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考点指导:成语误用的五种类型

合集下载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误点设置常表现为: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⑤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1)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

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

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2)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分析】事情在将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这是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它常含惋惜意味。

“垂”是接近之意,这是准确理解该成语时不可遗漏的一个关键字。

但大多数考生恰恰忽视了这个关节点,只注意了其他三个词,这样,该成语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了“成功”“失败”的意思。

此处的陷阱,极具迷惑性。

(3)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分析】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

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错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成语运用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而排除错误选项是我们选出正确项的最常见、最有效方法;因此,明确成语误用的类型对我们做准成语题有重要意义。

现将成语使用中常见的误用情况归纳如下:一、望文生义成语属于固定短语,其意义很多时候不能从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断章取义,只能把它作为整体来理解。

作为检查学生成语储备的题型之一,有许多题目就是在这方面设置障碍,误导考生望文生义。

例1: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辨析: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句中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例2: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辨析:刊:削。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

不刊之论,是指不能删简的言论。

句中却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大错。

二、张冠李戴(用错对象)成语使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时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无误用。

例1: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辨析:“各尽所能” 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

这里改变了使用对象,自然不正确。

例2: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辨析: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其使用对象是女子,该句却用来形容民族歌舞,显然用错了对象。

三、误用褒贬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色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无用。

不辨色彩主要表象在褒贬无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如下:1.望文生义:指不了解成语的真实含义,仅从字面上解释成语的含义。

例如,“登峰造极”原意是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成就达到了最高峰,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表示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2.褒贬误用:指在运用成语时,对成语的感情色彩理解错误,褒贬混淆。

例如,“想入非非”原意是思想进入虚幻境界,是中性词,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词,表示胡思乱想。

3.语境不合: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成语的含义与句子的整体意思不符。

例如,“美轮美奂”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美观,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美好事物,如“美轮美奂的舞姿”。

4.画蛇添足:指在句子中重复使用意思相同的词语。

例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都有使人震惊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后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并散布谣言。

5.颠倒词序:指在使用成语时,将成语中的词语顺序颠倒或错位。

例如,“胸有成竹”原意是形容文思敏捷,落笔成章,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做事之前没有计划或条理。

6.断章取义:指在使用成语时,只截取成语的一部分来表达意思,忽略成语的整体含义。

例如,“万人空巷”原意是形容人们都出来观看盛大的场面,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街巷十分冷清。

7.张冠李戴:指将一个成语错误地用于另一个意思相近或相同的成语上。

例如,“首当其冲”原意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现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8.混淆字形:指由于字形相似而将两个不同的成语混淆使用。

例如,“再接再厉”和“厉兵秣马”是两个不同的成语,前者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后者形容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但有时会因为字形相似而误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汉语言学家。

成语的误用类型及答题技巧

成语的误用类型及答题技巧

成语的误用类型及答题技巧(一)成语的误用类型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2007年湖南卷)(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

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并非画面上的山水交融。

所以,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赵明和小李相交多年,一直相敬如宾。

(此处命题者从成语使用的对象上命题,重在考查成语词义适用的范围和对象。

相敬如宾指夫妻之间。

命题者误用为朋友之间,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3.误用褒贬,情感错位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例: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句中的“蠢蠢欲动”为贬义词,而句中新闻专业是学生向往的,是褒义倾向。

感情色彩误用。

)4.颠倒对象,不知谦敬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

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这个词最好用于自己,相对于陈教授应用敬词。

)5.语义重复,自相矛盾例:那里站着一群莘莘学子。

(命题者从成语与语境的矛盾处设误,以考查考生的逻辑能力。

“莘莘学子”意为众多的学生,它的前面却用“一群”修饰,自相矛盾导致逻辑错误。

成语误用的八大类型

成语误用的八大类型

成语误用的八大类型
1、语义理解误用:
这是指成语本身意义的误用,也就是使用者没有正确理解成语本身的意义而作出错误的用法。

例如“下象棋”,“下”应是“走”;“笑里藏刀”,“笑里”应是“假笑”;“挂羊头、卖狗肉”,“挂羊头”应是“卖狗肉”。

2、语法误用:
这是指因没有掌握成语的语法形式,而使用错误的成语形式、词语句型。

例如“有好生之德”,“好”应该“善”;“乐极生悲”,“乐”应该“欢”。

3、搭配误用:
这是指使用者没有恰当搭配实际语境而出现的错误,例如“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瞧”应该是“看”;“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应该是“牛马风”。

4、补语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恰当的补充词语而使语意不准确或不完整,例如“三生有幸”,“三生”应为“一生”;“穷当益坚”,“当益”应为“当益处”。

5、同音误用:
这是指成语的词语或字的发音和其他的字的发音相似而产生的错误,例如“乱七八糟”,“乱”应该是“郎”;“按图索骥”,“骥”应该是“驹”。

6、形式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正确使用成语形式而产生的错误,例如“一把芝麻开门”,“开门”应该是“开门见山”;“拂袖而去”,“拂袖”应该是“拂袖而逝”。

7、省略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正确的省略成语词语而产生的错误,例如“金玉满归”,“归”应该是“堂”;“计上心头”,“计上”应该是“日夜”。

8、混淆误用:
这是指由于词语含义相近而造成的错误,例如把“假象”当作“假想”;把“因循苟且”当作“因势利导”。

成语误用的六大类型

成语误用的六大类型

成语误用的六大类型第一类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如: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⑴明日黄花;⑵火中取栗;⑶万人空巷;⑷不刊之论;⑸不为已甚;⑹望洋兴叹;⑺不足为训;⑻因人成事;⑼弹冠相庆;⑽久假不归;(11)司马青衫;(12)数典忘祖;(13)大动干戈;(14)高山流水;(15)不绝如缕;(16)不翼而飞等。

第二类对象误用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例(3)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

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成语误用的类型

成语误用的类型

成语误用的类型1. 褒贬不分,感情色彩混淆。

成语当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的,或贬义,或褒义,或中性,在平时运用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意义的需要,选择色彩鲜明的成语,不能混淆其色彩界限,否则,就会犯感情色彩不当的错误。

2. 张冠李戴,适用对象不明。

有一些成语,其适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一点,就会张冠李戴,弄错它们适用的对象。

3. 望文生义,内涵意义不清。

对成语的内涵不清楚,对成语的意义不理解,以至于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例如,“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一句,“差强人意”意思是大体上令人满意,而命题者将其设计为“强人所难”之义,属于望文生义,不合语境,故错误。

4. 逆情背理,逻辑不符。

有一些成语,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它的意义,在使用过程当中会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等不符合逻辑的现象。

例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使,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才赶到了大坝。

”一句,“安步当车”表示心情闲适平和,不慌不忙地慢慢步行,与抗洪抢险的紧急状况很不协调。

5. 喧宾夺主,主客尊卑颠倒。

一些成语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它们特定的使用条件,尤其是它们适用的对象之间的种种关系,否则,就会出现主客颠倒、关系混乱的错误。

例如“你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篷荜生辉”是一个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多用于自己这一方,这里却用在别人身上,显得不够得体。

除上述之外,像语义重复、轻重不适、范围不清、搭配不当等,也是成语误用题的常见类型,我们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常见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认识成语误用试题的常见类型,才能对症下药,以不变应万变,从而求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成语误用类型及举例(望文生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成语误用类型及举例(望文生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

高考语文成语误用类型及举例一、望文生义(错误原因: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暴虎冯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暴,空手搏斗。

冯,同“凭”,从水中走过去。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能理解为“连续不断”。

【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刊,古代指削除错字。

【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也说一文不名。

【不瘟不火】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

多用于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然,是的,对的。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训,准则。

【惨淡经营】惨淡,形容苦费心力。

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原指下笔前极力构思。

后也形容在困境中艰难地从事某种事业。

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

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因无力抵抗而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多误解为签订合同。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大方之家】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大方,专家学者,内行人。

【大快人心】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仁,仁义,道义。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

形容恳切地教导。

【罚不当罪】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指处罚过轻或过重。

【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也不计较。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

(含贬义)【高山流水】指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1. 望文生义型:哎呀呀,好多人会把“差强人意”理解成不满意,其实不是这样哦!就像有人说“这个球队的表现差强人意”,不是说球队表现很差,而是说还算能让人满意啦!
2. 张冠李戴型:“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可不能随便用在人身上呀!可不是说一个人长得美轮美奂,而是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的,你说是不是很容易弄错呀!比如“这座大楼美轮美奂”就很合适。

3. 褒贬误用型:“炙手可热”可不是用来夸人的哟!可别闹笑话把它用在很厉害的人身上。

它其实是个贬义词呀,像“他现在炙手可热,不可一世”才是正确的用法。

4. 语义重复型: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不就重复了嘛!“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啦,就像“他的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就行啦。

5. 前后矛盾型:一边说“莘莘学子”,一边又说没几个人,这不是矛盾嘛!“莘莘学子”表示很多学生呀,比如“校园里到处是莘莘学子”。

6. 错用对象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多的,不是说别的东西多呀!说“他家里的财宝汗牛充栋”就错啦,应该是“他家里的书汗牛充栋”。

7. 不合语境型:在一个很悲伤的场合说“相得益彰”合适吗?当然不合适啦!像“他们俩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才是在合适的语境下用。

8. 随意改造成语型:可别乱改“空穴来风”的意思呀,人家本来是说有原因的,不是说没原因的。

别到时候瞎用被人笑话哟!
9. 忽视多义型:“左右逢源”可不只是说人会办事哦,有时候也能形容做事顺利呢,比如说“他这次考试左右逢源,成绩很棒”。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成语的使用真是要特别小心,稍不注意就可能用错,咱可得多学习多积累呀!。

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及解决方法

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及解决方法

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及解决方法一、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1、望文生义成语的含义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系的简单叠加组合,其含义是在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抽象概括出来的,且不可望文生义。

如:在写作在中,文不加点,只能使意思变得模糊,并可能使正确的意思变得不正确。

“文不加点”出自汉代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点”是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的意思。

“文不加点”形容才思敏捷,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作者显然望文生义,将“文不加点”的“点”理解成了“标点”。

2、褒贬不分成语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褒义、中性和贬义之分,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

如果对一些成语褒贬不辨,就会出现成语使用错误。

如:一个人打了草稿,大家来评价和修正,即使后来剩不下多少文字,始作俑者仍然功不可没。

“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佣”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始作俑者”指开始制作佣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成语。

例句是称赞打草稿的人为后来的评价和修改做了积极贡献,不能称其为“始作俑者”。

3、弄错对象成语词语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

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指女的,有的指男的等等。

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出自唐代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成书,处则称栋字,出则称牛马。

”“汗牛”是指牛拉装书的车累的出汗,“充栋”是指书堆满了屋子。

“汗牛充栋”专门用来形容书籍很多,只能指物,不能指人。

句中用“汗牛充栋”形容古代刻苦学习的楷模,使用不当。

4、前后矛盾在成语的使用中,如果对成语的词义、色彩、轻重等把握不准,尤其是两个成语连用时,很容易造成前后自相矛盾。

高中常见成语误用例话

高中常见成语误用例话

常见成语误用例话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18.文不加点:"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19.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0.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21.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22.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3.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4.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5.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6.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7.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8.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9.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30.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二类对象误用1."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

成语误用的类型

成语误用的类型

成语误用类型分析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

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义已经不复存在,而只保留了它的引申义。

命题者利用这一点故意望文生义错用成语,如不注意这一特点,考生就容易犯“舍本逐末”的错误。

示例: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2012辽宁卷)【解析】方寸之地,指心。

不是某块地域或形容很小的地方的意思。

属望文生义但有的成语的常用义是其引申义或比喻义,而在一定的语言场合,有时也可以运用该词语的具体义(有时就是字面意义),这种情况不属于误用。

示例: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1992高考题)【解析】“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但该句描写酒店夜晚的环境,用其具体义,形容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因而也恰当练一练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是否正确。

1.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2012山东卷)【解析】“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此处属望文生义。

2.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2012山东卷)【解析】“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含贬义,此处属望文生义。

3.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了,但其创作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2005年北京卷)【解析】“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击战鼓。

①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

②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削弱。

③也比喻停止批评、攻击。

贝克特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是《等待戈多》。

在贝克特等人逝世后,这一流派的声势逐渐小了下来,这种情况正符合“偃旗息鼓”的义项①,故使用正确。

4 .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

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

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一、望文生义①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

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②此城四郊多垒,固若金汤,不宜强攻。

分析:①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

无须修改。

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

”①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

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②中的“四郊多垒”与“固若金汤”并提。

显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坚固。

与“四郊多垒”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垒”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敌人的营垒。

后用来形容敌人四面进击,形容危急。

二、近义混用①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②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分析:例①中“不胫而走”应为“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腿而能行走,“不翼而飞”是指没有翅膀却能飞走。

“不胫而走”侧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着刻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不翼而飞”则着重指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

例②中的“等量齐观”应改为“一视同仁”。

这两个成语虽说都有“同样看待”的意思,但“等量齐观”一般用于生命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如:”因为他是把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齐观的”。

而“一视同仁”着重强调的是对人或动物的态度是平等的,不分厚薄亲疏,如:“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三、褒贬失当①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

(跃跃欲试)②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分析:①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

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②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例句中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作者以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知识清单:常误用的成语积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知识清单:常误用的成语积累

知识清单:常误用的成语积累1、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后面不能带宾语。

2、安居乐业: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

可以说“人民安居乐业”,而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

3、甚嚣尘上:用以形容议论喧腾,或用以形容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含贬义。

4、别无长物:不是说没有特长强项,而是形容家贫,一无所有。

5、有条不紊:形容说话做事情有条理,一点不乱。

注意与“井井有条”的区别。

后者多指物品的摆放很整齐6、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

句中应改为“措手不及”。

7、有口皆碑:意即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到处受到赞扬。

8、震撼人心:指心理受到强烈冲击而感到激动振奋。

多指令人高兴的好事。

9、“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10、国色天香:为牡丹的别称,极言牡丹香色的可贵。

现多比喻出色的佳人。

11、记忆犹新:某事留在印象中很深刻,现在还记得很清楚,犹如刚发生的一样。

成语已经含有“还”的意思。

12、崭露头角:比喻突出的显露才能和本事。

多指青少年13、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

14、上行下效:形容上面的人喜欢怎么做,下面的人便也跟着怎么做。

贬义词。

15、抛砖引玉:用粗浅而不成熟的意思引出别人高明而成熟的意见。

只用于自谦,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16、先斩后奏:先处决罪犯,再向上奏闻。

借以比喻先采取行动,然后再上报。

爸爸是长辈,我们是晚辈。

不能说上报。

17、三长两短:出乎意料的灾难、变故。

多指人的死亡。

18、始作俑者:开始用俑殉葬的人。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贬义。

19、满城风雨:原形容秋天的情景,后形容事情传遍各个角落,到处议论纷纷。

多指不好的事情。

20、莘莘学子:莘莘,众多。

全词指一批学子,不要误用为个体。

21、不以为然:然,对的,正确的。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含有轻视意味。

句中应改为“不以为意”。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成语误用大盘点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成语误用大盘点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成语误用大盘点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成语“滥用大市场点”供你参考。

我希望这对你有帮助!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一虎:据说有很多人养老虎,所以我们相信。

许多误解是,团结与合作是强大的。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Hot:形容一个非常有权势的人,带有贬义。

媒体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描述了所有“流行”的东西,这完全背离了它的本意。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通常作为谓语。

它经常被误用为属性,而不是“第一”。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巨大的帮助:只为彼此或他人,不为自己,否则就太谦虚了。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头尾:犹豫。

经常被误解为前后矛盾的言行。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指人才的涌现。

陆杏儿曾经错误地用它来“走出来过一辈子”;还有人说“从雌鲸的腹部站出来”。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失控:无法挽回,无法挽回。

有些人经常在成语“一根头发,但不是一张收据”后面加上“十”这个词,这就把赞扬变成了批评。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不辜负期望:不辜负每个人的期望、表扬。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不容辞:为正义勇往直前。

经常习惯于毫不犹豫地做坏事,做错了。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迎头赶上:你可以迎头赶上。

只使用否定形式。

高中成语误用常见例子

高中成语误用常见例子

高三易误用成语第一类:望文生义1.间不容发间:空隙。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不是“形容距离小”。

2.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

3.拍手称快快:痛快。

拍掌叫好。

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4.不足为训足:值得。

训:准则,典范。

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5.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6.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

不能误用作贬义词。

7.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8.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9.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10.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

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11.久假不归假:借。

长期借去,不归还。

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而不回来”。

12.明日黄花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不是指未来的东西。

13.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

14.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

指什么坏事都干。

不能误用作褒义词。

15.巧夺天工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16.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指导:成语误用的五种类型
利用报刊素材,突破成语难关
成语浩如烟海,其实,生活处处是语文,“无错不成报”的现象给了我们源源不断的训练素材。

考生阅读报刊时如果能用心辨析,举一反三,并养成“生活语文化”的良好习惯,就定能突破成语难关。

一、对象用错
1.体育馆门前的“黄牛”们依然忙活着,但与前几个赛季的东北虎比赛门票的洛阳纸贵相比,如今的“黄牛”和东北虎队一样遭遇了经典大片《后天》中再现的寒流。

(《体坛周报》2005年2月25日)
2.但崔哲瀚116、118手的不知所云使得常昊再次掌握了局面的主动权,研究室里众高手认为常昊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新浪体育》2005年3月5日)
3.呼之欲出的人造血液(《资料卡片杂志》2005年第3期43页)
4.我喜欢的一句话:语言如蜻蜓点水,行动才入木三分。

(《高考天地》2005年第7期12页)
5.但是,内心深处那一丝不绝如缕的功名之念,又使他不断而执著地演绎着离别的故事。

(2005年第5期《文史知识》35页)
[辨析]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高考对琳琅满目、脱颖而出、汗牛充栋等成语的测试就是从适用对象这个角度设计题目的。

“洛阳纸贵”比喻文学作品广为流传,风行一时。

“不知所云”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呼之欲出”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

“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深刻。

“不绝如缕”比喻形势危急,也形容声音尖细微弱。

二、褒贬失当
6.火箭队的攻击一发不可收拾,麦蒂两投两中,率火箭队打出9比0,火箭队在比赛还有5分37秒时将比分改写为80比59。

(《新浪体育》2005年3月7日)
7.通过多做题,尤其是要自己先做,此后再与答案对比,以此发现自己答题的缺陷所在。

长此以往,现代文阅读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

(《高考天地》2005年第3期35页)8.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消费者也是翻云覆雨的,他已经从自身经历中深谙此道,或许要不了多久,这些大吃大喝阿特金斯食品的人就会抛弃他。

(《新华文摘》2005年第8期124页)9.这两段景色描写,前一句壮阔、苍茫,后一句秀丽、凄迷,风格迥异,但都是浓情勃
郁好景致。

连才华横溢的苏轼,都曾对这些妙曼的句子耿耿于怀。

(《文史知识》2005年第5期35页)
10.只不过在胡屠户这个胸无城府的浅薄人物身上,丑陋表现得更为浅露直率罢了。

(《文史知识》2005年第6期94页)
[辨析] 有些成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或中性。

从感情色彩方面设计错误项也是高考命题者常用的“伎俩”之一。

“一发不可收拾”指场面、形势等往坏的方面发展而难以控制;“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情况而言;“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耿耿于怀”常用于对不愉快的事情不能忘怀。

它们都是贬义成语。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是褒义词。

三、重复累赘
11.从文山会海中脱身,转入到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中去,我觉得是您目前的当务之急。

(《体坛周报》2005年2月21日)
12.以往几百万年间所有的巨大火山喷发,比如圣海伦、喀拉喀托、皮纳图博火山与之相比都将相形见绌。

(《科学之谜》2005年第5期16页)
[辨析] 重复累赘是指成语的意义和句中某个词的意义重复或部分重复。

“当务之急”和“目前”重复。

“相形见绌”和“与……相比”重复。

四、词义误解
13.少数为官者,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追求个人享受,一饭千金。

(《时事纵横》2005年第5期32页)
14.罗玮这种向陌生人捐献活体肝脏的行为,不仅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上也是首例。

(《中国妇女报》2005年3月31日)
15.各种史书、各部影视莫不沿用此说,将珍妃塑造成深明大义星光灿灿的侠烈嫔妃。

然而,历史真相却非如此,或曰南辕北辙相去甚远。

(《资料卡片杂志》2005年第4期34页)16.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时间,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晨钟暮鼓,从沙漏、日晷到挂钟、手表。

(《读者》2005年第9期41页)
17.而那些声名不甚彰著的笔名,多属于报坛的过客,兔起鹘落,不惹人注意。

(《新华文摘》2005年第7期63页)
[辨析]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习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固定结构,对其意义的理解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切忌望文生义。

高考对鲜为人知、谈笑自若、高山仰止、屡试不爽等成语的测试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