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文化中滋养传统美德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方法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方法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华民族价值观
和道德规范的传承。
为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学习经典文化: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文化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
经典文化中融入着许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如《论语》、《大学》等。
通过阅读经典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和学习到许多传统美德的重要思想和实践方法。
2. 践行传统美德: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日常生活中,践行起来。
例如,尊敬长辈、关爱他人、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等等。
通过实际行动去践行传统美德,不仅可以提升个人修养,也可以影响他人,从而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
3. 教育引导: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融入教育体系中。
学校、家庭和社
会都要加强对传统美德的教育引导。
在课堂教育中,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认同这些美德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以身作则,培养孩子们尊重长辈、孝顺父母等美德。
社会环境中,媒体、社会组织也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推动传统美德的传承。
4. 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举办一些相关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以弘扬中华传
统美德。
例如,举办传统文化展览、舞蹈演出、戏曲表演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魅力和重要性。
总之,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学习经典文化、践
行传统美德、教育引导以及举办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它们在当代社会发光发热,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与进步贡献力量。
关于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的征文作文4篇
关于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的征文作文4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作者为各位老师家长学生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欢迎下载!中华经典传承几千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魂与根。
寒假期间,我观看了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国学小名士》节目,让我真正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的心灵也受到了莫大的震撼与洗礼。
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如同让我们品尝了一道古代经典文化大餐,演绎出了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有代代传诵的唐诗宋词,有琅琅上口的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有千年流韵的名篇雅言......。
通过观看比赛,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等奖获得者张晓萍同学的《孝满天下,让爱回家》的朗诵,它让我们认识了以孝德感人的黄香、朱寿昌、朱德等,号召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人,不要给自己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而那些身着古装的国学小名士,他们扮演的小李白、小杜甫、小白居易、小李清照、小蔡文姬、小苏轼更是让我忍俊不禁,发自内心的喜欢;那一个个脍炙人口的诗句,声声入耳,涤荡着我的心灵;那出自圣贤孔子之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语句,让我懂得了应该以能者为师,学会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虚心向别人请教。
要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方能拥有高山般的情怀大海般渊博的知识。
人生犹如一条漫漫长路,有许多岔道,当我们迷茫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需要一个智者的指引,那个人就是经典诗文;我们少年儿童犹如一颗颗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经典诗文就是我们所需要的阳光、雨露......“诵读经典,与圣贤对话;传承美德,让心灵成长。
”让我们开启心灵的大门,去吟诵去领悟,为传承祖国的文化传统美德而共同努力吧!关于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的征文作文二在假期里,我观看了由山东少儿频道播出的“国学小名士”。
“诵读国粹经典-传承传统美德”主题班会教案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传统美德”班会教案龙背小学冯家婵一、活动主题: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二、活动目的:1、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3、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三、活动时间:2017年9月20日四、活动地点:三(2)班教室五、活动对象:三(2)班全体少先队员六、活动内容:1.观看优秀人物视频。
2.诵读经典美文。
3.队员畅谈活动收获。
(二)教师准备1.深入学生,详细了解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开好队会做准备工作。
2.确定主持人,拟写班会主持词3、国学视频(三)学生准备查找并学习经典诗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八、班会活动具体过程:(一).导入主持人宣布活动目的、活动意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国学底蕴深厚绵长!中国的国学,是华夏儿女继往开来、和谐发展的文化根基!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去聆听华夏五千年的心声。
甲:张良对老人的“尊敬”让我们佩服,可见诚信也很重要。
乙:下面请次文业同学为大家讲“一诺千金”的故事。
乙:听了这么多的故事,请大家跟着音乐,舒缓一下此时的心情,进入第二个环节:文学擂台赛。
请同学们聆听《春江花月夜》、《满江红》的配乐朗诵。
甲:此时,我是小记者,我想请问各位同学,从这首《满江红》爱国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甲:说的真好,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流利地背诵出这首爱国古诗,学习先人的爱国情怀,立志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乙:中国不仅是诗的国度,还是一个礼仪之邦。
读了《论语》,才知道何为君子?读了《三字经》,才知道何为孝敬?读了《弟子规》,才知道何为圣人?下面有请第一组同学来读《三字经》,请第二组同学来读《论语》,请第三组同学来读《弟子规》,请第四组同学来读《道德经》。
甲:同学们读得很响亮,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中华经典文化。
我想请问:各位同学自己在学习经典诗文时有哪些收获?姜欣宜同学: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们明白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的道理。
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征文
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征文每个中华人,都必须要拥有自己国家的传统美德。
中华美德有很多,比如说礼让、谦虚、尊老爱幼等等。
小编收集了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身为中国人不仅应该学习优秀文化,还要传承传统美德。
中华上下五千年,通过这五千年的延续和发展,我国形成了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
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民族精神。
我们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
中国神话,中华文化与历史的瑰宝,通过口耳相传或书面文字记载等各种形式流传在寓言,小说,宗教,舞蹈,戏曲中。
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分。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龙也是作为中华民族信奉的图腾,龙身上寄予了美好的品质和神奇的传说。
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
无论是什么中华文化,我们都应传承下去,从现在开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要行得正,坐得端。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无私奉献境界。
努力学习优秀文化,传承传统美德。
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三次站在了世纪的起跑线上,未来的中国面临严重的挑战,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关键在于人的素质。
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接班人连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所以,应当站在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懂得什么是美德,什么是非美德,从中能正确分辨真与伪、善与恶和美与丑,知荣辱、明爱憎,让学生实践良好的教育!第二篇: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这响亮的口号声是我们新世纪中学生秉持的信念。
我们生活在这片热土上,这片有着千年历史的热土上,我们自豪,我们骄傲。
随着国家日益兴旺发达,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国际舞台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尊与自信,所以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更是我们应当具备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弘扬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弘扬传统美德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诸多方面,包括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以法治国等等。
这些思想理念不仅在古代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其中,仁爱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尊重和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道家的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能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压力和挫折;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平等、博爱和反对战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和关爱他人的精神;法家的以法治国则强调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和遵守社会规范。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传统节日、民间工艺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诗词歌赋展现了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书法绘画体现了艺术的魅力和创造力,传统节日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民间工艺则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
一些学校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如国学经典诵读、书法、武术等;有的学校组织了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诗词比赛等;还有的学校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环境建设,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然而,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学校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形式上的点缀,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些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限,难以给予学生准确、深入的指导;同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传统文化教育往往被置于次要地位,缺乏足够的时间和资源保障。
藏在典籍里的中华美德. 诚信与礼仪
《藏在典籍里的中华美德:诚信与礼仪》一、引言在中华文化的千年传承中,诚信与礼仪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美德往往不仅体现在人们的言行举止中,更常常被藏匿于古代经典典籍之中。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这些美德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们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所在。
二、诚信在典籍中的体现1. 古代经典中的诚信观:《论语》中孔子曾言“吾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儒家对诚信的高度重视。
《老子》中也提及“立信”。
这些典籍在向后人传递诚信重要性的也为诚信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杆。
2. 诚信在历史事件中的体现: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诚信的典故,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三顾茅庐”和《史记》中的“精忠报国”的故事,无不展示出我国古代人们对诚信的高度追求。
三、礼仪在典籍中的体现1. 古典经典中的礼仪文化:《周礼》中记载了丰富的礼仪知识,强调了礼的重要性。
而《孟子》中则提及“大哉孔子,匡君平等,筑瓴与堰,何以为礼?”这些古典典籍中的礼仪观念为后世人们传递了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核心价值。
2. 古代典籍对礼仪的教育意义:《论语》中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名言,强调了以德治国治人的道理。
这也是我国传统礼仪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指导意义所在。
四、诚信与礼仪在当今社会的价值1. 诚信在商业社会中的重要性:在当今商业社会中,诚信被视为商业活动的基石。
没有诚信,商业活动就难以展开,也就难以建立起长久的商业关系。
典籍中的诚信观念对于当代商业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2. 礼仪在社交场合中的作用:礼仪在社交场合中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融洽交往,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当今社会,传统礼仪的重要性依然不容忽视。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我的文章写手,我个人对诚信与礼仪这一主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观点。
在我看来,诚信与礼仪并非空洞的传统概念,而是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
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中华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演讲稿7篇
传承中华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演讲稿7篇传承中华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演讲稿(篇1)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弘扬民族精神——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抗击非典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计其数的白衣天使们奋不顾身、前仆后继,在生死线上,以血肉之躯筑起生命的防线。
他们用无私、勇敢和忠诚,悲壮地再现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涌现了种种弘扬民族精神的感人事例,其实这一精神,同样贯穿着我们整个学习生活。
对于同学们来说,首先要做“改陋习、树新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下课后,能自觉保持学校优良的学习环境,走廊上、阳台上、楼梯口、操场上,少些喧闹、少些追逐奔跑的身影,多些朗朗的读书声,多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多些捧着课外书津津有味读着的小小书虫。
让学校成为学习交流的宝地。
勤奋学习、沉稳善思也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民族精神也体现在勤俭节约上,不管是在学校用餐还是在家中用餐,千万不能任性妄为,倾倒大量的饭菜,浪费粮食,要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米上凝聚着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不能因为挑食、贪玩、爱吃零食等不良的习惯而让自己的健康与美德随着饭菜流失殆尽。
讲卫生,勤劳动是体现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部分,不破坏学校的公物,不乱采摘花朵树叶,不折断树枝打闹嬉戏,不乱丢废纸果壳,不随意吐痰、践踏草坪,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恶意破坏,主动帮助打扫卫生的同学,齐心协力使映照在蓝天下的美丽校园变得更加亮丽如新。
弘扬民族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的风采,其实很简单,只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打好一切基础,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承中华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演讲稿(篇2)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中国传统文化中,何为需要继承的精华,何为应该摒弃的糟粕。
关于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的征文作文4篇_话题作文
关于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的征文作文4篇关于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的征文作文一中华经典传承几千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魂与根。
寒假期间,我观看了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国学小名士》节目,让我真正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的心灵也受到了莫大的震撼与洗礼。
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如同让我们品尝了一道古代经典文化大餐,演绎出了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有代代传诵的唐诗宋词,有琅琅上口的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有千年流韵的名篇雅言……。
通过观看比赛,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等奖获得者张晓萍同学的《孝满天下,让爱回家》的朗诵,它让我们认识了以孝德感人的黄香、朱寿昌、朱德等,号召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人,不要给自己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而那些身着古装的国学小名士,他们扮演的小李白、小杜甫、小白居易、小李清照、小蔡文姬、小苏轼更是让我忍俊不禁,发自内心的喜欢;那一个个脍炙人口的诗句,声声入耳,涤荡着我的心灵;那出自圣贤孔子之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语句,让我懂得了应该以能者为师,学会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虚心向别人请教。
要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方能拥有高山般的1 / 7情怀大海般渊博的知识。
人生犹如一条漫漫长路,有许多岔道,当我们迷茫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需要一个智者的指引,那个人就是经典诗文;我们少年儿童犹如一颗颗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经典诗文就是我们所需要的阳光、雨露……“诵读经典,与圣贤对话;传承美德,让心灵成长。
”让我们开启心灵的大门,去吟诵去领悟,为传承祖国的文化传统美德而共同努力吧!关于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的征文作文二在假期里,我观看了由山东少儿频道播出的“国学小名士”。
看那朗朗上口的诗词,将我带入其境,让我去感受,感受诗中的苦,诗中的乐;看那宽大的衣袖,又将我带到古代,倾听那铿锵的音韵,感受那高山流水带来的美,用心享受那朗诵经典时与诗融为一体、情不自禁的动作。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观后感3篇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观后感3篇《诵读经典,传承美德》1相信在很多人的成长中都曾有过被某句感动,被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所折服,所震撼的经历。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汉字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而诗词则是汉字文化的精髓所在。
走进诗词就如同畅游在了无穷的知识的海洋。
今天我有幸观看到了经典诵读比赛节目《小名士》,它好像带我推开了扇神奇的大门,让我尽情遨游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
比赛的流程很简单,分为三大环节,“我爱记诗词”“名家对对碰”和“美德大考验”。
选手们都不甘落后,大显身手,发扬了中华五千年的经典文化,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短短四十分钟的比赛,却让我思考了许多许多。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孙荣忆选手说的一句话而引发了我的深思“我左边坐着大哥哥,右边坐着大姐姐,我果断的把虾夹给了他们,这是应该的”是啊,这是应该的。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讲究礼让,礼让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们作为中华儿女来说更应该把它传承下去。
可是现在世上的一些人,他们却不这么想,我们身边的小事就有许多,平时在校园里上下楼梯时,如果可以做到高年级礼让低年级,那我们的校园是不是可以变得更安全?汽车在路上行驶时,如果可以做到大家都让一步,那我们的道路是不是可以变得更畅通?当今社会还有许多因人们没有遵循礼仪而产生的问题,家庭财产的分配,难道就真的可以因为几个钱的问题就可以抛弃亲情吗?如果大家都可以做到“礼让”二字,正如孙荣忆说的那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好的东西让给朋友;餐桌上的食物让长辈先吃;乘公交的时候让老人,孩子先上。
最后一环节中,还有另一位选手所做的一件事,令我深思。
任家豪选手主动承认了自己在礼仪方面的不足,并改正了它。
诚信二字虽然简单,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中华五千年自古是教育我们要讲诚信,可是却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这两个字呢?现在的街道上走到那里都可以看到衣衫褴路的乞讨的人们,而他们大都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骗取钱财的骗子。
书写经典传美德内容
书写经典传美德内容
以下是一些关于书写经典传美德的内容:
1. 传承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典作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通过书写经典,我们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培养美德: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和人生哲理,书写经典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在书写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入思考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提高审美素养:经典作品往往具有优美的文字和独特的艺术价值,通过书写经典,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欣赏和领悟其中的美,进而提升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4. 增强文化自信:书写经典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书写经典,我们能够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5. 促进身心健康:书写经典需要专注和耐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沉淀心灵,舒缓压力,培养专注力和耐心。
同时,书写经典也是一种良好的身体锻炼方式,可以锻炼手部肌肉和协调性。
总之,书写经典传美德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不仅可以传承中华文化,培养美德,还可以提高审美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促进身心健康。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传承经典,弘扬美德!。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争做儒雅少年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争做儒雅少年凤台县第二实验小学六(10)班李紫涵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国学经典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有人会问什么是经典,我会告诉你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是经过时间洗涤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对,就让我们行动起来,诵读国学经典吧!看,操场上节奏整齐的国学经典诵读声响起,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
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从《三字经》到《弟子规》,让千古美文的神韵,华夏礼仪的儒雅,在诵读声中悠扬再现,奏响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美旋律。
国学经典中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在诵读中去体会。
诵读国学经典可以点燃我们的智慧,提高我们的素养,启迪我们的人生;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开发我们的学习力,增强我们的爱国情;诵读国学经典让我们的情怀优雅起来,让我们的气质美丽起来,让我们的美德传承起来。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它们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五年的国学知识的学习让我们的成长之路开满了鲜花,作文中、课堂上我们时不时引经据典,我们不仅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了,为人处事、举手投足之中也渐渐展现出了儒雅的气质。
是的,国学经典让我们二实小的学生儒雅起来,个个争当儒雅少年。
你会问什么是儒雅少年?我会回答儒雅少年是学识渊博、温文尔雅、拥有优雅气质和高尚品德的少年。
1、做儒雅少年要孝顺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2、做儒雅少年要尊老爱幼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3、儒雅少年要诚信友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4、做儒雅少年要乐于助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少年一代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作为一名小学生,要让诵读经典成为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要让传承美德成为我们肩上的重要使命。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
传承国学经典文化的当代意义
传承国学经典文化的当代意义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学瑰宝,具有传承价值。
传承国学经典的意义巨大,学习国学经典能够让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人格等方面更加完善健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传承国学经典的意义希望大家喜欢!传承国学经典的意义1、传承美德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少年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以前在家吃饭很挑剔,自从读了《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语句之后,我更加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吃饭时即使掉在桌子上一粒米也要捡起来吃掉。
”由于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不懂礼貌等现象在学生中比较普遍,自从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之后,变得更加谦让、团结同学、尊重师长了。
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2、健全人格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3、陶冶情操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
其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
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
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
为了使孩子们能够从小就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弘扬国学。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征文(精选8篇)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征文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征文(精选8篇)中华传统美德充满了真善美,教会了历代中国人怎样立德做人、怎样治国理政,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征文800字(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有五千年多年的文化个历史,而我国文化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页是传统美德。
这些美德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还为五千年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先从家庭说起,一个家庭要和谐美满,最重要的是敬老爱幼。
自古至今,人们一直在传承这一精神。
相信大家都知道《三字经》上有“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这句谚语吧,它讲的是一位东汉人黄香,他的母亲在他9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黄香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了父亲的身上。
冬天的寒夜非常冷,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给父亲把被窝用自己的身热暖,才到自己的床上睡觉。
夏天的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持蒲扇给父亲扇。
黄香九岁便知道孝敬父亲,足以证明敬老爱幼的精神作文从古代就开始了。
古人曰“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的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表现。
但在近百年来,人们往往忽视这个不起眼的“传统美德”,一些优秀的美德被遭到破坏。
现在人们有了雄厚的经济,往往以为得到了全部,但是他们错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的慢慢的吞噬你的灵魂。
”传统的美德是五千年来中国流动的血液,如果我们把这个主要的血液堵塞,那还谈得上什么“中国”!中国传统美德的博大精神,它会使我们中国人感到自豪,它会使我们中国的力量凝聚起来,如果没有了它,中国会逐步走向灭亡……传承和发展中华的文化和美德是每个华夏儿女的义务,更是责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的说出:“我是中国人!”从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到诸子百家盛况,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从现在每年的“感动中国”,到齐心共筑的“中国梦”,无一不体现我们的中华精神,无一不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诵国学经典,扬中华美德
诵国学经典,扬中华美德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与中华美德的传承与弘扬显得尤为重要。
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凝结了古人智慧和价值观念的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而中华美德则是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和品德风范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诵读国学经典,扬中华美德,能够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文化、弘扬正气,引领民族精神的复兴。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诵读国学经典,扬中华美德,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吧!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经典著作《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有一则“弟子规”是孔子对后人教育子女的教诲,其中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关于孝道的教导。
孔子强调家庭伦理、道德修养以及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提倡“以礼治国”的思想。
通过诵读《论语》,我们能够了解到孔子的思想理念,并从中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传承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还有《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这些经典中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和道德准则。
《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样的名言,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中庸》则提出了“中正之道,日用而不怠,中道而不废”的思想,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道德观念。
这些儒家经典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瑰宝,通过诵读这些经典,我们能够感悟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内涵,引导自己走向真善美的境界。
佛教经典《心经》中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样的教诲,启迪我们明白世间万物皆空的哲理。
佛教提倡舍己救他、慈悲渡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道德伦理观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诵读《心经》,我们能够学习到佛教的慈悲智慧,培养宽厚心量,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他人。
而道家的经典《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的哲学思想,强调了天人合一、自然至上的理念。
《道德经》倡导无为而治,自然而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智慧之宝。
弘扬优秀传统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优秀传统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优秀传统传承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思想、智慧和价值观。
作为当代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弘扬优秀传统,传承中华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到这一点。
一、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开始。
通过学习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等,我们可以了解先贤们智慧的结晶和他们对生活、学问的看法。
同时,透过古人的诗文和故事,我们能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另外,还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了解历史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并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掌握更多有关中华文化的知识。
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二、践行传统美德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
我们应该带着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例如,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等具体行动来践行孝道。
又如尊师重教,我们可以尊重老师,虚心学习,这样才能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此外,中华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我们应该倡导友善、宽容、互助的价值观,以此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
三、传承传统艺术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音乐等。
要弘扬优秀传统,我们必须传承和发展这些传统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和练习书法,我们能够领略其独特的魅力,感受其中的意境与情感。
绘画艺术则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工具,学习音乐可以让我们更加细腻地理解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与传统戏曲、民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表演和演出来传承和发扬传统艺术。
通过以上这些途径,我们能够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传承中华文化。
只有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才能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保持文化身份和自信,同时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弘扬优秀传统、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
诵读经典名著,弘扬传统美德征文
诵读经典名著,弘扬传统美德征文诵读经典名著,弘扬传统美德征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征文吧,借助征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怎么写征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诵读经典名著,弘扬传统美德征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诵读经典名著,弘扬传统美德征文篇1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做人做事才有灵气,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做人做事才有灵气。
古代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教材。
但是,随着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如何重新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严,弘扬亘古常新的民族精神,让德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是新时代赋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神圣使命。
中华民族最博大精深、最具生命力的,是几千年所积淀的灿烂文化和朴素道德思想,它融知识与道理于一体,是人类文明智慧的一部分,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最好的范本,是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熏陶的有效载体和最佳资源。
近日我与孩子共同诵读了一些经典的`古诗歌,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丰厚博大,汉语文字的优美。
其中《游子吟》是一首大家熟知的唐诗。
这首诗写的是母亲为游子缝衣服的情景,表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谊。
它唱出了伟大的母爱,因此广为流传。
全诗句句发自肺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读完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亲情教育,我们要感谢母亲赐予给我们的生命,感谢母亲给我们的关爱和教育。
我们要懂得感恩,我们要回报母亲给我们的爱。
进而我们要感恩和回报社会和我们的祖国。
通过诵读流传千载的中华古诗文经典使孩子们感受到了道德教化、思想熏陶、艺术感染、语言能力的训练,让孩子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人格。
诵读经典名著,弘扬传统美德征文篇2中华经典传承几千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魂与根。
经典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经典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教育传统美德是指通过代代相传的文化和教育,对人的品德和行为进行熏陶和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品行和道德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德教育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历代统治者治国安民的基本法则,也是人民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在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化中,美德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包括了仁、义、礼、智、信等多种美德。
其中“仁”是最为核心的美德,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关怀,以及亲情、友情、爱情的价值。
而“义”则是对社会和公共利益的尊重和维护,是人们义无反顾地为社会付出和奉献的道德观念。
还有“礼”、“智”、“信”等美德,这些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人的品行和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传统美德教育主要通过经典和典籍进行传承和教导。
《论语》中有“学而优则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美德教育的经典名言,这些话语都成为了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像《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中也都包含了丰富的美德教育内容,这些经典通过家长、老师和专门的文化教育机构对后代进行传授和教育。
在家庭中,父母会教导子女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在学校里,老师会传承经典中的美德,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古代的中国人,无论是文化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深受传统美德教育的影响,这也成就了中国古代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行为规范。
在当今社会,传统美德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也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传统美德中“仁”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也越来越严重。
而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仁”、“义”等美德的灌输,可以让人们在竞争中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当今社会中,信用建设日益受到重视,这也是传统美德教育中“信”美德的重要体现。
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关系一、引言中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包含了中国历史、哲学、艺术、文学、宗教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而中华传统美德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诚信、尊老爱幼、孝顺、礼仪等等。
本文将探讨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
二、中华文化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1. 中华文化对诚信的影响诚信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被视为人格正直和品行高尚的象征。
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并且在《论语》等经典著作里得到了体现。
而这种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使得他们在商业活动和社会交往方面都非常注重诚信。
2. 中华文化对尊老爱幼的影响尊老爱幼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被视为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最基本的准则之一。
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并且在《孝经》等著作里得到了体现。
而这种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使得他们在家庭和社会方面都非常注重尊老爱幼。
3. 中华文化对孝顺的影响孝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被视为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最基本的准则之一。
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并且在《孝经》等著作里得到了体现。
而这种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使得他们在家庭和社会方面都非常注重孝顺。
4. 中华文化对礼仪的影响礼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被视为人际关系和社交活动中最基本的准则之一。
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并且在《礼记》等著作里得到了体现。
而这种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使得他们在人际关系和社交活动方面都非常注重礼仪。
三、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华文化的影响1. 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些美德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因此,它们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在国际上最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一部分。
经典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经典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逐渐被人们所忽视,传统美德教育也愈发受到冷落。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美德教育是我们社会和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下经典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教育,以及如何将这些美德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中。
一、孝道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也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
孝道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关怀和教育。
《孝经》中有“孝顺在人之本”“敬慎为先,诚信为主”等名言,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核心理念。
在现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传统的孝道观念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淡化,有的人甚至对孝道持有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无论在多么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孝道的价值观念都是不变的。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加强对孝道观念的传承和弘扬,让人们明白尊敬和关爱父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美德,这样可以推动社会更加和谐。
二、礼仪文化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人们行为举止的行为规范。
礼仪文化强调人际关系的相处之道,注重于言行举止的文明和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文化被视为一种美德,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古人常说:“有礼貌的人不会处处碰壁”,这句话正是在强调一个人如果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将会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在当今社会,虽然礼仪文化也在逐渐淡化,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起来。
我们应该在家庭和学校中加强对礼仪文化的教育和培养,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增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三、忠诚正直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忠诚正直是最为重要的美德之一。
忠诚正直强调做人要有诚信和正直的品格,对待工作和人际关系应该秉持忠诚和忠实的态度。
古人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就是在强调说话要忠实正直,要敢于说出真心话。
读书心得——浅谈在经典文化《三字经》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读书心得——浅谈在经典文化《三字经》中的传统美德教育1.《三字经》体现的传统美德文化《三字经》是中国启蒙教育传统的精华之一,它的出现是传统启蒙教育长期积累的结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先例可循。
虽然提到传统文化,似乎总是离不开“三纲五常”,在三字经中也有提及,“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虽然其中有着这样封建时期为维护统治的枷锁,但是,也有着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的巨大作用。
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如今仍对于学生的启蒙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着重要意义。
《三字经》虽然短小,但是,它所涵盖的内容以及方面甚是广泛,有教学之要、读书次第、历史沿革、天文地理、学行典范等等,堪称是一部“国学简要索引”。
、《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是多方面的浓缩,通过对《三字经》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例如,《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典故,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以礼相待、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三字经》独特的格式《三字经》所采用的三字一句,四句一组的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易于诵习,其具有的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会使读者感到朗朗上口。
与其他的古文所不同,对于小学生来说,《三字经》更加易懂,也会更加容易使学生记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和目的。
同时,《三字经》中的内容丰富,有着很多的典故,同时用最简短语句,讲述了众多生动的故,而这些故事都是很好的教育题材,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的文化积累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列宁曾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三字经》中,众多关于榜样的典故,给学生了一个榜样的目标,通过这些榜样的力量,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完善自我,去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以史为鉴知兴衰,《三字经》中关于历史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对于中华的传统文化有着更加精炼的了解和积累,了解历史兴衰的原因,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可以不了解国外的文化,国外的历史,但是我们对于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对于自己国家的历史,即使做不到均衡,我们应该可以做到一个精简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经典文化中滋养传统美德
2010-01-29 来源:成都市文明办
创意单位:双流县东升小学
活动范围:全校
活动背景
当今社会,问题青年、校园暴力、自杀率上升,青少年犯罪乃至引发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触目惊心。
学生心理素质差、自理能力差的现象成为学校德育最严峻的挑战,民族精神已经在年轻一代逐步淡忘,许多孩子不了解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的民族气节,对民族几百年的屈辱史更是知之甚少,抗日战争成为“过去的故事”,诚信、尊老、爱国被认为是“不合时宜”,跟不上时代。
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生代有“断代”的危险。
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双流县东升小学作为一所发展中的地方名校,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响亮地提出:创国学校本课程,重建学校文化,让东小的孩子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让东小的孩子们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陶冶性情,从小养成尊重师长,关心他人,礼貌谦恭的良好品质。
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享受成长,享受快乐的生命园地。
主要做法
(一)编撰独一无二的“国学教材
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浩如烟海,数不胜数,选择什么样的教材才真正适合东小的孩子呢?双流县东升小学结合东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东小的优质师资,编写一套难易适中的国学教材。
这套教材共六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推进。
这六本教材分别是:一年级背《三字经》,二年级选用《对韵歌》,三年级诵读《增广贤文》,四年级是《诗韵》,五年级读《美词》,六年级诵《古文》。
东小的这套《国学》教材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深深地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古色古香的封面与插图,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
让人明晰地窥见编写者的审美追求与价值指向——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材的核心内容,以思想性与趣味性交相辉映,则可以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走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想彼岸。
(二)深入研究,形成“五字教法”
为了保证国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国学课教学时间。
每周四第一节为全校统一的国学课。
此外,老师们充分利用早读、班会等时间加强学生的诵读。
在国学教育的形式上,东小归纳出“五字教法”:“颂”——利用校本课程授课时间及每天早读十分钟,让学生熟读、背诵诗文,让校园响起朗朗书声;“听”——利用中午时间,收听校园广播播放的经典诗文,悠扬古乐;“看”——利用教学楼走廊、教室、宣传栏,营造诗书氛围,让学生随时都能置身于传统经典之中;“悟”——就是在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古人的智
慧、情操和思想,提升自我的境界。
“行”——让东小孩子将自己的所学所悟融入到自己的言行中去,做一个博学睿智、文明礼貌的现代小公民。
如此的教学内容与课程安排,能够让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内在的传承,又可以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
(三)开展系列活动,形成活动的亮点,营造“诵读”氛围。
围绕国学诵读方案,开展系列活动:每天一次国学经典诵读(学校电视台,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每周一次国学课堂(每周语文教师集体备课下统一执教校本课程。
)——间周一次国学讲堂(教师自己主讲,讲大师,讲著作,讲历史事件,讲典故等。
)——每月一次国学考场(以年级组团,内容涉及丰富,促进师生自主学习经典。
)——每学期一次国学展演(结合社区活动,结合传统节日,辐射社会,增强影响。
)
除此之外,学校还利用传统节日,结合国学内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结合清明节开展了“思先贤祭故人”活动,学生搜集诵读有关清明节的诗句,查阅了解相关风俗,祭扫先人陵墓,缅怀革命先烈,在活动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取得成效
学校编撰的国学教材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国学大师季羡林作为本套教材的顾问,对教材的编撰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
北京市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主编马新国为本套教材亲自写序言。
本套教材也已经在全国公开发行。
此项工作也受到了上级领导以及社会的普遍关注。
2009年3月,双流县国学诵读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升小学成功举办。
市、县领导
及省内部分区县、学校的来宾朋友们及省、市、县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近20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学校被列为双流县国学经典诵读试点学校。
此后,许多兄弟学校的老师到该校进行学习。
更为欣慰的是,东小的孩子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国学知识,并且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下,懂孝道,守诚信,行为举止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在经典文化中滋养传统美德”的这一举措,不仅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同时让中华民族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民族精神在东小孩子身上得以继续传扬。
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将滋养着东小的一批批孩子,影响着一代国人,为培养合格的新一代公民打下坚实的道德品质基础。
案例点评
双流县东升小学开展的“在经典文化中滋养传统美德”活动,系统地探讨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小学德育工作,在一代新人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
该活动主题词有三:经典文化、滋养、美德,凸显了该活动的三大特点。
一是编撰“国学教材”,确保传承经典文化。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部中国文化史,犹如一条滚滚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精华与糟粕并存,如何选择?选择的内容又怎么满足东小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编撰符合东小实际的“国学教材”,是确保传承经典文化的关键。
活动设计者广泛研究、深入论证,编写出了独具特色的“国学”教材,使活动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是开展“五字教法”使课程达到滋养学生的目的。
东小在开展活动实践中归纳出的“五字教法”:“颂”、“听”、“看”、“悟”、“行”,是建立在对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认识和把握基础之上的。
科学的教学设计保证了课程的开展,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滋养。
三是将践行作为学生形成美德的检验标准。
东小开展的活动,部分解决了当前困扰学校德育的重要问题:在学生实际教育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社会公德基础,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明礼诚信、具备公民意识;怎样培养学生基本的政治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东小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知行合一,重在践行,使东小的孩子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国学知识,并且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下,懂孝道,守诚信,行为举止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双流县东升小学开展的“在经典文化中滋养传统美德”活动,是新形势下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其做法、举措在小学德育工作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