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古代近现代史框架复习
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通史反馈:近代前期的世界(14—18世纪)——工业文明的曙光-解析版-word文档资料
近代前期的世界(14—18世纪)——工业文明的曙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下图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图,符合其逻辑关系的是
A. ①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②是18世纪时英国工业文明时期
B. ①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②是19世纪英国工业文明时期
C. ③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④是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 ③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④是20世纪信息文明时代
A
本题主要对古今中外经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工业革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质量产生了破坏,结合材料信息,①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②是18世纪时英国工业文明时期,③是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④是20世纪信息文明时代,故A项符合要求,排除BCD。故选A。
2.刘宗绪在《世界近代史》指出:“它改变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
的传统的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这里的“它”
最早兴起于
A. 17世纪
B. 18世纪
C. 19世纪
D. 20世纪
B
本题熬成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后扩展到西欧和北美,推动了法、美、德等国的技术革新,而且影响到东欧、亚洲、俄国和日本。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机器。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版课件:上篇 模块整合(二) (共66张PPT)
(3)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
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4)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方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 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 礼仪受到冲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通史体系 构建
中外纵横 关联
学术前沿 聚焦
[命题链接] 视角一 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角度认识两次鸦片战争
破坏,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取
得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进行了艰苦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沉 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通史体系 构建
中外纵横 关联
学术前沿 聚焦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 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创办大量近代企 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通史体系 构建
Leabharlann Baidu
中外纵横 关联
学术前沿 聚焦
2.(2017· 河南焦作一模 ) 清末某大臣认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
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
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 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 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对此观点认识正 确的是( )
A.此方案不可行,因为当时中国民间无力经营现代工业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板块2 专题4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①“宇宙之间,一理而 已”“无非这理”→反映 史料一:南宋朱熹 “理”是万物的本原,“理” 继承发展了“二 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 程”思想,提出了 ②“天理,只是仁、义、礼、 天理论 智之总名”→反映人世间的伦 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③“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 史料二:指出了理 道德精神的意义”→反映从关 学的积极作用 注生活和道德追求两个角度分 析理学的积极意义 ④“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 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将 史料三:指出了理 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 学的消极影响 利观”→体现了史学家黄仁宇 对中国古代理学缺陷的论述及 对中国社会影响的认识
(3)理学的兴起是儒、佛、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结果。 中国思想史在唐代中后期出现了一个重要转折,韩愈提出儒家 “道统”思想,打破了三教并盛的局面。宋代儒学为了与封建 统治相适应,儒家“道统”思想自然成为其承续的对象。 (4)理学也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北宋学者大胆抛弃 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 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求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 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
1.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及特点 (1)新发展 ①宋朝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有益内容,使儒、佛、道三 家融合,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 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则;既是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 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 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 位也被“理”取代了。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六大专题整合精讲与点拨(超强)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六大专题整合
精讲与点拨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点拨〗宗法臸与分封臸的内涵、特点及影响:(1)宗法臸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臸度,其最大特点 是嫡长子继承臸,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封臸是以宗法臸为核心的中央对地 方的管理臸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2.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
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点拨〗三省六部臸特点、影响及演变:(1)特点:三省六部臸的特点:①相权三分;②职权分明;③节臸君权。(2)影响:①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 失误。②三省六部臸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臸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3)三省臸演变:
宋
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司”;元代废三省臸,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臸;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点拨〗宋明清加强君主专臸的措施: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明代废除丞相,后设臵内阁内侍机构;清代设臵军机处,君主专臸达顶峰等。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2018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指导材料
2018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指导材料2018年高考即将来临,各个学校二轮复习已经全面展开,就历史学科而言,如何在剩余的140天时间里,掌握主干知识,突出阶段特征,把握知识联系,梳理专题体系,构建系统思维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我将结合2015—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考点和党十九大报告相关内容,从两个部分对2018届二轮复习备考提出个人想法,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同僚多多指点。
第一部分:2015—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考点分布、分值比例
由附录可知:
一、从模块角度看:
2015年政治文明史分值比例占18.82%,经济发展史分值比例占47.05%,思想文化史分值比例占38.81%;2016年政治文明史分值比例占28.23%,经济发展史占64.69%,思想文化史占16.46;2017年政治文明史分值比例占18.82%,经济发展史分值比例占48.23%,思想文化史分值比例占28.23%。
综上可知:经济发展史在高考分值比重中占据一半,历年最为稳定,思想文化史呈现先降再增的趋势,整体分值比例徘徊在30%左右,政治文明史分值比重占据20%左右。因此,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要注重
对经济发展史的讲解,这也符合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是对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不可忽略对政治文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讲解,要注意查找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性。
二、从题型角度看:
(一)选择题方面:2015年中国古代史政治史占4.7%,经济史占9.41%,思想史占4.7%,合计共占18.82%;中国近代政治史占4.7%,经济史占4.7%,思想史占4.7%,合计共占14.12%;中国现代政治史0%,现代经济史占4.7%,现代思想史占0%,合计共占4.7%。西方除近代经济史部分占14.12%,现代政治史占4.7%外,其他均未涉及。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上篇 专题二
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体系构建
线索提炼
线索一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线索二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题组一 古代农业
1.(题点:汉代农业生产的特征)下图为陕北出土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农户生活的悠闲富足状态
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情况
C.边疆畜牧业迅速发展情形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状况
2.(题点:区域农业的发展)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
B.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C.隋朝时南北农业基本持平
D.唐代东南发展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3.(题点:佛教庄园经济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产品主要供内部享用,政府按惯例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这些庄园内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后来,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北周实力大大增强。这说明( ) A.佛教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D.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
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框架
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框架
一、古代史
1. 黄河流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2.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
3.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思想文化
4. 秦朝的统一战国、秦汉经济文化政治思想变革
5.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二、近代史
1. 明清两代的政治变革和文化特点
2.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对外关系
3. 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革
4. 辛亥革命与各时期的政治制度
5. 辛亥革命与社会变革
6. 辛亥革命与文化变革
三、现代史
1. 五四运动后民主主义思潮
2.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3. 五四运动与共产主义思潮的形成
4. 其他民主主义思潮及共产主义思潮
5. 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和变革
6. 中国革命战争的政治变革
7. 中国革命战争的社会变革
8. 中国革命战争的文化变革
四、现代史的其它问题
1.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同俄罗斯的关系
2. 新中国成立后对外政策
3.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建设
4.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建设
5.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
6. 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历史特点
7. 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思想
8. 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9. 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
五、古代史
1. 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2. 中国历史上对外政策的主要思想
3. 中国历史上对外政策的主要经验
4. 中国历史上对外政策的主要效果
5. 中国现代化的必然性和历史特点
6. 中国现代化的基本思想
7. 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8. 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影响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上篇 专题八
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
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反映( A.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 C.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 )
B.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
连主线 提能力 攻大题 突破压轴题型
理知识 固基础
2.(题点:近代中国的社会特征)某条约签订后,“法人窥粤,英人
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这
表明( ) B.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A.法英俄是侵华的主要敌人 C.列强侵华过程中相互勾结
理知识 固基础
连主线 提能力
攻大题 突破压轴题型
3.(题点:列强侵华的影响)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负责有关外交事宜 的机构出现了从“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到“外务部”的演 变。这些变化( )
加入世界新秩序的创建,可谓近代史上一个“转折性里程碑”。
对此段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这里的“中国政府”指南京国民政府 B.二战中的贡献使中国“加入世界新秩序的创建” C.中国主动参战的最终结果使民众大失所望 D.“转折性里程碑”指的是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日本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东部
大部分地区,直接实行殖民统治。 线索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经历了由单阶级独斗、多
阶级联合到全民族抗争的过程。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最初表现为某一阶级独自进行
(完整版)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2018届历史高考二轮复习策略
根据二轮复习的任务,结合同学们在一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下面谈一下我
对二轮复习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二轮复习的必要性
1、知识方面:
(1)一轮复习“专题——主题”式体例,割裂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不利于同学们构建完整的历史结构。
(2)一轮复习历时较长,已经复习的知识出现了遗忘。
(3)一轮复习抓基础,进行知识点的全面、细致复习。高考重点考查的学科主干知识及四大能力和分级要求不突出。
2、习题方面:
(1)一轮复习是题型的全面练习,个别题型缺乏针对性。尤其是41题。
(2)一轮复习题型缺乏规律性、技巧性的总结。
二、二轮复习的任务
1、二轮复习时间:2018年2月底-2018年4月中旬
2、二轮复习的任务:
二轮复习按考纲规定进行通史加专题的复习。既要按照考纲构建通史知识体系,实现三本必修教材政治、经济和文化史的内容重组,又要按照各专题要求,梳理单元知识,归纳理性认识,进一步巩固落实专题知识。具体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查找漏洞,继续夯实基础
(2)重建体系,系统整合知识
(3)突出主干,掌握方法规律
(4)举一反三,规范提升能力
三、二轮复习的教学设计
1、内容设计
(1)二轮复习包括:通史(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共13讲)、史学理论专项、社会热点三个部分。具体内容不再详细叙述。(2)用新史观引领思维,重建通史体系
对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学观点的把握应是我们复习备考的基础,同时,与这些史学观点相关联的知识也都是历史的主干知识点。为此,我们复习时的具体思路为: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中外关联视角主题3现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学案
主题3 现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
视角1 现代史的中外对比
1.中国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比较
2.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性
视角2 世界对中国的影响
1.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2)扩大需求的政策要高度重视保民生、保就业,优先支持有利于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项目。
(3)以工代赈,开拓国内市场。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带动国民收入和社会需求的增长。
(4)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力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基本保障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加强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
2.美苏“冷战”局势的演变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
(1)1949~1955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苏中关系开始恶化,美中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苏联与美国的争霸政策。
(3)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苏中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
(4)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苏中关系走向缓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5)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参加重大国际组织活动。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板块6 第2讲 主题4
2.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整体认识 (1)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演进的四大特点: ①学习西方与抵制侵 略、救亡与启蒙相结合。 ②以向西方学习为主,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流。 ③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的逐渐深入, 中国社会对西方 文化制度经历由抗拒、排斥到逐渐接受,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过 程。 ④每一次的探索都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并且把理 论与实际相结合,探寻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2)儒家近代以来逐渐边缘化的原因: ①儒家属于农业社会的 产物,它所反映的是古典精神,是农民意识。因此,在以工业文明 为追求的现代化时期, 儒家只能退居边缘。 ②现代民主政治和科学 精神的传播和广泛的认同。
(3)儒家逐渐现代化的原因:①儒家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今天 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换言之,儒家是可以和现代社会相融的。 ②从历史上看, 儒家曾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自我更新, 具 有很强的包容性。 ③可以用儒家价值理想的合理成分去化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 响,如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材料二
19 世纪末, 康有为撰写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 《左传》等书,是汉 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 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பைடு நூலகம்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 《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 大的改革家, 《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 学来解释《春秋》 ,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 于据乱(世),立君主;终至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 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2018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资料
考什么,教什么,怎样考便怎样教
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教材仅是命题的背景和依托。淡化历史结论,突出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突出学科主干知识,不追求知识的覆盖面。强调重要概念的阐释。试题与答案呈现一定的开放性。突出学科素养的考查。拉近与大学命题专家的距离。)
根据高考试题有效整合教材(定位教材在备考中的地位。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根据高频考点确定教材的重点。根据高考试题完整准确阐释教材重要概念。根据高考试题宏观、微观结合准确把握历史事件。根据高考试题正确处理选修与必修的关系。用通史体例进行复习)
根据高考试题培养学生能力(发现学生失分原因。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关注修订版课标
2016年普通高中历史课标必修课程名为《中外历史纲要》,强调中外贯通,整体视野。如强调古代中国大一统和多民族特征;又如明清史叙写:知道明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国家管理体制,认识这些制度在秩序重建中的作用与弊端;通过了解由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世界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认识16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通过了解18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及此后各种矛盾的加剧,理解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转折。通过清前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认识清朝在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上的重要作用。
唯物史观(核心理论)、时空观念(核心思维)、史料实证(核心方法)、历史解释(核心能力)、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
一、构划时空坐标、明确阶段特征
陈旭麓先生说:“历史是年代的累积,历史的辩证法是从时间上展开的。”
时空包括具体时地、阶段特征、年代特征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1.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3
专题整合突破
第三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Fra Baidu bibliotek明清(鸦片战争之前)
建体系·宏观概览·纵横贯通
[ 阶段特征] 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新的经济因素产生;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 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了。
3.商业 (1)货币经济: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 跃。 (2)农产品商业化: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 作物普遍种植,推动长途贩运的兴盛。 (3)工商业市镇:明朝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市镇成为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 (4)商帮: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了大商帮。
◎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1.主要活动与贡献 完成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记载上千种药物,配有 1 000 多 幅插图,体系先进。 2.历史评价 (1)伟大医学成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 之一。
(2)《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 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3)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 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 世纪。 (4)达尔文曾将这部书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难点的复习提纲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难点的复习提纲
高考历史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繁多的考试科目,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和闻名已久的历史事件。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对高考历史重点知识难点的复习提纲制定和掌握变得十分重要。本篇文章将着重介绍高考历史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并提出复习提纲,供大家参考。
一、中国的古代史
1.夏商周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制度;
2.东周政治
制度:诸侯分封制和周王朝衰落;3.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墨子、墨家思想、儒家、道家思想的兴衰转移;4.秦朝统一和
秦始皇的重大政治措施。
二、中国的近现代史
1.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和中国的危机;
2.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文化碰撞,中国现代史的起点;
3.晚清政治制度改革和诸
多失误;4.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5.国共斗争:
国民政府和共产党兴衰;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抗战和解放
战争;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重要思想(如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8.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大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转型的历程。
三、国外历史
1.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重要事件,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2.走上殖民主义的欧洲国家: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
3.封建主义时期的法国革命:启示世界的人权和民主;
4.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上的影响;
5.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战:两次战争的启示和共鸣;
6.冷战时期:美苏两强争霸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竞争。
四、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1.历史思维的构建和培养;
2.历史原子的评估;
3.历史材料的使用和评估;
4.历史研究的方法和书写技能;
5.历史思维和实践的发展趋势。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三大通史线索
(二)世界古代史
三大通史线索(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 (一)中国近代史
(二)世界近代史
三大通史源自文库索(三)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 (一)中国现代史
2018届高三二轮历史复习思路和案例分析
29题:命题范围主要是甲午到五四运动,是中近史命选择题的重灾区。命题内 容主要集中经济变化、政治思想变化,特别是社会变化(包括习俗变化)。 30题:本道题的命题范围集中在1919至1949年之间的历史。命题内容是两党交 替进行,要么是继续肯定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要么歌颂共产党。当然,也可能 批评国民党。 31题:命题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命题内容主要集中在探索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上。 32题:本题基本上稳定于考世界古代史题,而教材的世古史只有雅典与罗马。 它呈现了一年交叉或两年交叉的规律。2015、2016年是罗马法制。 33题: 本题一般是考世界近代史,命题内容相对集中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定, 具体体现在政治制度方面。 34题:本题命题集中在1919至1945之间。命题内容主要是两次世界大战及之间、 两大体系、危机与新政等,以考苏联为主,重点集中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与建设的教训为主,偶尔也考其经验。 35题:命题范围是1945年以后的世界现代史。命题内容和重点主要集中在经济 全球化、集团化、制度化、体系化。偶尔关注两极化与多极化。
二、结合高考题明确本部分的高考重点
二、结合高考题明确本部分的高考重点
政治文明部分: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的变动与战争形 态的变化; 西汉的中央集权
经济文明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 春秋战国的商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期(东周)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
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石器时代-1840)
阶段原始
社会
夏、商、
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
南北朝
隋、唐五代
十国
宋、元明、清前期
时间
前2070-前771
年
(前21-前8世
纪)
前770-前221前221-220年
年(前3世纪后
(前8-前3世期-
纪)3世纪前期)
581-907年
(6世纪后期-
10世纪初)
960年-1368年
(10世纪后期-
14世纪后期)
1644-1840年
(17世纪中期-
19世纪40年代)禅让
制
公天
下
世袭制(夏)
宗法制(商)
分封制(西周)
礼制
分封制崩溃皇帝制中
礼崩乐坏外朝
三公九卿刺
史制
三省六部
科举制
参知政事枢密
使
三司使
知州通判转运
废丞相设内阁
军机处密折制
改土归流理藩院
清处理边疆原则
政治西周政治特点郡县制推
恩令中央集权
察举制
使
御史台行省制
宣政院
汉武帝“罢黜
百家,独尊儒
术”
经济耒耜
刀耕
火种
彩陶
养蚕
井田制重农抑商灵渠修驰道均田制
青铜(夏商周)铁犁牛耕统一度量衡车灌钢法翻
官府垄断手工业柔化处理技轨车
术丝国水排草市草
都江堰郑国王景治黄河市尉
筒车唐三彩
市坊分开,时间
限制
夜市出现(邸店
和柜坊的出现)
市打破时空界限商帮、会馆
交子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棉花的推广海禁闭关
经济重心南移完
成
文化
渠经济重心开始
南移
商代甲骨文《诗经》小篆隶书楷书王羲
《离骚》浑仪焚书之
儒学创立和坑儒白马寺《齐民要
发展造纸术董仲术》
百家争鸣舒宗教画
南北经济平衡
诗歌诗人及代表
作
火药用于军事
《金刚经》
胡旋舞
宋词、元曲、文
人画
元杂剧程朱
理学
指南针用于航海
明清小说八股取士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
京剧的发展
西学东渐司南汉赋活字印刷、火药
商鞅变法秦始皇
孝文帝改
半殖半封社会半殖民地化
选修孔子
改进
三大发明西传
革
唐太宗王安石变法康熙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1840-1949)
分段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5.4-1949
中国开始沦为中华民国
完全半殖半
阶段及北洋军
大大加深封
阀
20世纪初时间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20
年代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辛丑条约》同盟会
《南京条约》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第二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帝国主义以中华民国
三元里抗英三国干涉还华治华《临时约政治太平天国运动辽法》
帝国主义瓜五四运动
分狂潮中共一大
二大
国民大
革命
1924-19
27
国民党
一大
三大政
策
北伐战
争
大革命
失败
十年对峙
1927
-1937
八七会议
工农武装
割据
红军长征
瓦窑堡会
议
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
1937.7-1945
.8
国共第二次
合作
两个战场四
大会战相持
阶段中共七
大
收回治外法
权
解放战争
1946-1949.4
.23
重庆谈判
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七届二中全
会
抗战的胜利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输出民用工业资本输出
民族资本主
门户开放民族资本
主义进一
民族资本
主义短暂
日本对沦陷
区的疯狂掠
民族资本
主义萎缩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
西装西餐西式住宅
传入
义初步发展
洋务运动破
产
实业救国兴
步发展
中山装剪
辫
京张铁路
发展夺
抗日根据地
度过经济困
难
起
思想文化选修抵抗派“师夷长技以
制夷”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
自强”
维新派君主立宪近代报刊
兴起
上海首映电影电话传入
(1882)
科举制废除
戊戌变法
三民主义新三民
新文化运主义
动
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
孙中山
马克思主
义与中国
革命实践
相结合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成为党的指
导思想
整风运动
中国现代史知识框架(1949-现在)
阶
段
建国初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时期文化大革命徘徊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时间1949-19521953-19561956-19651966-19761976-1
978
1978-19921992-现在
1949政治协商
会议
《共同纲领》政治多党合作政治外交协商制度的初
建
一边倒政策第一届全国人大
民族区域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
万隆会议日内
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
中共八大
八大二次会议
左倾错误的泛
滥
八字方针
民主法制严
重破坏
中国恢复联
合国合法席
位
中美中日关
系正常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国两制的理论
与实践
人大六届四中全
会
开展联合国为中
心的多边外交
十五大依法治
国
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
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加入世贸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