同相克即木→土→水→火→金 5五行相侮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金→火→水→土→木五行乘侮关系图药性-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药物治病的中医解释-不外是扶正驱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一四气 1 含义-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2 确定依据-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3 所示效用-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 4 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二五味 1 含义-五味就是药物具有酸苦辛甘咸五种不同的滋味除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2 确定依据-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所以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3 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一辛能散能行即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大多数有辛味二甘能补能和能缓即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补性调和药性的药物和止痛药物大多数有甘味三苦能泄能燥能坚即有清泄火热降泄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有苦味四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有酸味五咸能下能软即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一般泻下润下通便软坚散结的药物多有咸味六淡能渗能利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数是淡味七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即有收敛固涩等作用具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4 气味配合气和味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种药物既具有一定的气又具有一定的味必须将气和味的作用综合起来看待一般说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就有所区别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药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点三升降浮沉 1 含义-升降浮沉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一升就是上升提举的意思趋向于上能治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二降就是下达降逆的意思趋向于下能治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三浮就是上行发散的意思。
中药药膳学
认为是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营养物质的消耗之间的动态失衡。 • 中医药膳学:以调整阴阳,使其变化趋于动态平衡为根本目的。对阴
• 3.米面类:稻米、糯米、面粉等为原料,加入药 物,经煮、蒸等制成,如八宝粥、人参汤圆等。
• 4.果实类:植物果实为原料,经一定加工并加入 药物制成,如梨膏糖、桂花核桃冻等。
二、按药膳工艺特点分类
• 1.菜肴类:肉、蛋、水产、蔬菜为原料,以煨、炖、炒、蒸为基本 方法,具色、香、味、形、效菜肴,如黄芪鸡、紫苏鳝鱼、香椿鸡蛋。
• 6.经营管理:药膳餐厅、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和特点,经营 管理原则和方法。药膳餐厅不同于一般药店和餐厅,具行业 的特殊性,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等均要研究,有 一系列措施方法。
第三节 药膳的特点
• 1.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行之有效、流传较广:药膳是特殊食品,几 千年历史,经验丰富,如“大黄酒”、“杜松子酒”
• 五脏在生理上既相互资生又相互抑制,方能生化无穷;病 理上太过与不及,均可为害。五脏相互补充,可祛疾延年。
• 施膳原则,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如木克土,肝有病易伤及 脾胃,凡见肝病患者,常宜治肝兼以补脾健胃的药膳,以 防传变,旨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四、气血津液学说与药膳
•
气: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粥谱》等专著面市。 •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
第二节 药膳学的研究内容
• 1.药膳发展史:起源、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研究药膳史→继承→发展提高。
中医药膳PPT课件
1、吃饱。满足人体对基本营养素的需求。 2、满足“口腹之欲”。吃得美味可口,将 吃饭作为一种享受。 3、从食物中取得一些具有特殊功能、有 益于健康的物质,使体质增强,寿命延长。
具有第三种功能的食品就叫做“功能 食品”
7
那怎么样的吃法才最合理?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禽兽虫鱼禁忌并治” 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专门论述了“食禁” 内容,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 仅能为害”。并有当归生姜羊肉汤的药膳记载。
北魏崔洁的《食经》 晋代葛洪《肘后救卒方》用海藻酒治疗瘿病、用羊肝 治雀夜盲、用猪胰治疗消渴病等。
24
发展源流
唐代孙思邈(公元581~682年)的《备 急千金要方》。后者设有“食治”专 篇,其中收藏164种药用食物。认 为“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疫者, 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 生之术也。”
27
发展源流
宋元时期是食疗药膳学全面发展时期。
宋金著名医家李杲《脾胃论》十分强调营养饮食药 膳保健的重要。
张子和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补者,以谷肉菜养品体者也”。
28
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从事饮膳太医 工作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烹饪技艺、 营养卫生、饮食保健等方面的经验, 为报答皇上的选拔“洪恩”,利用闲 暇之时编撰了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 《饮膳正要》。收藏食物203种。为中医 营养学奠定了基础。
近现代药膳研究方兴未艾,药膳层出不穷, 如雨后春笋。药膳产品甚为丰富,药膳剂型 名目众多,药膳水平有所提高,辨证施膳和 药膳机理研究、剂型扩大和创新。
37
药膳学相关内容
1、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五行、脏象学说、气血津液、病因病
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成)
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成)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JCSL11LC课程名称:中医药膳学课程类别: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开设学时:总计34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训14学时开设学期:第4学期考核形式:考查承担任务教研室:中概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一)课程的性质中医药膳学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医药膳的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的一门学科。
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在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为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掌握中医药膳的基本理论、常用药材和食材的性能应用,以及常用药膳配方的制作与应用。
二)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中医药膳学集合了中医药理论、食品营养学、烹饪学等相关理论,是中医药学在饮食过程的实践应用,也是养生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
二、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课程设计理念该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紧扣普专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内容合理选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能力。
通过教、学、做,实现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并将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针对康复治疗专业,培养面向基层的高级康复治疗人员,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综合调理能力。
药膳是一门不可或缺的知识。
药膳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而且可以作为日常养生方法,适宜所有人群,有非常广泛的实用空间。
因此,该课程以应用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旨在提高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水平。
研究地点不局限于学校,还包括家庭、社会,由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教师起启发、引导、督促、检验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积极参与其中,达到教、学、做、品—体化。
该课程总课时数为36,其中理论30学时、实训6学时。
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占50%)、实践技能(占30%)、单元检查(占20%)。
三、课程总体目标知识目标:熟悉中医药理论、常用食材、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药膳应用和使用注意。
中医药膳学(精编)
中医药膳第十七讲
洋葱炒羊肉
薏仁冬瓜汤
第二节 美发乌发
• 美发乌发药膳是指具有保持和促使头发黑密亮 泽、防止头发折损脱落等功效的药膳。 • 美发乌发药膳主要以滋养肝肾、培补精血的药 食为主组成。
银杞明目汤
第六节 聪耳助听
• 聪耳助听药膳是指具有缓解或消除耳鸣耳聋作 用,以改善或恢复听力的药膳。 • 其药膳多以补益肝肾、养血填精,及疏风清热、 清肝泻火、利气通窍之药食为主组成。
聪耳酒
• 组成:胡桃肉60g,五味子40g,蜂蜜30g, 白酒1000ml。 • 主治:肾气亏虚,耳失充养所致耳鸣,遗精, 腰膝酸软;或肺肾两虚,气失摄纳所致咳喘无 力,日久不愈,气短懒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医药膳第十七讲
曾妙主讲
第二十章 养生保健药膳
• 养生保健药膳,是指具有增强体质、改善形象、 调摄精神、提高智力、防止早衰、延长寿命等 作用,使身心健康得到调节和改善的药膳。 • 根据功效和适用范围,养生保健药膳可分为健 美减肥、美发乌发、润肤养颜、延年益寿、明 目增视、聪耳明目、益智健脑等。
第一节 健美减肥
第七节 益智健脑
• 益智健脑药膳是指具有改善大脑功能,提高智 力功能的药膳。 • 主要由补肾填精、养心健脾、开通心窍的药食 为主组成。
桂圆莲子粥
谢谢!
首乌寄生鸡蛋汤
第三节 润肤养颜
• 润肤养颜药膳是指具有保护、滋润皮肤,改善 面部气色作用的药膳。
海带绿豆汤
第四节 延年益寿
• 延年益寿药膳是指具有延缓衰老,提高生存质 量,延长寿命作用的药膳。
中医药膳学试题及答案秋梨膏
中医药膳学试题及答案秋梨膏1.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A. 《伤寒杂病论》B. 《黄帝内经》C. 《千金要方》D. 《中藏经》E. 《诸病源候论》2.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是()A.《针灸大成》B.《铜人腧穴针灸图经》C.《针灸甲乙经》D.《黄帝内经》E.以上都不是3.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A.《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难经》C.《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伤寒论》D.《黄帝内经》、《类经》、《难经》、《脉经》E.《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中藏经》4.金元四大家中,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以养阴清热为主的是()A.刘完素B.张从正C.李东垣D.朱震亨E.以上都不是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6.同病异治之“异”,是指()A.证候之异B.病因之异C.病因和证候之异D.病因和病位之异E.病性和病位之异7.“阴盛者胜之以阳”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C.阴阳互根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8.以阴阳概括说明事物,下列属阳的是()A.青,白B.晦暗C.黄,赤D.呼吸微弱E.声音低怯9.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A.整体观念B.五行学说C.精气学说D.阴阳学说E.比较,演绎,模拟10.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体现了()A.阴阳对立B.阴阳消长C.阴阳交感D.阴阳互根E.阴阳互用11.五行特性中,火曰()A.曲直B.炎上C.稼穑D.从革E.润下12.木之“所不胜”是()A.火B.土C.金D.水E.以上都不是13.下列“五脏”中,五行属“木”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14.属于“相侮”的是()A.肾病及肝B.肝病及肾C.肝火犯肺D.肝病及脾E.以上都不是15.下列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的是()A.胆B.胃C.女子胞D.骨E.髓16.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A.生成宗气B.肺气通于天C.朝百脉D.宣发卫气E.肺的呼吸功能17.具有化湿而恶湿特点的脏腑是()A.肝B.心C.脾D.肺E.肾18.肺呼吸之气出入的“门户”是()A.鼻B.口C.喉D.皮毛E.汗孔19.五脏中具有“生髓通脑”功能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20.主管一身阴阳的是()A.肝B.心C.脾D.肺 #E.肾21.“气之主”指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22.“中正之官”是()A.胆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23.三焦的生理功能是()A.通行元气B.传化水谷C.化生精气D.调畅气机E.助心行血24. 肺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精液的生成和气机调畅 B.精液的生成和呼吸运动C.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D.水液的代谢和气机调畅 E.精气的相互资生、促进25. 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依赖于( )A.膀胱的气化B.膀胱的开合C.肾的气化与固摄D.三焦的气化E.肺的宣发与肃降26.脏腑的表里关系中,与“肺”相表里的腑是()A.胆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27. 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气的()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28. 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腑是()A.肝心脾肾B. 肝心脾肺C. 肝心肺肾D. 肝脾肺肾E. 心脾肺肾29.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经气30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31. 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化气32. 足三阳经的走向规律是()A.从头走足B.从足走腹胸C.从腹胸走手D.从手走头E.从足走头33. 足太阴经内踝8寸以下分布在()A.下肢内侧前缘B.下肢内侧中线C.下肢内侧后缘D.下肢外侧中线E.下肢外侧后缘34. 根据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手阳明大肠经下交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B.手太阴肺经C.足阳明胃经D.手少阴心经E.手太阳小肠经35. 均起于胞中的奇经是()A.任脉、督脉、带脉B.阴维脉、阴跷脉C.阳维脉、阳跷脉D.冲脉、任脉、督脉E.任脉、冲脉、带脉36. 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经脉是()A.冲脉B.督脉C.带脉D.任脉E.维脉37. 暑邪伤人,出现气短乏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暑邪伤人,损伤脾胃C.暑多夹湿,阻遏气机D.暑性升散,伤津耗气E.暑性升发,易扰心神38.下列情志异常可引起二便失禁的是()A.过喜B.过思C.过怒D.过悲E.过恐39.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A.胀痛B.窜痛C.灼痛D.刺痛E.重痛40.“大实有赢状”的病机是()A.由实转虚B.实中夹虚C.虚中夹实 #D.真实假虚E.真虚假实41.塞因塞用属于()A.正治法B.反治法C.治标法D.治本法E.以上都不是42.长期低热,以午后或夜间低热为主,其病机是()A.气虚B.血虚C.阴虚D.阳虚E.痰盛43.巅顶头痛属于()A.太阳头痛B.阳明头痛C.少阳头痛D.厥阴头痛E.以上都不是44.滑脉的特点是()A.轻取即得,重按反减B.轻取不应,重按始得C.往来艰涩,极不流利D.往来流利,应指圆滑E.端直以长,如按琴弦45.泻痢日久,头晕目花,脱肛,气短疲乏,脘腹坠胀,其证候是()A.气虚证B.气陷证C.气脱证D.阳虚证E.气滞证46.五味的阴阳属性,属于阳的一组是()A.辛甘咸B.酸苦淡C.甘淡苦D.辛甘淡E.辛苦酸47.一种药物能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烈性,这种配伍关系是()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48.生地黄制成熟地黄的目的是()A.消除毒性 B.改变药性 C.便于贮藏D.增强药效 E.纯净药材49.下列哪一组药是辛温解表药()A.羌活桂枝细辛 B.银花菊花薄荷C.升麻葛根桂枝D.藿香麻黄川芎 E.升麻栀子葛根50.人参有大补元气、益气固脱的作用,而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常以何药作代用品()A丹参 B党参 C 黄芪 D 太子参 E玄参51.理中丸与四君子汤共有的药物是()A.人参、白术、茯苓B.人参、白术、甘草C.人参、茯苓、甘草D.人参、干姜、甘草E.人参、茯苓、干姜52.患者,女,29岁,数月来两胁隐痛,口燥咽干,精神不振,不思饮食,月经后期,乳房作胀,脉弦而虚。
中医药膳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第一节中医药膳的特点 第二节中医药膳的分类 第三节中医药膳的应用原则
第一节中医药膳学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中医药膳学的药性理论 第三节中医药膳学的配伍理论 第四节中医药膳学的治法理论
第一节中医药膳原料的炮制 第二节中医药膳制作工艺
第四章食物 类原料
第五章药物 类原料
第一节粮食类 第二节蔬菜类 第三节野菜类 第四节食用菌类 第五节果品类 第六节禽肉类 第七节畜肉类 第八节奶蛋类 第九节水产类
这是《中医药膳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希望能够开放阅读,让更多人能够阅读此书,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每种食材,不管是蔬菜水果肉类,药材类都有自身的功效,搭配在一起可以对症下药。
目录分析
绪论
第一章中医药膳的特 点、分类和应用原则
第二章中医药膳学的 理论基础
第三章中医药膳制作 的基本技能
一中医药膳学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药膳学的研究内容 三中医药膳学发展简史 四中医药膳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中医药膳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 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医
药
行业
专业
原料
应用
中医
中医药
理论
中医药 类
专业
全国
药膳
类专业
膳学
酒
中医药
利水渗湿
内容摘要
本教材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的起源、 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的一门学科。为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为中医药院校各类其他专业的限选课, 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向学生讲授中医药膳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其他专业基础课和后期临床课 奠定中医药膳方面的理论以及临床应用知识技能的基础。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23
葛粉羹
【组成】 葛根粉250g,菊花6g,豆豉150g,生姜9g,葱丝9g,精盐6g。 【制法用法】 1、姜、淡豆豉、菊花放入清水中小火煮20分钟,去渣取汁,大火烧沸。 2、调入葛根粉加水调成芡汁,煮沸成熟,加盐调味,撒上葱丝即可。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
24
【功效】 解肌生津,除烦。 【应用】 风热感冒兼阴虚者。适用于风热感冒兼阴虚者,亦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属于阴虚
鼻塞流涕等。本方是临床治疗老年T恤者外感风邪轻症的食疗良方。 【使用注意】 本膳适用于年老体虚而外感风邪之患者。外感重证不宜。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
21
生津茶
【组成】 青果5个,金石斛6g,甘菊6g,荸荠5个,麦门冬9g,鲜芦根2支,桑叶9g,竹茹
6g,鲜藕10片,黄梨2个。 【制法用法】 1、先将青果、荸荠洗净,去皮。 2、黄莉洗净,去皮,切片。 3、鲜芦根洗净,切碎。 4、鲜藕洗净,切片。 5、将上10味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取汁。 6、代茶频饮,每日1剂。
药膳有别于单纯药物疗法,创造了以饮食为主治疗疾病的新途径,避免了人们对药 物治疗的紧张心理,于日常餐饮中即可获得疗效。这种双效作用在理论上的依托就 是辩证施膳。
药膳既可以是药治后的补充,同时更是慢性病症,或体弱之人,或机体阴阳气血偏 颇时适宜的调理方法,它不以急功近利为务,而以持久的、日常的调理获得康复、 强壮。
中医药膳医学知识
26
【功效】 清热泻火,清心利尿。 【应用】 感受暑热,气津两伤证。适用于温热病发热口渴,身热多汗,心胸烦闷,口舌生疮,
尿赤量少,虚烦不寐,脉虚数等。凡暑热疾病,发热气津已伤者,本方尤为适宜。 常见的中暑、夏季热、流行性脑炎后期等气津已伤者,另糖尿病的干渴多饮属胃热 阴伤者也可以饮用。 【使用注意】 本膳性寒凉,适宜于暑热较盛者。凡脾胃虚寒或阴虚发热者不宜使用本方。
中医药膳学阴阳五行ppt
01
中医药膳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药膳学是一门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阴阳五行学 说,结合食物的性味、功效和食养原则,合理选择和配置膳 食,以帮助人们预防疾病、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学科。
特点
中医药膳学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膳、食养结合、防治疾病 ,注重食物的性味、功效和食养原则的运用,以及膳食的合 理配置和烹调。
02
补血药
如当归、熟地黄等,具有补益心血、 肝血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血虚证。
01
03
补阳药
如鹿茸、淫羊藿等,具有补肾阳、暖 胞宫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阳虚证。
其他常用药物
如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药 等,均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适应证。
05
04
清热药
如黄连、黄芩等,具有清热泻火、解 毒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热证。
中医药膳学阴阳五行ppt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 中医药膳学概述 • 阴阳学说在中医药膳学中的应用 • 五行学说在中医药膳学中的应用 • 中医药膳学中的常见食物与药材 • 中医药膳学治疗常见疾病的案例分析 • 中医药膳学的现代研究与发展趋势 • 中医药膳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保健养
肿瘤的中医药膳治疗
肺癌
肝癌
咳嗽咯痰、痰中带血、胸痛气短、潮热盗汗 、舌红少苔。
胁痛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秘结 。
胃癌
肠癌
胃脘疼痛、饮食减少、嘈杂呕吐、嗳气反酸 。
腹痛腹泻、大便带血、粘液脓血便。
06
中医药膳学的现代研究与 发展趋势
现代研究的主要方向与成果
药膳有效成分研究
中医药膳的有效成分研究是现代研究的重点之一,主要涉及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 鉴定、活性测试等方面。这些研究为药膳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医药膳学十七章-十九章
气、血、精、津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一旦耗散 滑脱,轻则有碍健康,重则危及生命。根据本类药膳所治病
证的不同,可分为固表止汗、固肠止泻、涩精止遗、固崩止
带四类。固湿类药膳多由固湿及补虚药食共同组成,具有补
益肝肾、敛肺健脾、固表敛汗、涩精缩尿、祛湿止带、涩肠
固脱等作用。旨在补虚固涩,标本兼治,然其作用较为缓和,
常用麻黄根、浮小麦、牡蛎、五味子等固表止汗之药食,
或配有黄芪等药益气固表,或配以阿胶、红枣等药滋阴补
益。代表方剂有浮小麦饮、麻鸡敛汗汤等。
中 医
1、浮小麦饮
药 膳
【来源】《卫生宝鉴》。
学
【组成】浮小麦15~30g,红枣10g。
【制法用法】 1.将浮小麦与红枣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 煎汤频饮。 2.将浮小麦炒香,研为细末,枣汤或米饮送服, 每次2~-3g,每日2-3次。
• 2.再人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冰糖少许,稍 煮即可
• 3.空腹温服,早、晚各1次。
中
医
药 • 【功效】涩肠止泄,敛肺止咳,生津止渴。
膳 学
•
【应用】肠虚不固证,肺气不固证。用于泻痢不止、倦息食少,或久 咳不止,咳甚则气喘汗出,以及消渴或暑热汗出、口渴多饮等。
• 【方解】本方所治之证为脾肺气虚固摄无权所致,治宜涩肠止泻、敛 肺止咳。方中乌梅味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其性善敛,具 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之功。此外本品至酸性平,善生津液,止烦渴 ,也可用于虚热消渴或暑热汗出,口渴多饮等。粳米甘平,补脾,益 五脏,壮气力,止泻痢。冰糖平和,最为滋补,与乌梅同用,涩而兼 补,不仅可以增强乌梅敛肺涩肠之用,更有“酸甘化阴”,助乌梅生 津止渴之妙。三味合用,既能补脾益肺而治久泻、久痢、久咳,又能 生津止渴而治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