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心理效应的教育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茶・室
教书育人・TEAC HER ・2
003/4/h t tp ://jyyr.chin a jo u rn a l.n e
28
几种心理效应的教育解读
张锋
近读章立早先生的《身边的心理效应》一文(载《青春岁月》2002.3),觉得“此中有真意”,下面依序敷衍出来,作为一个教育中人的感知和解读。
南风效应
心理学中的“南风效应”源出自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说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刮起猛烈刺骨的寒风,结果行人纷纷裹紧大衣,抵御严寒的侵袭。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则因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南风取胜。
“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讲究方法。对教育的启示是:教育学生要因势利导。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目标的活动。教师要达成目标,必然面临着“势”。这个“势”通常指教育对象等。教育对象是能动、具有变数的因素,即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就可以对接触到的信息(包括知识和他人)予置可否。所以,在教育活动中,“教”虽然是“先在”的,却不是主要的;“学”虽说是“使动”的,却是主要的。教育的真正困难,也是教育艺术的奥秘在于:如何让教育者的希望和要求成为学生自主、自愿的行为,即学生采行的方式和行为及其结果正是教育者所期望的。要使教师外在要求和学生的内在需求相契合,关键是要找到、找准学生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尤其是前者。沿着学生自主行为的指向,就可以观察到他们的兴趣和动机。只要教师对于学生不论个性还是共性的习惯、兴趣和动机,首先保持应有的尊重,继而尽力去理解和包涵,对积极健康的给予欣赏和呵护,就
能为教学内容找到“仓位”,就能在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行为动机之间建立链接,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产生教育的“南风效应”。
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科学史专家默顿发现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称之为“马太效应”。
教育领域也是这样。这种事情比比皆是,单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马太效应”就不胜枚举。例如,评“三好学生”,这项定期到来的学生福利,总是固定地由部分学生享用,使之从小就成了“荣誉专业户”,而且不到某些学生成为“坏学生”,这种“授予”便不会停止;如果在校内外出现了不知名的好人好事,老师的联想就老也离不开“好学生”的身影,即使全然没有依据,也要首先排除这等光彩的事或许跟“坏学生”沾边儿;作业批改和试卷评阅中,有加分弹性的题目,在同样的情况下,往往是“好学生”更容易蒙受好处,“坏学生”遭遇挑剔,甚至“坏学生”如果做出了“好学生”不会做的题目,仿佛是件煞风景的事……当然上述种种通常是在不经意中出现的,并非教师刻意所为,绝然说不上黑暗、腐败之类。可问题正是这“不经意”,折射出某些教师的定见、成见和偏见,折射出教育的欠公正已习以为常、浑然不觉的程度。
如果说社会生活中的“马太效应”还存
在着某些积极作用——激励人们向往成功、追求成功的话,那么,学校教育中的“马太效应”绝对是弊大于利的,学校里不应有“胜者通吃”的现象存在。因为学生时代是人生的助跑阶段,不能让一些孩子由此直达终点,而让另外的孩子未到起跑线就退出。诚然,欣赏、喜欢优秀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教师的责任却不止于此。教师是接受社会的委托来指导学生学习的,对每个孩子都负有同样的责任,不能厚此薄彼,否则,教师就成了“私人顾问”。可见,教育的“马太效应”折射出教育公正和教师责任的盲区,不可等闲视之。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取消了选择。这就是“霍布森选择效应”。
今天,像霍布森这样的“空白承诺”是不会再有市场的。但是像霍布森那样,让选择者陷入困境的事却屡见不鲜。这种困境就是:有选择而无法选择。
当今各类考试无处不在,“选择”成为参考者特别是在校学生的必备功夫。问题是,学生面对众多“选择”练习和课堂提问的时候,有时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问题并非出在学生身上。教师向学生有效地提问或成功地编拟题目,必须同时占有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提问或拟题技巧,一是对学生拥有知识及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的实际状况的了解。那些失败的提问或命题通常是由于上述缺失所致,而非学生的“不智”。不清楚学生实际情况时,让学生对某问题作
心・理・茶・室
E ma il/JY Y R@ch in ajo u rn al.n e /2003/4・TEAC HER ・教书育人
29
出判断、解答,结果常不免让教师失望,同时也让学生遭遇“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窘。这种体验多了,就会使学生变得紧张、焦虑、自卑、恐惧,进而厌倦、拒绝学习。虽然,绝大多数的提问或题目,都是有一定针对性的“有理题”。但不能否认,这些“有理题”可能会因为“命意”的个人性偏狭或某些学生缺乏有关背景知识而成为“无理题”,从而陷学生于“无法选择”的困境。在不以甄别和选拔为目标的日常教学中,教师有责任设法让所有的学生都碰上自己的“有理题”,提供让所有学生通过“选择”都有验证自己能力和进步的机会。解决的办法就是让“供”大于“求”。在学生解答问题前,教师提供多个而不是惟一的问题让学生自由选择,或者使问题的结论具有多样性,或者让解题的途径具有多样性。只有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实行开放,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作出的判断,才是真正的判断。
提倡让学生拥有相对自由的选择,还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升学考试与教学考试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前者是卖方市场,考生在考试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后者是买方市场,学生是作为学习主体存在的。另外,对判断选择的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也需要真正科学的“设计”。没有判断的“选择”,不是真正的选择;而非真正的选择,体现不出智慧和创造力。
霍桑效应
霍桑是美国芝加哥郊外的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它为员工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完善的福利保障,但工人们仍牢骚满腹,生产状态也不理想。为探求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有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厂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其中有个“谈话试验”,专家们用两年多时间,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多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和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谈话”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原来,工人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诸多不满,得到发泄之后,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心理学家称之为“霍桑效应”。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各种活动都面临着“量化”的压力,人与外界的“触点”越来越多,而人自身却在日益边缘化和客体化。学生也是这样。在学校中,学生除了“人人说话我都听”之外,“没有人听我说话”;课余时间,或者是歇斯底里的打闹,或者是精疲力竭的落寞。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过数不清的意愿和想像。这些意愿极少能够实现,能够延展下去的想像也廖廖无几。这些来自课堂内外的“失落”积聚成了学生的不满和懈怠。对此,教师应该发挥“霍桑效应”,积极营造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共境”。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平等、耐心的倾听者,倾听学生的苦闷、牢骚、建议、梦想,甚至痴情。过去,我们更多地强调教师的疏导和教育作用,其实,对学生的真情流露,教师应谨慎应对。有时只需耐心听完即可,不必强行导引(对方原本只是想说出来而已);有时只需表示理解和同情就够了;有时当然必须旗帜鲜明地教育。总之,教师在倾听时要真切体现出喜怒哀乐,并籍此影响和感染从而导引学生,而不要让学生感到他遇着了一位“圣人”。同时,学生既是主体,就该让他们参与到对自身活动的设计中来,
而不是总让他们照着安排去做。如,班团活动首先应该成为他们自己的活动。在这里,他们不只是活动,还要规划;不只是“倾听”,还要“言说”;不只是遵守,
还要管理;不只是约束,还要自由……
实践证明,教师最让学生感动的是得到了“真心的重视”。当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并显得重要时,不但会正视自己,树立自信,产生精神动力,而且还会使这种力量参与构建一种良性的氛围,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综上所述,教育首先是一种师生关系。在师生之间存在客观“势差”的情况下,教师应该首先尊重、包涵、理解、欣赏学生,公正地对待学生,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自由,进而自主和创造性地学习。通过对上述“效应”的解析,不难看出:心理学作为源泉,为教育提供了策略和支持。它同时揭示了一个规律:学生的智力因素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和支配;改善学生的智力状况,应该从“心理”开始。 (作者单位:湖北孝感文昌中学) 责编: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