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技术的应用
内窥镜行业发展趋势:超声内镜、胶囊内镜、一次性内镜(2021年)

主动式胶囊内镜成为胃部筛查的新兴诊断方式。为了实现对胃部疾病的诊断,必须对 胃进行有效的充盈,并实现对胶囊内镜的主动控制,也就是主动式胶囊内镜。主动式
3
胶囊内镜有两种模式,内部驱动和外部驱动。内部驱动模式的可行性需要更多的伦理 审查,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外部驱动的主流方式主要是依靠体外磁场控制。主要有三 大类磁控方式:手柄式、磁共振线圈式和机器臂式磁控,前两种模式目前尚未被证实 批准应用于临床胃部检查。多项研究已证实磁控胶囊胃镜对胃部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和传统电子胃镜高度一致,磁控胶囊胃镜对胃疾病诊断的敏感度为 85%~92%,特异 度为 67%~95%,与传统胃镜检查结果一致性为 87%~98%,舒适、安全、无需麻醉、 无交叉感染风险等优点,人群接受度高,是传统电子胃镜的有益补充。 图 54:胶囊胃镜组成结构示意图
内窥镜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内镜延伸技术应用,扩容临床新需求
内镜技术的发展延伸主要往两个方向,一方面是精准诊断,普通消化道内镜只能看到 消化道最表面的粘膜层,对于粘膜下的病变无法做出诊断,临床上应对特定的检查需 求,会选择集成超声、CT、激光等不同功能的内镜探头来进行检查,例如超声内镜、 共聚焦激光பைடு நூலகம்镜、断层成像内镜(OCT)以及分子成像内镜等。另一方面是提升内镜 检查便捷度和舒适度,例如胶囊内镜。
表 18:普通内镜和胶囊内镜对比
检测器械
优点
缺点
费用
普通内镜 胶囊内镜
清晰度高,可以同时进行活检或息肉 切除治疗等
无需麻醉,舒适安全,且诊断准确率 高,易于被人群接受,不存在交叉感 染,对于小肠能够较为清晰、少检查
盲区
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 约 500 元/
超声内镜与内镜下治疗

超声内镜与内镜下治疗
一、什么是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是将超声技术与内窥镜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医疗设备。
通过引入高频声波,可以清晰地看到内脏器官组织的情况。
超声内镜分为超声内镜探头和内镜外部控制盒两部分,探头长度一般在2-10cm之间,可用于诊断和治疗。
二、超声内镜的应用
超声内镜可以应用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等器官的检查。
在消化道领域,超声内镜可以用于胃肠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包括消化道肿瘤、溃疡、腹腔内出血、胰腺疾病等,同时也可以用于取活组织检查以及排异反应监测。
三、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吻合术(E-S)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在无需进行开腹手术的情况下,将病变的组织和肿瘤切除,可以极大地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恢复时间。
四、内镜治疗和超声内镜联用
内镜治疗和超声内镜联用可以更准确地定位病变部位、判断深度和范围。
超声内镜在内镜下治疗中可以用于术前评估和操作中的指导,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同时,由于超声内镜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时效性,对于诊断一些较为难判断的病变具有独特优势。
五、内镜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内镜治疗一般要求患者在手术前进行排酸处理,并注意术后的休息和饮食。
在内镜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器械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风险。
此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感染等,需要患者重视。
六、
超声内镜和内镜下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和后续恢复时间。
同时,这些技术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操作,交叉学科的交流和协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和质量。
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一)2024

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一)引言概述: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简称EUS)是一种将内镜与超声技术相结合的影像学方法,可实现对消化道周围结构和深层病变的非侵入性评估。
本文将从影像分辨率、器械导向、病变检出、病理评估和治疗指导等五个大点阐述超声内镜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正文:影像分辨率:1. 超声内镜具有高分辨率的优点,能够清晰显示消化道内壁结构和周围组织,有助于早期病变的检出。
2. 超声内镜可以提供可视化的层析图像,在评估肿瘤的深度浸润、病变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检测等方面具有准确性。
器械导向:1. 超声内镜可通过引导针或导向器具将治疗器械引入到病变部位,提高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2. 超声内镜还能够对异物或结石进行定位和引导,为内镜治疗提供准确导向。
病变检出:1. 超声内镜能够检测并评估消化道肿瘤、息肉和炎症病变等,并了解其大小、形态和组织特征。
2. 急性胆道炎、胆道结石和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可以通过超声内镜来完成。
病理评估:1. 超声内镜可以通过引导针吸取组织样本,进行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确定病变性质和组织学特征。
2. 结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细胞学(EUS-FNA)和组织活检(EUS-FNB)技术,可以提高病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治疗指导:1. 超声内镜可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和黏膜下切除术(EMR)等微创治疗提供准确定位和导向。
2. 对于胰腺肿瘤、胆道结石和胆囊结石等疾病,超声内镜可用于引导经内镜胆道引流术(EUS-BD)和经内镜胰腺引流术(EUS-ERCP)的治疗选择和操作。
总结:超声内镜作为一种结合内镜和超声技术的影像法,具有高分辨率、器械导向、病变检出、病理评估和治疗指导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为医生提供了更准确、可靠的病变诊断和治疗方案,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早期发现和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消化内科学(2014)业务能力等级标准

04-消化内科学(专业业务能力)(2014年修订)一、1.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治疗技术应用:乳头肌切开取石(EST)/鼻胆管引流(ENBD);胆管/胰管狭窄扩张术;胆道/胰管支架置入术。
2. 内镜下消化道粘膜/粘膜下病变切除技术应用:粘膜下剥离术(ESD)。
3. 超声内镜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胰腺假囊肿胃内引流术;腹腔神经丛阻断术。
4. 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应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TAE);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二、1.经内镜静脉曲张出血治疗技术应用: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粘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套扎术(EVL);硬化疗法(EVS)。
2. 腹部选择性血管造影技术应用:肿瘤血管造影诊断/肝脏、胰腺、胃肠肿瘤灌注化疗术;胃肠道出血部位诊断/经导管止血治疗。
3.经皮CT/超声引导下治疗技术应用:肝肿瘤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术(PEI);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术(RF);胰腺/胰周积液的穿刺引流术;胰腺假囊肿引流术。
4. 经内镜食管/肠道狭窄治疗技术应用:食管狭窄气囊扩张术/探条扩张术;食管狭窄支架置入术;肠道支架置入术。
5. 小肠镜技术应用:推进式小肠镜诊断小肠病变。
三、1.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胰胆疾病的临床应用。
2. 内镜下胃肠道息肉电凝切除术或粘膜切除术(EMR)技术应用。
3. 胃癌/食管癌内镜早期诊断方法应用:染色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内镜运用。
4. 超声内镜诊断技术应用:粘膜下肿瘤诊断;胰胆肿瘤诊断;胰腺细针穿刺活检。
5.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6. 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四、1.经内镜止血/消化道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应用:电凝、激光、氩气刀、微波或止血夹治疗。
2. 经皮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技术应用:肝脏穿刺活检术;肝脓肿穿刺引流术;肝囊肿穿刺闭合治疗术;腹腔引流/灌洗治疗。
超声内镜技术的应用:新的热点

展 。经过 2 0多 年 的努 力 ,超 声 内镜 的 技 术越 来 越
成熟 ,其 应用 范 围也不 断扩 大 。概 而言之 ,超 声 内
情 况 ,频 率 5 0~7 5 MH ,扫 描 角 度 为 10 . . z 8 。~ 2 0 ,主要用 于 E SF A 和 治 疗 ( 注射 药 物 或 7。 U .N 如 植入 放 射性粒 子 等 ) ;超 声 微 探 头是 通 过 普通 内镜
F A) 阶 段 、超 声 内镜 介 导 下 细 针 注 射 ( n o N E d—
so i ut sn ga h ud d f e n el i et n c pc lao0 rp y gie n ede n ci , r i j o
E SF I 阶段 。 目前 ,超 声 内镜 下 介 人 性 诊 断 和 U .N ) 治疗 是 国 内外 超声 内镜 技术 的热 点之 一 。 18 9 0年 美 国 D Man i g o医 师 首次 报 道 应 用 超 声
新 医学 2 1 0 0年 2月第 4 1卷 第 2期
7 l
述 评
超 声 内镜 技 术 的 应 用 :新 的 热 点
中山大 学附属 第三 医院消化 内科 ( 16 0 陈 小 良 吴 5 03 ) 斌
[ 摘
要 ] 超 声 内镜 技 术发展 迅 猛 ,特 别是超 声 内镜 下介入 性诊 断 和 治疗 是 目前 该技 术 的发 展
方 向之 一 。该 文针对 目前的 一 些热点 ,如 超声 内镜 在 消化道 肿 瘤分期 中的应 用 、超 声 内镜 下的介
入 性诊 断和 治 疗进行 介 绍 ,为 临床 该技 术 的推 广应 用提供 参考 。
[ 键 词 ] 超 声 内镜 ;肿瘤 分期 ;超 声 内镜 下介入 性 治疗 ;消化 道肿 瘤 关
消化内镜诊断新技术—超声内镜

消化系统疾病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比如胃炎、结肠炎、胃食管反流、胰腺炎、胃溃疡等,都是目前发病风险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消化不良,减弱患者的食欲,降低其生活质量。
若耽误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可能引起癌症。
因此,早诊断、早干预治疗,把疾病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临床多采用消化内镜进行诊断,特别是超声内镜技术的出现,在降低误诊率、错诊率、漏诊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什么是超声内镜超声内镜是一种新颖的消化道检查技术,集合了超声、内镜二者的优势,在内镜顶端装置微型的高频探头,进入人体之后,能够直接在内镜的引导之下,全方面观察了解消化道黏膜病变范围、严重程度,同时,在内镜指导下,还可以利用微型高频超声探头进行实时扫描,观察消化道解剖结构,明确组织学特征,了解周围组织脏器的变化,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奠定了基础。
二、超声内镜种类超声内镜有多种,根据扫描检查方式不同分为扇形超声内镜、线阵式超声内镜。
如果根据应用范围,主要有超声结肠镜、超声胃镜、超声食管镜、超声十二指肠镜等。
若根据超声探头运动方式,主要包括机械旋转式超声内镜、电子触发式超声内镜。
三、超声内镜适应症根据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特点,超声内镜扫描检查能够进一步明确消化道组织学特征,确定消化道壁中的病灶生长层次,其中任一一层结构发生异常改变,或结构层次中断,都可以准确判断出病灶浸润范围、深度。
胃粘膜下肿瘤、食管黏膜下肿瘤、结直肠黏膜下肿瘤、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都能够通过超声内镜技术给予准确诊断,还可以通过病灶直径大小、病灶起源层次、回声强弱程度等特点,鉴别病灶良、恶性。
除此之外,对于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实施超声内镜观察,可以准确辨别是否为壁外病变压迫所致,还是黏膜下肿瘤压迫所致。
术前分期评估中,超声内镜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能够准确诊断早期胃癌、早期胰腺炎、早期食管癌等,从而确定最佳手术切除时机。
进展期癌症通过超声内镜检查技术,可以提高术前TNM分期准确率,为临床制定可靠的手术方案提供指导。
超声内镜可行性报告

超声内镜可行性报告一、引言超声内镜是一种医疗设备,可以结合超声技术和内窥镜技术,用于检查和诊断消化系统相关疾病。
本报告旨在评估超声内镜的可行性,从技术、安全性和实际应用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
二、技术可行性评估超声内镜技术的可行性是评估其实际应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多次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超声内镜具备以下技术可行性:1. 高分辨率成像:超声内镜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消化系统器官的细微结构,便于观察和诊断。
2. 多模式显示:超声内镜可以切换多种显示模式,如二维、三维、彩色多普勒等,能够更全面地观察和分析器官的血流情况。
3. 活检功能:超声内镜可以辅助进行活检操作,实现对病灶组织的采样,提高诊断准确性。
4. 灵活度高:超声内镜探头灵活度高,可以较好地适应不同器官的解剖结构,提供全方位的观察角度。
三、安全性评估超声内镜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是必须关注的重点。
通过大量实践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低风险性:超声内镜属于无创检查方法,不需要进行手术切口,因此患者在接受检查时不存在手术创伤和恢复期的风险。
2. 少见并发症:超声内镜检查中,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轻微不适,如咳嗽、呕吐等,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低,而且很快可以自行缓解,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四、实际应用评估实际应用是评估超声内镜可行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超声内镜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和效果观察,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 早期疾病诊断:超声内镜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对早期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起到重要作用,如早期肿瘤、溃疡等。
2. 引导治疗:超声内镜在引导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引导穿刺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导航等,可有效提高治疗精准度。
3. 治疗评估:超声内镜不仅能够对疾病进行诊断,还可以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评估,判断疗效和病情变化。
五、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得出超声内镜的可行性报告如下:超声内镜具备高分辨率成像、多模式显示、活检功能和灵活度高等技术可行性;在安全性方面,超声内镜属于低风险、少见并发症的检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超声内镜能够早期诊断疾病、引导治疗和评估治疗效果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超声内镜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它为医生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方式来检查人体内部器官的状况。
本文将通过介绍超声内镜的原理、应用领域和优势,来探讨这项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
超声内镜是将超声波技术与内窥镜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诊断方法。
它通过放置一个超声探头在病人体内,探针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回波,通过电子技术将超声波信号转换成图像。
这些图像能够向医生展示器官的内部结构,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超声内镜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它可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如食道疾病、胃病、肝病、胰腺疾病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检查胸腔、盆腔、甲状腺等部位的异常情况。
通过超声内镜的图像,医生可以观察到组织的细微变化,检测出早期病变,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超声内镜相比于传统的检查方法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不需要进行手术或者插管,减少了对病人的伤害和疼痛。
其次,超声内镜的图像清晰度高,医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器官的结构和病变情况,有助于准确诊断。
此外,超声内镜的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长时间的准备工作。
然而,超声内镜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对于深层或肥厚组织的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无法完全呈现病变情况。
此外,超声内镜只能提供静态图像,并不能实时观察器官的运动情况。
这些限制使得超声内镜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方法。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内镜技术也将不断提升。
一些新的技术正在研发中,如弹性成像、三维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等,这些技术有望进一步突破超声内镜的局限性,提高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之,超声内镜作为一种先进的医学技术,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通过将超声波技术与内窥镜技术相结合,为医生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方式来检查人体内部器官的状况。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中特别有用,其图像清晰度高,操作简便,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然而,超声内镜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内镜技术的应用
孝感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黄晓宇
[摘要] 超声内镜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超声内镜下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是目前该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该文针对目前的一些热点,如超声内镜在消化道肿瘤分期中的应用、超声内镜下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为临床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超声内镜;肿瘤分期;超声内镜下介入性治疗;消化道肿瘤
1 引言
超声内镜的出现使内镜技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
经过20多年的努力,超声内镜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概而言之,超声内镜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单纯图像诊断阶段、超声内镜介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FNA)阶段、超声内镜介导下细针注射(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uided fine needle injection,EUS-FNI)阶段。
目前,超声内镜下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是国内外超声内镜技术的热点之一[1]。
1980年美国DMiagno医师首次报道应用超声与普通内镜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在动物实验中取得成功,自此开创了超声内镜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新天地。
此后超声内镜器械不断发展和完善。
超声内镜的基本器械有3种,包括环扫型、线阵扫描型和高分辨微探头型[2]。
各种型号仪器的应用范围不同,各有优缺点。
环扫型超声内镜为机械扫描(最近已经研制出电子扫描机型),频率5~20 MHz,扫描角度为360°,获得的图像与CT和MRI横截面图像相似,便于解读,是目前各医院主要配置的型,主要用于诊断性检查;线阵式扫描型超声内镜为带有彩色多普勒功能的电子扫描装置,能使操作者同时了解扫描范围内组织器官的血管及血流分布情况,频率5·0~7·5 MHz,扫描角度为180°~270°,主要用于EUS-FNA和治疗(如注射药物或植入放射性粒子等);超声微探头是通过普通内镜治疗通道进行环形扫描的器械,频率12~30MHz,主要用于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胆胰管内超声检查(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 IDUS)等[3]。
随着器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环扫型超声内镜和超声微探头也可带有彩色多普勒功能。
此外还研制出高频三维超声探头,获得的声像图是立体的,更加直观,易于准确测量病变的体积。
2 内镜超声对消化道肿瘤的分期诊断
超声内镜除了对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胆管癌、胰腺癌以及结直肠癌等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外,还能准确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T)、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N)、邻近脏器组织是否受侵犯(M),进行TNM分期,对各种消化道肿瘤TNM分期的准确性详见表
1[4-6]。
超声内镜对消化道肿瘤T分期的判断最为准确,尤其是对T1~T2判断的准确性接近100%;对于N分期而言,主要用于判断邻近淋巴结有无转移,如果结合EUS-FNA,则可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 动力和激光等治疗。
在超声内镜介导下进行食管曲张静脉的硬化治疗,选择性和针对性更强,疗效更确切,复发间隔期也更长[10]。
目前有学者不断在探索其他超声内镜介入性诊疗方法,例如在动物实验中应用超声内镜引导进行门静脉插管造影、测量门脉压力已经获得了成功,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选择性切除腹腔淋巴结的动物实验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11-13]。
4 展望
我国在超声内镜技术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飞快,某些超声内镜技术甚至走在世界的前列。
尽管超声内镜对消化道肿瘤的分期诊断需要进一步研究,超声内镜下介入性诊断和治疗需要进一步完善,超声内镜下进行肿瘤射频、冷冻、光动力和激光治疗等需要进一步探索,但我们坚信超声内镜对消化道肿瘤的分期诊断、超声内镜引导的介入性治疗将得到不断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震东,李兆申·消化超声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1-6·
[2]肖萍,李昌平·超声内镜在慢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新医学, 2008, 39(9): 615-617·
[3] ASGE STANDARDSOF PRACTICE COMMITTEE, GABS I, RAJAN E, etal·Guideline: role ofEUS [J]·Gas-trointestEndosc, 2007, 66 (3): 425-434·
[4]金震东·EUS在消化系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消化内镜, 2008, 2 (9-10): 35-40·
[5] HEYE T, KUNTZ C, DUXM, etal·CT and endoscop-ic ultrasound in comparison to endoluminalMRI: Pre-liminary results in staging gastric carcinoma [J]·Eur JRadio,l 2009, 70 (2): 336-341·
[6] GUSMINIS, NICOLETTIR, MARTINENGHIC, eta. Vascular involvement in periampullary tumors: MDCT,EUS, and CDU [J]·Abdom Imaging, 2009, 34 (4):514-522·
[7] MORTENSENMB, EDWIN B, H NERBEINM, etal·Impact of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 on surgi-cal decision-making i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anc-er: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 [ J]·Surg En-dosc, 2007, 21 (3): 431-438·
[8]金震东,李兆申,刘岩,等·超声胃镜引导下定向植入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 23 (1); 15-18·
[9]金震东,李兆申,杜奕奇,等·超声内镜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腹腔实体肿瘤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7, 24 (1): 23-28·
[10]王琼,孙晓滨,史维,等·小探头超声内镜对食管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附226例报告[ J]·新医学, 2008, 39 (8): 528-529·
[11] DE PAULO G A, ARDENGH JC, NAKAO F S, etal·Treatment of esophageal varic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endoscopic sclerotherapy andEUS-guided sclerotherapy of esophageal collateral veins[J]·GastrointestEndosc, 2006, 63 (3): 396-402·
[12] GIDAY SA, CLARKE JO, BUSCAGLIA JM, et al·EUS-guided portal vein catheterization:
a promising no-vel approach for portal angiography and portal vein pres-sure measurements [ J]·Gastrointest Endosc, 2008,67 (2): 338-342·
[13] FRITSCHER-RAVENSA, MOSSE CA, IKEDAK, etal·Endoscopic transgastric lymphadenectomy by usingEUS for selection and guidance [ J]·Gastrointest En- dosc, 2006, 63 (2): 3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