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会诊:斑点叉尾鮰“套肠症”治疗方案

合集下载

斑点叉尾鮰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斑点叉尾鮰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斑点叉尾鮰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作者:聂建国,刘诗训来源:《河北渔业》 2012年第9期聂建国,刘诗训(濮阳县水利局,河南濮阳457100)斑点叉尾鮰属底栖杂食性鱼类,肉质肥厚、肉味鲜美、适应性广,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随着环境的恶化和斑点叉尾鮰产业不断发展,斑点叉尾鮰的各种疾病随之发生,给养殖生产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在养殖实践总结出斑点叉尾鮰常见病的预防治疗方法,以供养殖生产者参考。

1斑点叉尾鮰病毒病1.1症状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的鱼苗鱼种,成鱼也可发生隐性感染成为带毒者,该病流行水温20~30 ℃,水温低于15 ℃时发病较少,病鱼表现为嗜睡、打旋或水中垂直症状,然后沉入水中死亡,病鱼体表发黑、眼球突出、鳃发白、鳍条和肌肉充血,腹部膨大,部分病鱼可见肛门红肿外凸,解剖时可见体内有黄色渗出物,肝、脾、肾出血或肿大,胃内无食物。

1.2防治方法(1)10%的聚维酮碘溶液一次量,0.5~1 mL/m3,病毒流行季节,全池泼洒,每周1次。

(2)大黄、黄岑、黄柏、板蓝根和食盐1次量,4 g、4 g、4 g、4 g和3.5 g粉碎后拌饲料喂,每天 2次,连续7~10 d。

(3)30%三氯异氰尿酸钠或8%的二氧化氯,一次0.2~0.5g/m3或0.1~0.3 g/m3,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每周1次。

2细菌性疾病2.1肠道败血症2.1.1症状常在5-6月和9-10月流行,病鱼鱼头朝上尾朝下,悬垂在水中,有时呈痉挛式螺旋状游动,继而发生死亡,死鱼腹部膨大,体表多处可见细小的充血,出血斑多有腹水,肝、脾、肾肿大,肠道充血、发炎、肠腔内充满气体和淡黄色的水样液体。

2.1.2防治(1)预防:10%聚维酮碘溶夜一次量0.2~0.3 g/m3,全池泼洒,半月1次。

(2)治疗:诺氟沙星,一次每kg体重0.03 g,每天1次,连续3~5 d;氟苯尼考或甲矾霉素,一次每kg体重均为15~20 mg,拌饵料喂,每天 1次,连续3~5 d。

斑点叉尾鮰(钳鱼)以及鮰科鱼类肠道败血症及其防控措施

斑点叉尾鮰(钳鱼)以及鮰科鱼类肠道败血症及其防控措施

斑点叉尾鮰(钳鱼)以及鮰科鱼类肠道败血症及其防控措施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专注水产,深耕养鱼第一线,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

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本号是重庆永川水花渔业会社--西南渔业网"水花鱼"公众号的姊妹兄弟号,敬请关注"养鱼第一线"!家鱼及常规鱼的水花育苗饲养顽固难治的鱼类红嘴烂嘴烂身病常见两种鱼类烂鳃病的辨别与防治简说中科3号鲫鱼和中科5号鲫鱼鱼苗白头白嘴病的发病主因低温赤皮水霉病及防治药物选择生石灰(氧化钙)与水产养殖瘦身鱼养殖现状问题及关键技术简析鱼类“白露瘟”及防控简析鳃霉病及其防控建议疑难杂症鱼病:鱼类败血症鱼塘泡沫的产生原理及应对蓝藻的前世今生和来龙去脉水锈发生原理及其应对办法水产渔用十四种杀虫药驱虫剂渔药中毒(或投毒)及其解救措施鲫鱼出血型暴发性鱼病的治疗预测鱼类可能浮头及解救措施水产投入品要正确认识理解运用说一下工厂化和循环水养殖使用生物制剂调水缺氧时不用科学增氧与开机增氧十八原则水产养殖与施肥方法与技巧水体四个常用指标及调合方法鱼类赤皮病(受伤病)的诊治防控养殖行业“智商税”套路多!分析鱼在水面跳跃不安的原因增氧机的应用数据及其配置安装鱼类厌食或者食欲不振原因分析鱼体表有石蜡样增生物的痘疮病鱼类疖疮病——红肿脓疱生疮溃烂清塘消毒:清塘方式和清塘药剂鱼身上红斑:最难对付的锚头蚤斑点叉尾鮰,该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又称沟鲶,但不是现在四川地区说的"沟鲶"(四川指称的沟鲶是一种杂交小鲶鱼),因斑点叉尾鮰这个称呼有点拗口,民间便将斑点叉尾鮰俗称为钳鱼,称呼钳鱼是因为叉尾鮰的尾鳍大而形如钳子之故。

斑点叉尾鮰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优点。

叉尾鮰鱼自1985年从美国引进原种进行驯化,于1989年繁育成功,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现今出现近亲繁育严重,导致难治病疫频发,是目前最难的一个事情,阻碍了斑点叉尾鮰的普及推广,目前当数斑点叉尾鮰肠道(型)败血症最为顽固暴发和流行,被列为三类动物疫病,需特意慎之。

鮰鱼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鮰鱼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鮰鱼常见病的防治⽅法斑点叉尾鮰肠道败⾎病病原:鮰爱德华⽒菌症状:病鱼游动缓慢,时有头朝上,尾向下呈垂直飘浮状态。

腹部肿胀,有浅⾊⼩⾎斑、突眼、⼤部分成鱼和亲鱼头顶部出现⼀条隆起瘤状物,溃破后,露出头⾻,鳃丝严重贫⾎、腹腔内含腹⽔,全肠充⾎,肝、肾肿⼤并呈暗红⾊,严重时肝脏溃疡出现蜂窝状空洞,鳔外壁有⾎丝。

防治⽅法:1、在捕捞、运输、放养的过程中勿让鱼体受伤,在放养前进⾏消毒;2、改⽔:⽔质解毒保护剂500-1000g/亩;3、外⽤:鱼⽤出⾎停10-15ml⽶/亩(鱼⽔宁200-250ml)、第⼆代菌毒清100g⽶/亩;4、内服:聚维酮碘【或肠鳃康】+排毒护肝散+五黄粉+黄芪多糖;斑点叉尾鮰养殖出⾎性腐败症的防治技术病原:嗜⽔⽓单胞菌。

症状:病鱼在⽔中呈呆滞的抽搐状游动,停⽌摄⾷,体表有圆形稀疏的溃疡(⽪肤、肌⾁坏死),腹部肿胀,眼球突出,下颌出⾎,体腔内充满带⾎的液体,肾脏变软、肿⼤,肝脏灰⽩带有⼩的出⾎点,肠内充满带⾎的或淡红⾊的黏液,后肠及肛门常有出⾎症状、肿⼤。

此病在养殖⾼温季节发病率较⾼,危害严重且不易控制、疗程长。

防治⽅法:使⽤50毫克/升的⽣⽯灰或1毫克/升的漂⽩粉全池泼洒,连续2~3天。

同时按25毫克/千克鱼体重的⽤药量,将盐酸⼟霉素拌和在饲料中,连续投喂5~7天。

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及其防治技术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是由鮰疱疹病毒I型感染引起斑点叉尾鮰的鱼苗、鱼种⼤批死亡⼀种鱼病。

由于其爆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在近期南⽅普降暴⾬,⽓温升⾼慢,对于该病的防治不能掉以轻⼼。

病原:鮰疱疹病毒I型,属疱疹病毒科,通称斑点叉尾鮰病毒(CCV)。

病毒⽣长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0℃。

25℃时,病毒在池⽔中能⽣存2天,在曝过⽓的⾃来⽔中⽣活11天;4℃时,病毒在池⽔中能存活近1个⽉,在曝过⽓的⾃来⽔中⽣活近2个⽉;病毒在池底淤泥中迅速失活。

病毒只有1种⾎清型。

流⾏情况: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然暴发仅仅是鱼苗和鱼种。

新疆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防治技术

新疆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防治技术

5 天,并随水温升高病程缩短,发病率在 90%以 使用 TIANanp Bacteria DNA Kit 试剂盒进行病原
上,死亡率多为 100%。
菌 DNA 的提取。使用 TAKARA PCR 试剂盒,运用通
二、临床症状
用引物 27F/1492R(27F:AGAGTTTGATCCTGGCTCAG 和
地,2018 年疫情在这些地区均有发生,以昌吉市 甚至溶血,呈紫黑色。部分病鱼可见充血和出血。
最为严重,据昌吉市渔业行政管理部门统计,该
三、病原与病因
市六工镇、滨湖镇、佃坝镇发病水面近 1000 亩 ,
1. 病原检测
直接经济损失达 600 余万元。
2018 年 4 月 30 日,采集昌吉市六工镇、滨湖
基金项目:2019 年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通信作者:张人铭。
2019.11 45
病 害 防 治 栏目编辑 刘柱军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19 年盐城地区 的气候较为异常,到 7 月中旬,水温仍在 28℃左 右 , 长 时 间 处 于 鳃 出 血 高 发 的 水 温 区 间 (20~ 28℃),这就导致了上半年盐城主养区域鲫鱼鳃出 血发病情况较往年更为严重。从 4 月初开始到 7 月 下旬为止,各主养区域先后暴发鳃出血,发病程 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地区因对鳃出血的发病规律 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发病后通过控料、减少应 激操作等方法,发病损鱼量较少,基本控制在放 养数量的 10%以内,但有的地区因养殖观念差,在 发病高危期间塘口频繁进行进水、杀虫、消毒
1. 行为与体表症状
1492R:GGTTACCTTGTTACGACTT)扩增 16S rDNA;运
发病初期病鱼表现为游动缓慢,靠边或离群 用 FW/RW(FW: TCCGGCGGTCTGCACGGCGT 和 RW: TT-

斑点叉尾鮰的细菌病及其防控方法(一)

斑点叉尾鮰的细菌病及其防控方法(一)
康大
技术专栏
咨询热线:0373-2682137、2683057
斑点叉尾的细菌病及 其防控方法(一)
张喜贵 1 孟长明 1 陈昌福 2 (1. 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河南 新乡 453700;
2.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一、斑点叉尾肠道败血症(爱德华氏菌病,Enteric septicaemia of catfish,ESC)
图 1 斑点叉尾患爱德华菌病的“头盖穿孔型”症状
另一种为“肠道败血型”(图 2),该菌穿过肠黏 膜,患病鱼全身性水肿,腹腔中有炎性渗出物,脾肿 大。解剖后可见肝脏、其他内脏器官出血和坏死病 灶。组织学检查显示:所有组织、肌肉都发生感染, 并伴有弥散性的肉芽肿。
3. 流 行 规 律 该 病 的 急 性 流 行 仅 在 水 温 18~ 28℃很窄的范围内流行,在该温度范围以外带菌的鱼
米)、边缘整齐的无色菌落。分离到细菌后,依爱
德华菌不产生吲哚和 H2S 来进行生化鉴定或者用特异 性抗爱德华菌的血清做玻片凝集实验、荧光抗体技
术和 ELISA 来确诊。
(待 续)
88
2020.3
图 2 斑点叉尾患爱德华菌病的“肠道败血型”症状
群只有少量死亡,但有季节性变化,春季和秋季为高
危险期。水温、水质状况、水中有机物成分及含量、
养殖密度等是致病的主要环境因素。尽管如此,爱
德华菌仍被认为是真正的病原菌而非条件致病菌。
多数爱德华菌病的报道与斑点叉尾有关。但
这种致病菌也能从北美的犀目(Ameiurus catus)、
2. 症状 感染细菌后的病鱼在嘴的周围、喉咙 和鳍基部皮肤形成瘀斑或出血,有时会凸起多个直径 为 2.0 毫米的出血性皮肤损伤块或脱色性溃疡灶,患 病鱼出现贫血和眼球突出。病鱼典型的临床症状大致 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头盖穿孔型”(图 1), 感染初期,细菌感染鼻根的嗅觉囊,然后缓慢发展到 脑组织而形成肉芽肿性炎症。致患病鱼体行为异常, 不规则游泳和倦怠嗜睡。病程发展到后期,脑组织炎 症进一步发展造成头背颅侧部溃烂形成一深孔,从而 裸露出整个脑组织成为典型的“头盖穿孔型”病症。

斑点叉尾鮰脱黏烂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控

斑点叉尾鮰脱黏烂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控

症症状不明显,后期诺卡氏菌大量繁殖且难以被免疫细胞杀灭,会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同时机体不断修复损伤组织,最后形成肉芽肿,外观表现为结节,严重时形成脓肿或者瘘管。

根据体征、内脏表现和镜下观察可做出初步推测,最终确诊需要生物技术的验证,其中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方法比传统PCR 方法更为灵敏、快速和方便。

鱼类诺卡氏菌病前期症状不明显,有明显症状时多数已经进入后期阶段。

肉芽肿包裹着大量的诺卡氏菌和坏死组织,虽然可阻止细菌扩散,但同时也阻止了抗生素等药物进入病灶,导致药物疗效一般。

鱼类诺卡氏菌病前期无肉芽肿阻碍,早期使用药物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疗效,改善病鱼预后。

因此,在抗生素耐药的大趋势下,严密观察、提前预防、早期诊疗也可降低鱼类诺卡氏菌病的死亡率,为新型药物的研发争取时间。

鱼类诺卡氏菌病防治研究的主要方向有抗生素、疫苗和中草药等。

目前国家禁止在渔业中使用多数对鱼类诺卡氏菌病有效的抗生素,反复使用几种抗生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耐药,且抗生素还会残留在鱼体内和水体中,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而且污染环境。

养殖户为了经济效益,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疫苗防治鱼类诺卡氏菌病有着广阔的前景,尽管有一些疫苗已经问世,但仍然处于实验室阶段,目前尚无针对鱼类诺卡氏菌病的商业疫苗,疗效还需时间检验。

中草药已经有几千年临床使用经验,且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疗效肯定、可防可治、不易耐药,对于治疗鱼类诺卡氏菌病有着巨大优势,但目前关于中草药防治鱼类诺卡氏菌病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研究。

自1984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美国引进斑点叉 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

随着近年来养殖技术的成熟,市场需求增加,养殖单产增大,鱼病也相应增多,其中以开始时体表有圆斑状脱黏斑块、四周有出血点,后期似水霉、体表脱黏严重,且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量大的斑点叉尾 脱黏烂身疾病最为严重。

一、发病情况2013-2016年早春,郑州市周边、新乡、洛阳等一些养殖区出现斑点叉尾 批量死亡。

斑点叉尾(鱼回)肠套叠症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鱼回)肠套叠症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技术
四 、防治措施 根据 多年 的鲴鱼 养殖、 鱼肠套叠症现场 诊断经
照每千 克鱼 体 0 . 8 克的剂量称取药物 ,开水浸泡 2 0 ~ 3 0 分钟 后 ,拌饲料 投 喂 。与此 同时 , 内服 药物 中还 需添加抗生素 ,以恩 诺沙星 、氟苯尼考等为宜 ,任选

种 即可 。恩诺 沙星 的使用 剂量 为每 千克鱼体 重 0 . 1
叉尾 鲴 网箱 养殖 实践 中该病 的流 行特征 ( 水库 鱼排上
喂优 质饲料对 于预 防鲴鱼肠 套叠症 十分重要 。此外 , 在高温季节一定 要控制 饲料的投喂量 ,在斑点叉尾鲴 养殖 实践中 ,高温 季节控 制投喂量 在正常 值 的 8 0 % 左 右 ,能有效预防鲴鱼肠套叠症 的发生 。
盈 圈
据) 。
堕 l 旦 塑旦 茎
验与 防治实践,笔者认为 ,斑 点叉尾鲴肠套 叠症可 以
2 . 饲料 与投 喂
斑 点叉尾鲴 属 肉食性动物 ,偏杂
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 防和 治疗 。
食 ,对饲 料营养要求高 ,要求饲 料中动物蛋 白特别是 鱼粉 比例较 高。 目前低价鲴鱼饲料 中豆 粕、菜粕等用 来替代鱼粉 的含 量增加 ,而鲴鱼对饲料 中菜粕 、棉粕 等植物性原料利 用率较 低 ,饲料 中不可 消化利 用的成 分增 加 ,渔 民往往 为 了降低 养殖成 本选择低 价饲料 , 鲴鱼肠道 消化 吸收和肝脏解毒负担增加 ,容 易引起病 变 而诱发肠套叠 ;此外 ,饲 料中 的添加剂也有 可能引 发肠套叠 的发生 。伍莉 等的研 究显示 ,饲料 中即使添
加适 量的甜菜碱 、喹 乙醇和大 蒜素都能显著增加叉尾
1 . 培育健康斑 点叉尾 鲴苗种 因斑 点叉尾鲴属于
引进 品种 ,其 繁殖用 亲本始 终存 在更 新 问题 。因此 , 加强亲本筛选 、培育 ,繁殖健康 斑点叉尾鲴苗种是预

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技术

四、预防措施
1.养殖前期的预防措施 对于养殖年代比较久的池塘或者 已经感染过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
2017年第9期
69
技术 交流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池塘,养殖前一定要翻塘清淤,并用 生石灰消毒,不给病原菌潜伏的机 会。同时控制好养殖水质,避免水体 富营养化。因为水体富营养化可导致 池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有害物质 增加,鱼体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增加 致病机会。 2.养殖期间的预防措施 ( 1 )尽量保持水温稳定,遇到 极端天气,要想办法通过兑新水等措 施保障养殖水温差3℃以内,否则在 22℃~28℃肠道败血症的高发期,极 易引起养殖鱼种发病。 ( 2 )日常投喂时每周 2 天~ 3 天
2.具有反复易感染性 斑点叉尾 鮰 肠道败血症爆发过 后,即使存活下来的斑点叉尾鮰也可 能是致病菌的携带者。携带爱德华菌 的斑点叉尾鮰它们的粪便含有大量的 致病菌,当水温达到25℃时,鮰爱德 华菌能在池塘水中存活2个月,在底 泥里存活3个月任能致病,这也就是 感染过鮰肠道败血症的池塘,往往反 复发病的原因。
肌肉。病鱼头朝上、尾朝下悬挂在水 中,有时呈痉挛式螺旋游动,继而死 亡。因 鮰 鱼规格和个体免疫力等差 异,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临床症 状不尽相同,表现出急性和慢性两种 形式。急性型死亡率高,主要表现为 败血症和肠炎。病鱼停止摄食,游动 缓慢,离群独游,或头朝上悬挂水 中;患病 鮰 鱼体表出现褪色斑(见 图2),腹部肿胀,眼球突出(见图 3),鳃丝发白,有淤血,鳃盖、腹 部、下颌和鳍条基部充血,肛门红
技术 交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文主要介绍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并根据生产实践提出预防与治疗措施。

斑点叉尾鲴养殖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鲴养殖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鲴养殖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5年第13期刘广根,黎明晖,廖年根,廖和平江西省峡江县自2001年开始发展鮰鱼产业,目前鮰鱼产业已形成集良种繁育、基地养殖、加1二出口于一体的发展格局,是峡江县强县富民的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斑点叉尾鲴养殖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疾病的发生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斑点叉尾鲴养殖暴发性流行病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给部分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县内外斑点叉尾鲴养殖基地开展了斑点叉尾鲴疾病种类调查,并结合当地养殖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几种常见疾病的主要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斑点叉尾鲴病毒病1.病原:鲴疱疹病毒。

2.症状:此病的主要症状是鳍条基部和皮肤充血,眼睛外突,鳃丝发白,肾脏红肿,肝脏发白,脾脏肿大,腹部膨大、积水。

病鱼尾向下,头向上,悬浮于水中,出现间歇性的旋转,沉入水底衰竭而亡。

该病通常是在水温较高的夏季危害鱼苗或鱼种,受感染的鱼多为体长小于lOcm或体重在lOg以下的鱼苗或鱼种。

鱼苗自然感染时可在3—7d内全部死亡;3—4个月的鱼种也曾有流行,但大个体鱼感染的死亡率低。

3.防治:目前对此病毒病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加强管理,预防该病的发生或将损失降至最低限度;外用药物可以用碘制剂进行浸泡。

内服药物,预防可以用三黄粉拌饵投喂;治疗可以用盐酸土霉素或氟本尼考,加适量维生素。

方法有:①鱼苗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池水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

②患病池使用过的工具要用5%的福尔马林或40mg/L有效氯消毒后,才能使用。

③最好的预防办法是在苗种下池前注射免疫疫苗。

④用带有抗病毒的中草药饵料连续投喂10—12天。

二、烂鳃病1.病原:柱状纤维黏细菌2.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常附有一些污泥。

有时由于鳃丝尖端组织溃烂,造成鳃边缘残缺不全,或鳃部一处或多处腐烂。

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严重时常被腐蚀成略呈圆形的透明区域,俗称“开天窗”。

斑点叉尾鮰套肠病发病情况分析

斑点叉尾鮰套肠病发病情况分析

斑点叉尾鮰套肠病发病情况分析作者:杜忠群郑东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6期摘要斑点叉尾鮰套肠病是近几年在我国发生的一种新型的细菌性传染病,危害很大,已经连续几年造成了大批的斑点叉尾鮰发病死亡。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斑点叉尾鮰套肠病是由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引起的,主要在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开始发病,主要发病季节是在春夏,3—5月为其高发期,发病的鱼体鳍条基部、腹部等处充血、出血,肛门红肿出血,有的出现脱肛现象,肠道出现肠套叠现象,可以通过外用复合碘或沐菌消III型消毒,内服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和应激宁III型进行治疗。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套肠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图分类号 S9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266-01随着水产品市场的全面开放,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病害日渐增多,新的流行病也不断出现[1-2]。

由于鱼病的特殊性,使得养殖户只能以预防为主,辅助药物治疗。

在进入春夏季节,安徽地区气温和水温不断上升,病原微生物活跃,鱼病进入频繁发作的季节,严重时可引起大量死亡,给生产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造成了养殖户重大的经济损失。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etaus)是我国引进的一个水产养殖品种,在安徽省及华东地区均有较大的养殖面积。

笔者在2015年4月10日至5月25日对安徽部分地区的斑点叉尾鮰套肠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方案。

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地点2015年4月10日至5月25日先后对安徽省天长市川桥水库和高峰水库以及合肥丙子渔场等个体养殖户进行了斑点叉尾鮰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往年治疗斑点叉尾鮰套肠病的药物用法用量进行了调查。

1.2 试验仪器剪刀、镊子、解剖刀、载玻片、盖玻片、吸管、放大镜、显微镜等。

1.3 调查方法主要是前往发病的鱼塘或水库网箱,观察鱼体在水中的活动情况,并打捞3~5条症状典型、半死不活的病鱼上来,先用肉眼观察体色有无异常、体表是否弯曲,解剖查看体内脏器有无病变,用显微镜观察体表、鳍、鳃等部位的黏液。

斑点叉尾鮰"套肠"的发病原因浅析

斑点叉尾鮰"套肠"的发病原因浅析

根 据实 际情 况循 序渐 进 ,不 可操 之过 急 。 3 . 天 气 因素 包 括 连 续 阴 雨天 、 沉 闷 低 气 压
天 气 、 狂 风 暴 雨 天 、 风 向突 然 转 变 、 水 温 骤 变

内在 因素
等 。 斑 点 又 尾鲴 对 低 溶 氧 和 水 温 的骤 变 应 激 反 应 都 比较 大 ,恶 劣 天 气 往 往 带 来 水 环 境 的一 系 列变 化 , 对 鱼 是 一 种 强 烈 的刺 激 。预 防措 施 :在 恶 劣 天气 前使 用 液体 泼洒 V 。 等抗应 激 产 品 ,并适 当减 少
投 喂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与斑 点 又尾 鲴 的特 性 有 关 :暖 水 鱼 类 ,杂 食 偏 肉食 性 ,对 溶 氧 要 求较 高 ;有 胃 , 故肠 道 短 且 肠 壁 薄 ;底 栖 鱼 类 ,喜 静 怕动 ,畏光 。“ 套 肠 ”其 实 是 由于 肠 道 痉 挛 或 胃肠 功 能 障 碍 引 起 的 肠 套 叠。肠道_ l 卜 有 环肌 、 纵 肌 ,环 肌 在 进 食 之 后 ,依 次 收 缩 推 进 食 物 由前 肠 到 后 肠 , 当某 部 分 肠 道 由 于 某 种 原 因 发 生 痉 挛 时 ,其 功 能 紊 乱 ,不 能 正 常 收 缩 ,其 前 段 正 常 收 缩 的肠 道 就 会 套 进 未 收 缩 的
l 墨 I 昼 匝
旦 塑 旦 夔
酸 盐 、氨 氮 偏 高 时 及 时 处 理 ;注 意 料 台增 氧 ;合
理使用 增 氧器械 如 涌浪机 等 。 2 . 体 质 差 或 越 冬 后 肠 胃功 能 尚 未 恢 复 在 越 冬恢复投 料后往往 是斑 点叉尾鲴 发病 的高峰 期 。

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的防治

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的防治
3月份
{ } ・ {}{}÷ } } ・_・ ÷ } ・ ÷ 卜{H ・ ・ ・ ÷ } }{ }{} {}{} {} }{ }{} {}{} { ・_ ・ ・ -斗 }{}{ } } {} ・一 ・ }弓} ・ ・_ ・ {}{} ・ } ・_ ・ _ 斗 }{} } ・ } } } ・| ・_・_ ・_・_ ・ ・_ ・_・_ ・ ・山 ・ } { H } _ H } _-_ . ・_ ・ { }{}÷ _・ H } {} ・_. -
贵 州 畜 牧 兽 医
21 0 0年
第3 4卷
第 2期
4 5

中 图分 类 号 :S9 13 4 .
德 建
张晋芳
( 阳 市农 业 委 员 会 水 产 站 , 州 贵 贵
文 献标 识 码 :B

50 1 ) 5 07
贵阳
文 章 编 号 : 0 7—17 ( 0 0 0 04 0 1 44 2 1 )2— 0 5— l

1 流行 情况
该 病 主 要 感 染 斑 点 叉 尾 鲴 鱼 苗 、 种 和 成鱼 。3 鱼 —9月份 是 发 病 时 期 , 以 3 5月 份 高 发 , 般 是 每 年 的 3月 下 旬 或 但 _ 一 4月 例 开 始 发 病 。 发病 多在 水 温 1 6℃ 以 上 、 开 始 摄 食 时 , 鱼 发 病 急 , 亡快 , 程 短 , 般 病 程 在 2~ 死 病 一 5天 , 随 水 温 的 升 并 高病程缩短 。
解剖病死 鱼 , 表现为腹部膨大 , 门红肿外 突 , 的病 鱼 肛 有 甚至出现脱肛现象 , 后肠段 的一部分脱 出到肛 门外 。腹 腔内 充满大量清亮或淡黄 色或含 血 的腹 水 , 胃肠道 空无 食物 , 胃 底部和幽门部黏膜 充血 、 出血 ; 道充 血 、 肠 出血 。肠 壁变 薄, 肠腔 内充 满大 量含血 的黏液 , 常于后肠 出现 1~ 2个肠套叠 , 发 生 套叠 和脱 肛 的 肠 道 明 显 充 血 、 出血 和 坏 死 , 分 病 鱼 还 部 见前 肠回缩进 入 胃内的现象。肝肿 大 , 色变淡发 白或呈土 颜 黄色 , 囊扩张 , 汁充盈。脾 、 胆 胆 肾肿 大 , 血 , 紫 黑 色 。 部 瘀 呈 分病 鱼 可 见鳔 和脂 肪 充 血 、 出血 。

斑点叉尾鮰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斑点叉尾鮰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作者简介:聂建国(1979.8-),男,汉族,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

slj3211610@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2.09.012斑点叉尾鮰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聂建国,刘诗训(濮阳县水利局,河南濮阳457100) 斑点叉尾鮰属底栖杂食性鱼类,肉质肥厚、肉味鲜美、适应性广,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随着环境的恶化和斑点叉尾鮰产业不断发展,斑点叉尾鮰的各种疾病随之发生,给养殖生产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在养殖实践总结出斑点叉尾鮰常见病的预防治疗方法,以供养殖生产者参考。

1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1.1 症状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的鱼苗鱼种,成鱼也可发生隐性感染成为带毒者,该病流行水温20~30℃,水温低于15℃时发病较少,病鱼表现为嗜睡、打旋或水中垂直症状,然后沉入水中死亡,病鱼体表发黑、眼球突出、鳃发白、鳍条和肌肉充血,腹部膨大,部分病鱼可见肛门红肿外凸,解剖时可见体内有黄色渗出物,肝、脾、肾出血或肿大,胃内无食物。

1.2 防治方法(1)10%的聚维酮碘溶液一次量,0.5~1mL /m 3,病毒流行季节,全池泼洒,每周1次。

(2)大黄、黄岑、黄柏、板蓝根和食盐1次量,4g、4g、4g、4g 和3.5g 粉碎后拌饲料喂,每天2次,连续7~10d。

(3)30%三氯异氰尿酸钠或8%的二氧化氯,一次0.2~0.5g /m 3或0.1~0.3g /m 3,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每周1次。

2 细菌性疾病2.1 肠道败血症2.1.1 症状 常在5-6月和9-10月流行,病鱼鱼头朝上尾朝下,悬垂在水中,有时呈痉挛式螺旋状游动,继而发生死亡,死鱼腹部膨大,体表多处可见细小的充血,出血斑多有腹水,肝、脾、肾肿大,肠道充血、发炎、肠腔内充满气体和淡黄色的水样液体。

2.1.2 防治 (1)预防:10%聚维酮碘溶夜一次量0.2~0.3g /m 3,全池泼洒,半月1次。

(2)治疗:诺氟沙星,一次每kg 体重0.03g,每天1次,连续3~5d;氟苯尼考或甲矾霉素,一次每kg 体重均为15~20mg,拌饵料喂,每天1次,连续3~5d。

斑点叉尾鮰的病害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的病害防治技术
综合治疗
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环境改善、 饲养管理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02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败血症
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病鱼鳍条溃烂,体表出血,肝脏肿大 充血,解剖腹腔内有淡黄色腹水。防治方法:使用抗菌药物 ,如氟苯尼考、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并配合环境改良措施 ,如消毒、改善水质等。
饲养管理不当
饲养密度过高、饲料质量 不佳、养殖管理不善等都 可能导致病害的发生。
生物因素
病原生物的存在和传播是 导致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之一。
病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
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消毒、改善养 殖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等,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及早发现
及时发现病害症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 病害扩散。
叉尾鮰的免疫力。
生物安全措施
加强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如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等 ,以减少病原的传入和传播。
04
斑点叉尾鮰病害防治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养殖场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总结词
在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中,养殖场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改善养殖环境、加强鱼体保健、及时诊断合理用药等 。详细描述
该养殖场存在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鱼体出血、肝脏受损等症状。通过分析,研究人员认为养殖环境中的细菌 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为了防治病害,养殖场需要定期消毒、改善水质,并对鱼体进行保健,如合理投喂、增 强鱼体免疫力等。在发现病害后,应及时诊断并使用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
病毒性神经坏死症
由鮰病毒引起,病鱼身体弯曲,头尾部向下垂,解剖可见脑组织病变。防治方 法:接种疫苗,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和改善水质。
真菌性病害
• 水霉病:由水霉真菌引起,病鱼体表长出棉絮状菌丝,影响鱼 体活动和摄食。防治方法: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两 性霉素等,并注意改善水质和消毒。

斑点叉尾鮰病害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病害防治技术
黄粉 ” 五倍 子 、 和 大青 叶 1k , 续用 药 5 7d g 连 ~ 。
53 鲴 鱼 柱 形 菌 病 .
发生率。 同时 可改 善池 底 土质 I ” 。
2 种 苗 消 毒
引起 该病 的病 原 为柱 状 嗜纤 维 菌 。 一年 四 季均 可 发病 ,
水温高于 2 0℃时最 易 流行 。 主要 症 状 : 发病 初 期病 鱼 头部 、 体 表 稍 有 充 血溃 烂 , 情严 重 时 , 灶部 位 皮 肤完 全 烂 掉 , 病 病 露 出肌 肉 。 感染 的鲴 鱼鳃 常发 褐 坏死 而扩 展 至基 部烂 鳃 , 被
3 水 质 调 节
防治 方法 : 用 0 ~ .m / 氧化 氯全 池 泼洒 每 天 1 ① . 0 g 2 3 L二
每 2 用 生 石 灰全 池 泼洒 , 行 池 水 消毒 和 改 良水 0d使 进
次, 连用 2 ; d②用苦参、 大黄 、 穿心莲 、 大青叶拌饵内服 , 每吨
饲料加 入 08k , . g 连用 5 7d ~ 。
每 天坚 持 巡 塘 , 察 水 质 、 色和 鱼 的活 动 情 况 。 现 观 水 发 死 鱼及 时 捞 出 , 埋入 土 中。 具 要 浸泡 消 毒 , 渔 可用 2 4 %- %食
防治方法 : ①合理配制高颗粒饲料 , 力求营养平衡 ; ② 提高饲料中 V 、 V 和氯化胆碱含量 ; ③发病期间可内服 中
关键 词 斑 点 又 尾 钿 ; 害 ; 治 技 术 病 防 中 图分 类号 ¥ 4 文 献标 识码 B 92
文章 编号
1 0 — 7 9 2 1 )6 0 0 一 1 0 7 5 3 (0 2 1— 3 1 O
斑 点 叉尾 触 又 名 沟鲶 , 属鲶 形 目鲴 科 , 产 于 美 洲 。 原 具

东台沿海地区斑点叉尾鮰“套肠病”诊断与防治浅析

东台沿海地区斑点叉尾鮰“套肠病”诊断与防治浅析

东台沿海地 区斑点叉尾触 “ 套肠病 ’ 断与防治浅析 ’ 诊
吉远 军 t 阮记 明 章海鑫 王会聪 杨先乐
(. 苏省 南通 农 场 渔 业 管理 区 1江 26 1 2江 西农 业 大学 动科 院 2 07 . 30 4 3上 海 海 洋 大学 305 . 2 10 ) 03 6
2 2
黑龙江水 产
21 0 2年第 2 期
目前 , 于斑点叉 尾鲴 “ 对 套肠病 ” 的确切病原还存在很 多的争议 , 虽然学术界较 为统一的认为其病原 为细菌 , 但是对 于其 细菌种类 以及肠套叠为细菌寄生条件还是寄生结果有一定 的争论 。报导较多关 于患病斑点叉尾鲴体 内的致 病菌有 嗜水气单胞菌 、 荧光假单胞菌 、 假单胞菌 、 温和气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少数几种菌。 中嗜 其
病” 的基本情况及相关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 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


症 状 与 病 原
发病初期 , 鱼表 现为游动缓慢 , 靠边或离群独游 , 吻端至头部皮肤发 白; 随着病情 的发 展 , 体表有 圆形 或椭圆 形褐色斑 , 肛门红肿 , 时有黄色粘液流 出。解剖病死鱼发现 , 腹部膨大 , 门红肿外 突, 的病鱼甚 至出现脱肛现 肛 有 象, 胃肠道空无食物 ; 道充 血、 肠 肠腔 内充有大量含血的黏液 , 肠道发生痉挛或异常蠕动 , 后肠 出现 12 - 个肠套叠 , 发生套叠和脱肛的肠道 明显充血 、 出血和坏死 。 肝肿大 , 变淡发 白或呈土黄色; 胆囊扩 张, 胆汁充箍 ; 、 脾 肾肿 大 , 淤 血, 呈紫黑色 。其中 , 鱼体体表出现圆形或者椭圆形圆斑 、 肠道充血与肠套叠是其主要 的症状 。
头刚结束时 , 不能用药 , 当然增氧剂除外。制作 内服药饵时 , 药物与饲料要混和均匀 , 同时注意药物与饲料添加剂

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治疗

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治疗

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治疗
林江川
【期刊名称】《农家致富》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识别特征肠道败血症病鱼全身有细小的红斑或充血,肝脏及其他内脏器官也会有类似斑点。

鳃丝苍白。

体腔充满带血的体液;后肠肛门常有出血症状,肠内充满带血的或淡红色的黏液。

病原感染脑部时,病鱼常作环状游动,不久死亡。

【总页数】1页(P43)
【作者】林江川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
【相关文献】
1.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实用防治方案
2.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技术
3.斑点叉尾鮰触肠道败血症诊治
4.洛美沙星治疗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初步研究
5.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流行病学与综合防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治疗

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治疗

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治疗
黄二春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06(000)010
【总页数】1页(P59)
【作者】黄二春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邮编,43007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治疗 [J], 林江川
2.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实用防治方案 [J], 李铁梁
3.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技术 [J], 李刚
4.洛美沙星治疗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初步研究 [J], 徐盛玉;耿毅;唐洪;张光辉
5.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流行病学与综合防治 [J], 吴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